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蟬教案(彙總6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6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蟬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蟬教案》相關的範文。

蟬教案(彙總6篇)

篇1:《蟬》教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樹上的螳螂欲捕蟬,不知身後的黃雀即將啄食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顧不得身後隱患是危險的。吳王聽後明白過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課文的'第二段是重點,而明白本課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特點及少年講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能聯繫課文的語言環境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寓言藉助故事説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

課前準備:

寫有詞語的黑板,光盤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脈絡。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板書:寓言故事

2、請大家回憶一下,什麼是語言故事?

(通過一個小故事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3、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掩耳盜鈴自相矛盾揠苗助長

4、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寓言故事,題目是螳螂捕蟬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請大家帶着這個問題自學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讀,正音

勸阻瞄準毫不介意螳螂捕蟬隱伏念頭不堪設想乘虛而入。

侍奉固執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諸侯得獎。

2、理解詞語意思

諸侯:古代帝王統轄下的列國君主的統稱。

毫不介意:一點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記在心裏。

不堪設想: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會向很壞、很危險的方向發展。

禍患:禍事;災難。

四、理清課文脈絡

1、再讀課文,按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固執得不聽勸阻。

第二段(2―11):寫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講述“螳螂捕蟬”,巧妙地勸説吳王。

第三段(12):寫吳王終於明白過來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讀明白了什麼?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麼?

(2)大臣們的意見正確、考慮周到。

(3)吳王主觀、專橫。(説説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3、指導

4、齊讀

六、作業

1、描紅

2、家作:抄詞、默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練習複述課文。

一、聽寫幾組詞語

1、師:這節課先請同學們聽寫幾組詞語,老師一組一組地念,同學們仔細聽,記住了再寫下來,邊寫邊想這幾組詞有什麼聯繫?

蟬悠閒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舉起前爪

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着彈弓瞄準

正隱伏着禍患

2、出示詞語,自己批改,全對的打“A”,錯的在旁邊訂正,統計對錯。

二、講故事

1、師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吳王準備攻打楚國,不聽大臣的勸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誰再來勸他,他就處死誰,這時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在花園裏給吳王講了這麼一件事,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是怎樣一件事。老師講完要請同學們來講。

2、師出示:圖(1),示範講故事

3、指一名同學講

師:故事講完了,誰記住了能講這個故事,可以看看我們剛才默的幾組詞,其他同學仔細聽,等會兒請你們評一評這位同學講得怎麼樣?(學生評價後,再請另一位同學講)

4、小結,引出成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板書)

雖然黃雀在螳螂和蟬的背後,但它也沒有想到自己背後還有一個少年。所以,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着禍患呢!

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成語所寓示的一個道理。

三、學習課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給吳王講這麼一個故事,那麼他只是為了講這個故事嗎?(不是的,為了勸諫吳王)

2、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呢?請你仔細地讀課文,想象當時他的神態、動作。

(1)自由讀,

(2)指名讀,再評議

(3)同桌分角色讀,可加上動作

(4)推薦全班演一演(有什麼建議)

四、明理

1、少年給吳王講故事的目的達到了嗎?

2、從哪裏看出來的?(恍然大悟)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説説詞語的意思

(3)吳王徹底明白了什麼?聯繫前文想一想。

五、總結

1、學到這裏,你對吳王有什麼瞭解呢?

(1)固執

(2)知錯就改

2、小結:是啊,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都應該一分為二,正確地看待。

3、那你們覺得這位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機智、聰明。他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故事勸吳王,讓固執的吳王聽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4、後來,人們把它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隱伏的禍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它,記住這個道理。

六、作業

1、複述課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書: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恍然大悟

篇2:《蟬》教案

教學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瞭解先抑後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

教學重點:

1.感知課文內容,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先抑後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瞭解本文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1、導入:(4分)

唐代李商隱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聽完李商隱的詩後,大家知道他描寫的是什麼嗎?

蟬的畫面{投影}

盛夏在濃綠中知知叫個不停的蟬,它的生命週期是多長呢?享受生命的時間呢?

蟬,古稱蜩、蚱蟬等,俗名“知了”、爬樹猴。蟬遍佈全世界,已知品種有3000餘種之多。蟬的一生有四個階段,即卵、幼蟲、擬蛹和成蟲。雌蟬通常於7~8月份產卵於孔,幼蟲孵化後會隨樹枝或自造細絲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蟲在地下生活的時間很長,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過4~5年,長的要經過12~13年。

我國古人按蟬的出現時間分為春蟬、夏蟬和寒蟬。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蟬》。短文兩則之一《蟬》。板書課題。

2、讀一讀(1分)

3、作者介紹(1分鐘)

過渡:對了,短文讀過了,作者是誰?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作者啊?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等。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等。

4、朗讀(3分鐘)

過渡:下面我們朗讀課文,讀的時候要吐字清晰,融入感情,仔細體會文中作者的感情變化。

一個學生讀{配樂}。

全班齊讀。

評價:聲音優美,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篇3:《蟬》教案

教學總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到、很、想、名、本、領、知、識,永”等9個 生字,重點讀準“本領”一詞的音;認識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 確描摹“識、本、領”3個字。

2. 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重點朗讀好文中人物的語言,初步體會人物説話時的心情。

3.能根據提示説清課文的大致內容。

4.瞭解蟬最終沒有學到本領的原因,知道學本領不能怕苦、怕難、怕累的道理,並能用一句話説清自己的讀文感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到、很、想、名、本、領、知、識,永”等9個 生字,重點讀準“本領”一詞的音。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據提示説清課文的大致內容。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媒體課件、田字格卡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拼音引入,揭示課題

1.板書音節:chán,指名拼讀。

2.板書:蟬,結合字形簡單介紹“蟬”。

師:蟬是一種昆蟲,所以左邊是個蟲字旁(板書:蟲)。右邊是個“單” (板書),合起來就是蟬。這是一個形聲字,蟲字旁表義,單表音。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説明】

結合揭示課題,複習拼音,讀準翹舌音。通過板書,結合字形簡單介紹蟬這種昆蟲,同時滾動複習,加深對“形聲字”的認識。

二、鞏固分節,初讀課文

1. 鞏固標小節號。

(回憶方法――自己標小節號――集體核對)

2. 自讀課文,要求:字字過目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拼拼音節。

【説明】

藉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標小節號是初讀課文的常規步驟。對於標小節號這種新技能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初學階段,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標小節號的方法及注意點並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逐步使學生對這項技能日趨熟練。另外,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讀課文的時間,逐步培養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自主正音的意識,幫助他們熟悉和掌握自主閲讀的最基本的步驟。

三、小組學習,讀課文劃詞語

1.小組內分節朗讀課文。

出示要求:(1)藉助漢語拼音字字過目讀課文,努力做到讀準生字的字音。

(2)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 遊戲鞏固,核對詞語。

(1) 遊戲:拼音節,請詞語。

(媒體出示課文內容:詞語都用拼音代替,讀對後出示詞語)

重點關注:

? 很 (前鼻音, “很”就是“非常”的意思。)

? 本領 (分清前後鼻音。)

? 知識 (整體認讀音節)

(2)媒體示範、全班比對檢查。

3.指導讀好詞語“不以為然、一搖頭、不耐煩”

【説明】

把課文讀正確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分

的時間讀文,鼓勵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盡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對於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逐步養成不急不躁的讀文好習慣。

“圈生字、劃詞語”有助於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有助於他們漸漸形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遊戲的引入,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各有側重地對容易讀錯的字音進行一次集中的正音。

四、指導讀句,掃除朗讀障礙

1.出示句子,同桌練讀。

媒體出示:(1)蟬一天到晚趴在樹枝上叫,它的叫聲很不好聽。

(2)蟬不以為然地説:“知了,知了!”

(3)蟬很不耐煩地説:“知了,知了!”

2.指名交流讀句,隨機理解“一天到晚”。

【説明】

本教學環節,意在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理解句子中重點詞語的意思,進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將句子教學與閲讀教學相結合,為學生讀懂文章打基礎。

五、讀課文,根據提示説清課文的大致內容

1.指名分節讀課文,鞏固讀書習慣。

2.齊讀課文。

3.根據提示説清故事大概內容。

(1) 師帶讀提示。

出示:因為蟬的叫聲___________,所以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__________。 (怎麼樣) (幹什麼) 可是,蟬不願意學。結果,它___________。

(怎麼樣)

(2)同桌交流。

(3)逐句交流,隨機學習生字“名、本、領”。

第一句:

師:誰來交流第一句?

師:可不是一般的歌唱家,而是-----,有名就是名氣很響的意思。誰能

讀好這個詞?(有名) 你有好辦法記住“名”嗎? 指名説 (關注規範表達)

師:那有名的歌唱家想幹什麼呢?(出示:本領)

師:你怎麼記住“本”這個字?(指導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領”這

個字怎麼記呢?(關注規範表達) 邊説邊在桌上寫一寫。

師:再來讀好這個詞語。

第二句:

師:可是蟬不願意學,那結果怎樣呢?

(4)齊讀。

【説明】

分節讀課文是對學生先前預習課文時標小節、讀準字音的再一次反饋。同時藉助填空整體進入,通過“説一説”、“寫一寫”繼續加強生字的識記,結合語境理解詞義,初步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六、課堂小結,指導書寫

1.小結。

2.指導寫字,練習書寫“本、領”。

【説明】

通過老師示範,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將字形結構、關鍵筆畫作為切入點,對生字的書寫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建立起寫好字的信心,並給予充分的時間加以實踐。

七、佈置作業

1.正確朗讀課文。

2.根據提示説説課文的大致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認讀“到、很、想、名、本、領、知、識,永”等9個

生字;認識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描摹“識”。

2. 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重點朗讀好文中人物的語言,初步體會人物説話時的心情。

3. 瞭解蟬最終沒有學到本領的原因,知道學本領不能怕苦、怕難、怕累的道理,並能用一句話説清自己的讀文感受。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媒體課件、田字格卡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導入新課

1.引讀填空,回顧故事內容。

2.導入新課。

二、重點學習第二節,讀通句子,瞭解內容,在朗讀中體會人物心情

(一)分清句子,讀通句子。

1.指導數句。

2.自讀課文,分清句子,儘量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分句開火車交流,正音。

4.齊讀第2節。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6句話。邊讀邊記,有哪幾位歌唱家(板書:歌唱家)想教(板書:想教)蟬學本領(板書:本領)?

(二)讀第二小節,瞭解哪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蟬學本領。

1.思考:課文中提到了哪幾位有名的歌唱家?

2.交流並板書:黃鶯、畫眉、雲雀

3.聽鳥叫聲,加深瞭解。

(三) 朗讀描寫三位“歌唱家”的句子,瞭解它們想教蟬學習的本領。

1.指名3人交流句子。(生交流一句,媒體出示一句)

2.師生配合讀句,隨機指導識記、書寫“識”。

A.發音

B.識譜(出示詞卡)

引導發現2個字的共同處(都是左右結構,都是言字旁)。

篇4:《蟬》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到、很、名、想、本、領、識、永”的字音,並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標點正確停頓,嘗試讀出“不以為然、不耐煩”等語氣。

3、認識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摹“名、本、領、識”。

4、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需要有耐心,否則什麼也學不會。

重點難點:

1、能借助拼音讀準的字音,並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認識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摹“領”。

2、在閲讀中知道蟬沒有好的學習態度,不願學習,結果什麼本領也沒有學會,朗讀課文時,嘗試讀出“不以為然、不耐煩”等語氣。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問:“你們認識它嗎?”

2、師簡介:蟬以吮吸植物的汁液為生。雄蟬能鳴叫,因為雄蟬的腹部有個音箱一樣的鳴叫器官。蟬也叫知了,(多音字“了”注音、拼讀)。因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這樣的叫聲很單調,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想來教蟬本領。

3、齊讀課題。(蟬:注意讀準翹舌音。)

二、初讀課文

師:蟬的叫聲很單調,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想來教蟬本領。

1、朗讀出示的句子,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出示句子)――蟬的叫聲很單調,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給它一些本領。

(1)同桌互讀句子。

(2)學習生字:到、很、名、想、本、領

正音:“很”注意讀準前鼻音;“名、領”是後鼻音;“本”前鼻音。

字形:“到”至的橫改成提。

“很”,右半部分沒有點,不是“良”。

“名”找朋友。(名人、名氣、名字)

“想”複習心字底。(忘)

媒體演示: “本”木加一橫“本本本”。

“領”合起來的方法:令+頁“領領領”。

初步理解“有名”“本領”的意思。

(3)自由讀,齊讀,把句子讀通順。

(4)齊讀第一小節(媒體出示第一節)

第一小節中都是長句,而且很難讀,要注意詞語之間的停頓。

蟬一天到晚/趴在樹枝上叫,它的叫聲/很單調。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給它/一些本領。

教師指導朗讀,注意停頓符號。

2、引導學生設疑。

師:在沒讀課文前,你有些什麼問題想知道的?

交流的基礎上梳理板書:

課文中寫了哪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

蟬是怎麼學的?

結果,蟬學會了嗎?我們下節課繼續學。

篇5:語文《蟬》教案

教材分析:

《蟬》是一篇事物説明文。在《昆蟲記》第5卷中,《蟬》原文共有5章,本文節選自第14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單元第三課,本單元主要是“把握説明對象的特徵”。《蟬》的實質是科學觀察筆記、考察報告,屬於科學著作的範疇。蟬是大自然中一種極普通的昆蟲,作者對蟬做了長期、大量、細緻的實地觀察,用生動有趣的文筆,向人們科學而又詳盡地介紹了蟬的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這一問題特點,引導學生注意其把蟬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情感和行為的寫法,還有語言表達,把一般不為人知的科學現象表現得具體形象的特點。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作者為了獲得第一手材料,鍥而不捨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細緻、深入的觀察方法。

2、學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加強説明生動性的寫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動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學重難點】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義關懷(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對萬物的讚美之心)。

2、掌握科學小品的基本特點,體會運用文藝性手法寫作科學小品的用意。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不過,這個謎語是一首詩,請同學們自己先來讀一讀,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麼?

垂穗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師:有沒有人知道這是誰的詩?(虞世南)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生齊讀古詩。世界上有一個的昆蟲學家也寫了一篇關於《蟬》的文章,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

二、作者簡介:

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部聖雷翁村一户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於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款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園”裏,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這部著作。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鐘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於“荒石園”。他被國人譽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而《蟬》這篇課文就是改編自《昆蟲記》。法布爾通過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還給我們留下了一筆非常寶貴的知識財富。

三、總體感知文章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昆蟲記》,去看一看法布爾眼中的《蟬》究竟是什麼樣的?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先去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並思考:法布爾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蟬?

學生讀文章,思考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兩方面——蟬的地穴、蟬的卵。

歸納:全文自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蟬的地穴”介紹蟬從幼蟲到成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地穴”,但內容並不僅是介紹蟬的地穴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考察從地穴開始。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環境可以研究蟬的習性”,並介紹考察蟬的季節和自己生活環境中的蟬的情況。

第二層次(2—7自然段),寫對蟬的地穴的考察。

這一層次寫對蟬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內的觀察順序進行的。第2—3自然段説明對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説明對地穴內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層次(7—10自然段),寫對蟬的幼蟲蜕皮情形的考察。

這一層次對幼蟲蜕皮情形的考察時按實物發展順序進行的。第7自然段寫對蟬的幼蟲初次出現於地面上的活動情形的觀察,第8—9自然段寫對幼蟲蜕皮情形的觀察,第10自然段寫對剛脱殼的蟬的情形的觀察。

第二部分“蟬的卵”,介紹蟬從產卵到幼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卵”,但內容並不僅是介紹蟬的卵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產卵、孵化和成蟲的考察從介紹產卵開始。

這一部分的説明順序和“蟬的地穴”一樣,也是按照對事物觀察的進程進行説明。這一部分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第11—13自然段),介紹蟬的產卵,分別説明了產卵的地方、方式和數量等。

第二層次(第14—17自然段),寫蟬卵遇到的危險,首先説明產卵的數量多是為了在遭到破壞時能有幸存者,然後介紹蚋對蟬卵的破壞和蟬對此的茫然無知。

第三層次(第18—24自然段),介紹蟬卵的孵化和幼蟲的活動。這一層次詳細記述了蟬的幼蟲從蜕皮、懸掛、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經過。

第24自然段寫幼蟲鑽到地穴後“隱藏了自己,此後就再也看不見了”,以後,蟬要到四年之後才能被發現,那就是課文第2自然段開頭所寫的“蟬初次被發現”。這時蟬才會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這樣,課文就把蟬從卵——幼蟲——成蟲的生長過程銜接起來並連成一體了。

第四層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寫蟬的生活歷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這既照應了蟬的地穴的介紹,又結束了對蟬卵生長過程的説明,也是對全文做了形象化的總結。

四、學習《蟬的地穴》

1、蟬的地穴考察(2—7)

思考:蟬的地穴是什麼樣子的?按什麼順序寫的?

(1)孔口與地面相平,小圓孔約一英寸口徑,周圍一點兒土都沒有。位置:陽光曝曬的道路上。

(2)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較寬大,底部卻完全關閉起來。

(3)由外到內的觀察順序。

2、地穴為什麼不為坍塌?

其實,它幹起活來簡直像礦工或鐵路工程師。礦工用支柱支撐隧道,鐵路工程師利用磚牆使地道堅固。蟬同他們一樣聰明,在隧道的牆上塗上灰泥。它身子裏藏有一種極粘的液體,可以用來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築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鬚上,是為了從這些根鬚取得汁液。

3、關於“金蟬脱殼”:

金蟬:金蟬的知了;殼:堅硬的外皮。蟬越過漫長的冬伏期後,從地底下爬出來,通體土黃透亮,雅稱“金蟬”。金蟬爬上樹幹或樹枝,靜靜地歇着,開始蜕變。金殼背部裂開一條縫,新生蟬從縫裏爬出,蟬翼豐滿後飛走;金殼依然在枝頭搖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蟬已經飛走,這就是金蟬脱殼。

金蟬脱殼,用來指人,是一個比喻,指在危急關頭,設法從某種境地脱身,脱身時,留下種種偽裝,製造沒走的假象,其實,人早已走了,因為有偽裝和假象,他人還以為沒有走。這實際是一種分身計,一種逃遁計。

那麼我們這篇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蟬脱殼的呢?再讀課文7—9節

明確:先找支撐點——接着寫背部變化——再依次寫頭部、吸管、前爪、翅膀和後爪的露出——最後寫尾部。

那麼你從蟬的脱殼的這些變化體會到了什麼?(作者觀察的仔細、認真)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發現,作者並沒有按昆蟲一般的生長過程“卵——幼蟲——成蟲”的順序來介紹,而是從中間的一環“幼蟲”入手,介紹蟬循環往復的生活史(看最後附表),作者運用了什麼手法?這樣安排順序有什麼妙處?

明確:這樣安排順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其一:幼蟲建築地穴,這比成蟲產卵要生動、豐富、有趣得多,以此開頭,容易引起讀者的閲讀興趣,進而跟隨作者去進一步探究蟬的世界的奧妙;

其二:使行文新穎活潑,不落俗套;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蟬“四年黑暗的苦工”這一重要特點(蟬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的活動)。

請同學們列一張關於蟬從產卵到成蟲的生長過程表:

成蟲產卵——蟬卵孵化——幼蟲走出殼外——幼蟲落在地上——到地下尋覓藏身的地方——幼蟲鑽進地裏——幼蟲從地穴爬出——幼蟲爬上灌木枝或草葉——變為成蟲——成蟲離枝飛去——成蟲結伴(產卵,死亡)

五、語言特色

作為事理説明文,《蟬》是一篇科學小品。本文對“蟬”的説明既不像一般辭書、昆蟲學著作那樣進行系統的純科學性的説明,也不像一般科學小品那樣運用文學方法來表達。

《蟬》實質是科學觀察筆記、考察報告,屬於科學著作的範疇,但是,作者在表達上採用了一些文學性語言對説明對象的科學資料進行綜合介紹,因此有一定的文學色彩,其文學色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蟬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情感和行為。如寫蟬產卵,寫出了以為“可憐的母親”生兒育女所付出的艱辛,也寫出了蚋殘害生靈的可恨。寫由卵發育成蟬,表現出了蟬所經歷的四年漫長曆程的艱苦。這就使文章具有了較強的感染力,能使讀者為這個小生物的成長慨歎,從而對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來之不易又如此的轉瞬即逝”的議論和抒情產生共鳴。

二是運用文學的語言表達。如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為人知的科學現象表現得具體形象,以“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來比喻蟬的離殼過程。又如以準確而形象的語言描寫所觀察到的情形,寫蟬“身體在空中向後翻騰”,“翻轉身體……將折皺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張開,……用腰部的力量盡力將身體翻上來,恢復頭朝上的爭唱姿勢,並用前爪鈎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從鞘中脱出”,其中的動詞準確而又生動地描寫了蟬脱殼的整個過程。

六、深入剖析

魯迅説,法布爾的著作有一個缺點:“用人類的道德於昆蟲界。”“農學者根據對於人類的利害,分昆蟲為益蟲和害蟲,是有理可説的,但憑了當時的人類的道德和法律,定昆蟲為善蟲或壞蟲,卻是多餘了。”分析作者在文中寄託的對蟬深厚的感情,如(17節)“但這可憐的母親一直一無所知,它那大而鋭利的眼睛,並非看不見這些可惡的傢伙不懷好意地鼓翅其旁,然而它就是無動於衷,任由這些傢伙胡作非為。它要踏扁這些傢伙是非常容易的,不過它竟不能改變它的本能來拯救自己的家族。”還有(末節)“它穿着骯髒的外套,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忽然換上了高雅的服飾,長出了堪與飛鳥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陽光下,陶醉在這個世界的歡愉中。幸福是如此的來之不易又如此的轉瞬即逝,你想,什麼樣的歌聲才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此時的快樂呢?”等等,所有這些都寄託了作者對蟬的深厚的感情。

七、作業:寫一種昆蟲或動物。

要求:同學們也能像法布爾一樣仔細地觀察,認真地研究,然後寫成文章。

作者簡介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享年92歲】,他是一個的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聖萊昂的一户農家。此後的幾年間,法布爾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螢火蟲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

1857年,他發表了《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祖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讚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這期間,法布爾還將精力投入到對天然染色劑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當時法國士兵軍褲上的紅色,便來自於茜草的粉末。

1859年,法布爾獲得了此類研究的三項專利。後來,法布爾應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的邀請,負責一個成人夜校的組織與教學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課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於是,他辭去了工作,攜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並一住就是十餘年。在這十餘年裏,法布爾完成了後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中的第一卷。期間,他多次與好友一同到萬度山採集植物標本。此外,他還結識了英國哲學家米爾,但米爾英年早逝,使兩人先前醖釀的計劃“沃克呂茲植被大觀”因此夭折。同時,一大不幸降臨到法布爾身上:他共六個孩子,其中與父親興趣相投、熱愛觀察大自然的兒子儒勒年僅十六歲便離開了人世。此後,法布爾將發現的幾種植物獻給了早逝的儒勒,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對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爾的愛好之一。

1878年,他曾以沃克呂茲的真菌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學術文章。他對塊菰的研究也十分詳盡,並細緻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們聲稱能從真正的塊菰中品出他筆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並一直居住到逝世。這是一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鍾愛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兒還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能讓他安靜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觀察與實驗中去,可以説這是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如今,這所故居已經成為博物館,靜靜地坐落在有着濃郁普羅旺斯風情的植物園中。

法布爾半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鑑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裏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和“昆蟲界的維吉爾”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樸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着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由於《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祕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當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時,不少學者、文學家們紛紛前去拜訪他。法布爾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國哲學家米爾等學者,但與他們的通信並不頻繁。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將法布爾舉薦給拿破崙三世,後者授予他榮譽勛位勛章。法國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萊途經塞利尼昂,特意繞道荒石園向他致意。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論著,其中包括《細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菰》、《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作為教師,他曾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語寫下了許多詩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牛虻詩人”。此外,他還將某些普羅旺斯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法語;閒暇之餘,他還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譜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同時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

篇6:語文《蟬》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蟬的特點,把握蟬的習性。

2.理解作者對昆蟲的熱愛之情,感受文中藴含的科學精神。

3.學習賞析本文的語言,體會文章科學性與文學性兼顧的特點。

4.激發學生對於《昆蟲記》的閲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批註發,賞析本文文學性與科學性兼顧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感受文中藴含的科學精神,激發對《昆蟲記》的閲讀興趣。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圈點批註發、延伸閲讀。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下作家法布爾筆下的《蟬》。

二、初讀談感受

“本文有情節,有描寫,讀起來更像小故事,是帶文學性的説明文。我們讀這篇文章時,除了要感受其中的趣味,更要關注作者是如何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客觀記錄蟬的習性與成長規律的,要學習其説明事物的獨特方法,體會文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

學生齊讀這段文字,圈劃重點,然後開始自讀。(5分鐘)

談感受:有意思、有趣味、細緻,喜愛……

(設計意圖:本文是自讀課文,先出示閲讀提示作為前導,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本文的語言、作者的觀察等方面。自學前,要求先行,效率更高。)

三、再讀細觀察

1.果然大作家魅力無限,看似一篇説明文大家也讀出了無限趣味。

——法國戲劇家羅丹

法布爾居然得到了這麼高的評價,那我們今天一起來探一探究竟,看看法布爾是不是真如此厲害!

2.我們就先來看看他的藝術家特質。藝術家會如何看?請你找一找,法布爾如何看?

重點閲讀文章第一部分。學生自學3分鐘。請學生自主分享。

研究的習慣、準確的測量、同類的比較、精確的觀察、艱辛的觀察……

講學生找出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

教師總結:

不但是用眼細緻觀察,還會用心帶着堅持長時間的觀察與思考。法布爾比美術家的觀察更難更不易!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閲讀第一部分,能着重找法布爾如何看?體會法布爾科研的艱辛,觀察的細緻,從而發現文中藴含的科學精神。)

四、三讀品語言

作者賦予蟬人的心性和精神,讀來生動活潑,形象風趣、飽含情感。哪些詞句寫得精彩又生動?請運用批註法,圈點,評析。

學生自學——合作討論——全班交流分享。

配合朗讀指導,體會語言的生動性。

特別注意“稱呼”“動詞”等角度……

教師總結:科學小品文又名知識小品,是一種用小品文的筆調介紹某一方面科學知識的説明文體。它既有科學性,又有文學性。

(設計意圖:通過圈點批註與朗讀相結合,體會文本文學性的語言,提高同學們閲讀《昆蟲記》的興趣。)

五、四讀悟情感

1.出示同學們課前的.疑問:最後一段話?

法布爾也是個非常有思想的哲學家,那這段話請同學們小組討論,談談你們的理解。

感受法布爾對於昆蟲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2.介紹法布爾,介紹昆蟲記。(資料介入)

(設計意圖: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法布爾這個大科學家的無限魅力。然後介紹其人,其書,作為名著閲讀的導讀課,引導孩子深入閲讀整本書。)

六、延伸閲讀——《綠色蟈蟈》

我們已經充分體會了法布爾在觀察、寫作和思考上的無限魅力!就帶着今天所學的再次感受下法布爾這個大科學家如何像美術家一般地看,像文學家一般地寫,像哲學家一般地思?劃出你認為精彩的句子,和同學分享。

七、作業佈置

閲讀《昆蟲記》

製作兩張你最喜歡的昆蟲的名片(圖文並茂)

【板書設計】

蟬法布爾(科學家)

美術家——觀察細緻、長時間

文學家——生動、喜愛

哲學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