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潮》教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4.83K

《觀潮》教學教案多篇

國小語文優質課《觀潮》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2、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詞語。

3、反覆誦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獨立翻譯課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4、研讀體會本文精練生動的語言,賞析精彩的場面描寫,體會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翻譯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2、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多媒體顯示:錢塘江潮實況錄像

2、導語:

3、背景介紹

4、作者簡介

二、探索研究學習課文

(一)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

雷霆(tínɡ)楊誠齋(zhāi)艨艟(ménɡ chōnɡ)如履平地(lǚ)

倏爾(shū)一舸無跡(ɡě)善泅(qiú)僦賃(jiù lìn)

羅綺(qǐ)鯨波(jīnɡ)

2、辨析中學生字

蒙ménɡ混過關檸檬ménɡ朦ménɡ朧艨艟ménɡ chōnɡ憧憬chōnɡ jǐnɡ

羅綺(qǐ)倚yǐ靠崎qí嶇

(二)讀順文章,感知內容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學生聽讀,掌握正確的讀音,聽清節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疏通文意。

(三)質疑解疑,讀懂文章

1學生個人質疑字、詞、句,全班討論解疑。2學生二人合作翻譯課文。

3、抽查翻譯情況

三、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複習重點字詞的解釋和全文翻譯

2、積累與錢塘江潮有關的名人詩歌

《觀潮》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並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敍。

2、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蒐集反映錢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奔“潮”,整體感知

1、釋題知“觀潮”。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過了課文,着而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2、入文理解“觀潮”

(1) 導入: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現在就讓我們隨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

(2) 讀文。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到文中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一句。

A 這裏的“這一天”和“這裏”分別指的是什麼?你能聯繫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者説一説嗎?

B “據説”怎麼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説”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

二、品位“奇”,感覺奇觀

師: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裏呢?

1、邊默讀課文邊用“??”畫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説一説體會。(小組交流、彙報)

2、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課件出示:

*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件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3、學生讀句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説的是什麼?眼看潮水就要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呢?(適時引導學生聯繫“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

4、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1)範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口評“奇”

A 潮水的長 師:你懂得“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B 潮水的高 師: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牆”這樣的場面。(“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既有聲又有形,極為恰當生動地説明後浪湧前浪,一排剛過一排又緊接着,説明氣勢大,速度快,給人以勢不可擋之感。又如“白色城牆”色形兼具地説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見潮水是洶湧而來。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見的浪,潮也是罕見的潮。)

C 潮水的氣勢猛 、聲音響

“起頭並進、浩浩蕩蕩”,你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3)這三句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麼?(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過渡:同學們談得真不錯,那麼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剛才大家想的一樣呢?下面請大家欣賞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吧!

(4)欣賞課件。

(5)品讀回味。

師: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之功,我想大家也能受到了感染,把這雄偉壯觀之勢讀出來。

(6)啟發學生與文本、作者、大自然的對話。

師:如果你就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想些什麼?會怎樣做呢?

(7)美讀昇華: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8)配樂朗讀3、4自然段。

5、自主品讀“潮去後”的“奇”

(1)讀了之後,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裏,哪個詞語裏?

(2)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3)“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麼?(聯繫全文)

6、品讀“潮來前”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未出現時,江面是很平靜的,平時的錢塘江本來就美,也有大潮出現。但“觀潮日”這一天的潮就最奇特了,所以人們對這一天的到來翹首相盼。

(2)引讀:帶着期盼的心情,讀好句子。

三、深悟“奇”,迴歸整體

激情:我們彷彿來到了錢塘江邊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以它的壯麗、雄奇令我們歎為觀止,真不愧為“天下奇觀”。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再次感受“觀潮”中的美、壯、奇吧!

第二課時

一、讀文,理清層次,分段訓練

1、回憶:上一節課我們品位了那“天下奇觀”帶給我們那壯觀的景象和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還記得一開始大家讀了3、4自然段後,你們發現這裏都是寫什麼?1、2、5自然段又各寫了什麼?(分小組讀段落)

2、點撥時間詞,嘗試分段。

引導:第二自然段寫“潮來前”,第三、第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第五自然段寫“潮來後”。二至五自然段具體地講寫人們觀潮前後的情景和大潮的壯觀,學生易掌握,難點在於二至五自然段與第一自然段的關係,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講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與下文是先概括後具體的關係。

二、積累,課外拓展

1、錢塘江大潮壯觀的景象形成與當地的地形有關嗎?(出示有關資料)

錢塘江湧潮:因受太陽、月球引力影響和地球自轉的作用,海面會出現潮汐,這是普通現象。然而錢塘江的潮湧卻分外壯觀。特別是每年秋分時節,農曆八月十八日前後潮勢更加洶湧,當年蘇東坡有“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感歎。錢塘江的潮汐之所以特別大,除了因為這時太陽、月亮、地球都在一條直線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的原因之外,還有獨特的原因。

錢江湧潮,出現在我國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入海處附近,因屬海寧市,所以又叫海寧潮,錢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時,海水從寬達100公里的江口湧入,由於兩岸逐漸狹窄,灣內水面固之迅速提高,出現湧潮,加上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擋難於外泄,反過來又提高了灣內的水位,加強了潮勢。錢塘江口橫豐一條巨大的沙坎,潮水湧入時受到沙坎阻擋,速度減慢,而後面的潮水又迅速湧上來,後浪推前浪,潮頭也越來越高。另外,浙江沿海一帶夏秋季節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這也助長了潮水的聲勢。

海寧縣鹽官鎮東南一段河塘,是近代的觀潮聖地。這裏建有觀潮台、觀潮亭和鎮海塔。江面只有兩三公里寬,潮勢最盛,潮頭並列一線,有“海寧寶一線潮”之稱。海潮漲入江口之後,因南北岸勢不同,漸成二段。南段速度,經段速度慢,當南段蕩回與北段匯合時,潮頭相撞,聲如山崩地裂。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最官觀賞此景。海潮西進,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壩時,怒濤驚堅,碎作潑天大雨,潮頭反竄塘岸,為“返頭潮”。距鹽官鎮12公里的老鹽倉是觀賞此景的佳點。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以鹽官觀潮的人如潮湧。這時潮頭最高時可達3.5米,潮差可差8~9米。

2、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5處,相機點撥比喻句的樣式。如:好像、猶如、形成。)

3、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欣賞的精彩語句。

4、選作題

A 編寫廣告語。

B 通過網上圖書館蒐集一些圖片或資料。

《觀潮》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設想】

《觀潮》這篇課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退去的順序介紹了自古以來被人們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課文中對潮來時場面的描寫生動。形象,具體,語言優美精練,感情真實飽滿,並體現了作者獨特的觀察角度與寫作方法,因此教學本篇課文,應重視學生對課文中精美語言的積累,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並應用於實踐。

一、理清脈絡,整體感知

為了幫助學生先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在揭示課題後,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敍的,然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去。

二、引讀探究,學習新知

本課教學主要採取以讀為主為主的學習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老師給予幫助指導,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作者情感,在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在讀中掌握作者觀察與寫作的方法,達到讀為學服務的目的。

1、創設情境,激情導讀:

⑴ 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的實地錄像,從多種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將學生引入課文的情境之中。

⑵ 教師引導學生將觀看潮來時情景產生的情感融入朗讀三。四自然段中,讓學生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試着讀一讀,努力把它讀得精彩些,然後讀給大家聽,這樣學生可以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更有興趣。

⑶ 學生自由練習後採取多種形式的讀,如分組比賽讀,男女生對讀,齊讀,教師範讀等,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

⑷ 教師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參與到讀書過程中,當學生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這句話是課文中的精華所在,不易讀好,學生讀後如果沒有讀出情感,教師就表示也很喜歡這句話,也想來讀讀,徵求同學的意見。這樣老師作為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範,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融洽了師生感情,體現了師生互動。

2、積累詞語,明確詞義:

本文中,作者運用了許多精彩的語句描繪了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為了讓學生能將這些好詞佳句進行積累並能恰當運用,設計這樣的練習題,即老師説詞語的意思,學生接是什麼詞語。

⑴ 形容人的説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人聲鼎沸。

⑵ 風和浪都很平靜──風平浪靜。

⑶ 形容水面遼闊,遠處水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⑷ 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齊頭並進。

⑸ 山上的巖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山崩地裂。

⑹ 形容氣勢很大──浩浩蕩蕩。

這個複習詞語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詞義的理解,有比賽的形式進行,更能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強化訓練,實踐運用:

在學生明確詞義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設計填空練習題: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 ),潮水聲猶如( ),海堤上儘管( ),但竟聽不到他們在説些什麼,漸漸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這一設計既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運用,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括號裏的答案不是統一的,可以讓學生髮揮聰明才智,運用不同的詞語進行填空,既體現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又發揮了老師的指導作用。

4、巧設練習,突破難點:

課文三、四自然段在介紹潮來時的景象時是按照位置的變換和時間的推移順序描寫的,為了讓學生掌握作者這種抓特點按順序的觀察和寫作方法,設計這樣的一組填空練習題: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象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學生填空後,引導學生觀察括號裏的詞語,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總結出時間的推移和位置的變換順序,然後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讓學生對照這些詞語説説潮來時的壯觀場面,這為背誦三。四自然段起到了引導輔助作用,有利於突破教學難點。

5、揭示規律,引導遷移:

當學生讀書的興趣被激發出後,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讀書的技巧與方法,並鼓勵學生運用這種方法根據自己的喜好嘗試讀讀潮來前或潮退去去的內容。這也是一種學習知識,形成技能,運用技能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讀寫結合,延伸新知

在教學的結束環節,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先讓學生説説在這節課中有哪些收穫,引導學生總結作者的觀察和寫作方法,並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寫一篇以日出為題的小練筆,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延伸,並能實踐運用。

《觀潮》教學設計方案 篇四

教學內容:《觀潮》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複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夠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物。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蒐集資料,增加對錢塘江大潮的感性認識,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打好基礎。

2、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並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瞭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學難點:讓學生有條理地敍述潮來時的情景。

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播放祖國美麗風光的ppt課件

教師導入: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風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奔騰咆哮的長江黃河;有巍峨秀麗的五嶽名山;有一望無際的蒙古草原……“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其實,我們祖國的美麗景色還多着呢!今天,同學們就跟着老師,一起來走進那波瀾壯闊的錢塘江大潮。

板書課題:觀潮

二、複習生詞,鞏固舊知。

出示寫有本課生詞的小黑板,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朗讀。

觀潮   籠罩   薄霧   依舊   恢復   沸騰

若隱若現   昂首東望   風平浪靜   水天相接

橫貫江面   齊頭並進   漫天卷地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是天下奇觀。

2、潮來前的熱鬧景象。

3、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4、潮頭過後江面上的情景。

四、細讀課文,入情入境。

1、學習第一部分——潮來前

觀潮的時間:農曆八月十八。

觀潮的地點:海寧市的鹽官鎮。

觀潮的人羣:人山人海。

2、學習第二部分——潮來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2)教師用ppt課件出示以下問題。

作者從哪兩個方面描寫潮來時的景象?

用直線畫出文段中從視覺方面描寫潮來時景象的句子;用曲線畫出文段中從聽覺方面描寫潮來時景象的句子。

作者按照由___到___的順序描寫了潮來時的景象。

文段中,在描寫潮來時的視覺時,作者用了_________、————、—————、三個詞語描寫了潮來時由遠到近的景象;在描寫潮來時的聽覺時,作者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詞語描寫了潮來時由大到小的聲音。

(3)學生分組討論以上問題。

(4)學生分組展示討論結果。

(5)教師適時板書

形狀:一條白線   白浪翻滾   白色戰馬

聲音:悶雷滾動   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

(6)學生美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潮來時磅礴雄偉的氣勢。

3、學習第三部分——潮頭過後

潮頭過後的景象: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五、美讀課文,昇華情感。

這篇課文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順序,運用比喻、誇張等多種修辭手法,從聲音和形狀兩個方面,描寫了錢塘江大潮雄偉壯觀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佈置作業,當堂檢測。

1、作者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2、在描寫潮來時的景象時,從____和____兩個方面進行描寫?

3、全文表達了作者熱愛_________熱愛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七、板書設計

潮來前   八月十八    鹽官鎮

形狀 一條白線  白浪翻滾  白色戰馬

觀潮  潮來時

聲音 悶雷滾動  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

潮頭過後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教後反思:由於這節課要參加武陟縣“送課下鄉”國小語文示範課評選,因此次在這節課的備課環節,我花費了較大的功夫。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順序,把全文連貫在一起,使整篇文章重點突出,渾然一體。為了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從網上下載了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和聲音,恰當地運用在了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形象直觀地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的磅礴氣勢,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了讓學生養成討論合作的學習習慣,凝聚學生的集體智慧,我又設計了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這些都成為本節課自己比較滿意的地方。但由於時間倉促,在設計這節課時,還有許多不太滿意的細節,沒有仔細研讀《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沒有很好地把握本學段在閲讀教學方面的教學目標,個別教學設計也不太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些問題有待於在以後的課題教學設計中逐漸改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