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傳統文化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6W

傳統文化教案精品多篇

中班傳統文化社會教案 篇一

課題:

年糕蹲(綜合)

活動目標:

1、知道年節食品的吉祥語。

2、瞭解遊戲規則,享受集體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橘子、蘋果、麪條、年糕等過年食物。

2、“奇妙的口袋”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引起幼兒興趣。

2、依次從口袋裏出示各種物品,讓幼兒説出它們的名稱,教師告訴他們每種食品所代表的吉祥含義。

3、邀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

4、玩遊戲“年糕蹲”。

(1)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玩法,如:“年糕蹲、年糕蹲,年糕蹲完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了橘子蹲。”唸錯或被點到而沒蹲的人就被陶汰出局。

(2)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取一個名字,開始遊戲。

(3)根據遊戲情況評價。

區域活動:

在益智區裏擺放以上食物的圖片,供幼兒玩遊戲。

日常活動:

引導幼兒和同伴説説其它吃過的食物以及它們所表示的含義。

與家長溝通或請家長參與:

請家長介紹一些本地關於過年時吃食物的風俗。

活動應變及反思:

幼兒的應變能力還是有點欠缺,在喊道:“年糕蹲、年糕蹲,年糕蹲完蘋果蹲。”往往蹲的還是年糕,幼兒的隨從性也很強,不管他是代表什麼,只要看到邊上的小朋友做什麼,他就會去跟着做。

傳統文化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通過孔子語錄,讓孩子們遵循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在理解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完成熟讀背誦本文的任務。

教學重點:

通過多媒體、活動等多種教學手段在一堂課的各個環節中反覆強化學生的朗讀和背誦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在教學各環節銜接中對教師指令的準確把握並努力突現其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1.本學期我們已經學了《熟讀精思》中古人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請同學們回顧一下。

老師明確:學習方法是:熟讀和精思。且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全班齊聲背誦全文)肯定其背誦的熟練度後引出今天將學的課文。(導入)

2.請同學們不要翻書,先放鬆一下腦神經,讓我們先來看幾幅漫畫。看看畫的都是些什麼?比比誰的觀察力最強最準確。

a.展示課件中第一幅漫畫。在同學們開動腦筋充分發揮其創造力回答後,為該圖配上相應的説明文字------“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老師示範性地帶讀,學生跟着朗讀一遍。

b.同樣的操作方法:放圖---思考----回答---文字---帶讀---朗讀(共5幅)

初步目標:學會流利地朗讀每一段文字。

3.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老師將給出每段話中生字的解釋,請同學們自告奮勇起來翻譯句子。(老師點評並給出規範的翻譯方法,隨後通過課件切換,回到相應的每張漫畫,請同學們通過朗讀及時鞏固一遍。)

在翻譯中老師需要適時補充拓展的內容:

a.古人的“學”包括哪兩方面內涵?

老師明確:學分國小和大學。國小---詩辭章句;大學---修齊治平(板書)

b.為何古人會因“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而“不亦樂乎”?

老師明確:古人倡導“遊學”傳統。通過學識的增長道德素養的提高實現自我價值的昇華並以此為樂。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遊學”有些接近於現代的學術交流。(板書)

c.學和思的辯證關係是怎樣的?

老師明確:學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而不學---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而會產生“罔”和“殆”的狀態。(板書)

4.同學們逐句翻譯和朗讀得很好。下面我們把所有的畫面和文字串起來,請同學們抬頭看着課件和老師一起圖文並茂地朗讀全文。(對學生的朗讀給予肯定和點評)

接着再請學生在沒有老師領讀的情況下,獨立地邊看邊讀。(同樣給予點評)

5.聽了同學們流利的朗讀,老師對你們的能力非常自信。下面老師要加大難度,只給同學們看圖片,而隱去了文字。看行不行?

a.哪位同學自告奮勇先來試試?(給予表揚和鼓勵)

b好。現在請全體同學一起來看圖背誦。(給予表揚和鼓勵)

課堂檢測:

6.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剛才背誦的內容,結合課本,歸納一下文章教會了我們哪些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總結:老師明確:

一、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學而思、思而學。擇善而從、擇不善而改

二、學習態度:

不亦説乎、不亦樂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7.經過了一段緊張的操練,下面讓我們回到生活場景中輕鬆一下,完成一個情景對話。(展示課件)

要求:用文中剛學到的原話填入對話的空白處。

過程:老師先介紹對話的背景,再請同學踴躍舉手填空。

8.同學們活學活用的能力很強。不知道表演能力如何?下面老師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情景對話中的人物。

(強化熟讀背誦又能學以致用的目的基本能夠達到。最後以掌聲和全班再次流暢地背誦全文作為這一環節的結束。)

9.小競賽------名言/故事、語錄大串聯

規則: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每組選出一個代表從老師課件中顯示的6幅卡通畫中選中其中之一。每幅圖都隱藏着一套題目。每套題目中都包含着兩個成語故事或名言,抽到題目的代表可以在規定的3分鐘時間內和全體組員進行討論。討論圍繞兩個問題展開:

第一:這兩個成語或名言分別與文中哪句相對應?

第二:你為什麼要將兩者關聯起來?説明理由。

凡是答對一道的代表都可以為本組贏得1分。

過程:在討論時老師及時到各組瞭解進展,並控制好時間。在交流討論結果時,如有代表答錯的,老師給出正確答案並解釋其中的原因,同時對其答對的部分給予肯定。最後以得分的高低確定各組名次。

傳統文化教學設計 篇三

[內容簡介]

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情境創設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圍繞材料理解文化的繼承性,分析傳統文化具有的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辯證對待傳統文化的能力。

[研究目的]

探索“情境問題”互動教學法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結合,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確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教學目標]

瞭解傳統文化的繼承,理解傳統文化的特徵,理解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XX年是奧運年。有一句口號是“世界給我16天,我給世界50XX年”。

奧運會對於中國而言不僅是中國第一次承辦奧運這一大型體育賽事,更是一次充分全面展示中國燦爛文明的大好機會。中國如何向世界人民展示50XX年的傳統文化和燦爛文明。目前從一個個奧運宣傳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觀看奧運宣傳片剪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二)新課

一、什麼是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的含義

學生活動: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傳統文化。

活動總結、概念闡釋:

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學生活動:概念解析:

(1)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打上了歷史的烙印、帶有民族色彩

(2)保留在現實生活中──存在於現實生活中、滲透到各個領域

(3)具有相對穩定性

2、傳統文化的繼承

學生活動:自主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展示自己收集的傳統文化(分為四個方面,即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傳統文藝、傳統思想),並簡要分析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主要是在今天的變革與聯繫)。

傳統節日:火把節(圖片配樂)——感受傳統習俗

齊背《旅夜書懷》、杜甫 《唐詩宋詞讀本》——感受傳統文藝

中國傳統建築:故宮和蘇州園林——感受傳統建築

徐州傳統文化介紹:(學生柳琴表演)

活動總結、教材梳理:

(1)傳統習俗的繼承

a.概念:傳統習俗是指在一定社會羣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和習慣。

b.地位: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傳統建築的繼承

地位:(建築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中國古代建築以自己獨特的結構體系、優美的藝術造型、豐富的藝術裝飾,在世界建築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併成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

(3)傳統文藝的繼承

──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國傳統文藝,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等為代表,具有悠久的歷史,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4)傳統思想的繼承

a.概念:包括在長期歷史積澱中形成的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

b.地位:是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

觀看錄像:奧運宣傳片剪輯:中國傳統文化

思考:傳統文化的特徵

二、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學生概括傳統文化的特徵:

1、傳統文化的特徵

(1)相對穩定性

──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着基本特徵,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中班傳統文化社會教案 篇四

問題的提出:

4"5歲的兒童主要依照表象進行思維,認識活動的概括性是兒童對事物理解增強,但仍表面、膚淺!幼兒這個年齡決定他們對周邊環境有着強烈的好奇,對動植物、自然現象等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着‘陳鶴勤的社會乃大學堂’:能引起幼兒興趣,真正作到‘玩中學、學中玩’———在本學期,我們中(1)班展開了以杭州老字號特產(杭州西湖龍井茶)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目的是想利用幼兒身邊熟悉的物質資源,通過幼兒自主收集、使用、瞭解,從而對家鄉的特產有進一步認識。在與同伴分享資源的同時,為家鄉擁有‘寶貴財富’而自豪,從而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研究目標:

1、通過積極參與杭州老字號特產的收集,認識特產對生活的用途,從而為家鄉自豪!

2、原因收集特產相關的背景知識,體會與同伴交流的快樂,同時提高主動獲取知識信息的興趣!

3、使幼兒在感受家鄉地大物博的同時,初步懂得現在好好‘學本領’的重要性!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研究時間與對象:

時間:20xx—06

對象:中(1)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實施過程:

(為使‘西湖龍井’這一主題開展地更豐富,有效:首先製作主題網絡圖)

認識龍井

杭州西湖龍井品嚐龍井。

龍井繪、編。

為保證活動質量,我們將對活動的展開做具體預設:

首先收集各中各樣的茶葉,供孩子比較龍井茶葉與其他茶的不同處;

其次與孩子一起收集相關龍井茶的歷史背景及聞名的歷史原因;

第三觀看龍井茶的生長過程、龍井的採摘(有機會可實地觀察);

第四動手泡製龍井茶,與同伴分享合作成果;

(在區角中展開龍井的裝飾:用茶葉來拼自己喜歡的飾物等);

在具體的課程設置會考慮孩子的興趣點,主要參考以下點:

1、一起認識龍井茶;——我來説説龍井茶;(從形,質等方面展開)

2、可愛的龍井茶樹;———我來畫棵龍井茶樹;

3、龍井茶的故事;——分享我所知道的;

4、一起採茶去;(用錄影帶觀看或實地)

5、好聽的‘採茶撲蝶’

6、品茶會;

7、我來做茶葉工藝品(投至區角等)

教育的隨機性很大,當然以上只是一個預設的過程,在實際展開中教師會按照幼兒的活動表現做調整或延伸!

活動反思

從目標、內容來看,內容圍繞着目標而展開,運用多媒體和實物教學孩子很感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到了有益的經驗,瞭解了茶的不同種類,瞭解了中國的茶文化。同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體會到了品茶泡茶的樂趣。在讓幼兒認識各種茶葉時,時間應多一點,把實物與幻燈片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孩子會更直觀印象也會更深刻。

傳統文【】化教學設計 篇五

一、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文化的繼承性。分析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傳統文化對社會與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而一成不變的傳統文化則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礙社會發展的消極作用。明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的道理;闡述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本領;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辯證觀察和認識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過程:指導課前學生課前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探究中國傳統習俗、建築、文藝和思想,瞭解文化的繼承性;利用課堂時間讓個別小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教師在學生探究得出結論的基礎上加以歸納總結;在學習中,繼續與學生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其他特性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明確其作用的雙重性,並樹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2、方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賞析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分析當代中國傳統文化對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樹立正確“看待傳統文化價值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傳統文化的特點,對傳統文化的辯證認識

三、教學過程設計

1、傳統文化面面觀

(導入)張岱年老先生的話引出課題——傳統文化的繼承

(多媒體展示)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作品

設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陶瓷)什麼瓷?——青花瓷

也許我們許多同學對青花瓷並不熟悉,但這種傳統藝術品卻與我們古老的文明的國度有着不解之緣,產於唐代,成熟於元朝,盛行於明代,而在清康熙年間達到巔峯,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幾百年間,民族精神的火炬薪火相傳,青花瓷不但沒有灰飛煙滅,卻因其珍貴而成為收藏家們的摯愛,因其繪畫裝飾清秀素雅而成為中國曆代文人家居瓷器的首選,更因其間藴含的中國傳統文化而讓某些人陶醉、歌唱……

今年的春節晚會上,周杰倫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觀眾,歌中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國風分外動人,加上週董含糊的哼唱,一種超凡的意境盎然而生……

下面我們一起欣賞這首歌,在這之前,請大家留意:歌詞中有哪些詞彙傳神地描繪出傳世青花瓷的風采?——

(多媒體播放)《青花瓷》

學生:認真觀看、思考、討論。

師:提問並歸納總結。“素胚”“天青色”“仕女圖”“牡丹”“潑墨山水畫”等藴含着中國傳統文化的詞彙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周杰倫的唱腔柔情而古樸,略帶江南戲曲的雛形,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構成了一首佳作。綜觀周董的歌,幾乎每一首都在演繹着傳統——民俗、古建築、傳統樂器以及影響着中國人幾千年的“孝”都有所體現。

一言以概之,從周杰倫的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而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繼承性……

2、傳統文化在今天

(過渡)接下來我們再運用上述事例,進一步探討傳統文化有哪些特點?

(1)傳統文化的民族性

當週杰倫站在春晚的舞台上,他要表達的不僅僅是對音樂的熱愛,而是一個歌唱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年輕人,一個用傳統去演繹現代、創造經典的歌手,一個黑眼睛、黃皮膚的“龍的傳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的認同感,我們通過歌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明顯感受到濃郁的中華民族風。這就是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的體現。

(2)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歌詞中傳達出的“孝”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本,古代人們把它看作最重要的德行之一,甚至認為只有對長輩的絕對服從才是“孝”。而現代我們提倡的“孝”,則是周杰倫在歌詞中表達出來的意思,即在長輩與晚輩人格平等前提下晚輩對長輩的尊敬,當然還有關愛和陪伴。

設問:從“孝”的演變,我們可看出傳統文化具有什麼特點?

也就是説,“孝”這種中華傳統思想在世代相傳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徵――即尊敬長輩,但具體內涵卻因時而變――即去除盲目的部分,封建的等級思想,順應社會生活,強調了在人格平等前提下的尊敬與孝順。

(3)作用的雙重性

通過以上對“孝”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如果傳統文化能夠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內容能夠與時俱進,就會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着積極的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就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們成長的作用。(過渡)傳統文化對社會與人的發展既可能起積極作用,又可能起消極作用,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其積極作用呢?

3、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

(展示)歷屆奧運會開幕式的特色

一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地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一個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

(張藝謀)08奧運會開幕式之困惑

設問:面對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如何繼承,發揮其積極作用呢?

學生:思考,出謀獻策。

師:總結歸納。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予以批判地繼承,做到“移風易俗,古為今用”。

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的、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