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犯罪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8.28K

犯罪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未成年人犯罪常見問題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其中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現象比較明顯。這裏所指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初次和重新犯罪時均未成年或是初次犯罪未成年而重新犯罪時已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情況。由於這類案件日益增加,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特殊現象,有關部門應給予關注。本文從案件特點入手,對這些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長環境進行深入分析,並試圖提出有效對策加以改善。

兩年間,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的15.44% 。

一、案件特點分析

(一) 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第二次受到司法機關處罰的未成年人佔總數的92.5%;第三次受到處罰的有2人,第五次受到處罰的有1人。

(二) 從重新犯罪的時間間隔上看,時間間隔較短、在緩刑期內犯罪現象明顯。緩刑期內重新犯罪的佔總數的47.5%。從時間間隔上看,初次與重新犯罪間隔3年以下的佔總數的45%;間隔3年至6年的佔總數的22.5%;6年至10年的佔總數的15%;間隔10年以上的佔總數的17.5%。

(四) 團伙犯罪現象在重新犯罪中不明顯。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時互相撐腰、壯膽,所以團伙犯罪現象比較明顯;但在重新犯罪時,由於其年齡、身體的增長,多數不需要其他人的協助,單獨實施犯罪行為。

(五) 從犯罪動機上看,再次犯罪的動機比較單一。犯罪嫌疑人在初次犯罪時的動機比較多樣:有為泄私憤故意傷人的,也有受不良影片影響一時衝動的,有精神空虛尋釁滋事的,還有的是為獲取金錢;而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時目標明確,絕大多數是為了獲取不義之財。

(六) 在校生初次犯罪後絕大多數流向社會,外來務工未成年人原本就缺乏監督約束。在實踐中,在校生一旦犯罪,就被打入另類:或是被送往工讀學校,或是被開除學籍推向社會(一般學校都有規定,只要受到刑事處罰就要開除學籍,判處緩刑也不例外)。而不願接受工讀學校嚴格的管理而拒絕入校的未成年人,實際上等同於流向社會。實質上多數犯罪的在校生沒有返校學習的機會,只能與社會青年混在一起。這部分未成年人更容易再次犯罪。而未成年外來京務工人員來京後處於遊蕩狀態,沒有相應監督機構,在服刑期滿後如無正當工作,很多會再次犯罪,成為慣犯。

(七) 暴力型犯罪主體在犯罪前多受過相似暴力侵害。犯罪學生所在學校的周邊,往往存在不良社會氛圍:如高年級同學或退學同學的攔路滋擾,社會青年的敲詐勒索等,一些處於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尤為嚴重。由於學校及相關部門沒有有效措施,或是沒有長效治理機制,致使一些受害未成年人思想發生變化,不認為這種現象是犯罪,反過來拉幫結派,以暴治暴,從暴力受害人轉為加害人。

(八) 犯罪主體的家庭教育多存在問題。不論是來自離異家庭還是普通家庭,普遍存在家長對未成年人疏於管理或是隻知虛寒問暖、對其精神世界一無所知的狀況。特別是在未成年人初次犯罪後,家長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正確的教育引導,沒能及時將未成年人引向正途。

二、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深層原因分析

(一) 犯罪未成年人的二次污染情況值得憂慮。一些未成年人由於交友不慎或是一時衝動觸犯法律,被採取強制措施後或是執行刑罰期間,在牢房內受到同號犯人的教唆、傳染,會沾染上很多不良習氣,甚至學習到各種犯罪的方法。等到其刑滿釋放時已經變成五毒俱全的社會不穩定人員。這樣的關押環境不適合未成年人的改造。

(二) 令人驚異的是,一些未成年人不以坐牢為恥。坐牢前受氣捱打、坐牢後揚眉吐氣的奇特現象使部分未成年人沉溺於揚眉吐氣的快樂中。一些問題少年和社會青年有欺軟怕硬、欺善怕惡的心理,對在校學生頤指氣使、連打帶罵,對受過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則存在懼怕心理,唯唯諾諾。由於未成年人思想單純,不會體會到受刑事處罰對自己一生的長久影響,在短期內會認為坐牢反而使自己在朋友和欺負過自己的敵人人面前有了炫耀的資本,可以召集眾多社會青年對以前欺負過自己的人進行報復,而不必擔心遭受襲擊。

(三) 部分未成年人不能正確認識從輕減輕處罰的涵義。在其 看來犯罪被抓也不過是被取保候審再被判處緩刑,不用坐牢也不用受苦。在心理輔導沒有跟上的情況下,法律對犯罪未成年人的威懾力大大減弱,使未成年人產生犯罪也不是什麼大事的思想。

(四) 沿襲以前的不良生活習慣和朋友圈子,是重新犯罪的重要誘因。未成年人被判緩刑後或是刑滿釋放後,多賦閒在家,一時難以重新迴歸社會,而原來的朋友都找上門來,不良生活習慣繼續延續,未成年人的行為就在不構成犯罪與構成犯罪的邊緣徘徊,很容易再次觸犯法律。

(五)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裏矯正工作缺失嚴重。在現階段,單純法律懲罰不能達到教育矯正目的;而學校老師在課餘的簡單説教,無法成功完成心理矯正輔導;如果家庭又沒有做到耐心幫助和教育(有的甚至沒有家長關心),又將其推向學校和社會,未成年人有一種被拋棄感,繼而在不良社會青年的小團體中尋求歸屬,為其重新犯罪埋下了伏筆。

(六) 學校和有關部門對校園周邊的治理缺乏實效。在當前的一些學校,老師們在保證教學質量之餘,多以保證學生在校時間安全為標準進行管理,對學生走出校園後遇到的問題無暇顧及,使得學校周圍發生的社會青年滋擾學生現象比較突出。學生輕則被搶走小額金錢,重則被毆打至傷,嚴重危害了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人生觀,使一些人形成暴力至上的思想,進而發展為以暴制暴,從受害人變為加害人。

【第2篇】關於吉林省農村“兩後生”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基本情況

從在大安市太山鎮調查的情況看,近幾年該鎮未出現初、高中畢業生在家打仗鬥毆犯罪現象。在當地農村兩後生較少,而且兩後生無業在家的也不多,多在父母親屬的安排下當兵、進入職業學校學習或外出打工經商。從我們瞭解到的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看,也不屬於兩後生,兩名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已考入高等學校,不屬於國中、高中畢業生無業在家犯罪,他們犯罪的原因究其根本是當事人法律觀念意識不強造成的。

二、幾點建議

我們調查後認為,姜豔芳委員在《人民日報》發文關注農村兩後生羣體中違法犯罪高發現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政府部門應該採取措施綜合治理農村兩後生違法犯罪問題。為此,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相關部門應建立農村兩後生檔案。摸清畢業後不打算升學或成績不理想未能升學的學生數量、家庭基本情況以及將來打算,這樣便於動態掌握情況,實現跟蹤管理,才能避免兩後生在離開學校以後變失去管理的情況。

第二,加強對農村兩後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現有職業教育資源,通過廣泛宣傳,積極引導兩後生通過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把兩後生作為農村勞動力培訓的重點,使他們掌握就業和創業技能,在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城鎮化建設中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

第三,把農村兩後生作為勞動力專業的重點羣體。從貸款發放、税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諮詢、就業服務等方面對掌握一定技能的兩後生予以支持,支持他們外出務工或在鄉創業就業。

【第3篇】關於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調查報告

200年2月,根據新的區劃調整成立蕪湖市三山區以來,隨着新區投資建設的力度和規模不斷擴大,蕪湖市三山區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無疑,村居幹部在資金、物資方面有了更多的支配權,加之歷史遺留等原因的影響,近兩年來,村居幹部的職務犯罪問題也日益突出。從兩年來三山區檢察院立案查處的村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來看,如何有效預防村居幹部利用職務便利侵佔農民利益,已是一個迫切和嚴峻的問題,也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維護和諧三山的需要。現將三山區兩年多來發生的職務犯罪問題的特點、原因進行分析,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經和對策,遏止腐敗現象的蔓延,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1、自身素質不高。在違法犯罪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中,多數只有國中文化程度,甚至還有國小文化程度,平時也不注重學習,不具備其履行職務所必需具備的專業和政治水平,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政治水平較低,服務意識不強,思想觀念意識陳舊,認為當村幹部就是為了多撈錢,否則一年到頭忙個啥。二是法律意識不強,法制觀念薄弱,對自己的行為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能正確區是非,合法與違法犯罪的界限。有的村居幹部認為自己以勞務費的形式私分小金庫,是解決村委會成員的福利,不認為是犯罪。

四、預防村居幹部違法犯罪的對策

遏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是村居組織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村委會是羣眾的自治性組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克服腐敗現象,防止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選拔好領導班子,一方面推選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的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村居委員選舉制度,真正選舉出順民心、合民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居委員會主任及成員。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抓好村居幹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一是以培訓班的形式,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案例,對村居幹部和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以案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提高業務水平。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兩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充分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二是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內部監督,首先是要完善財務的審批制度和內部財務監督制度,嚴禁私設小金庫,實行帳款分開管理,定期核對帳目,其次要強化上下級監督機制,實行互相審計制,並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三是加強落實並提高村居幹部的工資福利待遇並制度化。

(四)嚴厲打擊,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發生。檢察機關對村居幹部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要依法辦理,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初查,及時立案,及時提起公訴,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從而化解了幹羣矛盾。

(五)加強預防工作,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充分發揮預防職務犯罪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村居工作實際的預防犯罪新路子:一是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個案預防、案後預防工作;二是開展重點崗位預防,重點防範黨支部書記、村居委員會主任,嚴防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加強與街道等有關部門聯繫,開展系統預防,並把它納入整個社會預防網絡。四是加強村居幹部預防職務犯罪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調研分析,探索發案規律、特點,加大犯罪預測和對策研究力度,不斷調整改進犯罪預防工作,從而減少和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的發生。

【第4篇】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及其預防調查研究報告

近年來,隨着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世界各國均形成了犯罪低齡化的趨勢。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席捲全球、具有共同性的社會問題,他被不少犯罪學家和刑法學家喻為難以醫治的“社會痼疾”。無論是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處在發展中的國家,大都面臨着青少年犯罪迅速增多,犯罪率日益攀升的嚴重狀況。在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同樣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其中也包括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犯罪現象,如駭人聽聞的馬家爵事件等。如何有效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做到有效的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是值得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為此我們專門設計了調查問卷,深入調查和了解大中學生對這一現象的認識、看法,家庭、學校的教育和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作用等。分別在xx大學和xx大學附屬中學中抽取了部分學生共發放問卷x份,該問卷同時涵蓋了高中一、二、三年級的高中生和大學一、二、三、四年級的本科大學生。最後收取有效問卷x份,問卷回收率為x%。為了使本次調查更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本次調查還特別邀請了xx大學法學院的刑法學專家指導設計了本次調查問卷形式和基本問題,並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理論分析。同時,我們深入杭州市各基層法院、檢察院以及瞭解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基本情況,瞭解他們的犯罪動機、犯罪過程等。

犯罪預防是指對犯罪風險的參與、承認、評鑑以及為消除或減少而採取的措施總稱,也稱之為犯罪風險管理,它是在符合經濟效益且能保證潛在被害人人身及社會地位安全的基礎上,減少犯罪風險系統措施的總和。犯罪預防作為政府重要課題之一,通過尋求有效的犯罪預防策略,以干預犯罪發生的原因來降低未來發生的機率,進而控制犯罪的成長與減輕人們居高不下的被害焦慮。在世界各國儼然已成為犯罪控制的新典範。它不限於犯罪處罰,犯罪處罰着重在犯罪發生之後,而犯罪之預防則着重在犯罪發生之前,就像醫療衞生一樣,犯罪也需要事先預防。“事先的預防絕對重於事後的治療與處遇。”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説,預防犯罪比懲罰犯罪要好。因為刑事立法最終目標是在於預防犯罪發生,而非僅僅是在犯罪發生後追訴處罰犯罪者,且大部分的政府理論也認為公共安全是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

一、破窗效應理論的提出

美國心理學歷史上曾進行過這樣一項著名的實驗:把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停放在兩個不同的街區:其中一輛完好無損,停放在社區環境較好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摘掉車牌,打開頂棚,停放在相對雜亂的街區。結果停放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一輛過了一星期還完好無損,而打開車棚的那一輛,不到一天就被偷走。後來把完好無損的那輛汽車敲碎一塊玻璃,在幾小時後就被人盜走。以該實驗為基礎,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提出破窗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也沒有及時修復,他人就可能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玻璃,而這些窗户就會給人造成無序的感覺,在這種無社會秩序的氛圍下,客觀上使得犯罪滋生、蔓延。”這證明同一個道理:環境具有強烈暗示性和誤導性。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學生處於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過度的階段。從人的生理變化來看,他們身體各個器官的成長速度急劇上升或發育趨於成熟、身高、體重、胸圍增加;性激素分泌水平明顯提高,第一、第二性徵表現明顯;生理髮展走向成熟。從人的心理變化來看,他們的求知慾旺盛,好奇心強,社交需求增加,對他人的認可與尊重的需求加強;有虛榮心,性意識進一步增強,喜歡刺激,富於幻想,模仿力強,易受暗示;好勝心強,易衝動,好感情用事。有很強的獨立意識,但分析、判斷、辨別能力尚不完備,認識問題直觀、片面,其認知結構、情感結構和理智等方面均不夠成熟。總之,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水平處在一個趨於成熟而又不夠完善、穩定的階段。不成熟、不穩定是他們的身心特點。另一方面青少年所處的社會環境來看,他們都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文化基礎,具有高級、專業的科學文化水平。在經濟上,大中學生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其經濟來源依賴於家庭。並且,大多數青少年也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從總體上來看,他們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消費觀念不夠成熟。在社會上,由於他們的年齡小,閲歷淺,因而他們不可能擁有較高的社會威望和社會地位,在人格上,他們至少要受到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管束,雖然他們有着強烈的獨立意識,但在外界環境的諸多約束下,尚未形成完整的獨立人格。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社會地位低下與獨立人格不完全也是他們重要的社會特徵。可以説由於大中學生心理結構不夠成熟、不夠穩定,社會閲歷淺,對問題認識直觀、相對膚淺、片面,使其在面對較為複雜的問題時,一方面,自己往往缺乏冷靜的思考正確的分析、判斷,容易形成錯誤的念頭,產生錯誤的結論,從而導致錯誤的行為。另一方面,他們分析、判斷能力不成熟,獨立人格不完善以及經濟上的依附性使其抵制誘惑與判斷正誤、是非的能力相對低下,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被複雜現象所困繞,加上自身強烈的獨立意識與好勝心,易衝動而不理性的個性特徵,常常在已經作出錯誤的決策和行為時難以接受家人和其他人的勸阻,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最終導致犯罪。所以大中學生獨特的身心特點和所處的社會特點決定着其內在動因上的不穩定性和外在誘因上的易受感染性等多種複雜原因共同作用是犯罪形成的結果。 實踐證明:治理青少年犯罪問題僅依靠刑罰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而且不當的刑罰不但起不了預防和懲治犯罪的作用,有時甚至會引起反向的刺激犯罪的作用。如震驚全國的湖南常德張君犯罪集團中的主犯張君在其17歲時因為一次打架,而在“嚴打”期間被處“勞動教養”三年。張君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認為僅僅一次打架而被“勞教”三年,受了不公平的對待,從此開始了他對社會的報復之路。 從這個意義上説,刑法學家蔡墩銘先生曾言的“不當之制裁反而助長犯罪”的觀點有其深刻性,“脱序行為破壞社會秩序,故其行為應受社會之制裁固無問題,但行為人只應受合理之制裁,倘屬於不合理或不當之制裁,行為人雖無法拒絕,惟對其將來所實施之行為,必有深遠影響,殊屬不可忽視。因之,為避免社會控制之實施,反而助長社會上的脱序行為或犯罪行為的發生,對於各種正式或非正式制裁之實施,其妥當性如何,實有待以檢討之必要。” 假如刑罰制裁使用得太廣闊,就會形成濫用。濫用的結果會使刑罰失去公平性與嚴厲性,使刑法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並且,就經濟層面而言,任何的資源均是有限的。因此,任何刑事政策的改革推行,若不考慮成本效率,將會產生“排擠效應”。即投入治安經費增加時,相對地就必須減少其它社會福利或公共建設的支出,因而造成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況且若對犯罪採取強硬措施時,整個刑事司法體系在運行中,反而會對犯罪採取寬鬆的態度,即受到所謂刑事司法熱力學效用的影響。例如立法規定某個罪名的刑罰只為死刑,從立法上看可謂極為嚴厲,但在司法實務中依該罪名判處死刑的並不多,這就是刑事司法熱力學效用的最佳證明。因而可以看出嚴刑峻法是有其極限的。故在西方世界的許多政府,包括德國、英國、瑞典、荷蘭等均設立專門的政府單位,以便能發展,推行並評估犯罪預防策略。

二、傳統犯罪預防措施對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作用的侷限性

傳統的犯罪預防措施或稱威嚇主義是指傳統警政及刑事司法機構的嚇阻,長期隔離及矯治策略等,並貶低他種犯罪預防途徑,其處理原則是鼓勵遵循固有權威的合法指令,即強調威嚇主義、隔離主義、應報主義及依賴刑事司法體系對犯罪者施與明確、迅速、嚴厲和公平的處罰。通過維持更有效而強大的警察力量,高比率的犯罪嫌疑犯被定罪,受刑人刑期的加長,常縮減嫌疑犯的程序權利以提高犯罪者被逮捕、定罪和懲罰的可能性。但就我國來説,近年來,不僅青少年犯罪案件的量增加了,犯罪情節也有嚴重化傾向。犯罪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犯罪中暴力傾向日益明顯化 、案情簡單化(臨時起意犯罪的居多)以及團伙犯罪現象尤其突出。故事實證明光依靠促進公共安全的刑事立法與刑事執法對犯罪率和嚴重犯罪的影響是有限的。德國刑法學者賓丁有句名言,稱刑法具有殘缺不全的特徵。刑法只是所有社會控制體系或社會規範體系中最具強制性之一種手段,僅處罰已經發生的犯罪,對於尚未發生的犯罪,卻未必有限制之效。刑事司法制度需要與其他社會控制之機構密切合作,始有效維持社會共同生活所必需秩序,以防制犯罪。“刑罰的規模應該同本國的狀況相適應。在剛剛擺脱野蠻狀態的國家裏,刑罰給予那些僵硬心靈的印象應該比較強烈和易感。為了打倒一頭狂暴地撲向槍彈的獅子,必須使用閃擊。但是,隨着人的心靈在社會狀態中柔化和感覺能力的增長,如果想保持客觀與感受之間的穩定關係,就應該降低刑罰的強度。” 從這個意義上説,刑罰只不過是社會用以自衞或防衞犯罪的次要手段。刑罰的規範功能的不完整性意味着刑罰絕非最好的和最有效的犯罪預防手段。

三、當前破窗效應理論在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中的應用

因此,我們認為在青少年犯罪預防問題上應借鑑破窗理論,通過消除犯罪的原因、環境,也即環境的暗示性,而控制大中學生的犯罪。於是,重要的問題在於瞭解在市場經濟形成和發展中,究竟觸動了哪些社會因素可能導致青少年犯罪違法的增加呢?分析犯罪問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制轉型期內產生的社會震盪。我國正處於由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後新型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轉型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實現形式。商品經濟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促進社會經濟活力,提高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它嚴重地衝擊原有的價值準則和社會秩序,引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導致價值觀的異化,成為引發犯罪的思想淵源。而青少年時期,是心理髮展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學生正處在高度的社會化進程中,身心發展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強,拒腐蝕的能力較差,如果受到外療條件的不良誘惑和薰染,就容易發展向反面,甚至淪入違法犯罪的深淵。另外,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價值觀的多元化,又在客觀上增加了社會控制的困難,以及受社會亞文化的影響。社會價值導向存在偏頗和混亂,使一些青少年過於注重自我和實現自我價值,缺乏起碼的社會責任感,形成了畸形的價值觀,這成為違法犯罪的心理動因。當自己超常的物質慾望和精神慾望通過正常的途徑得不到滿足時,便採取越軌手段以求解決和解脱。 2.另一方面的原因主要在於客觀環境的不當影響,首先在於家庭的不良影響。家庭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與他們生活時間最長,是對他們影響最大的第一環境。但由於一些家長的生活方式不當或行為不端、監護不力、家庭環境惡劣、家長教育方法不當等原因,導致他們劇烈的心理變化直至矛盾,隨即產生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將孩子“推”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其次是學校教育的失誤。學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主要場所。但如果教育方法不當,也可能使學生染上不良習氣,甚至違法犯罪。如教育思想不端正,一些中學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導致學生厭學、逃學,甚至流入社會參與違法犯罪活動;學校監管不力。一些學校管理不善,規章制度不健全,對學生的不良行為不能進行及時的幫教處理,導致問題沉積,甚至產生違法犯罪團體。此外社會環境的惡化包括大學生在面臨就業時受到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等問題導致他們偏激的認識等都是促使他們犯罪的因素之一。轉型時期的社會控制很難適應這種變化的需要,在諸多社會控制領域表現出明顯的控制乏力甚至失控的狀態。政府職能轉換已沒有完全到位,在某些方面造成社會調控能力弱化。當前,無論是zd機關的建設,還是基層政權,以及治安組織的建設,都存在不適應新的現實的狀況。從而造成無序環境的存在,而這種社會的無組織化 或無序性引起了犯罪違法的增加。這些都不是刑事威嚇主義所能單獨解決的。因為個人犯罪的可能性和他居住於何處有關,往往改變生活環境就會改變個人的行為。

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因此,積極提倡社會關心支持教育,努力構築社會化的防範體系是預防和減少他們違法犯罪的主要策略。犯罪預防的目的在於通過重組、規範其生活的物理環境及強化非正式社會控制來達到減少犯罪的機會和增加犯罪的困難度或風險。最為常見的如門窗加鎖、防盜鈴等使對某特殊犯罪對象之犯罪更加困難或不易成功。非正式的社會控制則是指借對生活區的規劃及建築物的設計使對犯罪產生非正式的心理控制,亦為情境犯罪預防的另一種方式,如美化街道和環境,使產生美感和秩序感,因會有非正式社會控制而減少犯罪,另設計建築物或活動場所,以使青少年通過相互聚集互動增加熟識,消除都市生活的疏離感,均或多或少可對犯罪預防產生效應。如果由於社會的急劇變化改變了社會結構,使原有的社會中制約犯罪違法的機制打破了,當沒有功能上可以替代的新機制時,犯罪違法就會大量增加。德國犯罪社會學派著名代表人物,刑法近代學派主將李斯特的一句名言就是“最好的社會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人基本上是其所生存社會環境和經濟體系下的產物,財富和權力的不平均以及缺乏機會,增加了某些弱勢團體犯罪的可能性。因此,為能有效控制犯罪,很顯然是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的。可以從完善社會基本制度如社會福利、反歧視法案等相應行為規範準則、社會保障、法律救濟等宏觀環境以及教育培訓和職業訓練等微觀個體環境兩方面着手保證社會的有序性,從而有效地預防犯罪違法,限制犯罪違法的發展。

一個良好社會環境的功能在於保障個人權利能有行使的合理途徑和可能性以及在這種權利遭到侵犯時有救濟的途徑,避免因為制度環境的無序性而造成濫用權利現象的產生。具體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上,應該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着手, 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努力構築社會化的防範體系來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xx同志也曾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強調:“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來關心和支持。”他還指出:“只有加強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形成一種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年輕一代才能茁壯成長起來。”只有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協調配合,從早抓起,從苗頭抓起,抓緊抓實,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才能收到實效。

人之所以在熟悉的環境中犯罪的可能性較小,在於其對這個環境中習慣慣例或是生活方式的認可。而在不熟悉陌生環境,短期內無法建立起足夠信任的破窗效應狀態下,極有可能通過犯罪途徑濫用權利。特別是在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很容易產生高消費意識盲目膨脹,追求物質金錢的慾望及腐朽思想嚴重侵蝕了在校學生們的身心健康,一時間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重新抬頭,經濟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他們心理上的不平衡,誘發他們嚮往金錢物質,加上家庭環境氛圍的惡化以及學校教育引導的失誤,使得一些青少年學生無法對整個社會產生足夠的信任感,採取極端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主張或滿足自己的私利。這時,就需要通過對通行的習慣慣例一致化或加以融合使之相近的法律法規便有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權利的行使提供了法定的途徑,而國家的其它社會政策則在於維護該權利行使的可能性。例如增強社會管理者的素質,重視整個社會對青少年的教育;發揮zd部門的職能作用,強化社會管理和社會控制;切實改革學校教育,開展好紀律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導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建立和完善以家庭和學校為主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早期防範體系;通過就業政策創造工作機會;完善立法保障青少年基本權利等都是宏觀環境急待改善的地方。在個體微觀環境中,則強調提高家庭成員的自身的素養,實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端正辦學思想,加大教書育人的力度等改變大中學生們的生活環境和機構。結語

本次調查通過對調查結論的分析,借破窗理論,力圖尋求有效的青少年犯罪預防策略,認為加強對社會環境宏觀和微觀方面的改善,以干預犯罪發生的原因來降低未來犯罪發生的機率,是對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面。“最好的社會政策便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就是對破窗效應理論在青少年犯罪預防問題上最好的詮釋。

【第5篇】針對區域聚眾性犯罪的調查報告

××區是××市的老城區,常住人口21萬、流動人口4.53萬人、暫住人口1.9萬人、寄住人口4萬人,是全市人口密度最大、人員最複雜的地區。近年來聚眾鬥毆、尋釁滋事罪、故意毀壞財物犯罪發案比較突出。從我院提起公訴案件看,這類犯罪具有以下幾個共性:一是參與人員多;二是暴力色彩濃;三是社會影響惡劣。與其他類型的共同犯罪如共同搶劫、共同故意傷害等犯罪相比,這些犯罪體現了犯罪的公然性。既公然藐視法紀和社會公德,肆意毆打他人,惹事生非,強拿硬要,對公私財產恣意毀損,嚴重破壞正常的生產、生活和經營等秩序,使人民羣眾失去安全感。成為擾亂我區社會秩序犯罪的三種主要形態,已經成為社會新的不穩定因素,給區域社會治安帶來很大的隱患。其原因有四:社會環境及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文化傳媒方面的原因。認知方面的原因。酗酒引發聚眾鬥毆案件。

一、如何在聚眾性犯罪中適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在檢察工作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見》雖重點體現了寬,但也不是一味地“從寬”,這裏的“從寬”也應依照具體案件區別對待,同樣要注重寬與嚴的有機統一。正所謂過嚴易枉,過寬易縱,無論是“過嚴”、還是“過寬”,都會造成司法不公。因此,在辦理聚眾性案件中要正確理了解和適用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作到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互補、寬嚴有度。

(一)重點在寬。

在適用輕緩刑事政策的司法實踐中,當寬則寬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等到體現:一是對未成年人或在校學生、老年人、殘疾人、初犯;二是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三是具有自首、立功、未遂、中止等法定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情節的案件;四是對自己所犯罪行的危害性認識深刻、認罪態度較好,主觀上確有悔過表現,不致發生毀滅證據、串供、作偽證和不致再次實施犯罪或繼續犯罪的;五、基本犯罪事實已經查清,有被害人的案件得到被害人諒解、達成調解協議並賠償到位的。本着“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於符合條件的犯罪案件,應依法適用輕緩的刑事司法政策,寬以處之。例如被告人田某、朱某某、趙某某、高某等人的聚眾鬥毆案中,涉案的陳某等10中最大的17歲、最小的剛滿16歲,均是在校學生。我院在審查起訴時瞭解到這些孩子一貫表現良好,並非那種無可救藥的“壞孩子”,此次犯罪具有偶然性,而且被害人對本案的發生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案發後,幾名犯罪嫌疑人對自己不理智的行為都十分後悔,積極地賠償了被害人的損失,學校領導也請求對這幾名學生從寬處理。在這種情況下,檢察機關考慮,如將這幾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起訴到法院,並進一步予以刑罰處罰的話,一方面會影響到他們的學業、前途;另一方面很有可能將他們過早地置於另類,使他們陷得更深而喪失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樣非但達不到挽救的目的,反而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我們決定利用檢察裁量權,對這幾名犯罪嫌疑人做了相對不起訴處理。如今,幾名學生重新開始了他們的學業,並一致表示將改過自新,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種“寬”有利於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未成年人的健康發展。

(二)寬中有嚴

對於同一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也應當區別其各自不同的情況。對於那些只有給予嚴厲打擊才能起到震懾作用,才能挽救的犯罪嫌疑人,則不能一味地“從寬”,而應當依法從嚴,堅決打擊。具體而言,對具有下列情形的犯罪案件,應做到該嚴則嚴:1、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較大的;2、社會反響強烈的;3、系慣犯、累犯、屢教不改的;4、系主犯、首犯的;5、作案手段殘忍,情節惡劣的。例如上述案例田某等4人,檢察機關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從寬”,而是當嚴則嚴,堅決打擊,依法對其提起公訴,最終法院對其判處了有期徒刑。這也充分體現了充分體現了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寬中有嚴,嚴中有寬,寬嚴得當、區別對待”的原則。從而,有利於化解矛盾、減少對抗、促進和諧,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針對聚眾性犯罪的特點和成因,我們應對策略

聚眾鬥毆、故意毀壞財物、尋釁滋事犯罪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容易使社會產生不安定因素,影響人民羣眾的安全感。預防聚眾性案件的發生,需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筆者認為應採取以下對策,以減少和制止此類犯罪的發生。

一是繼續強化對上述三類聚眾性犯罪的打擊力度。將聚眾鬥毆、尋釁滋事、故意毀壞財物犯罪作為打擊重點,加快辦案節奏,確保打擊力度,形成震懾力。

二是採取新的治安防範措施,加強人防、物防、技防,應對複雜多變的治安形勢。加強對矛盾糾紛的清理整頓工作,加強對重點場所、部門、行業的治安防範和檢查監督,全方位落實防範措施,加強對重點地區、場所的巡邏防範,對重點人員、高危人羣實施監控,納入視線,提前預警,從 源頭入手預防減少聚眾性案件的發生。

三是加強對電子遊戲廳、歌舞廳、枱球廳等娛樂場所的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對該類場所的管理檢查,安排人員負責巡查。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網吧,及時消除其中含有反動、暴力、色情和其他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內容的信息。特別對於放任未成年人進入的黑網吧要重罰或取締,對黑網吧的查處要不間斷地進行,使其無處藏身。

四是依法做好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工作。青少年、進城務工青少年極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違法犯罪。因此,整合社會資源,全社會齊抓共管,構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殺毒軟件。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工作;積極開展青少年生理、心理教育等;狠抓落實《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學習宣傳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少年學生,並在全社會形成教育與管理、保護與治理相結合的體系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要多建一些青少年娛樂活動場所,使他們旺盛的精力有所寄託,不走無聊、消極、閒逛的道路。開展“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他們解決生長髮育階段的心理困惑,讓他們不再迷茫,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温暖,看到前途和光明,增強信心和勇氣,激發他們好學上進,自覺鍛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有效地維護了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促進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五是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圍繞治安、交通安全、網絡文明等主題,開展法律諮詢、專題講座、摸擬訓練、巡迴報告、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徵文等等活動,宣傳食品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毒、防艾滋、防不良網站、遠離傷害、遠離犯罪等安全自救知識;組織開展法律宣傳週、宣傳日活動,加強宣傳教育,整合社會資源,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工作;積極開展青少年生理、心理教育等;狠抓落實《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學習宣傳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少年學生,整合社會各界力量,通力配合聯合行動,實行綜合治理,齊抓共管,克服單打一,背靠背,形成多維立體的預控網絡。通過法律宣講團,送法進校園、進社區等普法宣傳形式,進行普法教育,適時運用典型案例到當地進行以案説法活動,防患於未然。

六是加強對社會閒散人員管理,引導無業人員等正確對待生活,增強其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約束自己的行為。組織開展以創業自謀生路為目的的培訓活動,使之有人管,有事做,減少他們結夥遊蕩的機會和條件以減少犯罪的發生。

七是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通過走訪外來務工人員在我區的集中居住地,瞭解其生活和工作情況,充分掌握目前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生產現狀;針對目前外來涉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老鄉觀念錯位,以及所在企業管理的疏漏等方面存在的犯罪誘因性問題,向駐區的一些大量僱傭外來務工人員的企業就如何加強日常管理、法制教育、集中居住等問題發出了檢察建議,要求企業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外來職工能全身心的融入企業生產和本地社會事業,以提高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歸屬感,做好事前預防工作;為企業外來務工人員開展法制講座,採用以案析法的形式就常發於外來人員中的盜竊、聚眾鬥毆、尋釁滋事、故意傷害等刑事案件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從而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制觀念,增強他們明辨不良行為、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之間界限的能力。

【第6篇】關於打擊刑事犯罪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二是強化措施,命案偵察破案取得重大突破。命案是對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害最多的犯罪,一旦發生命案,必將給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情緒造成極大的影響。為此,公安機關高度重視,堅持把“命案必破”作為偵察破案的重要衡量標準和目標要求。要求全體民警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充分認識“命案必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自我加壓,攻堅克難。發生涉命案件,局長和分管局長劉清華都親自上案,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案組,制定偵破工作責任制,全力攻破。今年以來,及時偵破了盧金望殺親案、張慶玉殺害幼女案、劉建勛殺人案等11起殺人案件,繼去年命案全破,今年命案偵破率為96.4%,在×××市保持領先水平。

三是打防結合,防範網絡更加嚴密。在打擊刑事犯罪的過程中,市公安局一直認真貫徹“打防並舉”的方針,在強化打擊力度的同時,加大對治安防犯控的投入,充實巡警力量,加強裝備建設,積極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治安防犯。深入實施“五四三”巡控工程,整合機關科室、巡警、刑警、治安、交警、分局、派出所等警種單位的警力,科學用警,合理布警,採取機動車、自行車、徒步相結合,警便結合,巡警守侯等多種方式,24小時展開巡邏,加大對首腦機關、重點要害部位、案件易發區域、居民區、主要道路的巡邏密度和頻率。加強“兩點兩站”規範化建設,就近巡邏,輻射周邊。今年以來,通過巡邏直接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67名。同時,充分發揮基層治安保衞組織的作用,積極利用治安防範承包責任制、值班户、聯户聯防等有效載體,廣泛發動羣眾,開展羣防羣治,有效的防範和減少了犯罪。

四是打擊有組織犯罪取得良好效果。團伙犯罪往往犯罪次數比較多,數額比較大,社會影響面比較廣,對羣眾危害比較嚴重,因此歷來是打擊刑事犯罪中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 ,市公安局強化對犯罪嫌疑人的審查審訊,深挖細查有組織犯罪,加大對團伙成員的追捕力度,抓到一個,帶出一批,及時打掉了王玉金等四人盜伐林木犯罪團伙等56個犯罪團伙,破獲犯罪團伙數是去年的三倍多,特別是破獲了盜竊機動車油料、盜竊機動車、城區入室盜竊等系列案件,有力的維護了社會穩定。二、存在問題 今年以來,市公安機關齊心協力,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有一些問題。主要是:

(一)羣防羣治、治安聯防工作沒有落到實處。社會治安的穩定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只有認識一致,積極參與,共同抵制刑事案件的發生,才能達到社會治安的預期效果,但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村民居委會重視程度較差,聯防羣防依然流於形式,具體措施不到位,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犯罪空隙和漏洞,給人民羣眾造成了不安全感。

(三)辦案經費不足。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就需要有充足的經費保障。市財政對公安部門沒有撥給專門辦案經費,使公安工作的順利開展受到很大影響。

(四)公安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公安幹警隊伍的能力、素質對搞好公安工作至關重要,只有政治過硬、作風正派、具有現代公安知識和管理能力的幹部隊伍,才能適應公安工作現代化的要求。公安人員在招考時往往偏重於對體能的要求,忽略了對思想政治素質的要求,因此個別民警思想素質還有待提高。例如市公安局有部分公安人員特別是派出所民警出警時,認為能當場以民事案件調解的就當場調解結案了,證據意識薄弱,以致當事人雙方事後因同一問題再發生糾紛時缺乏證據而難以解決。再就是由於公安機關內部人員編制偏少,進口太嚴,專業人員(包括專業技術人員、法律專業人員)很難充實到公安隊伍中來,公安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公安幹警的業務素質有待提高,以更好地適應當代經濟、科技、公安發展的要求,

【第7篇】工讀學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xx學校的概況

廈門市xx學校1998年11月由廈門市人民政府批准建校,1999年4月正式開辦。工讀學校由市教育局主辦、市公安局和司法局協辦,並派員參加管理工作的一所特殊學校。它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把接受工讀教育的學生改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並掌握一定生產勞動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合格公民。在校學習期限一般是一至三年,參照原來的文化程度,將72名在校生編為七年級、八年級各一個班,九年級年段兩個班,學籍仍保留在原學校,其進入工讀學校的經歷不記入學籍檔案。畢業後由原校發給畢業證書,並一視同仁參加升學考試,在校生按同等國中收費,另收生活等費用450元。工讀生畢業後,學校還有一年時間對他跟蹤,發生問題,還要幫教。

五年多來,xx學校先後接收工讀生372名,從其中145名調查的錯誤、違法性質來看,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長期曠課,夜不歸宿,嚴重違反校規的19名,佔13.1%;二是打架鬥毆,無理取鬧,對抗辱罵老師的31人,佔21.38%;三是有偷盜、賭博、搶劫、勒索行為的85人,佔58.62%;四是有流氓習氣,挑逗女同學,直至犯有兩性錯誤的6人,佔4.14%。

幾年來,xx學校認真貫徹“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學育人,造就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對在校生要求集中食宿,實行半封閉式、半軍事化管理,進校三個月不讓回家,切斷社會關係。在管理教育中堅持嚴格管理和耐心説服教育相結合;在課程安排上,以部編教材為主,正課教育與社會輔助教育、適當勞動鍛鍊相結合;在教育方法上以表揚鼓勵為主,堅持表揚鼓勵與批評懲誡相結合。全體教師既是傳道授業的師長,又是他們學習生活的密友。幾年來,他們在教育挽救這批後進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顯的成績,把這批處於犯罪邊緣的後進生中的大多數改造成好學上進,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的好孩子。據已經離校的83名工讀生調查,已拿到畢業證書的有34名,佔離校總數的40.96%,有44名工讀生因表現好,學習進步,被批准返回原校就讀,佔離校總數的51%。還有2人入團,1人入黨參軍。原工讀生林某某,去年畢業後考入某中等專業學校。當他拿到入學通知書時,激動地哭了。他説:“我是個浪子,我所以有今天,是老師幫助教育的結果。”八年級年段阮某某的媽媽一再誇工讀學校辦得好。她説:“是xx學校挽救了我的孩子,現在小阮的學習成績不僅是公認的好,還學會了洗衣服,幹勞動活。放假一回到家,就幫助家裏幹這幹那。”現在她對孩子的前途充滿了信心。

二、在校生犯錯違法的根源

從現有在校的72名工讀生的年齡來看,大部分是十三、四歲的孩子,最小年齡僅12歲,最大年齡也才16歲,他們是怎樣走上錯誤違法道路的?從59名犯有各種錯誤違法行為工讀生來看,大部分都可以從他們的家庭和家教中找到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情況影響着未成年人的發展和健康成長。一是家庭結構不健全。有父無母或有母無父,或父母雙亡或父母離異。這種不和諧的家庭在小孩的心理和性格形成上產生負面影響。二是家長喪失或缺乏監護管教能力。使這些小孩長期無人管束,致使他們為所欲為惡習不斷。三是溺愛嬌慣型的。使小孩從小養成嬌橫行為,無心讀書,大把花錢,無錢便勒索同學。四是雙職工、雙勞力型的。家長平時沒精力管,聽之任之,孩子出了問題又不夠冷靜,態度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長對立。

【第8篇】犯罪調查報告範文

一、xx學校的概況

廈門市xx學校1998年11月由廈門市人民政府批准建校,1999年4月正式開辦。工讀學校由市教育局主辦、市公安局和司法局協辦,並派員參加管理工作的一所特殊學校。它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把接受工讀教育的學生改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並掌握一定生產勞動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合格公民。在校學習期限一般是一至三年,參照原來的文化程度,將72名在校生編為七年級、八年級各一個班,九年級年段兩個班,學籍仍保留在原學校,其進入工讀學校的經歷不記入學籍檔案。畢業後由原校發給畢業證書,並一視同仁參加升學考試,在校生按同等國中收費,另收生活等費用450元。工讀生畢業後,學校還有一年時間對他跟蹤,發生問題,還要幫教。

五年多來,xx學校先後接收工讀生372名,從其中145名調查的錯誤、違法性質來看,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長期曠課,夜不歸宿,嚴重違反校規的19名,佔13.1%;二是打架鬥毆,無理取鬧,對抗辱罵老師的31人,佔21.38%;三是有偷盜、賭博、搶劫、勒索行為的85人,佔58.62%;四是有流氓習氣,挑逗女同學,直至犯有兩性錯誤的6人,佔4.14%。

幾年來,xx學校認真貫徹“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學育人,造就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對在校生要求集中食宿,實行半封閉式、半軍事化管理,進校三個月不讓回家,切斷社會關係。在管理教育中堅持嚴格管理和耐心説服教育相結合;在課程安排上,以部編教材為主,正課教育與社會輔助教育、適當勞動鍛鍊相結合;在教育方法上以表揚鼓勵為主,堅持表揚鼓勵與批評懲誡相結合。全體教師既是傳道授業的師長,又是他們學習生活的密友。幾年來,他們在教育挽救這批後進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顯的成績,把這批處於犯罪邊緣的後進生中的大多數改造成好學上進,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的好孩子。據已經離校的83名工讀生調查,已拿到畢業證書的有34名,佔離校總數的40.96%,有44名工讀生因表現好,學習進步,被批准返回原校就讀,佔離校總數的51%。還有2人入團,1人入黨參軍。原工讀生林某某,去年畢業後考入某中等專業學校。當他拿到入學通知書時,激動地哭了。他説:“我是個浪子,我所以有今天,是老師幫助教育的結果。”八年級年段阮某某的媽媽一再誇工讀學校辦得好。她説:“是xx學校挽救了我的孩子,現在小阮的學習成績不僅是公認的好,還學會了洗衣服,幹勞動活。放假一回到家,就幫助家裏幹這幹那。”現在她對孩子的前途充滿了信心。

二、在校生犯錯違法的根源

從現有在校的72名工讀生的年齡來看,大部分是十三、四歲的孩子,最小年齡僅12歲,最大年齡也才16歲,他們是怎樣走上錯誤違法道路的?從59名犯有各種錯誤違法行為工讀生來看,大部分都可以從他們的家庭和家教中找到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情況影響着未成年人的發展和健康成長。一是家庭結構不健全。有父無母或有母無父,或父母雙亡或父母離異。這種不和諧的家庭在小孩的心理和性格形成上產生負面影響。二是家長喪失或缺乏監護管教能力。使這些小孩長期無人管束,致使他們為所欲為惡習不斷。三是溺愛嬌慣型的。使小孩從小養成嬌橫行為,無心讀書,大把花錢,無錢便勒索同學。四是雙職工、雙勞力型的。家長平時沒精力管,聽之任之,孩子出了問題又不夠冷靜,態度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長對立。

大學生犯罪現象調查報告

在我院近兩年受理的刑事案件中,出現了一個本不該出現的犯罪羣體:大學生。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備受社會關注的天之驕子們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辦人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怎樣才能減少大學生犯罪現象?帶着這些問號,筆者對我院受理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大學生犯罪特點

(一)犯罪類型:大學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單一,從目前統計情況看,僅涉及盜竊和故意傷害這兩種罪名,筆者在調查前主觀認為應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沒有一例;涉案大學生男女比例為7:1,男大學生主要涉嫌故意傷害罪,女大學生無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盜竊罪;

(二)涉案金額(後果):涉嫌盜竊罪的大學生們下手的目標都是移動性強的個人物品,如移動電話、信用卡、隨身聽等,且涉案金額都比較小,多數都在千元左右,僅有一例涉案金額為七千元(審查結果為不起訴);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情節最高是“輕傷偏重”,絕大多數為輕傷;

(三)侵害客體:大學生犯罪侵害的客體多是同學,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為被侵害對象,如同宿舍同學。不認識的人被侵害權益的僅有兩例(故意傷害罪一例、盜竊罪一例);

(四)強制措施:大學生犯罪以取保候審為主要強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僅有一例因傳喚不到而改變強制措施的;

(五)處理結果:處罰一般都較輕。不起訴案件佔15%,其餘均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罰;在審理程序上一般適用簡易程序。

(六)人員成分:在涉案大學生中,以民辦高校的本專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學院的本專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專科為主。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現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學生犯罪的情況。

(七)年齡結構:以本科一、二年級和專科一年級的學生為主。本科三、四年級學生犯罪的情況沒有出現一例。

(八)户籍特徵:以外地來京上學的大學生為主。僅有兩例本地學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觀故意:這些大學生主觀惡性比較小,沒有頑抗情緒,全部都能如實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穩定,從偵查階段到庭審階段,均未出現翻供現象。

二、大學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學生法律意識普遍淡漠。

就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來看,重心仍然在於學歷教育,而非素質教育。雖然幾經呼籲這種“重學歷、輕素質”的情況有所改觀,但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況。在中國小的課本當中沒有關於普法教育的內容,就算是在大學,也僅僅是在大學一年級時開一門必修課“法律基礎理論”。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從學生到家長都只注重分數,而忽略素質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會大環境和學校小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們雖然已經屬於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但由於絕大多數屬於自幼上學、很少接觸社會,其心理狀態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圍的環境對他們影響不容忽視。

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學生們從小接觸最多的就是電視和書報雜誌。一些港台不良影視作品和雜誌從視覺和心靈上衝擊着學生們的人生觀、道德觀,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們的一言一行。某些長期浸淫其中的學生在脱離中學的“高壓管理”進入較為自由的大學後,思想放鬆,有可能會走上歧途。雖然絕大多數犯罪的大學生案發後都後悔不已,但已無濟於事。

從學校小環境來看,在犯罪大學生所屬的學校中,民辦大學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學院。不可否認,某些民辦大學為吸納大學聯考落榜學生和低分學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成人教育學院也為社會上希望繼續進修的人員提供了機會,但二者注重經濟效益、實行鬆散管理的辦學模式也為當地的社會治安埋下了隱患,更不利於大學生的成長。

3、犯罪大學生心理原因分析

(1)僥倖心理、衝動心理作祟。大學生犯罪當中,蓄謀犯罪的幾乎沒有,多是衝動型犯罪,即臨時起意。犯盜竊罪的大學生多存在貪慕虛榮,貪圖享樂思想。在僥倖心理的驅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將他人物品“順手牽羊”,僅有一例是出於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竊;犯故意傷害罪的大學生多是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待到把人打傷後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響。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體全部是大學一、二年級(包括大專)的學生,尤以外地學生居多。外地大學生初來北京求學,遠離家鄉和親人,周圍環境變動很大,心理處於學生向成人過渡的轉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澀,心理易產生失衡或彷徨,孤獨感也油然而生。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貫懶散的學生這時如果沒有人從旁開導,容易走上歧途。

4、誘使大學生犯罪的“導火索”分析

誘使大學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誘使犯罪的導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範意識不強,給思想不良大學生以可乘之機。在盜竊案例中,被盜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隨手放置在暴露於公共視線之內的地方,引發了思想不良的大學生順手牽羊;故意傷害案例中,被害人對有暴力傾向(或醉酒)的大學生缺乏防範意識,不懂得適時避讓,以退為進,結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傷害。

三、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案件中應注意的問題:

1、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犯罪案件中,應以挽救為主,以攻心為上,針對個案制定案件審查方案,對不同性質的大學生犯罪要採取不同策略。對一貫表現良好僅是一時糊塗的大學生,要給予其適當安慰,鼓勵其繼續學業(或是繼續學習);對於確屬主觀惡性較大、劣跡斑斑的個別“害羣之馬”,承辦人員也應注意將其與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區分,仔細審查後作出適當的結論。

2、承辦人員應及時與學校、家庭溝通,深挖犯罪大學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草結案了之。大學時代是一個學生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在辦案中忽略了對犯罪大學生身邊環境的瞭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學生犯罪預防工作。承辦人員應以檢察建議的形式督促學校(以民辦學校為主)健全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校風,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後的入學引導工作,加強大學生日常法律基礎教育,加大對大學生的管理力度,使學校在教育產業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完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3、承辦人特別應注意辦案後的回訪工作。犯罪的大學生主觀惡性不大,多是輕型犯罪,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刑滿迴歸社會,還有不少被判處緩刑的大學生迴歸社會時間更短。在很短的時間裏,這些大學生經歷了自己人生最慘痛的一次教訓,憑自身的努力很難做到“哪裏摔倒哪裏站起來”,更多的是需要周圍的親人朋友的幫助。然而一些學生家長“恨鐵不成鋼”,又是斷絕家庭關係,又是對刑滿歸來的孩子冷嘲熱諷,進一步打擊了犯罪大學生的生活信心,很有可能會促使這些大學生破罐破摔,再次滑向犯罪的深淵。承辦人員應該關注自己經辦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通過寫信、通電話等方法瞭解其近況,鼓勵其改過自新,及時幫助犯罪大學生打消消極的念頭,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4、承辦人員應針對大學生犯罪個案或同類案件及時調研,找出相似之處,及時與案發大學聯繫,以講座、宣傳材料等各種形式強化大學生的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要求大學生們平時注意保管好錢財,遇事要冷靜沉着,不能意氣行事等等,均能起到很好的犯罪預防作用。

未成年人犯罪常見問題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其中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現象比較明顯。這裏所指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初次和重新犯罪時均未成年或是初次犯罪未成年而重新犯罪時已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情況。由於這類案件日益增加,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特殊現象,有關部門應給予關注。本文從案件特點入手,對這些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長環境進行深入分析,並試圖提出有效對策加以改善。

兩年間,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的15.44% 。

一、案件特點分析

(一) 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第二次受到司法機關處罰的未成年人佔總數的92.5%;第三次受到處罰的有2人,第五次受到處罰的有1人。

(二) 從重新犯罪的時間間隔上看,時間間隔較短、在緩刑期內犯罪現象明顯。緩刑期內重新犯罪的佔總數的47.5%。從時間間隔上看,初次與重新犯罪間隔3年以下的佔總數的45%;間隔3年至6年的佔總數的22.5%;6年至10年的佔總數的15%;間隔10年以上的佔總數的17.5%。

(三) 初次犯罪與重新犯罪的罪名重合度與其犯罪間隔成反比。犯罪間隔3年以下的人中,前後觸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為61.1%;犯罪間隔為三年以上的人中,前後觸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僅為22.7%。由此可以看出,犯罪間隔時間越短,罪名重合度越高,且罪名多集中在搶劫、盜竊、故意傷害等暴力型或財產型犯罪,判處刑罰相對較輕;而犯罪間隔時間較長的犯罪嫌疑人,其再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種類較多,情節也趨於嚴重,被判處的刑罰多重於初次犯罪的刑期。

(四) 團伙犯罪現象在重新犯罪中不明顯。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時互相撐腰、壯膽,所以團伙犯罪現象比較明顯;但在重新犯罪時,由於其年齡、身體的增長,多數不需要其他人的協助,單獨實施犯罪行為。

(五) 從犯罪動機上看,再次犯罪的動機比較單一。犯罪嫌疑人在初次犯罪時的動機比較多樣:有為泄私憤故意傷人的,也有受不良影片影響一時衝動的,有精神空虛尋釁滋事的,還有的是為獲取金錢;而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時目標明確,絕大多數是為了獲取不義之財。

(六) 在校生初次犯罪後絕大多數流向社會,外來務工未成年人原本就缺乏監督約束。在實踐中,在校生一旦犯罪,就被打入另類:或是被送往工讀學校,或是被開除學籍推向社會(一般學校都有規定,只要受到刑事處罰就要開除學籍,判處緩刑也不例外)。而不願接受工讀學校嚴格的管理而拒絕入校的未成年人,實際上等同於流向社會。實質上多數犯罪的在校生沒有返校學習的機會,只能與社會青年混在一起。這部分未成年人更容易再次犯罪。而未成年外來京務工人員來京後處於遊蕩狀態,沒有相應監督機構,在服刑期滿後如無正當工作,很多會再次犯罪,成為慣犯。

(七) 暴力型犯罪主體在犯罪前多受過相似暴力侵害。犯罪學生所在學校的周邊,往往存在不良社會氛圍:如高年級同學或退學同學的攔路滋擾,社會青年的敲詐勒索等,一些處於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尤為嚴重。由於學校及相關部門沒有有效措施,或是沒有長效治理機制,致使一些受害未成年人思想發生變化,不認為這種現象是犯罪,反過來拉幫結派,以暴治暴,從暴力受害人轉為加害人。

(八) 犯罪主體的家庭教育多存在問題。不論是來自離異家庭還是普通家庭,普遍存在家長對未成年人疏於管理或是隻知虛寒問暖、對其精神世界一無所知的狀況。特別是在未成年人初次犯罪後,家長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正確的教育引導,沒能及時將未成年人引向正途。

二、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深層原因分析

(一) 犯罪未成年人的“二次污染”情況值得憂慮。一些未成年人由於交友不慎或是一時衝動觸犯法律,被採取強制措施後或是執行刑罰期間,在牢房內受到同號犯人的教唆、傳染,會沾染上很多不良習氣,甚至學習到各種犯罪的方法。等到其刑滿釋放時已經變成“五毒俱全”的社會不穩定人員。這樣的關押環境不適合未成年人的改造。

(二) 令人驚異的是,一些未成年人不以坐牢為恥。“坐牢前受氣捱打、坐牢後揚眉吐氣”的奇特現象使部分未成年人沉溺於“揚眉吐氣”的快樂中。一些問題少年和社會青年有欺軟怕硬、欺善怕惡的心理,對在校學生頤指氣使、連打帶罵,對受過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則存在懼怕心理,唯唯諾諾。由於未成年人思想單純,不會體會到受刑事處罰對自己一生的長久影響,在短期內會認為坐牢反而使自己在“朋友”和欺負過自己的“敵人”人面前有了炫耀的資本,可以召集眾多社會青年對以前欺負過自己的人進行報復,而不必擔心遭受襲擊。

(三) 部分未成年人不能正確認識“從輕減輕處罰”的涵義。在其 看來,犯罪被抓也不過是被取保候審再被判處緩刑,不用坐牢也不用受苦。在心理輔導沒有跟上的情況下,法律對犯罪未成年人的威懾力大大減弱,使未成年人產生“犯罪也不是什麼大事”的思想。

(四) 沿襲以前的不良生活習慣和朋友圈子,是重新犯罪的重要誘因。未成年人被判緩刑後或是刑滿釋放後,多賦閒在家,一時難以重新迴歸社會,而原來的朋友都找上門來,不良生活習慣繼續延續,未成年人的行為就在不構成犯罪與構成犯罪的邊緣徘徊,很容易再次觸犯法律。

(五)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裏矯正工作缺失嚴重。在現階段,單純法律懲罰不能達到教育矯正目的;而學校老師在課餘的簡單説教,無法成功完成心理矯正輔導;如果家庭又沒有做到耐心幫助和教育(有的甚至沒有家長關心),又將其推向學校和社會,未成年人有一種被拋棄感,繼而在不良社會青年的小團體中尋求歸屬,為其重新犯罪埋下了伏筆。

(六) 學校和有關部門對校園周邊的治理缺乏實效。在當前的一些學校,老師們在保證教學質量之餘,多以“保證學生在校時間安全”為標準進行管理,對學生走出校園後遇到的問題無暇顧及,使得學校周圍發生的社會青年滋擾學生現象比較突出。學生輕則被搶走小額金錢,重則被毆打至傷,嚴重危害了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人生觀,使一些人形成“暴力至上”的思想,進而發展為“以暴制暴”,從受害人變為加害人。

關於齊齊哈爾市青少年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

摘要:青少年犯罪現象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本文以對齊齊哈爾市青少年犯罪基本情況的調查為基礎,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的進行分析,以期探求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原因;對策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積極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對於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犯罪,進而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青少年違法犯罪基本情況及案件特點

全市0至14歲週歲幼兒、兒童共有684802人,14-28週歲青少年共有1143293人。xx年至xx年,違法犯罪人數分別為2 526人、2 607人、2 809人,其中14歲至18歲青少年為192人、165人、135人,分別佔總人數的7.6%、6.3%、4.81%,18歲至25歲青少年為417人、537人、575人,分別佔總人數的16.51%、20.6%、20.47%。從犯罪性質看,盜竊、搶劫犯罪最為突出。許多青少年貪圖吃、喝、玩、樂等物質享受,又想不勞而獲,從小偷、小摸走向盜竊、搶劫犯罪;此外,故意傷害犯罪人數眾多,聚眾鬥毆和xx犯罪增長較快,一些青少年模仿電影電視中的不良角色做案手法,呈一時“英雄”之氣,無所顧忌,以致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從犯罪形式看,兩人以上共同犯罪增多。一些青少年由於過早輟學,無所事事,浪跡街頭,便三五成羣,拉幫結夥,經常聚集在一起酗酒滋事、依仗人多屢屢作案。有的模仿影視片中的黑社會組織,拉攏腐蝕社會閒散青少年,成立幫派或團伙。從犯罪年齡段看,逐漸趨向青年化,且犯罪後果嚴重。在受到刑事處罰的青少年當中,18歲以下的人數正在逐年減少。三年來,全市已發生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中,18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佔到青少年犯罪總數的46%、30.73%、20.48%,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經達到智能化、成人化、成熟化,有的一人就犯有數罪,而且後果嚴重。從犯罪身份看,無業青年佔有相當比例。他們絕大多數人法律意識不強,由於無正當職業,終日遊蕩社會,把上網、看錄像、打枱球、玩遊戲作為生活的主要內容,久而久之,養成好逸惡勞的惡習,潛移默化地形成犯罪意識,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對於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各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

(一)學校教育存在誤區

一是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部分學校和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過分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重視優等生的培養,對於行為規範較差的學生關注較少,甚至採取放任、放棄的態度,導致“差生”失去了進取心,產生了自卑心理,甚至產生報復社會的想法,導致一些學生的厭學、輟學流落到社會上,形成不良羣體。二是學校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教育形式單一,教學方法簡單,多采取“填鴨式”教學,缺乏靈活的教育形式,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教育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存在“一鍋煮”、“一律化”現象,好的學生“吃不了”,差的學生“吃不飽”,形成了“少數人有病,大多數人跟着吃藥”的局面。有的學校法制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只是流於形式,導致法制教育在課程、師資等方面的不到充分的保障,上與不上一個樣,上好上壞一個樣,法制教育課形同虛設。

(二)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一是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教,有的家長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給予子女足夠的關懷,往往只從物質上滿足他們的需求,卻沒有從精神上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指導,要麼對其過於溺愛、袒護,要麼對其不聞不問、聽之任之,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心理髮展扭曲,形成不良的意識和行為習慣。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有的家長奉行簡單粗暴的“棍棒教育”,不主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和需求,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獨立人格,以打罵的方式懲罰教育子女,而尚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人對這種管教方式十分反感,結果導致家長和子女之間無法溝通情感,並逐漸形成了粗暴、好鬥、殘忍的性格,將暴力手段作為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為實施犯罪埋下了誘因。

(三)社會環境存在不良影響

一是社會不良文化對青少年產生負面影響。伴隨着改革開放,各種西方腐化的“泊來品”蜂湧而入,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價值取向發生着深刻變化,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對判斷能力較差的青少年人具有很大腐蝕作用。二是影視文化的不良影響。大量影視片中宣揚的“幫會”文化,刺激着黑社會的繁衍與擴展,對青少年人的犯罪起着直接的教唆作用。那種結黨營私、拉幫結派的黑風惡浪,給未成年人以極壞的影響。三是校園周邊環境的不良影響。雖有校園附近不得設網吧和營業性娛樂場所的規定,但這個規定對於沉迷於其中的青少年來説基本沒有約束作用。網吧、動漫城、影吧的部分業主唯利是圖,吸引青少年出入其中,以致染上不良習氣。

(四)防範機制存在薄弱環節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間齊抓共管的局面還沒有真正形成,部門之間及時溝通、協調、配合不夠,有“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現象,以致在教育、防範、矯正、打擊等環節上,出現脱節、疏漏,給不良風氣和不法分子造成可趁之機。常常是一個問題四五個部門管理,由於受人力、條件、執法程序等諸多限制,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合力,不法經營者趁機東躲西藏,使一些明顯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此外,一些部門在對查處出來的人和事的處理上就事論事,或一罰了之,或教育後一放了之,互不通氣,更沒有和有關學校、家長、社區通氣,把獨立辦案變成了孤立辦案,以致於違法犯罪難以走出惡性循環的怪圈。

三、遏制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對策措施

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會、學校、家庭和未成年人自身。因此,減少和預防青少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是一個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共同為青少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一)改進教育方法,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

1.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學校要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新時期的教育方針,在抓好課程教育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進青少年良好道德風尚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要完善學校考評考核工作指標體系,不能簡單地實行“一票否決”,還要考核平時工作,如考核“差生”轉化率、違法犯罪減少情況等,以改變一些學校面對考核壓力,採取勸“差生”轉學、退學,瞞報學生違法犯罪情況等辦法應付考核的現象。

2.要重視學校法制教育。結合青少年的認識能力和身心特點,創新法制教育課形式,既要生動活潑,又要保證法制課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典型案例,通過模擬法庭、參觀少管所、知識競賽等形式,使學生在實踐中瞭解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識,在體驗中增強法制觀念。切實發揮法制副校長的作用,保證法制副校長工作熱情高、業務能力強、授課有保證,並將法制副校長的工作納入本單位的考核評比項目。

3.要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青少年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認識能力、辨別能力不強,心智不成熟、容易情緒化,不能客觀理智地對待各種事務和現象,如得不到及時正確的引導,就可能導致矛盾激化或積壓成心理疾患。因此,各學校應儘快建立完善心理諮詢機構,聘請心理諮詢師,公佈心理諮詢電話,為青少年提供傾訴心聲、情緒宣泄、心理疏導的場所。

(二)淨化社會環境,營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氛圍

1.要加大對網吧的監管整治力度。公安、工商及文化等管理部門應加強協作,加大執法查處和整治力度,嚴格落實營業性網吧管理規定,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全面取締黑網吧。規範網吧業主的經營行為,增強其守法經營的社會責任感和自我約束意識。充分發揮網吧終端設備過濾軟件和有害信息報警處置網站的效能和作用,及時有效地將有害信息拒之於視聽之外,積極構建綠色網上空間。

2.要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宣傳部門、各傳播媒體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多為青少年創作和播放主旋律影視作品、內容健康的動漫節目、文明向上的公益廣告等,文化部門要大力整治內容涉及封建迷信、黃色商業廣告、媒體廣告等,杜絕各種視聽覺污染。公安、文化、工商等有關職能部門應強化對報刊亭和娛樂場所的清理、整治,淨化校園周邊環境,消除各種精神污染源。

3.要重視青少年活動陣地建設。根據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建設一批青少年文體活動場所和設施,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品味的同時,豐富青少年的業餘文化生活。整合社會資源,發展社區文化,積極開展各種形式多樣、健康活潑、有吸引力的羣眾文化生活,建設好社區圖書館,開放社區內相關單位的各種會館和健身場所,形成社區、鄉鎮青少年活動陣地。

4.要營造良好的家教環境。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通過請專家授課、經驗交流等方式,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走出教育誤區,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宣傳、教育、婦聯、團委等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協調與合作,通過“法制進萬家”、“文明市民”、“文明家庭”等活動載體,提高家長的法律素質以及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社會、家庭氛圍,讓子女在耳濡目染中增強守法意識。

(三)堅持懲教結合,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對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要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重在預防”的原則,正確處理好“預防、教育、懲罰”三者之間的關係。認真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堅決打擊利用青少年進行違法犯罪或以青少年為犯罪對象的案件。在處理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時,做到區別情況分別對待,對於偶然失足的初犯,做到多給寬容,少給處罰,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儘量少捕、少判,充分體現“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於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違法犯罪青少年也要積極挽救幫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真誠的愛心感化他們,使他們消除與社會對立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避免其因入獄而造成交叉感染。政法部門應與社區、學校、單位共同做好跟蹤幫教轉化工作,加強與幫教組織和個人的溝通,幫助解決失足青少年在思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從而促使他們成功轉化,幫助他們早日迴歸社會,預防他們重新犯罪。

參考文獻

劉天魁,當前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對策[j].甘肅教育,xx,(12).

侯俊俊.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及對策[j].知識經濟,xx.(10).

【第9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調查報告

課題小組成員:

課題指導老師:

主導課程:政治

一、研究目的:對未成年人犯罪進行深入的思考,向社會發出呼喚。

二、論文摘要:

由於市場經濟尚未成熟,複雜的社會生活給心智遠未成熟的青少年帶來了視覺、心理、物質等方面的衝擊,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象日趨嚴重,且向低齡化、團體化、暴力化、突發性、智能化、涉毒犯罪等方面發展。青少年違法犯罪是由社會、學校、家庭、個人各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由於個人法制意識不強,是非觀念不明。面對此種嚴峻形勢,社會、學校、家庭應全體總動員,共同營造一個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青少年個人則應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增強法制觀念,砥礪奮發,早日成為國家棟梁。

三、研究報告:

警 告 篇

--青少年犯罪理象不容忽視

(1) 低齡化: 指14週歲以下的人犯罪,這部分少年犯罪的比例正在上升。

[案例1]張某,女,1989年7月1日生,金壇市某國小二年級學生。1998年8月10日下午到陳某家去玩,無意中發現了一紮現金,便偷回了家,對其爺爺謊稱在路邊撿到的,小小幼童見錢眼開,這説明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金錢對小孩的影響是多麼大。作為孩子的家長教育孩子時,是向他(她)灌輸金錢至上呢?

(2) 團伙化:青少年幼,不懂法律,在社會上交了不當的朋友,幾個人談在一起便氣壯如牛。經常會生刑事案件,在青少年所有的犯罪案件中,有60%的團伙犯罪。

[案例2]張某(男17歲),劉某(男17歲),唐某(男18歲)於1997年11月某日下午3時許,去常州市某溜冰場溜冰,這四個人在一位滿某的唆使下竟敢在光天化日下進行搶劫,可悲的是當時他們還不知道這是犯罪行為,劉某甚至認為萬一出事,頂多罰款。他們走下搶劫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張某等從小便不愛讀書,留級二次,混到國小畢業就不念了,和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搭在一起,打遊戲機,逛舞廳,這結果便可想而知了。

(3) 暴力化:暴力犯罪指不僅侵犯財產而且危害人身健康與生命,如強姦、殺人、綁架等。

(4) 突發性:青少年由於一時衝動而犯下的罪行,這種犯罪沒有預謀,但青少年由於年少氣盛而一時無法控制自已的情感,而犯下的罪惡。

[案例4]常州某中學由於考試後,某宿舍四個人在宿舍打三打一由於一張牌的爭執而吵了起來。張某牙尖嘴利,王某説不過他,便從枕頭底下拿出一把刀,連捅張某數刀,張某搶救無效而死亡。一個所輕的生命便這樣消失了,就難道僅僅是為了爭一張牌嗎?

(5) 智能化:青少年利用電腦、互聯網等高科技犯罪。如利用電腦挪用公款,利用互聯網傳播淫穢等。

[案例5]在常州1993年,一青年剛從學校畢業便進入一家銀行工作,看着這許許多多的鈔票,便眼花了。於是,便用電腦挪用公款,結果事發入了牢門,可謂剛出校門,便進牢門。青少年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懂電腦也有水平,但用這幹了什麼?沒有法制觀念的人最終毀發自已。

(6) 涉毒犯罪:即與毒品有關的犯罪。犯罪會引發其他犯罪,為了吸毒,男的去偷、去搶。甚至殺人無惡不作;女的_____、詐騙,樣樣能幹。常州僅97年-99年兩年中毒品犯罪便增長了344%,真是一個驚人的數目。毒品的萬惡之源,也能輕易毀掉一個人的前程,破壞一個家庭的美滿。

[案例6]吳某,男23歲,南京市人原系南京某醫院住院處出納員,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在一朋友家聊天時看見一些朋友在偷食白粉,他經不住朋友的誘勸,便跟着吸了幾口,便上了癮,不久便花完了自已的積蓄,自然打上了截留病人付款的主意。短短兩年間便貪污共94萬元,吳某身為國家醫院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截留公款,其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的故意,客觀上已將鉅額公款祕密侵吞,故構成貪污罪。吳某的墮落告誡我們,青少年交友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能與那些品行不良、心術不正的人同流合污。古訓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仍是我們今天交友的警言。

原因篇

青少年違法犯罪原因是複雜的、多方面的,既有社會環境方同的因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改革開放以來,青少年成長的社會、學校、家庭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許多影響青少年成才的新情況、新問題。

1、社會因素。這主要體現在:一、對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薄弱;二、各種錯誤思想觀念的侵蝕;三、不良精神文化產品的毒害;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五、不健康娛樂場所的誘惑;六、青少年就業崗位不足;七、青少年活動場所不足。

王某的犯罪之路因素眾多,但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台灣老闆的教唆。社會是複雜的,對於單純幼稚的未成年人來説更是深不可測。如果我們不學法律、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加之形形色色的施編調唆,只會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2、學校因素。這主要體現的:一、忽視學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的培養;二、法制教育課教學效果不佳;三、對雙差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四、學生管理、校園管理存在漏洞;五、解決輟學失學問題重視不夠。

李學輝一個花季少年,人生的樂章才剛開始譜寫,然而如花青春,如何面對無奈傷殘?這個慘痛的教訓使我們清楚認識到,當今相當一部分學校在德育、法制環節十分薄弱,而只抓智育。一幕幕本不該發生的慘劇在發出無聲的警鐘:德育,智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校園永遠是明朗的天。

3、家庭因素。這主要體現在:一、家庭教育方法不當;二,家庭不和睦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影響。

常言道: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鄭某的犯罪動機並非先天性,而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鄭某出生於一個經濟較富裕的家庭,被全家視為掌上明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久而久之形成驕橫脾氣。上國小後,貪無,花錢僱同學做作業,逃學,勉強讀完國小。但其父母仍無動於衷,鄭整天遊蕩,後結識三個哥兒們,為了賺錢,鋌而走險,去盜竊,終於鋃鐺入獄。

青少年犯罪並非天性,他們是由種種客觀感主觀的因素在潛移默化中逐步蜕變而成的,其中家庭教育便是重要一課。

4、個人因素。這主要體現在:一、遵守社會規範的意識薄弱;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三、自控能力弱易受誘惑;四、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五、逆反心理強情緒偏激;六、世界觀尚未定型可塑性強。

這個可笑的悲劇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得視,雖然顯得幼稚,卻在現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他們知法,也許就不會做出這種荒唐事。但這又再一次提醒我們,自已樹立法律意識是預防違法犯罪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一步,最有效一步。故,我們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不得不相應地加強自身的修養,增強法律意識。

吶 喊 篇

--預防為主,防治並施

(1) 家庭教育是第一條防線

第一、家庭的環境和父母的言行,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優良品行,可以使未成年人積極向上,健康成長;不良的家庭環境和不當的家庭教育,可以使未成年人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第二、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和未成年人生活在一起,照料他們的衣食住行,而未成年人對其父母或監護人有着很大的依賴性,使父母便於瞭解他們的行為情況,便於掌握他們的心理和要求,有利於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家長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及教育方法,不溺愛也不放任自流。

(2) 學生學習的基地--學校

學校在對未成年人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方面也負有重要責任,學校應法制教育,以德育為先,教師隊伍要有奉獻精神,以熱愛每一個學生為出發點,循循善導,學校要開展一些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要重視學習差的學生,加倍愛護他們,學校管理要加強防止帶放刀具、雷管等危險物品。學校要改善周邊環境,也可多舉辦展覽會,報告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3) 社會方面:社會也是預防未成人犯罪的第二道防線;社會預防就是動員全社會的人來關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秩序,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精神食糧,排除各種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污染和病中害。黃色刊物、錄像等,還要對學校周邊和各種娛東場所按有關法律進行徹底的清理整治,應禁止在中國小校附近開辦歌舞廳、營業性電子遊戲場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或其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或電子出版物。

(4) 個人方面:面對當今我國商品經濟大潮有些青少年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而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影響了一些青少年使一些青少年自追求高消費,趕時髦,看了不該看的書,聽了不該聽的話,交了不該交的朋友,進了不該進的門,做了不該做的事,追求了不該追求的東西,忽視了艱苦樸素等優良傳統。

(5) 心理工作: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心理特徵,設立諮詢站,為青少年家長、老師諮詢有關方面的內容,特別是青少年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反覆性大,有強烈的報復心理,比照模仿,心病還需心藥醫,心理諮詢中以為他們解決一些心理障礙。

小結:以上對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分別從現象、原因到解決途徑的辦法進行,不僅對我組6人是一個很大的收穫,我們更希望把這一成果讓別的同齡人一起分享。

展 望 篇

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雖仍十分嚴峻,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全國人同、全社會的關心和重視之下,其犯罪比例正逐年下降。所以我們還是應充分信任我們的黨,完全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對未來充滿無限的希望,我們的前程光芒萬丈,我們的明天將是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鳴 謝 篇

衷心感謝以下單位和個人給予我們的支持和關懷:

1、原司法局副局長陳和庚

2、天寧區人民法院少年庭主任季衞東

3、司法局宣傳部解瑞龍

4、解放路國小

5、省常中孫福明老師

6、省常中劉高平老師

四、參考書目: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保護法

五、研究心得: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所以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

預防青少年犯罪作為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與內容,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創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而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從直接方面來説,首先要強化法制觀念,要學法、守法、用法。其次,要自尊、自重、自警,要有自我保護抵制不良風氣的意識。再次,要慎始而敬終,決不能忽視小錯誤、小缺點,抱無所謂的態度,必須防微杜漸,把壞思想、壞習氣、壞習氣、壞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從間接方面要做到:

一、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主。不僅要刻苦學習,掌握現化科學文化知識,以要做到求知與修養相結合,注重思想修養,陶冶情操,努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堅持學習書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而且要向社會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自覺投身於火熱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

三、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要虛心向革命先輩和有民羣學習,在為祖國的謁誠奉獻中煥發出青春的絢麗光彩。

四、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要有遠大理想,更要有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和腳踏實地、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祖國的未來是無限美好的,青少年的未來也是無限美好的,我們要和全國人民一道,在勇於開拓,向着新世紀前進,向着現代化的光輝目標前進,向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進!

六、指導老師意見: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主人。青少年的素質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由於市場經濟尚未成熟,繁煩複雜的社會生活給心智遠未成熟的青少年帶來了視覺、心理、物質等方面的衝擊,加上某些方面對青少年的不恰當的愛,導致部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目標等發生偏差,有些甚至走向深淵,真是令人拒腕痛惜!本研究小組直面這一令人痛心的現象,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在大量調查採訪的基礎上,剖析典型案例,尋找失足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了許多發人深思的問題。對研究小組成員而言,不僅僅是鍛鍊了能力,懂得了合作、互助,更關鍵的是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他們也受到了一次教育的機會。本小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工作作風認真、踏實、細緻,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10篇】2022年八一建軍節關於關於村居幹部職務犯罪調查報告範文

200x年x月,根據新的區劃調整成立蕪湖市三山區以來,隨着新區投資建設的力度和規模不斷擴大,蕪湖市三山區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無疑,村居幹部在資金、物資方面有了更多的支配權,加之歷史遺留等原因的影響,近兩年來,村居幹部的職務犯罪問題也日益突出。從兩年來三山區檢察院立案查處的村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來看,如何有效預防村居幹部利用職務便利侵佔農民利益,已是一個迫切和嚴峻的問題,也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維護和諧三山的需要。現將三山區兩年多來發生的職務犯罪問題的特點、原因進行分析,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經和對策,遏止腐敗現象的蔓延,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一、基本情況

蕪湖市三山區是在原峨橋鎮和三山鎮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的,地域廣闊,面積有274公里,區境內下轄28個行政村,人口14.7萬,其中98.2%的人口為農村人口。20xx年7月至20xx年5月,在三山區檢察院所受理的舉報線索中,舉報村居幹部貪污受賄案件佔總數的72%。在三山區檢察院立案偵查的貪污賄賂案件中,村居幹部涉嫌職務犯罪的案件佔立案查處人數的55%,涉案人員均為村委會班子成員。其中,貪污私分防汛填塘固基款的人數佔該類犯罪總數的60%,貪污徵地補償款人數佔40%。

二、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特點

山區檢察院查辦的村居幹部犯罪案件,主要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1、主體具有特殊性。這類案件的犯罪主體主要是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婦女主任、財務人員,具有—定的人、財、物支配權、管理權,具有發生違法犯罪行為的職務條件。本院立案偵查的3件10人貪污案件中,10人均為村委會班子成員,基本上是書記、主任、會計相互勾結合夥作案大撈特撈。如我院查處的某村原書記胡德坤等3人貪污一案,就是將國家填塘固基款50餘萬元套出,私設小金庫,後將其中的10餘萬元私分,引起村民強烈不滿和上訪舉報,在當地造成極壞的影響。

2、從犯罪對象來看,貪污的對象單一,都是在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過程中,將國家補償給農民的的防汛專項基金和徵地補償款貪污私分。

3、從犯罪手段上看,貪污案件的犯罪手段簡單、直接。一般利用管理資金的便利條件,採取虛報冒領、收入不記帳、集體私分等方式侵吞公款,如三山區檢察院立案偵查的徐某某等4人貪污一案中,就是村委會班子成員,利用經辦國家對農民的徵地補償管理活動的便利條件,採取虛報村民名單,套取徵地補償款10餘萬元予以私分。

三、預防村居幹部違法犯罪的對策

遏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是村居組織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村委會是羣眾的自治性組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克服腐敗現象,防止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選拔好領導班子,一方面推選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的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村居委員選舉制度,真正選舉出順民心、合民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居委員會主任及成員。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抓好村居幹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一是以培訓班的形式,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案例,對村居幹部和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以案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提高業務水平。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兩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充分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二是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內部監督,首先是要完善財務的審批制度和內部財務監督制度,嚴禁私設小金庫,實行帳款分開管理,定期核對帳目,其次要強化上下級監督機制,實行互相審計制,並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三是加強落實並提高村居幹部的工資福利待遇並制度化。

(四)嚴厲打擊,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發生。檢察機關對村居幹部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要依法辦理,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初查,及時立案,及時提起公訴,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從而化解了幹羣矛盾。

(五)加強預防工作,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充分發揮預防職務犯罪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村居工作實際的預防犯罪新路子:一是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個案預防、案後預防工作;二是開展重點崗位預防,重點防範黨支部書記、村居委員會主任,嚴防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加強與街道等有關部門聯繫,開展系統預防,並把它納入整個社會預防網絡。四是加強村居幹部預防職務犯罪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調研分析,探索發案規律、特點,加大犯罪預測和對策研究力度,不斷調整改進犯罪預防工作,從而減少和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的發生。

四、預防村居幹部違法犯罪的對策

遏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是村居組織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村委會是羣眾的自治性組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克服腐敗現象,防止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選拔好領導班子,一方面推選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的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村居委員選舉制度,真正選舉出順民心、合民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居委員會主任及成員。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抓好村居幹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一是以培訓班的形式,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案例,對村居幹部和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以案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提高業務水平。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兩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充分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二是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內部監督,首先是要完善財務的審批制度和內部財務監督制度,嚴禁私設小金庫,實行帳款分開管理,定期核對帳目,其次要強化上下級監督機制,實行互相審計制,並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三是加強落實並提高村居幹部的工資福利待遇並制度化。

(四)嚴厲打擊,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發生。檢察機關對村居幹部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要依法辦理,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初查,及時立案,及時提起公訴,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從而化解了幹羣矛盾。

(五)加強預防工作,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充分發揮預防職務犯罪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村居工作實際的預防犯罪新路子:一是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個案預防、案後預防工作;二是開展重點崗位預防,重點防範黨支部書記、村居委員會主任,嚴防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加強與街道等有關部門聯繫,開展系統預防,並把它納入整個社會預防網絡。四是加強村居幹部預防職務犯罪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調研分析,探索發案規律、特點,加大犯罪預測和對策研究力度,不斷調整改進犯罪預防工作,從而減少和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的發生。

【第11篇】檢察部門預防職務犯罪趨向調查報告

近幾年來,各級檢察機關全面落實高檢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預職務犯罪工作的決定》,確立黨委領導、結合職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結合檢察職能,按照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督是關鍵的精神,積極探索建立在黨的領導下與有關部門配合,專門預防和系統預防、檢察機關職能預防同社會預防相結合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機制,從

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操作仍處於探索階段,因此,如何進一步改進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工作方式也就成了擺在各級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從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發展方向作一些粗略的探討。

當前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的現狀和特點

1、保障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立法缺失

檢察機關既是打擊職務犯罪的職能機關,同時也是依據檢察職能進行預防職務犯罪的重要部門,但是從目前來看,檢察機關在預防職務犯罪原則、主體、職責、措施、程序和法律責任以及檢察機關在作為懲治和預防腐敗犯罪的專門職能機構的法定地位、具體法定職權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立法相對缺失。儘管到2022年1月為止,全國各地共出台了13部有關預防職務犯罪的地方性法規,但是這些地方性法規的條款依然呈現過於原則、可操作性差、分散等特點,以至於在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中,地區之間、領域之間、部門之間發展不平衡,預防工作缺乏綜合系統性。

2、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規範化的工作機制和程序不完善

檢察機關在近幾年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中,通過積極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一些職務犯罪預防的機制和規範程序。如個案預防的五個一工程、專項預防、系統預防等,但是,這些機制、程序同預防職務犯罪的法制化、專業化要求相比起來,仍然有比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缺乏具體的操作規範。其次職務犯罪預防人員的專業化程度還不高,缺乏相應的知識培訓。

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理論基礎。

預防職務犯罪雖然在憲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裏有規定,但是法律對預防職務犯罪的程序、任務、目標和評價標準等都沒有具體的規範,更需要的是在實踐中的探索。但是有一點必須肯定,開展職務犯罪工作的理論基礎的基本的立足點,就是法律監督。加強法律監督職能,任務是保證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核心是防止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目的也在於通過維護法制,保證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防止腐敗,維護公平正義;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從源頭上探索遏制和防範職務犯罪的治本措施,其本質也是促進有關單位、部門完善制度,加強監督,保證權力運作正當合法。由此可見,法律監督和預防是相輔相成的,預防和監督的目的是一致的。 也可以説,法律監督的本質就是預防。其次,基於法律監督而產生的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權應該是一項具有行政屬性的啟動程序權,但不是一種能夠作出實體決定的行政權,而具有作出決定行駛主體是相關重點行業、領域等單位。檢察機關只是這種實體行政權啟動主體,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個案預防、系統預防、工程專項預防,都是為了讓這些有權作出實體決定的單位進入決定的程序,堵漏建制,自覺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建設。社會各預防主體擁有預防權,檢察機關擁有啟動預防程序的預防監督權。以法律監督為根本確定檢察機關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理論基礎,具有重要意義:表明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是一種職權性的預防。法律監督職能既是檢察機關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職權基礎,也是其特色和優勢所在。十六大提出在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時要發揮司法機關的作用的精神對檢察機關全面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包括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和對職務犯罪的法律監督)開展預防職務犯罪是有指導意義的。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發展方向

1、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應服務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①以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為龍頭,強化整體檢察工作對於經濟發展的服務意識。預防思維就是服務思維,以預防思維改革行使檢察權的工作方式就是檢察機關的執法理念從義務本位向權利本位的轉變。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總體要求,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的檢察機工作也應當自覺服務和服從於社會的發展要求,服從於執政興國第一要務。檢察工作要服務於發展,預防工作服務的龍頭。

②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要通過強化監督職能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中發揮作用。依法平等保護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的同時,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要通過強化監督職能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中發揮作用。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要通過查辦案件形成預防和治理職務犯罪的氛圍;用預防成果鞏固查辦案件的成果,建立遏制和預防職務犯罪的長效機制,通過強化監督職能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中發揮作用,把過去思想教育轉化到了制度化的預防措施,成為可以操作的制度化預防措施、社會化的預防措施。

2、轉變執法觀念,樹立打防並重的思想。

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的經驗表明,只有堅持打防並舉,標本

兼治的方針,才能充分發揮反腐敗鬥爭的整體功效,達到從根本上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加強社會治安治理,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反腐敗要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督是關鍵。各級檢察機關一定要以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高檢《關於加強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意見》,把預防工作作為當前開展檢察業務的重頭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真正在思想行動上樹立打防並重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推動預防工作朝縱深方向發展。

3、加快預防立法步伐,賦予檢察機關預防權。

要抓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僅僅依靠檢察機關和外部的支持還不夠,關鍵是要在立法上解決問題,賦予檢察機關預防權。在強調依法治國的今天,一切活動均要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進行,才具有法律的強制力和保障。作為國家立法機關,要加快預防立法的步伐,儘快制定出一部專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貪污賄賂法》。這部單行法規,一方面應當吸收目前有關黨紀、政紀處分的內容,並有嚴格區別;另一方面要將《刑法》中有關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分離出來,成為單行性法規,並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責權限和活動規則。將預防權作為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的延伸,在立法上加以明確,將檢察機關對執法機關的監督擴大到所有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把對刑事訴訟程序的監督延伸到國家公務活動的預防性監督。這樣,檢察機關有法律的尚方寶劍在握,就能真正擔負起預防工作的重責,不斷開創預防工作的新局面。

4、依靠地方黨委支持和各職能部門配合,形成合力。

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預防工作的領導核心。目前,在還沒有立法保障情況下,檢察機關應當主動爭取黨委支持,政府和紀委等各職能部門大力配合,將預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整體部署。這樣,預防工作就從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從而保證預防工作在組織、人力、財力上到位,營造社會化大預防體系。

5、設置專門的預防工作機構,強化管理。

設置專門的預防機構是預防工作的必要前提。機構中除了有法律方面的人才以外,還要配備金融證券、海關、工商、建築房地產、税務、醫藥、會計等方面的專家,來共同參與預防工作。當然,侷限於編制,專家也可以採用臨時聘請的方式,類似於檢察機關的專家諮詢委員會,機動開展預防工作。專門預防機構設立以後,就要配備專項資金和各種先進裝備來進行運作。

其次在預防調查的基礎上,建立預防職務犯罪信息庫,譬如説,通過對行賄受賄犯罪的查辦和打擊,建立行賄檔案或查詢系統。查詢系統的數據錄入與服務範圍應當覆蓋各部門、各行業,作為對行賄行為的非刑罰懲治手段,通過誠信評價的經濟效應實現對行賄行為的打擊與預防。檔案對行賄人產生不利影響,甚至超過刑法。從預防措施上講,什麼措施能夠遏制腐敗,就應該作為好措施,就是體現了是檢察權的具體權能的衍進,不侷限於現有法律規定,而以是否符合法律監督的本質和要求為根本衡量標準此外,還要建立一套規範的運作程序,使預防工作的組織、方法步驟、權限等均有嚴密的規範,並有一套規範、完善的監督體系,以避免預防工作變形為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的工具,從而干預正常的經濟建設。

6、制定可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全面開展預防工作。

進一步加強預防網絡的建設,嘗試將預防網絡向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延伸。同時要注意抓好四個預防:一是個案預防。反貪部門在辦案中發現案發單位在具體的管理上存在漏洞,以檢察建議形式來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這是檢察機關運用最普遍的一種預防形式。在開展個案預防中,要加強案前預防、案中預防和案後預防,可採用六個一工程,即發一份檢察建議,責令寫一份悔過書,開一次案例分析會,上一次法制課,制定一份整改措施,作一次回訪考察,來鞏固預防成果。二是系統預防。主要是依靠上下級檢察機關的協作與配合,針對易誘發職務犯罪行業特點,對行業系統的重點部門和重點人物開展預防,如金融證券、海關、建築房地產、税務、工商、計算機、國有企業、醫藥等,要有重點開展預防工作。如依據檢察機關的預防權,啟動推行重點人員的交流與輪崗制度、會計委派制、幹部財產申報制度、幹部離任審計制,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等。三是普遍預防。這是一種宏觀預防,也是一種戰略性預防,就是將預防工作納入社會化大預防體系。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制氛圍,形成人人守法的社會環境。由他律向自律轉化,這也是實現預防工作的最高形式。

7、加大預防宣傳力度,使預防工作深入民心。

羣眾路線是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預防工作的根本路線。檢察機關在開展預防工作中,一定要把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的思想貫穿到工作的始終,使預防工作紮根於羣眾,成為一項民心工程。要加大預防調研宣傳的力度,不斷探索新形勢下腐敗現象產生的根源、特點及其規律,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和預測,提出從根本上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的對策,來供黨委和政府決策,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要探索建立一套公共宣傳機制,建立和健全公共預防職務犯罪情報網絡,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加強與新聞媒體及公眾的溝通和聯繫,使預防工作走向公眾化、專業化、社會化和現代化,不斷開創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第12篇】關於齊齊哈爾市青少年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

青少年違法犯罪原因與預防對策——關於齊齊哈爾市青少年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

才英浩,陳 芳

(齊齊哈爾市委黨校,黑龍江齊齊哈爾 1治理髮愣功06;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黑龍江齊齊哈爾 1治理髮愣功06)

摘要:青少年犯罪現象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本文以對齊齊哈爾市青少年犯罪基本情況的調查為基礎,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的進行分析,以期探求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原因;對策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積極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對於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犯罪,進而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青少年違法犯罪基本情況及案件特點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對於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各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

(一)學校教育存在誤區

一是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部分學校和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過分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重視優等生的培養,對於行為規範較差的學生關注較少,甚至採取放任、放棄的態度,導致“差生”失去了進取心,產生了自卑心理,甚至產生報復社會的想法,導致一些學生的厭學、輟學流落到社會上,形成不良羣體。二是學校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調查報告 http://fanwen.) 教育形式單一,教學方法簡單,多采取“填鴨式”教學,缺乏靈活的教育形式,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教育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存在“一鍋煮”、“一律化”現象,好的學生“吃不了”,差的學生“吃不飽”,形成了“少數人有病,大多數人跟着吃藥”的局面。有的學校法制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只是流於形式,導致法制教育在課程、師資等方面的不到充分的保障,上與不上一個樣,上好上壞一個樣,法制教育課形同虛設。

【第13篇】金融危機經濟犯罪形勢影響調查報告

當前,全球正面臨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由於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全球金融體系的長期失衡,這場源自美國的金融風暴,波及範圍之廣、衝擊力度之強、連鎖效應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一、當前金融危機對我市

經濟及經濟犯罪形勢的影響

_____屬於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市,金融危機對我市的影響相比工業城市相對較小,但其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金融危機一開始似乎只是對經濟造成了影響,但隨後便有可能變成社會問題。金融危機不僅給我市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也給我市的和諧發展帶來了不穩定的因素,全市經偵部門受案也呈現出增加的趨勢。

(二)資金緊缺誘使各類經濟犯罪案件多發。一是容易引發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犯罪。在金融危機暴發前,一些個別企業、個體經營者受高額利潤吸引,盲目擴大經營規模,通過以高利息、高回報的方式,非法吸收社會閒散資金擴大經營規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容易引發資金斷鏈,而一旦出現資金斷鏈,致使用資者無法兑現當初的承諾,甚至連本金都無法按時歸還,投資者為了挽回自己的損失,必然會採取各種手段討要投資款,甚至是綁架等極端手段,從而引發暴力索債、非法拘禁等違法犯罪;同時,用資者若償還不上大額欠款,往往會想法逃避,甚至舉家外遷,從而引發非法集資案件增多,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2022年下半年,我市經偵部門先後立非法集資類案件多起,均是以高於銀行同期利率為誘餌,借取大量現金,後無力償還攜款潛逃,並且逃跑的方向不明確,其中一起案件,嫌疑人甚至精心策劃把自己的户籍從本地遷移走,又不在他地入户,目前在公安網無法查到其户口,以此來逃避法律的追究,給偵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二是容易引發信用卡詐騙案件。少數銀行在推廣銀行卡業務時,僅僅着眼於搶佔市場份額,隨意放寬申請人的准入制度,簡化申請手續,實名制、資信審查流於形式,致使一些資金緊缺的個人輕易申領到信用卡進行大肆透支、消費,而無法償還,引發信用卡詐騙犯罪。三是還發現有不法之徒利用報刊或手機短信息發佈虛假提供貸款廣告,虛假許諾可以提供貸款,騙取受害人錢財的案件。

(四)證券期貨市場整體低迷易引起羣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2022年以來,股市受金融危機影響呈現單邊下跌狀態,股民財富大量蒸發,外地股民自殺或打砸事件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如果再出現大幅下跌情況,造成資產嚴重縮水,個別人可能鋌而走險而引發的惡性案件應引起全市經偵部門的重視,予以防範。

(五)失業人員採取低成本的謀生手段,非法經營、無證經營等問題可能會增多。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農民工被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製造業和建築業裁員尤其嚴重。這些農民工返鄉後,多數人文化程度較低、無技術,在經濟危機的環境下很難再找到一份賴以謀生的穩定工作。為了逃避各種税費,降低經營成本,謀取最大利潤,非法經營、無證經營便成為其首選的謀利方式。同時,部分失業人員可能鋌而走險,從事盜搶等違法犯罪活動,特種行業可能成為其銷贓渠道。在金融危機大潮的衝擊下,失業人口不斷增加,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很大壓力。其中部分人可能會採取無證經營等方式謀生,而其中的好逸惡勞之人極有可能鋌而走險,從事偷、盜、搶等無本買賣。偷盜自行車、市政設施、街頭搶奪、搶劫等案件有可能在這部分人的推動下升高。為了儘快將贓物換取現金,典當、廢舊金屬收購行業將成為違法犯罪分子首選的銷贓渠道。

此外,還可能誘發侵犯税收徵管和製售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等其他經濟犯罪。從上述情況看,由於企業經濟困局和產業不景氣導致的社會動盪、治安不穩和經濟犯罪突出具有滯後性,無論是依歷史先例還是經驗觀察,下步我市經濟犯罪高發勢頭將呈現,金融領域形勢將更為嚴峻。

二、對做好經濟犯罪工作的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警惕,隨時關注金融危機的發展態勢,掌握全市經濟的發展動態,推進預警機制的建立。掌握國家及全省、全市經濟發展的第一手資料,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掌握與案件有關的情報信息,從而更好地指導案件的調查工作,提高駕馭大局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辦案的效率。除了認真辦好案件外,還要學習金融危機的知識及關注其發展趨勢,並且對金融危機對經濟影響進行研討和分析。

(二)加強在金融危機下對經濟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對證據確鑿的經濟犯罪案件,應當迅速深入調查和收集證據,及時準確地逮捕犯罪嫌疑人,嚴厲打擊相關的經濟犯罪活動,震懾犯罪分子,維護社會穩定及經濟安全。深入開展對經濟領域不安定因素特別是非法集資問題的排查工作,密切關注支柱行業、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和經營狀況,及時發佈預警,提出工作建議,主動發揮服務、參謀作用,妥善處置和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類犯罪行為。

(三)建立經嫌單位信息庫。尤其是要把民營企業、三資企業、鄉鎮企業以及純粹從事貿易活動的公司的法人代表、經營地址、工商註冊、税務申報、註冊資金、營業範圍、銀行帳户等基礎信息採集起來,形成信息庫、便於查詢,為實踐服務。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從事貿易活動的公司都有經濟不規範行為或違法犯罪行為,有的故意拖欠貨款,有的高進低出,有的虛開增值税專用發票等等。對這類單位信息蒐集調控,有利於分析和掌握案件動態。

(四)加強經偵特情、經嫌調控、陣地控制工作,努力建立經偵防控機制。經偵工作要做到打防結合、標本兼治,必須注重基礎業務建設。經偵基礎業務建設的重點是信息資料蒐集、祕密力量建設、陣地控制和經嫌調控,研究經濟犯罪的特點、趨勢,採取有效措施先期預防。為有效地發揮其預防犯罪的效能,經偵部門要主動與當地工商、税務、銀行等部門聯繫,收集經濟監管過程中發現的經濟犯罪動態信息,根據這些部門的信息化進程,逐步建立相應級別對公司企業納税信息資料、工商註冊登記等信息的聯網查詢監測系統,一時難以聯網的,及時收集相關信息資料並錄入信息庫。

對被工商、税務、煙草、鹽業等部門依法查處過、行政處罰過的人員和單位的情況收集起來,建立單位信息資料庫,掌握其犯罪的慣用手法,為日後的偵查破案提供線索和依據;加大經嫌調控工作,對調控對象做到熟悉其基本情況,掌握其活動規律,並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對象開展控制工作,對發現其有犯罪苗頭性的予以及時的打擊,以預防經濟犯罪案件的發生。同時要重視祕密力量建設工作,提高發現、控制、防範和打擊經濟犯罪的能力。在金融、財税、保險、審計、律師、司法會計等部門單位物建經偵特情、朋友或關係人,以獲取深層次、專業性的經濟犯罪情報,在破案追逃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在加強經偵特情建設的同時,經偵部門要與派出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陣地控制工作,對經濟犯罪相對集中的重點地區和經濟犯罪人員社交活動較集中的複雜場所、經濟熱點行業、中介組織、管理滯後且易受侵害的行業進行公開或祕密的監控,從而做到對經濟犯罪活動的及時發現和及時控制;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建立經偵掩護性職業據點和祕密聯絡據點,充分發揮其控制陣地、蒐集情報、發現犯罪線索、掩護特情,有效地預防打擊各類經濟違法犯罪活動的作用。

(五)建立警企聯繫制度及情況通報制度,為警民溝通搭建一座橋樑。建立警企聯繫制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企業的聯繫,徵求對打擊犯罪、服務企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通過印製警企聯繫卡、公開聯繫電話和受案範圍,方便與企業的聯繫,及時為企業提供服務。建立情況通報制度。一方面可以將經濟犯罪方面新動態、新情況、典型案例和預防措施等通報給企業,起到了較好的警示作用,提高了企業的防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對企業進行普法工作,提高各企業管理層及基層的法律意識,從而為預警、打擊及防控工作奠定良好的預警基礎。

(六)大力做好宣傳工作,震懾犯罪,使社會各界和羣眾共同參與到防範經濟犯罪的活動中。經濟犯罪的預防工作不是經偵部門和行政執法部門所能完成的,需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打擊、預防的氛圍,在打擊犯罪的同時,使社會各界和羣眾共同認識預防經濟犯罪的重要性、必要性,調動積極性,造成經濟犯罪活動人人喊打的局面,形成人人自覺抵制經濟犯罪,人人主動預防經濟犯罪的氛圍,使經濟犯罪活動消滅在萌芽狀態中。要加大正反典型的宣傳力度,對各類經濟犯罪活動的特點、手段、方法進行公開報道,增強人們對經濟犯罪的識別能力,知道怎樣預防不法犯罪分子的侵害。

【第14篇】犯罪調查報告

200x年x月,根據新的區劃調整成立蕪湖市三山區以來,隨着新區投資建設的力度和規模不斷擴大,蕪湖市三山區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無疑,村居幹部在資金、物資方面有了更多的支配權,加之歷史遺留等原因的影響,近兩年來,村居幹部的職務犯罪問題也日益突出。從兩年來三山區檢察院立案查處的村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來看,如何有效預防村居幹部利用職務便利侵佔農民利益,已是一個迫切和嚴峻的問題,也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維護和諧三山的需要。現將三山區兩年多來發生的職務犯罪問題的特點、原因進行分析,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經和對策,遏止腐敗現象的蔓延,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一、基本情況

蕪湖市三山區是在原峨橋鎮和三山鎮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的,地域廣闊,面積有274公里,區境內下轄28個行政村,人口14.7萬,其中98.2%的人口為農村人口。20xx年7月至20xx年5月,在三山區檢察院所受理的舉報線索中,舉報村居幹部貪污受賄案件佔總數的72%。在三山區檢察院立案偵查的貪污賄賂案件中,村居幹部涉嫌職務犯罪的案件佔立案查處人數的55%,涉案人員均為村委會班子成員。其中,貪污私分防汛填塘固基款的人數佔該類犯罪總數的60%,貪污徵地補償款人數佔40%。

二、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特點

山區檢察院查辦的村居幹部犯罪案件,主要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1、主體具有特殊性。這類案件的犯罪主體主要是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婦女主任、財務人員,具有—定的人、財、物支配權、管理權,具有發生違法犯罪行為的職務條件。本院立案偵查的3件10人貪污案件中,10人均為村委會班子成員,基本上是書記、主任、會計相互勾結合夥作案大撈特撈。如我院查處的某村原書記胡德坤等3人貪污一案,就是將國家填塘固基款50餘萬元套出,私設小金庫,後將其中的10餘萬元私分,引起村民強烈不滿和上訪舉報,在當地造成極壞的影響。

2、從犯罪對象來看,貪污的對象單一,都是在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過程中,將國家補償給農民的的防汛專項基金和徵地補償款貪污私分。

3、從犯罪手段上看,貪污案件的犯罪手段簡單、直接。一般利用管理資金的便利條件,採取虛報冒領、收入不記帳、集體私分等方式侵吞公款,如三山區檢察院立案偵查的徐某某等4人貪污一案中,就是村委會班子成員,利用經辦國家對農民的徵地補償管理活動的便利條件,採取虛報村民名單,套取徵地補償款10餘萬元予以私分。

三、預防村居幹部違法犯罪的對策

遏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是村居組織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村委會是羣眾的自治性組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克服腐敗現象,防止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選拔好領導班子,一方面推選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的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村居委員選舉制度,真正選舉出順民心、合民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居委員會主任及成員。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抓好村居幹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一是以培訓班的形式,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案例,對村居幹部和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以案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提高業務水平。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兩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充分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二是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內部監督,首先是要完善財務的審批制度和內部財務監督制度,嚴禁私設小金庫,實行帳款分開管理,定期核對帳目,其次要強化上下級監督機制,實行互相審計制,並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三是加強落實並提高村居幹部的工資福利待遇並制度化。

(四)嚴厲打擊,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發生。檢察機關對村居幹部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要依法辦理,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初查,及時立案,及時提起公訴,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從而化解了幹羣矛盾。

(五)加強預防工作,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充分發揮預防職務犯罪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村居工作實際的預防犯罪新路子:一是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個案預防、案後預防工作;二是開展重點崗位預防,重點防範黨支部書記、村居委員會主任,嚴防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加強與街道等有關部門聯繫,開展系統預防,並把它納入整個社會預防網絡。四是加強村居幹部預防職務犯罪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調研分析,探索發案規律、特點,加大犯罪預測和對策研究力度,不斷調整改進犯罪預防工作,從而減少和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的發生。

四、預防村居幹部違法犯罪的對策

遏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是村居組織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村委會是羣眾的自治性組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克服腐敗現象,防止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選拔好領導班子,一方面推選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的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村居委員選舉制度,真正選舉出順民心、合民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居委員會主任及成員。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抓好村居幹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一是以培訓班的形式,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案例,對村居幹部和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以案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提高業務水平。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兩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充分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二是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內部監督,首先是要完善財務的審批制度和內部財務監督制度,嚴禁私設小金庫,實行帳款分開管理,定期核對帳目,其次要強化上下級監督機制,實行互相審計制,並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三是加強落實並提高村居幹部的工資福利待遇並制度化。

(四)嚴厲打擊,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發生。檢察機關對村居幹部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要依法辦理,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初查,及時立案,及時提起公訴,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從而化解了幹羣矛盾。

(五)加強預防工作,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充分發揮預防職務犯罪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村居工作實際的預防犯罪新路子:一是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個案預防、案後預防工作;二是開展重點崗位預防,重點防範黨支部書記、村居委員會主任,嚴防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加強與街道等有關部門聯繫,開展系統預防,並把它納入整個社會預防網絡。四是加強村居幹部預防職務犯罪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調研分析,探索發案規律、特點,加大犯罪預測和對策研究力度,不斷調整改進犯罪預防工作,從而減少和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的發生。

未成年人犯罪常見問題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其中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現象比較明顯。這裏所指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初次和重新犯罪時均未成年或是初次犯罪未成年而重新犯罪時已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情況。由於這類案件日益增加,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特殊現象,有關部門應給予關注。本文從案件特點入手,對這些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長環境進行深入分析,並試圖提出有效對策加以改善。

兩年間,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的15.44% 。

一、案件特點分析

(一) 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第二次受到司法機關處罰的未成年人佔總數的92.5%;第三次受到處罰的有2人,第五次受到處罰的有1人。

(二) 從重新犯罪的時間間隔上看,時間間隔較短、在緩刑期內犯罪現象明顯。緩刑期內重新犯罪的佔總數的47.5%。從時間間隔上看,初次與重新犯罪間隔3年以下的佔總數的45%;間隔3年至6年的佔總數的22.5%;6年至10年的佔總數的15%;間隔10年以上的佔總數的17.5%。

(三) 初次犯罪與重新犯罪的罪名重合度與其犯罪間隔成反比。犯罪間隔3年以下的人中,前後觸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為61.1%;犯罪間隔為三年以上的人中,前後觸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僅為22.7%。由此可以看出,犯罪間隔時間越短,罪名重合度越高,且罪名多集中在搶劫、盜竊、故意傷害等暴力型或財產型犯罪,判處刑罰相對較輕;而犯罪間隔時間較長的犯罪嫌疑人,其再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種類較多,情節也趨於嚴重,被判處的刑罰多重於初次犯罪的刑期。

(四) 團伙犯罪現象在重新犯罪中不明顯。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時互相撐腰、壯膽,所以團伙犯罪現象比較明顯;但在重新犯罪時,由於其年齡、身體的增長,多數不需要其他人的協助,單獨實施犯罪行為。

(五) 從犯罪動機上看,再次犯罪的動機比較單一。犯罪嫌疑人在初次犯罪時的動機比較多樣:有為泄私憤故意傷人的,也有受不良影片影響一時衝動的,有精神空虛尋釁滋事的,還有的是為獲取金錢;而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時目標明確,絕大多數是為了獲取不義之財。

(六) 在校生初次犯罪後絕大多數流向社會,外來務工未成年人原本就缺乏監督約束。在實踐中,在校生一旦犯罪,就被打入另類:或是被送往工讀學校,或是被開除學籍推向社會(一般學校都有規定,只要受到刑事處罰就要開除學籍,判處緩刑也不例外)。而不願接受工讀學校嚴格的管理而拒絕入校的未成年人,實際上等同於流向社會。實質上多數犯罪的在校生沒有返校學習的機會,只能與社會青年混在一起。這部分未成年人更容易再次犯罪。而未成年外來京務工人員來京後處於遊蕩狀態,沒有相應監督機構,在服刑期滿後如無正當工作,很多會再次犯罪,成為慣犯。

(七) 暴力型犯罪主體在犯罪前多受過相似暴力侵害。犯罪學生所在學校的周邊,往往存在不良社會氛圍:如高年級同學或退學同學的攔路滋擾,社會青年的敲詐勒索等,一些處於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尤為嚴重。由於學校及相關部門沒有有效措施,或是沒有長效治理機制,致使一些受害未成年人思想發生變化,不認為這種現象是犯罪,反過來拉幫結派,以暴治暴,從暴力受害人轉為加害人。

(八) 犯罪主體的家庭教育多存在問題。不論是來自離異家庭還是普通家庭,普遍存在家長對未成年人疏於管理或是隻知虛寒問暖、對其精神世界一無所知的狀況。特別是在未成年人初次犯罪後,家長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正確的教育引導,沒能及時將未成年人引向正途。

二、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深層原因分析

(一) 犯罪未成年人的“二次污染”情況值得憂慮。一些未成年人由於交友不慎或是一時衝動觸犯法律,被採取強制措施後或是執行刑罰期間,在牢房內受到同號犯人的教唆、傳染,會沾染上很多不良習氣,甚至學習到各種犯罪的方法。等到其刑滿釋放時已經變成“五毒俱全”的社會不穩定人員。這樣的關押環境不適合未成年人的改造。

(二) 令人驚異的是,一些未成年人不以坐牢為恥。“坐牢前受氣捱打、坐牢後揚眉吐氣”的奇特現象使部分未成年人沉溺於“揚眉吐氣”的快樂中。一些問題少年和社會青年有欺軟怕硬、欺善怕惡的心理,對在校學生頤指氣使、連打帶罵,對受過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則存在懼怕心理,唯唯諾諾。由於未成年人思想單純,不會體會到受刑事處罰對自己一生的長久影響,在短期內會認為坐牢反而使自己在“朋友”和欺負過自己的“敵人”人面前有了炫耀的資本,可以召集眾多社會青年對以前欺負過自己的人進行報復,而不必擔心遭受襲擊。

(三) 部分未成年人不能正確認識“從輕減輕處罰”的涵義。在其 看來,犯罪被抓也不過是被取保候審再被判處緩刑,不用坐牢也不用受苦。在心理輔導沒有跟上的情況下,法律對犯罪未成年人的威懾力大大減弱,使未成年人產生“犯罪也不是什麼大事”的思想。

(四) 沿襲以前的不良生活習慣和朋友圈子,是重新犯罪的重要誘因。未成年人被判緩刑後或是刑滿釋放後,多賦閒在家,一時難以重新迴歸社會,而原來的朋友都找上門來,不良生活習慣繼續延續,未成年人的行為就在不構成犯罪與構成犯罪的邊緣徘徊,很容易再次觸犯法律。

(五)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裏矯正工作缺失嚴重。在現階段,單純法律懲罰不能達到教育矯正目的;而學校老師在課餘的簡單説教,無法成功完成心理矯正輔導;如果家庭又沒有做到耐心幫助和教育(有的甚至沒有家長關心),又將其推向學校和社會,未成年人有一種被拋棄感,繼而在不良社會青年的小團體中尋求歸屬,為其重新犯罪埋下了伏筆。

(六) 學校和有關部門對校園周邊的治理缺乏實效。在當前的一些學校,老師們在保證教學質量之餘,多以“保證學生在校時間安全”為標準進行管理,對學生走出校園後遇到的問題無暇顧及,使得學校周圍發生的社會青年滋擾學生現象比較突出。學生輕則被搶走小額金錢,重則被毆打至傷,嚴重危害了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人生觀,使一些人形成“暴力至上”的思想,進而發展為“以暴制暴”,從受害人變為加害人。

關於吉林省農村“兩後生”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

今年11月12日,我省政協委員、吉林創一律師事務所律師姜豔芳在人民日報20版“委員手記”專欄發表題為《農村“兩後生”豈能成為失管一代》的文章。該文發表後,省互聯網信息辦認為此文對我省加強農村地區社會綜合治理和教育就業工作有一定啟示,並形成《網絡輿情專報》呈送省領導,蔣超良省長批示:請谷春立副省長和隋忠誠副省長閲研。隋忠誠副省長及時簽署了意見:請省農委、省新農村辦研究提出意見。按照省領導的指示,我辦結合自身工作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11月28日我辦到大安市太山鎮,與該鎮負責同志、2所學校的校長、3個村的負責人和羣眾代表、鎮司法所的相關同志進行了座談交流,現將調查情況作以彙報。

一、調查基本情況

大安市太山鎮有2所學校,分別是太山鎮中心校(國小)和太山鎮第一中學(國中)。太山鎮中心校在校生612人,xx年有214人升入國中,無人輟學。升國中的學生一部分(約30多人)進入太山鎮第一中學讀書,但大多數都隨父母在縣城或省內外大城市學校讀書。太山鎮第一中學(國中)現有3個年級6個班,21xx年在校生143人,共有34人升入高中,無人輟學。據太山鎮兩所學校校長介紹,當地“兩後生”並不多,一般“兩後生”的出路有三條:一條出路是當兵,一條是出路是進入各種職業學校學習技能,還有一條就是外出務工或隨父母經商做生意。兩所學校的老師均表示沒有聽説畢業後的學生誤入歧途,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在與太山鎮長春村、巨寶村和淨山村負責人和羣眾代表座談時,均表示“兩後生”在本村很少,沒有人從事違法犯罪活動。長春村有310户1200人,共有60人在校讀書,據村書記倪嚴峯介紹,目前瞭解該村“兩後生”只有3人,其中1人學習汽車修理,1人國中畢業後當兵,1人在八年級時輟學,現在家中屬於“宅男”,但沒有出去惹是生非。巨寶村有418户1418人,共有60餘人在校上學,據村書記盧亞副介紹,本村只有2人是“兩後生”,1人學習汽車修理後在廣州工作,1人在鎮賚從事超市保安職業。淨山村共有720户2823人,沒有學生輟學現象。

太山鎮司法所所長李英為向我辦介紹了該鎮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情況,據掌握只有2起案件是未成年人犯罪。一起是:高某,男,漢族,1992年出生,户籍地為大安市太山鎮萬山村,因聚眾鬥毆罪,於xx年12月被大安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發時為高中三年級學生,年齡未滿十八週歲。案情為積極參與並糾集七八人蔘與毆鬥,造成被害人輕傷。其本人在高中就讀期間成績優秀,並在大學聯考時考入大連海事學院。另一起是:馮某,男,漢族,1995年出生,户籍地為大安市太山鎮解放村,因故意傷害罪,於xx年1月被吉林市船營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發時為吉林信息工程學校學生,年齡未滿十八週歲。案情為發現女友與另一名不認識的男青年聊天,攜帶砍刀,將被害人頭部、左臂、背部猛砍數刀,造成輕傷。被判緩刑前羈押于吉林市看守所,判處緩刑後回原籍服刑,並就讀於大安市職業教育中心。

從在大安市太山鎮調查的情況看,近幾年該鎮未出現初、高中畢業生在家打仗鬥毆犯罪現象。在當地農村“兩後生”較少,而且“兩後生”無業在家的也不多,多在父母親屬的安排下當兵、進入職業學校學習或外出打工經商。從我們瞭解到的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看,也不屬於“兩後生”,兩名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已考入高等學校,不屬於國中、高中畢業生無業在家犯罪,他們犯罪的原因究其根本是當事人法律觀念意識不強造成的。

二、幾點建議

我們調查後認為,姜豔芳委員在《人民日報》發文關注農村“兩後生”羣體中違法犯罪高發現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政府部門應該採取措施綜合治理農村“兩後生”違法犯罪問題。為此,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相關部門應建立農村“兩後生”檔案。摸清畢業後不打算升學或成績不理想未能升學的學生數量、家庭基本情況以及將來打算,這樣便於動態掌握情況,實現跟蹤管理,才能避免“兩後生”在離開學校以後變失去管理的情況。

第二,加強對農村“兩後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現有職業教育資源,通過廣泛宣傳,積極引導“兩後生”通過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把“兩後生”作為農村勞動力培訓的重點,使他們掌握就業和創業技能,在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城鎮化建設中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

第三,把農村“兩後生”作為勞動力專業的重點羣體。從貸款發放、税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諮詢、就業服務等方面對掌握一定技能的“兩後生”予以支持,支持他們外出務工或在鄉創業就業。

關於青少年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報告

[摘要] 青少年犯罪是一種復 雜的社會現象。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社會、家庭、學校及自身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因此,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也必須從多方面下手,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總體規劃,進行立體的多方位治理,治標和治本相結合,以教育為本,預防為主,才能有效減少青少年犯罪。

[關鍵詞] 詐騙 犯罪 敲詐勒索 道德觀念

青少年正處在十幾二十幾歲這個令人羨慕的黃金年齡段,本應是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展現自身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階段。然而,有的青少年卻由於種種原因,卻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在人生的履歷表上寫下了揮之不去的污點,有的身陷囹圄,有的甚至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筆者運用在電大所學法律知識,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寫出了本調查報告。

xx年至xx年,陝西省西安市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青少年(14至25週歲)犯罪嫌疑人1838人(其中14週歲以上1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505人),佔批准逮捕刑事犯罪嫌疑人總數4878人的43.5%。青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佔比重接近50%,且犯罪年齡呈低齡化發展趨勢,應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犯罪特徵鮮明

當前青少年犯罪的類型以侵財型犯罪為主,此類佔批捕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總數的65%,以搶劫和盜竊最突出,其次是以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犯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較常見,三年共批捕殺人、傷害、q####j、搶劫、綁架等五類暴力犯罪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920人。賴某某等3人(年齡在14-17歲不等)為搶摩托車,以僱車為名將載客司機謝某某騙到偏僻路段,用西瓜刀將謝某某砍死後,騎着搶來的摩托車逃離現場,荒唐的是,作案前3人還模仿電影裏的鏡頭,特地到城裏買了一塊手錶,看殺一個人要花多長時間。黃某某僅僅因其父不肯給他200元“出門打工費”,便當場用水果刀將其父刺傷致死。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類型向多樣化發展,出現一些新的類型,如綁架、投毒、妨害公務、非法拘禁、破壞生產經營等犯罪,特別是與網絡有關的犯罪明顯增加,如利用網絡進行q####j、詐騙等。姜某某通過玩網絡遊戲認識浙江的網友樓某某後,多次以做生意急需資金為由向樓某某“借”(實為詐騙)了70多萬元用於揮霍。

青少年犯罪的手段向成人化、智能化發展。一些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反偵查意識明顯增強,利用從報刊、影視上學到的反偵查手段實施犯罪。黃某某、劉某某、羅某某(均為17歲)等人瘋狂盜竊作案14起,案值達5萬餘元,他們分工明確,事先踩點,選好作案目標,戴手套作案,作案不留痕跡,加大了偵查機關的破案難度。

在作案時,有的青少年往往不計後果,採取殘忍手段。陳某某、黃某(兩人均為18歲,已於xx年10月被執行死刑)夥同郭某某、林某某、林某某經多次密謀,事先便踩點好埋屍地點,綁架了國小六年級學生連某,採取先“撕票”後勒索30萬元現金的手法,用尼龍繩殘忍地將連某活活勒死。周某某等九人受色情影片、書刊的影響,經預謀,在一週末晚上,由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將其國中女同學江某某等3人騙出喝酒,九犯罪嫌疑人對三少女輪番敬酒,後不顧江某某的苦苦哀求和反抗,對江某某實施了l##j。

青少年犯罪的方式以結夥或共同犯罪為主,出現了幫派苗頭。主要表現在搶劫、搶奪、綁架、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犯罪中,基本上都是2個人以上共同作案,在批捕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佔了62%。從結夥類型來看,社會青年易與有前科的人結夥,在校生易與輟學生結夥,他們之間相互影響、感染,互相提供信息、技術,作案的動因、能力、頻度大大提高。17歲的胡某某和16歲的賴某某因不服其同夥被人欺負,邀集一夥人,攜帶馬刀等兇器,對中學生謝某等十人恣意砍、打,致使謝某等7名學生不同程度被砍、打傷(其中一名重傷者達六級傷殘)。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一些青少年模仿港澳台的黑社會組織,組成具有黑社會萌芽性質的犯罪團伙實施犯罪活動。xx年查處的“蠍子幫”,就是由6名16至20歲的青少年(其中一名為女性)組成,他們設立“幫主”、“堂主”,在當地發展成員43名,瘋狂實施搶劫、盜竊、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主體呈現男性化、低素質化,無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犯罪突出。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為男性。因近年來開展青少年犯罪預防和維權活動主要是以學校為依託,在校生犯罪率較低,僅佔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總數的1.2%。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一大部分為無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三年共批捕無業青少年犯罪嫌疑人323人、外來務工青少年犯罪嫌疑人256人。他們大多數文化水平不高,法制意識差,基本屬於學校的流失生、輟學生或社會上的“問題青年”,為了滿足私慾或追求剌激,走上了犯罪道路。

犯罪成因多樣

青少年犯罪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社會、家庭、學校及自身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社會不良文化影響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黑網吧”有抬頭之勢,超時營業、接納未成年人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網吧經營者以電腦學校、職業技術培訓班等為名,“掛羊頭賣狗肉”,極具隱蔽性。走私、盜版音像製品活動猖獗,其內容往往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以青少年學生為讀者對象的有害卡通畫冊和淫穢“口袋本”圖書屢禁不止,違規經營歌舞廳、錄像廳和淫穢色情表演在一些地方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好奇心強,有強烈的模仿慾望,難以抵制不良誘惑,容易走向犯罪。

不良家庭環境也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師長,良好的家庭環境,會促進子女的健康成長,反之,則會造成子女的心理障礙,以致誘發違法犯罪。放任型家庭使青少年缺乏家庭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誘惑。溺愛型家庭對孩子百般溺愛,易使孩子任性嬌縱、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棄,有的家長恨鐵不成鋼,不顧子女的內心感受,經常對子女大打出手。父母自身素質偏低型家庭忙於做生意或沉溺在酗酒、賭博、搓麻將上,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不良影響。還有的家庭對子女的性教育採取迴避的方法,缺乏用科學方法加以正確引導,使孩子不能順利度過青春期。另外,家庭的變故,如父母離異、死亡及父母犯罪等,都有可能會使子女失去家庭的温暖和精神支柱,產生孤傲冷漠、報復等病態心理,有的甚至過早輟學流入社會,與社會不良青年結羣而誤入歧途。

學校對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疏忽,也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許多學校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重視德育教育,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疏於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當,使“後進生”無人過問或受老師及同學的冷眼看待,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前途喪失信心,出現厭學、輟學現象,最終脱離學校,走入社會。流入社會後,校外教育工作又沒有跟上,無人管理,從而使這些青少年滑坡墮落的危險性大大增大。

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成長因素也不容忽視。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正處於發育期,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和正確的理想、道德觀念,缺乏是非曲直的判斷力,容易感情衝動而失去理智和控制,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以致產生犯罪動機。

犯罪預防任重

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是複雜的,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筆者認為,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也必須從多方面下手,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總體規劃,進行立體的多方位治理,治標和治本相結合,以教育為本,預防為主,才能有效減少青少年犯罪。

第一,要從家庭入手,家長對子女必須真正承擔起法定義務和社會道德義務。應恩威有節,循循善誘,使子女懂世事,有禮節,且堅強務實,會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會理智地對待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同時,家長要特別注意子女的不良傾向,及時加以誘導和釋疑,使其明白髮展下去的後果,教會子女正確思考和麪對人生。

第二,要從社會入手,給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應該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對於當前文化市場存在的“黃”、“賭”、“毒”氾濫之狀況,應堅持不懈地進行整頓,加強監督檢查。對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應加大打擊力度,不斷淨化我們的社會環境。

第三,要加強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控制教育。學校和家長應加強對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使他們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時刻把握住他們的思想脈搏,經常性地進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要有意識地磨鍊他們的心理素質,讓他們進行健康有益的活動來充實自己。

第四,要加強對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工作。青少年犯罪後,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不能棄之不理,應結合他們具有的可塑性強、易改造的特點,堅持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把着眼點放在對他們的感化、挽救上,使他們早日迴歸家庭,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員。

第五,社會各部門應加強聯繫,建立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體系。對青少年犯罪的控制與預防,單憑某一個部門的努力是難以奏效的。這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形成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網絡,使“花兒”不再過早凋零

【第15篇】八一建軍節關於關於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調查報告

200x年x月,根據新的區劃調整成立蕪湖市三山區以來,隨着新區投資建設的力度和規模不斷擴大,蕪湖市三山區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無疑,村居幹部在資金、物資方面有了更多的支配權,加之歷史遺留等原因的影響,近兩年來,村居幹部的職務犯罪問題也日益突出。從兩年來三山區檢察院立案查處的村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來看,如何有效預防村居幹部利用職務便利侵佔農民利益,已是一個迫切和嚴峻的問題,也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維護和諧三山的需要。現將三山區兩年多來發生的職務犯罪問題的特點、原因進行分析,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經和對策,遏止腐敗現象的蔓延,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一、基本情況

二、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特點

山區檢察院查辦的村居幹部犯罪案件,主要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1、主體具有特殊性。這類案件的犯罪主體主要是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婦女主任、財務人員,具有定的人、財、物支配權、管理權,具有發生違法犯罪行為的職務條件。本院立案偵查的3件10人貪污案件中,10人均為村委會班子成員,基本上是書記、主任、會計相互勾結合夥作案大撈特撈。如我院查處的某村原書記胡德坤等3人貪污一案,就是將國家填塘固基款50餘萬元套出,私設小金庫,後將其中的10餘萬元私分,引起村民強烈不滿和上訪舉報,在當地造成極壞的影響。

2、從犯罪對象來看,貪污的對象單一,都是在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過程中,將國家補償給農民的的防汛專項基金和徵地補償款貪污私分。

3、從犯罪手段上看,貪污案件的犯罪手段簡單、直接。一般利用管理資金的便利條件,採取虛報冒領、收入不記帳、集體私分等方式侵吞公款,如三山區檢察院立案偵查的徐某某等4人貪污一案中,就是村委會班子成員,利用經辦國家對農民的徵地補償管理活動的便利條件,採取虛報村民名單,套取徵地補償款10餘萬元予以私分。

三、預防村居幹部違法犯罪的對策

遏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是村居組織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村委會是羣眾的自治性組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克服腐敗現象,防止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選拔好領導班子,一方面推選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的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村居委員選舉制度,真正選舉出順民心、合民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居委員會主任及成員。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抓好村居幹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一是以培訓班的形式,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案例,對村居幹部和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以案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提高業務水平。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兩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充分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二是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內部監督,首先是要完善財務的審批制度和內部財務監督制度,嚴禁私設小金庫,實行帳款分開管理,定期核對帳目,其次要強化上下級監督機制,實行互相審計制,並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三是加強落實並提高村居幹部的工資福利待遇並制度化。

(四)嚴厲打擊,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發生。檢察機關對村居幹部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要依法辦理,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初查,及時立案,及時提起公訴,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從而化解了幹羣矛盾。

(五)加強預防工作,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充分發揮預防職務犯罪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村居工作實際的預防犯罪新路子:一是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個案預防、案後預防工作;二是開展重點崗位預防,重點防範黨支部書記、村居委員會主任,嚴防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加強與街道等有關部門聯繫,開展系統預防,並把它納入整個社會預防網絡。四是加強村居幹部預防職務犯罪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調研分析,探索發案規律、特點,加大犯罪預測和對策研究力度,不斷調整改進犯罪預防工作,從而減少和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的發生。

四、預防村居幹部違法犯罪的對策

遏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建設。黨支部是村居組織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村委會是羣眾的自治性組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克服腐敗現象,防止職務犯罪發生的有效保障:一是要選拔好領導班子,一方面推選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的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村居委員選舉制度,真正選舉出順民心、合民意,為人民服務的村居委員會主任及成員。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抓好村居幹部的法制教育和管理。一是以培訓班的形式,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的案例,對村居幹部和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以案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抗腐防病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樹立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提高業務水平。

(三)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加強兩務公開,增加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充分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二是加強村居基層組織內部監督,首先是要完善財務的審批制度和內部財務監督制度,嚴禁私設小金庫,實行帳款分開管理,定期核對帳目,其次要強化上下級監督機制,實行互相審計制,並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三是加強落實並提高村居幹部的工資福利待遇並制度化。

(四)嚴厲打擊,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犯罪發生。檢察機關對村居幹部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要依法辦理,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流、及時初查,及時立案,及時提起公訴,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從而化解了幹羣矛盾。

(五)加強預防工作,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要充分發揮預防職務犯罪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村居工作實際的預防犯罪新路子:一是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個案預防、案後預防工作;二是開展重點崗位預防,重點防範黨支部書記、村居委員會主任,嚴防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加強與街道等有關部門聯繫,開展系統預防,並把它納入整個社會預防網絡。四是加強村居幹部預防職務犯罪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調研分析,探索發案規律、特點,加大犯罪預測和對策研究力度,不斷調整改進犯罪預防工作,從而減少和遏制村居幹部職務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