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市場調查機構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6W

市場調查機構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全球72家外匯儲備管理機構調查報告

近日,匯豐銀行發佈了一項面向全球72家外匯儲備管理機構的調查報告,報告預計到2030年,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中的佔比有望上升至12.5%,屆時人民幣將取代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此外,匯豐銀行對全球1600家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企業高管希望能把握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發展機遇。

人民幣跨境業務對支持企業走出去起到了關鍵作用,企業走出去又反過來推動人民幣邁向世界各地。業內專家表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發揮好對外投資的推動作用,與貿易結算一同形成雙輪驅動,以直接投資為主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隨着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人民幣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歡迎。近兩年來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人民幣清算行,方便了國內外企業使用人民幣。

據中銀國際估算,目前至少有10餘個國家的央行外匯儲備中包含人民幣資產。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在去年10月曾表示,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七大儲備貨幣。快速發展的另類投資工具使得離岸市場投資者對衝人民幣風險敞口的能力得以提高。事實上,過去幾年境內外人民幣利差顯著收窄,也表明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在岸市場的參與度和投資興趣均顯著增長。

【第2篇】關於涉農金融機構服務現代農業發展調查報告

近年來,××農村金融機構組織得到發展,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產品日益增多。20xx年-20xx年間,我市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累計投入農業貸款餘額524.65億元(見附表一)。20xx年農村信用社農業貸款餘額佔到全市的38%;20xx年以來,農業發展銀行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增短期流動資金貸款1.6億元;市農行在完成股改任務的同時,累計向全市投放種養大户和小額農貸2.6億元。

實踐中,還探索出一些金融機構和現代農業“雙贏”發展的有效路子。

(一)村鎮銀行模式。其主要特點是:立足基層、按需信貸、三方聯動、綜合服務。20xx年,××商業銀行在儀隴縣成立村鎮銀行。其運行方式有兩種:一是由××商業銀行、惠民村鎮銀行、惠民貸款公司三方共同提供大額、中長期信貸資金,解決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無法單獨滿足農產品收購企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户的大額信貸資金需求。二是三方為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同主體提供信貸支持。商業銀行重點為農產品收購企業提供融資;通過農產品收購企業擔保,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為生產性農業企業、專業户、種養大户及農資供給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至20xx年底,累計為1544户企業、農户提供貸款10164萬元。

(二)農户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模式。其主要特點是:評級授信、一次核定、隨用隨貸、安全快捷。全市共評定信用村446個,佔行政村總數的8.3%;評定信用户11.8萬户,佔農户總數的6.7%。對評定出的信用村,給予資金傾斜、利率優惠、服務配套等多項優惠政策;對信用户授信為2萬元-10萬元,併發放貸款證,農户持貸款證可以直接到貸款專櫃辦理貸款業務,在授信額度內隨用隨貸。截止目前,僅農村信用社提供農户小額信用貸款40.4億元,佔全市金融機構同類貸款的99%。

(三)大林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引導制訂規劃、龍頭帶動協作償貸、擔保介入防範風險。政府負責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協調融資、土地流轉及龍頭企業、業主和農民建立合作關係;並出資500萬元資本金成立農村小額信貸擔保公司,為金融機構注資提供擔保貼息,如出現貸款損失,金融機構承擔10%、擔保公司承擔90%。同時,為農民貸款提供兩年的貼息支持,對所借擔保貸款農户按季向信用聯社付息,付息後憑據向政府申報享受貼息政策。區信用聯社按照“村民代表初審、鄉農經站二審、信用社三審、擔保公司終審”的“四審”程序,為農户提供貸款。龍頭企業與農户簽訂產、供、銷和收益協議,統一提供種苗、技術培訓、疫病防治、排污處理,實行保護價收購。並對每位種養殖農户在龍頭企業的銷售收入實行專户存儲,其中20%至30%用於逐步償還貸款。保險公司負責對種養殖園區農户飼養的生豬和家禽提供保險服務,並將信用聯社作為第一受償人。當地鄉鎮政府負責催收每筆貸款的到期償還和利息支付,若當地政府督促歸還任務未完成,則由區財政扣留當月下劃當地鄉鎮政府的撥款。目前順慶區農村信用聯社已為轄區農户提供貸款2890多萬元,撬動民間資金投入近億元。

(四)鄉村資金互助模式。其主要特點是:無抵押擔保、小額度借款、錢直接到户、分旬期償還。1996年,儀隴縣整合國際社會資金、農村閒散資金、其他商業銀行貸款等,成立了儀隴鄉村發展協會,實施鄉村資金互助。該協會已在8個鄉52 村304 個社扶持貧困户7082 户,建立信貸中心297 個、信貸小組1414 個,累計投放信貸資金1346 餘萬元、回收資金1023 餘萬元,先後幫助20xx餘户貧困户、8000餘人脱貧致富。

二、供需反差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對信貸資金的需求逐步由季節性需求向非季節需求轉變、小額需求向大額需求轉變、短期需求向中長期需求轉變。農村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服務方式、信貸力度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適應。

反差之一:現代農業的擴張發展態勢與金融機構業務收縮不對稱。全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農業產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8.4%,然而把經營方向定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金融機構卻不多。目前,農發行只對糧油收購企業提供信貸,不直接對農户開展業務;農行資金投放市場多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農業轉向工商業;郵政儲蓄銀行在農村網點眾多,卻長期只吸儲不放貸,雖20xx年開辦了小額存單抵押貸款業務,但數額較小;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金融市場上唯一的正規金融組織。同時,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期間,整合金融機構,壓縮農村金融網點,金融機構覆蓋率有所降低。

反差之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金融“造血”與金融機構的“抽水機”效應不對稱。從1999年來,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基本取消縣一級分支機構的放貸權,卻保留着吸儲功能。據統計,20xx年到20xx年五年間,全市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 行、農村信用聯社三家農村金融機構吸收存款1164.0555億元、發放貸款825.3203億元,且存貸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農村信用聯社由80.95%下降到69.57%,農業發展銀行由54.03%下降到13.45%,農業銀行由59.22%下降到17.72%。(見附表二)

反差之三:現代農業對金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與信貸產品單一化不適應。從貸款條件來講,抵押或擔保是貸款的必備條件。當前農村允許抵押的資產僅限於有效資產和不動產等,且農村擔保機構缺乏,給農民、農村企業融資造成困難。從放貸責任來講,銀行實行責任追究制,每筆貸款從貸出到收回,信貸員要負全責,使銀行不敢輕易放貸。從貸款業務來講,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和農户只有短期貸款這項業務。我市17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中,有76家在銀行有貸款,貸款餘額5.5億元,還有90餘家企業存在資金缺口。

反差之四:現代農業發展風險性大與保險發展滯後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着市場和自然雙重風險,更加需要發展保險降低風險。我市雖然已經開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但“保大不保小”,農業風險目前仍然主要依靠政府災害救濟。由於農業保險風險大、收益低,保險公司不願介入,農户自身又缺乏參保意識,農户面臨的各種風險根本無法抗禦。

三、對策建議

要實現金融機構與現代農業緊密牽手、雙贏共進,需要政府、企業和銀行互動。

(一)產業要練好內功。金融機構不願放貸給農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市農業屬於弱質產業,風險較大,效益較低。爭取銀行貸款,關鍵要改變農業的弱質地位。要努力改變農業生產小的現狀、散的佈局、舊的機制,圍繞畜牧、蠶桑、果蔬、優質糧油和中藥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大規模化經營力度,建立一批種養業園區,培育一批專業種養村、種養大户。大力宣傳西充龍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儀隴武棚現代農業園、順慶大林寺村等成功經驗,鼓勵發展生產型龍頭企業,帶領農户集中成片發展產業。按照產品品牌化、生產標準化、手段科技化的思路,提升傳統農業,增加產業附加值。組建土地流轉中心,建立農業生產用地等級評估辦法,探索土地入股、勞力入股經營模式,把西充香桃、蓬安葛根、營山黑山羊、閬中中藥材等優勢產業規模做大,品牌做響。鼓勵成立農業開發園區機構,從事農村土地整理、招商、開發等工作,有效利用閒置土地,從而將金融和產業有效對接。

(二)擴大抵押物範圍。目前,存在銀行要求的抵押農業企業拿不出,農業企業能提供的抵押銀行不願要的尷尬現狀。要突破抵押物範圍,讓“死”資產“活”起來,積極探索倉單質押貸款,辦理以農產品為抵押物的商品融資,以應收帳款、發票、買方項下的信用證、賣方項下的信用證等產品組成的產品庫進行質押貸款,嘗試以無形資產作為質押辦理專利權質押貸款等做法。結合農村實際,確定有效抵押物的範圍,將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非農建設用地、農用生產設備、水域灘塗使用權、承包權、租賃權等納入有效抵押物,成立林業產權評估中心、房地產價格評估中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評估中心,評估抵押物價值。明確抵押貸款程序,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金融服務、部門跟進的原則,確定程序為:個人向銀行申請→產權交易中心登記→評估中心評估→銀行辦理貸款手續。

(三)優化金融服務。增強服務農村金融能力,認真落實川銀監通20xx100號《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中關於“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於當地發放貸款”的規定,建立考核機制。拓展營銷業務,在向企業營銷融資業務的同時,配套營銷銀行卡、電子銀行、外匯業務等,制定彈性貸款額度,在額度以內按照信用度隨用隨貸。優化投資方向,重點支持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質基地、農業科技示範園等。優化審批服務,積極推行授信審批調查前移,由授信審批人員與客户經理同步到企業實地調查;推行小企業一站式審查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由一名授信審批人員完成對一户企業調查、評級、授信的所有流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雙籤制”,不再上貸審會,直接由兩位有權人聯合籤批,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

(四)完善貸款擔保方式。市、縣(市、區)兩級共同出資1億元的××市農業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應加快組建步伐,儘早掛牌運行,並落實好“市、縣(市、區)財政支農資金每年拿出10%注入該公司”的要求,引導企業入股、專合組織參股,逐年做大農業擔保公司的資本額度。以專合組織為載體、擔保公司為平台、政策性保險為保障,為農村中小企業和農户及時提供貸款擔保。學習“資陽模式”,放大擔保貸款比例。逐步使龍頭企業和種養園區擔保貸款比例達到1:6-10,促進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向農村有效集聚。鼓勵各類信貸擔保機構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開展農村融資的擔保服務。

(五)規範發展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和個人財富逐步積累,產業資本向金融轉變,而正規金融又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時的產物。要加強規範引導,促成民間借貸與正規金融和諧共生。積極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積極探索社團互助型、個人委託型、自主投資型等民間借貸模式,確保民間資金更多投入農業發展。要引導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發展,切實規避借貸風險,努力減少借貸糾紛。要加強對民間借貸發展動態的監管,準確把握其規模、流向、利率變動情況,及時發佈動態信息,引導民間借貸理性發展。

(六)建立現代農業風險保障機制。各縣(市、區)要按照程序規定,逐步建立以財政投入、龍頭企業投入和種養大户個人投入為主體的農業投資風險基金,主要用於對支農貸款進行基準利率補貼和對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貸款損失補償。按照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願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適應農業生產需要的風險保障機制,構建多元化的新型農業保險體系,探索農業保險與防疫、救災結合模式,專合組織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協議,並逐步將養殖小區、種養基地(大户)、農業科技示範園等納入農業保險範疇,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品種和範圍,增強農業抵禦風險能力。

(七)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健全農村信用徵集機制。拓展企業、個人信用系統覆蓋面,逐步將涉農信貸業務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加快推進農户信用檔案電子化建設,逐步將工商、税務、質檢、環保等有關部門掌握的信息納入徵信系統,並對企業和個人信用情況予以公佈。要完善農村信用評價體系,開展“信用户、信用村(社)、信用鄉鎮”評定與創建活動,培養羣眾的誠信意識,提高涉農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發揮好各級政府在改善地方信用環境中的核心作用,積極構建宣傳、財税、金融、司法、工商等部門聯動的社會信用維護體系,使信用優良的企業和個人得到優惠和便利,使失信者受到制約和懲處。

農村金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近年來,儘管我市農村金融服務有大幅改善,但仍屬於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在國家有政策、產業有需求、銀行有空間的情況下,加大金融機構對現代農業的支持力度,既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也是農村金融機構加快自身發展的需要。

【第3篇】2022調查報告:英國情報機構每天監控數千條私人通訊

綜合報道,英國國會一下屬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2日公佈調查報告稱,英國的情報人員每天都會閲讀數千條私人通訊。該委員會同時呼籲英國情報監控英更具透明性。

根據英國國會情報安全委員會(isc)公佈的這份報告,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每天都會閲讀數千條私人通訊內容。不過報告稱,這些通訊監控並非不加選擇的監控,只有那些被認為具有重要情報信息的通訊才會被監控。

該報告還指出,英國關於情報監控的法律框架過於複雜,不必要,且缺乏透明。報告稱,英國情報機構取得私人通訊也應該受到統一法律的管轄。

在2022年美國前情報人員愛德華斯諾登揭露英美情報機構的監控項目後,英國國會情報安全委員會開始對該國情報部門獲取隱私通訊信息的能力及其對隱私的影響進行調查。

委員會此後還將發表一份監察警方和密探攔截通信信息的年度報告,該報告將詳細披露此類行動發生的次數,以及是否有出錯或濫用的情況。

【第4篇】2022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培訓機構實踐

我們總是東奔西波的上各種暑假班,每天早出晚歸,有時甚至比在校上課還忙。此情此景,不得不由我們深思:我們是自願的嗎?我們快樂嗎?因此經過我們一組的商討,我們決定了這次實踐活動的課題是:暑假是否是學生的第三個學期?

作為同齡人的我們一路走來,有太多的感想需要訴説,面對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去了常州市第十五中學找了相關部門進行了瞭解,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們拒絕了我們,我們滿懷希望就像是被冷水潑過了一樣,多少有些失望。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緊接着我們去了文化宮,兩年前我在文化宮上過一個多月的課,沒想到兩年後的今天我會以不同的身份來這裏進行調查,並認識到了教育參事徐琰先生。

我們大致的説了我們來的目的,他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對我們在假期中參加這種活動表示支持並鼓勵。經過半小時的交流,我們明確了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好調查問題,我們才能做後面的工作,經過我們一組的共同的努力,在兩天中就完成了這項任務,等待他們的答覆,我們信心十足,但又一次的失望:調查問卷沒有得到他們的批准,這等於在告訴我們這幾天的努力都白費了,又必須重頭開始。其實我很能理解他們,作為培訓機構如果接受了我們對學生的調查,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教育、利潤問題,這是非常現實的,這給我們的調查又增加了難度,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不知道是否能夠繼續堅持這個主題?

但是我們又非常想了解整個過程,想聽聽同齡人的新聲。這不僅是學校讓我們進行實踐活動,更重要的這是我們想要的答案。小時候就聽説過上海知青把莊稼地裏的青青麥苗當作韭菜的笑話,因為生長在大都市初出校門的年輕人,他從來沒有走過三月的麥地,所以他們不知道麥苗和韭菜的區別是情有可原的。由此我想到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一個能得到博士、碩士文憑的人,他們能通過各種考試,也許他們能把書上的東西倒背如流,無人能敵,但是他們未必能通過王小丫這一關。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最後竟然在陰溝裏翻了船。

現在的教育是不是一種誤區呢?教育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體會到做人的道理。“誠實、聰明、勤奮”,如果給現在的學生選,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選擇“聰明”,他們認為現在的社會善人是做不得的;他們不懂什麼叫做競爭,不知在競爭面前要叫一個條件:“公平、公正、公開”,如果沒有這三點,就不叫競爭,叫“自私”。

其實我們的要求並不高我們需要空間;需要輕鬆的環境;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天空。現在父母總是幫助我們安排着一切,不去考慮我們願不願意,把我們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都掩藏起來,去讓我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因此讓我們叛逆心理越來越大、厭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所以他們的潛力沒有爆發出來。記得正衡中學陳玉萍老師講過這樣一句話:每一個人的潛能都像一個無底洞,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的時候,才是真正爆發實力的時候!作為學生的我們既不是老師也不是教育人事,我們無法改變這一狀況,但是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瞭解一些日常知識,增加自己的課外知識和內涵。

雖然前期工作以失敗告終,但我們已經朝這個方向努力了,已經盡到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去做過了,我們並沒有後悔當初定這個話題,也沒有後悔當初做過的努力,有時失敗離成功只有一步。失敗也是一種“成功”,失敗會讓你成長,失敗會讓你獲得更多的人生價值!

【第5篇】關於我市鄉鎮機構改革調查報告

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建立和完善服務型政府體制和機制:

一、鄉鎮機構改革的實踐探索

近幾年來,我市各縣(市、區)對鄉鎮機構改革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並取得了進展和突破。目前,全市有46%的鄉鎮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建立健全了新的工作運行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一些改革推進快、效果比較好的鄉鎮,問卷對象農民對鄉鎮政府工作有44.4%認為很滿意,53.7%認為比較滿意。現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鄉鎮機構改革的主要做法綜述如下:

(一)××縣××鄉

1、合理設置機構,優化人員組合。一是以突出服務職能為重點,合理設置機構。將原行政機構5個綜合辦公室整合為“一辦、三中心”;將原7個事業站所整合為“七個服務隊”;將審批和服務職能集中,設立“便民服務大廳”。二是以提高服務效能為目標,優化人員組合。根據機關幹部的表現和特長,對人員上崗採取雙向選擇、公平競爭的辦法,做到人盡其才。

2、圍繞羣眾點題,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廣泛瞭解羣眾需求。充分利用鄉村親民接待室瞭解民意,並要求下村幹部攜帶《民情日記》,深入瞭解羣眾的實際困難。二是積極辦理羣眾需求。做到辦理內容羣眾確認,落實過程羣眾監督,服務成效羣眾評判。三是開展重點聯繫服務。通過各中心或服務隊包項目、幹部包企業或農户等形式,開展重點聯繫服務。四是實行定期回訪服務。堅持定期對羣眾和服務對象進行回訪,查找不足,限期改進。

3、強化管理措施,健全考評機制。一是建立台帳。各個中心和服務隊都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並分別建立了日常工作台帳、實績考核台帳和責任追究台帳。二是注重評議。成立由鄉村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羣眾、企業主和知名人士等組成的“羣眾監評會”,監評會對鄉鎮幹部工作每半年評議一次,年終進行總評。三是嚴格獎懲。鄉黨委把考評結果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與幹部評先評優和提拔使用直接掛鈎。

(二)××縣××鎮

1、轉變職能,重設機構。適應農村新形勢發展需要,強化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職能,重新設立了“一辦四中心一服務隊”,即黨政辦公室、行政服務中心、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經濟和城鎮發展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包村工作服務隊,其中,“行政服務中心”設立民政、計生、新農合、國土、勞動保障、信訪、調解等7個崗位,實行“一站式”服務。

2、設崗定責,服務到位。按照“因事設崗、因崗定人、競爭上崗”的人員配置原則,全面實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一般幹部雙向選擇,中層幹部競崗後,再由其按照崗位定編和業務特點選聘工作人員。根據編制和實際工作需要,共設立農業服務科員、計生科員、民政科員、經濟發展服務科員等九大類56個服務崗位,為每名幹部制訂了詳細的《職位説明書》,幹部與鎮政府簽定了《服務承諾書》。

3、健全機制,科學管理。一是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將全鎮幹部基本情況進行公示,方便羣眾辦事,並設立《幹部流向公示欄》,每天對幹部在崗情況予以公示。二是設立“鄉村講壇”,組織鎮村幹部講課或聽課,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三是全面建立幹部績效考核機制,制定“幹部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堅持“憑實績用幹部,用機制管幹部”,量化考核。四是推行不作為幹部問責制,對工作拖沓、玩忽職守等10種情形的幹部嚴格問責,限期整改。

(三)靖安縣香田鄉

1、鄉村聯動,搭起便民服務平台。一是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將原來分散的14個涉農單位集中到服務大廳,實行一條龍服務。二是成立親商安商、維權維穩、計生服務、愛心幫扶、科技興農、文明新風服務等6支隊伍,配置便民服務車。三是在行政村設立幫辦點,由村幹部和鄉掛點幹部擔任服務人員,將服務觸角延伸到農户。

2、管理規範,創新高效工作方式。一是設置規範的工作流程。凡羣眾來電、來訪,由接待窗口統一受理、分類、分發,相應部門或服務隊承辦,實行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二是分類辦件。將羣眾訴求事項分為即辦件、承辦件、聯辦件、上報件,分別實行直接辦理制、承諾辦理制、聯合辦理制、跟蹤辦理制。

3、辦事透明,構建開放監督體系。一是發放“三卡”聯繫羣眾。即印有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姓名、分管事務、聯繫電話的“連心卡”,註明各部門具體管理事務、辦理程序、辦事要求的“明白卡”,請服務對象填寫鄉政府為民辦事是否滿意的“測評卡”。二是健全“四制”規範操作。即受理登記制、服務投訴制、代理訴求制、公開評議制。三是聘請“五老”監督員。即“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模範、老代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在一些改革進展較慢的鄉鎮,70.6%的問卷對象認為鄉鎮政府職能沒有轉變,51.6%認為鄉鎮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差。在轉變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改革中 ,鄉鎮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我市鄉鎮政府沒有轉變職能、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佔54%,在對這類鄉鎮的調查中,鄉鎮幹部認為目前鄉鎮政府主要職能是抓經濟、促發展的佔50%,執行上級政策的佔45%,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佔8.8%,農村社會管理的佔6.3%,為農民提供社會服務的只佔2.5%。可見,不少鄉鎮政府把發展經濟和執行上級政策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對農村社會事務的日常管理和服務羣眾的工作重視不夠。鄉鎮政府忽視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思想往往表現在:直接干預經濟多、抓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少;抓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多、抓滿足羣眾需求工作少;抓管理多、抓服務少;抓創收多、講奉獻少。調查顯示,對轉變鄉鎮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農民認為有必要的佔96.9%,沒有必要的只佔3.1%。

2、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不強。在對尚未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鄉鎮調查中,鄉鎮辦事方便、鄉鎮幹部服務態度好、鄉鎮幹部辦事效率高的分別只佔23.8%、21.3%、15.6%,相對應的不方便、差、低卻分別佔31.6%、35.6%、38.2%。由此可見,此類鄉鎮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還亟待加強。究其原因,一是還沒有圍繞建立服務型政府轉換工作體制,如沒有設立便民服務中心;二是還沒有建立有效的便民服務機制,服務制度不配套;三是還沒有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

3、鄉鎮幹部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在對改革不深入的鄉鎮調查中,12.5%的鄉鎮幹部認為當前的考核機制科學有效,31.3%認為缺乏科學有效性;有17.5%認為當前的考核機制能使他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32.5%認為不能得到發揮。這些鄉鎮的績效考評機制的不完善,主要是體現在:一是崗位職責模糊,職責任務與崗位脱節,權利與責任脱節,工作與考核脱節,“大鍋飯”現象嚴重;二是考核方式模糊,對不同崗位的考核無區別,難以分辨工作優劣;三是考核方式簡單,對工作完成情況沒有定性定量的分析測評,僅憑印象打分;四是民主測評走過場,無評議標準;五是考核結果與幹部獎懲、任用聯繫不緊密,對幹部的激勵作用不強。

三、對策與建議

(一)轉變政府職能,突出服務功能。要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首先要從轉變職能,創新體制入手。調查數據顯示,在鄉鎮幹部和農民當中,認為鄉鎮機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分別佔91.3%、88.1%,要創新服務型體制的分別佔92.5%、91.2%。

1、解放思想,找準職能定位。鄉鎮政府職能定位逐步明確為:“執行政策、推動發展、服務羣眾、促進和諧”。“執行政策”,就是結合本地實際,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羣眾中用管理和服務的方式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推動發展”,就是要圍繞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為鄉鎮經濟組織、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而不是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服務羣眾”,就是在瞭解羣眾需求的基礎上,在新農村建設、農技、民政、社保、就業、文教、衞生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為羣眾多辦實事、好事;“促進和諧”,就是要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維護公平、正義,維護鄉村政權穩定,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2、更新觀念,加快職能轉變。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加快職能轉變的前提條件。要在更新鄉鎮幹部觀念上下功夫,切實做到“五強化五摒棄”:一要強化“服從大局”觀念,摒棄“本位主義”意識,積極支持改革,跟上全國大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步伐;二要強化“不進則退”觀念,摒棄“安於現狀”意識,增強不改革就落後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三要強化“服務為主”觀念,摒棄“管理為主”意識,儘快在思想上適應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四要強化“方便羣眾”觀念,摒棄“自我中心”意識,把思想轉變到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急、幫羣眾所需上來;五要強化“爭先創優”的觀念,摒棄“得過且過”意識,積極建立一整套對幹部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

3、樹立形象,強化服務功能。在鄉鎮機構改革中,要緊密結合“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學發展促趕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深入學習、查找問題、整改提高的過程中着力轉變幹部作風,塑造“五型”幹部,樹立新形象。一是塑造“學習型”幹部,形成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二是塑造“創新型”幹部,形成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良好習慣;三是塑造“服務型”幹部,形成掛牌上崗、熱情服務的良好習慣;四是塑造“責任型”幹部,形成敢於承諾、勇於負責的良好習慣;五是塑造“廉潔型”幹部,形成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良好習慣。

(二)搭建服務平台,改進服務方式。規範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已被許多地方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調查中,鄉鎮幹部和羣眾普遍認為在鄉鎮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很有必要的分別佔93.8%和95.2%;在已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的鄉鎮,羣眾表示滿意的佔97.5%。可見,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是當前轉變鄉鎮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的一條重要而可行的途徑。

1、以便民服務中心為着力點,搭建服務平台。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歸併和集中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將與羣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政、土管、林業、醫保、計生、就業、農技、信訪等行政審批和服務職能歸併集中到便民服務中心。二是選好並完善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場所。地點選擇要方便羣眾辦事,場所設施既要有一定標準,又要量力而行。三是選派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從機關和站所挑選業務素質高、服務意識強的工作人員,到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公,並持證上崗。四是建立鄉、村、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採取在各行政村設立幫辦點、在村小組設立信息員的方式,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2、以滿足羣眾需求為切入點,轉變服務方法。把圍繞羣眾需求、轉變服務方法作為轉變鄉鎮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環節。首先,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時間瞭解羣眾需求。一是利用“便民卡”疏通羣眾需求渠道。將“便民卡”印上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姓名、分管事務、聯繫電話,並分發到每家每户,讓羣眾清楚什麼事情找誰辦理。二是藉助便民服務大廳收集羣眾需求。大廳工作人員在辦理審批事項的同時,要肩負收集羣眾需求信息的任務,並做好記錄,按職能分工轉遞給承辦人辦理。三是依靠村組“信息員”收集羣眾需求。建立村組“信息員”及時收集信息和報送羣眾需求制度,對他們給予適當的補貼,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四是利用幹部下鄉收集羣眾需求。幹部下鄉攜帶《民情日記本》,及時記錄羣眾需求,帶回後按職能分工轉遞辦理。五是通過民情熱線收集羣眾需求。設立民情熱線電話,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對羣眾的諮詢及時答覆,對羣眾的需求及時轉交辦理。其次,做到公開辦事、科學安排、積極主動地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最大限度滿足羣眾需求。要在便民服務中心建立以下制度:一是 “五公開”制度。向羣眾公開服務項目、辦事條件、辦事程序、承諾時限、收費依據和標準,並接受羣眾監督。二是值班長制度。在服務中心設值班長崗位,由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輪流擔任值班長,負責協調有關事務、監管工作作風。三是 “集中辦理日”制度。每個星期固定一天為集中辦理日,實行集中辦公,其他時間則根據需要安排2—3人值班。四是幹部上門服務制度。在生產特別繁忙季節或對因身體原因辦事不方便的羣眾,免費提供上門服務。

3、以優質高效服務為出發點,建立健全機制。運行機制的建立健全要緊緊圍繞責任的落實來進行。一是實行首問責任制,強化“第一接收羣眾需求信息人”的責任,促其過問到底;二是實行分工負責制,強化職能單位的責任,促其負責到底;三是實行限時辦結制,強化承辦人的時間觀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實行跟蹤問效制,強化責任人的落實意識。

(三)完善績效考評,形成有效激勵。調查結果顯示,在佔全市鄉鎮總數54%的改革不深入的鄉鎮中,普遍沒有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績效考評機制,影響了幹部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公正地評價幹部的工作實績,對於構建服務型政府勢在必行。

1、按照“權責統一、分類考評”的原則,科學地制定績效考評方案。首先是遵循“權責統一”的原則,把幹部的工作任務(權)與工作目標(責)緊密聯繫在一起進行考評。一是目標責任書的制定,不僅要明確工作任務,而且要明確工作目標的完成質量和時限要求,為年度考評打好基礎。二是年度考評方案的考評標準要與目標責任書完全一致,不能搞成“兩張皮”。其次是遵循“分類考評”的原則,按照幹部工作的不同崗位區別對待、分類考評。對包村駐點幹部,其工作實績的考評要重在圍繞羣眾需求辦實事,且獲得服務對象的滿意、認可上;對在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的幹部,其工作實績的考評要重在圍繞羣眾需求,做好接待、辦證、諮詢和其他服務工作上。

2、按照“羣眾監督、公開透明”的原則,公正公平地實施績效考評。首先是遵循“羣眾監督”的原則,要在績效考評中,給羣眾充分的知情權、評價權。一是對包村駐點幹部為羣眾需求所辦的實事,應由羣眾在幹部《辦事登記本》上簽字認可,並及時在鄉鎮《羣眾需求辦理台帳》上備案登記,以備考評。二是對在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的幹部為羣眾需求所提供的服務,應以《羣眾意見簿》和羣眾代表民主測評結果為重要依據,進行績效考評。其次是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要將績效考評辦法、考評程序、考評參與人、考評時間、考評結果及時公開,接受羣眾監督,得到羣眾認可。

3、按照“獎罰分明、任用有別”的原則,實事求是地兑現績效獎懲。正確運用績效考評結果,做到獎懲兑現。一要獎罰分明。對實績突出的優秀幹部給予應得的獎勵,對工作任務未達標的幹部評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並扣除年終考評獎。二要任用有別。對幹部的使用要與績效考評結果嚴格掛鈎,讓能幹事、幹成事的有舞台、有榮譽;讓不幹事、幹不成事的挪位子、無市場。

【第6篇】2022年大學生培訓機構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這個暑假我為了度過一個充實精彩的假期生活,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我選擇作為一名培訓機構的授業教師,試着鍛鍊自己。

一旦選擇了風雨兼程,留給人們的便只剩下背影。老師,便是這樣一份職業,像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又如飛蛾,只顧飛蛾撲火那一剎那的美麗,永遠地獻出了生命。小時候,老師傳道授業的辛苦,早已深深地紮根於我的腦中,從此,那樣神聖的工作就成為了心中的歸依。於是,能夠在暑假生活中圓夢文化宮,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可是,擺在我面前的,依然充滿着巨大的挑戰,面對一幫年齡10歲左右的小孩子,我們之間的溝通依然存在不小的障礙,我所面面相授的大多數是千禧年後誕生的新一代人,殘留着屬於90後的叛逆,擁有的是不可侵犯的傲氣,關注的是網絡上形形色色的遊戲角色與時代最新最潮的諮詢,被上一代父輩母輩所寵愛着,多以個人為中心,他們涉世未深,他們貪圖玩樂,需要更多的疼愛與鼓舞,渴望得到和其他人一樣平等的重視,毫無疑問,貪玩是他們的天性,但卻是經不起責罰與忽視。

而我正是這些孩子們之間的協調者與幫助者。其實,我很明白自己的任務,我有責任管理好這些孩子,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將既定的只是教給他們,而小孩子又不像更高一級的中學生大學生一樣,有着自覺的學習意識,他們需要在老師的監督下來完成自己的作業。

於是,當文化宮負責人將這幫小孩分給我和另一個老師來管理的時候,我是既感新鮮又覺得挑戰很大,加上在此之前,我是毫無工作經驗的,並且對於交付的這個班尚且陌生,因此,我只好乖乖地當起了聽課老師,首先觀察另一名老師的授課模式,並在一點一滴中積累上課的經驗,而在這一方面,另一名老師謝老師給了我極大的幫助,為我指出了講課中的錯誤,併為我提供了一種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的獎勵方式。

這種獎勵的方式應該説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方式,與小時候舉手回答問題得到小紅花的獎勵類似,但是這些都是我沒有注意到的,謝老師提供給小朋友的獎勵,並不是好於意義的自制小紅花,而是蘋果圖形的手貼紙,並且積累到50個可以換取一個文具盒或者一個優質鋼筆。這樣的獎勵令課堂的分為活躍了不少,小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言,為達到課堂目的和吸引學生的興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隨着實習工作的穩定,漸漸地我也明晰了和謝老師的組合模式。我們的工作是分上下午的。上午從早上8點到10點半,有兩節課的時間,我們一起進行了英語基礎英標的授課,緊接着,以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兒童英語的同學們便陸續坐下,點完名簽完到,我們就馬不停蹄地進行當天兒童英語的教學任務,到了12點半,就是午飯時間。

本來我以為在培訓機構裏就跟學校沒啥區別,但是後來當幾個老師陸續跑進教室,打掃衞生,擺放拼圖睡墊,我才從謝老師以及幾個學生口中得知,有些學生是全託生,中午是不回家的。全託也就是全天託管,中午要在文化宮午休,直到晚上課程結束,才有人來接回,而且很多老師中午是要陪着學生的,而我們住在市中心的其他老師們,就回家吃飯休息。重整旗鼓養精蓄鋭之後,下午接着進行為時三個小時的作業輔導,聽上去好像會覺得講課很累,其實最累的是讓小孩子們集中注意力聽你講,他們是那種不管他們,就或者講話吃東西,或者發呆吐舌頭的人,只有小部分的學生算是比較聽話、天天如此,有時候會讓你真的很無奈,不過當一天結束後,大概5點左右的光景,爵士舞就開課了,學生們雀躍歡呼手舞足蹈地跑進舞蹈教室。

還真是一名母親説得對:小孩善良的時候,你會覺得他是最可愛的天使;但小孩子頑皮起來的時候,你又會覺得他是最可怕的惡魔。

放學的時候,有時候會有家長過來接孩子的,他們臉上大多數都充盈着祥和的笑容,我們幾個老師會很客氣地交談上幾句,聽聽家長的意見,説説自己的看法,在一片愜意舒適的對話中,結束今天的工作。世界前一秒被扔下了一顆炸彈,然後轟然一聲所有建築物應聲到地,最後是可怕的寧靜,天下一片太平,這種感覺很奇妙,特別是下課的時候,剛剛還在頑皮哭鬧的小傢伙機靈地對我揮揮手説:老師再見!的時候,心中的疲憊一掃而光。

我所教的這幫小孩子其實都是一羣很可愛的小傢伙,雖然他們有的嗓門很大,提問時還沒等舉手就迫不及待地已經發言了,十分踴躍積極,表現欲很旺盛,但是一旦你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過來,他們不講話的時候,他們就會神情疲倦地趴在桌子上或者打着讓人萎靡的呵欠,這個時候我就很大膽地讓大家開始表演教科書上的場景,演演話劇,並以此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寓教於樂,又或者在一天的課程行將結束的時候,教大家唱英文歌,以此帶給學生們新鮮感,多方式多手段地展示自己的教學技巧。當我們進行了一次表演過後,我看到大家的神情突然清爽起來,興致勃勃,然後望望謝老師,滿意地會心一笑。

很多時候,我都在講課的過程中突然意識到肢體語言和工作方法以及板書質量的重要性。一名老師在講台上聲情並茂地表現,是能夠驅散學生的睡意和保證上課質量的,並且老師做動作的時候,得增加幅度,表演到位,儘量逼真,什麼時候做合適的手勢要很清楚,可見做老師的,要掌握手語等身體語言。另外,板書的時候一定要清晰明瞭,之前我沒練習過板書,因此,這方面的功夫還不到家,具體的板式也不太清楚,字體也不好看,今後如果要在教師行業有所作為,也是一定要儘量好好努力提高的。最後是語言,教師應該給學生和藹親切、莊重卻不失幽默的感覺,教學用語嚴格地來講也就是一門藝術,把握好説話的分寸,一字一句包含鼓勵與讚賞,充滿真情實感是很有必要的,這方面我還得查閲足夠多的資料,積累素材。

但是,這都還只是小問題,在本次文化宮實習的過程中,我還忽略掉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應該算是教育環節的實踐中應該引起注意的。每當一天的課程結束,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晚上是自由操配時間了,而沒有清楚地意識到備課的重要性。這也與我平時的學生生活中沒有預習的習慣緊密相連,所以導致的後果是我經常在上課前還不知道要上什麼內容,對於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對於教學鏈條中的環節分不清重難點,給課堂的流暢性還是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順帶的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知識性錯誤,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誤導。除此之外,沒能好好地與同事進行工作上的溝通交流,這也是我的一大失誤。在上了一兩堂課後我還在漫無目的地重複着書上的一點內容,不知道以後的課程要結束的課時數,不瞭解其間還有聽寫打分、試卷測驗等一系列環節,這些問題的指出還多虧了謝老師的耐心指出,為我的提高提供了改進的方向。

這個暑假獲益匪淺。

【第7篇】醫療機構人力現狀調查報告

近年來,隨着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州醫療衞生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全州各級醫療機構仍面臨人員不足、待遇偏低等突出問題,成為制約當前全州醫療衞生事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亟待進行深入研究,明確改革思路,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

一、醫療衞生機構現狀

二、醫療機構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目前,全州醫療機構現有人員與上級衞生部門關於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有較大差距,根據州情和醫療服務需求,現有人員無法滿足當前基層醫療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2、從醫療機構科室設置情況來分析:隨着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和城鄉居民醫療需求的變化,全州各級醫療機構辦院規模不斷擴大,醫務科室的細化和增設,所需醫務人員相應增多。如州人民醫院,當初核定編制時只設有內、外、兒、婦、放射、化驗等30個業務科室,後已增設急救中心、體檢中心、感染性疾病科、骨科、影像科等業務科室22個,總科室達到目前的52個;縣級醫療機構科室也從當初的平均10個增加到現在的平均30個;鄉鎮衞生院大多設置內兒科、外婦科、門診、中藏醫科、檢驗室、心電b超室、x光診斷室、藥房等業務科室15個。加之,隨着公共衞生服務的加強,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承擔的公共衞生服務任務加大(共有10類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5項重大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在鄉鎮衞生院承擔的職能中,醫療服務佔40%,公共衞生服務佔60%,公共衞生專業人員需求加大。

3、從醫療機構牀位數與醫務人員比例來分析:參照衞生部《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病牀數與醫護人員比例應達到1∶1.31.4,而我州醫療機構實際牀位數與人員平均比例只有1:0.7,比編制標準低40-50%,各級醫療機構人員總量短缺明顯。

從以上分析看出,在省級醫院住院的患者只佔總數的7.5%,卻花費了總醫藥費用的42.3%;在州內醫院住院的患者佔總數的92.5%,花費了總醫藥費用的57.7%。這一方面説明了基層醫療機構服務量大,三類醫保就診人數最多,但住院報銷額遠遠不如省級醫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短缺、診療水平低、服務能力差,這與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急危重病人不出州的目標差距還很大,羣眾寧可捨近求遠,花費不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到省級醫院就診,而不願就近就醫,説明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廣大羣眾的實際需求。

6、從醫療機構編外用人狀況來分析:為了保證醫療機構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緩解人員緊張問題,州、縣、鄉三級醫療衞生機構共自主招聘了人員534人(其中州級173人、縣級195人、鄉鎮166人),在醫療服務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多數已成為醫療機構業務骨幹。據調查,州級醫院臨聘人員月薪1500元左右,縣級醫院800元左右,鄉鎮衞生院700元左右。這些臨聘人員與在編人員同工不同酬,工資普遍較低,與其他行業臨聘人員相比,工作量大,工資差距較大。

三、對醫療機構人力資源配置和科室設置的思考

(一)全州各級醫療機構人員配置的需求。綜合以上6個方面的分析,我們認為,解決州目前存在的醫療機構人員不足問題,應根據州、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不同的服務功能和工作職責,在合理設置科室的基礎上配備相應的醫務人員。

州縣級綜合醫院:應根據本地區常見病、多發病的特點合理設置,應設立二級學科專業科室;不具備條件的醫院應設有二級學科專業組。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州、縣兩級綜合醫院必須設置以下科室:臨牀科室應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感染性疾病科(單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急診科(120急救中心)、中醫科、麻醉科、康復鍼灸理療科、健康體檢中心。醫技科室應設放射科、檢驗科、藥械科、病理科、電生理科(含心功能、一般肺功能,超聲檢查,內鏡檢查)。職能科室應設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辦公室、財務科、總務科等。另外,應設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部。

近年來,我州加大對州人民醫院的建設投入力度,投資4080萬元的綜合住院樓即將投入使用,將增加病牀150張,全院總病牀數將達到500張左右,我們計劃今年通過省級評審醫院等級達到三級乙等標準,再經過幾年的努力,達到三級甲等醫院標準。縣級醫院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努力,力爭全部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標準,縣級醫院病牀數將從現在平均95張達到150張左右,屆時州縣級醫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醫療綜合服務功能將更加完善,現有科室設置基本滿足醫院發展和人民羣眾的健康需求,力爭達到大病不出縣、急危重病人不出州的目標。

據此測算,州人民醫院需工作人員490人,現有人員235人,還需補充工作人員255人。縣級醫院需工作人員624人,現有人員281人,還需補充工作人員343人。

州、縣兩級藏中醫院:應設內科(肝膽專科、消化專科)、外治科、婦產科、兒科、感染性疾病科(單設)、藥浴科、製劑科(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電生理科、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辦公室、財務科、總務科。

鄉(鎮)衞生院:應設防保科(防疫室、婦保計生室)、診療科室(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中藏醫科、中西藥房、手術室、放射室、化驗室、功能檢查室、治療室、急診搶救室、產房、病房)。

從全省農牧區衞生事業發展和農牧民健康保障的實際需要出發,按照中心衞生院、一般衞生院承擔的功能任務以及所需醫生、護士、藥劑、檢驗、醫技、預防、保健等崗位的配置條件,按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和工作量,衞生部《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鄉(鎮)衞生院基本標準完全不適合目前鄉鎮衞生院發展的需要。根據我州衞生調研結果,中心衞生院以設置牀位數為15張以上,每院15人以上,一般衞生院以設置牀位數為10張以內,每院10人以內為宜。據此測算,我州五縣有鄉鎮衞生院40所,核定牀位為460張,實有牀位457張,實際需要工作人員460人,實有工作人員303人,還需補充工作人員157人。

村衞生室:應做到四室分開,即診療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四室單獨設置。

(二)合理核定各級醫療機構人員編制。請求省政府根據衞生部《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和醫藥衞生體制改革要求,充分考慮目前服務人口增加、服務職能拓展、科室增加、醫療衞生機構服務半徑增大等多種因素,協調人事、編辦、財政等部門對各級醫療衞生機構人員編制進行科學細緻的評估和論證,按照從緊、必需和按需設崗、以崗定員的原則,重新核定我州各級醫療機構編制,使醫療機構衞生人員數達到編制標準。

(三)合理確定臨聘人員工資待遇。在目前全省尚未增加醫療機構人員編制的條件下,各級醫療機構按照核定編制和實際需求,根據按需設崗、公平競爭、擇優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則,招聘具有執業資格的專業對口醫學院校畢業生到醫療崗位開展工作,進一步緩解人員不足的問題。各級醫療機構對自主聘用人員,在單位交納三金的基礎上,按照學歷、職稱、執業資格、崗位等級、專業工種、實際工作能力等,比照目前我州衞生系統人員平均工資3500元,確定工資等級,逐步實現同工同酬。

鄉村醫生承擔居民門診醫療、計劃免疫、疾病監測、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愛國衞生、新農合、傳染病登記報告等公共衞生任務。按其年內工作量,按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平均工作計算,每名鄉村醫生每月發放工作補助1500元為宜,全年補助1.8萬元,補助與公共衞生服務等任務完成量相掛鈎,年終考核後予以兑現。制定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政策,解決村級衞生人員的養老保險,對年老退休的村醫給予與村幹部同等待遇,穩定鄉村醫生隊伍,鞏固基層衞生服務網底。

(四)積極開展以崗位績效考核為主要內容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擴大醫療衞生機構的用人自主權,人員編制以縣為單位實行總量控制,自行調配。側重醫務人員崗位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激勵機構,避免吃大鍋飯。積極探索按崗定酬、按業績取酬以及向養分崗位、專業技術骨幹傾斜的績效考核辦法,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和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則,根據聘用人員在院工作年限、任職資格等實行動態管理,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真正做到人員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勵機制。

(五)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制定區域衞生規劃,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在州、縣級舉辦醫療機構,從土地、税收、醫保等政策方面給予優惠條件,在准入範圍、資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在符合准入標準的前提下,新增醫療資源優先考慮社會資本,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多元辦醫格局。通過醫療機構有序競爭,合理分流醫療和公共衞生服務,進一步減輕公立醫院人員不足的壓力。

【第8篇】養老機構情況調查報告

我們**區養老機構調查小組由***組成。*月*日,我們接到協會“授漁計劃”走進敬老院“益行夕陽”活動的安排,在**市**集團4s店的大力支持下,集中*月**日和**日兩天時間,對**區*個養老機構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已全部調查完畢,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區有正式註冊的養老機構*個,註冊牀位數***,實際入住***人,入住率達**%,最大入住老人年齡***歲,最高收費(單間全護理)****元,最低收費***元,共有護工**人,廚師(包括廚房工作人員)**人。這*所養老機構全部通過該區民政局考核驗收合格,衞生條件達標,正式註冊,證照齊全。但是,這*家養老機構中,由於居住、設備和環境條件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最大的註冊牀位達***個,最小的才**個;最高入住率達**%,最低只有**%。這些養老機構的負責人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有的曾經是醫務人員,自身就有護理保健知識,如温馨家園養老公寓;有的曾經是廚師,具有一定的食品烹調技能,後來轉行到養老行業,如安樂居養老院。在這些養老機構中,由於經營規模不同,其經營方式也有較大的差異,有的是公建民營,如龍華老年康復頤養園,由**市二運公司投資,個人承包經營,規模較大,設備較好,管理規範;有的是家庭作坊式,全家甚至親戚朋友齊上陣,設備和環境還存在一定差距。

在這*家養老機構中,無論經營方式如何,其負責人都有一顆敬老愛老之心,他們都説:雖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養老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自己也有老的時候,現在社會正向老齡化發展,國家和社會對養老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們更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為入住的老人服好務,減少痛苦,愉快的度過晚年生活。

在這些養老機構中,各種的社會組織都與他們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幫扶關係,有的學校在這些養老機構設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養老機構幫助打掃衞生、表演小節目等公益活動,如**市第**中學在温馨家園養老公寓建立了“踐行雷鋒精神校外活動基地”;還有些自發的公益團體和個人到這些養老機構中開展各種幫扶活動,如**社區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業大院”的一名退休幹部,共產黨員,經常到他們那裏免費為老人理髮,請吃不到,送禮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也瞭解到一些存在的問題和需求:

1.資金短缺,政府補貼至今沒有兑現;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資**萬元,幫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2.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加重養老院負擔;數字化改造,使得原來一條線路可以帶多台電視機,變為一台機頂盒只能帶一台電視機,收視費大幅度提高,使得養老機構難以承受,大多數養老院都沒有采購網絡公司的機頂盒,有的採取自行購買衞星電視接收設備,有的採用網絡機頂盒,有的乾脆不接受改造,電視節目只能收到5、6個台,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單調;

3.燃氣公司實行階梯價格,加重養老機構負擔

4.供電線路有待改造。有多家養老機構反映,供電線路經常發生故障,直接影響到正常工作。

5.有些養老機構需要廚師指導,以便提高廚藝。例如,**老年康復頤養園,提出歡迎面案廚師指導。

6.需要為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可以邊聊天,邊幫助老人理髮、剪指甲等。

三、協會介入養老機構服務的設想

根據目前各個養老機構的現狀和協會的性質,我們不可能為養老機構提供日常的服務,只能在節假日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動。所以,我們建議:

1.根據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開展“鄰里守望”活動的倡議,按照就近的原則與各個養老機構建立聯絡員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市志願者協會敬老羣,根據養老機構的發佈情況,設立片長,一位片長負責幾個聯絡員,聯絡員必須堅持每個星期至少到所負責的養老機構探望一次,瞭解情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及時在羣裏發佈情況。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羣裏發佈,有羣管理和片長負責招募更多志願者,突擊為應急需要的養老機構提供應急服務。

2.積極響應**省民政廳建立的“12349”公益熱線,搞好“居家養老”工作,號召協會有能力的會員組建專業服務隊,與**市“12349”熱線建立聯繫,開展保質保量及時的有償服務。號召自由職業的會員積極參加職業培訓,學會一技之長,投身到養老服務行業中去。

3.與其他公益組織建立廣泛的聯繫,對養老機構存在的實際困難,及時向相應的專業公益團隊反映情況,請求支援,幫助解決。

【第9篇】全球72家外匯儲備管理機構調查報告

近日,匯豐銀行發佈了一項面向全球72家外匯儲備管理機構的調查報告,報告預計到2030年,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中的佔比有望上升至12.5%,屆時人民幣將取代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此外,匯豐銀行對全球1600家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企業高管希望能把握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發展機遇。

人民幣跨境業務對支持企業走出去起到了關鍵作用,企業走出去又反過來推動人民幣邁向世界各地。業內專家表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發揮好對外投資的推動作用,與貿易結算一同形成雙輪驅動,以直接投資為主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隨着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人民幣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歡迎。近兩年來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人民幣清算行,方便了國內外企業使用人民幣。

據中銀國際估算,目前至少有10餘個國家的央行外匯儲備中包含人民幣資產。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在去年10月曾表示,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七大儲備貨幣。快速發展的另類投資工具使得離岸市場投資者對衝人民幣風險敞口的能力得以提高。事實上,過去幾年境內外人民幣利差顯著收窄,也表明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在岸市場的參與度和投資興趣均顯著增長。

【第10篇】關於養老機構的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在這8家養老機構中,無論經營方式如何,其負責人都有一顆敬老愛老之心,他們都説:雖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養老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自己也有老的時候,現在社會正向老齡化發展,國家和社會對養老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們更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為入住的老人服好務,減少痛苦,愉快的度過晚年生活。

在這些養老機構中,各種的社會組織都與他們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幫扶關係,有的學校在這些養老機構設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養老機構幫助打掃衞生、表演小節目等公益活動,如_____市第25中學在温馨家園養老公寓建立了踐行雷鋒精神校外活動基地還有些自發的公益團體和個人到這些養老機構中開展各種幫扶活動,如包南社區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業大院的一名退休幹部,共產黨員,經常到他們那裏免費為老人理髮,請吃不到,送禮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也瞭解到一些存在的問題和需求:

1.資金短缺,政府補貼至今沒有兑現;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資20萬元,幫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2.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加重養老院負擔;數字化改造,使得原來一條線路可以帶多台電視機,變為一台機頂盒只能帶一台電視機,收視費大幅度提高,使得養老機構難以承受,大多數養老院都沒有采購網絡公司的機頂盒,有的採取自行購買衞星電視接收設備,有的採用網絡機頂盒,有的乾脆不接受改造,電視節目只能收到5、6個台,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單調;

3.燃氣公司實行階梯價格,加重養老機構負擔

4.供電線路有待改造。有多家養老機構反映,供電線路經常發生故障,直接影響到正常工作。

5.有些養老機構需要廚師指導,以便提高廚藝。例如,龍華老年康復頤養園,提出歡迎面案廚師指導。

6.需要為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可以邊聊天,邊幫助老人理髮、剪指甲等。

三、協會介入養老機構服務的設想

根據目前各個養老機構的現狀和協會的性質,我們不可能為養老機構提供日常的服務,只能在節假日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動。所以,我們建議:

1.根據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開展鄰里守望活動的倡議,按照就近的原則與各個養老機構建立聯絡員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_____市志願者協會敬老羣,根據養老機構的發佈情況,設立片長,一位片長負責幾個聯絡員,聯絡員必須堅持每個星期至少到所負責的養老機構探望一次,瞭解情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及時在羣裏發佈情況。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羣裏發佈,有羣管理和片長負責招募更多志願者,突擊為應急需要的養老機構提供應急服務。

3.與其他公益組織建立廣泛的聯繫,對養老機構存在的實際困難,及時向相應的專業公益團隊反映情況,請求支援,幫助解決。

【第11篇】紀監機構體制改革狀況調查報告

去年以來,通河縣按照市紀委的部署和要求,對鄉鎮和部分縣直紀委進行了紀檢監察機構體制改革。按照市委本次調研要求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鄉鎮和部分縣直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情況

2022年4月,針對基層紀檢監察職能弱化問題,按照上級紀委有關規定,我們探索實施了紀檢監察派駐制度改革,撤銷了 8個鄉(鎮)黨委紀委,成

立了祥順鎮和富林鄉2個鄉鎮紀工委監察分局;撤銷了7個縣直部門紀委,成立了教文衞和農業2個縣直紀工委、監察分局。

2、創造條件強化管理

保障。二是分局,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得到明顯加強。一是創造條件創造創造條件。縣政府先後撥款30萬元,為4個紀工委監察分局解決了辦公場所、電腦、電話等辦公辦案裝備和設備。統一標準,制定了工作職責和制度,明確規定了紀工委監察分局幹部與紀委幹部在福利待遇、評優晉級、紀律要求、學習培訓上四個一視同仁,極大地調動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3、明確職責理順關係。根據有關規定,賦予了派駐機構檢查權、問詢權、制止權、建議權、談話權、考核權、問責權和督辦權。同時明確規定派出機構受縣紀委、監察局垂直領導,協助各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等重大事宜,做到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通過改革工作體制,有效解決了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虛位、協調缺位、辦案失位等體制上弊端帶來的問題。

二、鄉鎮和縣直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工作情況和成效

為保證新的工作體制規範運行,通河縣紀委堅持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參與不干預、監督不對立的原則,保證了紀工委監察分局獨立履行職責。通過對紀檢監察機構實行分片派駐統一管理,達到了促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目的。

1、積極開展了廉政教育工作。積極協調黨委把廉政教育納入了黨委的學習計劃,定期下發學習要點,組織黨員幹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理論、方針、政策。結合部門工作實際,組織黨員幹部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各紀工委普遍組織轄區內黨員幹部觀看了傅豐志案例警示教育片。駐農業紀工委緊緊圍繞提升黨員幹部廉潔意識,組織開展了廉政知識測試,組織開展了對145名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教育。駐教文衞紀工委緊緊圍繞醫德醫風教育和師德師風教育,舉辦了廉政文化進校園廣場文藝專場演出活動,營造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3、積極推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建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聯繫點制度。從紀工委書記到委員都確定了各自聯繫單位,深入各自聯繫點,進行面對面督促檢查和具體指導,重點查看工作方案是否制定,組織機構是否落實到位,活動記實、會議記錄是否規範,責任制是否層層籤狀,規章制度是否健全等內容。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明確了整改時限,並幫助所轄單位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制度彙編。建立了8個黨風廉政建設示範點,對各類圖版、陣地、檔案、工作流程進行標準化建設,有力的推進了院務、校務、村務公開工作。

5、堅持了依法執紀辦案。4個紀工委成立以來,共接到羣眾來信、來訪37件,初核案件線索25件,立案18件,結案16件,處分黨員幹部17人,收繳違紀資金15萬餘元。立案案件佔全縣的50%,收繳違紀資金佔全縣的70%。在懲治腐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未進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的縣直紀委情況

工委管理的縣直部門共有黨員2388名,涉及副科級以上黨員幹部約270人。

2、行機構改革的紀委工作情況。近年來,縣直紀委、紀檢組、監察室能夠按照縣紀委的要求,積極組織開展本黨委的黨風廉政建設,能夠組織開展民主生活會、學習會等一般性教育活動,能夠配合縣紀委開展各類監督、檢查和糾風治亂工作。總的來説,能夠完成規定性動作,但工作創新不強,沒有特點和特色。未實行派駐管理的紀委、紀檢組、監察室作用發揮較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查辦案件力度小。從去年辦案情況看,全縣共辦案29起,其中紀委和紀工委辦案27件,基層紀委辦案2件,在查辦案件工作中作用不大。二是常規性工作質量低。從日常工作上看,個別基層紀委只是在上級檢查時臨時裝檔、補充材料,應付上級紀委,極個別的還存在壓案、瞞案現象。三是有影響、有震動的教育活動少。從開展大型活動情況看,紀工委轄區內黨委都能夠積極組織開展集中性教育活動,像衞生、教育等部門,都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行風教育活動。未實行派駐管理的黨委,往往重業務、輕教育,幾乎沒有開展有影響、效果好的集中教育活動。

3、關於對縣直紀委改革的初步設想。持分類歸口,整合力量,集中派出,統一管理原則。在試點基礎上,對屬地管理的黨委紀委進行撤銷整合。撤銷黨委紀委、直屬總支和紀檢組20個,紀委、監察室、紀檢組撤銷後各部門設一名專兼職紀檢委員,具體負責本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成立2個縣紀委監察局駐部門紀工委監察分局機構,即:駐政法紀工委監察分局(辦公地點在檢察院)、駐財貿紀工委監察分局(辦公地點在財政局)。根據部門工作職能相近,業務相關原則,劃分紀工委監察分局管轄部門(含常設機構)。新成立紀工委監察分局編制為4人。設書記分局長1人(正科級職位配置),副書記、副分局長1人(副科級職位配置),副科級職位委員1人,科員職位委員配置1人。駐鄉鎮紀工委監察分局、駐農業紀工委監察分局、駐教文衞紀工委監察分局人員職位職級配置按新成立紀工委監察分局職位職級配置理順。

四、派駐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施紀檢監察派駐制度以後,個別黨委領導以為撤消了基層紀委就是取消了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對基層黨紀檢監察工作不重視、不過問,嚴重影響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2、派駐機構的級別沒有明確定位,造成了幹部選拔、人員配置等方面實際操作中的困難。

3、派駐機構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突出表現在多數幹部為從事過紀檢監察工作,業務不熟悉,缺少必要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欠缺。

4、還有監督不到位的現象。鄉鎮水利、教育、衞生、林業等上管的企事業單位還存在監督不到位的情況,按照《派駐機構責任區劃分辦法》,這些單位日常監督檢查應由上口所在紀工委負責,發生案件則由屬地轄區紀工委負責查處,實際操作中卻常出現兩不管現象。

五、關於對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的相關建議

1、基層黨委反腐倡廉能力建設。明確黨委主管領導,配齊配強基層紀檢監察委員,改變上重下輕的工作格局,實現工作重心下移。要加強基層紀委的人員隊伍建設,理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職級、待遇等問題,提高紀檢監察幹部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加強作風教育,經常性的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增強紀檢監察幹部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改善基層紀委的辦公條件,在經費、設備上傾斜基層紀委,為基層紀檢監察幹部履行職責創造必要條件。

2、切實加強派駐機構人員培訓。要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對派駐機構紀檢監察幹部培訓,以紀檢監察業務理論知識為重點,以提高幹部做好紀檢監察工作方法和技巧目標,集中輔導與在崗自學相結合,全面提高幹部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3、出台相關政策,保證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建議在對基層紀委實行派駐管理,由省市紀委與組織部門搞好協調溝通,出台相關政策,統一研究派駐機構的指數、職級、職能,為縣級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創造良好、寬鬆的政策環境。

【第12篇】張家界市永定區托幼機構衞生保健現狀調查報告範文

為全面掌握我區托幼機構衞生保健工作情況,為加強全區托幼機構的規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根據《託兒所幼兒園衞生保健工作規範》和《湖南省托幼機構衞生評價表(100分)》標準的要求,制訂我區托幼機構衞生保健調查方案,由經過培訓的全區27個街道衞生中心和鄉鎮衞生院兒童保健醫生(專幹)下園進行評價調查。現將其結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對象

全區27個街道辦事處和鄉鎮內托幼機構共179所。

1.2 方法

根據《託兒所幼兒園衞生保健工作規範》和《湖南省托幼機構衞生評價表(100分)》標準的要求,制訂我區托幼機構衞生保健調查方案,由經過培訓的全區27個街道衞生中心和鄉鎮衞生院兒童保健醫生(專幹)負責評價調查和採集相關資料。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截止2022年6月底,全區共179所正在經營的托幼機構,其中公立園22所,私立園157所;179所託幼機構共收兒童17608名,其中公立園兒童1918名,私立園兒童15690名;共有工作人員1421名,其中公立園151名,私立園1270名。

2.2 衞生保健設施狀況

2.2.1 園所場地情況 公立園建築場地平均佔地面積,户外、活動場地使用面積,活動室使用面積均符合標準;55傢俬立園規模達標,124所不達標。

2.2.2 保健設施情況 公立園中有17所設立保健室並且其面積達標,室內保健設施設備較齊全;有5所未設保健室,沒有保健設施設備。157所私立園中有55所未設立保健室,14所面積不達標。保健設備只有6所齊備外,其餘均不夠齊全,常用消毒用品不夠充足,燈光視力箱大部分缺失。

2.2.3 保健人員配備 179所託幼機構中有123所配備了專兼職保健員,其中專職20名,兼職103名,全部保健員中只有1名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所有人員均沒有上崗證。

2.2.4 工作人員健康體檢 全區托幼機構工作人員1421人,參加健康體檢的有1380人,未體檢的有41人。

2.2.5 膳食管理 179所託幼機構中有170所設立了食堂,取得了《餐飲衞生許可證》的有86所,正在辦理中的有26所,未辦證的有67所。公立園有制訂帶量食譜及計算營養量,膳食結構合理;私立園有制訂食譜,但無帶量、無計算營養量及評價。

2.2.6 心理保健與健康教育 公、私園均能結合幼兒特點和本園實際定期出衞生保健宣傳欄,但無開設衞生知識課程及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篩查工作。

2.3 衞生保健工作狀況

公、私立幼兒園新生入園體檢率、計劃免疫接種率均達100%,年度健康檢查率公立園為96.3%,私立園為93.6%。

2.4 兒童體檢狀況

2022年共體檢建立檔案14840名兒童,其中低體重和發育遲緩的分別佔0.49%和3.59%,趨於肥胖的兒童佔6.27%;視力篩查視力低下率為12.13%。

3 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永定區公立幼兒園及規模較大的私立幼兒園硬件設施基本符合條件,衞生保健工作也比較到位,衞生保健指標完成較好,各種指標均能達到要求或控制在範圍之內。這説明我區的托幼機構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規範的軌道,衞生管理部門如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衞生監督所等,對幼兒園的指導、監督檢查工作形成了制度化管理。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私立幼兒園存在問題較多,如:管理不到位、硬件設施較差、保健設施不完善、人員配備不足等。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今後應做好如下工作:(1)聯合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托幼機構的監督管理。(2)各幼兒園均應按辦園條件要求,加強硬件建設,使幼兒人數與房屋、户外場地、活動室的比例符合要求,為兒童提供科學、優質的保教環境。(3)加強衞生、心理保健與健康教育:托幼機構衞生保健工作的優劣直接與保健人員素質及督導力度相關。首先婦幼保健主管部門制訂衞生保健知識培訓計劃,採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訓方式,對各園教職員進行衞生知識培訓,提高她們的衞生保健知識,通過她們為幼兒、家長創造良好的衞生保健氛圍,並自覺實施好各項工作,保證幼兒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4)規範衞生保健各種制度,相關部門把好幼兒、教職員工(保育員、老師、廚房人員、司乘人員)准入關,教育、衞生等部門制訂切合實際的辦園標準和審批手續,按照《託兒所幼兒園衞生保健工作規範》統一標準,規範管理,通過制度化、科學化管理,全面提高托幼機構的衞生保健工作質量,對衞生保健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許其辦園。

【第13篇】市養老機構發展情況的調查和分析報告

關於市養老機構發展情況的調查和分析報告

一、導言

“清明”一詞作為節氣名始於漢代。《淮南子天文訓》道:“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但此時的“清明”只是一個人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的物候劃分標誌。《四民月令》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尚未藴含與祭祖有關的民俗學意義。祭祖活動仍在二十四節氣中不固定進行。唐初,出現了在清明前一兩日的寒食節上墳拜掃、緬懷祖先的活動。《通典》卷五十二《禮十二上陵》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制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寒食節在承載祭祖職能的同時,卻要求禁火,而上墳時燒紙錢之俗在唐代已入朝廷祖典。可以重生新火的清明日逐漸代替寒食節成為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上墳要去郊外,與“三月三日天氣新”的上巳節職能重合,清明日也逐漸取代了上巳節。 清明日成為以祭祀祖先為主要內容,兼帶踏青遊春,包含豐富禮俗儀式的傳統節日。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中國自殷周時起便有祖先崇拜的傳統,具體形式表現為對祖先亡靈敬奉的祭祖活動。祭祖心理的產生大致出於以下幾個目的:一是避禍,唯恐不小心得罪了祖先亡靈而受到懲罰;二是祈福,乞求祖先在天之靈保佑自己;三是悼念先人,表達緬懷祖先的情懷;四是追念祖先的功德,激勵後人。 祭祖心理早期源於原始人對死亡與自然規律的不解與恐懼,偏重於前兩個目的,直至西周時出於確立王朝正統性與鞏固宗法制血緣政治組織模式的需要,開始重視祭祖心理的後兩種目的,對祖先進行“追孝”、“享孝”,並最終發展成涵蓋社會倫理各方面的孝觀念。祭祖的前兩個目的反而與宗教結合,成為民間宗教信仰。祭祖行為已成為以穩定農耕經濟為生產方式,以血緣宗族為社會組織形式的中國社會的顯著特徵,成為中國文化千年承續的紐帶。在祭祖祖先中所獲得的孝敬意識、光宗耀祖意識更成為內睦家庭,外興邦國的源泉。祭祖活動除了辭舊迎新時的家祭外,主要以清明祭祖為主。

關中作為周公制禮作樂之地,有着豐富的民間禮俗文化。清明祭祖習俗在關中也有着悠久傳統。據民國年間《續修陝西通志稿》記載,有“三月清明節,前二日為寒食,人民祭墓燒紙及錢馬,謂之上墳”,“清明折柳枝插門取‘清明’意”,“清明前二日攜冷麪祭墳”,“為鞦韆之戲,士女遊於郊原,日跴青,即踏青也”等豐富的禮俗活動。 xx縣作為周文王豐京故地,xx縣始置於秦孝公時,均是禮樂文明,農耕文化發達之地;靠近西安城,又使其成為發展較快,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縣域,不失為傳統社會轉型期的範例。xx縣與xx縣的禮俗活動狀況可以較全面地反映傳統禮俗的文化內涵及其在當地社會的變化情況。

為了全面瞭解關中農村各類人羣清明祭祖的主要活動及藴涵於其中的思想意識,通過對現代關中農村喪葬禮俗(喪、葬、祭)中的孝道狀況及思想根源進行分析評估,為關中農村現有風俗提供合理化建議。本項目組以關中地區的xx縣與xx縣為例,就清明祭祖問題進行社會問卷調查。本調查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以年齡段作為劃分依據進行抽樣。調查資料收集方法採用自填問卷法。本調查在兩縣合計發放問卷210份,收回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為95.2%。

二、問卷分析

(一)調查對象的個人信息

受訪者居住於城鎮者(城市、城郊、鄉鎮)與居住在農村者大致持平(108∶92)。性別比基本均衡(113∶87)。在年齡分佈中,20— 40歲人口比例最高(32.5%),其次為20歲以下人口(28%),60歲以上人口僅佔16.5%。由於歷史原因,現在40歲以下的人羣普遍經歷過傳統文化的斷層階段,復甦後的傳統民俗往往陷入有“文”無“獻”的形式化境地,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認知是不拘於傳統的,這對清明祭祖活動價值取向無疑是雙刃劍。“先認識,後實踐”,在從事清明祭祖活動時較前人的因循守舊更多了個體意識的參與,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思考與實踐決定着傳統文化今日的發展方向。

受訪者的家庭內部關係既是其家庭倫理關係的反映,也會對其祭祖目的產生影響,故筆者以多項多選方式考察了受訪者的家庭結構。受訪者多處於中青年年齡段,負有贍養老人與撫育後代的雙重責任。在已婚的受訪者七成以上選擇不與父母或長輩同住,家庭結構以只有夫妻二人或兼有子女的子系核心家庭為主。

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認知主要來源於周邊環境(如家人的思想意識,當地經濟方式、信仰狀況),但受訪者的文化程度與職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自身對外界事物的理性認識能力與認同度。就兩縣受訪者文化程度而言,以國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為主(國中文化38%,國小及以下文化20%),高中文化程度(22%)及大學文化程度(20%)及以上者較少,農民(39.5%)、與自由職業者(11%)的比例超過五成,在客觀上也使其接觸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機會減少,對清明祭祖現象的認識不會完全與社會主流文化契合,在傳統與反傳統間具有多元性的個體意識。

鑑於家庭經濟狀況會對受訪者清明祭祖規模的支持能力產生影響,本調查分別考察兩縣受訪者的家庭年收入。兩縣受訪者家庭年收入均多集中於5000元以下區間(38%)及5000—10000元區間(6%),除生活基本支出外難以有過多財力用於禮俗消費。

(二)受訪者清明祭祖的大致狀況

54%的受訪者都選擇清明節“一定會”祭祖,幾乎沒有人選擇“從來不會”(1.5%),這反映了清明節祭祖民俗的廣泛性與持久性。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受訪者選擇“大部分時候會”(26%)及“偶爾會”(18.5%),生活節奏的加快與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使人們因生計忙碌難以返回故里,清明節祭祖隨之無法按時,有可能會造成人們精神信仰的缺失與孝道觀念的淡漠。

一般認為祭祖方式主要為墓祭,我們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觀點。70.5%的受訪者都選擇墓祭方式,墳墓是亡者的魂魄合一之處,“祭在如神在”,視故去者為親密家庭分子的觀念仍佔主導,不同於完全地將死者神靈化、虛無化的宗教祭祀,反映中國人傳統的重實際、重倫理的觀念。此外有15.5%的受訪者選擇在家祭祖,也各有少量受訪者選擇“在風景優美處祭奠”(8%)及“在網上祭奠”(6%),這種既與近些年盛行的環保風尚有關,也是儒家傳統“心喪”文化的延續。

在受訪者除清明節外去公墓陵園祭奠親人的次數方面,65.5%的受訪者選擇“兩次及以上”(據筆者走訪當地喪葬行業從業者及普通羣眾的調查,其他的祭祖時間應為冬至日或農曆十月七年級。在農曆七月十五的“鬼節”給亡人“送衣服”(焚燒紙紮的衣服)也屬於祭祖活動。部分地區新亡者頭三年還要在春分祭祖,俗稱“新分”)。而選擇“一次”的比例也有23.5%。清明與冬至(十月七年級)分為春秋,既同《孝經喪親章》雲:“春秋祭祖,以時恩之”,有周禮遺風,更有在季節變換時對長輩關切之意,莊嚴中有深厚而樸素的人性之美。

清明節祭祖情況在兩地較為普遍,55%的受訪者就“在您的居住地開展清明祭禮的狀況”問題選擇“非常多”,選擇“沒有”項的人數為6%。綜上所述,清明節以墓祭的方式祭祖仍是關中地區一個傳統而普遍的民俗,祭祀祖先在關中人的家庭倫理與精神生活中仍佔有重要地位,清明文化在關中地區擁有廣泛深刻的羣眾基礎。

(三)受訪者具體的祭祖具體儀式

根據筆者20xx年4月在xx縣農村對清明祭祖情況的實地調查及對xx縣、藍田兩地喪葬行業者的走訪,當地清明祭祖活動以家人與親戚參與為主,具體儀式比較簡單。由此本調查就以“祭祖時您會舉行哪些活動”、“您選擇的祭品”及“您拜祭掃墓的總花費”三個選擇題與“您的家鄉清明祭祖時特別的風俗及其含義”一個開放性問題調查具體的清明祭祖儀式。

與一般意義的祭祖活動一致,“焚燒紙錢”是關中清明祭祖活動的主要內容(157人)。“燒紙錢”這一民俗據李祥林先生考證,有盼望生命復活祈求靈魂轉生之意。 當然也有對亡者“噓寒問暖”之意,反映了關中人祖先崇拜的生活化特徵。與此相似,“向先人敬獻供品”(121人)與“進行拔草添新土等墳墓修繕工作” (57人)也佔有較高比例,充分體現關中祭祖文化中“事死如事生”的孝道觀念,一定意義上對參與祭祀者起到孝道教化作用。

至於這種行為是否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與鋪張浪費,就本調查反映的情況基本是不存在的。50元以內的拜祭掃墓總花費是最為普遍的(70%),100元以上的花費在當地比例較低(10.5%),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關中農耕文化的現實主義精神,即將無實際意義的精神活動僅停留在信仰層面,絕不擾亂正常生產生活,亦與當地孝敬父母、厚養薄葬的良好民風有關。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紙錢或紙紮仍是最為主要的祭品(165人),但是鮮花已成為位列第二的祭品(79人),超過傳統的祭祀食品(60人)。據受訪者的回憶,當地過去有多種祭祀食品,如炸果、油角等面制炸物,式樣很豐富,而鮮花則是“學你們城裏人開花店才有的”。一方面是兩縣均距中心城市較近,更易接受外來西化風俗;另一方面傳統祭祀食品以家庭製作的點心為主,現在會這類手藝的人也不多了。傳統民俗的流失是從相關民間工藝的消亡開始的,清明祭祖禮俗的保護工作也要注意其中相關的民俗工藝的保護。

開放性問題“您的家鄉清明祭祖的'特別風俗及含義”回答率不甚理想,兩縣回答率均不過20%,但其中也有不少亮點。如xx縣一位老人用數百字回憶了計劃和老戰友一同參謁烈士墓卻因突發疾病未果的經歷,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家國一體觀念與清明祭祖在社會主義價值觀下的新內涵。還有受訪者提到關中特色的蒸花饃(各種人物造型)習俗,反映了將先祖偶像化的觀念。祖先崇拜中的祈福心理在當地也有所體現,當地有清明節當日全家吃煮雞蛋以祈求先輩保佑家人和睦平安之俗。雞蛋意味着“圓滿”與新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祈願家族興旺的思想。至於xx縣也有出嫁女歸寧祭拜父母,全家吃家做食品“油角”之俗,還有打鞦韆這種清明古風。兩縣均有在燒過紙後在墳頭上壓紙三張之俗,以示此家有後人祭掃祖墓,不為“孤魂野鬼”,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念的反映。

(四)受訪者清明祭祖活動的社會關係

祭祖活動自古以來便是宗族內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必然也反映了參與者方方面面的社會關係。本調查主要從祭祖對象與參與祭祖者兩方面進行考察。

祭祖對象以父系直系親屬為主。除祭祀父母者超過五成外,祭祀祖父母者也超過三成。藍田《呂氏鄉約》中對“祭旁親”有“情雖近愛,事則無義” 的評價,認為“近世祭多及旁親”,“祭非其鬼”,不符合宗親關係。這一觀念至今在關中地區的清明祭祖行為中仍影響深刻。筆者在調查中也發現了特殊的現象:祭祀公婆者(30人)與祭祀先祖者(31人)均不足兩成。前者源於關中部分地區特有的風俗:清明當日,出嫁的女子要回孃家祭拜孃家故去的親人。這也賦予了清明節另一種層面的“團圓”意義。“祭祀先祖”較少是有特殊原因的:據筆者20xx年4月在xx縣農村的走訪調查,一則因為關中當地少有大宗族,少有族塋存在,一般人家先祖的墳塋往往分散多處;二則新中國成立後大躍進時期及90年代初,關中農村曾興起過兩次“平墳運動”,很多人家先祖的墳墓已“不封不樹”,難以找尋。不過對先祖的不祭拜只是限於清明等墓祭活動,當地人為家中新故者舉行的“家祭禮”前,家族中全體男子還會集體祭拜曾祖的“墳塋”,即在曾祖墳塋大概所存在過的麥地裏鞠躬(當地稱“迎神禮”)。清明時祭祀先祖活動的減少並不代表關中人家族意識的淡漠,“先人”認識關中人內心深處可以家族中的重大事物的“決策者”。

在與受訪者同行人員的身份及同行目的的調查中,“兄弟姐妹”的比例最高(105人),一般情況下,兄弟姐妹各家只有在過年或婚喪嫁娶時才能到齊見面,清明祭祖禮俗具有聯絡親戚,增進親情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傳統血緣宗族聯繫在現代基層社會的穩定性。至於同行者為配偶(86人)與子女(74人)比例也較高,為父母及長輩比例則不高(54人),這表明祭祖活動已更重視個體價值與情感需求,是新時期家庭倫理人性化的表現。

選擇同行者的目的是多樣化的,“凝聚親情”(72人)、“增進家族凝聚力與認同感”(73人)與“教育子女”(68人)、“陪伴孝順長輩” (59人)各有側重,清明祭祖活動也是家庭結構日益核心化的關中地區家族內部主要的交流媒介之一,家人們在一起祭祖時可以在祭祀同一個祖先的親情中共同協商解決家族中的重要事務,完成家族內部倫理道德的規範與延續。

【第14篇】基層醫療機構基本情況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及目的

醫藥衞生事業關係着億萬人民的健康,關係千家萬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問題。當前我國醫藥衞生事業發展水平與人民羣眾健康需求及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適應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城鄉和區域醫療衞生事業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合理,醫務人員水平較低,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藥品生產流通秩序不規範,醫藥費用上漲過快導致個人負擔過重。因此,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基本情況調查活動,不僅對我們醫學生了解基層醫院的工作有益,還讓我們對未來的工作環境有所瞭解,又對加快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的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調查對象

根據學校《關於暑期社會調查的通知》中的要求以及調查的方便,我對_____衞生醫院和_____服務有限公司企業單位醫療中心進行了調查。

三:調查內容

1.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或城市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醫務人員學歷、職業資格、性別、年齡等情況;

(2)醫務人員構成情況(即有幾名醫生、護士、藥師);

(3)工資待遇;

(4)醫院經費投入;

(5)基本藥物制度使用等等。

2.結合當前就業形勢,談談對到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看法。

四:調查時間

五:調查結果分析與總結

通過問卷調查並對於加以分析,我發現無論是從衞生人員數量還是學歷層次上都應提高。值得讚揚的是:雖然收入和基本待遇方面不是很好,醫務人員們依然默默地在工作着。為了吸引更多的高學歷人才到基層工作:

一.加大政策引導的力度,制定醫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改革和獎勵舉措,切實採取優惠措施。在進得去,出得來,優惠多政策的感召下,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走向基層就業。

二.學校要形成醫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良好輿論導向,還要開展醫學生到基層工作的社會實踐活動,又要加強醫學生到基層就業的艱苦創業教育。

三.完善投入和補償機制,轉變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運行機制。政府負責其舉辦的鄉鎮衞生院、城市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和人員經費,藥品收入不再作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經費的補償渠道,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減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衞生服務費用負擔。

四.要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隊伍建設,通過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全科醫生和社區護士、招聘執業醫師和註冊護士、培訓醫務人員和完善城市醫院對口支援農村制度、落實城市醫生到農村服務的政策等措施,使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服務逐步得到規範,服務水平和質量逐步得到提高。

六:調查結果感悟

本次調查讓我收穫頗豐,我看到了基層醫療機構的現實狀況,發現了醫藥衞生事業較為落後急待發展的一面,找到了新的學習動力和努力方向,同時也深深被基層醫務工作者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精神所感染。發現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在大城市大型醫療機構蓬勃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的問題。只有佔全國人口多數的人民的醫療服務問題解決好,我們的醫藥衞生事業才能真正稱得上蓬勃發展。

【第15篇】民辦教育機構監管調查報告

民辦教育機構監管調查報告範文

近年來,隨着社會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快速增多,涉及教育培訓服務項目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2009年,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受理教育培訓類投訴47起,2010年上升到95起,增幅達到102.1%,佔該局全年受理消費投訴總量的6%。同時,由於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涉及多部門監管職權、經營性質複雜等原因,導致該類經營服務行業的監管效果不佳。針對這一問題,市局組織人員進行了專門調研,認真分析了當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監管工作現狀、存在的問題,並從工商職能角度提出了部分監管工作建議。

一、民辦教育機構特點及監管現狀

截止2010年底,市共有各類民辦教育培訓機構201家,其中有證有照的157家,具備前置審批條件,經工商核准登記的,含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文化教育類培訓機構141家,經勞動局審批登記的職業技能類培訓機構16家;有證無照的38家,該類機構具備前置審批條件,但未經工商核准登記的機構;無證無照的6家,該類機構既未經相關部門核准前置,又未在工商部門核准登記的機構。從總體分析看,當前民辦教育機構經營中存在以下幾大特點:

(一)涉及行業不斷增多。近幾年,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經營範圍不斷擴大,2010年統計顯示,市目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服務項目涉及文化培優、琴棋書畫、音樂舞蹈、職業技能、留學服務等56個類別,比2009年增加了22個種類,是2008年服務項目類別數量的2.3倍。同時,新型教育培訓項目也逐漸增多,如電子類、旅遊類、物流類、網絡經營類等近年來新興的各種專業,均成為當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服務範圍,基本涵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二)經營場所、時間分散。多數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屬於中、小模式型,經營方式靈活、選擇場地較為自由,部分培訓場所屬於租用民宅、車庫、閒置場所等。同時,由於民辦教育機構多數為補充式培訓,辦學時間比正規國營教育學校更加自由,有的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或晚上的時間進行,有的按學員要求臨時性開課,缺少統一教學規劃制度。

(三)教育條件參差不齊。一是辦班條件簡陋。部分培訓機構沒有專用的教室、課桌椅、輔導教材,設在商住樓或自住房屋內,存在着極大的安全隱患。二是聘請的教師教育水平難以保證。有的是兼職教師,還有不少是在校大學生,培訓輔導的成效難以保證。三是沒有嚴格的教學計劃。“縮水縮時”現象嚴重,由培訓老師隨意安排教課時間和內容,培訓質量無法保障。

(四)存在規避監管現象。一是規避工商部門監管。多數民辦培訓機構屬於營利性質的私人辦學型,依據相關法規應當到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由於登記註冊“營利”與“非營利”兩個類型繳納税率的不同和社會捐助程度的差別,多數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以“非營利”性質向民政部門登記,逃避税務的同時規避了工商部門的監管。二是規避教育部門監管。由於教育部門近年來審批門檻不斷增高,部分未得到“辦學許可證”的申請人,將申請經營範圍定為“教育諮詢”類企業,取得工商部門登記資格後大搞教育培訓。這種打“擦邊球”的做法,規避了教育部門的監管,降低了行業准入門檻。

二、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無明確的監管法律依據。一是缺少明確的登記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27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核、批准、註冊或備案手續。”《民辦教育促進法》第18條規定:民辦學校取得辦學許可證,並依照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登記,登記機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即時予以辦理。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涉及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的登記問題,均未以明文提出“由工商部門負責登記”,僅以模糊的字面意思推斷出由工商部門登記。二是缺少明確的管理法律依據。目前,實際監管工作中,涉及民辦教育培訓機構部分由民政、教育、勞動、工商等多個部門分頭負責,非營利性的民辦教育機構由教育部門審批、民政部門登記,工商部門無權管理。針對營利性質的民辦培訓機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66條規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的經營性的民辦培訓機構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這一條款將日常管理執行依據授權於國務院制定,但目前具體的管理法規仍未出台,基層工商部門對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管理時,只能套用《公司法》、《無照經營取締辦法》、《廣告法》等通用性法律法規,缺少專門的具體的法律執行依據。

(二)日常巡查監管較為困難。與正規的國家教育機構相比,絕大多數民辦培訓機構規模小、人員少、自由度大,常以租用的民宅、車庫甚至地下室作為培訓場所,具有較強的分散性和隱蔽性,給基層工商人員市場巡查工作帶來較大難度。同時,部分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由於經營不善無法維持,將其分散的'培訓場所出租給其他無資質培訓機構,還有的成為傳銷、造假活動的窩點,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成為社會安全的重大隱患。

(三)相關處罰標準難以判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規定,工商部門擁有對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登記監管權,但由於相應的監管法律法規缺失,針對民辦培訓機構違法經營行為處罰標準無法統一判定,實際監管執法過程中套用的《公司法》、《廣告法》、《無照經營取締辦法》等,均顯得規定過於粗略、不夠具體明確。

(四)多頭監管存在扯皮現象。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分為“非營利性”、“營利性”兩個種類,非營利性的由教育部門審批,民政部門負責登記和監管,營利性的由工商部門負責登記和監管,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兩中類型無法明確鑑定,絕大多數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以“非營利性”審批登記,而實際經營過程中以營利為主要目的,民政部門職能監管不夠到位,工商部門又被拒絕在監管門檻之外,出現監管“真空”地帶。同時,市場經營中存在“有證無照”(通過教育部門審批,但未在監管部門登記)、“無證無照”(既未通過教育部門審批,也未在監管部門登記)、“超範圍培訓”等多種違法經營行為,這些主體資質不“健全”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由哪個部門監管,目前無法具體確定,有的出現部門間相互推諉現象,長時間處於無監管狀態,有的多部門均實行監管權,導致多重處罰現象發生。

三、做好民辦教育機構監管工作的建議

(一)出台具體的監管法規。堅持以《民法通則》、《經濟法》為基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職業教育法》等為依據,出台有關民辦教育機構的登記、監管辦法,根據是否為營利性、涉及行業的特殊性等進行詳細分類,分別明確登記監管註冊主體和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則。同時,制定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日常監管辦法,結合《公司法》、《行政處罰法》、《無照經營取締辦法》、《廣告法》等法律中適用於民辦培訓機構的法規,根據市場監管實際,制定詳細具體的監督管理規則,明確不同違法種類、不同違法情節的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措施和辦法。

(二)推行引導聯合經營制度。民辦教育機構經營過程中存在規模小、人員少、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這些不足往往會引發投訴糾紛,針對這些問題,工商部門要積極發展職能作用,引導取得正規審批資格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積極發展聯合經營模式,堅持以國家大中專院校為依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努力建立聯合授課機制,有效補充師資不足等問題,同時起到教育系統內部監督自律經營行為的良好效果。

(三)建立長效網絡監管平台。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普遍存在培訓規模小、時間短、分佈散、隱蔽性強的特點,工商作為重要的監管部門,要堅持以備案登記資料為基礎,依託網格式監管平台,建立起長效的動態監管系統,定期下達巡查計劃,加大市場巡查力度。特別針對民辦培訓機構發佈的户外廣告和印刷品廣告進行有效監管,對存在虛假培訓內容,誇大師資力量等違法行為要堅決予以查處,淨化培訓市場環境。

(四)完善多部門聯合監控機制。工商部門在拓展自身監管領域的同時,要探索走聯合相關力量集中對民辦培訓機構的專項整治。如依靠消費者協會的職能,解決因參加培訓產生的各種特殊消費糾紛;依靠教育行政部門的力量,嚴格其准入資格;依靠税務部門的稽查,查處偷税漏税行為;依靠物價部門的介入,規範起收費紛亂的現狀;利用社區力量,及時反饋非法、違法培訓班的信息,便於執法部門及時查處取締。只有充分發揮聯合行動的力量,才能對各類培訓機構進行有效的全面的清查,對非法辦學依法進行取締,保護合法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