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反恐怖主義法》主題班會教案內容【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42K

新版《反恐怖主義法》主題班會教案內容【精品多篇】

《反恐怖主義法》主題班會教案 篇一

(一)關於本法名稱與恐怖主義的定義

為突出表明“反恐”的治本之策是防止恐怖主義思想的形成和傳播,有利於動員、組織各有關方面和廣大人民羣眾從源頭上防範恐怖活動犯罪,便於開展國際合作,本法最終確定用“反恐怖主義法”作為法律名稱。同時,規定了恐怖主義的定義:本法所稱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

(二)關於反恐怖主義的基本原則

在法律中規定反恐怖主義的基本原則,對於宣示我國反恐怖主義的基本立場,指導各有關方面有效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法規定國家反對和禁止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將反恐怖主義納入國家安全戰略,採用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加強反恐怖主義的能力建設,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外交、軍事等手段,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

(三)關於認定恐怖活動組織和人員

本法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決定的基礎上,對恐怖活動組織及恐怖活動人員名單的認定條件、認定機構、認定程序、公告效力及救濟程序進一步作了具體規定。

(四)關於工作機構與職責

對反恐機構和職責進行明確。國家設立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國反恐怖主義工作。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在上級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的領導和指揮下,負責本地區反恐怖主義工作。

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以及其他有關國家機關,應當根據分工,實行工作責任制,依法做好反恐怖主義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組織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軍事法規以及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並根據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的部署,防範和處置恐怖活動。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聯動配合機制,依靠、動員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共同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

(五)關於安全防範

安全防範是反恐怖主義工作的基礎環節。恐怖事件一旦發生,往往會對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危害。因此,需要重點做好事前的安全防範工作。本法規定了四個方面的安全防範措施:一是,基礎防範措施,包括宣傳教育、網

絡安全管理、運輸寄遞貨物信息查驗、危險物品管理、防範恐怖主義融資、城鄉規劃和技防物防等。二是,禁止極端主義。極端主義是當前我國恐怖主義的主要思想基礎。本法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對宣揚極端主義,利用極端主義危害公共安全、擾亂公共秩序、侵犯人身財產、妨害社會管理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公安機關發現極端主義活動的,應當責令立即停止,將有關人員強行帶離現場並登記身份信息,對有關物品、資料予以收繳,對非法活動場所予以查封。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宣揚極端主義的物品、資料、信息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三是,重點目標保護,包括重點目標範圍、單位職責、主要安全制度及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責等。四是,國(邊)境管控與防範境外風險,包括邊防管理職責、出入境監管、境外利益保護、駐外機構內部安全防範等。

(六)關於情報信息與調查

情報信息是反恐怖主義工作的關鍵環節。做好情報信息工作,並與安全防範形成良性互動,有利於將恐怖襲擊消除在發生之前和萌芽狀態,避免恐怖活動造成實際危害。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本法對建立國家反恐怖主義情報中心和跨部門情報信息運行機制作了規定,並規定了情報部門、基層情報力量、信息化管理、“大數據”研判應用、情報信息通報等內容。為加強對恐怖活動及嫌疑人員的調查和管控,本法還規定了技術偵察、調查、盤查、要求提供信息材料、查詢、查封、扣押、凍結、對嫌疑人員的約束等措施。

(七)關於應對處置

總結近年來應對處置恐怖事件的經驗教訓,本法對應對處置機制、措施和恢復社會秩序等作了規定。一是,國家建立健全恐怖事件應對處置預案體系,明確應對處置的指揮長負責制和先期指揮權。二是,制止和處置恐怖活動,應當優先保護直接受到恐怖活動危害、威脅人員的人身安全。三是,規定了可以採取的各項應對處置措施,並對使用武器的條件、信息發佈等作了規定。四是,為最大程度恢復社會秩序,降低並消除恐怖事件的影響,對恢復生產生活、查明真相、補償援助、優先重建、總結評估等作了規定。

(八)關於國際合作

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必須並行推進國內國際兩條戰線,強化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本法規定了反恐怖主義國際情報信息交流、執法合作、國際資金監管合作、刑事司法協助等內容,並對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派員出境執行反恐怖主義任務作了規定。

此外,本法還對反恐怖主義工作的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作了規定。

《反恐怖主義法》主題班會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曾經發生過的恐怖事件,認識恐怖事件帶來的危害和傷害。

2、瞭解常見的恐怖事件,掌握在恐怖事件面前自救自護,降低傷害方法措施。

3、培養學生團結互助、不怕困難、勇於和不法分子作鬥爭的可貴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在恐怖事件面前自救自護,降低傷害方法措施。

2、難點: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勇於和不法分子作鬥爭的意識。

三、教學過程

(一)、每一個公民都要有防暴防恐意識

很多人原以為恐怖襲擊只是發生在美國、伊拉克、阿富汗、和我們無關,然而,我們看看在我們國家發生的恐怖襲擊:

2008年5月5日,上海公交車燃爆案3人死亡12人受傷;

2009年6月5日,成都“65”公交車縱火案27人遇難74人受傷;

2013年6月7日,廈門BRT公交車燃燒案,47人死、34人傷;

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傷,其中40人受重傷。

(二)、襲擊的人一般帶有自殺性攻擊

1、比如公交車縱火犯

2、公佈組織成員的犯案

3、人口密集地的縱火犯等等

(三)、防常見恐怖襲擊手段有哪些?

1、爆炸。炸彈爆炸、汽車炸彈爆炸、自殺性人體炸彈爆炸等;

2、槍擊。手槍射擊、制式步槍或衝鋒槍射擊等;

3、劫持。劫持人、劫持車、船、飛機等;

4、縱火。

(四)、如何識別恐怖襲擊跡象?

實施恐怖襲擊的嫌疑人臉上不會貼有標記,但是會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舉止行為可以引起我們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異常者;

2、着裝、攜帶物品與其身份明顯不符,或與季節不協調者;

3、冒稱熟人、假獻殷勤者;

4、在檢查過程中,催促檢查或態度蠻橫、不願接受檢查者;

5、頻繁進出大型活動場所;

(五)、恐怖暴力事件,如何自救與互救?

1、保持鎮靜,不能因為恐慌影響了正常的判斷;

2、判明自己目前是否面臨危險,如有危險,做好個人防護,迅速離開危險區域或就地掩蔽;

3、首先報告最重要的內容,包括地點、時間、發生什麼事件、後果等。如槍擊事件位置、嫌疑人物、體貌特徵、衣着打扮、傷亡人數等;縱火事件説清發生火災地點,如哪個區、哪條路、哪個住宅區、第幾棟樓,幾層樓,附近有無危險物等。

【緊急撤離危險現場應注意什麼?】

(1)、保持鎮靜,判明所處位置,及時撤離。

(2)、善選通道,不要使用電梯;

(3)、迅速撤離,不要貪戀財物,重返危險境地;

(4)、防護自身,注意避險;如用物品遮掩身體易受害部分和不靠近窗户玻璃。

(六)、總結提升

1、不要在人口密集地久逗留 ;

2、不要出口傷人,惡語向人,很多惡性事件 都是亂説話引起的 ;

3、注意尊重民族,尊重他人。

4、尊重社會不同層次的人,特別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人

5、警覺意識要強,注意觀察環境

6、外出時隨時注意安全出口,逃生路線!

7、熟記匪警電話110、急救電話120、火警電話119。

《反恐怖主義法》主題班會教案 篇三

1、通過學習《反恐主義法》,讓學生了解這一方面的內容,提升“遇事冷靜,沉着應對”的心理素質。

2、通過情景模擬中的實踐演練,掌握逃離、躲避、報告,特別是面對_尖刀時最大限度求生自救的方法。

3、引導學生樹立“反恐防暴”意識,強化“生命第一,自護優先”的生命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話題引入

1、説一説什麼叫做恐怖主義?

2、設問:你知道這個的危害嗎?説説你知道的例子。(可以是學校發生的校內傷人事件。)

(二)實例瞭解

1、出示_傷人殺人實例,學生讀一讀,説説感想。

2、思考交流。恐怖暴力事件的性質和危害是什麼?對待恐怖行為,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態度?

二、學習方法

(一)激發情緒,碰撞觀點

1、得知這些恐怖暴力事件,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

2、祈福。播放音樂為死難者默哀,為傷者祈福。

3、你身邊的大人們是怎麼議論這些事件?他們的觀點有哪些?你如何看呢?

(二)學習方法,自護自救

1、學校組織防恐演練,假想:如果你在現場,你會怎麼做?

角色扮演:教師扮演暴恐分子,用“刀”刺傷砍死了躲避不及時的同學。

2、解説:目前,常見的暴力恐怖活動常常以刀斧等冷兵器為主。恐怖襲擊往往發生在人潮擁擠的車站、購物中心、街道等公共場所。

3、自護自救小絕招(逃離、躲避、反擊)

逃離——保持鎮靜,辨明方向,輕裝快閃,勿逆人流。

躲避——巧妙躲避,尋找掩體,護住要害,適時裝死。

反擊——蒐集武器,抱團抵抗,傳播信息,等待救援。

學生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並交流是什麼信息導致的。

學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身處現場,其他同學觀察他的行為動作,進行方法討論。

1、引導學生對情緒進行梳理和接納。理解事件的惡劣和帶給人們的傷害。

2、引導學生不要把對暴恐分子的憎恨泛化到對某個民族、地區的對立。要小心無知言論,警惕對暴力的縱容和濫用。

3、明晰身邊可能出現的暴恐活動的特點。

4、只有逃無可逃躲沒法躲的情況下才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