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憫農古詩教案(整理12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4.02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2篇《憫農古詩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憫農古詩教案》相關的範文。

憫農古詩教案(整理12篇)

篇1:《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

2、能用自己的話説清楚古詩的意思。

3、會背誦課文。

4、體會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初步養成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吃的米飯哪裏來的?

看課文插圖。你們看,我們吃的米飯就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勞動出來的。(出示課題《鋤禾》)

2、教學“鋤禾”。禾:禾苗,各種作物的幼苗。(插圖上畫的是玉米苗。)

鋤:翹舌音。不要讀成“cu”,左中右結構,鋤頭的鋤,課文中指的是動作。

誰能説説“鋤禾”的意思?(課文中指農民除草、鬆土)。

農民為什麼要為禾苗除草、鬆土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讀這首古詩,結合觀察插圖,想想這首古詩告訴我們什麼,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講讀詩句,學習字詞,理解內容。

(1)看圖。農民伯伯是在什麼時候鋤禾的?你從哪裏看出來?

讀一讀“鋤禾日當午”。理解“日當午”的意思:太陽當頭照,正是中午的時間。

看看圖,自由説説,想想“鋤禾日當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當頭照。農民伯伯卻在地裏給禾苗除草、鬆土。)

(2)仔細看圖,你從哪裏看出農民伯伯很辛苦?(他熱的滿臉通紅,口乾舌燥,汗水不斷

的從臉上一滴一滴的淌下來,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裏。)

讀一讀“汗滴禾下土”,講講“汗滴禾下土”的意思。(農民伯伯熱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斷的滴到土裏)

(3)農民種糧這麼辛苦,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自由説説自己的想法。)

讀一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有誰知道這碗裏的飯是從哪裏來的?

讀一讀“粒粒皆辛苦”教學“粒”“皆”“辛苦”

誰能説説“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的來的。

(4)朗讀課文

(5)用自己的話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鞏固、複習字詞。

5、用自己的話講講整首古詩的意思。

(1)同桌一個讀詩,一個釋詩。在交換。

(2)指名講講整首詩的意思,(説清楚,説通順。)

6、指導朗讀。

7、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麼?

(農民種糧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

8、平時你是怎麼愛惜糧食的?(正面教育學生,表揚學生中愛惜糧食的好人好事。)

9、背誦課文。(形式多樣)

10、總結談話。

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

篇2:《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認識8個漢字,並會口頭組詞,會寫4個生字“農、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古詩,並試着背誦古詩。

3、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

1、學會8個生字,會寫四個生字“農、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1、“農”、“當”的寫法

2、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稻穗圖、小黑板、磁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向老師有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們幫我解決一下。你們願意嗎?

(出示“一碗打倒的飯”圖)學生觀察。

這就是向老師遇到的難題,有個孩子每天吃飯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滿桌子都是。我想請會講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師給他講講道理。(……這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師出示“辛苦”,教讀。

你見過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糧食嗎?

老師帶來了一幅圖,就是農民伯伯平常勞作的情景,請小朋友翻開書,看看圖上都畫了什麼?

二、觀察圖畫

1、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農民伯伯在鋤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齊讀“辛苦”,並貼在黑板上。

3、你怎麼看出農民伯伯很辛苦?(頭上的汗珠一顆顆地往下掉。)

4、今天,我們就要學一首配這幅圖詩——《憫農》。跟老師一起寫寫“農”。(師寫,生書空。)

全班齊讀課題。

三、學習生字

(一)初讀課文,感知詩意。

1、聽錄音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古詩,要聽清字的讀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誰最認真?如果會的同學能跟錄音機一起讀,也不必加以制止,追問一句:“你從哪裏學會的?”提示學生:我們可以從許多地方學習知識,希望小朋友們做個有心人。

2、過渡:由於這首詩絕大多數同學都能熟練背誦,所以直奔本課的生字。這首詩你們會背了,裏面的生字你們都認識嗎?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中的生字詞,看誰學得又對又快。

(二)認讀生字

1、下面請你輕聲讀課文,用手指指着課文,圈出帶紅色音節的生字。

2、引導學生回憶平時學習生字的主要方法:你們平時都用哪些方法來學習生字?(拼讀音節、問同學、問家長、問老師。)

3、小朋友們歸納得真好,那就請你趕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吧。(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點播。)

4、學習完生字以後,請你給同桌讀一讀,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讀。

5、抽生教讀生字。

6、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們讀出來嗎?(出示詞語:憫農日當午誰知汗滴粒粒辛苦)

抽生讀,齊讀。

7、在詞語中你認識了生字,那麼老師把生字單拿出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如果你認識就站起來大聲説出來。(當讀到“午”時進行擴詞,從而理解“日當午”。)

8、現在這些生字都躲到詩裏面去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抽生讀課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書,認真聽,聽他哪個字音讀準了,哪個跟你不一樣,等會兒請你給他指出來。

9、齊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剛才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同學們學得特別好,下面,請你們再讀課文,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2、抽生答。(……我知道了農民伯伯很辛苦)

3、你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了農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讀一讀。

重點指導: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導方法:先通過做鋤草的動作體會辛苦應表現得行動緩慢,吃力,在朗讀時語氣應重而稍慢,基本領悟即可。

4、師範讀全詩。

5、齊讀。

6、能背的同學背一背,不會背的同學可以再看看書。

五、鞏固練習,指導書寫

(一)撿稻穗遊戲,複習生字

1、秋天來了,農民通過辛勤的勞動,莊稼獲得了大豐收。你們看:金黃的稻穗在秋風中搖擺,好象在向人們微笑。收割後,還有一些稻穗遺留在了田地裏,下面咱們一起去撿稻穗。你可以任選一顆,讀出後面的生字,然後放到籃裏。(師貼稻穗圖,畫籃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後反過面貼於籃子裏。

3、你打算把帶哪個字的稻穗送給誰?為什麼?

(二)指導寫字

(出示“農、當、汗、午”)

1、你記住了哪個字?怎麼記住的?

2、重點指導“當”,認識小字頭,學生認真觀察書上的筆順,然後書空。

指導“農”,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筆?

3、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

4、學生練習寫一個字,同桌互評,然後再寫一個。

五、總結全文

(板書)

憫農

辛苦

篇3:《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知道勞動人民是財富的創造者;封建社會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導學生欣賞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勞動人民是財富的創造者。

教學難點:

封建社會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學過程:

一、吟唱古詩,引出詩題

1、同學們,古詩是中國古典文學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麗燦爛,千百年來,以其精湛的語言,深邃的意境而膾炙人口,吟唱千古。所以古詩不僅能誦讀而且能吟唱,我們每天下午上課前,總要吟唱一首古詩,來放鬆頭腦,陶冶情操,誰來清唱一首?而且每天吃午飯前,都會聽到廣播吟唱一首什麼詩?《鋤禾》大家一起唱唱吧!很好,鋤禾是李紳寫的,也叫《憫農》,這是第一首,唱了這首古詩,李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農民種田很辛苦,我們要愛惜糧食)

2、是呀,古代勞動人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生活卻怎樣呢?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李紳寫的古詩,板書課題:憫農(二)。誰想來介紹介紹詩人。

(收集資料要注意篩選,懂得抓關鍵。大家要向他學習哦!)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師:詩中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請聽課文範讀。

師:再請一個同學讀讀這首詩,注意是否讀準字音,字正腔圓。(指明評價)

師:老師想考大家,讀了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呢?

生:“憫”是什麼意思呢?(和我想到一塊去了,你真是個善於發現問題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學習古詩,看能否找到答案吧。)

三、讀悟結合,感受畫面

1、師:俗話説:詩中有畫,畫裏有詩。(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現在自由小聲地邊讀古詩邊想象畫面,並把你讀懂的地方標註出來,讀不懂的提出問題,現在開始。(師巡視指導)

2、師:現在四人為一個小組交流一下你的讀書心得吧。

3、生:彙報讀書心得。(小組派代表先來説説你們讀懂的地方吧!)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糧食作物。泛指糧食種子。

子:這裏讀第三聲,成熟的稻子。

(2)從第一句詩中你還讀懂了什麼?

(糧食獲得豐收。)

糧食要怎樣才能獲得豐收呢?(要進行辛苦的田間管理)

(3)你還感受到什麼呢?

(從“春種”——“秋收”、“一粒粟——萬顆子”這中間要經過一系列的田間管理,如除草、殺蟲、灌溉、施肥等感受農民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你的領悟力太強了。

(4)指導朗讀。那麼這句詩要讀出什麼感情呢?(勞動艱辛)對詩的不同理解就會讀出不同的韻味,誰來試試吧?(評價:讓我感受到豐收的不易,掌聲送給他)你也來讀讀吧!大家聽出什麼了?(同情)本句朗讀的節奏、重音建議。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師小結:讀得太棒了,讓我眼前彷彿出現了農民不畏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畫面(一片豐收的`喜悦景象)。全班再有感情地讀讀這句,邊讀邊想象畫面。

(5)“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閒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誰有問題要問嗎?

為什麼種了那麼多糧食又獲得豐收,農民還是活活餓死呢?

是誰剝奪了農民的勞動成果?

豐收的糧食哪裏去了?

(7)你們預習時,有收集時代背景的資料嗎?誰來説説為什麼?

(由於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迫,使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剝削是指:當時農民沒有土地,是找地主借的地,所收的糧食都被地主沒收了。因為種的越多,收的越多,交給地主的也越多。)

(8)此時你想説些什麼呢?

師小結:本來粒粒糧食滴滴汗,但是,這些苛捐雜税壓得人民餓的餓,死的死。這些社會現實詩人沒有明説,然而,只要稍加思索,就會發現現實的另一面:那無數的糧食“輸入官倉化為土”的罪惡。這種社會太不公平了。

(9)指導朗讀。那麼後面這句詩應怎麼有感情地讀呢?(既同情又憤恨)你來試試?哪個小組也來示範讀讀呢?(指名評價)讀得真好,你也來試試!(師評價:讓我彷彿看到一個痛恨統治者的好少年,喔又讓我聽到你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聲。)本句朗讀的節奏、重音建議。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10)師先配樂朗誦,生再配樂朗誦。

(11)學了這首詩你知道詩人要告訴我們什麼嗎?詩人所要表達什麼情感呢?

(表達詩人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同情,對剝削者的強烈憤恨)

(12)那麼詩題的“憫”字你理解了嗎?

(有同情、憐憫農民之意!)

四、再找組詩,拓展延伸

1、觀看唱古詩視頻《憫農2》學着唱。(大家想不想學唱這首古詩呢?)

2、你還讀過哪些關於勞動的古詩呢?各描寫什麼勞動場面呢?

a、《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b、《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五、教師總結,昇華主題

同學們沒有不勞動的個體,只有不願勞動的思想,敗的思想,違背規律的思想,這都將——受天地所摒棄。而愛勞動是最光榮的,因為勞動創造財富,勞動才能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深入骨髓的傳統和習慣,將會世代相傳。

板書設計:

憐憫、同情———憫農(二)

春種—————秋收

一粒—————萬顆

無閒田(艱辛)

猶餓死(同情、憤恨)

篇4:《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認本課:“農、午、汗、粒、辛”五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農夫勞動的辛苦,懂得糧食來之不易,初步培育同學敬重勞動、疼惜糧食的思想感情。

教具預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會認五個生字;朗讀、背誦古詩。

2、教學難點是通過朗讀古詩使同學體會農夫勞動的辛苦,初步培育同學敬重勞動,疼惜糧食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1、創設情境,誘發動機。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同學的愛好,通過這樣一個同學饒有愛好的詩歌,引出課題,進而極大的誘發同學的學習動機。

2、深情範讀,激發情感。《憫農》這首詩,形式短小精悍,語言簡潔通俗,感情真摯樸實。教學中,利用課件飽含深情的範讀,使同學能在學習之前,有一個整體感知,受到薰陶、感染。

3、品讀感悟,讀有感情。現在孩子過於嬌慣,許多孩子挑食,飯菜不合胃口就大哭大鬧,不想吃就扔掉,鋪張現象日益嚴峻。對於這首詩的把握,除了感受古詩的魅力,還應注意對同學的情感訓練。當然,這種訓練不是生搬硬套地強加給同學,而是結合多媒體,引導同學細細品嚐詩句,從飽含深情的朗讀中去細細感悟,從妙趣橫生的故事中娓娓道來,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趣。

1、師描述: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想不想?(好)那咱們抓緊去聽一聽吧!(課件播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音樂。)聽了以後覺得怎麼樣?好不好聽?

2、好吧,今日老師和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憫農》(貼上卡片)揭示課題,熟悉生字“農”,(出示“農”的帶拼音生字卡片),強調讀準後鼻音。齊讀課題。

二、範讀古詩

1、出示課件:(本首詩的插圖)老師描述:我們今日要學習的這首詩是唐朝的一位詩人李紳寫的。李紳呀是當時的一個大官。有一年夏天,他來到農村,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地裏幹活,不由得隨口吟誦……

2、播放課件:配樂朗讀古詩。

三、初讀古詩,識字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2、再讀古詩邊讀邊用自己喜愛的符號給要求會認的生字做上記號。

3、小組同學合作讀生字。

4、反饋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2)去掉拼音帽子認讀生字,齊讀。

(3)現在該把它們送回家了。請同學們再讀古詩,信任大家肯定能把字音讀準,詩句讀通。

四、逐行讀詩,品嚐。

1、指導朗讀1、2行。

(1)下面讓我們跟詩人一起到田間去看一看(課件出示一個夏天的中午老農在田間鋤禾的畫面)。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指名説)

(2)(課件出示第1、2行詩)這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老師相機依據同學的回答播放課件範讀)你們情願像這樣讀嗎?抓緊練一練吧。(同學練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3)是啊,夏天的中午,太陽火辣辣的,多熱呀!假如是你,你想做什麼?而這位老農呢?(指名讀)

(4)誰能再讀一讀這兩行詩?(指名讀、男女生讀)

(5)你們讀得真好!假如能表演讀就更好了。誰想來試一試?(指名錶演讀、全班讀)

(6)現在,你和詩人就在田間,你想對這位老農説些什麼?(指名説)

(7)是啊,這麼酷熱的夏天,老農還在鋤禾,他身上的汗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裏,多辛苦啊!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再來讀一讀這兩行詩。(齊讀1、2行)

2、剛剛我們大家都讀得很不錯,為了表揚和鼓舞大家,播放一段小故事給大家看好吧?好!

(1)觀看小故事。(仔細地看,認真地聽,一會兒我要找同學起來回答問題)

(2)請同學説説剛剛樂樂和他的爸爸説了些什麼?

(3)學習最終兩行(剛剛樂樂的爸爸告知樂樂要留意疼惜糧食)

(4)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3、4句。(也就是告知我們知道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課件出示讀3、4句。

(6)指名仿課件讀。

(7)讀了這兩行詩後,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吃的糧食是怎樣來的嗎?

好!我們一起來看“樂樂和爸爸對話的插圖”。

(樂樂的爸爸也告知了我們大家這碗裏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3、聽一聽大屏幕裏面是怎樣讀的,我們跟着一起小聲地讀,學一學。(聽大屏幕裏配樂朗誦古詩)

4、跟音樂一起讀。(請一個同學起來跟着音樂一起讀全詩)

5、全班跟音樂齊讀。

五、誦讀競賽,展現。

1、分小組演讀。

2、師生評議,鼓舞表揚。

六、課外延長,小結。

今日的課就上到這兒。《憫農》還有另外一首詩,同學們課外時間去讀一讀,學一學。

憫農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籽。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篇5:《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熟悉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並能按筆順規章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疼惜糧食,喜愛勞動,喜愛勞動人民。

教學重點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熟悉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並能按筆順規章正確、工整地書寫。

2、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預備

同學預備:訪問農夫或到農田體驗勞動生活,或查閲資料,瞭解大米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老師預備:生字卡、掛圖、朗讀錄音帶、實物投影儀。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藉助畫面,引入課題

孩子們,我們今日吃的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出示掛圖)圖上畫的是什麼?齊讀課題,解題義。憫:哀憐。憫農:憐憫農夫。

二、老師範讀,同學看書聽讀,留意聽清晰每個字的讀音

三、同學藉助拼音,自由讀詩句,把不熟悉的字作上記號

1、不熟悉的字,請大家幫幫忙(抽同學上台展現)。

2、覺得哪些字的讀音要提示小伴侶們留意,教一教大家。

3、老師檢查,留意指導讀準“誰”、“知”、“辛”、“農”的讀音。

4、你用什麼好方法把這些生字娃娃給記住。

(1)留意區分“午—牛”的字形。

(2)老師指導同學熟悉“”(完字頭)這個偏旁。

(3)鼓舞同學用聯繫生活實際和“合一合”的方法記憶生字。

5、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伴侶,它們手拉手就成了伴侶,你情願給它們找幾個伴侶組成詞嗎?

生生、師生溝通,學會積累詞語。

老師總結:平常留意從生活中、課外讀物中積累詞語。

四、再讀詩句,留意讀通順、流利

1、聽朗讀錄音帶。

2、讀給同伴聽。

3、讀給老師聽(跟錄音帶)。

五、藉助畫面瞭解古詩的意思

1、農夫伯伯在幹什麼?這是什麼時候?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詩來表達?(鋤禾日當午)

2、正在為禾苗鋤草的農夫伯伯怎麼樣?(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話來表達?(汗滴禾下土)

3、孩子們,農夫伯伯種糧食多麼辛苦啊!請聽朗朗的媽媽是怎樣對朗朗説的(錄音):朗朗,我們碗裏的每一粒飯都是農夫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肯定要疼惜糧食啊!你能把朗朗媽媽的話用詩句表達出來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讀詩句,要留意讀出感情

朗讀停頓參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採納多種形式美讀。採納多種形式抽背。

七、你學了詩句,明白了什麼

八、自主探究,指導寫字

1、認真觀看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樣寫才美麗。

2、生生、師生溝通,老師範寫。

3、同學書空,自己寫。

4、評價。

(1)自評:在你認為寫得最滿足的字下畫顆星,以表鼓舞。

(2)互賞、互評。抽生上台展現,評好在哪兒。

九、老師推舉古詩,觀賞古詩

1、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讀、悟)

2、出示李紳另一首《憫農》詩,小組爭論學習,熟讀成誦。

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3、課外你還讀過哪些詩?全班溝通。

十、作業:(任選)

1、寫寫生字或背背詩歌

2、收集古詩。

篇6:《憫農》教案

活動目標:

1、在説説、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瞭解古詩《憫農》的含義及意境,並能大膽地隨樂吟誦。

2、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懂得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古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師幼共念《大饅頭,哪裏來》

師:孩子們,大大的饅頭是從哪裏來的?白白的麪粉哪裏來?黃黃的小麥哪裏來?

師:農民伯伯種地辛苦嗎?那兒歌裏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二、變換方式誦讀古詩

1、觀察圖片理解詩意

師:老師這裏有幾幅圖,請你們仔細看一看,畫面上有些什麼?

師:你看到了什麼?(幼兒自主回答)

師: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呢?農民伯伯在莊稼地裏怎麼勞動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天氣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

師:誰知道盤子裏的香噴噴的白米飯哪裏來的?

師:秋天到了,農民伯伯辛苦種的糧食都豐收了。你想對農民伯伯説些什麼?

2、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師:我們的唐代大詩人李紳寫下了一首很好聽的古詩《憫農》,就藏在這幾幅畫裏,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剛才你都聽到了哪些好聽的詩句?

3、多種形式熟悉詩句

師:我們一起看着圖試着來念一念。

師:會了嗎?接下來我領誦第一句,你們接下面幾句,題目我們一起説。

師:你們唸的真好聽,下面我來請一位小詩人來領誦,誰願意自告奮勇?

師:你們真像小詩人,下面,我們換種方式來試試看。楊老師念第一句,你們接第二句,楊老師念第三句,你們接第四句,我們輪流念,好嗎?

師:接下來,我們男孩和女孩來PK下,看看誰唸的又清楚又好聽,好嗎?誰先來?男女小詩人們表演的旗鼓相當,為你們精彩的朗誦鼓掌。

師:接下來我們玩個開火車的遊戲,四個小朋友一組,每組誦讀一句古詩,看看哪一組朗誦得又清楚又好聽。

4、撿米粒遊戲有節奏誦讀

師:秋天,農民伯伯種的糧食豐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時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麼辦?那請你們看一看、聽一聽,我是怎麼撿的?(教師示範有節奏邊撿米粒邊念古詩)

師:我是怎麼撿米粒的?讓我們跟着熟悉的音樂一起來試一試吧!

師:這邊有好多米粒,我們一起幫助農民伯伯撿米粒吧!天快黑了,我們得加快速度撿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詩情感昇華

師:這麼好聽的古詩還可以?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可以跟着這段熟悉的音樂配上我們新學的古詩一起輕聲地唱一唱(幼兒跟着音樂一起哼唱)

師:看來有的小朋友已經會唱了,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動作哦!(吟唱古詩)

師:你們唱得很動聽,那我們集體來表演這首古詩,給後面的客人老師演一演,跟着音樂可以加上好看的動作哦。

附:《大饅頭,哪裏來?》

大大的饅頭哪裏來?白白的麪粉做出來。

白白的麪粉哪裏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

黃黃的小麥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

農民伯伯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古詩《憫農》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篇7:《憫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兩首古詩,使同學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艱辛,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從而訓練同學喜愛人民,敬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2、熟悉本課11個字,一個多音字“沒mo”,會正確書寫8個字。

3、指導同學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文,背誦詩文,激發同學學習古詩的愛好。

二、教學重點

1、把握本課的會認字和會寫字。

2、理解古詩內容,會背誦兩首詩。

三、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意境韻律的同時,感受勞動人民的辛苦。

同時,培育同學喜愛古詩、愛學古詩的愛好。

四、教學預備

字詞卡片、電腦課件或圖片、課前查找有關資料。

五、教學時數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圖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麼來的嗎?

(農夫伯伯辛勤耕種出來的)請大家到田間看看他們是怎麼種田的。(課件演示或出示圖片)

2、指導同學看圖,圖上畫的是什麼時間?誰在做什麼?

再認真觀看農夫伯伯的動作、表情,説一説你有什麼感覺。

3、有位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裏有許多感慨,他就寫下了一首詩。你們知不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寫的是什麼詩?(板書課題)憫:當憐憫講。憫農是憐憫農夫的意思。

4、同學介紹課前查找到的資料,瞭解唐代詩人李紳。

5、這首詩大家並不生疏,會背的同學請站起來背給大家聽。

(二)在朗讀中理解詩句。

1、對比拼音,自讀古詩。

2、同桌互讀,讀準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讀明白了什麼?

3、小組裏相互爭論,然後全班溝通。

4、再次用課件演示農夫耕作畫面。

邊讀邊看圖,理解第一句。

(1)結合插圖讀一讀第一句,説一説什麼意思。

(2)再看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

(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頭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非常酷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裏的禾苗上,農夫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5、指導朗讀。這句詩應當怎樣讀?自己練,在班裏讀。(飽含辛酸的語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範讀、領讀、指名讀)

6、學習其次句,領悟其義。

(1)個人讀句,小組爭論,説説讀懂了什麼。

(2)理解詞語的意思是:“盤”指吃飯的碗,“餐”指飯,“皆”是都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句詩的意思。(誰知道碗裏的飯,每粒都是農夫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4)指導朗讀,體會詩句表達的情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吟誦全詩,聯繫實際。

1、大聲誦讀,練習背誦。(採納詩句、單人背、互背等方式)

2、學習這首古詩後,你想對農夫伯伯説些什麼?你想對鋪張糧食的人説些什麼?

(四)拓展延長。

篇8:《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掌握本課的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背誦詩歌。

培養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賞析詩歌的語言特點。

瞭解古代勞動人民悲慘生活,教育學生尊敬勞動人民,尊敬勞動成果。

教學重難點

嘗試自讀,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繫舊知導入

1、複習《憫農(一)》

2、板書課題,學習“憫”字。

(設計意圖:《憫農》是一首組詩,聯繫舊知有利於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憫”字的學習意在培養高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和習慣。)

二、初讀求節奏

1、誰來給大家流利地讀讀古詩?

2、古詩文是有韻律的,自己試着有節奏地讀一讀。

3、配樂範讀古詩。

(初讀環節通過流利讀、節奏讀、配樂讀這三個坡度地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三、品讀悟情感

1、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有哪些學習古詩的好辦法。

2、根據學生的需要提供註釋。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試着讀懂詩句的意思。

4、交流彙報

(1)交流一、二行詩

①指名讀,交流詩句的意思。

②賞析詩句的語言特點,我們還知道哪些含有數字誇張的詩句?

③語言訓練:仔細觀察圖,説説從春種到秋收需要經歷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④男、女生輪讀這兩行詩。

(2)交流三、四行詩

①交流詩句的意思

②這兩行詩運用了什麼手法來寫?我們還知道哪些含有對比的詩句?

③創設情境對話:糧食都到哪兒去?

④觀察圖,瞭解時代背景。

⑤語言訓練:被活活餓死的農民,臨死前會説什麼?我們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⑥有感情地朗讀這兩行詩。

(在學生讀懂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引入時代背景、鏈接相同寫法的詩句,意在引導學生感悟詩歌語言特點,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表達的情感。語言訓練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情感。)

四、小結

1、師小結

2、佈置作業

篇9:憫農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能正確、美觀的書寫。

2、通過看圖和朗讀,理解古詩的意思,知道勞動人民是財富的創造者。

3、指導學生結合實際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並正確背誦古詩。

2、理解詩意及作者的感情。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有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們幫我解決一下。你們願意嗎?

(出示“一碗打倒的飯”圖)學生觀察。

這就是老師遇到的難題,有個孩子每天吃飯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滿桌子都是。我想請會講道理的小朋友替老師給他講講道理。(只要學生大膽發言,教師就要給予表揚。)

1、同學們,誰還記得《鋤禾》這首古詩?能給大家背一背嗎?(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好。)

2、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李紳寫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他的另外一首詩。板書課題:憫農。

二、指導學生自學:

1、學生進行自學,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2、交流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憫、夫、農、萬、收”,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的不準的地方及時提醒和糾正。

(2)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説一説記憶字形的方法。

(3)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粉筆標出來。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理解字義:

粒:像米一樣細小而成為顆粒狀的東西。

粟:穀子,小米。這裏泛指糧食的種子。

顆:小而圓的東西。

閒:無事可做;空閒。

夫:和“農”組成“農夫”,意思是:農民。

猶:還。

餓:肚子裏沒有食物。

四海:指全國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説説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春種一粒粟:春天種下一粒種子。

秋收萬顆子:秋天收到許多的糧食。

四海無閒田:天底下,沒有一畝閒荒的土地。

農夫猶餓死:仍然還有很多農民因為吃不飽而餓死。

5、讓學生自己練習説説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説一説,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6、請學生在全班説説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7、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三、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然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練習朗讀,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朗讀競賽,然後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着音樂進行朗讀。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讀得真好。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農民勞動的辛苦。那麼當你面對農民辛苦勞動的成果——糧食時,你想對大家,對自己説些什麼呢?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同學們,這節課大家能夠不斷地去學習思考,反覆誦讀古詩,表現真不錯,農民們辛辛苦苦的勞動才換來珍貴的糧食,我們要

尊重農民的勞動,愛惜糧食。

六、佈置作業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附:板書設計

篇10:憫農的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知道勞動人民是財富的創造者;封建社會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導學生欣賞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勞動人民是財富的創造者。

教學難點:

封建社會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學過程:

一、吟唱古詩,引出詩題

1、同學們,古詩是中國古典文學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麗燦爛,千百年來,以其精湛的語言,深邃的意境而膾炙人口,吟唱千古。所以古詩不僅能誦讀而且能吟唱,我們每天下午上課前,總要吟唱一首古詩,來放鬆頭腦,陶冶情操,誰來清唱一首?而且每天吃午飯前,都會聽到廣播吟唱一首什麼詩?《鋤禾》大家一起唱唱吧!很好,鋤禾是李紳寫的,也叫《憫農》,這是第一首,唱了這首古詩,李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農民種田很辛苦,我們要愛惜糧食)

2、是呀,古代勞動人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生活卻怎樣呢?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李紳寫的古詩,板書課題:憫農(二)。誰想來介紹介紹詩人。

(收集資料要注意篩選,懂得抓關鍵。大家要向他學習哦!)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師:詩中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請聽課文範讀。

師:再請一個同學讀讀這首詩,注意是否讀準字音,字正腔圓。(指明評價)

師:老師想考大家,讀了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呢?

生:“憫”是什麼意思呢?(和我想到一塊去了,你真是個善於發現問題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學習古詩,看能否找到答案吧。)

三、讀悟結合,感受畫面

1、師:俗話説:詩中有畫,畫裏有詩。(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現在自由小聲地邊讀古詩邊想象畫面,並把你讀懂的地方標註出來,讀不懂的提出問題,現在開始。(師巡視指導)

2、師:現在四人為一個小組交流一下你的讀書心得吧。

3、生:彙報讀書心得。(小組派代表先來説説你們讀懂的地方吧!)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糧食作物。泛指糧食種子。

子:這裏讀第三聲,成熟的稻子。

(2)從第一句詩中你還讀懂了什麼?

(糧食獲得豐收。)

糧食要怎樣才能獲得豐收呢?(要進行辛苦的田間管理)

(3)你還感受到什麼呢?

(從“春種”——“秋收”、“一粒粟——萬顆子”這中間要經過一系列的田間管理,如除草、殺蟲、灌溉、施肥等感受農民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你的領悟力太強了。

(4)指導朗讀。那麼這句詩要讀出什麼感情呢?(勞動艱辛)對詩的不同理解就會讀出不同的韻味,誰來試試吧?(評價:讓我感受到豐收的不易,掌聲送給他)你也來讀讀吧!大家聽出什麼了?(同情)本句朗讀的節奏、重音建議。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師小結:讀得太棒了,讓我眼前彷彿出現了農民不畏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畫面(一片豐收的喜悦景象)。全班再有感情地讀讀這句,邊讀邊想象畫面。

(5)“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閒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誰有問題要問嗎?

為什麼種了那麼多糧食又獲得豐收,農民還是活活餓死呢?

是誰剝奪了農民的勞動成果?

豐收的糧食哪裏去了?

(7)你們預習時,有收集時代背景的資料嗎?誰來説説為什麼?

(由於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迫,使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剝削是指:當時農民沒有土地,是找地主借的地,所收的糧食都被地主沒收了。因為種的越多,收的越多,交給地主的也越多。)

(8)此時你想説些什麼呢?

師小結:本來粒粒糧食滴滴汗,但是,這些苛捐雜税壓得人民餓的餓,死的死。這些社會現實詩人沒有明説,然而,只要稍加思索,就會發現現實的另一面:那無數的糧食“輸入官倉化為土”的罪惡。這種社會太不公平了。

(9)指導朗讀。那麼後面這句詩應怎麼有感情地讀呢?(既同情又憤恨)你來試試?哪個小組也來示範讀讀呢?(指名評價)讀得真好,你也來試試!(師評價:讓我彷彿看到一個痛恨統治者的好少年,喔又讓我聽到你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聲。)本句朗讀的節奏、重音建議。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10)師先配樂朗誦,生再配樂朗誦。

(11)學了這首詩你知道詩人要告訴我們什麼嗎?詩人所要表達什麼情感呢?

(表達詩人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同情,對剝削者的強烈憤恨)

(12)那麼詩題的“憫”字你理解了嗎?

(有同情、憐憫農民之意!)

四、再找組詩,拓展延伸

1、觀看唱古詩視頻《憫農2》學着唱。(大家想不想學唱這首古詩呢?)

2、你還讀過哪些關於勞動的古詩呢?各描寫什麼勞動場面呢?

a.《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b.《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五、教師總結,昇華主題

同學們沒有不勞動的個體,只有不願勞動的思想,敗的思想,違背規律的思想,這都將——受天地所摒棄。而愛勞動是最光榮的,因為勞動創造財富,勞動才能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深入骨髓的傳統和習慣,將會世代相傳。

板書設計:

春種-----秋收

一粒-----萬顆

無閒田(艱辛)

猶餓死(同情、憤恨)

篇11:憫農的教案

目標:

1、通過欣賞古代優美的詩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理解轉變為繪畫造型的能力。

2、啟發幼兒對自然景色的喜愛,並且引導幼兒要愛惜糧食,尊重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

內容:

聯想創作畫,畫唐詩《憫農》

準備:

各種材料的紙張(生宣紙、水粉紙等)、筆(水彩筆、水粉筆、毛筆等)、以及各種輔助材料。

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探討:我們吃的糧食是怎樣來的?是誰辛勤耕種出來的?

(農民伯伯辛勤的耕種出來的……)

二、啟發幼兒説出《憫農》這手勢格,並且和幼兒一起進行朗誦,向幼兒介紹這首詩歌的背景,作者及大意。病情幼兒説一説每句詩中都説了些什麼?

三、向幼兒介紹怎樣用油畫棒與國畫色結合繪製出一幅畫,(先用油畫棒圖小面積,再用水調稀點顏料渲染背景)。

四、幼兒進行繪畫,教師進行巡迴指導。

1、啟發幼兒大膽畫出自己對詩意的理解和與《憫農》相關的內容,如:愛惜糧食等……

五、講評幼兒作品,鼓勵用色大膽,內容豐富的幼兒。

六、結束

篇12:憫農的教案

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並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

教學重點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並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藉助畫面,引入課題

孩子們,我們今天吃的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出示掛圖)圖上畫的是什麼?齊讀課題,解題義。憫:哀憐。憫農:同情農民。

二、教師範讀,學生看書聽讀,注意聽清楚每個字的讀音

三、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詩句,把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

1、不認識的字,請大家幫幫忙(抽學生上台展示)。

2、覺得哪些字的讀音要提醒小朋友們注意,教一教大家。

3、教師檢查,注意指導讀準“誰”、“知”、“辛”、“農”的讀音。

4、你用什麼好辦法把這些生字娃娃給記住。

(1)注意區別“午—牛”的字形。

(2)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光字頭)這個偏旁。

(3)鼓勵學生用聯繫生活實際和“合一合”的方法記憶生字。

5、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們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願意給它們找幾個朋友組成詞嗎?

生生、師生交流,學會積累詞語。

教師總結:平時注意從生活中、課外讀物中積累詞語。

四、再讀詩句,注意讀通順、流利

1、聽朗讀錄音帶。

2、讀給同伴聽。

3、讀給老師聽(跟錄音帶)。

五、藉助畫面瞭解古詩的意思

1、農民伯伯在幹什麼?這是什麼時候?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詩來表達?(鋤禾日當午)

2、正在為禾苗鋤草的農民伯伯怎麼樣?(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話來表達?(汗滴禾下土)

3、孩子們,農民伯伯種糧食多麼辛苦啊!請聽朗朗的媽媽是怎樣對朗朗説的(錄音):朗朗,我們碗裏的每一粒飯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一定要愛惜糧食啊!你能把朗朗媽媽的話用詩句表達出來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讀詩句,要注意讀出感情

朗讀停頓參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採用多種形式美讀。採用多種形式抽背。

七、你學了詩句,明白了什麼

八、自主探究,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樣寫才漂亮。

2、生生、師生交流,教師範寫。

3、學生書空,自己寫。

4、評價。

(1)自評:在你認為寫得最滿意的字下畫顆星,以表鼓勵。

(2)互賞、互評。抽生上台展示,評好在哪兒。

九、教師推薦古詩,欣賞古詩

1、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讀、悟)

2、出示李紳另一首《憫農》詩,小組討論學習,熟讀成誦。

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3、課外你還讀過哪些詩?全班交流。

十、作業:(任選)

1、寫寫生字或背背詩歌

2、收集古詩。

《憫農》教學反思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二、三歲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學這首古詩,對於中班幼兒要求背誦並不難,能作過多的要求。於是,教學中關鍵重點引導小朋友體會糧食來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糧食。為此,我從看圖瞭解“辛苦”到讀詩感受“辛苦”來展開教學活動。

1、讓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兒教學要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所有的教學活動不能憑空開展,一定要在幼兒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我他們做彎腰姿勢保持五分鐘來感受“辛苦”,他們個個都覺得累。這種親身體驗比憑空解釋效果好。另外,為了讓幼兒真正瞭解糧食,特准備了水稻,讓幼兒進行實物觀察。看到幼兒臉上擺出好奇和驚喜,我別提有多高興。我講解了水稻的生長過程到收穫,再到稻穀變成米飯的漫長經歷以及期間的農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們都聽得很認真,並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

2、看圖瞭解“辛苦”: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插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實現早期閲讀教學的自主化、個性化。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時,我不作任何要求,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空間。在他們充分交流的基礎,再讓他們舉手發言。有個孩子的發言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蔡均易,他説:“我知道這是夏天,很熱很熱的,我外公去種田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圖上有太陽的。”這時,妞妞也説是夏天,我也要她説明理由。她説:“那農民伯伯都流汗了。”我便問:“農民伯伯這麼熱,還在幹活。那你們覺得怎樣的太陽好一點?”這一問,激發了孩子熱情,課堂就熱鬧了。在孩子們討論的基礎上,我重點引導孩子們對比春天與夏天的太陽。孩子們就更加了解了農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勞動的辛苦。

3、以朗讀感受“辛苦”: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師生合作讀,引讀,範讀等,讓幼兒從朗讀中體會勞動的辛苦。如,“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這種表示勞動艱辛的句子,我作了重點引導。更是提醒他們中午用餐時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裏面都包含着農民伯伯的汗水,孩子們愛惜糧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

不足之處,在看圖討論和觀察實物水稻的環節花得時間太多,留給朗讀的時間就不夠了。所以,朗讀指導不很到位,應該分為兩課時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