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蝸牛》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05W

《小蝸牛》教案(精品多篇)

《小蝸牛》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教學使幼兒瞭解自然界中小動物躲雨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以及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啟發幼兒發散性思維,使幼兒產生聯想,進一步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習動詞躲、鑽、飛。

活動準備:

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與內容有關的多媒體課件,情境表演的頭飾。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伴隨着優美的音樂,情境表演及多媒體演示法,導入法,能在瞬間吸引孩子的目光,讓孩子有積極參與活動的慾望。

第二部分:感知法,欣賞作品。

1、瞭解作品的內容

2、進而理解作品的風格,在這一環節中根據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等特點,運用多種多樣欣賞手段和方法:如“聽磁帶中的作品,師有表情的複述作品以及觀看多媒體課件多種輔助教學手段,引導幼兒欣賞,使幼兒在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活動。

第三部分:表現法採用:角色扮演以及角色互換等教學方法。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創編作品。注意難點部分:在這一環節中,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角色來創編作品,既激發了幼兒積極創作的慾望,又能使幼兒順利遷移已有的經驗,這會使幼兒感受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感和滿足感,如果孩子對作品創編活動比較順利,也可同伴之間交流,角色互換,或者同伴之間創編接龍,如小鳥換成小青蛙,小松鼠等。

活動結束

通過持續不斷地感受作品,激發幼兒想象力,豐富其語言詞彙,還能生成其他有價值的活動。

《小蝸牛》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瞭解並拍出3/4拍的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2.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和旋律,學唱歌曲,。

3.瞭解蝸牛的特徵,體驗蝸牛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鼓、蝸牛PPT、美麗的風景背景、蝸牛房子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瞭解3/4節奏強弱弱的特點

1.小朋友,聽,這是什麼聲音?(敲打鼓聲,咚噠噠,強弱弱,敲四下)

2.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敲鼓並説咚噠噠咚噠噠)

3.現在老師要敲出兩種不同的鼓聲,你們聽一聽,有什麼不一樣?第一種:咚咚咚,敲四下,第二種:咚噠噠,敲四下。

4.告訴我,哪裏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5.第一種鼓聲他的聲音大小都是一樣的,咚咚咚(敲鼓,並説),第二種鼓聲他的聲音有的強有的弱,敲鼓並説咚噠噠,強弱弱強弱。那我們把這種第一拍是強拍,後面兩拍是弱拍的節奏叫做強弱弱的三拍子。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伸出小手,用小手拍咚噠噠咚噠噠。

6.那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拍出強弱弱的聲音呢?你來説。我們學一學。

7.那今天我們就要用這種強弱弱的聲音來學習一首歌曲。

二、學唱歌曲

1.學習歌曲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位好朋友,瞧!他是誰?(出示PPT)(小蝸牛)

2.那小蝸牛長得怎麼樣呀?

3.哦,小蝸牛的背上有一個圓圓的殼,那這個殼有什麼用?(這個殼像房子一樣,可以躲在裏面,很安全)我是快樂的小蝸牛,呦呦,揹着房子去旅遊,呦呦。(出示圖片貼在卡紙上)

4.它的頭上有什麼?(觸角)

5.那我們給他一個好聽的詞,叫小犄角。

6.好,現在伸出你的兩根小手指,當小蝸牛的小犄角。伸出兩隻小犄角,呦呦,一邊看來一邊走。呦呦(出示圖片)

7.小蝸牛開心的時候會唱歌,它唱:咿呀而喲,呀咿而喲。我們來學一學。

8.小蝸牛唱的這麼開心,那他會回頭嗎?(不會)

9.小蝸牛説:我從來不回頭不回頭。

10.老師現在把我們剛才所説話的編成了一首兒歌。你們看,指着圖譜念兒歌,要求幼兒一起念)(我是快樂的小蝸牛。)

11.現在我們用三拍子的節奏來年這首兒歌,跟着老師一起念。(邊敲鼓邊念)

12.老師把這首兒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快樂的小蝸牛》,你們聽:開始唱,並敲鼓。

13.你喜歡哪句?我們來學一學。(鋼琴伴奏,敲鼓)

14.現在老師彈琴,老師大聲地唱,你們小聲的唱。(彈琴,敲鼓)

15.現在老師輕輕地唱,你們大聲地唱。(彈琴,敲鼓)

三、趣味性演唱和表演

1.(出示ppt)現在老師這裏有三隻蝸牛,一隻蝸牛媽媽,兩隻蝸牛寶寶。蝸牛媽媽這麼大,走路的聲音應該怎麼樣?(很響)老師很響的敲下鼓。那蝸牛寶寶這麼小,走起路來怎麼樣?(輕輕地走)所以蝸牛寶寶輕輕地走路沒有聲音。所以三隻蝸牛走路的聲音應該是咚--沒有聲音(邊敲鼓邊解釋,第一拍敲鼓,二三兩拍不敲,以前一拍動作延伸後兩拍)

2.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三隻蝸牛走路的聲音,伸出小手,拍手練習咚-的節奏,第一拍拍手,後兩拍延續拍手之後的伸展動作),要求有一個老師安排敲鼓。

3.練習完之後,要求小朋友用所學拍手的動作一邊唱歌一邊拍手,之後也可以拍腿。老師和幼兒一起做拍手唱歌動作,要求有個老師在一旁敲鼓,一個老師彈琴。

4.現在,我邀請小朋友上來做遊戲,請五位小朋友上來按咚-噠-噠的節奏敲鼓,其他小朋友來唱小蝸牛的歌曲。請五位小朋友輕輕搬起小椅子面向大家坐好,然後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鼓和一根棒。老師説開始小朋友就開始敲鼓,老師在一旁用鈴鼓穩定節奏,其他小朋友大聲唱歌曲。

5.現在我來當蝸牛媽媽,蝸牛媽媽要帶寶貝們出去旅遊了。誰願意上來當蝸牛寶寶?(點5個、10個、全班小朋友上去饒教室一圈)

6.排好隊後,老師在前面做咚噠噠有關三拍子節奏的動作,幼兒跟在後面學做,也可以是幼兒自己想的三排節奏的動作。要求一邊做動作,一邊大聲唱歌,坐在位置上的小朋友也一起大聲唱歌。(要求有個老師彈琴,有個老師敲鼓)

《小蝸牛》教案 篇三

一、活動名稱:美術:小蝸牛找朋友(小班)

二、活動目標:學習繪畫小蝸牛

三、活動準備:春天的大背景圖一張,水彩筆、油畫棒、黑板、粉筆。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背景圖,老師講述畫面內容。

師:春天來了,紅紅的太陽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風輕輕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飛着,地上的小草變綠了,五顏六色的花都開了。

(二)老師在大背景圖上範畫(邊講故事邊畫)

師:睡了一冬的小蝸牛也想出來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它從自己的房子裏先伸出圓圓的小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將身體慢悠悠地爬出來,它坐在那,張着小嘴,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小蝸牛覺得一個人太孤單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該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們願意幫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嗎?

(三)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師:小蝸牛的朋友長得什麼樣呢?它和小蝸牛長得差不多,咱們來看看小蝸牛長得什麼樣?師:它身上揹着重重的房子,圓圓的頭,一對短觸角,一對長觸角,一張小嘴,還有彎彎的身體。

提問:小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裏?身體是什麼樣子的?象什麼?(幼兒回答,老師可出示實物,如沒有實物,老師在黑板上範畫)

(四)幼兒在大背景圖上繪畫,老師巡迴指導

師:小蝸牛都等急了,咱們快來用畫筆把它的朋友找出來,這樣它們就能高高興興地在一起玩了。

(五)結束:小蝸牛看見這麼多的好朋友,心裏特別的高興,來,咱們和小蝸牛一起玩一個“找朋友”的遊戲(聽音樂,做遊戲)

《小蝸牛》教案 篇四

設計意圖:

喜歡動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而這首根據小蝸牛的特點寫的幽默詼諧、好聽的歌曲吸引着孩子們,讓孩子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抓住孩子們的這個興趣點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通過讓孩子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活動目標:

1、感受活潑歡快的曲調,瞭解並拍出3/4拍的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2、能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創造性地表現出歌曲所表現的情景。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在自然角飼養小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特徵和習性,並與小蝸牛交朋友。

2、《我是快樂的小蝸牛》歌曲磁帶、小蝸牛圖片和頭飾。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一首謎語,聽一聽它是那種小動物?

謎語:走路從來不回頭,揹着房子去旅遊。伸出兩隻小犄角,一別看來一邊走。(為了更形象,教師一邊模仿動作,一邊説謎語)

2、出示實蝸牛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蝸牛的外形特徵,激發幼兒對小蝸牛的興趣。

(1)小蝸牛長得什麼樣子?

(2)小蝸牛平時都在幹什麼?

(3)小蝸牛爬起來是怎樣的?它的表情怎樣?哪個小朋友來形容一下?(引導幼兒用肢體或語言表達)

3、欣賞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節奏特點。播放歌曲《我是快樂的小蝸牛》音樂,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教師跟幼兒邊聽歌曲邊拍節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

(1)剛才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麼感覺?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或肢體動作表現出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4、再次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欣賞第二遍歌曲,幼兒隨音樂節奏學説歌詞。提問:你們聽到歌曲中唱了什麼?説説自己感覺哪句歌詞最有趣?自己喜歡哪句歌詞?並嘗試唱一下或用動作來表現。

(2)教師將幼兒根據喜歡的歌詞進行分組,教師彈唱,幼兒隨音樂嘗試大聲跟唱。(教師給予表揚,糾正唱錯的地方。)

5、採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現歌曲。

(1)引導幼兒用男女對唱的形式練習演唱歌曲。

(2)鼓勵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加上創造性的動作演唱。

(3)教師和幼兒共同確定表演的動作並進行練習。

6、請幼兒戴上蝸牛頭飾,隨音樂集體表演歌曲。

7、教師小結:多可愛的小蝸牛呀,跳得真好,美麗的春天來到了,我們一起去旅遊吧。在《我是快樂的小蝸牛》的音樂伴奏下,帶孩子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自然角中觀察小蝸牛,進一步瞭解小蝸牛的特徵及習性。

《小蝸牛》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會認“住”、“孩”、“玩”等12個生字,會寫“對”、“媽”、“全”等4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能借助圖畫,講述故事主要情節。

4.瞭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課所學生字,能夠按筆順準確、規範地書寫生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

1.課件播放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學生欣賞歌曲。

2.師:同學們,為什麼蝸牛什麼東西也沒有得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動動小手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語。

2.課件出示配樂朗讀,學生一邊聽,一邊畫出課文生字並標上拼音,多讀幾遍。

3.老師範讀課文,解決學生不會讀的字詞。

4.讀一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文章寫了什麼。

5.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橫線畫下來。

三、動動腦筋,學習生字

1.讓學生對照圖畫,讀一讀課文。

2.老師隨機出示課件書上不注音的生字,開火車讀一讀。

3.認讀這些生字,並給這些生字找朋友。

4.巧識字形,妙趣橫生。

(1)師: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嗎?

(2)四人小組討論識記方法。(鼓勵學生結合字形和字義巧識巧記。)

(3)同桌之間互相説一説你是如何記住的,彙報交流識記方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師:同學們,現在咱們來玩一個遊戲:摘星星。

2.遊戲(摘星星):在小星星的背後寫上生字、生詞,摘到星星的同學把字詞讀準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二、學習課文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讀旁白。

2.讀第1自然段,回答:蝸牛一家住在哪裏?(小樹林的旁邊。)

3.讀第2~8自然段,結合課文插圖,思考:

(1)蝸牛媽媽分別讓小蝸牛去看什麼?小蝸牛看到了什麼?

(2)為什麼會這樣呢?

4.讓學生自己讀第2~8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1)四人小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2)師點撥,歸納總結。

三、拓展練習

讓學生嘗試看着圖畫講一講這個故事。先自己講,然後同桌之間互講。

【作業佈置】

回家之後讓學生給父母講這個故事。

《小蝸牛》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3、進一步瞭解蝸牛背殼的神奇作用。

【活動準備】

1、歌曲CD

2、蝸牛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蝸牛圖片,引出歌名。

師:快樂的小蝸牛,揹着房子去旅遊,你想做這隻快樂的小蝸牛嗎?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首歌唱小蝸牛的歌,名字就叫《快樂的小蝸牛》,仔細聽聽歌裏是怎樣唱小蝸牛的。

二、欣賞 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

師:歌裏唱的是怎樣的一隻小蝸牛?小蝸牛想去幹什麼?

2、欣賞歌曲第二遍。

師:小蝸牛的房子有什麼好處?

3、欣賞歌曲第三遍。

小蝸牛有很神奇的背殼,就像一座房子,風雨都不怕,它可以到處旅行,多麼逍遙自在。

三、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按歌曲節拍拍手,感受歌曲。

2、幼兒跟唱,重點唱出輕鬆的情緒。

四、分組演唱表演歌曲。

《小蝸牛》教案 篇七

活動內容:語言領域:小班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活動意圖:

小班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小動物們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孩子在言語表達上卻存在怕生、不自然、甚至不肯説等現象。為了鼓勵孩子們願説、敢説,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選擇了這個兒歌。讓孩子們通過操作小蝸牛、與其玩耍、説悄悄話、哄它入睡等環節,讓孩子獲得親身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悦,從而延伸為內化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嘗試仿編兒歌,讓孩子們把這份關愛情感遷移到其他動物身上,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給孩子清楚明瞭的記憶、理解、想象的線索,同時又將教學氣氛推向高潮,有利於孩子言語表達的發展。

活動目標:

1.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氣氛,親身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2.能有表情進行朗誦兒歌,學會仿編兒歌。

3.發散幼兒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重難點分析:

重點:學習兒歌,能用清晰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充分體驗關愛動物情感。

難點:能進行兒歌拓展,會變換動物角色來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師自制)、蝸牛玩具(幼兒人手一個)

知識準備: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活動方式:集體、個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利用猜謎語“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説它力氣小,揹着房子走。”引發幼兒興趣,自然引入主題。

二、展開

(一)幼兒操作小蝸牛,與其玩耍,增加對小蝸牛的喜愛之情。

1.神祕禮物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對,就是蝸牛。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禮物,就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快去瞧瞧,是什麼?(幼兒拿出小蝸牛)

2.我給蝸牛起名字

師:是什麼?一起回答我!原來是一隻只可愛的小蝸牛,哎,老師這裏也有一隻蝸牛(教師手持大蝸牛教具),我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果果。你們蝸牛有名字嗎?(鼓勵幼兒給小蝸牛起名字,培養幼兒對蝸牛的喜愛之情)

3.快樂玩耍

師:聽,小蝸牛在説話呢!(教師裝作小蝸牛的聲音)它説:這裏太悶了,我想要出去玩!孩子們,你們想帶着小蝸牛一起玩嗎?(想)請小朋友們輕輕走出來,把蝸牛放到地板上和它一起玩吧!(幼兒自由操作小蝸牛,在地板上玩耍)

4.悄悄話時間

師:噓,小朋友們你們的小蝸牛圍到老師的身邊來。(幼兒圍坐),小蝸牛玩了一會兒,有點累了,我們可以讓它休息一下,跟它説一説悄悄話。(引導幼兒與蝸牛輕聲交談,隨後教師個別提問,問幼兒對蝸牛説了些什麼,加深對小蝸牛喜愛)

(二)創設情景,讓幼兒學習兒歌。(教師範讀,幼兒跟讀)

1.用輕柔動作哄蝸牛睡覺。

師:剛才小朋友們給小蝸牛説了那麼多的悄悄話,小蝸牛真的累了,它想要睡覺了,我們一起鬨它入睡,好嗎?(隨着音樂,幼兒哄蝸牛睡覺)

2.出示課件,雷聲響起,師幼一起感知感受兒歌。

師:聽,是什麼聲音?原來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小蝸牛們要被吵醒了,怎麼辦?奧,我們可以説:雷公公,雷公公,請你輕點打呼嚕。我的蝸牛要睡覺,不要吵醒小蝸牛(教師範讀兒歌,幼兒跟讀)

3.幼兒學習兒歌,利用集體和個別相結合。

師:好,小朋友,咱們一起來給雷公公説……(教師請幼兒集體朗誦一遍)誰想自己給雷公公説一説?(你説的真好,你的聲音真好聽,表情很豐富、聲音再洪亮)教師評價鼓勵幼兒多説。

(三)發散思維,拓展兒歌內容

1.利用小金魚引出,讓幼兒初步學會拓展兒歌。

師:小朋友們,你們説的真好!看,小蝸牛睡着了,咱們不要打擾它,來輕輕把它放到椅子下面。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小蝸牛睡着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要休息了呢?(出示小金魚圖片)對,小金魚也要睡覺了,可是……(雷聲再次響起),我們應該怎麼説?(教師一起和幼兒拓展兒歌內容)

2.發散思維,讓幼兒嘗試自己拓展兒歌。

師:小朋友們,説的真好,瞧小金魚也被我們哄睡着了。森林裏還有哪些小動物?(請幼兒自由説説)那誰想來給雷公公,説説話,哄哄你的小動物睡覺!(請幼兒個別來説,對説的幼兒,大家集體朗誦)

(四)結束

師:小朋友們,聽,森林裏好安靜,小動物們睡着了,雷公公也要休息了。來(手勢),讓我們一起和他們説再見!(幼兒輕輕走出教室,活動自然結束)

《小蝸牛》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住、孩”等12個生字和王字旁1個偏旁;會寫“對、媽”等4個字。

2、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嘗試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策略】

這篇課文中配有四幅色彩豔麗、季節特點鮮明的插圖,旨在培養學生看圖學文、自主識字、獨立閲讀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畫、藉助生活經驗以及分角色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和閲讀,在反覆觀察、朗讀、識記、想象等語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書寫生字時,可通過教師的範寫、學生的書空,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特點以及掌握書寫規律。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

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

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裏頭。

2、這是可愛的`小蝸牛。你們見過蝸牛嗎?你們對蝸牛有哪些瞭解?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蝸牛的圖片。

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於小蝸牛的故事。請大家齊讀課題。

4、這篇課文講的是小蝸牛的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所以在導入新課時,通過謎語引入、結合生活體驗走近蝸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以“課文講的是小蝸牛的什麼故事呢”為引子,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如果有拼音,可以讀讀拼音;如果沒有拼音,可以看看課文中的圖畫能不能幫助你。

2、生自讀課文。

3、同桌合作讀課文,如果他都讀對了,你就誇誇他;如果他讀錯了,你就幫幫他。

4、讀了兩遍課文,你們能把課文讀正確嗎?考考你們吧。

5、認讀句子和生字詞語。

(1)認讀句子。

課件出示: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

“孩子,到小樹林裏去玩吧,小樹發芽了。”

“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着蘑菇,樹葉全變黃了。”

自己先小聲讀讀這些句子,有讀不準的字,就藉助拼音來讀準它。

指名讀一讀,注意語氣詞“呀”“吧”要讀輕聲。

(2)看圖認讀詞語。(圖畫貼在黑板上)

蝸牛、發芽、草莓、蘑菇。

看看圖畫,讀一讀這些詞語。

帶下劃線的字,你認識了嗎?發現了什麼?

解釋:蝸牛的“蝸”有蟲字旁,説明這個字與昆蟲有關;“芽”“莓”“蘑菇”這些字裏面都有草字頭,説明這些字都與植物有關。

(3)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

住、孩、全、變、回、發、芽、久、吧、爬、呀、玩。

自己讀一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帶着拼音讀、去掉拼音讀)

(4)學習新偏旁:王字旁。

黑板上出示“王”字和“玩”字,引導學生髮現二者的不同。

你們還認識哪些帶有王字旁的字?猜猜帶有王字旁的字可能與什麼有關?

設計意圖:讀課文時,要充分發揮拼音的作用,引導學生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藉助圖畫大膽猜測。同時安排了互動交流如同桌讀、開火車讀、指名讀等環節,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在此基礎上,滲透漢字部首表義的特點,學習了新偏旁王字旁後做適當的拓展識字。

(三)細讀課文,朗讀指導

1、生字學完了,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找,找找課文中出現了幾次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的對話?它們説了什麼呢?找到了就讀讀吧。

2、我們請三組同桌來分角色朗讀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的三次對話,請你聽一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3、春天到了,蝸牛媽媽對小蝸牛説:“孩子,到小樹林裏去玩吧,小樹發芽了。”

小蝸牛慢慢地向小樹林爬去,它看到了什麼呢?對媽媽説了什麼呢?

4、課件出示:

它説:“媽媽,小樹長滿了葉子,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着許多草莓呢。”

它説:“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着蘑菇,樹葉全變黃了。”

它説:“媽媽,蘑菇沒有了,地上蓋着雪,樹葉全掉了。”

(1)把句子讀正確、通順。

(2)小蝸牛看到樹林裏的小樹有什麼變化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小樹長綠葉、樹葉變黃、樹葉全掉的圖畫。

(3)認讀詞語“碧綠碧綠”,在文中是形容什麼的?齊讀:碧綠碧綠的葉子。為什麼用“碧綠碧綠的”,而不用“碧綠的”?

説一説:碧綠碧綠的( )

當樹葉全變黃了的時候,我們可以説(金黃金黃)的樹葉。

圖上還有什麼?你能用( )的( )來説一説嗎?

(4)小蝸牛還看到了什麼?

(5)多麼可愛的小蝸牛啊!自己讀一讀小蝸牛的話,然後一起讀讀。

設計意圖“過朗讀學習小蝸牛的話,並且藉助書中圖畫,學生很容易地知道了小樹的變化是隨着四季的變化而變化的。通過比較加強對詞語的理解,促進語言的積累,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當小蝸牛把它看到的告訴蝸牛媽媽時,媽媽説了什麼呢?

課件出示:

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夏天了!快去摘幾顆草莓回來。”

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秋天了!快去採幾個蘑菇回來。”

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裏過冬吧。”

(1)誰來讀讀蝸牛媽媽説的話?指名讀。

(2)聽了蝸牛媽媽説的話,你知道了什麼?(小蝸牛經歷了夏天、秋天和冬天)

(3)小蝸牛爬呀,爬呀,在它爬行的過程中,四季悄悄走過。請你聯繫生活經驗,説説四季裏大自然還有哪些變化?想一想,説一説吧。

課件出示:

春天到了,_____了。夏天到了,_____了。

秋天到了,_____了。冬天到了,_____了。

(4)課文讀到這裏,你有什麼問題嗎?(預設:小蝸牛為什麼總是錯過媽媽所説的季節,看到的是下一個季節的景色呢?)藉機介紹蝸牛爬行速度慢的特點,並且指導讀好“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這句話。

(5)指導朗讀蝸牛媽媽説的話。指名讀,評價後再讀。

6、同桌分角色朗讀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對話。

7、全班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這個環節讓學生聯繫生活經驗,展開聯想説説四季裏大自然的變化,引導學生養成樂於觀察的好習慣,相機進行語言訓練。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幫助學生理解蝸牛媽媽對小蝸牛的疼愛及小蝸牛的天真爛漫。做到以讀促講、以讀代講,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四)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鞏固識字。

(1)認讀詞語卡片。

(2)認讀生字卡片。

2、指導書寫“對”“媽”。

(1)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對”“媽”。

強調:這兩個字的左邊有變形,作為偏旁要寫得瘦一些,為右邊讓位置。

對:左邊的“又”捺變點,右邊的“寸”橫變短。

媽:女字旁的第三筆是提,往右上略斜。

(2)師示範書寫,學生書空筆順。

(3)學生練寫。

學生先按筆順描一描,再寫一個。學生互評後再寫字。

3、指導書寫“全”“回”。

(1)師板書“全”,指導“人”字頭要蓋住下面的“王”字。

(2)師板書“回”,指導豎畫都要稍稍往裏斜,四橫、四豎的間距要均勻。

(3)學生練寫。

(4)展示評價後再書寫。

設計意圖:字教學是一個指導學生主動學習、觀察發現、認真實踐的過程。觀察時要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字形,把相同結構的生字“對”“媽”放在一起指導,是讓學生髮現書寫的規律,掌握規律去寫字會事半功倍。

(五)課後延伸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可以參照板書説一説。

2、把這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後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設計意圖:過給爸爸媽媽講故事,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在課外進行復習、鞏固,鍛鍊口語複述的能力,讓家長了解學生在課堂所學,為親子閲讀做日常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