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清華大學校訓(精品多篇)

欄目: 學校管理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2.24W

新版清華大學校訓(精品多篇)

清華大學校訓 篇一

清華大學(頂尖高校):建築、土木工程,經濟管理,機械,力學,計算機、電子信息,核能,協和醫科。

北京大學(頂尖高校):哲學,經濟管理,數學,物理

復旦大學(頂尖高校):國際金融政治,經濟管理,新聞,數學、生物、微

電子

上海交通大學(頂尖高校):船舶海洋,核科學,電氣,經濟管理

南京大學(頂尖高校):天文,物理,化學、地學、大氣科學

浙江大學(頂尖高校):化工、控制、流體傳動、計算機、工業心理學、茶

學,特種動物

中國科技大學(頂尖高校):數學,物理,化學,西安交通大學(頂尖高校):電氣,機械,電子,材料,法醫

哈爾濱工業大學(頂尖高校):航天、機械、機電、材料、土木工程、建築、市政環境、計算機、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全國第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公共管理,法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複合材料、空氣動力學、計算機

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天然氣,化學化工

同濟大學:建築,土木,橋樑隧道,汽車,德語

南開大學:文、史,數學,有機化學

天津大學:化工、製藥、精密儀器、建築

大連理工大學:水工結構,船舶海洋近海工程、化工、物理

東北大學:自動化軟件、材料、礦山冶金

吉林大學:化學、法學,汽車工程,畜牧地質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海洋,核科學,水下技術

東南大學:建築,土木,道路工程,電子通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

廈門大學:金融,歷史,會計,化學,近海環境

山東大學:文、史,微生物,哲學材料

武漢大學:測繪,病毒科學,計算機軟件工程,水利工程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電機,模具、新聞,同濟的醫學

清華大學校訓 篇二

清華大學 簡介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中國綜合性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覆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併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開發以及整體辦學條件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目前,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78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100餘人。全國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7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7000餘名,其中本科生13000餘名,碩士生8600餘名,博士生4600餘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及進修生1300餘名,遠程教育學員7500餘名。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個、體育總局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網上研究中心6個。學校藏書400餘萬冊。學校佔地面積400餘公頃,建築面積230餘萬平方米。出版物有《清華大學學報》(分自然科學版、英文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世界建築》、《裝飾》、《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

清華大學治學嚴謹,有着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清華大學傳承“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養了11萬餘名學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的治學大師、興業英才和治國棟樑。他們中有竺可楨、高士其、姜立夫、段學復、張子高、楊石先、葉企蓀、周培源、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樑思成、楊廷寶、錢偉長、吳仲華、洪深、曹禺、金嶽霖、王力、陳岱孫、錢鍾書、費孝通、吳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馬寅初、陳寅恪、熊慶來、華羅庚、茅以升、吳有訓、錢學森、張光鬥等是清華的進修生和資助生,美籍學者楊振寧、李政道、林家翹是清華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勛章”的23位功勛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近25%為清華大學校友。

水清木華九十餘載,清華大學藴育着獨特的精神魅力。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着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優良的傳統和精神。以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從建校初期就成為清華師生治學與為人的追求,並一代代得以傳承。從“五四”愛國運動、“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到反內戰爭民主的“一二一”學生運動,從施滉、韋傑三到聞一多、朱自清,生動地展現了清華師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後,清華大學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又紅又專”方向,培育“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探索出一條“愛國、成才、奉獻”和“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創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關於校訓的解釋

早在1911年,清華學堂初創時就提出“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清華學堂章程》)。1914年,著名學者梁啟超蒞校作《君子》為題的講演,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勉勵學生,後被鑄入校徽,高懸於大禮堂的上方,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校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斷獲得豐富和發展,被賦予新的內容。做為一個高尚的人,在氣節、操守、品德、治學等方面都應不屈不撓,戰勝自我,永遠向上,力爭在事業與品行兩個方面都達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應該順應自然,胸懷博大,寬以待人,承擔起宏偉的歷史任務。“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闢地概括了中國文化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的深刻認識與辯證的處理方法。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時間的考驗和興衰變化,而一直能穩固地凝聚在一起,並保持一個偉大民族的生機與活力,是同這種深刻認識分不開的。事實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已構成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徵。

清華大學校訓 篇三

優越的育人環境

清華大學校本部——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區。明朝時為一私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的一部分,咸豐年間改為清華園。其周圍高等學府和名園古蹟林立,其園內蒼松翠柏、水清木華,清澈的萬泉河從腹地蜿蜒而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小溪,同時也滋養着清華學子特有的志趣和氣質。

清華園內不僅有圖書館、科學館、大禮堂、體育館、工字廳等“有歷史”的建築,有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施的六教、符合國際標準的游泳館、設施先進的綜合體育中心等“高水平”的基礎設施,更有國內較大的萬人飲食廣嘗紫荊園、桃李園餐廳,北方地區最好的紫荊學生公寓區、暢通快速的校園網等全面的學生生活、學習條件。

清華還為學生提供優質高效的學術支撐體系。清華大學圖書館由校圖書館及人文、經管、法律、建築、美術和醫學等專業圖書館組成,館藏總量已經達到400多萬冊(件);清華大學的實驗室也為學生提供了國內最優越的培養科學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條件。目前,清華大學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2個,教育部和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5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

綜合性的學科佈局

目前,清華大學設有建築學院、理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美術學院等13個學院共56個系,成為當代中國一所著名的擁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藝術和醫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在工科專業繼續保持明顯優勢的同時,理科專業迅速發展,在物理、數學、生物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優勢的學科方向。清華的文科發展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聘請世界各地最優秀的教師,以最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理工交叉、文理滲透的學科設置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和發展方向。

一流的師資力量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一流大學的建設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截至目前,學校共有諾貝爾獎獲得者1名,圖靈獎獲得者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2人,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0人,110人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115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數目均居國內高校首位。學校通過推動名師上本科講台,使一大批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知名教授活躍在本科教學的講台上,不僅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而且使得本科生能夠親耳聆聽教授的治學之道,親身感受他們的魅力風範,潛移默化中感悟為人為學之真諦。

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

清華大學始終把培養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在本科生培養方面儘量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條件,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矗不僅在本科生階段實行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積極推行學分制,使得學生可在培養方案框架之內為自己定做“個人學習計劃”,提前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同時,學校還在教學方面不斷改革、創新,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自1998年以來,學校先後舉辦“數學—物理基礎科學班”、“化學—生物基礎科學班”,本科階段主要依託理學院,執行獨立的培養方案,強化基礎科學功底和獨立研究能力訓練,研究生階段面向高等研究中心、理學院、信息學院、經管學院等校內外各個學科專業;人文社科學院在舉辦“中外文化綜合班”及 “文科試驗班”的基礎上,2005年按“人文科學實驗班”、“社會科學實驗班”大文科、寬口徑的兩大類招生,前兩年注重基礎教育,強調經典研讀和基礎訓練,後兩年專業分流,重視學術研究能力培養;2006年,計算機圖靈獎獲得者、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倡導創辦“軟件科學實驗班”,與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以注重基礎科學、注重國際學術交流和實踐環節為特色,探索培養世界頂尖計算機科學人才的模式;2007年經管學院開設經濟與金融國際班,以全英語講授大部分課程,並與國外一流大學開展本科生交換。

“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簡稱srt計劃),面向一至三年級的本科生,力使學生在本科階段就可以進入科研領域,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2003年開始設置的由院士或知名教授主持、面向一年級學生的“新生研討課”(freshman seminar)採用師生互動、小組探討、探索研究的學習方式,為大一新生提供與名師、教授面對面探討科學研究問題和方法的機會;為大一新生精心設計的“英語夏令營”活動,為學生們創造了外語實踐的氛圍和環境;“名師上本科講台”則是清華人才培養的又一特色。目前有一大批各學科領域的知名教授活躍在本科教學的講台上。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親自為大一新生講授普通物理課程;校長顧秉林等多位院士、教學名師獎獲得者、特聘教授、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知名教授均開設新生研討課;此外還有“百門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實驗室科研探究”課程等等。

完善的獎勵和資助體系

清華大學鄭重承諾:決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多年來,清華大學始終把經濟資助體系建設作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和辦學過程中的一件大事。目前,學校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助、勤、獎、貸、補”體系。2006年,在學校主要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與校友會、基金會、財務處等部門合作,在各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新的“家庭經濟困難本科學生資助體系”。新經濟資助體系明確提出“兩個全部、兩個增加” 的目標,“兩個全部”指:一是覆蓋家庭經濟困難的全部學生,並惠及家庭經濟一般困難的低收入家庭學生;二是資助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解決全部學費、住宿費和基本生活費。“兩個增加”指:一是學校通過加強在校友、社會各界當中籌集捐款的工作力度和加大學校的直接投入,來增加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強度;二是大幅度增加校內勤工助學崗位,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的本科學生都能夠有機會獲得長期的勤工助學崗位,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在勞動中得到鍛鍊,達到育人的目標。兩年來,新資助體系已在2006年和2007年入校的新生中全面推行,並順利實現了“兩個全部、兩個增加” 的目標。

廣闊的發展前景

多年來,清華大學秉承着培育“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人才的教育理念,為國家培養和造就了大批的科學家、學術大師、文壇泰斗、興業之士和治國之才。一代代校友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傑出貢獻使清華大學這所高等學府蜚聲中外。

近年來,清華大學畢業生們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紮實的數理基礎和較強的計算機能力、外語能力、自學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面對未來,他們可以選擇:讀研、就業、出國、創業……,清華學子的發展前景可謂廣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9月1日,我校2007年3110名應屆本科畢業生中,一半左右的同學免試推薦或報考攻讀研究生,其餘的同學選擇了出國留學深造、參加就業和創業。從就業地區看,畢業生大多分佈在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錄取清華畢業生的用人單位不僅數量多,而且層次高。其中包括中央各大部委在內的黨政機關,如中組部、中宣部、國資委、財政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名列世界500強企業的微軟、ibm、斯倫貝謝、殼牌、通用電氣等;作為國內高科技企業領軍代表的聯想、華為等;以銀行證券機構為代表的國內外金融單位,如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匯豐銀行、高盛投資銀行等;國有大型骨幹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航天科技、東風汽車等;以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廣州報業集團等為代表的全國各大主流媒體;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在內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還有一批畢業生志願投身到國防、軍工企業等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清華大學校訓 篇四

清華大學校長給本科生上課,這就免了吧

標籤: 雜談

新任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任命儀式結束後,對記者表示,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親自給本科生上課。他2003年開始給本科生講授“有機電子學”課程,直到2009年出任副校長後,還堅持給本科生上這門課。他在教學方法上作了很多新嘗試,如擺脱以課本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注重傳授知識形成的過程,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一位化學系大二學生説,他早就聽説過邱勇校長,“聽説他的課講得很好,希望以後我也能聽聽他講的課”。(《法制晚報》3月26日)

學生期待校長能給自己上課,這可以理解。社會輿論贊美邱勇擔任校長後還想親自給學生上課,在當下高校不太重視本科教學的情況下也很正常。但是,筆者想告訴清華新任校長的是,給學生上課這事兒,校長就免了吧。既然擔任校長,就應該全力以赴地管好大學,還是把教學和科研任務先放一邊吧。否則,校長可能當不好,課也上不好,有的課掛上校長的名,可能公務繁忙的校長就上一兩次,剩下的課程都由其他老師或博士代教。你能想象,一名校長在開會時,突然説會不開了,我馬上要去上課,會是怎樣的場景嗎?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社會對大學校長的評價,往往都不從管好一所大學的角度,而是從校長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角度進行評價。比如,一名校長如果在擔任校長崗位期間,還繼續從事教學,成為教學名師;或者繼續從事學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獎勵,成為兩院院士,通常會被認為校長“很牛”(時髦的説法是“男神”)。而他究竟把這所學校管得如何,卻不被關注。

隨着對校長崗位的認識加深,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用教學和科研來評價校長是不太妥當的。校長應該是專職校長,而不該是“兼職”。一方面,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既要管好學校,又要去做教學和科研,是很難“兼得”的,極可能顧此失彼;另一方面,鑑於校長擁有行政權,而且還可用行政權去影響教育決策和學術決策,以前“雙肩挑”“身兼數職”被譽為奉獻、多能,現在則被質疑為權力通吃——近年來,校長獲得科技大獎、當選院士,獲得的不再是喝彩,更多的是喝倒彩。

校長想繼續給學生上課,這份對教學的感情是值得敬佩的。但如果要把學校的教學搞好,校長有更重要的職責,即推行學校考核、評價制度改革,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同時,所有的校領導應該帶頭,不再參與任何教學獎的評選,而應該把獎項給第一線的教師。大學需要的不是一個教書教得好的校長,更不是在教書崗位上成為名師的校長,而是一名把學校管理得好,能服務好師生,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形成很好校園文化、氛圍的校長。否則,要校長幹什麼呢?清華老校長梅貽琦就曾説:“校長不過是率領職工給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

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明確校長必須走職業化、專業化的路線,因此,在校長的選任、考核、管理中,已經作出一定的轉變,包括在選拔校長時,並不把候選者的教學貢獻、學術能力作為首要因素,而是把其是否懂教育、懂管理視作首要因素(清華前任校長非院士出身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時要求校長能全身心投入學校管理工作。但是,對於校長的職業化,社會輿論還沒有形成共識,同時也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

像這次清華大學新任校長是院士,輿論又拿其院士身份説事,説其學術研究能力如何了得。對於新任校長,輿論不該關注其是否是院士,而應該關注他在學校管理上的作為、經驗,聚焦院士身份,會讓大家對校長崗位的認識又發生偏離。對於校長繼續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多年前,輿論曾對幾位剛上任就宣佈不再帶研究生、不再申請課題的校長點贊。可是,在另外一些時候,一些對校長的傳統認識又會不自覺冒出來,覺得校長一邊擔任校長,一邊教書,一邊作研究,也是“美談”。這就需要通過制度的構建來推進校長職業化,並鞏固社會對校長職業的定位。以筆者之見,我國應該完善校長公選制度和管理制度,在選任校長時,應組成公選委員會,按校長崗位職責的要求選拔合適的人選。在選拔時,公選委員會就要對其提出一旦擔任校長,不得再從事教學、科學研究,而必須一心一意投入管理的規定——如果一個人希望繼續作教學、學術研究,那麼他可以不擔任校長,而把心思用到教學和學術研究中;在管理、考核校長時,應用管理業績考核校長,而不再看校長的教學和學術貢獻。注重校長的教學和學術貢獻,只會分散校長的精力,還會誘導校長“與民爭利”,用職權為自己謀求教育利益和學術利益,而不利於公平、公正地推行、執行教育和學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