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金剛經》內容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8W

《金剛經》內容總結【精品多篇】

金剛經全文參考 篇一

金剛經全文參考

金剛經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衞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剛經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説。如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説。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金剛經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經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金剛經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身相見如不。不也。世尊。不可身相得見如。何故。如所説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

金剛經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説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説。如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義故。如常説。汝等比丘。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説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有所説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説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可説。何故。如所説法。皆不可取。不可説。非法非非法。所者何。一切賢聖,皆無為法而有差別。

金剛經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説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説。其福勝彼。何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斯陀含名一往。而實無往。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阿那含名為不,而實無不。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説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説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金剛經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故。佛説非身。是名大身。

金剛經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説。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金剛經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複次。須菩提。隨説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金剛經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是名字。汝當奉持。所者何。須菩提。佛説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所説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無所説。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説非微塵。是名微塵。如説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三十二相見如不。不也。世尊。不可三十二相得見如。何故。如説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説。其福甚多。

金剛經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説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説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説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故。須菩提。如説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説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説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如説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説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金剛經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説。須菩提。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為發大乘者説。為發最上乘者説。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説。如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説。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諸華香而散其處。

金剛經 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説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金剛經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故。如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説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説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説。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故。如説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説名真是菩薩。

金剛經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説是沙不。如是。世尊。如説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悉知。何故。如説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

金剛經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用佈施。是人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不説得福德多。福德無故。如説得福德多。

金剛經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不應具足色身見。何故。如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可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不應具足諸相見。何故。如説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金剛經 第二十一品 非説所説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作是念。我當有所説法。莫作是念。何故。若人言如有所説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説故。須菩提。説法者。無法可説。是名説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世。聞説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説非眾生。是名眾生。

金剛經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 第二十三品 淨心行善分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説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金剛經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説。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金剛經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故。實無有眾生如度者。若有眾生如度者。如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説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説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金剛經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三十二相觀如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三十二相觀如。佛言。須菩提。若三十二相觀如者。轉輪聖王即是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不應三十二相觀如。爾時。世尊而説偈言。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

金剛經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不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不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説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説斷滅相。

金剛經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故。須菩提。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説不受福德。

金剛經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説義。何故。如者。無所從。亦無所去。故名如。

金剛經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説是微塵眾。所者何。佛説。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所説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故。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如説。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説。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金剛經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説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説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所説義。何故。世尊説。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説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金剛經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説。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説。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説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經》 篇二

《金剛經》精華

一、小引

很榮幸,也很振奮,在華盛頓會見這麼多位深有信根,發心真誠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勝因緣。我很慚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滿足大家的期望。我們在華盛頓一起研究釋迦牟尼佛的遺教,今天這一會是最後一次,因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今天所要談的《金剛經》中自己所體會的一點點,只能説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説是講經。

《金剛經》對我來説,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從黑暗無知的牢獄中,挽救出來,頓入光明無際的寶山。我的家庭世代奉佛,我童年最喜繞佛,曾於北京廣濟寺釋尊成道日,繞念聖號直達次日凌晨。但稍長到學校讀書之後,接觸到新思想,例如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文章,產生一些影響,但更主要的則是看到來來往往的佛教界知名人物,從他們的言行可以看出,世俗的纏繞毫不少於常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妒嫉障礙,勾心鬥角,爭名好利,排除異己,一樣也不少。於是我十分懷疑,這些人久修多少年,為什麼一點也不脱塵俗!於是產生一個錯誤的結論,認為佛法無益於人,直等到十九歲,大學三年級時,寒假考試結束,不想再看書,又無事可做,於是找到母親的一部有註解的《金剛經》和一部《靈魂論》,每本厚約一寸,我一夜之間讀完兩書,在讀經時,產生了空前的稀有情況:如聞驚雷,醒人長夢;如沐春風,身心調適;如飲甘露,遍體清涼;如聞妙樂,頓忘俗味。當時只感覺一陣陣清涼與光明,自頭至足,遍灌全身,一夕之間二三十次,其殊勝安樂不是言語所能形容。這才恍然明白,不是佛法辜負人,而是人辜負佛法。這才端正了自己對佛法的認識。當時體會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經中的核心。凡夫下手最好是持名唸佛,但當老實念去,便可望暗合經中妙諦。

二、三般若

這些年在佛教中,自己的體會是:我們的修行,不管你修哪一宗,都要以般若作為前導,以淨土作為歸宿。(般若是梵文,在華文中沒有確切適當的辭可翻,勉強可譯為大智慧,以別於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因為沒有般若,沒有大智慧,看不清道路,不知道方向,找不到歸宿,這樣去修持,就所謂盲修瞎練。修持歸向,當如華嚴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中之王,普賢是華嚴長子,求生極樂世界,正是引導六道眾生,同歸極樂。再從當代情況來看,不管你修什麼,如果説希望在這一生內解決問題,若不求生淨土,那就不可能了。不管哪一宗,想在這一生出生死,願意今生出輪迴,你又不求生淨土,那就要落空。我們當前這個地方的道場叫蓮華精舍,是密宗,共同的願文是同生極樂。所以不管哪一宗,都要以淨土作為歸宿。

在菩薩道場有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前五度如果沒有般若,只是單純的佈施、持戒、禪定,這樣的五度不能成為波羅蜜(波羅蜜應譯為彼岸到,我國語法則為到彼岸,生死是此岸,了生死是彼岸。)因為前五度如盲,跟瞎子一樣,有般若才是眼目。所以六度之中,般若極重要。六度都因有般若才能成為波羅蜜,這就是般若的重要性。

般若,若分而言之,則為三個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三個般若像(伊)字的三個點,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超出眾生的情見。粗淺説來,人們所看的大乘經論,以及所聽的同類言論,這都屬於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的啟發使人體會了佛法的深意,成為自己思想的定盤星,來看待身心內外一切事物,而更主要是返照自身自心的本源,就稱為觀照般若。在觀照般若之中,一旦突然了達契悟自己的本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證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是般若的本體。實相就無相無不相。無相者:沒有青黃赤白,長短大小,任何形象;不是有相,不是空相,不是非有非無,也不是亦有亦無,離開了這四句,遍離一切相。為什麼又説實相無不相?因為實相雖遠離一切幻妄之相,體性不空,遍為一切諸法作相。也即是説遍能顯現一切相。蕅益大師《破空論》説:“實相非福,而為一切福德之聚。實相非慧,而為一切慧行之本。”實相是般若的本體,怎麼能夠證入本體呢?我們要從觀照般若入手。觀照兩個字,《心經》中説得很清楚。第一個是觀字,密宗叫觀想,想就比較粗,觀就比較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這個“照”字,即觀照的照字。照字和想字就更不同了。有心叫作想,無心叫作照,“觀照”就應該如“觀自在”之觀,“照見五藴皆空”之照,這才是真正的觀照。《破空論》曰:“如理而照,照不異寂,即名觀照般若。”理是本體,如實相般若是實際理體而起照用。如珠發光,光是從珠本體而生,發光是照用,珠之發光,先照自體,這就是“如理而照”之義,光照本體,不必安排,沒有造作,沒有舉動,自然而照,故曰“照不異寂”。也就是雖在照用之中,而本體仍是清湛不動,照用與寂滅沒有分別。文字般若淺近説來,那就是大乘經論中,有關於般若的文字啊,言論啊,所有這些都是文字般若。引申一步,就如《破空論》説:“如理詮寂,寂詮即照,是名文字般若。”“如理”就是後文中“如如”之義。經雲“如何為人演説,如如不動”。如如是第二個如字,是真如,是實際理體。説法時要如同真如而説,這正是此處“如理”兩字。如同真如的本體,來表達寂滅的妙諦。這就是“如理詮寂”。在了達時,自心仍是寂然不動,這是“寂詮”。這個“寂詮”正是本體的照用,故曰“寂詮即照”。這就是説,所表達的是真如的本體,能表達者,正當表達時,仍是寂然無動,全由本體的照用,這叫作文字般若。可見文字、觀照與實相般若,三者之間關係密切。文字般若、觀照般若,都是從實相般若本體所顯現出來的。所以實相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與觀照般若的體。文字般若表達的內容,就是要表達實相般若與你如何去觀照。觀照般若所照的就是文字般若與實相般若。三般若説是三,而實際又是一體。雖然是一體,而又可分別為二個。所以是即三即一,微妙難思。

文字般若不同於一般的文字。它是從實相般若所流現,而這個文字所告訴你的,是如何進行觀照,證入實相。文字般若雖然可生起觀照,而證入實相。但我們不可認為文字般若就是實相般若,更不可認為了達經文便已契悟實相。《金剛經》説:“若人言,如來有所説法,即為謗佛……説法者無法可説,是名説法。”《大乘無量壽經》説:“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法華經》説:“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可見實相般若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學人也無法從意識分別中真實理解實相般若的真諦。文字般若的重要性,在於指示門路,指示如何去觀照,如何去認識實相。所以一切經論,文字言語,都是作為一個指路牌。例如昨天我們去開會,在指路牌上寫着:“華府佛教會”,如果沒有這些指路牌,到的人可能更少一點。這是指路牌的重要作用。但是,你不能認為那個指路牌所在之處就是“華府佛教會”。這是一個很好的比方。指路牌告訴你方向,你要依着方向去找,文字般若正是如此。佛經上説“因標指月”。茫茫太空之中哪裏是月亮啊?經文裏用文字告訴你。現在本室之內,拿燈當做月亮,我用手指着它説:“這個是月亮。”這就是標指一下。文字般若就起這樣的作用。昨天如果到處都沒有貼着“華府佛教會”,那我們也找不到。可見標很重要。所以不可以棄指求月。若不要這些指示去求月亮,那茫茫華盛頓很難找到佛教會。所以指出方向,你就可以看到。不可以棄指,不要它。這些文字,經典,我們沒有這些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我們更不可以“執指為月”。我用手一指,這個是月亮。你就誤認我的手是月亮。你看到我的手,就可以看到月亮了。一般人多是這樣。執着所看到的手,誤認為就是所願見的月了。這樣的話,不但是看不到月亮了,並且還生出一個極大的錯誤,以為月亮是我手這個樣子。所以學習般若要從文字、經典之中得到方向去觀照,專精勤久,一旦相應,方能契入實相,僅在文字上得了一點理解,就以為是實相般若,那就錯了,那就永遠不能見實相。

三、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本經總題。“經”字是通名,佛所説都稱為經。“經”字前的七個字,本經獨有,這是別名。開頭“金剛”兩個字是形容詞,稱讚般若如金剛。金剛是喻,金剛有不同的解釋,但涵義是一樣的。現結合實際,金剛即印度的金剛石(即鑽石)。它最光明,最堅硬,也最珍貴。金剛石做的刀子可以裁玻璃,硬度最高。它能破壞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壞。所以它最堅最利,而沒有能破。以這個金剛石做為譬喻來形容般若。金剛是貴重的寶物,以譬喻實相般若是諸法中尊。它堅固不為一切所壞,來譬喻觀照般若不被一切愛見所侵犯。金剛能裁切玻璃,作用猛利,來譬喻文字般若能斷眾生種種疑惑。永明大師《心賦注》説:“夫般若者是諸佛之母。故淨名經頌雲‘智度菩薩母,能生一切導師’。所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因為諸佛皆由般若而成就,所以稱般若為諸佛之母。自心,自性清淨心與實相般若,真如實相,中道等,只是一法的不同名稱。般若是諸佛之母,般若也即眾生自心靈知之性。《心賦注》又説:“離此一心別無殊勝。”又“此一心,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所以經中釋尊宣説:本經“如來為發大乘者説,為發最上乘者説。”如來所説這個法,是為發大乘心的菩薩所説的,是為發最上乘心的菩薩所説的,可見這個經是殊勝的。“波羅蜜”是到彼岸,也可譯為度無極。有為福德不是般若,也不是波羅蜜。相似般若,名為般若,但不是波羅蜜。本經是般若是波羅蜜,故稱般若波羅蜜。

四、離相修善

菩薩全名是菩提薩埵,華意是覺有情,也就是度眾生。經裏説:“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經中説我應該滅度一切眾生,這是我們發的心,不但是有此心,而且要實踐要落實。“滅度一切眾生已”,眾生都滅度了,這個願已經成就了,可是怎麼樣呢?經中説:而是沒有一個眾生真實滅度了。這就很奇,要度一切眾生,而這些眾生已經得到了滅度,可是沒有一個眾生是真實滅度了。這就不是凡夫而是通達般若的菩薩度生的境界了。所有眾生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徹底都滅度了,為什麼又説,沒有一個眾生真實滅度了呢?這就因為釋迦牟尼佛得道的時候,第一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本來就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啊。所以説,一切眾生本來都是佛啊。那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現在成了佛,他只是恢復了本來而已,他不是得到什麼,變成什麼,製造成了什麼,變換了什麼。他不增不減,只是恢復他的本來。那麼你這個度生的人做了什麼貢獻?他只是恢復他的本來嘛。再者,一切眾生既然同具如來智慧德相,也即是同具如來的法身。我與一切眾生既是同此法身,本來同體,一體之中,誰能度?誰是所度?所以説“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也就是《金剛經》中重要的指示:三輪體空。內不見自己,外不見對方,中間不見所施之法、所施之物。外內與中間都無一物,稱為三輪體空。內是一方,外是一方,中間是一方,一般是內有我,外有人,中間有法有物,這三輪就不空。若是三輪體空,就是不見有能度眾生的我,沒有一個我,我在做事。內若無我,外也就沒有人啊。還有什麼中間?一切都本空啊。所以本來無一物。

淺談金剛經 篇三

淺談金剛經

從每日一句《金剛經》開始,讓心靜下來。這不僅是一種日積月累的修福,更是在修煉我們的內心。下面是淺談金剛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説到緣起和分享,在我分享之前,我想簡説一下緣,我們佛教講緣;社會也離不開緣,那麼這個緣是什麼呢?我們所遇到、發生的一切皆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學佛的人惜福、惜緣。

打個比方,今天,我能站在這裏,能和這麼多的領導、老師、同修共同分享我的思維、見解,天龍寺常住能選我到台前來參加這個活動,看似偶然,其實,這需要很多的因緣和合才成就了今天的殊勝法緣。

佛説:擦肩而過,看了你一眼的陌生人,在過去世,曾與你相處過5。所以,我們今日相聚,又是個必然。在此時、在此地,我們在一起,這就是緣。這個緣,説明在無始以來的生死輪迴中,我和你、和在座的每一位,曾經相識、相知過。所以,今朝相遇,是久別重逢。

説到這些,是表達我很珍惜這一次活動;珍惜在這次活動中台上、台下的每一分鐘、珍惜這次緣起帶給我的每一份收穫,更希望所有的領導、同仁能與我共同珍惜這今朝的相遇、這久別的重逢。

在説到分享,我要分享給大家的是金剛經,我把我對金剛經的見解、心得叫做淺談,因為自己的學識、修為有限,所以自認為不敢稱之為講經,只能説是淺談。

我們的主題內容是和諧,實際上,不僅是我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金剛經,而是佛陀一生的説法、説教一直都離不開和諧,並且和諧一直都是佛教的要旨,佛陀在兩千多年前與僧團所定製的六和敬,更是和諧的具體展現。

我們説到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古代非常被重視,因為它本身字數不多,五千多字,但是,它用非常精煉的語言,把佛法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和智慧闡述出來。佛經在進入中國後,在後來做過各種分類,有一類就叫般若類,般若類的經典分很多種,其中有一部最重最大的一種,是600卷的大般若經。多少字?480萬。誰翻譯的?玄藏大師。也就是説釋迦摩尼佛的般若智慧,展開了來講,要用480萬字在闡述。那麼濃縮了講呢?有260字的心經,也有5000多字的`金剛經。這一類經典,都是直接的在闡述佛陀最核心的見解、思想和智慧的。

那麼金剛經,由於時間關係,我直奔重點,我個人認為,這部經的重心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我們禪宗著名的六祖慧能大師,就是在上山的路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中這句話時,開悟自性,發明心地。並且當下做偈,第一句話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因為什麼呢?皆因無所住故!在這用我有限的智慧和語言描述一下,什麼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既是清淨心。我舉個例:很多學佛的人都知道禪宗有這樣一個廣被故事,在古時候有一個禪師帶着徒弟下山化緣,路途中遇到了一條很急又有些深的河流,正要過河的時候,河邊有一個年輕的姑娘,因為想要過河卻不敢,於是就在河邊哭,師傅當下把這位姑娘背過了河對岸,事後小和尚一直在心生煩惱和疑惑,由於是自己師傅,又不敢多問,可過了好久他心裏實在裝不下,終於鼓起勇氣説:師傅,我覺得您不應該背那個姑娘過河,男女授受不親,我們出家人不是應該遠離女色嗎?不是應該保持距離嗎?禪師看着小和尚,笑了笑説:我在到達河對岸的那一刻就把那位姑娘放下了,可是你卻揹着她到現在。小和尚如當頭棒喝!

以這個故事為例,禪師在當下就是無所住,但是要不要生心呢?要生心,因為我們講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我們還有個皮囊,活在這個世界上你所接觸到的一切物、一切人、一切事都是存在的,雖然不是永恆的,但你不可能憑空的脱離這些。所以要生心,禪師背起她過河,就是生心。但心卻不住在上面就是無所住,如果有所住,就不是清淨心,就是執着心。執着心就是煩惱心。心應像大圓鏡子一樣,物來則現、物去則空。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做互動)

這個住,就是煩惱的根源,金剛經告訴我們,哪怕是虔誠向佛之人,一心住到法上,也是執着,也是不對的,這就叫法執。佛陀在金剛經中就有説:“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上學的時候就有同學因為這句話問過我,説:那我們還天天唸佛、拜佛幹什麼?我們都知道佛陀有三十二種莊嚴寶相,佛教稱之為“三十二相”。那是因為眾生執着莊嚴,所以佛陀示現三十二相,佛無分別,也就是説在佛的眼裏沒有醜陋與美麗的分別。比如佛教傳到今天,我們看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緬甸等,各地的佛陀塑像都不一樣,那哪國是對的呢?金剛經中佛陀説: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所以説三十二相不是如來,“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要知道,自性是佛、自性是如來。我們拜佛、唸佛都是在尋找和顯現自性的過程,最後連尋找也沒有了。就如六祖大師所説:“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果認為三十二相是佛,以色相、以音聲去求佛、去尋找佛就是有所住,所以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大家看,這個住,修行人住到法上都不對,那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世人所住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人、事、金錢、權利、感情、仇恨等等,或者一件事、一句話上,總之,住在種種過去、現在、未來。不斷在追求計較、得失,把種種事物,無論是自己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都牢牢記在心中,成為自己煩惱和痛苦的根源。

那麼我們説,是要我們什麼都放下不做嗎?不去賺錢、不去工作、不去努力爭取嗎?這樣可到是清淨,那都這樣社會會發展嗎?這不是消極嗎?不是,佛教不消極,而且佛教不極端。真正的財富不一定在物質上,但並不是説就不要物質,全都不在物質上。剛才説了,要去做要生心,因為我們還有皮囊,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有人可能要問:師傅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那我告訴你,要去做,但是要不住而生心。可能有些難,但是我們如何去做?我各人認為,就是最起碼、最“庸俗”講:我們能做到“有貪而不執着於貪,有求而不拘泥於求”。有這樣的心態,你的人生才過得瀟灑、過得自如。

也可以説,無住生心,是佛陀在金剛經中教導我們如何處理自己在生活、在修行上身心的平衡與調柔。自我的身心調柔了、平衡了,你才會生活、你才會修行,你的心靈才會不斷的淨化,你才處在和諧、平衡的狀態。

那心和諧自然人際和順,人際和順了,人和人的溝通、人和人,人和事物的關係就順了,這樣,我們的人生,從心靈、事業、家庭、同事、生意、朋友等等圈子自然也就和順了,如果更多的人去了解、受用了金剛經的智慧,把他自身的“圈子”去和順,那社會在前進的步伐中就是被和諧包圍的。無論財富多少、權利多大,最起碼的基礎,在被和諧所包圍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如果失去了和諧,我們經常説和諧,但有沒有人想過失去了和諧是什麼?先不説社會、國家,就説個人,我們自身,如果失去和諧是什麼?那這個人的人生必定會充滿了爭吵、爭執、分離、鬥爭、分裂、混亂、與衝突,想象一下,如果是這樣,那他財富有多少、權利有多大都沒有意義,因為他的人生失去了幸福,充滿了痛苦與煩惱。

金剛經教導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但亦不離開色聲香味觸法而另有所生。所以應於一切法,心不染污,如待人處事、穿衣吃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樣我們處眾就和諧了。好比,禪宗天衣義懷大師所講: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留影之心,水無留跡之意。就是説內心有如一江澄澈的寒水,而外物就像掠過長空的秋雁,雁影沉於水中,而水卻絲毫沒有擾動,世間萬物變化無窮,都一一的留照心中,但心靈卻依然平靜如水,不起波瀾。更如:“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有這樣的心才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以上是我個人以有限的智慧;和淺薄的學識及參考對佛教、對金剛經的極微見解。不如法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教導。我能把這一份見解和有限的智慧拿出來分享、供養給大家,我很高興。眾多的上參、法師、同修和評委都在這裏,所以我的分享只是拋磚引玉,後面還有更出色、更精彩的法師和老師來帶給我們智慧。學僧萬如虔誠的祝願我們的講經交流活動圓滿成功。更祈願,在場的所有領導、評委、法師、同修以及各位菩薩。祝你們:年復一年無量壽,月又一月琉璃光。日日夜夜觀自在,時時刻刻妙吉祥!

拓展閲讀: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經雲:「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既然須陀洹行者不能作得須陀洹果想,那二果斯陀含當然亦不能作斯陀含果想;

斯陀含sakṛd-āgāmin,全字詞作沙羯利陀-伽彌(讀音sakyarida-gamin),sakṛt + āgāmin=sakṛdāgāmin,連詞時sakṛt或轉為男聲音,以便接男聲音修行點ā。

原詞sakṛt梵文字義為依真如ta所現能力ṛ於所造ka之世俗諦sa;āgāmin

依修行ā於除心病中能走向ga,以我內在為覺住菩提自性中min,而安住於道─寂靜ā之道中。

sakṛd-āgāmin依世間義,sakṛd─來世間一次後,立刻能給與da證寂靜ā、無為道gā、菩提智離相min中。英文解 acting at once or simultaneously;at once , suddenly, forthwith , immediately;āgāmin來世間時能突然,立即正菩提智離相住無學位,依世間立即成阿羅漢果。

金剛經的內容主旨 篇四

金剛經的內容主旨

金剛經的內容主旨

佛法裏這一部有名的聖典《金剛經》,可以説已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程度,一般人只要提起《金剛經》就知道佛教,提起佛教就知道有《金剛經》。現在佛教信徒大都用讀誦《金剛經》來祈求消災、增福、延壽,甚至有人亡故後想超度他,也誦《金剛經》作為度亡之用。唐朝僧徒得度,需經過政府考試,考試的主科就有《金剛經》,當初五祖弘忍大師將禪宗法統傳給六祖時,誦的也就是《金剛經》。

社會上一般人都很喜歡《金剛經》,因為《金剛經》在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會大眾,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金剛經》所以普及的原因,因為具有深奧的哲理,並且有流暢的文字,更可用來作為實踐的法門。

《金剛經》全文一共有五千多字,樑昭明太子將它分成三十二分。我們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當然無法詳述,不過這部經的主旨,我們可以先説明一下,現在我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本經的主旨,這十六個字是:“無相佈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證而修。”

(一)無相佈施

無相佈施,就是佈施時沒有能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物,當然佈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過去中國廣播公司曾經播出一出廣播劇,內容是説有一對夫妻從雪中撿了一隻流浪的小狗,見它無家可歸就帶回去飼養。因為是雪中撿來的,所以就取名“雪來”。久而久之,狗與主人之間有了感情,每天一到主人下班的時刻,雪來就會準時到車站去接主人回家,所以大家就又叫這隻狗為“標準鍾”。

有一天夜裏,家裏來了小偷,雪來十分機警,一口咬住了小偷,等到主人訊問詳情以後,乃知小偷是因為母親生病無錢買藥,無法可想才出此下策。因為此一舉動出發點是孝,所以主人就原諒了他。不但原諒他,又順便拿些東西送給他帶回去。事情過去很久,主人根本忘記了這件事。但是世事無常,有一天主人上班的工廠火藥爆炸,主人不幸因公殉職。這麼突然一死,家裏沒人賺錢養家,生活馬上發生困難。男主人的太太只好向親戚朋友借錢暫時維持下去,但是借久了,大家都討厭她,親朋故意疏遠,以致家境更加窮困潦倒。

有一天,從鄉下來了一個人,牽了一隻羊,又帶了很多的菜和很多的柴、米、油、鹽來,贈送給生活陷入困境的那位太太。原來這人就是以前的那位小偷,由於他深深感激他們夫妻倆的恩情,一直苦無償還之日。現在知道他們家中有了變故,正是報恩的好機會,於是從此不斷的濟助吃的用的,一直連續了好幾年,才使婦人沒有陷入絕境。

這位婦人就想,以前先生在世時,擁有那麼多的親朋往來,先生一死,親朋也相繼離去。倒是這位小偷,當初放他並送他東西,只是一念之慈,根本無心想得報償。而今卻得到這樣多的幫忙,因此感慨的'説道:“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像這種不求報而做的善事,就是無相佈施。”

為了求名,為了求利,為了怕墮入惡道,甚至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佈施,就叫有相佈施,是屬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計任何代價,以及有無報償都不計較,完全為了別人的需要而行的佈施就叫無相佈施。無相佈施的功德是無限的。

《金剛經》雲:“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講話、做事、吃飯、穿衣,只要心存慈悲,處處可以幫助別人,造福大眾。但是不可斤斤計較於人我,不可掛礙佈施多少於心上。

只有無相佈施才有無限的功德,才能與金剛般若契合。

(二)無我度生

佈施有相,佈施的功德就大不起來了;度生有我,度生的慈心就發不起來了。必須發無我的大悲心,才能廣度一切眾生。《金剛經》雲:“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眾生種類很多,數量無限,度眾生不是隻度一部份而已,應該要發廣大心度盡所有的眾生。

我們發心度眾生,並不是説:眾生沒飯吃就給他飯吃,沒有衣服穿就給他衣服穿。像這種以物質的往來,以情感的交換,是不會長久的。真正的度眾生是要使人人皆能進入無餘涅槃,使人人皆能達到了脱生死的境界。要度那麼多的眾生,且要度到無餘涅槃的境地,如此度眾生的發心,就須抱著無有眾生可度無對待心才是真度。

《金剛經》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菩薩度眾生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是真度。度眾生要發廣大心,要發無對待心,要發最上乘心,要發無顛倒心。只有在無我的精神之下方可發大心來度眾。根據《金剛經》所云,無我度眾生才能與般若相應,才能證入般若的空性。

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一人問惟寬禪師:

“道在何處?”

師曰:“只在目前。”

又問:“我何不見?”

“汝有我故,所以不見!”

“我有我故,所以不見,和尚還見否?”

“有我有汝,輾轉更是不見!”

“無我無汝還見否?”

“無我無汝,阿誰求見?”

我們説無我,並非説沒有我這個人。無我是思想上和智慧上的一種境界,擺脱有形的對待關係的束縛,把自己安住在無人我無對待的上面,使自己與虛空和宇宙同等,心佛眾生原無差別,一切眾生是我心中的眾生,一切諸佛是我心中的諸佛,一切萬物皆在我心中,除心之外,哪裏還有眾生呢?能如此想,雖度眾生,而無有一個眾生可度,如此超越的思想,那就是般若性空的實踐者。

(三)無住生活

無住生活就是不要迷執五欲六塵的外境,在一切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要貪著。像維摩居士“雖處在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過的就是無住生活。

無住生活並不是叫我們不要生活,而是要我們能抱一種生活態度:“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無住生活就是能使我們達到猶如木頭人欣賞花鳥一樣,根本不會因外境而動搖自心,能如此,在生活上也就不會貪著了。這是説,只要我們在生活上無心,那世間上的功名富貴、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種種,對我們又能奈何呢?那時,我們就能“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了,那時我們就會“安禪不須山水地”,只要“滅卻心頭火自涼”了。

對於世間上的一切,不要去比較、分別、計較,這種作風並非就是傻瓜,而正是使自己進入無住生活的境界。心靈一旦到達無住境界,內心就會開闊得如宇宙虛空一樣;如果能到達這種境界,那就再也不會把日常中的小事放在心上了。所以《金剛經》所説的無住生活,實是一種最為美滿的生活。我們不要以為《金剛經》所説的生活是一種玄妙深奧出世的生活,其實它也是幫助我們追求超然物外的平常日用間的生活。至於如何淨化心靈並改善我們的生活,這就要我們自己從生活中去親自體驗無住的般若了。

(四)無得而修

無得才是真得,無得而修才是真正證悟而得。《般若心經》中説: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如此無到最後,才是“菩提薩埵”。

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並不須有所增加或改變才會光明。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本來光明;我們本來的面目與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證、有得,就不是本來的面目了。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

“無”並不是説什麼都沒有,其實無用之用才是大用。現在我説一個有趣的故事給大家聽聽:

有一天,眼睛、鼻子、耳朵、舌頭開了一次會議。眼睛首先發言説:“以人的整個身體而言,應該是我眼睛最重要,無論任何東西,都要經過我看了才會知道漂亮不漂亮,是大是小,是高是低。若沒有我眼睛,連走路也不方便,可見我這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這最有用的眼睛,卻偏偏長在最沒有用的眉毛的下面,實在很不甘願。”

接著鼻子就説:“我這鼻子應該是最重要的啦,聞香、聞臭須靠我,呼吸更必須靠我。如果我一口氣不來,大家都要死,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但我這麼有用的鼻子卻偏偏要在最沒有用的眉毛下面,我也不服氣。”

接著嘴巴也説:“人的身體應以我為最重要。我能説話,如果沒有我,人與人之間就無法相互瞭解。我要吃飯,如果我不吃飯,大家都要餓死。這麼有用的嘴巴偏偏放於臉部的最下面,而最無用的眉毛反而高高在上,這一點我更不服氣。”

這裏一句,那裏一句,眉毛只好等到大家攻擊完了,才慢慢的説道:

“大家不要吵了,我眉毛是最沒有用,我承認輸了。現在,我願意放在你們的下面。”於是眉毛就跑到眼睛下面。可是這麼一來,眼睛一看,不像一個人。於是眉毛就跑到鼻子下面,再看,還是不像人。於是眉毛再跑到嘴巴下面,一看,更不像人。大家沒辦法,只好再度聚在一起商量,結論還是請眉毛放回原來的位置才最妥當。因為眉毛放在原來的地方才像個人,由此可知,最沒有用的就是最有用的。

《金剛經》的宗旨是:“無我、無相、無修、無證。”這個“無”就是“空”,但空並非世間一般所謂什麼都沒有叫空,“空”,才是建設“有”的,空,是涵蓋空有不二的無,這個“無”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的主旨。

金剛經的內容 篇五

金剛經的內容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深受佛界歡迎,歷代研習不衰,流通甚盛。下面是金剛經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全經綱領:

發度盡一切眾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覺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覺為終極,而大乘的菩薩不僅要自覺,更要“覺他”,故其終極目標定位在和一切眾生成就佛果的廣大境界。根據佛教的哲學基礎緣起論,凡因條件關係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絕對不變的實體(自性)。因此,要以空觀的智慧,破除在“我”、“眾生”、“佛”之間的人為分別。故要盡己所能廣度眾生,但不要執著於“我”在幫助眾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業。

2、觀照實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是世界的真實,事物的本來面目。人在認識中念念不離對象,卻以為心的主觀構想即等同客觀實際,但其實已經背離了事物的真實。以般若觀照實相,即對此名相採取不住、不執、不取的如實態度。故《金剛經》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切法相,甚至連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對實相的近似表達,皆非實相本身。《金剛經》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堪稱一經之精髓。

3、實踐宗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執,才能把握實相。所以,在實踐中應以空靈自在的心態應對一切法。《金剛經》中以佈施為例,討論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佈施有三要件(三輪):能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財物。一般人心中存在這三種人為的分別,施一錢物,即作一錢物功德想,於是施恩圖報,算計冥冥中所積累的功德。但實際上,應以“三輪”體空的精神去佈施。禪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離相無住、性空無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與幻有的'辯證統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人們所誤解的虛無。般若思想不外説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確處理出世的真理與世間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説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故無相、無住,才能把握真諦。“幻有”,是憑藉條件關係而暫時存在的現象,故在空的基礎上隨緣生起一切法,這就是俗諦。如何把握真俗二諦的關係,《金剛經》是這樣説的:“佛説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説的般若等佛法,是出於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面的權且施設,並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捨棄。

《金剛經》説的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但由於該經文字艱澀、思想深奧,一般人很難全面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因此,歷史上佛教各派祖師多為此作注講解,流傳最為普及的就是禪宗惠能的《六祖壇經》。

拓展閲讀:抄寫金剛經的功德

一、增長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於福德。由有福德才能處處須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剛經》能增長我們的福德。經中前後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校量,恆河沙等七寶佈施校量,恆河沙等身命佈施校量,每日三時以恆河沙等身佈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經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剛經》四句偈功德之大。因為財富的佈施,身命的奉獻,那都只能給人以短暫的幫助。而受持或為他人講説本經,卻能令正法久住,啟發人們的正知正見,健全人的品德,引導他人向上增進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而得徹底的安樂,所以非財施所能及。

二、消除業障:我們這個世界是業的世界,由於過去生中所造善惡業的不同,構成了世界的千差萬別。因為我們無始貪嗔痴,造下過許多不善業,所以現實的生命總有許多缺陷及困擾,諸如天災人禍,身體病弱,諸事不順等等。受持《金剛經》卻能消除業障。經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隨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沒有受持《金剛經》本來平安無事,可受持本經之後,反而遭到他人的輕視,沒有關係,這正是在業障。受持本經三途惡業都能消除,其它小業障就不必論了。

三、開發智慧,通達實相:《金剛經》稱曰般若波羅蜜,首要在於開智慧,《般若經》曰:“菩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本經處處教我們無住,無住是為了成就般若。經曰:“隨説是經乃至四句偈等……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智慧,通達實相。

四、消除煩惱:《金剛經》中雖然不曾出現“煩惱”二字,但般若法門處處都在解脱煩惱。經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乃煩惱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脱煩惱。本經旨在成就智慧,智慧就是斷除煩惱。住相能引起煩惱,本經要我們不住一切相,煩惱自然不生。

五、成無上道:學佛是為了成佛,佛陀漢譯曰覺者、智者,是智慧的成就。《心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經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無上佛道。

星雲大師總結金剛經 篇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o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衞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剛般若》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到佛陀這樣説的:那時候,佛陀住在舍衞國的只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隨侍左右。有一天,已到了吃飯的時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著飯缽,帶領著弟子們走進舍衞城去乞食。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户地託缽,乞食後,回到給孤獨園中。吃過飯後,佛陀將衣、缽收拾好,洗淨了雙足,鋪好座位便盤腿靜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説,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説,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站起來,偏袒著右肩,以右膝跪地,雙手合拿,虔誠恭敬地向佛陀問道:「世間希有的佛陀!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佛陀嘉許説:「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説,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你們現在細心靜聽,我為你們解説,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應該如下所説,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是的,佛陀!我們大家都樂意聽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陀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摩訶薩,應當如此降伏妄心;對所有一切眾生,不同生命形態的卵生、濕生、化生;有色身、無色身;有心思想念的、無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無想的眾生等,都要使他們進入無餘涅的境界,了斷一切苦報、煩惱,渡過生死苦海,到達不生不死之地。如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其實並不見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這是什麼緣故?須菩提!若菩薩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對待別分,以為有個我能化度眾生,又見有所謂的眾生為我所度,這樣就不能稱為菩薩了。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再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為因緣聚滅會合,所以於世間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應無所執著,以此無住法中,修行佈施,利益眾生。也就是六根清淨,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而去行佈施。這是什麼緣故?若菩薩修行無相佈施,沒有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物,當然佈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須菩提!你認為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不可思量的,佛陀!」「須菩提!那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不可思量的,佛陀!」「須菩提!菩薩因體悟三輪體空,不執著事相而行佈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虛空一樣,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只要依著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於清淨的菩提本心。」“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説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須菩提!你認為可以從身相見到佛陀嗎?」「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從身相見到佛陀。為什麼?因為佛陀所説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是因緣生滅,虛妄不實的,並非真實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實法身,等如虛空,無所不在。但是法身無相,凡眼是無法親見,只有明瞭五藴假合的幻相,才能親到佛陀不生不滅的法身。」佛陀告訴須菩提説:「不僅佛身如此,凡是世間所有諸相,都是生滅遷流的相,虛妄不實的。若能了達世間虛妄的本質,就能見到佛陀的法身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説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説。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説,汝等比丘,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須菩須又問道:「佛陀!後世的許多眾生,聽聞您今日所説的微妙言説、章句,能不能因此而生實信之心?」佛陀回答須菩提説:「不要這樣懷疑;在我滅度後的第五個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廣修福德的人,能從這些言説章句,體悟無住的實相般若妙義,而生出難得的真實信心。應當知道這些人,不止曾經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植諸善根,其實他們已於多生劫來,奉事諸佛,種諸善根,現世聞説大乘無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間生起清淨信心的人,須菩提!如來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的,這些善根眾生,是會得到無限福德的。「這是什麼道理呢?是因為這些善根眾生,不再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分別,不會執著有為的生滅法相,也不會執著無為的空寂法相。也沒有不是諸法的執相。如此則心無所住,而修無相之行,故獲功德廣大。「這是什麼緣故呢?如果眾生一念心,於相上有所取著,則會落於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分別中。同樣地,若眾生執著種種法相,即於我、人等四相有所取著。若又執著無法相,則同樣地也會落於我、人等四相的對待分別中。「因為取法則滯於有,以為有實有的生滅法相可離;取非法則泥於空,以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證得,不能與空理相契,所以法相與非法相都不該執取。 因此,如來常説:「你們諸位比丘應當知曉,我所説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達彼岸之後,即應棄舟登岸,不可d負不捨。所以,未悟道時,須依法修持,悟道後就不該執著於法,至於那偏執於非法的妄心,更是應當捨去。」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説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説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説。何以故?如來所説法,皆不可取、不可説,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已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説法嗎?」須菩提回答説:「就我所瞭解佛陀説法的義理,是沒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固定的法,為如來所説。什麼緣故呢?因為如來所説的法,都是為了眾生修行及開悟眾生而假設的方便之法,不可以執取,般若的實相,是無法以語言詮釋的,執着實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執著沒有菩提正覺,落於有和空,都是錯誤的。「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一切賢聖,也都是依寂滅的無為法而修,因證悟的深淺不同,才產生有三賢十聖等階位的差別。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説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説,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譬若有人用盛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佈施結緣,你認為這人所獲得的福德果報,多不多呢?」須菩提回答道:「很多,佛陀!為什麼?因為七寶佈施,所獲得的是世間有相的福德,所以佛陀説福德多;如果從性上説,沒有所謂福德的名稱,哪裏有多和少可説呢?佛陀不過是隨順世俗,説七寶的佈施,所獲的福德是很多。」「如果又有一人,能夠信受奉持此部經,即使短至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夠為他人解説,那麼,他所得的福德果報更要勝過佈施七寶的人。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因為十方一切諸佛,都從此經出生,此般若法為諸佛之母;又一切無上正等正覺法,亦從此經出生,此經又為諸法之母。因此,如果沒有此經,也就沒有十方一切諸佛,以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法。「須菩提!所謂的佛法,不過依俗諦而立的假名,並非就是真實的佛法,因為眾生有凡聖迷悟的分別執著,佛陀為了開悟眾生,不得不方便言説。若以法性畢竟空而言,求諸佛的名字稱尚不可得,還有什麼叫做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呢?」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説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説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會生起這樣的心念?『我已證得須陀洹果!』」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佛陀!為什麼呢?須陀洹的意思是入聖流,而事實上是無所入的,不執着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相,因為心中沒有取捨的妄念,不隨六塵流轉,所以,才叫作須陀洹。」「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會有那樣的念頭嗎?『我已證得斯陀含果!』」「不會的,佛陀!什麼緣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已證初果,要再一往天再上,再一來人間,斷除欲界思惑。而事實上,他對於五欲六塵已不起貪愛了,應是體順無為真如之理,在這無為真如之理上,那有往來之相呢?因為他已無往來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須菩提!你認為阿那含能有這樣的心念嗎?『我已得阿那含果?』」「不會的,佛陀!為什麼?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二果斯陀含,斷除了欲界思惑以後,就永久居住於的四禪天,享受天上的福樂,不再來人間,所以才名為不來。所以心中已沒有來不來的分別。因此,才稱為阿那含。若他尚有證果之念,便是著了不來之相,就不可以稱為阿那含。」「須菩提!阿羅漢能起一種念頭?『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不會的,佛陀!怎麼説呢?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法叫做阿羅漢。所謂的阿羅漢是徹悟我、法二空,不再隨妄境動念,只是寂然如如,才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羅漢起了我得阿羅漢的念頭,那麼,就是有了我、人、眾生、壽者等法相對待分別,就不可以稱為阿羅漢。「佛陀!您説我已證得無諍三昧,是人中第一,亦為羅漢中第一離欲的阿羅漢。但我並沒有執著我是離欲羅漢的念頭。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羅漢道的念頭,佛陀就不會稱我為阿羅漢,那麼,佛陀也不會贊U我是歡喜修阿蘭那行。因為須菩提並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稱為是歡喜修阿蘭那行的。」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説非身,是名大身。”

佛陀再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佛陀以前在然燈佛時,有沒有得到什麼成佛的妙法?」「沒有的,佛陀!因為諸法實相,本來清淨具足,沒有什麼可説,也沒有什麼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無法和真如實相相契合。」佛陀頷首微笑,因為須菩提已領悟了真空無相法的真諦。於是,佛陀接著問道:「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菩薩有沒有莊嚴佛土呢?」「沒有的,佛陀!為什麼呢?菩薩莊嚴佛土,只是權設方便,度化眾生,若存有莊嚴清淨佛土的心念,便是著相執法,就不是清淨心。著相的莊嚴佛土,便落入世間的有漏福德,即非真正莊嚴佛土。莊嚴二字,只是為了度化眾生,權立一個名相而已。」「所以,須菩提!諸位大菩薩都應該像這樣生起清淨心,不應該對眼識所見的種種色相生起迷戀、執著,也不應該執迷於聲香味觸法等塵境,應該心無所住,令清淨自心顯露。「須菩提!譬如有一個人,他的身體像須彌山王那樣高大,你認為如何?他這個身體大不大?」須菩提回答道:「很大的,佛陀!為什麼呢?佛陀所説的不是無相的法身,是指有形色、大小的色身,因此稱這身體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可丈量,當然不是世間大小分別所能涵蓋的。」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説,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須菩提!像恆河中所有沙數,每一粒沙又成一恆河,這麼多的恆河沙數,你認為算不算多呢?」須菩提回答:「太多了,佛陀!如果以一粒沙表示一個恆河,恆河尚且無法計數,何況是恆河裏的沙數呢?」「須菩提!我現在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拿了七寶積滿恆河沙數那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來佈施,他們所獲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佛陀!」佛陀進一步告訴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對這部《金剛經》能夠信受奉持,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等,能夠將經義向他人解説,使別人也對這部經生起無限信仰之心。那麼,這個法施的福德勝過七寶佈施的福德。

“複次,須菩提,隨説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其次,須菩提!不論什麼人,什麼處所,只要是解説這部《金剛經》,甚至只是經中的四句偈而已,這個説經的地方,一切世間,所有的天、人、阿修羅等,都應該前來護持、恭敬恭養,就如同供養佛的塔廟一樣,更何況有人能盡他自己的所能,對這部經義信受奉行、讀誦受持。須菩提!你們應當知道,這樣的人已成就了最上第一希有的妙法。這部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住處,應當恭敬恭養。並且應尊重佛陀的一切弟子,因為有佛陀的地方,必定有聖賢弟子大眾隨侍左右。」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説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説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説。”“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説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説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説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説,其福甚多。”

這時候,須菩提請示佛陀説道:「佛陀!這部經應當如何稱呼呢?我們應當如何信受奉持?」佛陀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字就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真如法性如金剛之堅固猛利,不為物所摧毀,以此名稱,你應當奉持。為什麼呢?須菩提!佛陀所説的般若波羅蜜,為令眾生迷途知返,離苦得樂,因此立此假名,隨應眾生機緣説法,其實並非有般若可以取著。只因為法本無説,心亦無名。」「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有所説法嗎?」須菩提回答道:「佛陀!如來無所説法。」「須菩提!你以為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塵,算不算多呢?」須菩提回答説:「非常多,佛陀!」「須菩提!這些微塵,畢竟也只是因緣聚合的假相,所以如來説這些微塵,不是具有真實體的微塵,只是假名叫做微塵而已。如來所説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緣成則聚,緣盡則滅,空無自性,不是真實不變的,只是假名為世界而已。」「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不可以從三十二相上見到如來呢?」「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從三十二相上見如來的真實面目。為什麼呢?如來所説的三十二相。應身為度化眾生而出現的因緣假相。所以,不是如來真實的法身理體,只是假名為三十二相而已。」「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恆河沙數的身命來佈施;又有人只從這部經典信受奉持,甚至只是經中的四句偈而已,並且為他人解説,使其明瞭自性,他所得的福德遠勝過用身命佈施的人。」

爾時須菩提聞説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説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説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説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説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説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如來説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説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這時候,須菩提聽聞了這部經的妙義,深深的了悟金剛經的義理旨趣,感激涕零地向佛陀頂禮讚U,並請示佛陀説道:「世上希有的佛陀!佛陀所説的甚深微妙的經典,是我證得阿羅漢果,獲得慧眼以來,還未曾聽聞到的。佛陀!如果有人聽聞了這經法,而能信心清淨,那麼,他便有了悟實相的智能,應當知道這人已經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佛陀!實相即是非一切相,所以如來説以非一切相之本相,不執求、不住著,即名為實相。「佛陀!我今日能夠親聞佛陀講這部經典,能夠信解受持,這並不是難事,若是到了末法時代,最後五百年,如果有眾生,在那時聽聞這微妙經義,而能夠信心清淨信受奉持,這個人便是世上第一希有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這人已頓悟真空之理,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分別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四相本非真實,如果能離這些虛妄分別的幻相,那麼,就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執著了。為什麼呢?遠離一切虛妄之相,便與佛無異,而可以稱之為佛了。」佛陀見須菩提已深解義趣,便為他印可道:「很好!很好!如果有人聽聞這部經,而對於般若空理能夠不驚疑、不恐怖、不生畏懼,應當知道,這人是非常甚為希有難得的。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他了悟瞭如來所説的第一波羅蜜,即不是第一波羅蜜,因六波羅蜜性皆平等,無高低次第,並沒有所謂的第一波羅蜜。五波羅蜜,皆以般若為導,若無般若,就如人無眼,所以,第一波羅蜜只是方便的假名而已。「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説非實有忍辱波羅蜜,因為般若本性,是寂然不動的,哪有忍辱不忍辱的分別?所以,忍辱波羅蜜也只是度化眾生的假名而已。為什麼呢?須菩提!我過去受歌利王節節支解身體,我當時,因得二空般若智,沒有我法二執,所以,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執著。為什麼呢?當時我的身體被節節支解時,如果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執著,便會生起_恨心。「須菩提!我回想起我在修行忍辱波羅蜜的五百世中,在那時,內心也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等的執著,所以能慈悲忍辱,不生_恨。所以,須菩提!菩薩應該舍離一切妄相,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不應該住於色塵上生心,也不應該住於聲、香、味、觸、法等諸塵上生心,應當無所執著而生清淨心。如果心有所住,便會隨境而迷,就無法無住而生其心了。所以佛陀説:菩薩不應該有任何事相上的執著,而行佈施。「須菩提! 菩薩發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便應該如此不住相佈施。如來説,一切相無非是邪計謬見、業果虛妄之假相,所以一切相即非真相,不過是因緣聚合的幻現而成,非有非空。又説,一切眾生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聚合而成,生滅變化,不應著有,不應著空,應無所執著。所以一切眾生即不是眾生。「須菩提!如來所説的法是不妄的、不虛的、如所證而語的、不説欺誑的話。「須菩提!如來所證悟的法,既非實又非虛無。須菩提!如果菩薩心裏執著有一個可佈施的法而行佈施,那就像一個人掉入黑暗中一樣,一無所見。如果菩薩心能不住法而行佈施,就像人有眼睛,在日光下洞見一切萬物。「須菩提!未來之時,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從這部經信受奉行、諷誦受持,即為如來以佛的智能,悉知悉聞悉見這人,成就無量無邊無盡的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説。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説,為發最上乘者説,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説,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説。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早晨時,以等於恆河沙等身佈施;中午時,又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夜晚時,也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如此一天三次佈施,經過了百千萬億劫都沒有間斷過,這個人所得的福德,是難以計量。但是,如果一個人,他只是聽聞此經之經義,誠信不疑,悟得般若真理,發心依教修持,那麼他所得的福德,勝過以身命佈施的人。又何況將此經書寫、受持、讀誦,為他人解説的人,他不但明瞭自己的本性,更使他人見性,所得福德,就更加不可勝數了!「須菩提!總而言之,這部經所具的功德之大,不是心所能思,口所能議,秤所能稱,尺所能量的,它重過須彌,深逾滄海,不但功德大,而且義理深,是如來獨為發大乘菩薩道心以及發最上佛乘的眾生而説的!如果有人能受持讀誦《金剛般若經》,並且廣為他人説法,如來會完全知道此人,並眼見此人,皆能夠成就不可稱量、無有邊際、不可思議的功德。唯有這等具備般若智能,而又能讀誦解説經義的行者,才能承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家業。為什麼呢?須菩提!一般樂於小法的二乘人,執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對於此部大乘無相無住的妙義,是無法相信接受的,更不願讀誦,更不用説為他人解説了。「須菩提!般若智能在人人貴,在處處尊,所以不論何處,只要有這部經的地方,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都應當恭敬供養。應當知道,此經所在之處,即是塔廟,一切眾生都要恭敬地頂禮圍繞,以芳香的花朵散其四周,虔誠地供養。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o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説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再説,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修持讀誦此經,若不得人天的恭敬,反而受人譏罵或是輕賤,那是因為此人先世所造的罪業很重,本應墮入三惡道中去受苦,但是他能在受人輕賤之中,依然不斷地忍辱修持,了知由過去惑因而造下惡業,今信受此經,由於信心清淨,便知惑業亦空,就可使宿業漸漸消滅,將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我回想起過去無數劫前,在然燈佛處,值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都一一親承供養,一個也沒有空過。假使有人,在末法之中,能誠心地受持讀誦此經,所得的功德,和我所供養諸佛的功德相較,我是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不及一,甚至是算數、譬喻所無法相比的。「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末法之中,受持讀誦此經,所得的功德之多,我如果一一具實説出,或者有人聽我説這些功德,其心會紛亂如狂,狐疑而不相信。須菩提!為什麼有人聽了會這樣心智狂亂呢?那是因為這部經的義理甚深,不可思議,所以持受它所得的果報也就不可思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説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説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説,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説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説名真是菩薩。”

這時候,須菩提向佛陀請示道:「佛陀!善男子、善女人,已經發心求無上正等正覺,應該如何保持那顆菩提心?如何降伏那妄想動念的心?」佛陀瞭解須菩提再次啟請的深意,微笑頷首之後,以無上慈和的聲音説道:「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已經發心求無上正等正覺,應當如是發心:我應該發起無上清淨心,使眾生滅除一切煩惱,到達涅的境界,如此滅度一切眾生,但不認為有一個眾生是因我而滅度的。為什麼呢?須菩提!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分別,那麼,他就不是菩薩。為什麼呢?須菩提!實際上,並沒有一種法名為發心求無上正等正覺的。「須菩提!你認為如何?當年佛陀在然燈佛那裏,有沒有得到一種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的?」須菩提回答道:「沒有的,佛陀!依我聽聞佛陀所講的意義,我知道佛陀在然燈佛那裏,只是了悟諸法空相,所以沒有得到一種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聽完須菩提肯定的答覆後,喜悦地説道:「很好!須菩提!實際上,我並沒有得到一種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的。須菩提!如果我有得到一種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然燈佛就不會為我授記説:『你在來世,一定作佛,名釋迦牟尼。』正因為沒有所謂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可得,所以然燈佛才為我授記:你在來世,一定作佛,名叫釋迦牟尼。「為什麼呢?所謂如來,就是一切諸法體性空寂,絕對的平等,超越所有差別的執著。佛陀已證入此理,因此才名為如來。如果有人説,我得了『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實際上並沒有一種法,叫做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只是為了令眾生明瞭修行的趣向,方便設有無上正等正覺的假名。「須菩提!我所得無上正等正覺,是虛實不一,不能執為實有所得,也不能執為空無,因為一切諸法萬象,無一不是從此空寂性體所顯現的,所以,如來説一切諸法都是佛法。「須菩提!所説一切法,只是就隨順世諦事相而言,就空寂性體的立場,一切萬事萬物,都不是真實的,以此顯發的事相,而立種種假名。「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回答道:「佛陀!您説過:『這高大健壯的人身,畢竟是個無常虛假的形相,緣聚則成,緣盡則滅,所以不是大身,只是假名大身而已。』法身無相,又哪裏有大小形狀呢?」「須菩提!菩薩也應當明白這些道理,如果作是説:『我當滅度無量的眾生。』他就不是菩薩。為什麼呢?須菩提!實際上沒有一個法名為菩薩,如果有當度眾生的想法時,就有人我的妄執,能度所度的對待,所以我説一切諸法,都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等四法的分別。「須菩提!如果菩薩作是説:『我當莊嚴佛土。』就不能名為菩薩,因為落入凡夫的我見法執。為什麼呢?佛陀説的,莊嚴佛土,並不是有一真實的佛土可莊嚴,只是為了引度眾生,修福積慧,滌除內心的情念妄執,而假名莊嚴佛土。「須菩提!如果菩薩通達無我的真理,那麼,如來説他是真正的菩薩。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説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説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説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闡發了究竟無我的義理之後,才能見萬法如一,見眾生心如我心。「須菩提!你認為如來有肉眼嗎?」須菩提答:「有的,佛陀,如來有肉眼。」佛陀又問:「如來有天眼嗎?」「是的,佛陀!如來也有天眼。」「須菩提!如來有慧眼嗎?」「是的,如來具有慧眼。」「如來有沒有法眼?」「是的,如來具有法眼。」「須菩提!如來具有遍照一切十界的佛眼嗎?」「是的,佛陀!如來有佛眼。」「須菩提!你認為,恆河中的所有沙粒,如來説是不是沙?」「是的,如來説是沙。」「須菩提!如果一沙一世界,那麼像一條恆河沙那麼多的恆河,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個佛世界的話,如此,佛世界算不算多?」「很多的,佛陀!」佛陀又問:「須菩提!如你剛才所説,佛眼可攝一切眼,一沙可攝一切沙,在諸佛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所有種種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曉的。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的心源與佛如一,譬如水流歧脈,源頭是一,心性同源,眾生心即是佛心,所以,如來能悉知眾生心性。但是,眾生往還六道,隨業逐流,遺失了本心,反被六塵的妄想心所矇蔽,生出種種虛妄心念,這種種心皆不是真實不變的心性,只是一時假名為心而已。這過去之心、現在之心、未來之心,無非皆由六塵緣影而生,念念相續,事過則滅,這種種無常虛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説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説得福德多。”

須菩提!如果有人拿了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佈施的話,你想,這個人以是因緣,他得到的福報多不多呢?」「是的,佛陀!這個人以是因緣,得福很多。」「須菩提!如果福德有實在的體性,那麼,我也就不會説得福德多了。正因為以不可得心為因,用七寶作緣,以如是因,如是緣,所以我才説得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説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你認為,佛可以從具足色身見到嗎?」「不可以的,佛陀!不應該從圓滿莊嚴的色身之處去見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説過,圓滿報身,只是因緣假合的幻相,緣盡則滅,不是真實不變的實體,只是假名為色身而已。」「須菩提!可以從具足諸相中見到如來嗎?」「不可以的,佛陀!不應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處去見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説的諸相具足,是性德圓滿而示現的幻象,是為了度化眾生才顯現的,並非真實的相貌,不過是一時的假名罷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説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説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説故。須菩提,説法者,無法可説,是名説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説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説非眾生,是名眾生。”

「須菩提!你不要認為我有這樣的意念:『我當有所説法。』你不可有如此生心動念。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説如來『有所説法』的念頭,那是毀謗佛陀,因為他不能瞭解我所説之故。「須菩提!一切言説是開啟眾生本具的真如自性,為了除眾生妄念,隨機化度,隨緣而説,何來有法?這種種言聲的説法,也只是一時的方便言語,暫且給它一個『説法』的假名。」這時候,深具智能的須菩提了解佛陀的深意,但又怕末世眾生聽聞無法可説,無説法者,這番言語,狐疑不信,於是,便請問佛陀道:「佛陀!將來的眾生聽了您今日『無説而説』的妙義之後,能生起信心嗎?」佛陀當下便斧底抽薪,破除弟子們對佛與眾生們的分別見,説:「須菩提!他們既不是眾生,也不能説不是眾生。為什麼呢?就法性空寂而言,他們也是佛,是尚未了悟真理的佛。佛也是眾生,是已悟道的眾生。但是,又不能不稱之為眾生,因為他們雖已經聽聞佛法,生起信心,但還未能悟道,所以於事相上説,稱他們為眾生。須菩提!從真如本性上來説,眾生即佛,原來沒有什麼眾生不眾生的,『眾生』也只是一時的假名而已。」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心有所悟,向佛陀説:「佛陀!您得無上正等正覺,是真無所得!」佛陀印可説:「是的,須菩提!不僅是無上正等正覺,乃至纖毫之法,我都無所得。得者,因為有失也,我本無所失,何來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名,指的是覺悟,自性,而非有所得。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説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其次,須菩提!人不分賢愚聖凡,其真如菩提絕對平等的,沒有高下的分別,所以才名為無上正等正覺。只要眾生不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妄想分別去修持一切善法,那麼即可悟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所謂的善法,也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象,怎能執為實有?修一切善法,不可著相,善法之名,不過是隨順世俗事相而言。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説,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如果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須彌山王作比較,有人用七寶,集滿所有的須彌山王,用來佈施,這個人所得的福德,當然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有人只是受持讀誦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並且又能為他人解説,哪怕只有四句偈,他所得的福德,用七寶佈施的福德校量,前者的佈施福德,是百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不及一,甚至是算數譬喻所不能相比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説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説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陀恐怕還有眾生以為他有眾生可度,所以特地再一次提出詢問:「須菩提!你不要説,我還有『眾生可度』的念頭,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當體即空,並無實在之相,如果我還生心動念,有眾生可度,那麼連我自己也落入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之中。「須菩提!如來所説的『我』,事實上是假相的我,是為了度化眾生,權巧方便設立的,但是凡夫卻以為有個真實的我,這都是凡夫執相成迷。「須菩提!其實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凡夫都具有如來智能,凡夫與佛,本來平等的,所以凡夫並非凡夫,只是因為他一時沈淪不覺,隨逐妄緣,未能了悟生死,暫時假名為凡夫。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説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如來嗎?」須菩提自然知道佛陀這一問的深意,便從眾生立場所見作答:「是的,佛陀!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如來。」佛陀便接著須菩提的回答,一語道出「法身非相」的真理説:「須菩提!若能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他也是如來了。」須菩提心有領悟,立即回答:「佛陀!如我解悟佛陀所説之義,是不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如來的。」這時候佛陀以偈説道:若有人想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此人心有住相,就是行邪道。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説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説斷滅相。”

佛陀一路破執至此,又怕眾生落入斷滅空見的陷阱之中,所以抽絲剝繭,好比一手推著,一手擋著,無非要眾生當下自悟。須菩提!你不要有這樣的念頭,如來不以具足相的緣故,才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你決不可以認為,如來因不以具足相而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你如果生起這樣的想法,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就會説諸法斷滅,認為不須要有什麼善法的修行。為什麼呢?因為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於法不説斷滅相,不著法相,也不著斷滅相。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説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若用滿恆河沙等世界的七寶來佈施,所得功德,當然無法計量。如果明白一切法無我,皆由因緣所生,無有真實永恆的體性,由此了知無生無滅,不為外境所動,即與空性相應。內無貪念,外無所得,親證無生法忍,那麼,這位菩薩所得的功德要比七寶佈施的菩薩更多的。「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諸菩薩是不受福德相的限制。」須菩提不解的問道:「什麼是諸菩薩不受福德的限制呢?」「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求生起執著。因為菩薩行利益眾生事,是發菩提心,而不是貪求福德,是利他而非利己。菩薩修一切善法,行六度萬行,不著相佈施,心中並沒有計較福德的妄念,所以才説菩薩不受福德相的限制。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説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如果有人説,如來也是有來、去、坐、卧等相,這個人就是不瞭解我所説如來的深意了。)(為什麼呢?所謂如來者,實在是無所來處,也無所去處,所以才稱為如來。因為如來就是法身,法身無形無相,遍滿虛空,無所不在,寂然不動,哪裏還有來去之名呢?眾生所見的語默動靜之相,不過是如來的應化之身,應化身為隨眾生之機緣感應有隱有現,但是法身則恆常寂靜,從未有來、去、坐、卧的相狀。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説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説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説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説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説,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碎成微塵,你認為這些微塵多不多呢?」「太多了,佛陀!為什麼呢?如果這些微塵眾,是實有恆常的體性,佛陀就不會説它多了。佛陀所説的微塵眾,實是緣生的假相,並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性,只是一個假名而已。「佛陀!如來説過,三千大千世界並非即是真實恆常的世界,也僅是一個假名而已。為什麼呢?如果世界是實有的,那就是一合相。如來説的一合相,也非實有,緣生則聚,分合離散,仍然不是實有不變的一合相,也只是緣散即無,一個假名罷了。」「須菩提!所謂一合相,沒有定相可言,本是個眾緣和合而有的,非空非有,如何可以言説?但是凡夫之人執著取相,貪戀執著有個真實的一合相。

“須菩提,若人言:'佛説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説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説義。何以故?世尊説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説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如果有人説,佛陀宣説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真實的。須菩提!你認為這個人瞭解我所説的深意嗎?」「佛陀!這個人不曾瞭解您所説的深意。為什麼呢?佛陀説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都是虛妄不實的,只是隨緣而設立的假名。眾生迷於事相為有,若能悟知體性空寂則無,不可於此四見,妄執實有。」「須菩提!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的人,對於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應該如實去知,如實去見,如實去信解,心中不生一切法相,而妄起執著。「須菩提!你應當知道,所謂的法相,並非有真實不變的法相,只是緣起的幻相,佛陀暫時應機説法的假名而已。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o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説,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説?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説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須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滿無量阿僧只世界的七寶,以此為佈施。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菩提心,受持這部《金剛經》,哪怕只有四句偈而已,他能信受讀誦,且為他人解説,那麼,他的福德自然要過勝過行七寶佈施的人。要如何為他人演説呢?當不執著於一切相,隨緣説法而如如不動。為什麼呢?因為一切世間的有為諸法,就像夢境的非真,幻化的無實,水泡的易滅,影子的難存,又如早晨遇日而失的露珠,天空將雨時的閃電,瞬間即滅。應作如是的觀照啊!」此時,佛陀説《金剛經》已經圓滿了,長老須菩提,及同時在法會聽經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等,聽聞了佛陀説法之後,深深的了悟,無不法喜充滿,一心信受奉行。

[星雲大師總結金剛經]

金剛經內容簡述 篇七

金剛經內容簡述

《金剛經》要我們破除貪慾,而不是要我們什麼都不做。下面是金剛經內容簡述,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部《金剛經》,主要談三般若的義理與實踐。什麼是三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般若難解,姑且以金剛為比喻。金剛至極堅固,萬物無能壞,喻實相般若,生佛同稟,歷千古而不變;金剛至極鋒利,能截斷玻璃等堅硬之物,喻觀照般若,能斷一切煩惱;金剛至極光明,喻文字般若,至極明白,能使眾生斷疑生信。廣義的文字般若,即緣起性空的依正二報等有相之物,狹義的文字般若,即此部《金剛經》文字。此三般若義理,人人本具,個個不無。若能觀照,當體全顯。須菩提在佛通過搭衣持缽,入舍衞大城乞食往還洗足敷座離言般若上,通達實相之理。自雖已解,愍大眾未曉,為大悲心切,代眾生問,如何安住真心?云何降伏妄心?世尊答須菩提之問,唯説如何降伏妄心,略去安心之法而不説,以真妄同源,降伏妄心,自然安住真心故也。

佛説:應離相而行佈施,即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上,不著於相(離開形相的執著)而行佈施。雖説佈施一度,而義含其餘五度,即財施攝本度,無畏施攝持戒、忍辱二度,法施攝精進、禪定、般若三度。彌勒菩薩偈雲:“資生無畏法,檀義攝於六,”是也。世尊又説:應非相見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也就是説,若執著於相,就不能見到法身如來。如上説而行,即能降伏妄心。讀了金剛經,知道了離我執四相的重要,至於如何實踐離我相?佛説:“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句是整部金剛經的經眼。即全經的靈魂所在。明宗泐大師説:“此經以無住為宗。”就是説,在六塵境上無絲毫住著為宗。據《壇經》説,六祖惠能在此句經文上二次開了悟。“應無所住”者,即在六塵境上,起般若觀照,當體即顯實相般若。用唯識家的話來説,就是在緣起性空的六塵境,亦即依他起性上,離開偏計執性,即是圓成實性。“而生其心”者,即是在“無所住”的前提下,生起廣行六度萬行之心,無所住,是真空觀,而生其心,是妙假觀,二觀圓融,即是中道實相觀。所謂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通達實相般若是也。

由於眾生無量劫來著相嚴重,會生起種種轉計、疑惑,佛就通過與須菩提問答,為之破疑斷惑,環環扣緊,步步深入,祛迷雲於意地,朗慧日於性天。令行人斷盡疑執、生真實信。獲致“深信清淨,則生實相”之目的。故蕅益大師説:“本經以斷疑生信為力用。”實相本有,如演若達多,迷頭狂走,本頭仍在不失。今從迷返悟,姑且説實相生,實非昔無今生,乃不生言其生耳。此經正被圓教實教菩薩之機,旁攝通別二教權教菩薩之機。故云:“如來為發大乘者説,為發最上乘者説。”

拓展閲讀:怎樣念《金剛經》

念《金剛經》,是老少咸宜,小大由之的。。為什麼説老少皆宜呢?年紀漸老,行動不便,外出聽經聞法,不易隨心所欲;再則佛教經典太難懂,法門又多,明師難求,缺乏經常指導,不知如何修行。《金剛經》譯文流暢易讀,一本在手,已夠修持,所以是老少皆宜。為什麼説小大由之呢?因為《金剛經》可以完整全部念一遍,也可以只念一段或其中幾句,經中不是常説“乃至四句偈等”,拿一段或幾句經文,仔細尋釋經義,實在是意趣無窮哩!

這裏介紹給各位的,金剛經內的三小段,這三小段已是《金剛經》的精華了。

第一段是佛説“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在這段中,佛説的“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這句“眾生之類”就是指凡眾緣和合而生的都是眾生。

各位想一想,宇宙之間那一事物不是由眾緣和合而生。有情的人類、動物固然是眾緣和合而生,無情的植物、礦物等也是眾緣和合而生。有形質的物體是眾緣和合而生,無形質的思想事象也是眾緣和合而生。所以一切眾生之類是指宇宙間一切的事物思想。因為眾生乃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無論是人、是物、是思想,都是瞬刻在變化,並非永恆。如夢如幻,但也不是沒有,它們都是不生不滅的本性,在這不生不滅的本性中,生起幻化虛妄的各種相,名為眾生。“無餘涅盤而滅度之”這句話好像很難懂,其實就是要使這一切眾生都回歸不生不滅的本性。所以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是佛陀教我們應發廣大的心願,這正和各位常唸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一樣是發大願。

第二小段,佛説:“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從現代科學理論,宇宙萬物最後的本質都是“能”,然則我皆令入涅盤而滅度之,不但眾生滅度,我也滅度。換句話説,一切都是“能”。所以佛説無我相人相眾生相。既然一切都是能,還有什麼人我眾生之分?這就是“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正因為眾生都是“能”,本來就是不生不滅,如此那有眾生得滅度?這就是佛所教的大智。

第三小段,佛説“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是佛所教的大行。這幾句話含義極豐富,佈施有有相佈施、無相佈施。有相佈施所得福德是有相和有限的,也就是所謂的人天小果。無相佈施的福德,佛用虛空作比喻,是不可思量。而《金剛經》所着重的是無相佈施。通常説佈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其實不只是以外在為施捨對象才是佈施,在自身修行中,還可以有更深入,更廣泛的佈施意義。如六波羅密中佈施舍貪,持戒舍瞋、貪、放逸,忍辱舍瞋,精進舍懈怠,禪定舍散亂,般若舍兩邊空、有見。舍就是佈施,波羅密多就是於法行無所住,亦即對萬法的表相不起執着。各位,要知道煩惱及貪瞋痴都因取着相而生,所以於法無所住,實是大行的中心。

為什麼勸念《金剛經》

諸位同修,從上面三小段文來看,大願大智大行,佛法的精華都包含在此。大願大智大行不但修慧而且修福。在這裏我想和各位提一提:知識分子的習性,重視研讀書本,因此信佛教的讀書人,大都注重修慧而忽略了修福。有的學者更是把佛法作為一門學問,皓首窮經,常有時不我予之歎。佛在金剛法會上一再強調,修慧求解固然重要,修福也同樣重要。須知人身難得,久遠以來,我們一定做過許多好事,不然不會生而為人;但亦難免做過惡事,惡因會有惡報,修慧不修福者,往往會障礙叢生,多病多痛,而且臨終業障出現,可以使一生幾十年的修行,毀於一旦。所以修福消業,十分要緊。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佛典,無怪乎佛在經中説:“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又説:“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各位想一想,你是不是也希望曾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為有這樣的功德福報感應,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勸各位親愛的同修,將念《金剛經》列入您們日常的課程。

金剛經淺釋 篇八

金剛經淺釋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總釋名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一部經在這個般若時裏邊説的。論到五時八教,這屬於別教,是般若時;第四般若時,也就是第四時。在這個四教裏邊,屬於別教。佛説的般若部,有六百多卷。這《金剛經》,是六百多卷裏邊其中的一卷。

講起般若部,這個《般若經》非常重要。怎麼顯出它的重要呢?佛説這個般若部的時候,用了二十年;二十年説般若,在這二十年説了六百卷的《般若經》。最後,佛説過這樣一句話,説這個《般若經》,將來大興於震旦;震旦就是中國。説將來這個般若推行到每一個國家去。所以在唐玄奘翻譯《般若經》的時候,有一千多個比丘共同在一起來翻譯這《般若經》。一千多比丘,在家人有兩千;兩千多在家居士,在大興善寺。

那個大興善寺,當時從方丈室到山門去關門,要怎麼樣關門呢?要騎着馬去關門。那麼現在的時候,可以用一個自行車去關。距離有多遠呢?由方丈到山門那個地方,有十里路;十里路遠,所以關山門的時候要騎着馬去關山門。因為它這麼大,所以就能容納--當時從事翻譯經典的工作的三、四千人,來做這件事情。那麼翻譯《大般若經》的時候,這一年桃開六度。這個桃花,就是結桃子的這種樹,在這一年之中開了六次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這叫桃開六度。這是表示甚麼呢?就表示翻譯《般若經》這種的工作是殊勝的,是特別的重要。所以花、草、樹木神,都來擁護這個法會。所以這一年的期間桃花就開了六次,有這種祥瑞。那麼由這種祥瑞,證明《般若經》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現在再講這個《金剛經》的因緣。我最初到舊金山來,曾經講過一次《金剛經》。當時預備一般聽經的人,有的聽得懂的,有的聽不懂的,那麼以後這麼多年就沒有講過。為甚麼沒有講經呢?就因為我願意隱遁,不願意讓很多人知道有這麼一位法師。所以我到美國自己給自己取個名字,就叫「墓中僧」。墓,就是墳墓;中,就是在墳墓裏邊:墳墓裏邊的一個和尚。雖然我現在沒死,可是已經鑽到墳墓裏頭去了,所以和外邊的人很少接近。那麼,由去年有白文天、韓光先、易象幹、客爾康等等從西雅圖來,就硬把我從這個墳墓裏頭拖出來!拖出來幹甚麼呢?就打禪七。這是在美國第一次打禪七。早起六點到晚間九點,一般人都認為是這是很辛苦了,其實這是很方便的,並不緊。這個工作要緊的時候,應該早起三點鐘開始到晚間十二點鐘,這是正式打禪七的一種工作。

那麼由那一次,我第一次見着這個韓光先,就是果璞。他和我一講話,我就聽他這個聲音好像山東人的聲音,我叫他山東老鄉,就是山東人。那麼他呢,在以前也沒有皈依過;可是沒有皈依,見着我他就叩了個頭。在這美國人裏這樣是很少的,所以我説這個真是正牌的中國山東人。那麼我對於這班人的印象,就很不錯。所以我覺得這幾個人都可以提拔,在佛教裏做一番事業。果然在今年夏季暑假的時候,這一班人就都來學《楞嚴經》。學《楞嚴經》學完了之後,現在又講《法華經》。正在講着《法華經》,有一天,大概是那一天呢?是不是觀音菩薩出家那一天?果璞和果能,就要求講《金剛經》。那麼「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

怎麼叫法不孤起呢?這個佛法,必須要有人請法,才能説法;要沒有人請法呢,這個法就不容易説的。有人請法,就是有人要求講某一部經,這叫請法。那麼法不孤起也就是這個法不能自己生起。仗境方生,有這個境界才能生出這個法來。道不虛行,這個道不會空走的。遇緣則應,有緣就應;就應付這個緣。這叫道不虛行,遇緣則應。

那麼既然有他們幾位想要聽《金剛經》,於是乎我也不管我會講不會講,就冒冒失失答應了,説可以。並且他們都過去已經聽過《金剛經》了。聽過誰呢?聽過,那個 Kenneth 先生講過《金剛經》。不過他説,當時因為初學,也大約聽得不太懂,現在要再聽你講一遍。那麼我就答應了,所以在今天才有這個金剛法會的成立。以後,無論你們某一個人想要聽某一部經的,都可以請法師説法。這要請法;要有人請法,才可以説法。

那麼講《法華經》,這是甚麼因緣呢?講這《法華經》,我告訴你們這個因緣。這因為現在我在美國,要造就和尚,要造就未來的佛教的繼承人。所以現在有一個果前,他發心出家。那麼發心出家,聽了《楞嚴經》,對於佛法還是一知半解。所以我這個《法華經》的因緣,就是為着要果前,在前邊;這一些果果果果,果甚麼果甚麼--像這個果寧昨天講這個唧唧喳喳,都要在後邊跟着。所以我看這一班人,還都對佛教有一點興趣。所以有的櫛風沐雨,就是颳風也來聽經,下雨也來聽經,在對面這麼遠,又要跑這麼遠的路。在二十九街過來,也要搭巴士,又要等車,又要在那個地方風吹雨打的,這都很不容易的。我看這一班人還有一點誠心。所以我就繼續講這個《法華經》。

現在又講《金剛經》。我們現在講這個《金剛經》要簡單一點,就不要講這個七種立題、五重玄義,都不要講它。我們現在就開門見山,就講這個總釋名題,就講第一,就是總釋名題;第二、講譯人;第三呢,是別解文義,分出大科,分出這麼三種講法。

「金剛」:甚麼叫「金剛」呢?怎麼又「金剛般若波羅蜜」?甚麼叫金剛呢?我告訴你,就是那個金剛心。金剛的心也就是那個金剛性,也就是那個金剛的般若。金剛的心也就是金剛性;金剛性也就是金剛般若。説出來這麼多的名,合而言之是一個。為甚麼要説這麼多名呢?你不知道這一個,知道那一個;你不知道那個,就知道這個;你那個、這個都不知道,你又知道這個般若。所以多舉出幾個名字來,你張三也就是那個張和,也就是那個張老三。這麼説好幾個名字,你就認識他。這金剛也這樣子。那麼金剛怎麼説是自性呢?我們這個自性,是永遠不壞的。我們這個金剛自性也就是金剛心,金剛心也永遠不壞的。我們這個金剛般若,就是實相般若。這實相的般若也是永遠都不壞的,永遠存在。所以這一部經的名字,這「金剛」是個比喻;「般若波羅蜜」是法,這一部經就是法喻為名。在七種立題裏邊就是法喻為名:以金剛來做比喻,比喻般若。

那麼這個講法固然是對,可是不如我説它是金剛心、金剛性、金剛般若。這個般若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心也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性也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就是甚麼呢?金剛,不要比喻,比較直接了當。這個講法,是很少人這麼講的。可以説是這樣,一般的法師,要是對金剛般若波羅蜜沒有認識的,都不這樣講。怎麼樣講呢?都作為法喻為名。我現在,是不是不以法喻為名?不是,也是用法喻為名。可是我把它合成一個,這個法也就是喻,喻也就是法:法喻是一個。分而言之,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合而言之,也就是《金剛經》。所以普通中國人叫它叫《金剛經》,沒有般若波羅蜜。那麼再可以説,也就是《般若波羅蜜經》。那麼這法,我常常對你們講,應該講活了,不要把它講得死板板的。所以現在把它講成一個也可以,講成兩個也可以,甚至於講三個、講四個都可以,這沒有一定法!《金剛經》裏邊説:「無有定法,是名般若波羅蜜多!」你要把它講成死板板的,好像那個釘是釘,卯是卯,總有一定的:那就成一個不活動了。

我們講來講去,究竟「金剛」的這個意思,我還沒有明白。你講一個也好,兩個也好,三個也好;你講了這麼多個,但是我還沒明白!這怎麼辦呢?那好了,我現在再給你把它解釋解釋。金剛具足三個意思。三個意思是甚麼呢?第一個就是堅固;第二個就是光明;第三個是鋭利,也可以説鋒利。甚麼叫鋒利呢?就像那個刀刃,非常鋒利,非常快,切金斷玉,削鐵如泥:這都是金剛。削鐵如泥,砍到鐵上,就好像砍到那個泥上一樣,一點也不能擋得住它。金剛的體,是堅固的,金剛本體是堅固的,不壞的。它不可能為一切所壞,它壞一切所不能壞的;壞一切所不能壞的,就是甚麼呢?摧伏天魔,制諸外道。

天魔外道這種邪知邪見,是不容易制伏的,可是你有這個金剛的體,就把這個天魔外道都給它破壞了,這金剛體是堅固的。金剛的相是光明的,金剛,它是透明體的,光明的。光明而不為一切黑闇所破壞,而它能破壞一切的黑闇。所有世間一切的黑闇,你有金剛都可以把它破壞了。説那是破壞主義,你破壞這黑闇,才能得到光明!這是破壞邪法,而不是破壞正法。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能久住了。所以,這是破壞一切的黑闇。金剛的用,它的功用,是鋭利的。這個鋭利得,也是無堅不摧,無邪不破。

講到這個金剛心,我們一般人不要誤會了,以為是我們胸腔裏邊這個心。這個心,是個肉團心。這肉團心,沒有甚麼用。這肉團心,它的形相猶如一個倒掛的一朵蓮花這麼樣子。白天,它就開了;晚間,它就合上。合起來,像一個倒掛蓮花一樣;開,甚麼時候開了呢?這個心裏邊有孔,那個孔竅白天它就開了;晚間睡覺的時候,那孔竅就合上了。所以這個心,是個肉團心,沒有甚麼用處。那麼還有一個心,叫妄想心。妄想心又叫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心。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它的識:眼有眼識,耳有耳識,鼻有鼻識,舌有舌識,身有身識,意有意識,這叫六識。在這個第六意識,一般人以為肉團心是他的心,這是第一個錯誤。

第二個錯誤,又以為他這妄想心是他的心,就好像《楞嚴經》上;聽過《楞嚴經》有這麼一段文,你們還記得不記得?這一段文是這樣説的:「佛告阿難。此非汝心。乃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認賊做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這一段經文,有的人記得嗎?這一段經文,是很要緊的。這一段經文就是説的這個第六意識盡打妄想;他妄想這本領非常大。他這個打妄想,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他不要坐火箭,就到了月球去,不要藉着火箭的力量。他這一個打妄想,月亮在那兒,跑到那個地方去了。一瞬間打妄想又到了西天;一瞬間打個妄想又到了東土:甚麼地方都可以打。你想到日本,你打着妄想,日本那個街道,就現在你這個眼前了。你到過德國,到過法國,到過你所到過地方,你這一打妄想,也到那個地方了。現在一般人研究到月球去,這由甚麼造成的?就都是由這個妄想。現在打這個妄想,就要實現這個妄想,這都是從第六意識發生出來的。所以,這第二是妄想心。

阿難就認為妄想心是他的心了;對佛講,但是佛就告阿難,「此非汝心」:這個不是你的心哪!那麼是甚麼呢?「乃是前塵。虛妄相想。」這是一種前邊的塵相,「虛妄相想」;虛妄的那個相,是由你那個妄想生出來的。「惑汝真性」:迷惑你自己的真性,把你自己的真性迷惑了。「由汝無始」: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你都認為它是心了,「認賊作子。」你認賊作你的兒子囉!「失汝元常」:把你自己本來固有的寶珍,都丟了。原來常住不壞的那個寶貴的性,寶覺,明心,都失去了。「故受輪轉」:所以就在六道輪迴裏頭出頭沒,這麼樣子,總也無有了期。這一段文就是説這個妄想心。

那麼第三是甚麼呢?真如心。這個真如心,也就是實相的般若,也就是實相。這個真如,這個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説它大,沒有再比它大的;你説小,也沒有再比它小的了。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小的,也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大的,這叫真如,真如心。這個心,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這心有這三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這兩個字已經講一個大概。現在講這個「般若」。甚麼是般若?「翠竹黃花,無非般若。」這個綠的竹子和這黃色的花,都是般若。般若是印度語,在五種不翻之中,它屬於「多含不翻」。因為翻過來中文,祗可以翻譯一個意思,而不能翻譯它這樣多的意思,所以不翻。那麼多的意思有多少呢?有三種般若。這三種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那麼般若翻譯成中文就是智慧。智慧祗有一種的意思,所以就保留它原來這個梵語來尊重,不翻;尊重這個般若,所以就不翻它。那麼般若有多少呢?般若,光這個《般若經》,那就有很多。本來是説有八部,但是詳細地分析來,它有十個種類的般若。十個種類的般若都是甚麼呢?

第一是《大般若經》。這《大般若經》有多少?有六百卷。我以前不講過嗎?玄奘法師翻譯《大般若經》的時候,桃開六度。那個桃花在這一年之中,開了六次。不是説六年開了六次;要六年開六次,那是很正常的。在這一年之中,桃花開了落;落了之後又開;開了又落。那麼大約兩個月開一次,一年十二個月開六次,兩個月一次。雖然我沒有看見,但是也不會相差太遠,這叫「桃開六度」,翻譯《大般若經》的時候。《大般若經》,就有六百卷。

第二,《放光般若》。放光,佛放光而説這個般若。有多少卷呢?有三十卷。

第三就是《摩訶般若》。這摩訶般若也是大般若,但是這個叫《摩訶般若》,和那個《大般若》又不同了。這個有多少卷呢?也有三十卷,這第三是《摩訶般若》。

第四,叫《光贊般若》。由佛放光而讚歎説這個般若,這是第四。

第五,叫《道行般若》。道,就是道德那個道;行就是行為的那個行,行走的那個行。《道行般若》,這是第五。

第六,《學品般若》。這個《光贊般若》、《道行般若》、《學品般若》,這每一種有十卷,這合起來也是三十卷,這就六百九十卷了,這是第六。

第七,叫《勝天王所説般若》,這有七卷。

第八就是《仁王般若》--《仁王護國般若經》,有兩卷。

再第九是《實相般若》。有這個《實相般若》,一卷。

第十是《文殊般若》,一卷。這合起來大約是七百零一卷。這是《般若經》。

不是説,知道這個般若有這麼多夠啦!那麼,他在甚麼地方講的?講了多少處?有多少法會講過般若?這我們也要知道的。我們研究般若部,對於這些個問題,雖然是一些個皮毛,但是也都應該明白的。那麼這個《般若經》,説的有四處説般若部;四個地方説般若,有十六個法會,都是説這個般若的。四個地方是甚麼地方呢?

第一就是王舍城,鷲峯山王舍城,就是室羅筏城。鷲峯山就是靈鷲山,這兒説了七會。第二就是給孤獨園,説了七會,就是現在這個經的,這個地方,這是第二。第三呢,是在天上説的。甚麼天呢?他化自在天;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寶藏殿,説了一會。第四是在竹林園白鹿池的旁邊,説了一會。這合起來是四個地方,説了十六會。你看!王舍城靈鷲山七會,給孤獨園七會,這十四會了;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這十五會。再加上竹林園,白鹿池的旁邊,説了一會。這統統是十六會,四個地方,這是般若。我們要知道這個般若有多少種、有多少會所説的,這是應該知道的。

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在哪一個地方所説的呢?是在哪一會呢?這要應該知道的。這是在第二次,在給孤獨園。你看那個經文上不是説:「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只樹給孤獨園。」所以我説這個在第二會,沒有錯的,絕對不會錯的!為甚麼?如果錯了,我也不講了。那麼第二處的第三會;這是在第二處的第三會所説的這一部經。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在這個《大般若》六百卷裏邊的第五百七十七卷。你要不相信,也可以去查一查看,這第五百七十七卷。那麼這是這一部經的來源,它的歷史。

那麼般若,由這個文字般若而起觀照的般若;由觀照的般若,而達到實相的般若。甚麼叫文字般若?就是我們看這個經文,這不有文字?這叫文字般若。那麼文字般若,你要沒有觀照的智慧,你光有文字,你看來看去也是不懂的。你不懂就是沒有般若了;沒有般若就是沒生出智慧了。這智慧本來是你有的,但是你沒有栽培灌溉,沒有用般若的水來灌它,所以它就不生出來;不生出來,你就沒有觀照的智慧。你沒有觀照的智慧,沒有觀照的般若,你就不明白實相的般若。你必須要有觀照的般若,以這個正觀的智慧來觀這個般若,然後才能達到這個最後的目的,這實相般若。般若大約的意思是這樣子。

「波羅蜜」:有的人説波羅蜜是甜的。不錯,波羅蜜是甜的。中國有那個波羅,那個波羅就是 before, we had this ?(弟子:啊!)叫波羅。這個波羅蜜是甜的,不錯。但是這個波羅蜜,不單是甜的,而且甜中的甜的,是怎麼樣呢?離苦得樂。這是把苦離了而得到樂,這就是波羅蜜。甚麼叫波羅蜜呢?這波羅蜜也是印度話。這印度人,甚麼事情做好了,就説波羅蜜。這個事情做完了,也説波羅蜜了。就像英文説 finish ,這個意思。英文是 finish ,完了;這個波羅蜜,説這個事情做得好了,叫波羅蜜。

波羅蜜翻譯成中文, 叫「到彼岸」。甚麼叫彼岸呢?我們現在在舊金山到奧克蘭去,或者在這個橋上走過去,或者坐船過去;這從這一邊到那一邊了,這叫波羅蜜了,這叫到彼岸。這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譬如,你到國小裏邊去讀書,在國小校裏頭畢業了,得到國小文憑,這是波羅蜜了。你到中學,由開始到最後,得到中學的證書了,這也叫波羅蜜了。你由大學開始,把大學讀完了,這也叫波羅蜜。你由這個學士得到碩士了,這也是波羅蜜。由碩士得到博士,這也是波羅蜜。那麼,為甚麼講這麼多?講這麼多,你就懂這個波羅蜜的意思了。

我們現在是由甚麼地方呢?由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這個煩惱,就是好像個海似的--到涅槃的彼岸;到達涅槃的彼岸,這也叫波羅蜜了。這個波羅蜜,説起來,甚麼都可以説是波羅蜜。你這兒坐禪,沒有開悟;你從現在開始坐禪,等到你開悟了,這是波羅蜜。好像我們今年夏天這個暑假楞嚴講修班,這一開始的時候,這是此岸,等終了了,把這暑假三個月零六天的時間都圓滿了,這也是摩訶般若波羅蜜了。這是般若波羅蜜了!總而言之,把甚麼事情做完了,又是很圓滿,這都叫波羅蜜。

我們現在修佛法,一開始這是很難懂的,所以有的人聽一次,就不感覺興趣了,不來了。為甚麼呢?這個是最不容易的了。第一要有善根;第二,要有忍力,要有這一種的,認為佛法比任何的事情都重要。我如果不明白佛法,那我就是好像沒吃飽飯。我所以一定要去聽經聞法,比到飯館子去吃最好的東西,都沒有這麼香。你要有這麼一個,好像吃東西,又好像你這個欲心,貪慾你所願意的東西。那麼你所願意的東西是甚麼?我不知道,你自己會知道的。你把這種,最歡喜的這種的心理,放到這個聽經上;聽完了,這也是得到波羅蜜了。這波羅蜜,講起來,那太多了。

這個「經」的意思,已經講好多次了。那麼再重複一下。經者徑也。做什麼的徑呢?就是修行的一條徑路,由這個生死的路,走到沒有生死的那條路去,就是從凡夫可以達到聖人,達到佛的境界,這條路。你想要從凡夫走到佛的果位上去,必須要依法修行。這個法就是經。昨天我不是講那麼多的意思了嗎?這個「經」又有一個意思。

今天我再給你們講多幾個意思。甚麼意思呢?就叫「出生」。這個意思就出生,從這個出就是出來了,生出來了。這從佛口生出來的,這個是經。又有一個意思,叫「顯耀」。顯,就是顯露的那個顯;耀,就是光耀的耀。這個經典,能把世界上都照得光明瞭,這個是顯耀。又「經」是一種,永遠不變的一種方法,所以叫「常」

。無論你古往今來,這經典是不變的,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偏,是不增不減的,所以這叫經。又有「貫」的意思。這貫,就是貫穿起來,把它串起來,這一行一行的經,從開始到最終,這是貫穿起來。貫穿起來甚麼呢?義理,把義理貫穿起來;貫穿圓滿了,這是貫。「攝」,昨天我們也講,就好像吸鐵石似的,把所有的眾生都吸收來了。眾生,就等於鐵,那個經,就等於吸鐵石,把眾生都吸到這個吸鐵石上來了,就是令眾生都完全明白佛法。這個攝,攝所化機。又有「法」的意思。這個法,就是所有一切人,都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去;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都遵守這種的法律,這種的規則,所以這「經」就有這麼多的意思。

那麼「經」還有一個意思,我不妨和你們大家再講一講。這個「經」字的意思,前邊講了很多,還有一個意思是甚麼呢?就是湧泉。湧就是從地裏邊湧出來的這一個水泉,好像水似的,從地裏湧上來了,這湧泉。湧泉湧出來這個泉水,普潤大地一切眾生,令大地眾生都得到法喜充滿了,都得到禪悦為食,法喜充滿。湧泉也是這個「經」的意思。

合起來,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這個經的名字。

譯人

這一部經是誰翻譯的呢?這一部經是在姚秦的時候,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那麼是不是這一部經就單單鳩摩羅什法師翻譯過了?不是的。還有誰翻譯的呢?還有其它五個法師都翻譯過。那麼其它五個法師,是不是和鳩摩羅什法師一同翻譯的呢?不是的。時候不同的。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還有在這個元魏的時候,有一個叫菩提流支;菩提流支法師也翻譯過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名字和鳩摩羅什法師的名字相同的。菩提流支這幾個名字,我已經寫到黑板上了。他翻譯這一部經的名字,和鳩摩羅什法師相同,這是第二個翻譯。

第三個人翻譯,叫真諦法師。這個真諦法師,在後陳的時候也翻譯過這一部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的名字也和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相同,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以上這三個法師翻譯的,名字相同。

在隋朝的時候,就有一個笈多法師。這個笈多法師,翻譯這一部經的名字就不同了。叫甚麼名字呢?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加上「能斷」兩個字。這是笈多法師翻譯的。

那麼在唐朝貞觀十九年,玄奘法師也翻譯過這部經典。他這個名字又不同了,叫甚麼名字呢?調過來了,他這個名字叫《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笈多的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叫「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這個「能斷」兩個字,顛倒過來。那麼究竟這是英文的文法,是中文的文法,是印度文的文法?這是文法的問題。

方才我講那個玄奘法師。玄奘法師是中國一個大德高僧,很高的,或者比果寧都高,但是或者沒有他那麼胖。因為,我相信玄奘法師是這樣,怎麼説他不那麼胖呢?他好跑路,從中國一直跑到印度去,從西伯利亞那兒,一去甚麼馬都沒有,就用跑路。一跑,一定跑得很瘦的,所以比果寧會瘦得多。玄奘法師,是唐朝最高的一個高僧,在印度留學十四年,回到中國,翻譯了很多經典。那麼這是第五個,玄奘法師翻譯的,叫《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第六個翻譯是誰呢?叫義淨。這個義淨法師,也是到印度去留學的。留學回來,在唐朝不有個武則天?就在武則天那個時候,他回來的。他回來,武則天也是裝模作樣的説是好佛法,於是乎就叫他來翻譯經典。他也翻譯過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那麼他翻譯的這個名字,和玄奘這個名字相同,也叫《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六種翻譯。這六種翻譯,我們研究佛法的,也應該知道的。那麼這六種翻譯之中,還是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版本,流通得最盛行。一般人,都歡喜讀他所翻譯的經典。為甚麼歡喜誦讀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因為,在中國唐朝有個道宣律師。這個道宣律師專門修戒律的。修戒律是在行、住、坐、卧這四大威儀裏邊非常嚴整的。《楞嚴經》裏不説「嚴整威儀。肅恭齋法」?這個「嚴整威儀」,為甚麼要嚴整威儀呢?因為你這個人,要是威儀好,不單人天恭敬你,那個鬼神,也都恭敬你,鬼神都要崇拜你。所以道宣律師精持戒律,專門研究戒律的這個法。怎麼樣子呢?站有站的相,有站的樣子;坐有坐的樣子;走路有走路的樣子;那麼卧有卧的樣子:都有個樣子。因為你有一個榜樣,一般人才可以向你學習。

所以我今天對果前講,我説,「我到這個美國來,你是頭一個跟着我出家的,必須要一切一切的,都要往好了做。你不能馬馬虎虎的,你不能隨隨便便的。甚至於你説話也不能隨便亂講話,你走路不能隨便亂走路。你到街市上去,一定要行端,體直,這個身形,要直的。到街上也不要東張西望的,好像要偷東西呢!人説:哦!這是不是來個賊和尚啊?穿着和尚衣服,想要偷東西啊。」不能這樣的。一定要目不斜視,耳不旁聽,這樣子。那麼走路,但是也不像木頭似的,那麼闆闆直直的,那又錯了。總而言之,也要像個人那麼有一種生氣,可是,目不旁視。

行住坐卧,這叫四大威儀。四大威儀,那麼在行,「行如風」。這個風,不是像颶風那麼樣子,把山也刮崩了,樹也拔出來了,連根拔了,把這個樓房也颳倒了;不像那麼大風,就像那個微風徐來。微風,那個風看不見;水波不興,水上都沒有波浪,那種風。這種風,是人人都歡喜的,行如風。「立如鬆」,站着的時候,像一棵松樹似的。那個松樹要直的,如果彎的就沒有人歡喜。「坐如鐘」,坐在那個地方像一個鐘似的。但是像鍾,不要像鐘的那個擺。那個鐘擺這麼搖搖晃晃的這麼晃,叮叮噹的,不要像那個鐘擺;要像古來那個坐鐘,紋絲的不動,那個才夠定力。「卧如弓」,躺着像一張弓似的,要吉祥卧。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就是吉祥卧入的涅槃。怎麼叫吉祥卧呢?就是右手托腮,左手搭在腿上,這叫托腮搭胯,叫吉祥卧,卧像一張弓似的。這各有各的樣子,所以這是威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因為道宣律師他的威儀最好,所以感應得怎麼樣子呢?天上人給他送飯吃。我們人,你誰想要做個高僧,就要修持戒律。你受所受的戒律,就要守着;守着這戒律,那護法善神都擁護你。你要破戒了呢?那護法就不護持你了。所以必須要守戒。因為道宣律師他守戒清淨,這所謂「嚴淨毗尼,弘範三界。」嚴淨毗尼,《楞嚴經》不説嚴淨毗尼?毗尼就是律,所指的這個律。「弘範三界」,作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個榜樣。所以這個天人就給他送飯。

有一天他就問這個天人,他説:「怎麼現在一般人都歡喜讀鳩摩羅什法師翻譯這個經典呢?」這個天人叫陸玄暢,就對他講:「因為鳩摩羅什法師,過去七佛都是他翻譯經典。他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所以他翻譯的經典,和佛的心是一樣的,深得佛心。所以,一般人都歡喜讀誦他所翻譯的經典。」並且鳩摩羅什法師臨終的時候也説過:「我臨命終後,把我這個身體用火化的時候,我所翻譯的經典,不知道有沒有錯?如果我所翻譯的經典沒有錯的話,我這個舌頭,火燒不壞的;如果我翻譯的經典翻譯錯了的話,和佛的心意不相合的話,我這個舌頭會燒化。」所以鳩摩羅什法師圓寂之後,用火焚化,果然這個舌頭還是紅紅的,和我們這口裏舌頭一樣的,一點都沒有變。所以由這一件事,就證明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經典,是正確的,是完全都對的。他是一個翻譯經典的法師。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現在講這個鳩摩羅什法師。「姚秦」:是個時代的名字,它和嬴秦和苻秦都不同的,所以叫姚秦。這個皇帝呢,最初是叫姚萇。姚萇死了之後,就是姚興繼位。在這一個時候的朝代就叫姚秦。在姚秦前邊就是苻秦。苻堅,是被姚萇殺死的,所以改了朝代就叫姚秦。在這個以前,秦始皇那時候叫嬴秦,所以現在,註明這個時代就是姚秦的時代。姚秦的時代,在長安那個地方,在中國,正統的時代是在後晉,司馬懿的後人那個晉朝,那個時代。

「三藏法師」:「三藏」,就是經、律、論三藏。因為晚間講《法華經》,還講這個鳩摩羅什法師,現在這兒就簡單講一講,晚間再詳細講。三藏就是經律論三藏。經藏是屬於定學;律藏就屬於戒學;論藏就屬於慧學。經律論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戒定慧,所以叫,經藏、律藏、論藏:這合到一起叫三藏。「法師」:甚麼叫「法師」呢?「法師」兩個字就是以法施人,以佛法佈施給人,所以叫法師。那麼又有一個講法,是以法為師,以佛法做自己的師父,所以這就叫法師,以法為師。這個法師,又有好多種。有講解的法師,就講經説法這個法師。有的就是讀誦法師,讀誦經典,這也叫法師。那麼講解的法師就是給一切的人,講解經典。讀誦的法師呢,就是為人讀誦經典。

那麼讀和誦又有甚麼分別?讀,對着本子來念,這就叫讀經;不需要本子來念,這就叫誦經:對本曰讀,離本曰誦。離開這個書本子,這叫一個誦,這讀誦法師。又有書寫的法師。書寫就是用筆寫經典,抄錄經典,給你寫一部經,給他寫一部經,這寫。那麼你或者是講解,或者是讀誦,或者是書寫,或者受持;受持,就自己給自己念。讀誦有為人讀誦的,有為自己讀誦的。受持的法師,就是專專為自己來受持。我念這個經,給我自己唸經,不為眾生迴向,這個受持法師。

以上所説這個種種的法師都叫法師。但是有的不是三藏的,有的或者祗讀經藏,或者單單研究律藏,或者單單研究論藏。那麼單單研究一種,這就不能稱三藏法師。我們這一位法師,他三藏通曉:經藏,他也明白;律藏,他也明白;論藏,他也明白:所以這通達三藏,這叫三藏法師。這個法師是誰呢?就是鳩摩羅什,就是那個在小孩子的時候,頭頂起來那一個缽,自己生了分別思量心,就頂不動。那時候相信就會叫媽了,就是那位法師。

那麼這「鳩摩羅什」,聽來聽去,甚麼叫「鳩麼羅什」?這個意思是甚麼呢?這個意思是很有意思的。不是像昨天我講那個天,沒有意思。昨天我講那個「天」字,説天字,才沒有意思。為甚麼沒有意思?它是自然,自然為義,那麼自然就是沒有意思。這個鳩摩羅什法師,這個名字真有意思。有甚麼意思呢?這是梵語,「鳩摩羅什」翻譯成中文,就叫「童壽」,説他童年而有耆德。雖然他年紀很輕的,可是他有老人的德行。

他一天就可以讀誦一千首的偈頌。這一千首偈頌,每一首就有三十六個字。這一千首偈頌就有三萬六千個字。你看!這三萬六千個字,他一天就背誦熟了。這一部《法華經》,他祗需要兩天的時間就可以把它背得出了;一部《法華經》,兩天就可以背得出。所以他雖然是個小孩子,但是他的這種德行,這種道德,和那個老人是一樣的,所以叫童壽--童年而有耆德。這個耆德呢?就是有老人之德,有老人的這個德行。所以他的名字就是這個意思。那麼他翻譯這一部經典,在《大般若經》裏邊,它是第五百七十七卷。那麼在這個四處、十六會裏邊,它是第二處第三會所説的這一部《金剛經》。

《金剛經》全文 篇九

《金剛經》全文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衞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説,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説: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須菩提! 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説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説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説。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説:‘汝等比丘,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七品 無得無説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説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説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説。何以故?如來所説法,皆不可取、不可説、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説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説,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説我得無淨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説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説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説,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複次,須菩提!隨説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説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説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説。”“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説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説: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説: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説,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説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説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説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説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説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説: ‘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如來説: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説: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薩,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説。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説, 為發最上乘者説。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説,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説。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説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説: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説: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説: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説: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説名真是菩薩。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説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説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説: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説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説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説: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説所説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説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説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説故。須菩提!説法者,無法可説,是名説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説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 眾生眾生者,如來説非眾生,是名眾生。”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淨心行善分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説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説,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説:‘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説則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説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説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説斷滅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説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説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説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説: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説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説: ‘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説,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説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説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説義。何以故?世尊説: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 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説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説,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説,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説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經贊》的研究內容 篇十

《金剛經贊》的研究內容

《金剛經贊》是唐代宗派佛教興盛時期產生的讚頌類文獻。它站在唯識學的立場上,融合了天台、華嚴、中觀、唯識乃至禪宗、密宗的觀點,以發揮《金剛經》的義理。《樑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則是該《金剛經贊》的後期形態,它將《金剛經贊》的作者附會為南朝梁的傅翕(497—569)。此後,《金剛經贊》一直以《樑朝傅大士頌金剛經》的名稱流傳,至今已有一千餘年。

本文第一章介紹了有關本文獻的諸種資料,其中不少文獻是筆者首次發現並首次運用。文章接著回顧了近百年來學術界對該文獻研究的概況,並作了簡單的評述。提出本文的寫作動機,和可能解決的問題。

第二章著重考證、梳理《金剛經贊》演化嬗變的全過程,指出該文獻的演化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等三個時期。總結了各不同時期《金剛經贊》傳本的特徵及差異,並對產生這些特徵與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第一,伯2039號背等《金剛經贊》是這一類文獻的早期傳本,説明該文獻最初命名為《金剛經贊》,並以頌文單行本的形式出現;而且是根據無著菩薩造《金剛般若論》科判中的“七義句”所創作的。第二,敦研396號等帶有羅什譯《金剛經》摘要的《金剛經注頌釋》應屬中期傳本,是帶有羅什譯《金剛經》全文的後期傳本的先驅;而且其頌文以“贊曰”領起,尾題卻曰“注頌釋”,這應是該文獻從“贊”到“頌”演變過程中留下的痕跡。第三,上圖004號等《樑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則屬後期傳本,所有頌文都是以“彌勒頌曰”或“頌曰”領起,並被附會為“傅大士頌”。同時,由於其中“一大阿僧只”一讚的被改,而導致了“智者頌”的出現。從而形成了後期傳本中頌文數量不一的局面。

本章還對《金剛經贊》的作者與創作年代,作了進一步的探索,認為:第一,創作者為通達各宗教義的法相宗學人。第二,附會者極有可能是天台宗的學人。第三,創作的上限時間為窺基提出“五重唯識觀”的時間(即七世紀下半葉)之後,下限年代為公元八世紀末。第四,《金剛經贊》演化為《傅大士頌》的年代可能在公元822年至公元831年之間。

第三章專門就《金剛經贊》的思想問題,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相對的歸納整理。指出其以“唯識思想”為中心,同時也具有濃厚的“禪法思想”,以及其它大乘佛教的思想。論證了它是宗派佛教興盛時期的產物。

第四章是對《金剛經贊》中出現的佛本生故事、典故以及佛教歷史上的人物,作了簡單的敍述和必要的考察,説明佛經故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

拓展閲讀:《金剛經》與生命實相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我大概用10分鐘講我這一生。我住在台灣靠海的小村莊,1948年出生。我們那個小村莊有個奇怪的現象,彰化市其他村都沒有教堂,我們村有。有個人想當傳道士,就到了我們的村莊。

我一歲就開始看聖經,一歲到三歲半,就是一個標準教徒,會背誦經文。從創世紀開始,我的大腦裡大概有一百到一千個故事,五十到一百個厲害人物。每個人物都很厲害,耶穌基督會創立,可以使瘸子走路,可以使瞎子看見,摩西可以分開紅海,諾亞可以製造方舟,而蔡志忠什麼都不會。

什麼都不會很慘,因為每個鄉下三歲半的小孩都很明確知道他以後該幹什麼。拉車的小孩就該拉車,農夫的小孩就去種地。只有蔡志忠不知道做什麼。

我思考了整整一年。我躲在桌子底下,因為怕爸媽説我神經病。四歲半的時候,我找到了我人生之路,就是繪畫,愛畫。我要畫一輩子,到今天也一樣。

現在,我一天沒有吃超過一個饅頭。來杭州大約75次,最長46天,最短7天。一次都沒有到外面吃飯,就是喝咖啡,喝咖啡,喝咖啡。抽煙,抽煙,抽煙。不要以為這樣會死掉,我一輩子沒生過病,沒去過醫院,身體特別好。這些都可以讓自己很快樂。

那時候就很愛畫,開始看很多書。那時沒有畫畫這個行業,最接近的行業是畫電影招牌。國小三年級,1957年,台灣流行漫畫了,我就立志要當漫畫家。我9歲時,已經讀了500~1000本書。基督山恩仇記、湯姆歷險記等等。要當漫畫家,就要會編故事,會講故事,會畫故事。

我智商超過200,我小時候幾乎所有科目都考100分,全校最厲害的十個去考省一彰中,那時候還不是聯考。我一心要當漫畫家,所以無所謂是不是要拿文憑。沒有實力支撐的文憑,只是一張廢紙。現在,我只剩下諾貝爾跟奧斯卡講座沒得,橋牌亞洲冠軍,獎盃125個,沒發獎杯的不算。

唸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是為了學習。為了使自己有一技之長。全世界最厲害的人,沒有機會念大學。有次我去大學講座,説,各位同學,很明顯你們沒有理想,因為有理想的人老早就離開了。老虎伍茲十個月開始拿球杆,兩歲上場一桿進洞,那時候沒有錄影。邁克·喬丹三歲半開始在後院打籃球 ……

任何厲害的人,從小就開始想通,這輩子要拿什麼刷子混飯吃。及早就把刷子選好。所以我國中二年級就向台北出版社投稿,不曉得幾歲簽約當漫畫家。我跟我媽説,媽媽,明天我要去台北,畫漫畫。就是永遠不回來了。她説,你要跟你爸講一聲。我説好。吃過飯(我爸爸不講話的)我就站在他後面,他在看報紙。我説,爸,明天我要去台北。他説,去幹嘛。我説,畫漫畫。他説,找到工作了嗎?我説找到了。他説那就去吧。一共27個字,他講13個字,我講14個字。他沒有回頭,我也沒有走到他面前。

去台北的時候,那時火車可以坐在最後,火車有一個鐵欄杆,甚至腳可以跨在底下,看著鐵軌一直往後面跑,心裡狂喊:永遠不回來了!很高興。

到台北,開始住的很糟糕,畫好了把椅子拿起來放桌上,然後睡在桌子旁邊。睡夢中,從雞鳴狗叫聲變成卡車發動的聲音,才意識到,哇,我現在是職業漫畫家了哎!非常高興。

所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我們來這輩子,不是要去換人民幣,是要來完成自己的夢想,走自己的路,其他都不值得。

功德可以是任何,比如一支畫筆

這之後我畫漫畫,畫了200本,去電視台5年,去漫畫公司7年,拿過動畫金馬獎——總之所有的獎都得了。

36歲的時候,有220萬人民幣,三棟房子。我説,這輩子賺錢的事夠了,從此不切割任何生命去賺錢盈利,所有的時間都歸我享用。

我去日本4年,畫諸子百家。我不急着出版。幾乎畫了20本,才開始出版。

1990年5月1日,我帶著女兒移民温哥華。我們家有玻璃屋,我對著玻璃屋看著星空,覺得我好丟臉,竟然拋棄養育我長大的母親——台灣這塊土地。於是決定回來,留我太太和女兒兩個人,我跟我老婆説,你們留在這裡,我一定要回去。我如果死在温哥華,我會哭。所以就回來了。

回來時,我覺得我應該要為別人多做一點事。之前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的,很多愛都是為著別人好,結果害死對方。我一直認為,功德就是一支筆可以畫,這就是功德。

一朵花可以開,樹可以長,杯子可以裝水,這就是功;把它(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就是德。雨會飄,水會流,風會吹,樹會長,花會開,時鐘會走,這就是功,把它做到最好,就是德。

後來想,應該可以主動為人做點事。蔡志忠會畫漫畫,做什麼呢?畫佛經。

我有一個習慣,我認為不成功不是罪惡,不成功要教人家成功是罪惡;不懂英文不是罪惡,不懂英文要教人家英文是罪惡;不懂佛經不是罪惡,不懂佛經要講佛經畫佛經,那是罪惡。

生命的實相就是當下

我花了3年,學習佛法。3年對我來説很長,我學日文3個月,從不會到可以在日本生活。不會橋牌,一年內就可以拿亞洲冠軍。那時候台灣(橋牌)是亞洲第一。學會積分,3天。很多學習對我來説是非常簡單的事。

學習佛經之前,看過鈴木大拙的禪。我畫過禪説。禪説裡的故事,1/4是我編的。比如説小浪跟大浪,小魚問大魚,海是什麼?

聲明一下,我不是學大乘佛教,我是學釋迦牟尼佛思想。什麼宗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在25前,人類之前都是耕種養活自己,後來農業社會,又變更為階級制度。所以很多的人已經不需要上天堂。那時候全世界亞洲、歐洲、印度都一樣。

2500年前,百花齊放,中國的諸子百家,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泰利斯、畢達哥拉斯,印度是沙門思想。原來到印度時帶的是吠陀思想,即大藏思想。奧義書裡有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所羅門、吠舍。婆羅門不是混飯吃不做事,婆羅門的小孩要受最嚴苛的教育。可是那時候已經沒有法了,所以剎帝利取代了所羅門。所以那時候百花齊放,真正留下來的是六道輪迴思想。

釋迦牟尼佛比一般人好一點,一般人會以為當有錢人就是活在天堂,有名有地位就活在天堂。他已經有錢又地位,但還不是活在天堂。他媽媽為了生他,難產死了。他是被他媽媽第八個妹妹養大的。第八個妹妹大概四五歲,其實是陪他長大。他不快樂。

印度小孩7歲要去學習,15歲回來繼承家業。30歲回到森林。他提早了一年,29歲就去了森林。他開始想。

他真正講的是,苦如何產生。苦集滅道。佛法其實沒有多少,終歸一句話,一個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諸法無我。前兩個不經常發生,是古印度聖人的。自證。

諸行無常就是,凡事存在的必然變化,不變化的必然不存在。無論是我們自己或者周邊,無時一刻不在變化,好的會變壞,年輕會變老,美的會變醜,這是真理。

諸受皆苦就是,你只要感受到好,或不好,或不知道,都是苦的原因。不好,是現在的苦。為什麼好也是苦的原因呢?因為好會變壞。一個作家很紅,就是他未來苦的原因。因為他有一天會不紅。一個人漂亮,就是苦的原因,因為以後會不漂亮。這是一般人。不知道,是現在跟未來之間苦的原因。比如你有一隻股票,明天想賣,沒賣,後天跌下來,這是苦;如果賣了,後天漲上去,也是苦。只要你有感受,就是苦的原因。

第三個,佛陀唯一想的,就是諸法無我。他開始在樹下,覺悟出苦的來源,就是緣起法。一開始是九緣起,後來十緣起,現在是十二緣起法,就是苦形成的次第過程。無明,行,識,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苦一樣也會消失。一個人,每一天當中,一生當中,或一刻當中,生、死,苦的生死輪轉好幾次。

佛陀在樹下7天,後來想通了,再坐回去7天,想如何消除苦?終於想出來了,叫做“諸法無我”。法即法相。無我。

我們會苦,主要因為“有你”。就像911,雙子星被炸,那天晚上我被人搖醒,第二棟被炸還是實況轉播。我就在想,世界要壞了,怎麼辦?大家這樣惡搞。美國人有沒有更苦?紐約人比大多數美國人還苦,曼哈頓比紐約其他美國人還苦,如果雙子星大廈裡有一棟產業是你的,是不是更苦?最苦的就是你在裡面。

雜含經裏有非常多的篇幅在辯證,我是不是存在?有人認為,有一個恆久不變的我,我在做的事通常是站在過去,克服現在,期待喚起未來的將來。其實沒有這件事。希臘哲學家説,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踩入同一條河流,因為水不一樣,你也不一樣。同樣的,沒有一刻有一個不變的我。

就像一條線,拿刀切掉一半,切的點就是現在,線條的下半段就是過去,上半段就是未來。那個點其實是沒有時間的,用微分的觀念,dy/x=0。而用積分來看,那時非常短的時間,就像一剎那有900個生滅。

佛陀終於想出什麼是生命的實相——生命的實相就是當下。我們只能把每個當下當作生命的微分,就像每個當下是你生命的切片。用這樣的態度,你會馬上感受到有什麼不一樣。那就是生命的實相。

你要知道,1歲的你跟今天的你,跟7、80歲的你,是不同的人,去年的你、今年的你、明年的你是不同的人,因為條件都在變化。當你把每一個剎那當作時間切片來生活,你就會非常感恩。

就像這個藏經閣,不是你付錢蓋的,坐墊不是你付錢買的,蔡志忠也不是你付錢(請)的,你看,人家提供了藏經閣,提供了墊子,蔡志忠坐在前面,講話給你聽。這個觀念我很小就瞭解。

開始在台北坐公車上班,上班時間很塞車,所以大家都7點或6點半就先到公司。我一上車就會感謝司機,早上五點可能鬧鐘響了,刷牙洗臉,趕到公交總站,就是要開車來載我去公司。你會覺得,所有人人為我,會覺得非常謙卑,非常喜歡。

佛陀所講,我花2、3年,整理了24本。我將每個名詞都分析出來,每一本都百科全書這麼厚。幾乎把所有名詞都抄光,整理成為檔案。比如什麼是慈,什麼是悲?什麼是無我?能夠正確知道,就能知道(佛陀)真正的意思。

給人家好處叫做慈,給人家拔除苦叫做悲。所以,如果你説我慈悲我慈悲,既沒有給人家好處,也沒有為人家拔除痛苦,那都是口頭的,跟真正的慈悲一點關係沒有。

三年後,開始畫佛經漫畫。不曉得哪個是釋迦牟尼佛。西遊記裡的、印度的、西藏的,各不相同。於是去買銅佛,買來看。買了一尊,發現很美,引發我開始收藏銅佛。一共買了3520尊。每天花14000塊人民幣買銅佛。什麼概念呢?九年7個月,沒有一天不買。買到一半時,每天我要先賺14000塊,然後買銅佛。

這不是毅力,是瘋了。太喜歡做喜歡做的事了。而且也有能力。不會因為買銅佛沒有飯吃,或者欠人錢。

之後開始畫《佛陀説》《法句經》《心經》《金剛經》等等。今天的主題就是金剛經到底在講什麼。

金剛經是佛陀對他的十大弟子解空第一,須菩提講的話。整本金剛經在講空。一共5170字,真正內容都在講空到底是什麼。你如果看得懂很多名詞,真正的意思,對我來説,都是本站。沒有什麼看不懂的。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翻譯成本站是:看見金光閃閃的神奇,期望從我身上獲得什麼福報,這個人不會開悟,這個人走了錯路。什麼會開悟呢?

“若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翻譯成本站是:如果把相看成非相,那麼就是開悟者。什麼叫見諸相非相?我們現在看到這裡的法相,是眼前情境。一般人站在一己的立場,評估眼前情境好壞勝負。比如一會兒聽完了,走樓梯(出去),你想,蔡志忠講的好爛。這是站在你的想法。説蔡志忠講的好棒,那也是你的想法。就是蔡志忠坐在這裡講了一席話。

今天下了雨,就是下了雨,不是因為你心情不好;今天天氣好,不是因為你心情好。這個叫做無相。所謂無相,就是沒有站在自己的立場,分別眼前情境好壞。用心經來講,這樣的態度叫做空。無相皆空,空則無相。

心要像鏡子一樣,鏡子裏沒有自己

佛陀説: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

翻譯成本站是:當我們看的時候,不要想這個情境怎麼來;當情境消失以後,不要想它要怎麼去。只有隨著變化而變化的行為,而沒有行為的那一個我存在。這是空的最高境界。

就像今天你們聽我説話,你就聽着聽着,然後聽完就好了,沒有那一個我説蔡志忠講的好爛或講的不錯。這是空的最高境界。

莊子講得更簡單: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萬物而不傷。(《應帝王》)

行為最高準則的人,使用他的心像鏡子一樣,不期待,不追悔,事情來了完全反映,事情過了恢復成空,照一百萬次也不會裂開。就算破到只剩一點點,或者葬了,蒙了塵,它用能照的那個部份,還是能照出完全的情境。照大便不覺得臭,不覺得醜;照花不覺得香,不覺得美。我們的心要像鏡子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