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教育調查報告國小【精品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7W

新版教育調查報告國小【精品多篇】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一

為了進一步落實教育局強化目標,根據學期初縣教研室會議精神,從xx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國中部的各科教研員在領導的帶領下先後到了隰縣第三中學、隰縣第四中學聽課30多節、查看教學資料近60餘份、教師交流50多人次。現將國中數學教學質量情況總結如下。

1、加強對學生的尊重和對學生的鼓勵。

課堂上經常能聽到老師説:你想得真不錯,誰還有其他的想法嗎?同學們贊成他的想法嗎?你們組表現得很好!他還沒有想好,哪位同學能幫他一下?等等。還可以怎麼做?你是怎麼考慮的?有沒有別的方法?正逐漸成為教師的日常用語;這些話語的運用,既讓學生備感親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師在鼓勵學生、尊重學生,努力構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上所做出的努力。

2、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注重聯繫生活實際,是我們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個可喜變化。如在聽隰縣第四中學董富的科學記數法一節時,能夠通過讓學生觀察課件光的速度約為300000000米/秒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科學記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能夠結合學生身邊的事情,創設實際的情境,使學生在實際中感受數學的價值,並學會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3、大膽採用新的教法,重視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逐漸被大部分教師採納。在解決探究性問題或需要實踐操作驗證等環節上,教師常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隰縣第四中學任晉芳老師在講授位似圖形時,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為了讓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出法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研究,在小組觀察、分析、討論中,學生漸漸發現如何畫位似圖形並總結出位似圖形的定義,小組合作學習的不斷運用,既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1、在課堂教學方法上,還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一部分教師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及傳統觀念的束縛,數學教育還僅側重於學習現成的知識結論、技巧和方法,對於國中數學來説,新課標主要體現在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上,但實際效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師是水平問題,但有的教師是態度問題,怕麻煩,想讓學生討論覺得還不如由教師講來得方便,習慣成自然,這樣新課標就難以實施,也就談不上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了。

2、小組合作學習還停留在一些混亂和膚淺的形式上。

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運用,一方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發揮學生各自的優勢,通過互幫互助,提高整體水平。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有部分教師為了小組活動而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有的説閒話,有的你説你的,我説我的、有的學生則處於觀望狀態,這樣的小組討論不是在明確的目標下進行的探討學習。再有一種情況,老師為了體現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不顧問題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問題都拿來小組合作,導致問題過於簡單。所有這些都表明,目前的小組合作學習尚不完善,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去學習。

1。是否每一節課都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中應關注什麼?

2。部分學生厭學數學的現象較嚴重,並且這種厭學面還有逐步擴大的的趨勢,對待這部分學生到底有何良方?

3。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怎樣定位、怎麼把握?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孰輕孰重?強調過程體驗、經驗獲得,知識技能能否落實,不太清楚。

4。上課熱熱鬧鬧,學生思維活躍,但一考試,分數不高,會考怎麼辦?

5。學生學業水平的兩極分化加大,怎麼看待?這種分化是否正常,是否允許?

6。理念聽聽好,做做有難度,活動有困難;教師工作忙負荷重,想創造,想搞教科研,想節節課創設問題情境沒時間。家長選好班等等這些不正常的教育現象的發生?

7。重過程、重方法的教學不習慣,不能短期改得過來。

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和學校的教師重新學習、一同陪他們轉變觀念;在同事之間要同伴互助、專家引領;讓老教師們對自己的研究反思進行大膽實踐、從而改善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習數學專業知識,更好的理解數學本質;學習新課標、新教材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習研究因材施教的能力。

正文一般分為三個部分。

這部分一般有兩種寫法。

一種寫法是,簡要説明調查時間、地點、對象、範圍、方式及調查的經過情況,讓閲者先了解調查報告產生的概況。這種開頭,有對調查工作本身彙報的性質,多見於機關工作內部的調查報告。

另一種寫法類似新聞導語。就是概括介紹對理解全文有關的一些問題,如形勢、背景、調查目的、要解決的問題、意義等,先給人一個總的印象,為理解全文起引導作用。這種開頭多見於供報刊發表的調查報告。具體寫法可根據內容需要,靈活多樣。

介紹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開頭一般只點出要介紹的新生事物的特點就行了。

總結典型經驗,並進行一定的理論剖析的調查報告,開頭一般是概括説明調查對象的狀況,形成典型的時間及內容。

研究問題性的調查報告,開頭一般是扼要地提出問題,指明研究這一問題的現實意義。

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開頭一般是直截了當地把要揭露的問題擺出來。

指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這部分的表達,一般説來,如果是工作調查報告,就要詳細述説工作的情況、經驗、體會、做法或問題;如果是事件調查,就要歷述事件的具體狀況,事件的發生、發展經過、原因結果怎樣;如果是揭露性質的調查,主要是把事件或問題的真相、內幕、原委、危害寫得一清二楚。總之,要反映實情,找出規律,揭示本質,上升到理論。

由於調查的目的、範圍、方式不同,調查報告主體的結構方式也不一樣,主要有如下四種:

1、縱式結構。即根據事件發展過程的先後次序或按調查的順序安排結構層次。有些反映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即採用此種結構。有些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有時也要按調查的經過或事件本身演變的順序反映。

2、橫式結構。即把調查得來的情況、經驗、問題等,分成幾個部分並列結構,分別冠以小標題或序號,從不同的方面圍繞全文中心敍述説明。這種結構多適應於反映情況、介紹經驗或研究問題的調查報告。

3、邏輯結構。即按各部分內容之間內在的邏輯聯繫來安排結構。這種結構多適用於總結典型經驗,並進性一定的理論剖析的調查報告。

4、逐點結構。即按調查的幾個點或幾個方面,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來結構。

主體部分的要求是,內容上要充實、具體,由實入虛;形式上要層次條理清楚;而寫法則應根據調查內容和表達的需要靈活掌握,不要千篇一律。

指調查報告的結束語。這部分是分析問題、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的必然結果。

有的調查報告沒有專門的結束語,就以主體部分的末段自然結束,意盡言止。

有結束語的,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總結全文深化主題,以提高閲讀者的認識;提出新問題,指出努力方向,啟發人們更進一步地去探索;補充交待在正文裏沒有涉及到而又值得重視的情況和問題,提出有益建議,供領導參考。

結尾要根據寫作目的、內容的需要,採取適當的結尾方式,話多則長,話少則短,無話則止,切莫畫蛇添足,損害全文。

單位署名,可署於標題的正下方。個人署名,可署於文尾右下方,也可署於標題的右下方。年月日,一般署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二

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為青年人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到經濟發達地區尋找機會,打工掙錢,是很多青年人的選擇。胡總鄉地處皖北,經濟發展比較落後,屬於勞務輸出型鄉鎮。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因此,留守兒童隔代教育成為農村中最為普遍的現象。兒童教育關係到國家的未來,也關係到家庭的幸福。作為教育的一個方面,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研究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現狀,不僅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胡總中心校中國小留守兒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我們於10月24——26日對胡總中心校中國小留守兒童的隔代監護人進行了調查,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本次共發放問卷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50份,完成率為100%。

問卷為安徽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安徽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統一制定,包括六個部分。調查結果如下:

(一)隔代監護人及家庭情況

150人中,隔代監護人有134人為留守兒童的祖父母,16人為外祖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人,國中54人,國小50人,初識字14人,不識字19人,136人為農民,14人是幹部職工,家庭經濟來源大部分靠打工,家庭富裕2人,一般138人,10人家庭困難,平時能看書看報的11人,督促輔導孩子學習的40人,能給留守兒童單獨學習場所的39人,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和學習圖書資料的27人,希望孩子能上大學的66人,能有好工作的43人,能掙錢的11人,品學兼優的22人,做新時期的農民的8人。

(二)對家庭教育的認識

150人中,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的76人,認為重要的60人,認為可有可無的6人,説不清的8人。

(三)代管孫輩的管理教育內容

管吃飽、穿暖75人,管人身

安全29人,管身體健康61人,管上網逃學28人,關心孩子在想什麼17人,關心孩子學習成績79人,教做好人好事43人,督促孩子按時起牀睡覺40人,督促孩子讀書做作業57人,培養孩子勞動習慣58人,重視孩子道德品質教育52人。

(四)管教孫輩的方法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的48人,有時打罵斥責的27人,有時放任不管的11,不能過於溺愛、注意引導的75人,與孩子談心交流的43人,與孩子父母溝通配合的48人,發現孩子缺點及時糾正的72人,發現孩子優點及時表揚的43人,孩子難管時能和老師聯繫的72人,對孩子立規矩時講清道理的62人。

反映年老體弱、精力不足72人,反映缺少方法、不知怎樣去幫助有問題的孩子58人,反映與學校老師聯繫少62人,反映社會不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33人,反映現在的孩子太難管教32人。

150份問卷中,只有19份完成了這一欄,大多希望老師管教嚴格一點,重視道德品質的教育,培養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

(一)隔代監護人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才67人,還不到總人數的一半,國小以下文化程度的83人,其中還有33人初識字或不識字。有閲讀習慣的只有11人,大部分監護人無法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決定了他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受家庭經濟的影響,很多監護人難以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二)隔代監護人對家庭教育的認識程度高低有別。大部分隔代監護人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是正確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存在錯誤的認識。但這只是一個紙質的調查問卷,排除言行不一致現象,重視家庭教育的比率可能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三)隔代監護人對管教內容界定不全。從管理教育內容這一欄的調查結果上看,大多數監護人重視外在的顯在的管教內容,如吃好穿暖、保持健康、學習成績等,但對潛在的內在的管教內容不夠重視,如對安全教育的淡漠,對孩子的心理的忽略,對良好習慣培養的遺忘等。

(四)隔代監護人管教方法單調。他們往往只注重言教,不注重身教,不能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他們注意糾錯,卻不注重表揚激勵,説明

他們不太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導。特別對待有問題的孩子,很多隔代家長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法。很多隔代家長缺少和學校溝通的意識。部分隔代家長還存在簡單粗暴、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

(五)隔代監護人的教育時間和精力難以保證。大多數隔代家長體弱多病,精力不足,很難對留守兒童進行全面有效監管教育。再加上大多數隔代家長是農民,“農家少閒月”,他們還要料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能像城市的那些已退休隔代家長有大把的空閒時間。所以,“照而不管,養而不育”是很多農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真實寫照。

農村隔代教育現象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在現在的生產力發展的現狀下無法消除。作為學校,應該想辦法對隔代教育進行指導,以提高隔代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一)落實學校教師家訪制度。鼓勵教師通過家訪,和家長交流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技巧,同時通過家訪,增進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信任和理想,共同探討農村隔代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開辦家長學校,向隔代家長傳授隔代教育的新理念。通過隔代家長知識報告會、知識講座、經驗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向隔代家長傳授隔代教育知識和經驗。幫助隔代家長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家長是孩子的天然的老師,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家長的生活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極大的影響。提高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他們家庭教育的理念,豐富他們家庭教育的經驗,發揮他們在家庭教育中應有的作用。

(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留守兒童,不僅是隔代家長的責任,也是社會、學校的責任。全社會都要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使留守兒童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温暖。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鼓勵教師當留守兒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媽媽,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同時,要加強和留守兒童父母的聯繫,鼓勵留守兒童給父母打親情電話、寫信與父母溝通感情。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隨着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隔代教育現象會更加突出,如何解決家庭教育的不足,全面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的質量,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溝通,幫助隔代家長形成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合力。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三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問題,是伴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而出現的。自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發生了幾個顯著的變化:一是進城務工人員規模越來越大;二是家庭式流動的比例越來越高;三是隨父母進城的孩子已經成為第二代移民,他們生存在城市的邊緣,流動是他們的生存狀態,邊緣是他們所處的特殊的位置。預計到xx年將有3億流動人口湧入城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日益突出,並且已經成為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的一個難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市政協文教委組織部分委員就此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委員們聽取了市教育局、公安局的情況介紹,走訪了朝陽、綠園、寬城、南關、雙陽等5個區的部門,並以座談形式與進城務工人員面對面交流。還深入到光復路市場、永春批發市場與務工人員進行訪談,在永春批發、正陽街裝潢市場作抽樣調查,發放100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調查問卷》。通過調研,委員們與各層面人員座談、走訪達三百多人次,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和思考。

近幾年來,隨着我市進城務工人員的逐年增多,市區教育局在沒有相關政策和財力支持的情況下,本着貫徹《義務教育法》的精神,積極挖掘現有教育資源和潛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決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

1、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情況

目前,xx市市區中國小生248.230人,外來人口學生數佔全市中國小生總數的9.12%。外來人口中,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齡未成年人的總數為22.637人,就學率為98.7%,基本都在公辦學校就讀,也有一部分在私立學校就讀。

據各區教育局對xx年6月底情況的統計,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我市各區就學的情況如附表:

區 名 全區中國小生總數 其中就學務工人員子女 合 計 佔全區中國小生

的比例數

國中學生數 國小學生數

xx區 28.611 163 245 408 1.42%

xx區 42.530 869 3.475 4.344 10.21%

xx區 21.965 125 470 595 2.1%

xx區 34.547 1.802 3.691 5.493 15.9%

xx區 45.158 27 235 262 2.6%

xx區 45.860 3.308 845 4.153 9.1%

以上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人數僅為學籍統計數字,還有相當一部分務工人員子女尚未辦理轉入手續,實際入學人數遠比學籍統計的要多。從各區數字分佈與實際調研,我們可以看到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相對集中於xx區和xx區。而這兩個區中,大多集中在城鄉結合部。如xx區的126中學和28中學均為遠郊,集中率較大,分別為46.9%和11.7%。同時,從這些統計數據,我們又觀察到一種情況:務工人員子女的國小就學率比較高,而中學入學率相對較低。

2、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管理情況

目前,我市教育部門制定了《xx市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就學暫行辦法》,並採取了5項具體措施。一是堅持按標準收費。各級教育部門對務工人員子女就學與本市跨區學生同等對待,並按物價局規定的標準收取寄讀費。二是堅持在全日制公辦學校就學。以流動人口所在地的公辦學校接收,隨時插班跟班就讀。三是堅持就近入學。按户籍管理規定,在臨時户口所在社區按相對就近的原則分配到指定的公辦學校(不含改制校、民辦學校)入學。四是堅持同等待遇和同等權利。流動人口子女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與本地學生一樣參加評優、評獎和入隊、入團,以及參加各項校內外活動。五是單獨建籍、單獨管理。建立臨時學籍跟蹤管理制度,實行單獨造冊,統一管理,進出有記載有手續,定期上報。對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經考試合格的頒發證書。

3、公辦學校接受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收費情況

一是除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交擇校費上改制學校以外,其他子女均按國家規定的標準,由學校和家長協商收取相應的寄讀費。二是對部分確實因經濟困難而無力支付學費的,適當降低標準,減免就學費用。三是對極少數連生活都難以為計的特困生,採取黨員、領導包保制等措施,確保他們接受義務教育。

由於進城務工人員流動性大、分佈不均衡、區域較廣泛等特殊性,給教育教學管理帶來很多困難。

1、户籍管理與學籍管理相脱節

由於進城務工人員沒有户口,沒有固定居住地,入學後根據家長的工作變化隨意流動,有的來了不辦轉入手續,走了也不帶學籍,或人在學籍不在,或學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學生流失,這給各學校學籍管理帶來很大困難。

2、擠佔教育資源

目前,我國城市現行的義務教育費用基本由各級政府負責,務工人員子女離開本地後,由於其義務教育費用

沒有根據務工人員的就業流向在地區間劃轉,而務工人員就業所在地的城市財政又沒有包含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經費,這無疑就擠佔了城市學校的教育資源,造成接收學校的教育經費不足的壓力和負擔。

3、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由於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隨意性大,隨時插班跟班就讀,影響教學進度;二是造成就讀學校的班額過滿,使部分城郊學校基礎設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有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合拍,還有的來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學習態度不同,學習習慣不適應,無法與所在學校同步,總體上也拖了各區和學校教育質量的後腿。

4、政策難統一,收費難把握

目前,省、市沒有關於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專項法律、法規或政策規定,教育部門及學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無法可依。務工人員層次不同,經濟收入不等,造成擇校能力和標準不一,使學校很難把握收費標準。而物價、財政、教育局紀檢等部門檢查比較嚴格,勢必出現因收費標準不等問題而被罰款。調研中反映,目前仍執行1986年的收費標準,寄讀費過低,學校入不敷出。

5、調查問卷進城務工人員反映的問題,如附表:

調查場所 發放

問卷數 回收

問卷數 外省市務工人員填卷數 本省務工人員填卷數 本地區務工人員填卷數 集中反映的問題

永春批發市場 50 46 14 9 23 收取寄讀費標準不一,差異較大,普遍偏高

正陽街裝潢

材料市場 50 44 20 9 15

第一,堅持與時俱進,未雨綢繆。雖然我市各級教育部門在政策依據和財力不足的情況下,暫時解決了目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困難,但是,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務工人員將湧入城市,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亦必將成為突出矛盾,解決不好將演化成社會問題。因此,建議政府要立足於城市化建設和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結合xx市的實際研究部署教育發展戰略,立體思維,超前謀劃,切實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

第二,增強綜合管理功能。公安、物價、工商、計生、社區等部門與教育部門相互配合,形成多位一體、齊抓共管的教育管理網絡。市政府對此加強組織和領導,明確責任,統籌安排,研究措施;教育部門要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作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的內容,合理安排,制定計劃,協調、督促、指導招生學校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接收工作和教學工作;公安、民政、計劃生育部門負責務工人員子女的認定、登記,向教育部門提供情況;財政部門協調安排接受就學學校必要的經費;計劃部門將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列入城市社會事業發展計劃,並對接收務工人員子女較多的學校給予優惠政策;物價部門與教育部門等制定有關收費標準並核查學校收費情況。

第三,廣闢新的教育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多元化投資辦學,是現階段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最合適的選擇。建議各級政府以更開放、更全面、更務實的態度,積極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務工人員子女較為集中的城鄉結合部創辦務工人員子女學校。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四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

據調查,留守兒童的生活以及家庭教育有三種情況:一是隔代監護型(佔85%),即由祖輩——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託管的方式;二是親朋監護型(佔10%),即由孩子託付給親朋好友,叔嬸、姑舅或是要好的朋友。他們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學業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對於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卻很少關注,一切順其自然,順其發展。三是自我監護型(5%),即由於沒有上面兩種條件或者其他原因,監護的責任就讓予了孩子自己,根本就談不上家庭教育。

1、親情的缺失,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在對150名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後發現,有88.2%的留守兒童只能通過電話與父母聯繫,其中53.5%通話時間在3分鐘以內,並且一週或更長的時間才能與父母聯繫一次的比例達到64.8%,甚至有8.7%與父母沒有聯繫。即使在有限的聯繫中,留守兒童也很少能夠直接與父母通話。留守兒童強烈渴望與親人的情感交流,但是父母難以企及,因而大多數留守兒童變得性格內向,不善於交流,也不大願意尋求幫助。150名留守兒童中,有焦慮心理的佔27.4%,抑鬱的佔27.6%,有恐懼感的佔24.5%,易怒的佔22.7%。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了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的養成,導致行為偏差的出現。家庭教育對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潛移默化的作用,而由於種種原因,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幾乎是空白的。缺乏即使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行為偏差,甚至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在對150名留守兒童的相關調查中發現:有過失、説謊、偷竊、攻擊以及破壞行為的,分別佔57.6%、35.2%、7.4%、30.6%和41.3%。另外,受外出打工的家長影響,留守兒童產生“讀書無用”的思想,出現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成績普遍較差。150名留守兒童中,有48%的孩子學習成績較差,40%的學生成績中等偏下。

3、監護權的缺失,導致留守兒童生活中存在着諸多安全隱患。由於父母疏

於照顧,臨時監護人又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認真行使監護權,導致留守兒童患病不能及時醫治和受到意外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孩子的生存狀況存在諸多隱憂。溺水、觸電、打鬥等意外傷亡事件屢見不鮮,甚至被拐賣、被侵犯的惡性案件也時有發生。目前農村適應留守孩子的公益性娛樂設施很少,而社會上諸如網吧、遊戲廳、不良書刊、黃色碟片等無不污染着孩子幼小的心靈,不少留守兒童經常光顧此類場所,給家長、學校、社會和學生都帶來傷害。

二、努力探索出一條留守兒童教育與管理的新路子。

針對這些情況,要實現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能夠“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的目標,應把強化管理、方便家長、服務學生和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1、建立校外輔導站。雙休日、寒假、暑假期間家庭教育基本處於空白期,為了讓留守兒童有一個全心學習、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的地方,可在每個鄉鎮都辦起了校外輔導站和暑期樂園,讓其成為增長知識、拓寬興趣愛好的“民間知識庫“,成為家長最放心、兒童最想去的”平安度假村”。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留守兒童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由於父母的遠行,造成了父母教育他就容易從別的地方去獲取,比如同伴的不良文化、一些越軌的行為、一些流行的東西就很容易“鑽這個空子”。針對這種情況,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營造做“好學生”、“優秀小公民”的濃厚氛圍,激勵留守兒童向更好、更優的方向發展。

3、扶貧幫困,為農村貧困留守兒童學習、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瓶頸的關鍵在於用愛心去滋潤他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學校的温暖。有的留守兒童所在的家庭生活水平低下,培養孩子上學已成為這些家庭的重要負擔,為他們解決學費問題是讓家長重視家庭教育的關鍵所在。去年,我通過認真調查摸底,瞭解到還有大量的女童處在失學的邊緣,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來自於貧困家庭的留守兒童,他們依靠父母在外打工微薄的工資來維持整個家庭的生活,更不用談讀書了。針對這種情況,我鎮在大力實施救助的同時,也積極動員企業家們支持和關心“春蕾計劃”、“愛心工程”。通過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農村貧困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得到了有效保障,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三、幾點建議

1、父母要轉換思想觀念,重視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儘可能和孩子密切聯繫和溝通、有條件的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上學,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一時無法把孩子接到身邊的,要從孩子成長需要的角度出發,尋找確定孩子的監護人,細緻落實孩子的監護權,並且要創造更多時間與孩子談話{}溝通。

2、學校要發揮自身優勢,監督孩子的思想變化。可採取教師與家長簽訂增強了解留守兒童信息的家訪協議、開通家長熱線、讓這部分學生住校,教師給予他們特殊的關愛等形式,方便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以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目前我校有幾位教師已經自發的對一些學生進行了相應的幫助,並且讓學生在學習的積極性,個人德育的發展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3、推動關注留守兒童政策措施的`出台。農民在外出務工時不將孩子帶在身邊,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時現行的人口管理體制,農民工在城裏只能扮演“外鄉人”的角色,始終難以融入城市之中;二是城市高額的教育費用,讓農民工的子女讀書難。

因此,一方面,要及時調整人口管理體制,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將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與城市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有機的結合起來,實行民工“市民待遇”,適當鼓勵、幫助農民工將子女帶到城市上學和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實行以流入地政府為主的財政供給制度,合理分擔流動兒童的教育成本,同時取消入學限制和高額的借讀費,並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對農民工子女隨父母異地上學的相關保障機制和法律責任。

4、社會各界要關心留守兒童,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媒體應加強宣傳,增強社會的關注程度,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教育部門應該制訂有關留守兒童的檢測體系,明確監測辦法,在全局上整體地、動態地掌握留守 兒童的情況;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公會、村委會、派出所等組織的作用,建立社會監護體系,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

總之:“今天的輟學者有可能就是明天的貧困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其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各階層共同協作,讓留守兒童能健康的度過他們的金色年華,使之成為新世紀的建設人才。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五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農村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湧向城市,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支主力軍。由於這一特殊羣體的產生,其子女就出現了兩類:一是農民工將子女留在農村,從而形成了農村留守兒童;二是農民工將子女帶入工作地,從而形成了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及時瞭解這兩類少年兒童的教育狀況是推進教育公平和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處就大連市農村留守兒童及城市農民工子女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進一步解決這兩類少年兒童教育問題的建議。

嚴格意義上説,所謂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均外出打工的學生人數。據我們今年6月的統計,我市農村中國小學生中此類學生數為11510人,佔農村國小國中學生總數的4.3%。其中國小為7785人,佔農村國小學生總數的4.8%;國中為3725人,佔農村國中學生總數的3.5%。從分區情況看,國小以普蘭店市、莊河市和金州區所佔比例較高,分別為11%、6.3%和4.3%;國中比例偏小,最高的普蘭店市、金州區和莊河市所佔比例也都不超過5%。

另外,我市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學生父母雙方中有一方外出打工。這類學生在我市農村國小國中有37817人,佔學生總數的14.1%。其中國小有22163人,佔農村國小學生總數的13.7%;國中有15654人,佔14.8%。從分區情況看,國小莊河市、普蘭店市和金州區所佔比例偏大,分別為31.6%、17.9%和10.5%;國中以莊河市、普蘭店市、長海縣和金州區比例偏大,分別為29.2%、17.5%、13.3%和10.8%。

從總體看,我市農村中國小留守兒童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比例不算很高。即便將父母雙方或一方出外打工的學生加在一起,我市農村國小留守兒童比例國小為18.5%,國中為18.3%。而根據全國婦聯發佈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報告的調查結果,xx年,全國農村國小學齡(6-11週歲)、國中學齡(12-14週歲)年齡組佔總體的比例分別為34.85%和20.84%。如果僅僅比較父母雙方均出外打工的學生比例,我市則更低。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形成我市留守兒童比例低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我市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的比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二是因為我市城區中國小公辦學校全面接受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使得我市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可以將子女帶入城區讀書。

根據xx年教育事業統計結果顯示,在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學的農民工子女人數逐年增多的趨勢。xx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接收農民工子女93143人,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17.3%,其中國小72692人,佔國小在校生總數的21.6%,國中20451人,佔國中在校生總數的10.1%。在接收的農民工子女中,本地農民工子女有18057人,佔農民工子女總數的19.4%。xx年以來,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接收的農民工子女以年均9000餘人的數量遞增,其中國小的年均增加量為6850人(參見圖1)。從各年級情況看,我市 國中國小各年級農民工子女數總體上呈現出從高年級到低年級遞增的趨勢(參見圖2)。

從分區情況看,我市接受農民工子女數量較多的主要在郊區,排前五名的為甘井子區、金州區、開發區、旅順口區和沙河口區,學生數分別為29895人、16740人、11844人、9255人和6197人。從現有學生比例上看,排前五名的為旅順口區、甘井子區、開發區、長海縣和金州區,分別為37.9%、34.7%、34.6%、33.3%和31.4%。

我市在接受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上投入巨大。按照每千人1所學校計算,相當於我市各級政府為農民工子女建設了90所國小、國中學校。按照1所學校建設費用1000萬元計算(不含土地費用),相當於投入了9億元基本建設費用。我市在城市教育費附加分配和區縣財政教育經費撥付方面均把農民工子女計算在內,每年用於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日常經費達到3億元。目前我市城鄉均實行免費義務教育,農民工子女在我市公辦中國小讀書,既不繳納借讀費,也不繳納雜費。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國小校讀書的外來農民工子女還免繳教科書費。

由於實行了比較完善的農民工子女就學政策,使得我市城市外來農村人口中就讀國小國中的子女的比例高達10%,遠高於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比例(3%-5%)。也高於我市常住人口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比例(xx年為8%)。

由於我市農村外出打工人員數量相對來説不是很多,因此留守兒童問題從全市範圍來看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省內都不是很突出,但留守兒童問題依然值得關注。調查顯示,由於父母長期沒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兒童在生存發展中面臨着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留守兒童的學習普遍較差。

由於得不到父母及時的關愛和輔導,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和主動性,自覺性不強,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秀的不到20%,80%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學、厭學、不遵守課堂紀律,有的上課時間溜出學校上網。

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

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具體表現為不講衞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説謊騙人,小偷小摸,成為了“問題兒童” 。

留守兒童心理出現偏差。

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監護管理不夠強。

在農村留守兒童中,絕大部分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盡到了責任,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監護人自身素質偏低。

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

從學校方面,我市絕大多數農村學校目前還沒有將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學校工作的一個方面,總體處於放任狀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沒有相應的政策和工作指導意見。

由於我市屬於人口淨流入城市,外來打工人員較多,加之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方便農民工子女就近入讀公辦學校的文件,使得我市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子女逞逐年上升的趨勢。從就讀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農民工子女的實際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居住環境惡劣影響其成長。

在城市中打工的農民,多數人的收入水平雖然遠遠高於家鄉務農收入,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按照城市收入水平衡量,絕對水平仍然偏低,在城市中生活較為艱難。據調查,帶子女進城讀書的農民,多數從事批發零售業、餐飲服務業和其它社會服務業,許多家庭是在城市中賣菜、賣米、搽皮鞋、拉三輪、看大門、收破爛等等,好一點的在城市中開小飯館、小商鋪,或在批發市場有一個小攤位。他們中多數或在城鄉邊緣合租廉價房居住,或住臨時工棚,開小飯館、小商鋪的白天開門做生意,晚上關門全家即在鋪內搭板睡覺。子女在這樣的“家”中談不上什麼學習環境,這與城裏的孩子相比,全然是天上地下。

城鄉差異使農民工子女心理壓力大。

由於農民工子女家庭處於城市的邊緣地位,他們的心理也開始邊緣化。調查中,發現年齡較小的孩子由於不懂事,受影響較小,而年齡稍大的孩子與城市同齡人相比,顯得早熟、自卑和失落。

與城裏同齡人相比,農民工子女總是自覺地把自己劃為城市中地位較低的羣體,並有這樣的羣體認同感,在這一羣體中自我封閉。這一點在國中孩子心理上特別明顯。對於他們所處陌生的大城市,他們在欣喜、好奇之餘,卻並不認同,還是懷念遠在農村真正的家和夥伴。

由於自己的家庭所處的地位,自己求學受到的阻礙,農民工子女被激發出城市同齡人不具備的自尊、自強,但又自卑的強烈被剝奪感,被隔離感。對他們來説,從家鄉突然來到一個如此陌生和冷漠的地方,心理落差極大,加上農民工聚居區相對滯後的衞生及治安狀況,使其內心變得十分敏感。

深層次的自卑感在受到歧視後,反而暴發出強烈的自尊心,因此他們把同一羣體內友情看得很重,渴望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又由於他們所處環境往往是人口高流動區,各色人等皆有,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非常容易誤入歧途,一旦陷入這樣環境下的社會小團體內,就難以自拔。現實中客觀存在的邊緣地位,使得他們內心建立起的自我防衞感強烈,從而進一步加強了他們的邊緣意識。

農民工子女學習成績普遍偏低。

由於我市中國小的課程體系不同於其他地區,尤其與外省市相比有很大差別,因此許多中途轉來的農民工子女感覺學習吃力。尤其是英語學科,我市從國小一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而其他農村地區大部分是從三年級才開始開設英語課程,這使得外來農民工子女對英語的學習尤感困難。

雖然有父母在身邊,但一方面父母工作繁忙,一方面父母知識水平有限不能有效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造成許多農民工子女學習成績不好,久而久之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為進一步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及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適當增加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數量。

在有條件且必要的地方,通過在原有鄉鎮中心國小和鄉初級中學建設宿舍、食堂,改擴建一批農村中國小寄宿制學校,可以解決“留守兒童”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解除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後顧之憂”。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縣為單位,在一個或幾個鄉鎮建設面向全縣的寄宿學校,專門招收留守兒童就學。

建立農村中國小留守兒童教育制度。

教育行政部門應出台農村中國小留守兒童教育制度。使各農村學校將留守兒童問題納入正常工作範圍。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留守兒童關愛的宣傳力度,培養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學校要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對學生的抗挫折和困難的教育,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和學校之間做到各負其責,及時溝通、及時瞭解,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從制度上形成對留守兒童的最堅強有力的保護網,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教學、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

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

針對當前家庭和學校之間缺乏有機的合作與溝通狀況,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和學校聯動的運作機制:引導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使孩子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學校和家長保持經常性聯繫,隨時通知家長其子女學習和發展情況,提醒他們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臨時監護人要真正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努力為他們營造近似完整結構家庭的心理氛圍和教育環境。

繼續完善我市進城農民工子女的就學政策。

要繼續妥善解決外地來我市的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特別是在我市造船業、建築業、機械加工業、餐飲業、酒店服務業、家政等我市用工緊張的行業就職的農民工子女。對於一般流動人口要予以限制。

市財政應對接受進城農民工子女較多的區給予必要的財力支持。如可考慮按照農民工子女每生一定的標準予以補貼。

鼓勵農民工子女國中畢業後進入我市中等職業學校就學,有效解決其就業問題,減少國中高年級農民工子女流失。

進一步提升城市中國小農民工子女就學管理工作水平。

要將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作為城市中國小的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建議適當時機召開全市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會議,即時總結先進經驗,推廣在此項工作方面的好做法,出台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六

大學理工科學生都要學習“高等數學”。但是有很多學生為學習“高等數學”而苦惱,他們感覺“高等數學”學起來很吃力,抱怨“高等數學”的考核方式。為探索更好的學習方法、教育模式與考核方式,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分析了本校大學生“高等數學”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生認可的教育模式及考核方式,最後提出了建議。

此次問卷發佈在“問卷星”專業在線調查問卷平台,以電子版進行調查,共有783名學習“高等數學”的學生參與答卷,其中男生349人,女生434人;大一的學生佔50.57%,大二的學生佔26.56%,大三的學生佔19.67%,大四的學生佔3.19%。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對教師的評價、對教師的建議和期望、網絡視頻教學與答疑、網上考試製度等九個方面的問題。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態度不夠積極,遇到的困難多,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對教師的教學並不是特別滿意,希望有所改善。而對於網絡教學與考核則表示願意嘗試。

綜合分析可知,我校大學生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上並不主動,且動機比較實際化。

這部分採用的是多選項問題調查。據調查統計,我校大學生“高等數學”的學習情況並不樂觀。而問及原因時,近65%的學生表示是因為毅力不夠和學習方法不對,有大約54%的學生是因為自己主觀上不主動學習,也有半數學生是因為把時間花去學生工作、自己的興趣愛好等(見圖3)。

而問及學生聽課興趣不大的原因,有近半數學生表示是因為教師的講課方式、講課內容和課程的實用性。

其次,30%左右的學生是因為對課程本身不感興趣。

而問及學生課後學習積極性時。大部分學生是因為自身的惰性、過於依賴期末考試的重點和學習氛圍不好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也有半數學生是因為課程太難學不會,於是就不想學(見圖4)。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和自學能力都比較弱,沒有較好的學習工作規劃。

學習上遇到問題時,68.79%的學生會選擇自己先思考一段時間,解決不了再查找參考書;14.14%的學生會把解決不了的題目丟在一邊;13.38%的學生會向教師或同學請教。

既然學生大多喜歡上網查找資料,那麼學校可以多多完善、宣傳相關的校園網站,以幫助學生學習。

除了尋求教師的幫助,63.31%的學生表示願意在班裏建立學習小組(大約5~10人),小組定期一起學習討論,將大家無法解決的問題統一起來,再向教師求解;56.56%的學生表示願意從班裏選出一些成績比較優秀的同學,組成一支答疑隊,平時有疑問可以先問他們,他們解決不了再彙總詢問教師;45.73%的學生則喜歡自己上網查找答案(見圖6)。

大約60%的學生認為最適合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掌握課本知識後主動尋找資料深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近32%的學生選擇尋求教師的指導再結合自身的興趣學習。

在提高自己學習質量的問題上有大約70%的學生喜歡制訂一個合理的計劃和尋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學習搭檔互相監督鼓勵。而近60%的學生則認為多多和教師接觸,培養和教師的感情同時增進對該學科的興趣能幫助自己學習。

有77.32%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定期提供一些比較典型的、概括性強的題目以供練習,54.27%的學生希望教師在qq上創設討論組,學生可以隨時將待解答的問題放上去,教師看到後進行解答。49.68%的。學生建議每隔一段時間讓學習委員收集問題請老師統一解答,44.71%的學生希望教師有固定的坐班時間,留在辦公室讓學生去諮詢(見圖7)。

由分析不難發現,我校大學生在學習上還是希望得到教師較多的幫助,很注重追求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同時又希望教師講課能更加生動、有趣。

對於視頻教學,大約56%的學生表示沒接觸過,希望先試行一段時間,26.5%的學生表示喜歡,但是有近18%的學生直接表示不喜歡。絕大部分學生認為視頻教學的優點是聽課方便、在自己寢室就能上課,有近半數學生認為這種網絡課堂教學方式靈活。學生擔心的是網絡問題和環境會影響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其次是擔心提問不便和與教師同學接觸變少。從分析看來,學生比較擔憂的是自律性問題,如果真要實施視頻教學的話,如何監督學生認真聽講成了一大問題。60%的學生喜歡網上答疑,覺得平時課間時間太短、與老師接觸機會少,網上答疑方便又省時,也有利於性格靦腆的同學提問。餘下學生表示不喜歡,更喜歡當面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認為教師當面講解更有利於理解。 對於網絡教學平台上該放什麼的問題,絕大部分學生都傾向於教師講課的視頻、參考書和定期更新的題庫。其次有63%的學生則希望能看到教師佈置的作業。

分析報告顯示,與傳統考試相比,74.65%的學生擔心考試監督方面可能不夠,會影響公平,52.74%的學生認為網絡解決了筆答試卷存在命題不嚴謹、閲卷不規範、標準不統一等諸多問題。62.42%的學生卻認為網絡考試方便,且沒有傳統考試氛圍的壓迫感,不會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

在傳統考試與網絡考試的選擇中傾向前者的較多,其次是表示中立的。在考試製度的改革問題上,68.41%的學生希望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試成績只做參考;另外有大約60%的學生希望增加考試的靈活性,應用多於理論和調整卷面考試和平時成績的比例,平時成績所佔份額大於卷面成績。

當前我校“高等數學”的教學狀況不容樂觀,需要進一步加大教改力度。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4點建議:

1.本校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獨立思考性不強,過度依賴於參考書和教師。

2.本校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困難歸根結底在於自覺性、自律性不夠,學校要鼓勵大學生從中學的依賴性學習習慣中跳脱出來,養成主動、積極的學習習慣。

3.多數學生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教師交流,請教問題,希望上課方式更加生動,也希望所學教程能與將來的實際工作掛鈎。若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得從根本出發。建議學校採取積極措施,在幫助學生的同時更多地是鼓勵他們獨立思考。

4.本校大學生對網絡平台教學和網上考試並沒有太大的牴觸,但也沒有過於明顯的擁護,這是因為學生對其瞭解不多,希望學校可以先試行,讓學生接觸後再做考慮。但是學生對網上答疑還是比較推崇的,教師可以在這方面多做努力。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全縣學前兒童教育水平。根據20xx年縣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和主任會議安排,10月29日至31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婉玉帶領調查組先後深入到清源、五竹、會川、田家河、慶坪、新寨、北寨、路園、蓮峯等9個鄉鎮的21所幼兒園和縣第一幼兒園就幼兒園規劃和建設、教師及設施配備、保教管理等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全縣現有幼兒園x所,其中公辦x所,民辦24所;在園幼兒x人,其中公辦幼兒園x人,民辦幼兒園x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x人,民辦幼兒園自聘人員x人;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x%;全縣217個行政村中,x個村有幼兒園,覆蓋率x%,x個村因暫無建設需求未建幼兒園;20xx-20xx年5年時間,幼兒園數量增加x所,在園幼兒增加x人,學前教育教師人數增加x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增加x個百分點。創建省級示範性幼兒園1所,省一類幼兒園3所,省二類幼兒園x所。

(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學前教育投入加大了。近年來,投資x萬元,對縣幼兒園、會川幼兒園、蓮峯幼兒園、五竹幼兒園實現了整體搬遷;投資x萬元,新建鄉鎮中心幼兒園11所,鄉鎮中心幼兒園達到全覆蓋;20xx年投資x萬元,興建了縣第二幼兒園;20xx年至20xx年投資x萬元,新建村幼兒園113所;今年投資x萬元,在縣城區新建了第三幼兒園。落實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甘肅籍在園幼兒每人每年x元標準免除保教費的政策。

(二)領導重視組織得力,辦園行為規範了。縣上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教育扶貧的關鍵工程,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縣長任組長、各鄉鎮及教育、發改、財政、土地、城建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學前教育領導小組,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學前教育發展思路,制定實施了20xx-2013年、20xx-20xx年、20xx-2020年三個學前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縣學前教育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措施,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構建覆蓋縣鄉村三級、佈局基本合理、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辦園條件顯著改善,入園率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實現了快速發展。

教育主管部門對公民辦幼兒園設施建設、園務管理、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和衞生保健等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糾正幼兒園、學前班“國小化”傾向。縣衞生、食藥、公安等部門加強對幼兒園及周邊環境的治理,所有幼兒園都安裝了紅外線報警系統,條件較好的幼兒園還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各幼兒園都配備了滅火設施,並組織開展了消防安全應急演練。幼兒園都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開學初均與家長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落實晨午檢登記、因病缺課登記、衞生消毒、食堂安全、接送卡等制度。為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渭源縣舉辦民辦幼兒園管理辦法(修訂)》,對民辦幼兒園的申辦條件審批程序做了明確的規定。

(三)重視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幼教水平提高了。一是對新招幼教和轉崗的中國小教師進行培訓。三年來,通過招聘錄用方式補充學前教育教師101名,引導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公建民營幼兒園服務項目招聘50名,補充轉崗教師120人。目前,全縣幼兒教師391名,師資緊缺的狀況得到有效緩解。二是每年選派部分幼兒園園長外出觀摩學習,組織縣內幼兒園園長進行培訓,通過觀摩、舉辦講座、座談等方式,提高園長的管理水平。三是每年在縣幼兒園舉辦各類幼兒園園長及鄉鎮中心幼兒園骨幹教師參加的“我是幼兒教師”—渭源縣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並進行業務培訓。各學區還結合各自實際,組織開展園本培訓、優質課競賽等活動,促進了幼兒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

(一)幼兒園建設規劃佈局還需進一步優化。隨着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當前縣城和會川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尤其是省級示範性幼兒園、省一類幼兒園學位嚴重不足,還存在大班額現象。這兩地無論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都存在數量不足、分佈不均、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會川兩所較大的民辦幼兒園(小天鵝、愛心)近年來生源爆滿,教體局不得不採取限制招生措施,以控制班額。由於場地面積狹小幼兒多,非常擁擠,如遇突發事件無法緊急疏散。村級幼兒園項目建設標準都一樣,但在園幼兒數量相差較大。如會川本廟村幼兒園,目前在園幼兒146名,設3個班,班額較大。部分村級幼兒園只有3、4名幼兒,資源利用率不高。學前教育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如縣城、會川人口集中、幼兒數量多,幼兒園接納能力有限,形成大班額現象和入園難。而山區農村人口居住較為分散、幼兒數量少,辦園難以形成規模和提高辦園水平。如鍬峪鎮裕豐、永豐、新豐、鍬峪(鍬峪二小)4個村級幼兒園,基礎設施和設備已全部配備到位,但無幼兒入園,不能開班,造成教育資源閒置浪費。

(二)幼兒教師隊伍還需進一步加強。目前,全縣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x名,按1:12師生比核編,需幼兒教師x名,現有公辦幼兒園教師x名,尚缺x名。幼教配備與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具有幼兒教師資質的幼教專業人才缺乏,舞蹈音樂美術教師、幼兒保健教師更少。目前公辦幼兒園教師隊伍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國小教師轉崗而來,專業幼兒教師人數偏少。民辦幼兒園資金缺乏、幼教專業教師少、幼教隊伍流動性大。專業水平不足制約着幼教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百人以上的幼兒園普遍缺乏保安人員和保育員。

(三)幼教設施還不能滿足需求。通過項目建設,全縣鄉鎮中心幼兒園和村級幼兒園幼兒活動室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目前主要缺乏功能室及教師宿舍。部分幼兒園現代化教學設備不足,缺少幼兒玩教具和大型室外活動器材。民辦幼兒園玩教具等設備不足,辦園條件相對薄弱。小規模幼兒園辦園經費緊缺,辦園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達到省級一類標準的幼兒園數量偏少,還不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幼教資源的需求。

(四)幼兒園管理還需進一步提高。北寨中心幼兒園現有90名幼兒、8名教師,而距100多米的民辦春蕾幼兒園現有151名幼兒、6名教師;鍬峪中心幼兒園現有60名幼兒,鍬峪村(二小)幼兒園無幼兒。而民辦利民幼兒園現有116名幼兒。民辦小紅帽幼兒園現有89名幼兒。這兩個鄉鎮的公辦幼兒園條件均優於民辦幼兒園,但生源少,急需在人性化管理、設施配備、提高保教水平上下功夫,使優質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部分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有急功近利思想,佈置的親子作業太多而且要求標準高,沒有按幼兒的年齡階段特徵、認知水平、動手能力的實際情況出發,手工作業大多由家長完成,孩子的參與度不高,尤其是爺爺奶奶帶孫子的,手工作業成了老人的負擔。個別幼兒園的飲水設備不能正常使用,沒有及時維修更換。

(一)進一步優化幼兒園佈局。教育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深入研判未來十年城鎮化發展水平和幼兒數量,修訂完善學前教育發展規劃,科學合理規劃佈局幼兒園建設數量及規模。在縣城和會川開發改造、住宅小區建設、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中要統籌規劃,合理預留教育用地,特別是幼兒園建設用地,進一步優化幼兒園佈局,精準布點,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幼教隊伍建設。積極爭取幼兒教師編制,通過事業單位招考、引導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公建民營幼兒園服務及中國小富餘教師通過培訓轉崗等方式補充幼兒教師,解決幼兒教師不足的問題。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幼兒園長幼兒教師崗位培訓,加強幼教隊伍業務學習,推進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模式改革,以縣域內的優質幼兒園資源為依託,實施以強帶弱的集團化辦園模式,充分發揮縣幼兒園、會川幼兒園、蓮峯幼兒園、縣第二幼兒園的帶動作用,通過集團內部的觀摩學習、送教下鄉、優質課競賽等方式開展園務管理、保教工作、教師業務提升幫扶等措施,規範辦園行為,不斷提高保教工作水平。凡是創建省級標準的幼兒園要按需求配備保安和衞生保健大夫,並由教育部門牽頭組織公安、衞計部門開展專業培訓。

(三)進一步改善辦園條件。要緊緊抓住國家和各級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投資的良好機遇,積極爭取項目,在適齡人口相對集中的縣城會川新建一批幼兒園,以緩解城區入園壓力,有效化解“大班額”和“入園難”。同時,積極籌措資金,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通過以獎代補,督促民辦幼兒園每年投入一定的經費,主動改善辦園條件。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給薄弱幼兒園添置必要的玩具和現代化教學設備,不斷提高幼教水平。

(四)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水平。針對城鄉幼兒園之間、鄉村幼兒園之間、公辦民辦幼兒園之間管理水平差距大,精細化管理不夠經常,衞生保健注重不夠,晨午檢不夠到位的問題。要不斷加強幼兒園管理,始終堅持將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嚴禁隨意體罰幼兒,積極防控傳染病發生,為幼兒創造安全、和諧、快樂、健康的在園活動環境,確保幼兒健康成長。百人以上的幼兒園建議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牢牢把握幼兒身心成長規律,嚴防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幼兒作業佈置防止“高大上”,要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家長適當輔助就能完成的貴在親子參與的“情”,寓教於樂、啟迪智慧、增進感情。要轉變作風,嚴禁幼兒園安排家長打掃幼兒園教室環境衞生。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贏得家長對辦園工作的大力支持,不斷提高辦園水平。教育主管部門要經常對全縣各類幼兒園進行督導檢查,加強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進一步規範辦園行為。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八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而農村人口就達8.8億之多,因此農村教育問題就應更加的重視,更應加強。為更好地瞭解農村教育現狀,我特地利用暑期走訪了我縣的一些村莊,對農村教育問題進行實地的調查。通過調查,我發現農村教育存在一些很嚴重的問題:如很多學校教育經費不足,負債累累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農村孩子受教育的權利,而且阻礙了農民對新知識的吸收以及民主法治的貫徹落實。更甚者它已經不僅僅是農村教育問題,或許將成為我國的教育危機。

一、鄉村學校負債累累。

由於農村的學費難收齊,而教師的辦公經費又不足,導致很多學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為達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標準而向私人借貸進行學校硬件的維修與完善,再用新學期的學費來補齊這部分缺額,之後在循環往復的例子數見不鮮,而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卻無視這一現狀,使得農村教育更加舉步維艱;再如一些學校為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各種檢查,而不惜花鉅額費用加以招待,使得農村教育發展更加不堪重負。致使農村很多適齡兒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甚至輟學,而只能“望學興歎”。所以農村學校的負債問題勢必會阻礙中國教育的發展。

二、繁重的雜費讓學生家長難以承受。

我們國家已經落實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免學費的惠民政策,但實際上,在農村教育學生的財力負擔卻不降反增,這主要是由於學費免了,而雜費加了。這主要是因為地方財政吃緊,教師工資經常無法到位,所以學校選擇了通過對學生加收雜費來調節。據調查,農村學校增收雜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強行要求學生購買了一些“多餘”的課輔資料,以收取出版商提供的回扣,從而增加了學生的財力負擔;其二,攤派,如當地架橋修路或學校教學樓的興建及學校其他硬件設施的完善,都會向學生攤派任務,而靠耕種幾畝薄田為生的農民家庭,無疑是比不小的開支,甚至難以承擔而選擇讓孩子棄學。

所以,教育作為國家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國家繁榮昌盛的保證,是為未來培養人才的基地,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長久之計,必須受到重視,要繼續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方針政策不動搖關鍵在於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重視,積極完善農村教育的體制,堅持科學發展觀、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此外,要從根本上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切實貫徹和落實新農村建設方針,統籌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推動農民的發展,促進農村教育的切實改觀。

教育調查報告國小 篇九

根據今年常委會工作安排,7月上旬,xx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燕帶領常委會教科文衞委委員,在區教育局有關同志的陪同下,先後深入火花三小、陳壽中學、偉才幼兒園、xx一中等城區學校,就我區城區教育工作進行了調查。

目前,xx城區共有大中國小、幼兒園44所,其中:大學1所、高中學校2所、初級中學5所、純國小5所、中職學校5所、幼兒園25所;現有在校學生(含幼兒)36487人,其中:大學8450人、高中3620人、國中5095人、國小7820人、中職5848人、幼兒5654人。城區學校佔地總面積約14.2萬平方米(不含民辦學校),教室373間。近年來,區政府高度重視城區教育工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城區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

學校網點佈局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區政府在制定城市建設發展規劃時,要按照《義務教育法》和《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要求,優先考慮教育發展需求,把教育用地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原則,合理規劃調整城區中國小校佈局。要立足長遠,不因地塊的商業價值而隨意更改學校規劃,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建議區政府要根據我區財力狀況,逐步增加教育經費預算,優先保障教育支出。要結合我區國貧實際,認真編制、精心謀劃、積極爭取國省投資的教育項目,以項目實施助推城區教育快速發展;要積極探索建立教育事業開發式投融資機制,制定優惠獎勵政策,廣開門路,吸引更多民間資金參與教育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建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在建項目的進度,確保火花三小擴建、偉才幼兒園建設及陳壽中學維修項目秋季安全投入使用。另一方面,要超前做好擬建項目的前期工作,儘快啟動南榮路國小、思源實驗學校、xx二幼兒園建設,有效解決城區學生入學難、“大班額”和學前教育參差不齊等問題。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工作。建議區政府要建立常態化的中國小教師補充機制,根據學校教師編制情況和教學需要,通過公開招聘和考調等方式引進優秀人才,解決學校專任教師缺編、學科不配套的問題。要強化教師繼續教育,開展教師培訓,不斷提高現有教師的素質。要積極探索、創新績效考核的機制與方法,認真分析和解決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和推廣績效考核的典型經驗,真正把績效工資用好用活,努力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