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蒲公英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8W

蒲公英教案(精品多篇)

蒲公英教案 篇一

一、縱橫聯繫,説教材

《蒲公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取了三個有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説明了一個道理,分別告訴學生怎樣正確認識自己,怎樣理智看待別人,怎樣拿出實際行動。《蒲公英》是一則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有不同,從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這篇課文在本單元中取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起着示範作用,我在仔細對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基礎上,依據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目標: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和運用詞語;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對話;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

2、情感性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做人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同時也看到蒲公英種子的探索精神,但不提倡無謂的犧牲。

3、能力性目標:

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為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多讀多想、讀懂課文,讀書感悟”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教學難點:深刻體會寓言的含義。

教學突破: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感受,並創設情景讓學生敢想敢説。

二、靈活多樣,説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蒐集有關蒲公英傳播種子、發芽生長等方面的資料進行閲讀了解,這既為上課做好了準備,又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創設情景談話激趣,拔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絃,由此“披情入文”,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太陽公公、當“小降落傘們”、當那兩顆小種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4、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聖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讀書指導十分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初讀、精讀、賞讀、活讀”對學生的讀進行四個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主動參與,説學法

1、聯繫生活法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一課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結合自己,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蒲公英》過程中,我着力於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在小組裏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課文,説説學懂了什麼?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讓評價項目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多元閲讀,説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1、激趣導入上課伊始,讓學生觀看動畫,並通過教師的激情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2、初讀感知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的就多讀幾遍,不能隨意放過。通過初讀,學生了解了課文的大概內容,在讀給大家聽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通過自己努力獲取成功的喜悦。

3、精讀探究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各學習小組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學習,並在小組裏面進行交流探究、梳理疑難,在精讀過程中,讓學生採取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而後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4、彙報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通過朗讀比較、角色扮演、重點圈議等手段,讓學生明白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們的命運也各有不同的原因,從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5、賞讀體味

在此環節教學中,要以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仔細揣摩、回味。我特別注重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置身於課文的角色中去,設身處地地讀,如臨其境地讀。

6、想象説話在學生學完全文後,我設計了“假如你是太陽公公,會怎樣勸告那兩顆想落到沙漠裏和湖泊裏的小種子?”“你自己想對這兩顆小種子説點什麼呢?”兩個問題,讓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看法。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在此,我鼓勵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不強求一致,更不拘泥於教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學生置身於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着學生美麗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着成功的喜悦,追求着創新的價值,走向創新的人生。此時的閲讀,成了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成了心靈的對話。

五、自我反思,説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我本着鼓勵多元解讀,展現獨特思維的觀念,努力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我也在個性化閲讀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沒有照搬教學參考書上的正確答案灌輸學生,而是在學生充分閲讀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鼓勵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適時讓學生“辯一辯”,讓學生在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的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幫助學生在懂得探索與幻想重要的同時,要正確處理聽從和盲從的關係,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蒲公英》一課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了蒲公英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不相同。課文寓人生的哲理於有趣的故事中,為了讓學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的道理,教學時,我創設了情境,注重學生的體驗,讓他們來感悟這個哲理。

教學時,我抓住了太陽公公的那段話,讓孩子理解太陽公公説話的意思的同時體會到太陽公公為什麼要這麼説,將文章的中心引出——因為太陽公公害怕他們被外界的美好現象所迷惑。通過個別讀,分角色讀,有感情讀,體會小種子們聽了囑咐後的不同想法和行為,在明白過程中是對太陽公公囑咐內容的複述其次,我還抓住了兩顆不聽話的小種子的兩段話,除了讓孩子讀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去想像,小種子們的想法,走入他們的內心。最後將種子們結果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告訴孩子——是金子總會發光,但閃光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對於有經驗的人的忠告,我們應該吸取。在故事中將文章所要傳達的道理傳達給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效果。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太陽公公的囑咐,將聽説讀寫的語文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每一個學生對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學中我們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揭示《蒲公英》這則寓言故事的道理時,我只是把教參上的寓意出示給學生並沒有讓他們通過説來交流,應該讓學生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判斷,讓學生談談自己欣賞哪一類的人,適時讓學生“辯一辯”。這樣才會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體驗才會得到昇華,主體性才會得到落實。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以改進,並加強孩子這方面的練習。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蒲公英》 篇二

活動目標

1、用繪畫來表現蒲公英種子飛翔的樣子,體驗繪畫的樂趣。

2、能保持畫面的整潔,並養成耐心細緻的操作習慣。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蒲公英

2、範畫:蒲公英

3、幼兒用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蒲公英是什麼樣子的?(幼兒觀察圖片進行講述)

二、引導幼兒想象講述。

1、教師:蒲公英的種子是什麼樣的呢?被風一吹會怎麼樣呢?

2、蒲公英非常喜歡旅行,蒲公英的種子跟着風兒去旅行,它們在空中飛呀飛,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色呢?(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種子在旅行的時候看到的景色畫下來呢?

三、示範畫蒲公英種子

教師:畫的時候,蒲公英飛翔的種子畫在紙的什麼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畫在什麼地方呢?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指導幼兒先畫朝各個方向飛的種子,再畫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畫面的整潔。

合理安排畫面。

五、展示幼兒作品。

1、鼓勵幼兒與同伴講一講自己畫的蒲公英種子旅行的故事。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畫的故事。

活動反思

“蒲公英”這個名字説出來,孩子們都有點懵,但在觀看圖片的時候,有部分幼兒發現自己看過這種植物,然後興致勃勃的説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孩子們很認真,但我發現,下載下來的視頻不是很完整,沒有風吹過後,蒲公英被吹散來,蒲公英的種子飛向大地的這一段,如果有這一段的話,孩子們可能對它的生長過程瞭解的更透徹。在幼兒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都很認真的去創作,但在同伴之間進行合作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該去找誰進行合作,需要老師一個個的去幫助他找小夥伴,最後還是很不錯的完成了《蒲公英》創作。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孩子們的合作意識不是很強,需要多多引導。

蒲公英教案 篇三

我是在一個小鎮上唸的國小。從學校到家,只需走十分鐘,每天我都回家。

下課鈴一響,我便衝出教室,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家。媽媽總是微笑着站在門口等我,那眼神好像在説,我是她心裏唯一的寶貝。午休時間常常只有我們兩人一起度過。

那時候我們班編排了一齣戲劇,老師選我扮演劇中的公主。每天午飯後,媽媽不厭其煩地陪我練習。幾周過去了,儘管我在家把台詞背得滾瓜爛熟,可一登台,什麼都忘了。最後老師不得不對我説,劇中還安排了一個敍述者,讓我換演那個角色。雖然她的口氣很委婉,我還是覺得受了傷害,尤其是當看到我的角色換給了一個比我強不了多少的小姑娘時,心裏更是受不了。

那天中午我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媽媽,但她好像看出我有心事。往常吃完飯她總張羅着練台詞,可那天她卻問我願不願意去院裏散步。那是一個温暖的春日,老榆樹下,蒲公英在草叢裏綻出了金黃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宛如哪個畫家隨手在一幅風景畫上點了幾顆金星兒……

媽媽漫不經心地彎下腰:“我想把這些蒲公英都拔掉。”她説着,順手拔了一棵,“以後,我們的園子裏只養玫瑰花。”

“可我卻喜歡蒲公英。”我説,“所有的花都美麗——蒲公英也是一樣,你看它金燦燦的,多好看哪!”

媽媽嚴肅地望着我:“是的,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帶給我們快樂,是嗎?”

我點點頭,真高興説服了媽媽。

“人也是一樣,”她意味深長地接着説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公主。你不再扮演公主,這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發現媽媽已猜到我的痛苦,我忍不住哭泣了起來,邊哭泣邊告訴她事情的經過。她聽完慈愛地望着我笑了笑。

“你演敍述者很合適,”她説,“你小時侯不是總愛大聲講故事給我聽嗎?敍述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同樣重要哇。”

從那以後,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開始為自己的角色而感到自豪。午飯時間,我們便用來讀台詞,商量上台該穿什麼服裝等。

演出的那天晚上,我有點緊張。演出前幾分鐘,老師走過來説:“你媽媽讓我把這個交給你。”她遞給我一株蒲公英。這株蒲公英的花邊已經打捲了,花朵耷拉下來。可是,看到它,便知道媽媽就在台下,我又立刻振作起來。

演出博得了陣陣掌聲。演出結束後,我把那株蒲公英帶回家,媽媽精心地把可憐巴巴的花瓣夾在我的書頁裏。我會心地笑了。

多少年了,我常常回想起那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回想起與媽媽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我一直珍藏着那朵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媽媽給我的最好的禮物。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者介紹了自己一次怎樣的經歷。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部分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思考並理解媽媽告訴孩子的道理,體會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認讀生字詞,教師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剛剛看到《金色的蒲公英》這個題目時,你想到了什麼?

那麼這篇課文,到底講述了一件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

1、認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障礙。

2、利用生字卡片,瞭解學生認字情況。

3、讀完課後和你剛看到題目的想法一致嗎?説説你的想法。

4、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惟一、滾瓜爛熟、委婉、振作、會心等詞師生共同解決。漫不經心、意味深長、可放在分析課文中去理解。

5、指名讀課文。

三、深入讀文。

1、默默地品讀課文,看看從讀文中,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説出。

①從開頭和結尾兩部分,能夠讀出來,這篇課文是對過去的事情的回憶。

②學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經過:“我”開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詞,後來老師安排“我”演敍述者;我很傷心,媽媽借蒲公英給我講道理,並鼓勵“我”,“我”終於成功了。

③媽媽是如何幫助我的:假裝要拔掉蒲公英,從而開導我: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麗帶給我們快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丟臉的事。

2、文中哪些詞語或語句能讓你體會到濃濃的愛意。

①在“微笑、、慈愛、意味深長、不厭其煩”等詞語中體會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朗誦相應的語句。

②媽媽漫不經心地彎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實是別有用心。(理解詞語漫不經心)

③媽媽不是直接給“我”講道理,而是通過養花的事來教育“我”,體會媽媽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讀對話。

四、拓展延伸

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五、指導書寫

1、“勵”可以跟“厲、歷”對比學習。

2、“練”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東。

教學反思

這節課值得我們大家都讀讀,蒲公英和玫瑰的品種不同,但是都以其自己獨特的美帶給人們快樂,學生何嘗不是呢?公主人人喜歡,優等生每個老師都待見,但不會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為公主。學生素質不同,能力也不一樣,為什麼要把他們按統一的標準來塑造呢?作為老師,不能總看到他們的缺點,不能做揠苗助長的事,,更不能拿別人的缺點和其他人的優點做比較,樹立每個學生都是好學生的的觀念,因為他們個性的不同,世界才會豐富多彩。

講完《金色的蒲公英》我也有很多感悟。是啊!“花有玫瑰和蒲公英等不同品種,像一齣戲劇,演員有公主和敍述者等不同的角色;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帶給人們快樂,公主和敍述者雖角色不同,但同樣都能給人帶來藝術享受。

我想,面對學生也是這樣,公主當然人見人愛,但我們不能將所有的學生都按照公主的標準來塑造。學生的天性,像自然界的水,可能是涓涓細流,也可能是滔滔洪水。灕江以它的平靜美舉世聞名,而黃河則以它的壯觀美蜚聲於世。作為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我們切不可提過高的要求,更不能拿他們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來比。聰明的教育着看學生要學會帶上顯微鏡,儘量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彰顯學生的個性。世界因有了五彩繽紛的花,而變得絢麗多姿;因有了個性不同的學生,世界因此變得豐富多彩。

在教學完本課(第一課時)後,感想頗深,值得冷靜反思。在反思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反思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一、成功之處

1、以讀為本讀書,就是要注重讀。教學必須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學習,在讀中感悟,這是中年級語文教學尤其要遵循的教學規律。有了課前的朗讀預習和課堂上老師提供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使各個教學環節才能在學生踴躍的舉手氛圍中順利結束,一切都顯得那麼入情入理。

2、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教學的側重點有了明顯的改變。對理解文本的方法還缺少一定的'積累,這就需要老師逐步引導,滲透。在整體感知課文後我組織學生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當學生出現語言不夠簡練,抓不住要點的時候,我通過出示課文內容填空的的練習題,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再結合老師的提示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脈絡,這樣的教學,既能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書,又鍛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一舉兩得。在後面瞭解故事發展的開端——發展——結果三個層次的環節上,我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學生就很快理清了課文的脈絡,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了下一個環節,可謂順理成章。

二、疑惑與遺憾

1、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教學的側重點有了明顯的改變。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學中新的困擾。

2、寫字的指導未能落實學生能寫出一手好的鋼筆字,離不開老師日積月累的諄諄教導。新課的教學不能遺漏了對寫字教學的科學指導。而在這一課時中力求面面俱到,結果導致前鬆後緊,指導寫字未能落到實處。

3、字詞花費時間較多,但缺少朗讀指導,教學實效性不強。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帶有回憶性質的敍事性散文。文章中心講述了媽媽用一株蒲公英開導我,讓我認真準備,演好次要角色的故事,説明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會取得成功,就會像蒲公英一樣美麗。

從文章結構上講,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為線索,將媽媽對“我”的愛這一“的情感線”連綴起來,根據這一線索文章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講了每天中午“我”都和媽媽一起度過;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寫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精心準備台詞,但由於登台時忘了詞,被老師更換了角色,內心很痛苦。媽媽用一株蒲公英來開導“我”,使“我”受到啟發;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寫“我”認真準備角色,演出獲得成功;第四部分是第十五自然段,寫“我”珍藏着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媽媽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帶有回憶性質的敍事性散文。在教學中,路邊普通的普通的蒲公英開始引入課文,如果在平時,學生可能沒注意過路邊普通的蒲公英,未能欣賞過它的美麗,課件出示,讓學生仔細、認真的觀察,有利於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母親的用情至深。在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體會本文的主題------媽媽的愛,教學時注重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從文章語言上講,細緻入微、如述家常的語言特點使得媽媽的形象在這篇文章中顯得特別鮮活而生動,令人欽佩,她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機械的説教,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像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充滿着智慧和温馨。還通過“嚴肅、鼓勵、不厭其煩、欣慰、意味深長”等詞語,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在課文總結時,還應該適當的滲透寫作方法。從文章寫作特點上講,媽媽教育女兒採取的方式是借物喻人式的,而這篇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為題,也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圖。作者正是要通過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歷,將這一人生哲理與讀者分享。

金色草地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盛”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3、激發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培養學生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教學難點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緻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學課時:2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或觀察掛圖:在草地上盛開着一片蒲公英,它們金黃金黃的,太美了!

2、導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色的草地》一課的生字詞,還記得它們嗎?(出示生詞,學生開火車輪讀)

3、上節課我們瞭解到一個小男孩發現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對草地印象如何呢(學生答),誰想讚美這美麗的草地。

4、設疑激趣:我們隨着小男孩一起走進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們能發現什麼,那就讀讀課文吧!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與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後再讀一讀。

(2)指名讀,評讀。

(3)看到這片金色的草地,“我們”的心情如何?

(4)“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們”是怎麼玩的?請大家各自放聲讀一讀,然後同桌間互相邊説邊演一演。

(5)想象一下,當時草地上空會出現怎樣的一幅情景?

(6)開滿黃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種子玩多有趣啊!讓我們再去經歷一回,齊讀一、二自然段。

(7)誰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第二自然段,把這兄弟玩樂的情景生動地描述出來?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談話過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嗎?“我”有了一個什麼新發現呢?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我”有什麼新發現?

(3)總結: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攏的,它隨着時間變化而一張一合,張開就是金色的,合攏就是綠色的。

(4)這一部分當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表達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裏為什麼要強調“起得很早”呢?可讓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並”在這裏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並”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並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説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5)拓展交流: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蒲公英的開放是和温度的變化有關的。他通常是上午8點左右逐漸展開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時花瓣完全張開,下午4點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攏,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緊,所以我在很早的時候看到草地是綠色的。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驚訝,大家再來讀讀第五自然段。

(2)有了新發現後,“我們”有什麼變化?

(3)指名讀、齊讀第四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看板書,全班交流。

2、拓展:

(1)其實自然界還有許多花草也有這個特點,有沒有發現的,誰來説説你知道的?

(2)總結:同學們,大自然就是那麼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課下請觀察你喜歡的花草,下節課説説你的新發現,好嗎?

板書設計: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綠金色的草地綠

《蒲公英》中班教案 篇五

活動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動物、人物,讓我們活的快樂,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幫助對方、相親相愛,到處潑灑滿愛,成為了愛的世界!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理解“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的故事,激發幼兒對蒲公英和小螞蟻的興趣。

2、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言,讓幼兒懂得樂於關心、幫助他人的人,才可以生存、發展和擁有更多的好夥伴。

3、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發展幼兒的傾聽同伴談話的習慣以及與人交談的習慣。

4、在教師的指導下扮演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的角色,體驗角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背景圖片一張;磁性的教具:四隻小螞蟻、樹葉、小船、一條大蟲、四個小傘兵士;螞蟻頭飾數量和幼兒人數一樣多;蒲公英媽媽和大蟲的頭飾各一個;配上故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問候,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幾呀?

(二) 熱身:小朋友們來跟老師做一個手指操,好嗎?一隻手指變變變,變成毛毛蟲;兩隻手指變變變,變成小白兔;三隻手指變變變,變成小花貓;四隻手指變變變,變成小狗;五隻手指變變變,變成老虎……

(三)出示“螞蟻”,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它是誰呀?(小螞蟻)你們喜歡小螞蟻{}嗎?

2、今天老師就來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小螞蟻的故事,故事名稱:《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四)欣賞故事《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1、教師帶有語言變化、動作來講述故事內容。

講述故事後提問小朋友:1)故事的名稱叫什麼呀?2)故事裏講到了誰和誰呀?

2、出示背景圖片,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故事,分段講述。

1) 老師講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問:這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朋友們猜猜小螞蟻上了岸會發生了什麼事情?

2) 欣賞故事的第二段:

提問:小螞蟻上了岸發生了些什麼事情?提醒幼兒用故事中好聽的詞來説説蒲公英媽媽。

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對待小螞蟻的?

小螞蟻是怎樣對待蒲公英媽媽的?蒲公英媽媽説了些什麼話?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解釋笑盈盈、快活等詞語。

小螞蟻離開了家,那它是怎麼回到家裏的?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中的小螞蟻是如何回到家的。

3、欣賞故事的第三段:

提問:小螞蟻是怎樣回到家的啊?

聽了這個故事,小朋友們想到了什麼?

4、幼兒自由交談:幼兒交談的過程中,老師四處巡查,到不同小組去與小朋友們一起討論“聽了這個故事,小朋友們想到了什麼?”引導不説話、不

討論的小朋友開口談論,想象豐富的討論話題。

5、個別發言:老師邀請舉手舉得好聽話的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的問題,説説自己的想法。

(五)師幼共同討論。

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有好朋友嗎?

當你遇到困難你的好夥伴是怎樣去幫助你的?

你們幫助了別人後,心裏感覺是怎樣的?開心、愉快……?

你們得到別人的幫助後,心裏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2)老師請你們之間互相幫助他人的事情表演出來和小朋友們分享?老師要請表現最棒、安靜、坐的好的小朋友。

(六)教師總結:我們大家都有好朋友,只有樂於關心、幫助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我們應該互幫互助相親相愛,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小夥伴。這樣我們身邊才會充滿愛,到處都是愛。

(七)延伸活動:小朋友們下次告訴老師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樣去認識的,你們之間互相幫助過對方什麼。

蒲公英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蒲公英

共幾課時:

3課時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呈現出的做事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4、繼續培養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畫批註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資源

1、文中插圖形象生動,反映了文本內容,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

2、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它只有十幾釐米高,體內有雪白的乳汁,就像牛奶一樣。春天,蒲公英開花了,看上去好像是一朵花,其實是許多小花聚在一起。秋天,花變成了種子,頭上長着蓬鬆的白茸毛。種子成熟以後,隨風飄揚,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預習設計:

1、拼讀生字,去掉拼音準確朗讀生字。

2、認真觀察生字,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劃詞語、標小節號,並正確、流利地朗讀和理解。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5、查找有關蒲公英的知識點。

學程預設

導學策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走近課文(4分鐘)

1、看圖,交流蒲公英知識。

2、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預習展示(20分鐘)

●預習作業1

1、展示——去拼音讀生字。

2、全班站起來兩兩過關,過關完畢坐下。

●預習作業2

1、展示書本上的描紅。

2、點評、總結記住字形、生字寫美觀的方法。

3、在《習字冊》上練寫。

4、同桌互評。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記字方法。

6、閉眼書空,出差錯的字等書空完畢迅速看書鞏固。

●預習作業3

1、組號為“2”的學生説詞意。

●預習作業4

1、朗讀展示。

2、小組內過關讀。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6分鐘)

1、在預習的基礎上聽老師指點再次歸納。

2、銘記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第四板塊:學習第1自然段(10分鐘)

1、讀課文。

2、學習單:(1)思考問題:“小降落傘”指什麼?它們“在藍天白雲下隨風飄蕩”要去幹什麼?

(2)用“可愛”説一句話。

3、交流

4、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第五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

第一板塊:看圖揭示課題。

1、出示蒲公英圖片。

圖上畫的是什麼植物?誰能説説蒲公英的樣子及其有關知識。

2、板書課題:蒲公英(齊讀)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預習作業1

1、選擇有代表性的兩名學生展示交流。

2、小組內兩兩過關。

●預習作業2

1、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展示交流。

2、點評。

(1)“絨”要注意右部的筆畫安排,寫“降”字要注意右下角的筆畫。

(2)“富”上小下大,“惑”是上大下小。

滲透:漢字富有智慧,通過筆畫變化達到整體和諧、美觀的。效果。

3、小組內交流記憶方法。

4、集體閉眼書空。

●預習作業3

1、抽組號為“2”的學生説詞意。

●預習作業4

1、抽組號為“3”的兩名學生展示交流。

2、評價、糾正。

3、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朗讀。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課文講了個什麼故事?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蒲公英種子所作的不同選擇所帶來了不同結果。

第四板塊: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組織交流討論:

“小降落傘”指什麼?它們“在藍天白雲下隨風飄蕩”要去幹什麼?

幫助學生了解“花托”的意思,可以藉助簡筆畫或圖片。

3、你覺得那潔白的小絨球長得怎麼樣?你能用“可愛”説一句話嗎?

4、指導朗讀。

蒲公英的種子在微風的吹拂下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他們要到廣闊的天地去,它們的心情多麼激動,多麼愉快。我們讀第一自然段時,要用什麼語氣?

第五板塊:佈置作業

1、完成《習字冊》剩餘字。

2、完成《補充》一,《一課一練》一。

作業設計

★完成《習字冊》詞語部分

★★完成《補充》1、《一課一練》1-4。

蒲公英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散文的內容,感受散文中所藴涵的語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體驗蒲公英的輕盈和優美。

3、萌發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觀察過蒲公英,瞭解它的外形特徵,熟悉它的生長過程。

2、物質準備:"蒲公英"、"柳絮飛揚"的視頻短片、根據散文內容設計的PPT課件、班德瑞的《山澗》(MP3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視頻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賞"田野裏的蒲公英"視頻短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生活中的"蒲公英"的形象美。

師:你知道這一種植物的名稱叫什麼?請你看一段關於"田野裏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邊看,一邊想:田野裏的蒲公英到底長什麼樣?你感覺蒲公英在什麼時候是最美麗的?

2、交流與分享:欣賞"蒲公英"視頻短片後的'審美感受。

師:你覺得田野裏的蒲公英美嗎?蒲公英在什麼時候是最美麗的?

二、聽賞教師誦讀,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語言美。

1、在音樂伴奏下,教師聲情並茂地朗誦散文《蒲公英》。

師:有一篇很好聽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請你一邊聽,一邊想:你喜歡這篇散文嗎?聽了這篇散文,你有什麼感覺?

2、交流與分享:聽賞教師誦讀散文《蒲公英》後的審美感受。

師:聽了這篇散文,你有什麼感覺?

師:散文中講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誰來説一説,蒲公英什麼地方很有趣?

3、結合PPT課件,教師再次有感情地進行配樂朗誦散文。

師:蒲公英到底有趣在哪裏呢?我們一起來仔細聽一聽散文裏是怎麼説的!

4、交流與分享:集體推敲"蒲公英"的有趣之處。

師:散文裏説"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蒲公英有趣在哪裏呢?誰你來説一説!

①比喻句1:理解"花托上會結出雪白的絨毛似的球"。

師:蒲公英黃色的花朵凋謝以後,花托上長出來了什麼?看上去象什麼?

(評析:在理解第一句比喻句的時候,教師可以隨即出示生活中的"蒲公英"球冠照片,幫助幼兒形象、直觀地理解作者把蒲公英"球冠"比喻成"球"的含義。)②比喻句2:理解"雪白的絨毛在天空中飛揚起來,比柳絮還要輕"。

師:田野的風吹來,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評析:教師此時可以通過兩張特徵小圖幫助幼兒理解"飛揚、比柳絮還要輕"的含義,讓幼兒生動、形象、直觀地感知並感受蒲公英的種子在飛揚狀態中姿態的輕柔、優美。如果幼兒對"柳絮"缺乏認知經驗,教師還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一段關於"柳絮飛揚"的視頻短片播放給幼兒欣賞,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柳絮"的雪白、輕盈,從而幫助幼兒理解"比柳絮還要輕"的句子含義。)③比喻句3:理解"又像一片片雪花,從空中輕盈地降落下來"。

師:蒲公英的種子,當它飛起來的時候像什麼?為什麼説它像一片片雪花?

(評析:教師在這個環節,可以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現並體驗蒲公英的種子"從天空中輕盈地降落"的姿態,幫助幼兒理解、加深對"輕盈、降落"這兩個詞彙的理解。)三、完整視聽欣賞,進一步體驗散文《蒲公英》的意境美。

1、摘句練習,感悟散文中的優美詞句。

師: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散文。請你仔細地聽一聽,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一句話?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念一念這些"好聽的話"!

(評析: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個性化需求,進行摘句口語練習,幫助幼兒積累散文中的優美語句。)2、完整朗誦,體驗散文中的優美意境。

師:《蒲公英》這篇散文雖然很短,但是聽起來非常優美。請大家站起來,跟着老師一起有感情地念一念,也可以用我們的身體動作表演一下。

師:原來,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蒲公英,看起來真的很美、也非常有趣。你知道嗎?蒲公英還是一種非常珍貴的中草藥,可以泡茶喝,具有清熱、解毒的藥用價值!

師:瞧,畫面中的蒲公英輕盈地降落下來了,它會落在哪裏呢?接下來,可能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還可以把它畫出來,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好嗎?

【活動反思】

1、《蒲公英》是一篇非常優美、又充滿童趣的散文。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視覺、聽覺、運動覺等多種感官來欣賞散文,引導幼兒逐步觀察、想象、理解散文中三處"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特別是教師根據散文內容自制的PPT課件,形象、直觀地抓住了散文中蒲公英的"飛揚、輕盈"的姿態,幫助幼兒深入體驗、感悟到散文《蒲公英》中所藴涵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有助於提升幼兒的文學欣賞能力和藝術感悟能力。

2、在教學實踐中,我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模擬、表演蒲公英"飛揚、降落"等動態,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各種身體動作展示"飛揚"的姿態,非常具有創意,體現"動靜結合"的教育原則,有助於幼兒逐步理解這些優美詞彙的語意,深刻感悟到散文中的輕柔、恬靜的意境之美。

附作品:散文《蒲公英》

青草地上開着許多小野花,我最喜歡蒲公英。蒲公英開着黃色的小花朵。

多麼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謝後,花托上會結出雪白的絨毛似的球。田野的風吹着,那雪白的絨毛在天空中飛揚起來,比柳絮還要輕。飛着飛着,又像一片片雪花,從空中輕盈地降落下來。

小百科: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語文教案《蒲公英》 篇八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者介紹了自己一次怎樣的經歷。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部分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思考並理解媽媽告訴孩子的道理,體會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課前準備:學生課前預習,認讀生字詞,教師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剛剛看到《金色的蒲公英》這個題目時,你想到了什麼?

那麼這篇課文,到底講述了一件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

1、認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障礙。

2、利用生字卡片,瞭解學生認字情況。

3、讀完課後和你剛看到題目的想法一致嗎?説説你的想法。

4、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惟一、滾瓜爛熟、委婉、振作、會心等詞師生共同解決。漫不經心、意味深長、可放在分析課文中去理解。

5、指名讀課文。

三、深入讀文。

1、默默地品讀課文,看看從讀文中,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説出。

①從開頭和結尾兩部分,能夠讀出來,這篇課文是對過去的事情的回憶。

②學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經過:“我”開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詞,後來老師安排“我”演敍述者;我很傷心,媽媽借蒲公英給我講道理,並鼓勵“我”,“我”終於成功了。

③媽媽是如何幫助我的:假裝要拔掉蒲公英,從而開導我: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麗帶給我們快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丟臉的事。

2、文中哪些詞語或語句能讓你體會到濃濃的愛意。

①在“微笑、、慈愛、意味深長、不厭其煩”等詞語中體會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朗誦相應的語句。

②媽媽漫不經心地彎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實是別有用心。(理解詞語漫不經心)

③媽媽不是直接給“我”講道理,而是通過養花的事來教育“我”,體會媽媽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讀對話。

四、拓展延伸

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五、指導書寫

1、“勵”可以跟“厲、歷”對比學習。

2、“練”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東。

反思: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帶有回憶性質的敍事性散文。文章中心講述了媽媽用一株蒲公英開導我,讓我認真準備,演好次要角色的`故事,説明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會取得成功,就會像蒲公英一樣美麗。

從文章結構上講,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為線索,將媽媽對“我”的愛這一“的情感線”連綴起來,根據這一線索文章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講了每天中午“我”都和媽媽一起度過;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寫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精心準備台詞,但由於登台時忘了詞,被老師更換了角色,內心很痛苦。媽媽用一株蒲公英來開導“我”,使“我”受到啟發;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寫“我”認真準備角色,演出獲得成功;第四部分是第十五自然段,寫“我”珍藏着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媽媽送給“我”的禮物。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帶有回憶性質的敍事性散文。在教學中,路邊普通的普通的蒲公英開始引入課文,如果在平時,學生可能沒注意過路邊普通的蒲公英,未能欣賞過它的美麗,課件出示,讓學生仔細、認真的觀察,有利於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母親的用情至深。在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體會本文的主題——媽媽的愛,教學時注重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從文章語言上講,細緻入微、如述家常的語言特點使得媽媽的形象在這篇文章中顯得特別鮮活而生動,令人欽佩,她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機械的説教,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像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充滿着智慧和温馨。還通過“嚴肅、鼓勵、不厭其煩、欣慰、意味深長”等詞語,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在課文總結時,還應該適當的滲透寫作方法。從文章寫作特點上講,媽媽教育女兒採取的方式是借物喻人式的,而這篇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為題,也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圖。作者正是要通過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歷,將這一人生哲理與讀者分享。

活動過程: 篇九

1、教師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猜猜這是什麼花?團團絨毛輕又輕,隨風飄飄像傘兵,風呀風呀樂悠悠,處處安家把根生。

教師:誰知道蒲公英是什麼樣子的?

2、與幼兒一起尋找認識蒲公英。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尋找蒲公英,你們認識它嗎?蒲公英是野花,我們每人摘一朵,看看他的花是什麼樣子的。?你發現了什麼?

3、觀察認識蒲公英的外型特徵。

教師:蒲公英的花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它的莖是什麼樣子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

4、一起玩吹蒲公英的遊戲。

教師:讓我們來吹吹蒲公英吧?看看他的種子被吹到那裏去了。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