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對鄂托克旗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長效機制建立運行情況的調查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8.85K

關於對鄂托克旗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長效機制建立運行情況的調查

關於對鄂托克旗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長效機制建立運行情況的調查

 

    為進一步推動我旗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入開展,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逐步改善農牧民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旗委農工部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通過走訪座談、徵求意見、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我旗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據此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議。

    一、調查背景及意義

   目前我國環境綜合管理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城鎮區域,針對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卻缺少更多的思考。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市第四次黨代會均對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給予了高度關注,《呼包鄂協同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也對其提出了具體要求。

    鄂托克旗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轄6個蘇木鎮、75個嘎查村、363個自然村,總人口16萬,其中有農牧民5.9萬人。我旗農村牧區地廣人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人居環境一旦受到污染,將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環境造成長期困擾。隨着農村牧區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農牧民生產生活方式明顯改變,許多現代包裝產品不斷湧入,白色污染隨處可見,污水排放不規範,改廁成果不明顯,公共服務設施得不到及時管護等問題依然突出,這些都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認真研究解決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問題,意義重大,刻不容緩。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近年來,我旗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成效顯著。我們也深刻感受到,為切實維護、鞏固好農村牧區建設成果, 逐步建立科學規範、高效運轉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長效機制,是建設美麗鄉村、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近年來,我旗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000餘萬元,新建垃圾壓縮站12座、清潔廁所148座、垃圾池121處、垃圾箱1100餘個,並配套購置垃圾轉運(清運)等大小車輛426台,極大提升了農村牧區環境衞生硬件設施建設水平。同時,根據各蘇木鎮人口密度、居住特點,合理布點、科學擺放垃圾收集箱,進一步方便農牧民投放垃圾。

————組織保障堅實有力。成立了旗、蘇木鎮兩級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工作組織機構,制定出台了《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實施細則》、《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和《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考核評分細則》等制度,並將該項工作納入全旗“五位一體”實績考核範圍。在旗級層面組建成立了旗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指導中心,在6個蘇木鎮組建了綜合執法局,在嘎查村和農村社區組建保潔隊伍 78 支,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明確了工作職責。

————日常管理效果顯著。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每月督查、半年評比、年底考核”的督查考核工作機制。採取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訪的方式,對蘇木鎮、嘎查村進行隨機抽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梳理反饋,要求相關蘇木鎮限期整改,並不斷加大對存在問題的跟蹤督查力度,確保整改工作取得實效。截至目前,指導中心和黨政兩辦督查室開展各類督查20餘次,提出整改意見建議900餘條,實現了監管全方位、全視角、全覆蓋。各蘇木鎮執法局共下達執法文書150餘份、拆除違章建築85餘處,切實做到了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事情有人做。

————管理方式不斷創新。一方面招標引進實力強、信譽好的第三方環衞保潔公司,倡導政府購買服務,推行市場化運作管理模式。目前,全旗6個蘇木鎮均通過積極引進外省和本土專業保潔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取得了明顯效果。另一方面鼓勵蘇木鎮在環境綜合管理工作中,進行有益探索和大膽嘗試,蒙西鎮建立了全市首家垃圾兑換超市,為各蘇木鎮和周邊地區提供了啟示和借鑑。

————資金保障有效落實。將全旗75個行政嘎查村、6個農村社區“農維費”以每年5萬元的標準列入財政預算,其中旗級財政承擔2萬元、市級財政承擔3萬元;同時,專項設立了200萬元環境綜合管理獎勵資金。2017年撥付“農維費”405萬元、兑付獎補資金130萬元。2018年按照工作進度已撥付“農維費”330萬元。

————宣傳引導持續增強。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介,廣泛開展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宣傳教育。發放了《鄂托克旗農村牧區環境衞生整治倡議書(蒙漢文)》1.2萬餘份;以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方式編制發放了《鄂托克旗農村牧區環境綜合管理宣傳冊(蒙漢文)》3萬餘冊;與旗電視台合作,攝製了農村牧區環境綜合整治微電影2部。通過多方式、多渠道宣傳,充分調動了農牧民參與環境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提高了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存在問題

一是重視程度不高,羣眾環保意識淡薄。部分幹部對農村牧區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艱鉅性認識不足,責任感和緊迫感不強,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工作上存在上緊下鬆、上熱下涼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地處偏遠、經濟條件差的嘎查村整治工作難度大,動員和組織農牧民羣眾不夠,致使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反覆抓,但髒亂差現象不斷反彈。如棋盤井鎮石勒凱村、深井村、阿如其日嘎村,阿爾巴斯蘇木腦高岱嘎查、敖倫淖爾嘎查沿路沿線垃圾亂倒、病死畜禽隨意丟棄現象時有發生。此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宣傳教育力度不夠,農牧民羣眾環保意識淡薄,主體作用尚未發揮,主動投身人居環境整治、自覺改變陋習的意識不強、熱情不高。

二是規劃相對滯後,工作進展不夠平衡。一些較大居民集中點污水排放管網規劃不到位,有的管網年久失修,有的直接沒有管網,大部分嘎查村污水處理只能靠自然蒸發,排污問題亟待解決。改廁工作進展緩慢,部分公路主幹線沿線商服區域沒有公共廁所或公廁數量無法滿足流動車輛人員如廁需求,比如阿爾巴斯蘇木框框井段,重點示範嘎查村、集中居民點新建、改造水廁推進力度小。有建設水廁的嘎查村,沒有配套建設供暖供水等設施,排污方式仍然沿用滲井處理;有旱廁的嘎查村沒有建立糞污收集人員、車輛配備等配套機制,造成糞污收集難度大,常年堆積,居民無法如廁。

三是資金投入不足,基礎配套不夠完善。近年來,我旗在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資金,配備了相應設施和人員,但與目前農村牧區的現實狀況和工作需求還有很大差距,旗級財政主體投入和社會多元投入機制尚未真正形成,污水和改廁等配套設施嚴重不足,垃圾填埋場佈局不平衡,除鎮區、園區周邊建設標準化垃圾填埋場外,其餘地區生活垃圾依靠轉運站轉運處理,建築垃圾只能就地傾倒、掩埋,造成地質地貌破壞,極易引發矛盾糾紛和信訪隱患。垃圾和污水收集轉運車輛少、成本大,尤其是目前蘇木鎮配備了大量的5m3垃圾箱,但沒有配套專用清理車輛,箱內垃圾清理難、無法轉運,只能依靠箱內焚燒,造成垃圾箱破損嚴重,致使全旗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困難較多。

四是機制不夠健全,管理責任落得不實。雖然我旗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納入全旗“五位一體”考核,但日常督查通報、評比考核、責任追究等機制主要以環境衞生和公共設施管護為主。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之間的工作單打獨鬥、沒有形成合力,工作責任落的不實,綜合執法力量薄弱,管理沒有剛性約束,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缺乏可持續性和長效性。比如,目前綜合執法承擔城建、國土、農牧等多項執法內容,但人員力量薄弱、裝備經費不足,執法隊沒有專用工作車輛,日常執法多以私人車輛開展,難以開展正常工作。

    四、對策建議

(一)宣傳教育,廣泛參與。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政府是主導,農牧民是主體,要充分調動農牧民羣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知識講座、文藝下鄉等手段開展多層次宣傳教育,切實做到家喻户曉、全民參與。同時,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大力表彰先進,公開曝光典型,在農村牧區營造濃厚的環境綜合管理氛圍。積極爭取部門協同配合,整合各方資源,利用與羣眾直接打交道的包扶單位、包村幹部、駐村工作隊等,通過召開座談會、聽證會等方式,讓村規民約、保潔責任書等真正發揮作用,建議向居民集中點商户每月收取一定保潔費用,既彌補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資金不足的問題,又能激發農牧民羣眾積極參與、監督、自治的意識。

(二)試點先行,梯次推進。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受地域性、分散性、季節性等影響,設備配置、收集、運輸、處理等相關問題千頭萬緒、難點很多,需要通過試點先行,邊探索、邊完善,在實踐中形成具體明晰,操作性強的好經驗、好辦法、好模式。要以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為抓手,在重點完善提升全旗27個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示範嘎查村的基礎上,試點帶動、梯次推進。通過逐年挖掘、培養、建設一批示範嘎查村,採取現場觀摩、互看互比、交流學習、經驗推廣等方式,示範引領、整體推動。力爭三年內實現我旗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長效機制,探索出一條具有農牧區特色的成功之路。

(三)因地制宜,科學處理。根據調查發現,我旗農村牧區垃圾基本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廢舊塑料、礦泉水瓶、紙質包裝、廢舊玻璃(酒)瓶、廢舊衣物、生鏽廢鐵等,所佔比重高,是農村牧區垃圾的主要成分。二是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舊(蓄)電池、廢油漆桶、小型電子垃圾等,目前此類垃圾在農村牧區基本不做無害化處理,多數隨意丟棄。三是廚餘垃圾:農牧民生活較為節儉,食物種類較為單一,廚餘垃圾產生量較少。僅有的剩餘垃圾也會用於餵羊養狗、餵豬養雞,再利用率較高,目前廚餘垃圾存量較少。四是其它垃圾:主要包括陶瓷瓦罐、渣土、爐灰、動物屍體、人畜糞便等,總體數量較少,多為惰性物質,後兩種可採取就地填埋或鋪路等方式處理。當前亟待解決的是對農牧民生活影響最大、對生態環境污染最嚴重、問題最突出、隱患最大的可回收垃圾與有害垃圾的管理問題。因此,如何從源頭上控制垃圾的產生量?最有效的方法無疑是實施垃圾分類,達到就地減量的目的。

根據我旗農牧區實際情況,建議利用如下兩種模式進行處理。對於居住分散的農區和牧區:可採取“一賣、一換、一堆”的“三個一”模式進行處理。“一賣”具體指將可回收垃圾由農牧户自行收集暫存,待定期、定點、定時有償收運時變賣,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家庭收入;“一換”具體指將有害垃圾由農牧户自行收集暫存,待定期、定點、定時有償收運時兑換,可一定程度上減少其家庭開支;“一堆”具體指鼓勵引導農牧户自行設置堆肥池,採用混合堆肥天然降解的方法,將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中的爐灰、動物屍體、人畜糞便等形成有機肥料,可一定程度上減少農牧户生產開支。對於蘇木鎮政府所在地和較大居民集中點,在監督動員當地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同時,可納入城鄉一體化環衞系統進行實地操作。

    (四)規範收運,劃區操作。要實現對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的有效管理,利用行政手段在全旗硬性推廣基本不可操作。目前,全旗境內各蘇木鎮已初步建立起垃圾收運體系,我旗可充分利用初步搭建起來的收運網絡,因地制宜,進一步規範收運程序,劃區操作實施。對於居住分散的農區和牧區:由於受地域廣闊、地勢偏遠、居住分散等因素所致,對其實現有效管理較為困難。建議配置專門草原流動垃圾清運車輛,每月分2-3次進行定期、定點、定時有償收運。在具體操作中,可回收垃圾根據市場價格有償收回,有害垃圾可根據數量多少兑換一定的生活用品。垃圾收回後,將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統一運到垃圾中轉站,將可回收垃圾銷售給就近合作的垃圾回收公司,進行資金回籠;將有害垃圾清運至垃圾處理廠,進行統一無害化處理,相關資金可從“農維費”或獎勵資金中統籌支出。對於蘇木鎮政府所在地和較大居民集中點:要切實建立起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置模式,由各蘇木鎮負責,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加大日常監督管理。要根據居住人口數量,科學制定管理措施,保障區域內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營造優美潔淨的生活環境。對於嘎查村委所在地和鄉村道路沿線:各嘎查村“兩委”負責人要充分發揮其職能職責及帶頭作用,在保障村委周邊環境衞生及公共服務設施“乾淨、整潔、亮麗、有序”的同時,建議分別在嘎查村內各小隊(組)邀請有威望、有羣眾基礎的老黨員、老教師、退休老幹部等作為義務環保監督員,負責本地環境監督和宣傳等工作。嘎查可以定期以充話費、發放生產生活用品等形式給予一定報酬,相關資金可從“農維費”或向農牧户收取的保潔費中統籌支出。對於農村牧區污水處理工作:經過調查,我旗農村牧區人口集中區居民生活污水主要以沿街道、房前屋後潑灑,自然風乾等形式處理,嚴重影響嘎查村內人居環境,增加了傳染性疾病細菌危害隱患;部分後建人口集中區多采取自建滲水井的方式將污水滲入地下,污水收集管網較少,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其他分散居住的農牧民大多在牧場居住,生活用水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也較少,全部就地無組織排放,滲入地下,給人居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建議由旗公共事業管理局牽頭,根據農村牧區不同區位條件、村莊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規模和特徵,優化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佈局,科學制定技術路線,強化污水處理科技支撐,梯次推進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對於農村牧區改廁工作:全旗主要居民集中區和重要道路節點公共廁所較少,居住分散的農牧户主要以簡易旱廁為主,因此“廁所革命”問題刻不容緩。建議由旗住建和環衞部門牽頭,按照羣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模式和廁所糞污治理模式,切實加強公共廁所建設,將廁所糞污、畜禽養殖廢棄物一併處理並資源化利用。

(五)創新管理,健全機制。建議根據我旗實際,推行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在有條件的蘇木鎮引入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機制,統一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將轄區內的環衞保潔、垃圾清運、公共設施管護等委託給企業全面負責;推行智慧管理服務模式,探索開發建立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督查考核信息系統,並依靠信息平台探索實施農村牧區環境問題“隨手拍”、有獎舉報等有效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和規範化管理水平;推行“黨支部+公司”模式,具備條件的嘎查村可通過支部組織成立公司的方式,承接嘎查村內環境整治、街巷道路、植樹造林等小型涉農涉牧工程項目,並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牧區勞動力,組織開展專業化培訓,把農牧民培養成為村內公益性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的重要力量;推行分類資源化處理,在基礎設施完善的文明先進嘎查村,可探索通過建立農牧民“綠色賬户”、“環保檔案”、“垃圾兑換超市”等方式,對正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給予獎勵和兑換。通過獎補的形式,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運營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另外,建議組織相關部門及人員對周邊先進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學習,進一步提升我旗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