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二政治知識點總結歸納(新版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58K

高二政治知識點總結歸納(新版多篇)

高二政治知識點 篇一

1、商品的含義?商品的基本屬性?

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和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2、貨幣的含義?貨幣的本質?貨幣的基本職能?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貨幣本身有價值,是商品,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形式是隻需要觀念上的貨幣,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和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隻能用現實上的貨幣,而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

3、貨幣流通規律?公式?

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量_價格

4、我國為什麼要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

(1)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2)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3)有利於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4)有利於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5)有利於實現擴大就業,緩解我國的就業貨幣流通次數貨幣流通次數

5、匯率的含義?什麼叫外匯匯率升高和外匯匯率跌落?

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兑換比率。

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兑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説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説明外幣匯率跌落。壓力;

(6)有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等宏觀經濟目標。

6、供求對價格的影響?

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賣方市場供過於求,價格降低---------買方市場

7、價格和價值的關係?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8、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稱正比,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9、價值規律的內容和形式?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10、價格變動會產生哪些影響?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一般説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會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互為替代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同向的,互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反向的。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①調節生產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11、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哪些?

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還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等,還有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會變化規律等。

12、貸款消費的含義?條件?

貸款消費是指在購買住房、轎車等商品時,一次性付款可能會超出一些買主的支付能力,這些買主k惡意考慮預支未來收入進行消費。條件:對於哪些收入穩定、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度又沒有太多積蓄的年輕人來説,貸款消費是可行的。

13、消費結構的含義?影響因素?變化趨勢?

消費結構是指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影響因素是經濟的發展和收入的變化,變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爾係數的含義?變化的意義?

恩格爾係數是指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恩格爾係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影響發展資料、享受資料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係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15、影響人們消費行為的消費心理主要有哪些?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16、怎樣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高二政治知識點 篇二

一大眾文化

1、含義:以盈利為目的採用現代科技和機器設備規模化地生產文化產品,通過市場運作,廣為傳播,廣為大眾接受。

2、當代文化生產和消費的特點:

(1)文化產品以大多數人的口味為基礎,以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為目標

(2)具有強烈的商業性

(3)藉助現代生產和傳播手段,短時間得到迅速認同和接受

(4)內容和形式變化快,叫做“快餐文化”

(5)許多文化產品消費者跨越了年齡、性別、職業、地域界限

2、當代文化產品迅猛發展的原因:

(1)現代科技(大眾傳媒)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生產設備、多樣文化載體快捷的傳播工具

(2)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文化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斑斕色彩,人們在文化生活中面對多種選擇。

如何看待和對待生活中的喜和憂

(1)文化生活中的“喜憂”產生的原因(一分為二):看待:

A的變化:滿足日趨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易於引導人們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發展

B、文化市場的盲目性、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也引發令人憂慮的現象:

經濟利益驅動下,不顧社會效益,生產、銷售品位低下產品以荒誕、庸俗的內容,迎合低俗趣味有媒體單純追求轟動效應,熱衷新聞炒作,不負責任傳播緋聞軼事

(2)對待:不能讓文化市場放任自流:

①國家和政府應對文化市場需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②文化企業應自覺生產健康、優秀、積極的文化產品,使經濟效益

與社會效益相結合

③消費着(我們每個人)應提高眼力,拒絕污染,自覺選擇優秀、

健康的文化產品。

高二政治知識點 篇三

1、什麼是文化的多樣性?高二上學期政治會考知識點

相對於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説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樣性):

(1)民族節日:

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_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

地位和意義: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要保護文化遺產。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

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着的差異,(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國家文化共同構成的。又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5、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

民族文化起着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樣,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也屬於整個世界。總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高二政治知識點 篇四

GDP: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在其領土範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

GNP: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部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

農業的地位:國民經濟的基礎

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性:

1、農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

(1)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

(3)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髮展與進步的保障

2、由我國農業現狀決定:

技術裝備水平與勞動生產率水平較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

農產品供給尤其是糧食供給處於基本平衡但偏緊的狀態

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體國情

3、由建國以來我國曆史經驗證明:農業發展快,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就快

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性:

1、關係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能否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

2、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在經濟發展的任何階段,農業的基礎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強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途徑:

1、含義:粗放向集約轉變

2、核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3、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教育,提高全體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科技素質b農業、科技、教育結合,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才能推動農業現代化

(3)靠投入:()資金投入和物質投入,國家、集體和農民個人共同投入

(4)靠產業化經營::a措施: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b目標:把農業生產改造為與市場經濟相銜接的社會大生產c重要性:現代化農業的重要保證

(5)靠產業結構調整

高二政治常考知識點總結 篇五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人類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與發展的基礎

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於生產,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

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產品消費了,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

②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具有導向作用;

③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發展;

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3、社會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交換、消費(是最終的目的和動力)四環節。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公有制經濟:

①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②內容: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④主體地位的表現: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⑤態度:必須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3、非公有制經濟

①內容: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②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態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4、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①適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

②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個有利於)

三、公司的經營

1、企業:

①含義: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

②地位:是市場經濟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

③分類:按所有制標準劃分,分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混合所有制企業。

④組織形式: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公司:

①含義: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國有獨資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③組織機構: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其助手)——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監督機構(監事會)——進行監督。

④公司制的優點: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的管理結構。

3、公司的經營

①含義及目的(略)

②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第二、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第三、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4、公司經營管理不善會導致兼併或破產

①企業兼併是指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併相對劣勢的企業。其意義是有利於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和實力,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有益於減少失業,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②企業聯合——“強強聯合”

③企業破產是指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其意義是有利於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高二政治常考知識點總結 篇六

(一)主觀能動性是人區別於物的特點。它包括着相互聯繫的三個方面:

1、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的活動,突出地表現為“想”;(不僅能瞭解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通過抽象思維活動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即“做”;

3、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即通常所説的決心、意志、幹勁等。

(二)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1、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原因:

(1)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隱藏於現象之中,需要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抽象思維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事物不會自動滿足人的需要,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世界以滿足人類的需要;

(3)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困難。

2、發揮主觀能動性所受的制約和限制因素:

(1)客觀因素。包括客觀規律,客觀條件。(所以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

(2)主觀因素。(所以必須不斷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端正主觀動機。)

高二政治常考知識點總結 篇七

基本知識:

1、文化對人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1)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也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們影響的表現: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進行各種社會交往的方式,都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響,有的取決於價值觀念,也有的源於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

(3)文化對人們影響的特點: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着,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人們從事文化活動所受到的影響,許多是發生於潛移默化的過程之。②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論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而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它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2、優秀文化與人的成長關係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關係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4、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和不同要求

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時期的歷史特點不同,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5、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

(1)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文化競爭力備受世界各國關注。文化是一種綜合的力量,其中科技與教育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學技術實力和國民教育水平,作為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日益受到各國高度重視。

(2)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當前經濟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的“遊戲規則”主要是由它們制定的,這使發展中國家面臨不平等競爭的極大壓力。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的文化滲透和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顯得更加重要。

難點釋疑:

6、人們的文化、實踐活動、認識活動、思維方式之間的內在聯繫。

(1)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

(2)思維方式是人們在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在一定知識、觀念、情感和習慣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3)體現各種文化影響的思維方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反過來又影響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

7、潛移默化不等於消極被動、無目的。

文化影響即使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的,也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薰陶的過程。

8、深刻認識文化實力的重要性

隨着文化、政治和經濟三者的相互交融,文化實力日益成為當代世界一項引人矚目的國力。文化實力從總體上反映着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

一般來説,綜合國力包括物質實力與文化實力兩類,也就是人們説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其中物質實力是基礎,文化實力是在物質實力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有了強大的物質實力,並不一定有強大的文化實力;但有強大的文化實力,就一定有強大的物質實力,因為強大的文化實力是以強大的物質實力為前提的。文化實力的大小反映着物質實力的大小,進而反映着綜合國力的強弱。

文化實力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同時還影響綜合國力的硬實力即物質實力的形成與發展。綜合國力中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資源實力等物質實力的形成,需要文化實力的支持。文化為物質實力的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文化產業在綜合國力中所佔的比重日益增長。一個國家的文化資源豐富,進行開發就能轉化成文化產業,為國家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如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世界文明古國,通過開發文化旅遊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綜合國力中硬實力的形成和發展。

文化實力是整個綜合國力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要發揮作用,即經濟實力、政治實力與文化實力作為一個整體,形成社會發展的歷史合力,最終還是離不開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人,以及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與凝聚力。這些條件的具備,要靠文化實力發揮作用。

高二政治知識點 篇八

1、文化對人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1)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也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們影響的表現: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進行各種社會交往的方式,都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響,有的取決於價值觀念,也有的源於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

(3)文化對人們影響的特點: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着,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人們從事文化活動所受到的影響,許多是發生於潛移默化的過程之。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論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而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它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2、優秀文化與人的成長關係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關係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4、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和不同要求

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時期的歷史特點不同,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5、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

(1)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文化競爭力備受世界各國關注。文化是一種綜合的力量,其中科技與教育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學技術實力和國民教育水平,作為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日益受到各國高度重視。

(2)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當前經濟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的“遊戲規則”主要是由它們制定的,這使發展中國家面臨不平等競爭的極大壓力。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的文化滲透和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顯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