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73W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2021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瞭解時代和思想背景,明瞭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

二、理解重點語句,把握文章內容。

三、欣賞語言,體會充滿激情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語言的欣賞。

教學難點: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陌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778年,“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維克多雨果站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上,發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講。讓我們一起走近偉人,去領略這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二、檢查預習

1、多媒體課件出示:(1)注音:隕 柩 睿 恪

(2)、解詞:隕落 靈柩 睿智 凌駕 黎民百姓 恪盡職守

2、學生自由朗讀精彩段落。

3、交流找到的有關資料。

多媒體課件出示:(1)伏爾泰:法國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歷經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個封建王朝,目睹封建專制主義由盛轉衰,深刻預見革命必將到來。作品以尖刻的語言和諷刺的筆調而聞名。他説:“笑,可以戰勝一切,這是最有力的武器。”諸多作品中《哲學通信》被稱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顆炸彈”,標誌法國啟蒙運動的真正開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鋭利的思想及對黑暗的封建專制主義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間享有崇高的聲望。

(2)、雨果: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暴力、以愛治惡。創作長達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3)、啟蒙運動: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繼文藝復興之後所進行的第二次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專制的文化運動。弘揚理性、反對宗教、提倡人權。教導人們勇於反抗,追求正義。

三、整體感知

本文可分三部分:

1、(1)對伏爾泰作出的貢獻進行了總體性的評價。

2、(2――12)帶領人們回顧歷史,頌揚伏爾泰在著作、思想和現實鬥爭方面的豐功偉績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現實19世紀,高度讚揚伏爾泰的思想和精神,呼籲人們向他討教,並表達自己與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四、研讀課文

1、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了怎樣的貢獻?

學生找相關語句後明確:他用著作同封建專制制度鬥爭,教導、安撫、教化人,用行動為受害者辯護,替弱者伸張正義,他把人的尊嚴伏賦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從混沌愚昧中走出來,推翻君主統治,開創一個民主文明的法蘭西。

2、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討論後明確:因為伏爾泰為人類開啟了思想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一切都靠理性,不再盲目臣服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真理及良心。

3、作者認為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原因是?

指名讀課文後討論明確:因為伏爾泰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國十八世紀的特點。他啟迪人們思想培育良知教化人類。

4、對於我們來説進步的兩方面表現在?

指名回答後明確:第一,做一個人要行使自己的權利――捍衞自由追求真理。第二,做一個公民要恪盡職守――維護法律尊嚴防止強權與醜惡勢力對人權的踐踏。

五、欣賞語言

1、學生自由發言,其他學生品評交流。

2、教師舉例。

3、總結語言特點:雨果在這篇演講中很好展現了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體現了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渲染誇張等特點。

六、佈置作業

選擇你所喜歡的語段背誦積累。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 篇二

《孟子》

一、檢查學生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

1.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質疑。在梳理過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鍾”要特別關注。對文中出現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熊掌]熊的腳掌,是一種珍貴的食品。

【得兼]同時得到。

【有甚於】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這裏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惡]wu4,厭惡,與“欲”相反。

[患]禍患,災難。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義同。

【何不用也]有什麼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見。

[非獨]不僅僅。

【勿喪]不喪失(其本心人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豆]古代盛飯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兒郎g,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

【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呼喝着給他(吃人 爾,助詞。

【蹴爾]用腳踐踏着。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不願意接受。

[萬鍾]鍾: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hu2)四鬥為一鍾。萬鍾:指

很厚的俸祿。

【何加](有)什麼益處。

[奉]奉侍。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識窮乏者:所認識的貧窮的人。得,通

“德”,恩惠,這裏是感激的意思,動詞。與:通“欽”,語氣詞。

【鄉為身死而不受]鄉,通“向”,以前。為,為(之)全句:從前為了

“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Wei4,介詞。第二個“為”,wei2,動

詞,這裏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這。已,停止,放棄。

【本心]天性,天良。

三、內容結構分析

第一段

本段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魚,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第一句話以魚和熊掌比喻“生”與“義”這一對概念。魚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遠遠勝過魚,且不易得,因此舍魚而取熊掌。孟子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分了“生”與“義”的價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設喻引出來的論點:“捨生而取義者也”,這是本文的題旨。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闢也”),從正面闡述,説人們把“義”的價值看得高於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寧願赴死也不願行不義。這裏所説的“甚於生者”就是指“義”,“甚於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於死者”),正反對比,進一步闡述“義”重於“生”的道理。先從反面論述,用兩個假設複句反問,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接着用“由是”開頭的句子做正面論述,説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後用“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因而人能捨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運用了遞進論證法,前文已論證“義”字的存在,這裏使主題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保持罷了。

孟子認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惡死,但世上還存在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義”與“不義”。“義”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品德,為了“義”,人們可以不避禍患,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一個真正的人,決不能因貪生怕死而行不義之事。孟子從“性善説”出發,認為人生來就具有羞惡之心,這是一種善心,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

第二段

本段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接受,這就是“羞惡之心”。以食“嗟來之食”為“羞’,這就是“義”的觀念。

第三層(“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從反面舉例,説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鍾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為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這些比生死都輕的身外之物,這樣的做法,不過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為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與”今”對比,指出為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結尾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本段運用了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作者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作對比,按財富的數量來説,“萬鍾”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鍾”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鍾”更重要。然而,無論是“萬鍾”’,也無論是“一簞食,一豆羹”,與“義”字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兩次舉例及在舉例中對比論證法的運用,再一次深刻地論證了“捨生取義”這一論點。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比喻論證,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 為什麼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種假設,可以魚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義都不捨棄,只是假設當你在遇到兩者中必取其一的時候,你當作怎樣的選擇的問題。

3. “所欲有甚於生者”的“所欲”和“所惡有甚於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義;不義

4.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麼,“捨生取義”的含義是什麼?請根據下面一則孟子的語錄概括總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5. 孟軻所説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者的根本利益。對於後世,特別是今天來説“義”應該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如在民族矛盾尖鋭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堅持正義事業,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捨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範,成為正義事業、正義行為的代稱。現在,我們把“義”可以賦予共產主義精神的具體內涵,“捨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為了正義事業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6. 課文第二段內容隱含一個什麼典故?可以用我們蒐集的哪句孟子名言來印證?“貧者不受嗟來之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五、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着“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着悲憤投入汩羅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捨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

對於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

1. 模仿下面一段話,發表對選擇的感言。

選擇博愛,我們品味異樣精彩的人生;選擇回憶,我們度量往事的厚重;選擇誠信,我們暢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選擇堅強,我們感受經歷失敗後的成功的甘甜;選擇關愛,我們因幾顆心同時跳動而愉悦不已……

2. 請講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選擇的故事,並談談選擇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例:一個14歲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對離婚的父母,她會選擇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選擇,因為選擇了母親,她就選擇了富貴、選擇了澳大利亞;選擇父親,她就選擇了貧窮,選擇了中國。人人都説這太難了,可小女孩選擇了父親,選擇了含辛茹苦單獨撫養她長大的父親,捨棄了富有卻極少見的母親。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對這種艱難的抉擇,小女孩做到了無愧於心。

六、佈置作業:背誦課文 完成本課點津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 篇三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閲讀詩歌的興趣,理解詩歌的內涵。

2.瞭解作者的生平事蹟及詩歌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捕捉詩歌的意象,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4.品味修辭的妙用,感受詩歌的韻律,領略詩歌和悦流暢的音樂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感情。

2.通過多重意象的捕捉,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難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詩人抒發的獨特感情。

教法與學法:

教法:1.情境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營造與詩歌情感相吻合的濃厚氛圍。

2.誦讀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歌情感。

3.講授法:對詩中的重點知識進行講解,引領學生分析詩歌。

4.點撥法:幫助學生展開聯想,拓寬思路。

學法:1.朗讀法:朗讀是理解詩歌的鑰匙,通過朗讀,感受這首詩中喜悦的跳動和濃濃的愛意,感受這首詩的音美、形美、意美。

2.合作探究法:藉助合作探究,更好地理解本課的重難點,達到對這首詞意境的全面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資料介紹、幻燈片、視頻、圖片及文字材料等。

學生:蒐集有關林徽因的生平資料,瞭解新月派詩歌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林徽因及新月派詩歌的相關資料。

2.感受詩歌的韻律,理解詩歌的含義,捕捉詩歌的意象。

3.體會作者傾注於詩中的豐富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情診斷

1.情境導入。

設計一:有這樣一種美麗逾越漫長的時空,彷彿定格在回眸的瞬間,有這樣一種聰慧繞過激盪的暗流,徜徉在歲月的長河。她走過北平的塵煙,穿過康橋的夜霧,遙望遠方時,便落進徐志摩的詩頁;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廟店,低眉沉思時,便繪入樑思成的圖紙;她與文學泰斗金嶽霖的情誼被贊為人與人關係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僅有美麗的外貌,更有幽默機智的談吐和優雅迷人的氣質。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一個入木三分的評論家,更是一個卓有成就的建築家。她就是中國現代歷集佳話、傳奇、才藝、美貌於一身的林徽因。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林徽因的一首輕靈舞動、清馨唯美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板書: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設計二:在徐志摩的筆端,林徽因是“高高在上的雲雀天鷚(liù),縱橫四海不問今古春秋,散佈着稀世的音樂錦繡”;在沈從文眼中,林徽因是“絕頂聰明的小姐”;在費正清(美國人,歷史學家、漢學家)的心中,林徽因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冰心也為她所折服,讚歎道“她很美麗,很有才氣”“皚如山上雪,皎若雲中月”,她以輕盈柔美的筆調創作詩歌,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便如霞光萬丈投影於你我心間,帶領讀者走進明媚春日。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感受她筆下明淨澄澈的四月天。(板書: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2.解題,介紹新月派。(多媒體出示)

人間的四月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日子,既温暖又充滿希望,給人以無限憧憬。(教師講解)

新月派:現代新詩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新月派”特點:(1)“理性節制情感”,把主觀情愫客觀對象化,即把主觀情緒化為具體形象,使情感表現得含蓄。(2)詩歌中的敍事成分增加。(3)具有和諧、均齊的審美特徵。追求詩歌的“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一樣,好像音樂一樣,讀起來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建築美是指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繪畫美指的是詩歌的詞藻,用詞注意色彩,形象鮮明。

3.作家作品。(多媒體出示)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閩侯人,建築學家、文學家、詩人。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樑思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説、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説《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詩集有《林徽因詩集》(1985)等。

4.背景資料。(多媒體出示)

這首詩發表於1934年4月的《學文》1卷1期上。關於這首詩有兩種説法:一是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以表達心中對兒子的希望和兒子的出生帶來的喜悦。

樑從誡先生(樑思成與林徽因夫婦的孩子)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説:“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悦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説起過這件事。”對於這首詩的創作意圖,樑先生説得很客觀。故這首詩一方面是一首情詩,是為已在天國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個母親,有着對孩子強烈的母愛,為孩子寫一首這樣輕快靈動的詩也是絕對可能的。

5.新詞。(多媒體出示)

娉婷(pīng):形容女子的姿態美。

鮮妍(yán):鮮豔

冠冕(guānmiǎn):這裏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後來專指帝王的禮帽。

鵝黃:像小鵝絨毛那樣的黃色;嫩黃。

呢喃(nínán):形容燕子的叫聲。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多角度地促使學生對課文基礎知識、作家作品、作品體裁、時代背景和主要內容加以掌握,為進一步理解內容和探究本文的寫法特點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自主探究

1.指導朗讀。

課件播放周濤朗誦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現在請大家認真地聽朗誦,用心去體會作者的深情,可以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勾畫下來。

提問:同學們,我們來共同欣賞一下林徽因筆下的“四月天”。你們有沒有誰願意在大家面前朗誦一下呢?(學生朗誦後,教師可做適當糾正,重點在停頓上給學生示範。)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説説朗讀這首詩時應注意哪些內容。

[示例]

(1)朗讀時“愛”的主題要充分體現出來,優美、深情、充滿希望。

(2)語速偏慢,語氣捎帶温柔但是又不柔弱。

(3)情感方面,注意把握形容詞的語氣。

再聽一遍錄音,注意停頓與重音。

2.整體感知。

提問:讀了這首詩歌,你頭腦中產生了哪些畫面?

教師總結:全詩從不同角度寫“人間的四月天”,正是為了全面表現愛之深,情之切,意之密。難怪她去世後,有人給她寫的輓聯是這樣的:“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豔麗、豐碩與富饒;在中國,四月是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這樣的季節裏,詩人要寫下心中的愛,寫下一季的心情。詩人要將這樣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這樣的季節有着什麼樣的春景呢?

【設計意圖】通過朗誦,進一步增進對朗讀方法的掌握,再輔以本詩寫作背景的介紹,使學生得到情感的薰陶,在讀中感受這首詩藴藏的豐富情感,瞭解這首詩的大致內容。

第三階段:合作探究

(一)審視詩歌標題,探究寫作對象

提問:不少人認為詩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對“徐林戀”念念不忘,也有不少人認為,“四月天”表達了林徽因對兒子樑從誡的愛,你認為哪種説法合理?説明理由。

學生可自由發表意見,教師均可給予認可,既然這首詩是寫給誰的今天仍眾説紛紜,我們就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感受詩中“愛”的情懷。

教師適當加以引導:有些人認為這首詩是寫給徐志摩的,認為這是首情詩。這首詩寫於1934年,是徐志摩飛機失事去世後的第三年,而這首詩中一點哀傷的成分都沒有,全是喜悦。林徽因的兒子樑從誡生於1932年10月,寫這首詩時,她兒子不到兩歲。“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動着你夢期待中白蓮”“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純淨平和的喜悦中,生命和希望在生長在湧動。這太符合一個母親對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的那種情懷了。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將温柔的母愛溢滿了人間。

(二)理解修辭,品味意藴

1.介紹通感。

(1)(多媒體展示)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化抽象為具體。例如:你多情的目光,彷彿絲綢一般滑過我的臉龐。

創造一種優美的意境,啟發讀者聯想,激發讀者感情波瀾、得到美的享受。例如:默聽一夜花開。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了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

(2)提問:下面幾個句子,都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分別説説它們都把什麼感官溝通起來。

①他説的話聽起來像蜜糖一樣甜!

②月夜,清冷的月光鋪滿一地,淡淡的光輝似乎帶有一種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覺到那質地還是相當的光滑。

③荷塘邊,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④我聽見了她那閃閃爍爍的笑聲。

明確:①以味覺寫聽覺②以味覺、觸覺寫視覺③以聽覺寫味覺④以視覺寫聽覺

2.介紹意象。

(1)(多媒體展示)像和平鴿、月亮這樣的能夠喚起人們情感共鳴的事物叫做“意象”。意象是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藴與情調的東西,是帶有詩人感情的具體事物。

意:主觀情感自然意象:柳、菊、落日、月

象:客觀事物人文意象:折柳、登高、策馬、飲酒

(2)提問:你們還能想到什麼典型意象嗎?

鴻雁、朝陽等。

(3)提問:是否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為藝術作品中的意象?

不是,如用麻雀代表和平,在太陽下飲酒。

意象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約定俗成的事物。

(4)不光是在美術作品中,在詩歌創作中這種象徵手法也被大量運用,詩歌中的“意象”也是很常見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意象在詩歌中的作用。

(多媒體出示)

看一看下列四句詩句中共同的意象是什麼。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十載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見便開眉。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3.品味詩歌意藴。

提問:認真品讀這首詩,分別概括這首詩的每一小節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學生概括後,教師引導學生品讀每個小節中的重點詞句。

(1)第一節,笑聲勾勒畫面。

教師引導品讀:“點亮”突出了“點”這個動作、“春的光豔”顯示了“春”的燦爛和妖嬈。“你”的笑聲“點亮”周圍的“風”,隨即筆鋒一轉,由“輕靈”的聽覺導向畫面的“光豔”,在通感中,“交舞着變”的是春天的景象。這一組文字,由對人的懷想引向聲音,又藉助聲音引向春光,“交舞着變”構成了一個輕盈、鮮活、靈動的畫面。

(2)第二節,黃昏暈染早春。

教師引導品讀:詩人把鏡頭轉向了黃昏,飄渺、空靈、純淨的“雲煙”,讓黃昏不再孤寂淒冷,而變得温暖微醺。柔軟的“風”、閃爍的“星子”和點灑的“細雨”,這些柔美的意象,給人一種濕潤的感覺、早春的感覺。詩的意象就像一幅畫,在鵝黃的飄揚中暈染了蔚藍的底色,輕柔得彷彿不見。

(3)第三節,圓月構築美滿。

教師引導品讀:“輕”和“娉婷”兩個詞構成了特殊的意象,“輕”是春風的輕撫;“娉婷”是隨風招搖的舞,描繪你的輕盈和美好。你戴着“鮮妍百花的冠冕”而來,正是人比花俏,花襯人嬌的寫照。“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天真”和“莊嚴”既矛盾又和諧,天真卻不失莊嚴,勾勒出一個鮮活靈動的形象,對立融合之間構成了詩意的張力,與“月圓”承接,又構築出美好圓滿的意境。

(4)第四節,暖色點亮詩情。

教師引導品讀:四月,在萬物復甦的天地間,一切都在躍躍欲試地生長。林徽因筆下的四月,是“雪化後”的“鵝黃”,是“初放芽”的“綠”,是夢中期待的“白蓮”。暖色調暈染的畫面與純淨的白蓮相互映襯,又與前面章節所勾勒的畫面交相輝映,點亮風的笑聲、柔風的舞動、雨滴的點灑、花開的聲音,聲畫結合,熱鬧卻不雜亂,紛繁卻不喧囂,詩情在文字間流轉。

(5)第五節,希望温暖春天。

教師引導品讀:詩的結尾與開頭相互呼應,抒發了作者對“你”深情而綿長的“愛”。花是靜態的,“一樹一樹”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燕是動態的,低語的“呢喃”更顯示其柔美温順的特質。動與靜的照映下,“愛”“暖”和“希望”綻放在春天的柔光裏。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用鵝黃、嫩綠為筆,寫下春日幾多景,滿貯着春意;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用星子、細雨為裳,舞出心中無限情,滿藏着深情;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用花開、呢喃為曲,譜就人間傾心戀,滿盛着眷戀。

【設計意圖】介紹通感及意象的基本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通過對內容的概括及對詩中重點詞句的賞析,讓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情感表達,體會詩中語言的美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品味修辭手法的妙用,體會這首詩寫景、抒情的特點。

2.體會並分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情診斷

1.導入: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領略了林徽因至美的語言。她寫愛,用“人間的四月天”來形容,可謂匠心獨運,極具創造性。人們對愛情、親情、快樂和夢想的所有一切感悟盡在這四月天中。這首詩的魅力和優秀並不僅僅在於意境的優美和內容的純淨,還在於形式的純熟和語言的華美。這首詩可以説是新詩“三美”原則的完美體現。

2.賞析

寫作中,寫景貴在情景交融,分析一下這首詩中的景和情是如何體現的。

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教師總結:

全詩以温馨舒緩的筆調細細地描繪一幅四月天的風景,詩裏猶如飄散着一種淡淡花香般末春與初夏之間的韻律,很暖很舒服。

首先是景,四月的時令裏,黃昏時分星子悄悄密集,周遭景色裏有輕風、有細雨、有百花、還有云煙。細雨花前,風動雲煙,花開千樹,樑燕微喃。這般美景本是天成,經作者的刻畫來得更真切,好似馬上就要躍出紙面。

其次是情,靈動與輕盈的風景融入一春的爛漫與幸福。春風一夜花唱響,自由迷戀愛飛翔。有些飄逸,同時也是温情四溢。字裏行間詮釋着愛與希望,點點滴滴閃爍着春的光芒。

【設計意圖】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加深對本文寫法的理解,進而進行知識遷移,培養寫作能力。

第二階段:自主探究

1.提問:這首詩是用哪種人稱來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第二人稱,與“你”對話。在呢喃、在絮語中吟唱出作者對“你”的情感。“我説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句讚頌,引出對“你”的描繪,“笑響點亮了四面風”“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將四月天裏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圖景:帶着百花的冠冕而來,笑聲點亮四面風,是輕柔的,是温暖的,是搖曳的,帶來希望。

2.提問:本詩可謂是運用了多重比喻繪“你”的形象,具體説説詩中都把“你”比喻成了什麼。

“你”如“四月早天裏的雲煙”,變化萬千,是或喜或嗔的形象寫照;“你”像“雪化後那片鵝黃”,温暖嬌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動描繪;“你”還是“愛、暖、希望”,濃烈真摯,是滿載情誼的真情描摹。

3.提問:上節課,我們已經交代了“通感”是本詩修辭上的一大特色,結合上節課的知識,再分析一下“通感”的運用有何作用。

運用通感,傳遞愛意。在林徽因的筆下,愛變成具體可感的事物,它是視覺上“一樹一樹的花開”,它是聽覺上燕子在房樑間的“呢喃”,它還是觸覺上微風吹拂而過的“柔軟”。詩人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表現出愛之深、情之切、意之密。“人間的四月天”是詩人構築的愛的空間、暖的住所、希望的棲居地。

【設計意圖】品味本詩修辭上的妙處,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學生學詩、寫詩奠定基礎,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

第三階段:合作探究

説説整首詩除了內容純淨和語言優美之外,還有哪些其他藝術特色。

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以小組方式呈現探究結果:

示例:

1.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本詩寓情於景,借景抒情,運用“四面風”“雲煙”“星子”“細雨點”等意象來表達詩人對“你”的喜愛之情。

2.動中有靜的描寫方式。例如詩句“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着變”,將一幅生動的春風靈舞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此外還有風煙星雨圖、月夜花開圖、雪後新綠圖、花開燕語圖等,都為讀者展現了動中有靜、情景交融的美妙場景。

3.搖曳多姿的修辭手法。“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清新婉麗的意象通過比喻、排比的手法一一呈現,伴以音樂般的明快節奏,朗朗上口,易於吟誦。

4.層層深入的結構形式。從“早天的雲煙”“點灑的細雨”“雪化後那片鵝黃”到“初放芽的綠”,詩人的情感通過各種意象層層推進,於末尾發出了“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高呼,把情感推向極致,並與詩的開頭相呼應。

【設計意圖】這首詩堪稱經典之作,國中生在理解上可能有點困難,本階段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感受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品味語言,鼓勵學生髮表獨到的見解。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 篇四

《孟子》

[教學要點]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鑑賞本文的説理藝術;品味《孟》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教學步驟 ]

一、師生齊背課文

二、鑑賞孟子散文的説理藝術

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捨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後説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苟得,惡死而有所不闢”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説,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麼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為物慾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説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後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鍾之祿,這就是物慾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捨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慾所蔽。

(3)從上述內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説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麼?這與“捨生取義”有何聯繫?

②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於“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捨生取義。

②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説,賢者捨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鍾”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於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説:“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於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於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於斯焉。” (《四書章句集註》) 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的。

三、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提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學生討論。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説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説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四、古今對讀,品評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1.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人應該有捨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徵利”的戰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後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説理僅止於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侷限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義”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説【】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於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自由發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曾經在齊國任客卿,後來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鍾”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義”作為一種道德規範,約束一己之私慾,成就集體、民眾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宏願偉志。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淪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於抨擊統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

……

五、課堂小結

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着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着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捨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六、佈置作業

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2021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藝術風格和成就。

2、理解詩歌中星星、靜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徵意義,學習比擬、對比等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朗讀朦朧詩歌的技巧,學會品味詩歌語言,體會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感情。

2、學會比較閲讀的方法,通過詩內物象的對比,理解詩歌主旨。

3、仿照詩歌結構,開展詩歌寫作的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詩人對現實的否定和對光明的嚮往,以及即使面對重重磨難也不放棄希望的感情。

2、體會詩人經歷人生苦難之後對詩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學重點】:

1、瞭解朦朧詩的審美特徵。

2、理解詩歌所寄託的詩人的理想和信念。

【教學難點】:

理解“星星”的象徵意義。

【教學設想】:

1、《星星變奏曲》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詩作。這首詩在詩歌主題、手法和詩歌技藝方面都體現了朦朧詩的一些典型特徵。全詩運用象徵手法,以“星星”為主要意象,並以假設為前提。來展示現實與理想的背離,表現詩人對光明的渴求。

2、教讀本文,應簡介“朦朧詩”產生的背景,將這種創作現象與社會整體環境相聯繫,為了更好地把握詩歌主旨和詩人的寫作風格提供知識平台。課文借用了“變奏曲”這一音樂術語,圍繞一個主題與主要意象變換情境,委婉抒情。教學活動應強化誦讀,在熟讀過程中,揣揣摩語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領會其象徵意義。對於形象的豐富內涵的理解,可引導學生合作研究,鼓勵有創意的個性化闡發。以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江河的《星星變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詩含蓄朦朧。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在熟讀中揣摩詩歌語言的意藴和情味。領會“星星”的象徵意義。把握詩歌的主旨從而培養學生對詩歌的感悟能力。

2、聯想想象法 全詩運用象徵手法,圍繞主題與主要意象變換情境,委婉抒情。學習這首抒情詩,要創設氛圍激活學生思維,藉助對形象的感悟,把握豐富內涵,深人體會詩中的思想情。

3、討論探究法 如對“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導學生活躍研討,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用具】:小黑板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回憶著名詩人郭沫若寫的《天上的街市》。這首詩以豐富的想象,寫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過寫牛郎織女的自由來往來表達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天我們來學習《星星變奏曲》這一首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板題】:

星星變奏曲

江河

二、介紹朦朧詩:

朦朧詩,作為一個獨特的詩學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顧城、江河、楊煉、芒克、方含、食指、多多等為代表的——批“_”中成長的青年詩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詩潮。朦朧詩孕育於“”時期的“地下文學”。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偉)、多多(慄世徵)等在“_”中就已經開始了新的探索,其後有江河等詩人加入。他們的詩以手抄形式流傳。1979年《詩刊》發表了舒婷的《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1980年又以“青春詩會”形式集中推出了1 7位朦朧詩人的作品和詩歌宣言。朦朧詩隨即成為一股詩歌潮流,並且湧現了一大批廣為流傳的代表性作品。

朦朧詩—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內容含蓄雋永。它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往往藉助象徵、比喻、錯覺、幻覺等手法,變詩的單一形象為多層次的意象迭加,給詩蒙上一層朦朧色彩,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受。

三、作者簡介:

江河:原名於友澤,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畢業。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著有詩集《從這裏開始》《太陽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他的詩作當中灌注了厚重的歷史感。以《紀念碑》等政治抒情詩和古代神話組詩《太陽和它的反光》贏得社會矚目。

四、誦讀,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全詩,學生聽讀,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提示:《星星變奏曲》抒情細膩,意境優美。全詩由兩個基本對稱的詩節構成。每一節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設句起頭,具有一氣呵成的氣勢和濃郁的詩意氛圍。朗讀時要感情飽滿,注意音量、語速和詩歌內趨力的和諧。

2、學生參考課本後播音員丁建華所淡的朗讀感受。自由誦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情境意藴。

五、新課講授:

1、詩歌中是否有相似或反覆的詩句?提示學生,這些反覆的詩句就是結構標誌,並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詩句之間是否有不同之處。

明確:“如果……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願意……誰不願意……”和“如果……誰還需要……誰還會……誰願意……誰願意”。

2、分析:“如果……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願意……誰不願意……”和“如果……誰還需要……誰還會……誰願意……誰願意”。

明確:“如果……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願意……誰不願意……”是肯定句,而“如果……誰還需要……誰還會……誰願意……誰願意”是否定句。前一詩節是肯定結構,而後一詩節是否定結構。

3、請學生劃出詩歌中出現的物象,提醒學生注意這些物象的不同。

明確:星星、詩、蜜蜂、柔軟的晚上、湖、睡蓮、螢火蟲、春天、鳥、白丁香、寒冷、苦難的詩、冰雪、凍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4、指名學生朗讀“誰不願意……”至“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體會詩中描寫的情境,探究下列問題:

(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明確:“柔軟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温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2)、“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明確:“鳥落滿枝頭”,點綴在繁密的樹林間,周圍的環境一定是無人攪擾,十分寧靜的;“星星落滿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現在晴朗的夜間,雖然星星視覺上令人感到密集,但並不熱鬧,反而襯托出心情的寧靜、閒適、自在。這兩種情境在形態上有相似之處,都只有在心境寧靜時才能觀察體會得到,因此勾起詩人的聯想與類比。而春天“鳥落滿枝頭”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滿天的情形,更顯生機,更富有直觀的動感和美感。“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更生動地表現了“光明”的美好。

(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着怎樣的關係?詩人為什麼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明確:“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藴。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採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足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課堂小結】:

這首詩歌含蓄朦朧,意境優美。詩人總是藉助一些物象來暗示或間接地表現經驗,如用星星、詩、蜜蜂、螢火蟲、睡蓮、春天、鳥、白丁香等象徵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2021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六

一、複習導入

⒈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作,可選擇集體、個別、自由朗讀的方式。

要求:字音要讀準;停頓要恰當,句子的層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讀出詩的感情。

⒉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來到,為萬物帶來了勃勃生機。詩人在詩中塑造的“雨”這一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

“雨”是“春雨”,是在寒冬過後,在大地久久的期盼中悄然而至的“春雨”,它滿懷愛心,前來親近孩子們,帶領孩子們去親近生機勃勃的春天,鼓勵孩子們勇敢地笑,勇敢地去追求自由、幸福,願意為孩子們的幸福先出自己的一切。

二、質疑討論

⒈詩中的“雨”為什麼會讓大地“等待久了”?詩中的“大地”為什麼到了“四月”還沒有等到“春天”呢?

學生討論,產生疑惑,教師引導,交流,歸納:詩人正是以這樣一種看似矛盾和不合常理的設計,告訴人們,詩人所寫的“雨”不是大自然中的“雨”,詩中的“大地”不是大自然中的“大地”,詩中的“冬天”和“春天”也不是大自然中的“冬天”和“春天”。這是“象徵”,“雨”是改變中國社會狀況的力量的象徵,“大地”是當時中國社會的象徵,“冬天”是“_十年”黑暗社會的象徵,“春天”則是光明、自由、幸福的象徵。詩人化身為雨,期待着着中國社會能夠走出_的陰影,建設一個光明、自由、幸福的社會。

⒉詩人為什麼要化身為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來“説”呢?

_十年,中國沒有像樣的教育,沒有教育,對孩子來説是最大的損失,過了受教育年齡後,這種損失往往很難彌補。而孩子是民族的未來,耽誤了孩子,就是耽誤了我們民族的未來。正是因為_十年中對孩子教育的缺失,我們今天才感受到了社會發展中道德的淪陷,這種惡果就是教育沒有到位帶來的。所以,當“_”過去,詩人第一要關注的就是“孩子”,希望我們能夠給孩子一個“光明、自由、幸福”的生活。

三、自主學習展示

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⒈“我”覺得 句詩寫得最好,因為 “來説話。

⒉運用比喻或擬人修辭方法選擇仿寫詩意的情境畫面,進行口語交流訓練和詩歌寫作小練習:

⑴“雨説: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 ”

⑵“雨説,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

⑶“雨説,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請跟我 ”

⑷“雨説,我要教你們 , ”

⑸“雨説,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了,要記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四、當堂練習

⒈雨的家鄉在哪裏?它是怎麼長大的?

雨的家鄉在遙遠的地方,它是在“自雲的襁褓中笑着長大的”。認真聽教師的講解,領會“白雲”和“笑着”的深刻含義。(白雲是自由的象徵,雨在白雲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長。)

⒉雨要教孩子們做什麼?它的用意是什麼?

它的來意是“教你們勇敢地笑”。引導並點明寓意:雨希望孩子們能夠衝破束縛,自由自在、快樂地生活。

⒊第三部分描寫了柳條兒、石獅子、小燕子、旗子見到春雨後“笑”的形象,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柳條兒“笑彎了腰”,石獅子“笑出了淚”,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嘩啦啦地響”,描寫出了這些食物的“情態”。

⒋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這句話?

雨的到來給萬物帶來歡笑,雨是自由和快樂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們能夠勇敢地用笑聲表達出追求幸福、快樂的願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⒌最後一節詩中哪些詞句暗示了雨的什麼樣的品質?

“不再回去”、“快樂地安息”都表明了雨願意為了中國大地上的孩子奉獻一切的高貴品質。

⒍雨的祝福是什麼?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們“吃着蘋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⒎將本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體會詩與散文語言表達上的區別。或將本詩與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較,體會詩歌與散文語言的不同。

五、本課總結

本詩於1979年創作的自由體新詩。全詩共九節,以題目“雨説”開篇,並通過“雨説”的反覆,貫穿詩篇,形成前後呼應的結構。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春雨以説話能力,採用第一人稱與兒童對話,塑造了一個温柔親切的“愛的使者”的形象。全詩洋溢着輕鬆愉快、清新活潑的氣息。

通過這首詩作的學習,大家應該初步瞭解自由體新詩的特點,感受到詩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對現代性創作技巧的把握。學會化身為物,運用擬人的手法來抒情達意,來塑造形象的方法。

六、作業

⒈熟讀並朗誦詩歌。

⒉完成《基礎訓練》的課外拓展練習及寫作練習。

2021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濟慈和葉賽寧及其田園詩的特點。

2、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的構思藝術。

能力目標

1、誦讀體會詩歌的情景、意藴和詩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主旨。

2、揣摩精美語句,領悟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3、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學習詩歌,培養學生自學詩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察詩人對自然的感應,深入理解生命底藴,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反覆誦讀,在誦讀中用心領悟田園詩的意境美,體會詩人的情感。

突破方法: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蟈蟈與蛐蛐》,在反覆誦讀中引導學生學習抓住詩歌意象並激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來賞析詩歌畫面,體會詩人情感。

難點自學《夜》。

突破方法:教師引領學生學習《蟈蟈與蛐蛐》,時刻提醒並總結詩歌鑑賞的方法。然後,指導學生運用這些方法自學《夜》,也可以提供多種多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閲讀。目的是利用好自讀課,讓學生自主閲讀,充分體驗各種自學方式所帶來的閲讀快樂。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詩歌,把握詩歌主旨及詩人的情感意藴。

2、小組學習法:採用小組 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學《夜》。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在這個單元學習中我們一起賞過了雪,聽過了雨,看過了星,今天我們要來一個壟上行,到田園中去走走。複習田園詩的知識(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多以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提示學生背誦《過故人莊》《飲酒》《歸園田居》等田園詩,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

設計(二)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當我們將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時,她會以博大的胸懷賦予我們靈感與力量。英國詩人 濟慈的《蟈蟈與蛐蛐》和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夜》,就是他們用身心和自然熔鑄而成的美的讚歌。

二、研讀賞析《蟈蟈與蛐蛐》

1、濟慈簡介。(見“資料鏈接”)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在課文裏標記出節奏、重音與情感。師生交流朗讀體驗,選取自己最喜歡、最拿手的片段作朗誦示範。如開頭要讀得緩慢深情,“那就是蟈蟈的樂音啊”,感歎句要語調上揚感情強烈,“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反覆出現,可以讀得快讀得高些,結尾句裏“鳴叫”要讀得悠長些。

分小組朗讀比賽,調動學生的情緒。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比如:男同學讀這詩就可以讀得激情滿懷,女同學則可 以讀得深情款款。

3、初步理解詩的內容與結構,試給詩歌加一個副標題。

給詩歌添加一個恰當的副標題,如同《雨説》一樣。擬題如“寫給大地的讚歌”“歌詠大自然”“四季的歌”等,都表達出詩歌的主旨。

4、感受畫面。老師朗讀詩歌,請學生閉上眼睛想像 ,從這首優美的詩歌裏,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結合具體詞句,用散文的筆法描述出來。(多媒體出示:讀了……,我彷彿看到……)

提示:“盛夏的豪華”讓我彷彿看到夏日午後的陽光透過密密的枝葉,撒在林間草地上的點點碎碎的笑容。

“飄蕩”和“沉醉”讓我彷彿看到靜寂的樹林裏,蟈蟈開始吹響號角,奏起歡快而喜悦的節奏。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一片寧靜”讓我彷彿看到大雪紛飛的夜晚,屋外寒風呼嘯,萬籟俱寂,屋內温暖如春,安詳靜謐。玻璃窗上水汽瀰漫,作者擁着火爐,昏昏欲睡,朦朧中聽到蛐蛐的歌唱,以為又回到了夏天。

5、激發想像,拓展空間:詩人只選取兩種景物來寫,也只寫了冬夏兩幅畫面。但詩歌帶給我們的感受絕不僅僅是這些。“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從這首優美的詩歌裏,你還能想 像到哪些畫面?請用優美的詩句,詩意表達。(多媒體出示:讀這首詩,我還能看到……)

鼓勵學生積極想像,示例:讀這首詩,我還能看到春天樹林間的百鳥千囀。

讀這首詩, 我還能看到秋天南飛時叫聲連連的大雁。

讀這首詩,我還能看到冬去春來,冰雪融化時的流水潺潺。

讀這首詩,我還能看到山崖上一粒松樹的種子在悄悄地發芽。

6、探究領悟:由上一環節的詩意表達,教師自然過渡,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短小但內涵豐富、風格大氣的特點。

詩歌通過聯想將兩個畫面疊印在了一起,詩人只選取兩種景物來寫,但留給讀者更多想像空間,大自然的歌手還有很多,大地歌聲不斷,以少勝多。通過引發讀者的想像,豐富詩歌的內涵。美好的詩歌是動人心絃的,因為它是生命的歌吟。詩人把蟈蟈和蛐蛐當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們的鳴唱當做大自然的詩歌,藉以歌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生機勃勃,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 愛和由衷的讚美。

7、教師小結:抓住詩中意象,可以體會詩歌的情感;放飛想像力,可以感受詩歌的美麗。《蟈蟈與蛐蛐》這首詩選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蟈蟈和蛐蛐作為代表,表現了大自然四季“歌聲”不斷的特點,構思巧妙、意境精美。這可算是詩人濟慈對大自然的敏鋭的心靈感應吧。我們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讚美。

學生美讀詩歌,放飛心靈,感受濟慈如月光般清麗恬靜的詩風。配樂舒伯特《小夜曲》。

三、詩歌創作——為大自然寫首歌

1、尋找動聽的歌聲。

大自然的歌聲還有哪些?鼓勵學生進行豐富的聯想:如蟬的叫聲,池塘裏青蛙的“呱 ——呱——”聲,樹林裏的鳥叫聲,冰雪覆蓋下的流水聲,深夜裏傳來狼的嚎叫聲,烏雲深處傳來奔雷的轟鳴聲等。

2、感受大自然的生機。

教師示範:大自然的活力表現在——春天破土的嫩芽。

學生自由想像,如:冬天常綠的青松,雪地吐露芬芳的臘梅,年年南來北往的大雁等。

3、學生模仿課文自己吟誦一節,課堂朗讀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大膽交流。

教師可示範,如:大自然的畫卷呀,從來都不會單調。當所有的樹因寒風的襲擊而枯黃,點綴在這枯黃的世界中就有一團青綠,那就是松樹的挺拔風姿啊!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當所有的花朵在冰雪中消失,隱藏在某個角落就有一種芳香,在空氣中飄蕩,那就是寒梅的芬芳啊!……

四、指導自讀《夜》

四人小組合作共同學習《夜》,具體方法:

1、小組成員共同完成“ 讀一讀”部分,“寫一寫”和“畫一畫”部分自由選擇獨立完成。

2、展示學習成果,體驗成功感受。請各個小組課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師生自由點評。在自學和點評的過程裏,教師只起 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要讓學生感到自主學習的快樂,評價時多關注學生的優點,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五、課堂小結

教師:面對大自然,詩人總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極為平常的昆蟲叫聲,在詩人筆下也會變得情味濃郁,富有內涵;即使是極為平常的夜景,在詩人筆下也能變得美麗而熠熠生輝。人們常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對詩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賞析詩歌的方法是相通的。今天的課堂只是為同學們提供了一次學習賞析實踐的機會,希望以後你們能運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真正進入詩歌美妙的境界。

六、佈置作業

課下閲讀外國優秀詩篇,並選擇幾首背誦。

2021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八

一、教學內容選擇

⒈寫字與識字:田圃 禁錮 忍冬 寒淺 滯留 喑啞 絲縷 喧嚷 蓑衣 斗笠 潤如油膏 洗衣謠 襁褓 温聲細語

⒉理解“雨説”與“詩人説”之間的詩意轉化,瞭解文學作品中擬人藝術表現手法與擬人修辭的區別。

⒊梳理“雨説”的內容及情感,理解“雨”與孩子的關係,聯繫寫作背景,理解 “勇敢地笑”等詩句的深層含義。

⒋誦讀詩文,理解“雨”的仁慈、無私、博愛的奉獻者形象,感受作者對春之生命和希望的讚美,即詩人對祖國兒童的關愛和祝福。

⒌運用比喻或擬人修辭方法選擇仿寫詩意的情境畫面,進行口語交流訓練和詩歌寫作小練習:

⑴“雨説: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 ”

⑵“雨説,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

⑶“雨説,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請跟我 ”

⑷“雨説,我要教你們 , ”

⑸“雨説,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了,要記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⒍將本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體會詩與散文語言表達上的區別。或將本詩與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較,體會詩歌與散文語言的不同。

二、教學安排

⒈充分朗讀,在朗讀中感受“雨”的形象;

⒉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詩意的深邃;

⒊要以知識為先導,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含義。

⒋擬用2課時授完。

三、教學設計

㈠導入新課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而詩人鄭愁予化身為雨,悄悄地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説了些什麼呢?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首《雨説》。

㈡作家簡介

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教師歸納、概括:

鄭愁予是台灣詩人,本名鄭文韜,祖籍河北,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被稱為“中國的中國詩人”。

童年時他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大江南北;抗戰期間,他隨母親轉徙內地各處。在逃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949年隨家人去台灣,一面學習,一面寫作,並受到紀弦的賞識,1955年他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1963年成為現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

㈢正確地朗讀詩歌。

指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字音、停頓、語調、語氣的變化。如第一小節就應當讀得低沉,緩慢;第二小節讀得舒緩、慈愛;第三、第四小節讀得親切、歡快;第五小節讀出熱情;第六小節讀得平穩,第七、第八小節讀出期盼,第九小節讀出寬慰。

⒈學生自讀熟練後指名朗讀,聽寫重要的字詞,訂正字音;

⒉師生共同揣摩、矯正朗讀的停頓、語調、語氣。

㈣疏解詩意,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學生思考:“雨説”它在詩中出現了幾次?以此引導學生理出詩作結構,並和學生一起為詩作的四個部分命名。

⒈第一部分:(一至三節) 雨的到來

⒉第二部分:(四至五節) 雨的邀請

⒊第三部分:(六至八節) 雨的來意

⒋第四部分:(九節) 雨的祝福

㈤初步研習詩歌。

⒈要求學生思考:詩作是第幾人稱寫作?是什麼寫法?

是第一人稱寫作,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跟修辭方法不同,擬人的修辭運用在某一句話中,是用來描寫某一事物的情態的,如“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而擬人的寫法則是通篇使用,是用來塑造雨的形象的。

題目是“雨説”,是作者化身為雨,借雨的口吻來表達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因此全詩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敍述,直接抒情。

⒉細讀第一到第三節,思考,“雨”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現的?她來到大地的目的是什麼?

詩作開篇點題,直到四月(自然界的四月已經是“人間四月芳菲盡”了),可見,這個“冬天”持續的時間太久,雨在大地“太久的等待”中到來,而這個冬天使得大地枯旱,失去了生機:田圃荒涼,種子禁錮;牧場枯黃,牛羊絕跡;魚塘低淺,游魚缺水;小溪乾涸,沒有了歡快的歌聲。

缺少雨水滋潤的大地的景象,體會春雨來臨所帶來的生命氣息。是全詩展開的背景:_十年,兒童們的生活環境太嚴酷,早就應該有美好的生活給孩子們了!

雨帶着愛心,帶着赤誠,來關愛孩子們,來跟孩子們親近,也希孩子們跟自己親近。

⒊細讀詩歌的第四到第五節,感受詩中描寫的雨到來之後大地的景象,説説它們的作用。

合作討論,概括雨來臨後大地復甦的景象:田圃泥土潤如油膏,牧場新苗添綠,池塘魚兒歡騰,溪水叮咚流淌。

“雨”邀請孩子們一起去探訪春天的大地,感受春天的美好,跟詩歌的第一節形成鮮明的對比。

⒋細讀詩歌第六到第八節,思考:“雨”是怎麼來的?她給孩子們的希望是什麼?

雨在雲端,在高山中幸福地長大,她的童年充滿了歡笑,所以她給孩子們的希望是他們能夠勇敢笑。

⒌細讀詩歌第九節,説説“雨”的祝福是什麼。

“雨”願意永遠跟孩子們在一起,願意為了孩子們的幸福獻出一切,祝福孩子們永遠快樂。

學生自讀後指名誦讀,進一步感受“雨”的形象。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鄭愁予的詩歌《雨説》,讀熟並試着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了朗誦,感受了“雨”的寬厚慈愛,感受了“雨”對中國大地上兒童的祝福和希望。知道了擬人的寫法與擬人的修辭方法的區別。

五、作業

⒈《基礎訓練》第一到第五題。

⒉繼續練習朗誦。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 篇九

《出師表》

教學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結構特點。

2、領會文章融議論、記敍、抒情為一體的寫法。

3、重新認識諸葛亮,並瞭解其政治主張。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剛才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是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這闕《臨江仙》是這部著作的開篇詞。但這首詞作者並不是羅貫中,而是明朝中葉的文學大家楊慎。羅貫中是從楊慎那裏抄來的嗎?不是,羅貫中為元末明初人,而楊慎是明朝中期人。

最初《三國演義》開篇並沒有此《臨江仙》,是清初毛宗崗父子將其移植在卷首,不管怎麼移植,我們都相信羅貫中和楊慎兩老人家都不會有意見。就像被羅貫中演義神化的諸葛亮,老諸葛也很樂意,可憐他的一片忠心能流芳百世,老羅有很大的功勞,只不過老羅演義,內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賴的文字還算是老諸葛本人的《出師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諸葛亮的這篇經典名作。

二、在學習本文前,我們先了解:

1、本文的學習目標;

2、作者簡介;

3、時代背景;

4、標題。(播放幻燈片)

三、整體感知

1、國慶八天長假,要求同學們放假期間預習本文,現在我來檢查預習情況,(播放生字詞幻燈片)請一位同學把幻燈片的紅字讀一下。

崩殂( cú ) 菲(fěi )薄 裨補(bì ) 遺(wèi )陛下

禕(yī ) 攸(YōU ) 闋(quē ) 陟(zhì)罰

臧(zāng ) 否(pǐ ) 行(háng )陣 猥(wěi)自

夙(sù )夜 駑(nú)鈍 諏(zōu ) 攘(rǎng)除

斟酌(zhēn zhuó )

2、錄音範讀課文。

a、接下來請同學們聽朗讀錄音,大家注意停頓、重音。

b、用幻燈片展示文中幾個經典句段的停頓,要求學生一起讀並做好句讀筆記。

3、請全體學生朗讀第一段,然後對照課下注釋及《名校課堂》翻譯把第一段重點字詞句圈劃出來。請學生解釋翻譯第一段的重點字、詞、句(讓學生默讀幾分鐘後播放幻燈片)。

4、請學生快速閲讀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當時的形勢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內外大臣表現如何?內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國君又當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條建議是什麼?

點撥:(請學生引用課本的話回答)“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開張聖聽”或“廣開言路”。( 播放幻燈片示意圖)

四、課堂小結:這堂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作者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重點分析了課文第一段,初步瞭解諸葛亮請求出師的原因——蜀國危急存亡。通過正反對比分析,給劉禪提出第一條建議——要廣開言路。

五、佈置作業。

1、預習課文第二——九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三條建議是什麼?為什麼要提出這些建議?

2、背誦課文。

(時間允許,再把朗誦播放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