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疫情背景下幼兒園線上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4W

——以“過渡環節有效組織的策略研究”為例

疫情背景下幼兒園線上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摘要】

特殊的日子、漫長的假期,2020年的寒假因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變的漫長,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針對幼兒園孩子們不得不暫時宅在家中的情況,以及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的要求,很多幼兒園都採取了線上交流、學習的教研模式。有效的加快了教師居家的學習進程,提高了園本教研的實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本學期園本教研題目定位為“過渡環節有效組織策略的研究”帶領教師們居家線上教研。

【關鍵字】新冠疫情幼兒園線上教研過渡環節 組織策略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雲教研"開啟了新的教研模式,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各個幼兒園延期開學,在此期間,我園依據市、區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延期開學“延學不停學”要求,在防控期間我們採用騰訊會議、微信語音、微信文章推送等方式如期組織老師開展本學期園本教研活動。本學期園本教研題目定位為“過渡環節有效組織策略的研究”,目的是通過教師預設適宜本班幼兒的過渡環節遊戲、活動以及音樂,從而提升教師組織指導過渡環節的能力,但是最終效果如何仍需今後在實踐中的運用與驗證。

一、疫情背景下幼兒園線上教研活動的審視

(一)疫情背景下線上教研與傳統教研的聯繫

1.幼兒園教研活動概念的內在一致性。

園本教研活動以教師為主體,以保教實踐為基礎,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教育規律與基本原則,採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保教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保教質量的研究活動。幼兒園教研工作是推求、探索、尋找、解決保教實際工作問題的規律性活動,而不是就事論事的事務性活動。

2.幼兒園教研活動目的的共通性。

通過梳理髮現,幼兒園線上教研與傳統教研活動在其目的上有如下幾點共性。第一,提高保教質量是各類教研活動的首要任務。教研的目的在於“為了教學的研究”,是“在教學中研究”,是“對教學進行研究”,最終寓研於教,寓教於研,以研促教。教研活動各參與主體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進而討論、觀摩、反思、總結等形式,提高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有序性、規範性,進而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質量。第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無論是線上教研還是傳統教研,幼兒園均可通過教研活動建設教師合作文化,通過研討、反思、實踐等方式生成教師共同體文化,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在教研的過程中能夠實現知識的轉換、傳播和利用、增長;同時通過集體研討、反思能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通過教研活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專業理念。

二、疫情背景下園本教研活動的思路

(一)調研教師的需求,確定教研的方向和重點。

學期初,我們利用線上問卷形式對老師進行了問卷調查,瞭解教師在工作中的困惑和當下急於解決的問題,結合問卷調查情況發現,幼兒在過渡環節遊戲會有不會傾聽、愛插嘴、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而教師的困惑主要集中在面如何組織幼兒展開過渡環節遊戲,有效策略不清晰。因此,本學期園本教研研究內容圍繞過渡環節的策略開展,通過學習、反思、研討、分享、交流等形式,針對過度環節中師幼有效互動策略進行研究,最終形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

研究的重點是:落實《綱要》《指南》精神,針對過渡環節有效策略進行學習,反思教育實踐,找到明確差距,深入研究。繼續引領教師從設計適宜遊戲入手,將遊戲按照年齡、環節進行細緻分類,關注師幼在實踐中的互動,總結出師幼互動有效組織策略。通過多種形式的研究,提升教師會觀察、巧介入、善指導的能力,形成有序、自主、快樂的班級良好一日生活常規。

(二)鼓勵自主探究學習,積累相關研究經驗

為了使本學期教研活動更高效的開展,結合疫情在家辦公原則,我們在教研活動前向老師們收集了自學的過渡環節有效策略的相關文章,教研核心小組成員先行對所有上交文章做了梳理篩選,最終選出4篇更為適宜的文章為本次教研的核心學習資料。在教研活動開始時,我們先將梳理的幼兒各年齡特點的活動方式和4篇文章下發到羣中供教師學習,之後利用問卷星方式讓老師們針對學習的文章進行思考答題,目的是一方面瞭解教師的閲讀理解水平,另一方面分析教師能否做到理論與工作實踐的對接,這樣便於之後更好的開展園本教研工作。

通過對19位一線教師上交的問卷進行分析梳理,得出問題一:文章中都用了哪些組織策略?教師們閲讀的十分細緻,大致共梳理出6個策略分別是:情緒安撫策略(五個一)、音樂貫穿策略、動靜結合策略、遊戲策略、隨機觀察策略、個別指導策略。在問題二:您曾經用過文章中提到過的策略嗎?請舉例説明。每個老師都例舉了自己工作中的案例,其中19位老師基本都提到了自己運用音樂策略和遊戲策略開展過過渡環節活動,例如:手指兒歌《小手變變變》、律動遊戲、擊鼓傳花、猜謎、接龍等。還有兩位教師重複提到了對於哭鬧現象的幼兒運用情緒安撫策略。在問題三:請您梳理實踐工作中還有哪些您用過的效果比較好策略?請舉例説明。這個問題有的老師提到運用過任務導向策略,在晚離園環節,可以對第二天值日生、天氣播報員、美食播報員等任務的認領分工。有的老師提到同伴合作遊戲策略,可以更好的突顯大班活動特點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還有的老師提到了服務意識策略,請幼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的服務意識,如:在過渡環節時請小朋友澆花或當檢查官檢查洗手等活動。

(三)成立核心研究小組,引領教師深入研究。

為了全面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和教師隊伍的分層培養原則,在教科研主任的帶領下,由教研組長還有三位研究生老師成立了園本教研核心小組。在每次集體教研之前,開會討論該給老師提供什麼樣的建議,大家共同討論,教科研主任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和思想引領。三位研究生恰好分別在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在研討過程中提供不同年齡班的過渡環節開展的事實狀況,根據實際制定合理化建議,在正式教研時提供給全體老師比較直接的方法建議,給老師明確的指向,並多次幫助老師們修改提交上來的方案。利用隔週週三針對班級過渡環節思路表先行進行研究,在組內先梳理建議,然後在教研活動中反饋給班級教師。這樣做可以更加全面的反饋建議,理論和實踐層面共同培養研究生老師,幫助教師們梳理、調整班級思路表,從而提升教師有效落實一日生活常規的能力。

三、疫情背景下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

在每次教研活動中先請兩位班長針對班級的設計思路表進行分享,然後請其他教師針對分享的內容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

(一)小班段的研究分享。

在小一班趙淳教師分享中提到的盥洗環節小便要求時是這樣説的:“男孩子變成消防員,對準小火苗滅火,女孩子要踩小腳印,小手扶着小汽車,最後都要按按小按鈕,嘩啦啦沖沖水”。老師們都表示十分認同,認為教師的語言非常凸顯兒童化,而且在環境創設中互動性很強,教師語言非常明確。在小二班於萌萌教師分享中提到的盥洗環節-午睡後(户外前)的遊戲設計《高矮遊戲》,這個遊戲引發了老師們的思考,認為遊戲性很強而且環節把握巧妙,利用户外前站隊環節進行,而且很好的把數學中“量的比較與應用”這個是知識點應用在遊戲中,但是對於遊戲的玩法上老師們結合小班年齡特點給出了建議,老師原本設計是按照高矮、生日順序排列,但考慮到小班幼兒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可以用小卡片等輔材進行,讓幼兒先在3-5個物體間比較再慢慢過渡。還有一個是晚離園設計的遊戲《乒乓球走走走》,老師們覺得遊戲趣味性強,而且幼兒玩起來會比較興奮,但考慮到晚離園環節的核心是讓幼兒安靜、穩定情緒,所以針對遊戲設計給予了很多建議,有的老師説可以在其他環節進行,也有的老師説可以改成在墊板上運球等。整個教研氛圍很好,教研組長也把收集的一些資料分享給小班老師,中大班老師也結合自己的經驗給予小班老師一些建議,小班老師也會在下面認真記錄,把班級的《幼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組織思路表》梳理的更加細緻、完善。

(二)中班段的研究分享。

中一班班長在分享時,教師們就針對區域評價時間進行了討論,認為分組收活動區再進行區評然後再分組喝水這兩個環節有些重複,導致孩子會玩重複性玩具,所以大家的建議玩具最好有區分,而且還要便於收放,可以採用牆面互動或者牆面收放的材料,同時保證幼兒在一間教室遊戲,保證所有幼兒都在教師視線內。“故事大王”這個環節設計很好,符合中班年齡特點,也建議他們班把這個活動放到固定的時間段進行形成班級的特色。中二班班長分享時,老師們一致認為盥洗環節中教師的語言非常兒童化,兒歌創編也十分押韻,個別句子老師們也一起進行了修改。發現中二班老師創編的過渡環節遊戲特別新穎,而且每個遊戲都創編了多種玩法,非常適合中班年齡特點。“猜猜樂”的遊戲中,教師創設玩法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創編謎語然後在班級分享,這個想法很好的調動了家長資源,促進了家園互動同時還可以投放到圖書區,形成區域的延伸性活動。還有早來園創設的心情記錄,可以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鼓勵幼兒和同伴交往,發現情緒問題也可以及時解決。

(三)大班段的研究分享

大一班班長在分享時,老師們針對各個環節的遊戲順序進行了調整,把合適的遊戲放到合適的時間開展。還有一個環節是幼兒在進餐前報菜譜,原計劃三餐中午餐和晚餐是幼兒來報,早餐是配班老師進行,老師建議配班老師在報菜名時內容和要求要和幼兒一樣,這樣也能隱性的給幼兒起到榜樣示範作用。大二班班長在分享時,老師們針對散步環節的設計進行了討論,本班老師介紹散步的新思路,和以往形式不同,先給幼兒提供幾種材料讓幼兒自由擺放然後散步,每人散步3圈後回到班裏進行午睡前準備,這也是結合大班年齡特點設計的,老師們也很認同這種做法。還有就是才藝展示和一日回顧這個設計老師們建議和數學類遊戲互換位置,因為考慮到時間性和動靜結合的原則,本班老師也十分認同。

每次教研分享後,教科研主任還會針對本次內容做細緻的梳理和提升。針對兩個小班的具體活動進行了分析點評,肯定每個班的設計亮點,小一班老師的兒童語言非常童趣,而且有很多隱性教育在裏面,小二班老師的遊戲創新性很好,值得大家學習。再肯定的同時,又一次深入淺出的幫助教師們梳理了《幼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組織思路表》,明確了每一個表格中具體書寫的內容、目的是什麼,更好的幫助老師們明確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的組織策略和方法,也鼓勵教師們建立日常資源庫,將自己帶班的經驗和資料進行梳理整合,最終形成園所的共有資源讓教師們帶班時有抓手,真正達到學習研究共同體,讓我們的教研更好的為老師專業成長服務、為孩子一生髮展服務。

三、我們的收穫

本學期帶領老師們深入開展園本教研“過渡環節有效組織策略的研究”,在學期總結時,教師以論文格式書寫關於過渡環節組織實施策略論文共計19篇,提升了教師們對於過渡環節價值的認識。同時經過一學期的研究重點梳理出小、中、大遊戲策略(見附件1)、環境互動策略(見附件2)和音樂運用策略(見附件3),提升教師設計、組織過渡環節的能力。能夠按照《指南》《剛要》各年齡班目標梳理,制定符合本班幼兒的過渡環節方案,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這樣實施也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覺得這樣的研究有時效性也十分貼近教師日常帶班需求。過渡環節是在喝水、洗手、入廁等短暫生活活動或教學、區域、户外、進餐活動銜接前後兩個生活環節,實現活動轉換過渡的方式,教師利用遊戲、音樂等作為信號吸引幼兒注意,將幼兒的興趣自然轉向下一活動,巧妙通過對前面活動的總結而引出後面的活動,順利實現活動過渡的方式;在區角活動、自由活動、户外活動與室內集體活動之間的過渡中,用各種短暫、有趣的活動來過渡最為合適。過渡遊戲既是休息、調整,又是過渡、轉換,在由動到靜、由靜到動的活動過渡中,幼兒有一個良好的心情,參與遊戲中學會遷移,與同伴交往中學會謙讓,自主選擇中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總之,過渡環節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具有獨立、積極的教育價值,滿足了學習活動與自由活動不同節奏更替的需要,有利於科學、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然的氛圍下緊湊地進入下一個活動。“一日生活皆教育”。過渡環節零散於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是最容易讓教師忽視的。在教學實踐中,過渡環節往往會走向兩極端:一種是教師高控,孩子必須在教師的安排下進行活動,這樣不僅不能讓幼兒在過渡時間得到放鬆,而且還會讓幼兒喪失了自主性。另一種是過度放任自流,教師在過渡環節時任由幼兒自己安排,不管不問,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不僅浪費大量的時間讓教育教學活動時間得不到保障,而且不利於幼兒秩序的養成。然而,過渡環節和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其他環節一樣,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利用好教育環節,不僅能讓教師的工作壓力減輕,還能讓幼兒在能力上得到提升。所以説,作為幼兒教師要注意到過渡時間的重要性,合理組織幼兒園過渡環節,促進幼兒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