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精品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6W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精品教案【多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一

一、教育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

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二)難點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和有感情地朗讀加以深化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夢中出現了一個小女孩,她想通過我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是如何過大年的?”(吃、穿、住)你們是幸福的,可這個小女孩在大年夜卻這樣生活着(課件)你們知道她是誰嗎?(賣火柴的小女孩)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思考:本文寫了什麼內容?按什麼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生一次次幻象,最後凍死了。全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具體順序:賣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2、板書:賣火柴 擦火柴 人死去

(三)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段,體會到了什麼?

(當時的天氣冷極了,小女孩生活窮苦,特別可憐。)

2、從哪裏看出小女孩可憐,貧窮?

(大年夜、下着雪、光着頭、赤着腳、破衣服、爸爸打她等 )

3、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麼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4、總結擴展。

這一段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也禁不住萬分同情。

(四)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麼幻景?(生答)

(l)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為什麼會出現火爐的幻景?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嗎?”怎麼理解?

(賣不了火柴會捱打。她不敢隨便取,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於抽出了一根,進一步説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指出學法。

剛才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麼?再抓重點詞,為什麼這樣寫?説明了什麼?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3、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第幾次擦燃火柴 現實 幻景 説明 現實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為冷才出現火爐,因為餓才出現烤鵝,因為孤獨才出現聖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讀後思考。

(l)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2)作者為什麼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着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為什麼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

(3)怎樣理解“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六)總結、擴展

1、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同時更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我們長在紅旗下,生在幸福中,該怎樣做呢?

2、感動之餘寫一篇讀後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七)佈置作業

我邀請賣火柴的小女孩做客

六、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窮苦生活)

火爐——冷

烤鵝——餓

擦火柴 (渴望幸福)聖誕樹——沒歡樂

奶奶——沒

幸福

飛走

凍死街頭(悲慘結局)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二

反思:《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四組的一篇課文。這一課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這個小女孩又冷又餓,在臨死前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種種幻象。這種種幻象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通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學這篇課文,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品讀並理解課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導入部分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圖片,相機介紹他的背景及創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蒐集並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深入學文的探究意識。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尊重學生,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談自己的體會。在交流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在引導中不僅注重了對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烘托出當時那種淒涼的氛圍,激發同學們對小女孩的同情。

這一課時主要讓學生讀懂小女孩的可憐不僅是由於天氣的寒冷讓她飢寒交迫,更重要的是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讓小女孩感受不到一絲暖意。課上學生都融入了文本,文章內容也理解透徹,但是遺憾的是沒有到達讀寫結合的效果,整堂課下來,沒有設置學生練筆環節。課後想想可以在感受人情冷暖這點上下工夫,讓學生想象當時還有哪些人冷漠地對待小女孩,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三

教材簡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作品。課文以火柴為線索,記敍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遭遇,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作者對窮苦兒童的深切同情。

學情分析:

課文的語言樸素自然,極其生動,文章的語句除了表面的意思外,還藴涵着作者深切的同情、強烈的悲憤。由於小女孩兒的生活境況離現代學生生活較遠,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在讀中理解、體會非常重要。基於現實展開合理想象是學生難於把握的一個方面,教學中應致力於情境創設,挖掘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設計理念:

本文設計依據“以讀為本”“尊重個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採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饋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合作學習來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以達到教與學的情感共鳴。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對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

3、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展開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小女孩兒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種種幻象,從而感受到小女孩兒的可憐與悲慘。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最後三個自然段中兩句含義深刻的話,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質疑課題

(一)、教師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愛讀童話故事嗎?都讀過哪些童話故事?

(《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醜小鴨》)

那你們知道你們剛才喜歡的那麼多童話故事是誰寫的嗎?恩,是的就是安徒生,那麼跟隨老師來了解一下安徒生吧。

(二)、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課件展示(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作家,詩人,一生寫過168篇童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童話大師,被譽為“童話之王”。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和《紅鞋》、《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等。)

那麼我們今天來學習他寫的另外一篇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學習這課之前我們想先來了解一下安徒生為什麼會寫這樣一篇童話故事的。課件展示。(《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他的母親幼年討過飯。安徒生説:“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裏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的時候,感到餓極了。她把手指伸到水裏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二、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一)齊讀課題,板書課題——《賣火柴的小女孩》

閲讀短文,思考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大年夜。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幸福的人家是怎樣一番情景?

跟着音樂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象……

那麼現在我們一起來分享你腦中的大年夜的景象,你來説説看,不錯,場面描述真的真熱鬧,好,你在來説説。恩,大年夜對於我們來説是幸福快樂,開心幸福的日子。大家一起嬉戲打鬧,做年菜,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熱鬧非凡。

(二)小女孩的大年夜是如何度過的?

快速閲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這篇童話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寫了哪幾部分?説説各部分的意思。(小組討論交流)

好,我們比一比哪一組同學回答最好,誰來説説看。恩,你們同意剛才他們的答案——同意。

好我們一起來一起看看吧。

課件展示(文章分層)

三、疏通內容,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部分

1、找到描寫小女孩悲慘境遇的句子,説説你的體會。

2、讀下面的句子,同桌説説,互相理解。

有沒有同學找到的,好,你來説説看,還有沒有同學找到的,你們找的課真快啊,好,把你找到的告訴大家,恩恩,不錯,找的很準確呀,找完沒有,還有一個啊,那麼這個留給這位同學,你來説説吧,不錯。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可真聰明呀!

課件展示剛才學生回答的內容

(二)學習第二部分

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小女孩一共擦了幾次火柴?每次分別都看到了什麼?

這次我們自己快速閲讀課文,用筆做標註,留5分鐘給你們,開始吧。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你們的成果,誰先來回答,好,不錯。你來説説,他找的對不對?恩,看來大家對他的回答很滿意啊。不錯,文中還有沒有呢,既然有,那麼誰還來説説呢,你們那麼多人舉手,好吧,你來説説。他説的對嗎——對。還有嗎——有。那你來説吧,他回答的對嗎——對。下面我找個不舉手的。,你來説説看看吧,他説的對嗎——對。既然對的為什麼不敢舉手呢,再説了,即使不對也沒有關係嘛,重在開動我們的大腦,參與學習嘛。我們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你們剛才的回答。

課件展示同學的回答(小女好悲慘的命運)

那麼我這裏有一個表格,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填好,我給你們填好一個,那下面交給你們自己咯,加油呀。你們反應真快。我們看看他的答案,怎麼樣,你們有意見嗎——沒有。你們可真棒呀,能較為準確找到問題的答案,以後我得向大家多多學習呀。在一起來温習下吧

課件展示

(三)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課件展示

2、課堂練習

四、作業

1、展開想象,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兒來到我們中間,你會説些什麼?把你剛才想到的寫下來。

2、找安徒生的童話讀一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重點段落,倡導個性化閲讀,構建多元化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讓學生了解作者採用現實與幻想對比的手法,通過研讀,懂得小女孩的幻想越美好,現實越悲慘。

3、能帶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研讀課文第二段,通過研讀,體會幻想越幸福,現實越不幸。

教學難點:倡導個性化閲讀,構建多元化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導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齊讀課題——《賣火柴的小女孩》,從課文的題目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2、介紹作者。

(教師相機介紹: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童話作家,被後人稱為“世界童話之王,我們閲讀過的《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醜小鴨都出自於他的筆下》)(教師相機板書:安徒生)這麼有名的童話作家,我們可要好好學習他的作品呀,同學們有信心

二、檢查預習,初讀文意

1、檢查生字詞

師:課文我們已經做了預習,讓我們一起來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教師幻燈出示:乖巧圍裙硬幣裂縫櫥窗飢餓學生要求注意的字形:兜字音:暖和暖和噴香)

2、同學們已經讀過課文,能不能理清課文主要段落: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將課文的每個自然段用序號表示出來,同時思考:課文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小女孩的現實生活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小女孩的幻想部分的?(教師相機板書:現實幻想)

三、細讀文本,理解昇華

(一)學習開頭描寫現實的部分

師:輕聲讀文章1—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同時思考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現實生活怎樣?(學生自讀,師巡視)

1、教師相機出示語段:

“小女孩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裏兜着許多火柴,手裏還拿着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教師啟發: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繫上文進行理解)(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赤着腳走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教師板書:冷

教師指導感情朗讀這一語段。

教師預設:

2、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將“天冷極了”換成“天很冷”可以嗎?)

3、每個窗子裏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着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這裏用了一個破折號起到什麼作用呢?)(補充説明)教師板書:餓

4、教師啟發:在這樣的一個夜晚,這樣的寒冷,小女孩為什麼不回家呢?(學生聯繫文中語句進行理解: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説,家裏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二)學習文章結尾部分

教師過渡:這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這一天是大年夜,是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大街上到處瀰漫着烤鵝的香味,一個赤着腳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叫買火柴,馬車差點把她撞,小男孩欺負她,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新年的腳步近了,小女孩的結局怎樣了呢?

1、學習課文11,12兩個自然段。

學生讀

教師出示:

(1)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教師相機板書:死)教師:看到這,同學們,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讓學生們帶着悲傷的心情再讀這句話。

教師引讀:是這樣的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卻在舊年的大年夜被凍死了看着小姑年那小小的屍體,人們只是好奇的猜想着:“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可是,誰也不知道……(教師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

(2)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問學生讀兩段話)教師啟發:

明明是不幸,明明生活得很悲慘,為什麼説她曾經是多麼幸福?(學生怎樣回答都可以。)

為什麼不按照順序學習小女孩的幻想部分呢,其一:文章結尾告訴每一個人,小女孩在現實中被凍死了,與第二層次的學習同屬“現實”部分,在文章的學習上有一氣呵成之感;其二:讓學生們知道,在那樣的現實天條件下,小女孩被凍死是不足為奇的,符合孩子們的心理認知特點。

(三)學習文章幻想部分。

學習文章5至10自然段

教師過渡:小女孩曾經看見過哪些東西?給她帶來哪些幸福?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5—10自然段,劃出小女孩看到的事物,並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怎樣?

(學生自己默讀文章,教師出示幻燈片)

她擦着了第一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她擦着了第二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她擦着了第三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她擦着了第四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學生反饋交流,教師相機板書: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

教師追問:小女孩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學生回答:冷……)

1、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師提問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教師啟發:從那些描寫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幾乎凍僵了)這時候他最需要的是什麼?(温暖)這些有嗎?(沒有)她身邊只有這些沒有賣出去的火柴,可是面對這些火柴,他又猶豫了,他的猶豫表現在哪裏?(她終於)誰能把這種猶豫讀出來?(學生讀: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教師提問3個同學讀)

教師相機出示第五自然段並讓感情接讀:

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温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

教師提問學生讀,相機指導:讀得很幸福!自信自己能讀好的同學站起來幸福地讀讀。

教師過渡;:小女孩在這一刻是多麼幸福啊,我們大家彷彿聽到了她的聲音,孩子們,你們聽到了嗎?她在説什麼?(多麼舒服。多麼温暖啊?……)

2、學習比較課文5和10自然段。

教師過渡:是的,就這樣,小女孩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她幸福的看到了烤鵝,看到了聖誕樹,看見了自己的奶奶,烤鵝,聖誕樹的出現是那麼的短暫,她是那麼的絕望,為了留住自己深愛的奶奶,小女孩最後一次擦燃了火柴。(教師相機出示幻燈片,提問學生讀文章)

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教師啟發:小女孩這一次擦燃火柴,與第一次擦燃火柴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學生思考回答)

再讀這句話。

她曾經看到過那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四、課外拓展,佈置練筆

看看我們的世界,看看我們的中國,有的地方還充滿戰爭,有的地方還很落後貧窮,這裏的孩子還得不到好的教育,生活的還很艱苦,甚至連生命都無法得到保證,面對他們,我們能做些什麼呢?請你將學文感受,寫出來。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線索。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並解題。

2、教師設問:大家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嗎?

3、學生老師共同簡介作者的資料:

安徒生:這篇童話是19世紀丹麥偉大童話作家安徒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他一生共寫了167篇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寫於1845年,當時丹麥已經淪為英國的附庸。丹麥人民在本國統治階級和英國資產階級的雙重壓迫剝削下,境況十分悲慘文章反映了丹麥社會尖鋭的階級矛盾,表現了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受到丹麥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愛。

二、初讀課文,聽錄音,引導學生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劃出生字詞,寫出小節序號;

2、劃出不理解的詞句和不懂之處。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三、檢查預習情況。

投影出示:考考你

1、寫出正確的讀音。

(1)小女孩的一隻()拖鞋也沒有了,只()好赤着腳。

(2)、她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而她卻為了生計不得()不上街賣火柴掙()錢。

2、區別組詞。

梗()

蹣()

跚()

蜷()

焰()

便()

瞞()

柵()

倦()

掐()

櫥()

爍()

魂()

烘()

填()

廚()

礫()

魄()

哄()

鎮()

3、課文講了(誰)(什麼時候)(怎樣)(在何處)的事。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是按()——()——()的順序寫的。

2、指導分段,概括段意。(課文按照小女孩賣火柴、擦火柴取暖、凍死可以分為三大段。)

第一段(1——4自然段):講述在下雪的除夕晚上,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仍然在大街上情景。

第二段(5——11自然段):講述賣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後,她所看到的幻景。

第三段(12、13自然段):講述小女孩凍死在大街上。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出示自學提示:

(1)朗讀課文。

(2)你讀懂了什麼?

(3)還有什麼問題?

3、分析句子。

(1)她從家裏出來時,……穿的。

A、大雪天穿大拖鞋頂用嗎?

B、這雙拖鞋是誰的?

C、她自己有沒有鞋?

(2)“這一整天,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這個句子説明了()。

(3)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髮上,……不過她沒注意到這些。

(4)他們頭上只有房頂,……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4、教師小結:小女孩過着窮苦悲慘的生活:大年夜有家難歸,光頭赤腳在雪地裏走,賣了整整一天的火柴,卻沒有得到一分錢,更不敢回家,還怕遭到爸爸的毒打,家裏和街上一樣冷。

六、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女孩悲慘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第二段,感受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

2、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為什麼要接連不斷地擦燃火柴?

二、學習第一次幻景。

1、請一個學生朗讀這一部分。這一小節作者是怎樣寫的?

(現實、渴望、幻景、結果四個部分。)

2、再度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現實是什麼?她渴望得到什麼?眼前出現什麼幻景?結果怎樣?

3、學生討論彙報。

4、教師小結:她嚮往温暖,但是小姑娘卻生活在寒冷的現實中。這種強烈的對比中,更加凸現了小女孩的不幸。

三、學生自學二、三、四次幻景。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注重朗讀的訓練。)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

1、自由朗讀,引導學生質疑。

2、學生質疑:

(1)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為什麼作者寫到小女孩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

(2)為什麼説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

(3)小女孩只是在幻景中看到了她渴望得到的一切,現實生活是殘酷無情的,課文中卻説“她曾經多麼幸福”?

3、學生自學討論,進行解疑。

4、分析重點句,加以理解。

句子(1):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體會: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願望。只有真正了人剝削人的社會,小女孩和像她一樣的窮人,才有可能過上沒有寒冷、飢餓、痛苦的生活。小女孩就是懷着這樣的一種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飢餓和痛苦折磨死了。

句子(2):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體會:這句話中,兩個“曾經”表明小女孩是懷着多麼美好的願望死去的。而這樣美好的願望又是誰也不知道的。説明誰也不關心她。這些願望與誰也不知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了小女孩悲慘的命運。

五、進行朗讀訓練。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音樂,幫助幼兒感知故事的情節變化,體驗小女孩的心情與願望。

2、激發幼兒欣賞音樂和故事的興趣。

活動準備1.PPT片段:(片段一:賣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賣火柴的情景,片段二:賣火柴的小女孩捲縮在牆角邊的情景,片段三: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後的情景,片段四:奶奶帶領賣火柴的小女孩飛向天空的情景)

2、音樂四段(音樂一:歡快的新年音樂, abba-happy new year音樂二:憂傷的音樂片段, 《愛情白皮書》插曲-星華的回憶與想念音樂三: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 陽光·舞·甜橙音樂四:悽美的和聲音樂。(卡洛兒-假如愛有天意)

3、完整的視頻(配上故事講述)。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激發傾聽興趣(歡快的新年音樂響起。)

1、這段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感覺?這是一段怎麼樣的音樂?

2、你知道什麼節日快要來到了?

3、除夕的晚上人們會做哪些快樂的事情?

教師小結:歡快的新年音樂讓我們聯想到新年的歡樂氣氛,還想到了許多開心的事情。

(變化音樂,播放憂傷的音樂)設計意圖:在同一個節日,播放兩段截然不同的音樂,對幼兒產生強烈的衝擊,激發他們傾聽故事的願望,讓幼兒對小女孩的生活遭遇有同情心埋下伏筆。

4、聽了這段音樂讓你感覺會發生什麼事情?

設計意圖:憂傷的音樂,激發了幼兒的同情心,形成"立體"的文學氛圍,為幼兒"走進"故事打下了基礎。

過渡: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除夕之夜。

二、欣賞音樂、傾聽故事,理解故事

1、觀看片段一:賣火柴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賣火柴的情景

(1)從這張圖片上看,小女孩過着怎麼樣的生活?

(2)從哪裏看出小女孩非常冷?

(3)看到這樣的畫面和聽到這樣的音樂,你有什麼感受?

教師小結: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正下着雪,天氣冷得可怕。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舊又破,腳上穿着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她的口袋裏裝着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停地叫着:"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有誰會理她呢?整整一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銅錢。

2、觀看片段二:賣火柴的小女孩捲縮在牆角邊的情景(引出音樂三:充滿幻想的八音盒音樂)設計意圖:引入充滿幻想的八音盒音樂,讓幼兒從音樂中"聽"了希望,他們忽然感覺事情會有轉機,想象的大門立即打開,他們會把自己的祝福與心願編入故事中,此時為幼兒的創意想象提供了平台。

(1)這段音樂帶給你怎麼樣的感受?

(2)你能説出女孩的幻想嗎?她會有哪些期望呢?

3、觀看片段三: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後的情景

(1)女孩擦亮火柴後看到了什麼?她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嗎?

(2)小結:女孩第一次幻想到"火爐",是因為她太冷了,她渴望獲得温暖;第二次幻想到"烤鵝",因為她太餓了,她渴望吃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到"聖誕樹",因為她太孤獨,她渴望得到快樂;第四、五次幻想到"奶奶",因為她很痛苦,她渴望幸福,擦亮整把火柴,因為她怕失去奶奶。

(3)開始的時候小女孩一根火柴都不捨得用,為什麼後來會擦亮整把火柴?

教師講述故事: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圖、文幫助幼兒理解女孩的願望與困難之間的關係,讓幼兒在想象中進一步走進故事。

4、觀看片段四:奶奶帶領賣火柴的小女孩飛向天空的情景(引出音樂四:悽美的和聲音樂)

(1)第二天清晨,小女孩會怎樣呢?

(2)聽了這段音樂,你來編一個故事結尾好嗎?

設計意圖:故事的結尾讓人很難過,但是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的介入,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美好願望編入故事,這既是語言表達的契機也是傳遞美好祝福、激發幼兒關愛之情的手段。

三、完整傾聽,強化情感體驗演示完整視頻(配上故事講述)

1、幼兒完整欣賞。

2、提問:(1)聽了小女孩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請説一説。

(2)請為小女孩送上一句祝福的話好嗎?

3、小結:孩子們,希望賣火柴的小女孩在你們的祝福聲中飛向美麗的天堂中。

活動目標

1、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2、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反思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它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重點是寫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種種幻想。而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這些幻覺是她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無法得到的,因而在她臨死前產生了這樣的幻覺。這些幻想與小女孩的現實處境形成強烈的對比,更襯托出小女孩的可憐和悲慘。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七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童話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2、檢查自讀情況。

思考:本文寫了什麼內容?按什麼順序寫的?

三、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的內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部分,你都知道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着重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讀讀這部分內容,想想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3、交流(反饋)。

⑴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描寫。

説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當足球踢説明她被人欺負。

⑵課文中對女孩的頭髮是細節描寫:“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髮上,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説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沒有人注意到她的美麗。

⑶“屋裏的聖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裏的糖果紙真漂亮”是細節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小女孩所處的社會是多麼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⑷“這是聖誕節的前一天,正在下雪,天氣冷得可怕”是細節描寫。

這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4、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麼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5、總結:這一部分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禁不住萬分同情。

四、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麼幻景?(生答)

⑴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為什麼會出現火爐的幻景?她能隨便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點燃嗎?為什麼?

(她不能隨便抽取火柴,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於抽出了一根,更説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指出學法。

剛才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麼?再抓重點詞,為什麼這樣寫?説明了什麼?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3、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所填內容僅供參考)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為冷才出現火爐,因為餓才出現燒鵝,因為孤獨才出現聖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的內容

1、讀後思考。

⑴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

⑵作者為什麼要用“臉上放着光彩,嘴角露着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

⑶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幾句話。

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證明她是在幻想的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平安夜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啟發人們深思。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六、圍繞中心,學習表達

1、回憶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平安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

2、小組討論,總結寫法

⑴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⑵深化中心。

七、總結、擴展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説些什麼?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關於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麥童話作家。他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説《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共寫了160餘篇。在《醜小鴨》《小克勞斯大克勞斯》《皇帝的新裝》《夜鶯》《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廢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的罪惡,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想象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如果説,小説使安徒生成名,那麼童話故事則使他永垂不朽。

那麼安徒生是怎樣寫出這篇童話的呢?

1848年,他到國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三張畫片寫一篇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窮苦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髮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她手裏拿着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麼。安徒生看着這張畫片,雙眼漸漸濕潤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小時候要過飯,有一次要飯時,實在走不動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時代唯一疼愛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後,媽媽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牆角里,蜷着腿縮成一團,盼望着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摟在懷裏,給他帶來温暖,為他解除飢餓。他還想起了在丹麥封建王朝統治下,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以及對統治階級的憎恨,奮筆疾書,寫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動人的童話。

安徒生的童話深受廣大人民羣眾的喜愛,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廣泛流傳。他也被人們譽為“世界童話大王”。

☆為什麼小女孩的火柴在牆上一擦就燃起來?

我們現在用的火柴,必須把火柴頭同火柴盒上塗着的紅磷摩擦,火柴才能燃起來。但早年的火柴並不是這樣的,它用黃磷和硫黃做成火柴頭。黃磷的燃點很低,温度達到60℃便能燃燒。這種火柴只要在表面粗糙的地方摩擦便能起火。課文中的小女孩賣的就是這種火柴。由於這種火柴不太安全,已經被現在的火柴所代替。

☆童話

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它運用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等表現手法,通過有趣的情節,來説明一個道理。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八

教學過程 :

1、談話導入 :

安徒生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擁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擁有健美的心靈,什麼樣的厄運也不能奪走你的幸福。那麼,應該説,只要活着,就能體會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卻在這樣一段話(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那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過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小女孩看到什麼美好的東西會使她感到那麼幸福呢?

2、品讀,感悟。

⑴聽老師讀第二段,(讀時課件演示)學生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麼?

⑵學生交流,得出結論:是因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最重要的是,她還見到了親愛的奶奶。

⑶(出示課件)為什麼小女孩覺得有一個温暖的火爐就是幸福的?請大家輕聲讀第5自然段,聯繫上下文,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⑷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⑸全班交流,綜合意見。

抓住重點句,進行感悟:

①“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含義:因為她寒冷難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熱看得非常温暖。

②“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含義: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麼温暖,但是回到現實中,包圍她的只是這寒冷、漆黑的夜晚。

③“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來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含義:火柴是用來維持生計的,平日肯定捨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實在是被凍死了,課文有一句:“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説明了這一點。

⑹由於難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爐,那麼她為什麼會幻想到噴香的烤鵝呢?(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一人朗讀,其他同學先聽,然後聯繫實際説説體驗,討論從這段話中,你又領悟到了什麼?你能不能補充板書呢?

要點:①富人和窮人的生活差別是那麼大,當窮人還在忍飢挨餓時,富人卻能在佈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豐盛的聖誕大餐。

②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牆,冷酷的現實,隔絕了她和美好的幻想,當小女孩回到現實中來時,只會更加痛苦。

⑺雖然幻想消失後,現實只會讓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無法抑制內心對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細想想:這四次幻想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為什麼?

反覆引讀,細細品味。

⑻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變化嗎?請五位同學分別讀五次擦火柴的過程,其他同學找一找,劃一劃,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第一次:敢從成把的……終於……,説明內心很擔心;第三次:趕緊……整把……,説明毫不猶豫)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比起温暖、食物、快樂,她更渴望的是見到奶奶,更渴望親人的關愛。

⑼學到這裏,你們明白了小女孩“新年的幸福”是指什麼?(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已跟着她的奶奶走了,被凍死了)

進一步引導點拔:為什麼明明死了,卻要説她是“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了”?為什麼凍死了,嘴角還帶着微笑?(教師可作適當提醒:小女孩活在人世時有哪些不幸?)

學生總結:小女孩活在人世遭受着飢餓、寒冷、他人的欺負;得不到親人的疼愛;沒有快樂和幸福。她這樣痛苦地活着還不如死了幸福,死了可以擺脱痛苦。

⑽品讀感悟:當作者寫到小女孩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時,當他寫下兩個幸福時,他的心情會怎樣?

請同學們把你們體會到的讀出來。

⑾作者為什麼不直接抒發這種同情、不滿的感情呢?

①引導:比較句子:(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多麼痛苦,她是在除夕夜裏被活活凍死了。

讓學生與課文中的句子朗讀比較,結合生活經歷體會課文結尾的好處。

②學生小結:這樣的結尾更讓人回味沉思。幸福與不幸形成強烈的對比,更能表達作者的同情之一心,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劇命運。電視鏡頭中常常用大笑、狂笑來表達強烈的不滿、悲苦等場面,讓人覺得更悲傷。“以喜寫悲悲更悲”

③介紹“含淚的微笑”及代表作家歐。亨利的代表作《麥琪的禮物》

3、補充故事。

為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她與課文中的小女孩相隔半個世紀,來自於西門子公司駐中國的代理拉貝1919年短暫回國期間寫下的日記。那時的德國已由皇帝專制改良到共和制,局勢動盪,社會災難深重。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故事略)比較兩個故事,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⑴比較兩個小女孩的命運,説説感想。

⑵介紹寫作知識:老師總結:原原本本的生活見聞是不加任何想象、聯想的,知道什麼寫什麼,見到什麼寫什麼;而在童話寫作中就不一樣了,作者要使所反映的人物故事具有感染力,就要深入人物的心理,置身於人物的生活境遇中進行充分的想象補充,從而將故事表達得更為合情合理,更富於真實感。

4、拓展練習。

⑴《賣火柴的小女孩》深受各國小朋友的喜愛,其中小女孩四次幻想更是全篇的精華。回家後將部分內容講給弟弟妹妹聽。

⑵閲讀你喜歡的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寫一篇讀後感,課後小組交流。

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漫畫、作文、錄音採訪等來表現:我和爺爺(爸爸)比童年。

⑷關注世界,從各種媒收集資料,尋找21世紀“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優秀教案 篇九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想象。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清課文敍述順序,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瞭解“導讀”內容,引人新課

1.指名讀第三組的“導讀”。“

2.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安徒生)你對安徒生有哪些瞭解?

(是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上”。)

2.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讀後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理清課文敍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在書上找出有關的部分,做上記號。

3.討論交流。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把課文分成三段,可以怎麼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4、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認真看看課文,再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段講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第二段講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第三段講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

四、學習第一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閲讀第一段,想一想課後“思考·練習”第一題應該怎樣回答。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為什麼還在街上賣火柴?(抓住兩點:一是“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二是回家同樣要挨凍,因為“家裏跟街上一樣冷”。)

從這裏,你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怎麼樣?(小女孩凍了一天,餓了一天,沒有人關心,徊去還要捱打,真可憐。)讓我們把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要讀出這個小女孩的可憐。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先學生自練,再指名朗讀。

五、佈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一段。

2.按照“思考·練習”第二:三題,預習課文第二、三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理解課文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引人新課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牆角坐下來,後來又怎麼樣了呢?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和第三段。

二、自學第二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閲讀第二段,想想課後“思考·練習”的第二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請五位同學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

3.五位同學讀課文後討論: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個大火爐,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聖誕樹,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裏,帶她飛走了。

4.小女孩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看看書,同座討論討論,然後我們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凍得實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學生讀講有關的語句。)“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從這兩句話中你們知道了些什麼?(從第一句話可以看出小女孩不敢擦火柴。從第二句的“終於”這個詞可以看出,小女孩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實在凍得受不了了,才抽出一根火柴來擦的。)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第一根火柴滅了,她為什麼緊接着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因為擦燃第一根火柴時,小女孩看到了火爐,她正想暖和暖和,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小女孩緊接着又擦了一根,是為了留住那個火爐。擦燃第二根火柴時,小女孩看到一隻烤鵝在向她走來,火柴滅了,烤鵝不見了,她馬上又擦燃一根火柴是為了得到那隻烤鵝。擦燃第三根火柴時,小女孩看見了美麗的聖誕樹,火柴滅了,聖誕樹又不見了,小女孩為了留住美麗的聖誕樹,就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3)小女孩為什麼“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因為小女孩在擦燃第四根火柴的時候,見到了疼愛她的奶奶,小女孩知道,火柴一滅,奶奶就會不見的,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是想把奶奶留住。)

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她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同學們想一想,她怎麼會看到這些東西的?(因為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也沒有人疼愛,她想要暖和暖和,想要吃點東西,想要和別的孩子那樣得到歡樂,有人疼愛,所以就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和奶奶。)小女孩渴望得到這些東西,這是個原因。但是,我們如果想要一樣東西,擦根火柴,在火柴光裏,能不能看到這樣東西?(不能看到)小女孩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看見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還有什麼原因?(小女孩看到的是一種幻覺。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幻覺。小女孩整整一天受凍捱餓,這時候已經神志不清了,所以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看到了許多平時渴望得到的東西)是啊,弄明白了這兩點,我們就更覺得這個小女孩太可憐了,我們的心情也更加沉重了。讓我們帶着這種沉重的心情,看看插圖,練習朗讀第二段。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1.出示掛圖,學生看圖,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有的讀整段,有的可自選其中的一部分朗讀。

五、佈置作業

1.閲讀課文的第三段,想想課後“思考·練習”第三題。

2.看看本課砒生字,注意生字的寫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第三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導人新課

1.我們已經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這兩段講了什麼?(請學生説説這兩段的主要內容。)

2.課文裏説,小女孩“,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呢?我們來繼續學習第三段。

二、自學第三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閲讀第三段,試着回答課後“思考·練習”第三題中的問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這個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小女孩凍死了。)前面説的“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離開這個世界了。)

3.“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第一個“幸福”是説小女孩臨死的時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些什麼?(體會到小女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擺脱痛苦。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不滿。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五、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1.課文中説“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作者知道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那麼作者是怎麼寫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的呢?(作者是根據想象來寫的。)

2、這篇課文是童話乙童話的內容來之於生活。但具體情節往往是根據想象虛構的。這篇童話的作者是根據什麼來想象的?(是根據他平時見到的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和窮苦孩子凍死街頭的情景來想象的。)

六、鞏固生字詞

1.仔細看看生字,想想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2.同座把“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讀一讀,互相糾正讀音。

3.將“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抄寫兩遍。

七、佈置作業

預習下一篇課文《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