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班社會教案課件(集錦49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4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9篇《小班社會教案課件》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小班社會教案課件》相關的範文。

小班社會教案課件(集錦49篇)

篇1:小班社會教案

教學目的:

1、幼兒知道綠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環境。

2、能夠用肢體語言表現綠色植物。

3、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參與環保的意識。

教學準備:

1、佈置場景:綠色植物、綠色背景牆、綠色地毯

2、小動物家

3、種植泥、樹枝、杯子等

教學過程:

1、欣賞綠色

將幼兒帶入佈置好的場景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一玩!

哇!這兒的空氣真新鮮呀,這兒有那麼多的綠色植物!有綠色的草地,有綠色的大樹,讓我們盡情地玩耍吧。

2、親近綠色

老師:真開心啊!小草、小樹都成了我的好朋友了。我們一起來跳舞吧!

3、種綠色

老師:你看小動物的家,這裏都沒有綠色。我們來為他們種些小樹、小草吧。

篇2: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人出示孩子收集的物品,引發興趣。師:這是什麼呀?有什麼用處?

二、觀察講述

提問:你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帶你出去玩的'?播放多媒體課件:寶寶坐嬰兒車,媽媽推寶寶……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小結:有的坐在爸爸肩上,有的坐小推車,有的媽媽抱着,有的坐在自行車後座,有的累了還在媽媽懷裏睡覺……

2.提問:你喜歡和爸爸媽媽出去玩嗎?

小結:因為寶寶喜歡出去玩,所以爸爸媽媽下了班和休息日總要帶寶寶出去玩。

三、遊戲體驗

1.過渡:帶寶寶出去玩要準備些什麼東西?(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大膽地參與討論,了,解外出時要帶寶寶的食品、衣服等。)

2.出示為“爸爸媽媽”準備好的旅行包,介紹包裏的物品。

3.遊戲:孩子扮演毛絨娃娃的爸爸(媽媽),挽上旅行袋,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帶娃娃出去玩。教師不時用語言提示:寶寶口渴了,寶寶要小便了……深化遊戲情節。

4.送娃娃回家睡覺。師:寶寶玩得真開心,現在我們送寶寶回家睡覺吧。

四、討論提升

1.引導孩子表達帶寶寶出去玩的體會。提問:你剛才和寶寶怎樣玩的?你有什麼感覺?

小結:原來帶寶寶出去玩,寶寶很開心,寶寶的爸爸媽媽很累。

2.激發孩子做個愛父母的好孩子。

師:小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們出去玩,他們很累。現在我們長大了。和爸爸媽媽出去玩,可以做些什麼事?結合多媒體畫面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走,自己背小包,跟好爸爸媽媽……

活動目標

參與角色扮演,體驗父母的辛苦。2.感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萌發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向父母瞭解小時候父母是如何帶自己出去玩的。

物質準備:收集小時候用過的物品,如奶瓶、推車、尿片等,多媒體課件。為“爸爸媽媽”準備好旅行包。

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選材較為貼切,針對小班孩子好模仿好遊戲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以“情”貫穿活動的始終。遊戲活動中,教師的提示語對遊戲情節既有提醒作用,又有豐富內容的功能,但如何設計,還需再做斟酌。

【有關小班社會教案三篇】

篇3:小班社會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樹林是小鳥的家。

2、有愛護小動物、愛護小樹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小鳥、大樹的圖片,製作一棵小樹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每天放學後,爸爸媽媽接你們回哪裏去呀?

2、出示圖片:“小鳥”、“大樹媽媽”

1)有位動物朋友看到我們小朋友這樣開心,想來看看我們,你們看看這是誰呀?

2)你們知道小鳥的家在哪裏嗎?小朋友一起學小鳥飛的動作。

3)原來小鳥也很開心,大樹媽媽是它們的家。

3、聽一段錄音故事,一邊出示圖片,並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故事裏面是誰在哭呀?

2)你知道小鳥為什麼哭嗎?

3)可是大樹媽媽被人家砍了,小鳥沒有了家,怎麼辦呢?誰能來幫幫它嗎?

4)我們來聽聽故事裏面是怎麼説的?

4、聽下半部分錄音故事,出示圖片

1)故事裏面説小鳥笑了,為什麼呀?

2)哦!原來故事裏面講的和我們小朋友説的一樣,所以小鳥開心的笑了。

3)這麼多的大樹媽媽還會是誰的家呢?

3、遊戲“愛護樹媽媽”

1)今天我們來玩個與樹媽媽有關的遊戲,名字叫“愛護樹媽媽”。

2)遊戲玩法:小朋友手拉手,站在線上,圍成一個圓,老師把小樹放在中間,因為風好大,小樹快被吹倒了,所以請一個小朋友站在圓內用手扶住小樹,圈上的小朋友邊走邊念:“小樹,小樹,我們都愛護。”這時,扶樹的小朋友可以隨便叫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如:“XX,請你來護樹,一,二,三!”説完就鬆開手,被叫的小朋友就要馬上去扶小樹,兩人交換位置。

篇4:小班社會教案

一,目標

1,認識電話,知道電話的用途。

2,打電話時會用禮貌用語。

二,核心要素:認知;情感。

三,準備:電話;各種電話圖片;音樂《大電話》。

四,活動過程:

1,以表演形式引入課程

(山羊)老師:今天,小熊生病了,住在醫院裏,不知道他怎麼樣了,我現在要去幼兒園,不能去看小熊,真着急。怎麼辦呢?【這時,“山羊”的手機響了】

(山羊)老師:【看手機,做出興奮的表情邊做邊説:啊!時小熊打來的電話。】“你好!小熊,我是山羊老師,你現在怎麼樣啦?只是普通的感冒?那我就放心了,祝你早日康復!再見!【配課老師與主老師配合】

2,老師:小朋友們,剛才老山羊打電話説了一件什麼事?(幼兒隨意回答)都説了哪些話?(幼兒隨意回答)

老師:通過打電話,山羊老師知道了小熊的病沒事。前幾天,xxx小朋友沒有來幼兒園,他的媽媽打電話給小朋友請假。這兩件事都是用電話知道對方的情況。電話的本領大不大呀?

幼兒:大。

老師:【出示電話】告訴幼兒電話是由聽筒,話筒,數字按鍵組成的。

3,老師:小朋友們有沒有打過電話呢?都給誰打的電話?在什麼時候打的呢?(引導幼兒説出在問候,祝賀,想念,由事情想要表達的時候可以打電話)

【老師與小朋友練習打電話】引導幼兒運用禮貌用語,認識數字,記住電話號碼。

4,放音樂,分散活動【小朋友嘗試互相打電話】

5,教師出示電話圖片,讓幼兒認識各種電話。

七,結束課程, 律動《小小手》。

篇5:小班社會教案

目標:

1、會觀察情景表演,初步理解表演內容。

2、學會用協商的語言與同伴交往,初步體會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

準備:

1、各種實物玩具若干

2、事先請兩位大班幼兒排練好情景表演

3、幼兒每人帶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到幼兒園來

過程:

1、情景表演

師:“今天小明到丫丫家裏來做客,丫丫準備了很多玩具,他們是怎樣玩這些玩具的呢?“

(1) 合作玩娃娃家遊戲。一個人當媽媽照顧娃娃,一個人當爸爸燒飯做事。

提問:他們是怎麼玩的?怎麼説的?(學説短句:我們一起玩好嗎?)

(2)互相謙讓共同玩(表演時用互相謙讓的語言交往)

提問:他們是怎麼説的?怎麼玩的?(幼兒學説情境中的謙讓語言:請你把**給我玩一下好嗎?好的,謝謝。)

(3)互相交換輪流玩

提問:他們是怎麼説的?怎麼玩的?(學説短句:你玩一會,我玩一會,我們輪流玩。我們換着玩好嗎?)

(4)小朋友在玩玩具時可以合作玩、共同玩、還可以輪流交換着玩,這樣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2、你玩我玩大家玩

請幼兒玩自己帶來的玩具,在玩的過程中學會用禮貌協商的語言,與同伴交往,如:給我玩好嗎?我們一起玩好嗎?我們換着玩好嗎?等等

3、小姐:幼兒在遊戲中好的表現,讓幼兒再次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篇6:小班社會教案

我喜歡老師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老師工作辛苦、關心愛護小朋友的特點。

2、能用語言表達對老師的熱愛、尊敬之情。

3、喜歡自己的老師,有愛老師的情感。

二、活動重難點:能用語言表達對老師的喜愛之情。

三、活動準備:

1、認識相關的老師。

2、師生生活照片、老師製作的教玩具、幼兒自制的小禮物、幼兒用書。

四、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畫面並欣賞教師朗誦詩歌《老師的手》,引出話題。

(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想老師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是如何關心和照顧小朋友的,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

1、你喜歡的老師是怎麼樣子的?

2、老師在幼兒園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

3、老師教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三)、幼兒觀賞、交流師幼生活、學習的照片和老師製作的教玩具。

(四)、啟發幼兒將自制的禮物贈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尊重。

師:老師關心愛護你們,教你們學本領,你們想對老師説句什麼話呢?你們想用什麼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呢?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實用】小班社會教案四篇】

篇7: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幼兒們願意在大家面前説出自己的.名字,願意和大家一起做遊戲。

2.能關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願望,願意親近老師。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的照片每人一張。

2、布制玩具、教師製作的小紅花或幼兒喜歡的粘貼等小禮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親親抱抱小朋友

導入語

師;小朋友們今天是你們來到小中班的第一天,你們看班裏有這麼多小朋友,咱們來互相認識一下好不好?

幼兒:好......

師:現在老師先自我介紹一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禮物,(出示玩具,小紅花等)。老師喜歡你們,想和你們做朋友,誰願意成為我的新朋友? 播放音樂《幼兒園裏真快樂》音樂結束二位老師各去找到一名幼兒,對他們説:“我喜歡你!想和你成為好朋友。”並和幼兒親親抱抱,然後送上小禮物。

(二)鼓勵幼兒大膽的説出自己的名字

師:現在哪個小朋友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就可以領取精美禮物一份。

1、請舉手的幼兒按先後順序站到中間,大聲説我叫:“XXX。”

2、對個別膽小的、害羞的幼兒不要太勉強,老師可幫助他説出,教師用親一親、握握手的方式進行鼓勵。

(三)教師出示全班幼兒個人照片

1、師:小朋友們看一看老師手中拿的這張照片,是誰,他叫什麼名字,在哪裏? 幼兒用手指出來,並説出照片中小朋友的名字,回答正確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或小粘貼以示鼓勵。

2、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新朋友,或是自己的同桌。

師::你喜歡的的新朋友叫什麼名字?找一找,他的照片在哪裏? (四)請幼兒們圍成一個大圓圈做《找朋友》的遊戲。教師拍攝幼兒找朋友的錄像。 播放音樂“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四)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在幼兒園認識了這麼新朋友,高興嗎?現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今天小朋友們的精彩表現吧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説教。”它的意義是顯見的,它所提倡的是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社會的界定”,給他們一個積極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們渴望愛,渴望對他人的歸屬感,“好朋友”正是這種渴望的外在體現。因此我們應該多為他們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且加以指導。“千里難尋是朋友”,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真誠的朋友。

篇8: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培養幼兒輕輕走路,輕輕説話,輕輕放物品。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立體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小貓出場: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兔子們出場:我們也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遊戲多快樂。

小朋友出場:我也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説我有禮貌。

二、討論:

1、剛才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麼名字?

2、他們為什麼都叫輕輕?

3、輕輕走路、輕輕説話、輕輕敲門好不好?為什麼?

三、遊戲《躲過大灰狼》

老師扮大灰狼,幼兒扮小兔。大灰狼背對着小兔在張望,小兔們一個個從大灰狼背後走過,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還有的畫畫,如果發出較大的響聲,大灰狼就轉身去抓小兔。

活動反思:

這樣的活動,要想一下子讓幼兒養成什麼都輕輕的習慣是比較難的,好習慣是要長期的堅持培養才行,我和班級的老師交流,並對孩子們提出要求,只要能堅持在老師要求“輕輕地”情況下,老師就會獎勵他們一顆小紅花。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並且有家長們的配合,孩子的良好習慣一定會養成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加油吧!

篇9:小班社會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大一歲了自己的事情要學着自己做。

2、學習念兒歌及動作表演。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布娃娃、小紅帽

三.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布娃娃。

師: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位小客人,想不想和她交個朋友,現在我們把她請出來吧。(語言:客人,客人,請出來吧!)

2、認識布娃娃,貼近幼兒。

師:我們來認識認識這位小客人,她的名字叫做布娃娃。那麼布娃娃長着什麼樣的眼睛、鼻子、嘴巴、衣服、鞋子?

幼兒的回答: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紅紅的/小小的嘴巴、漂亮的衣服、紅色的鞋子等等。

(鼓勵幼兒用形容詞等詞語來描述;教師可用肢體語言輔助引導。)

3、引出兒歌,師示範兒歌並與幼兒一起理解詩歌內容。

⑴師:今天啊,布娃娃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請注意聽這首兒歌裏面都有什麼?

⑵師念兒歌並操作道具。

(要把“我”和布娃娃的語氣區別開)

⑶提問,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①兒歌裏面有什麼?

幼兒:布娃娃、“我”、小紅帽。

②兒歌裏的“我”會是誰呢?

幼兒:小弟弟,大哥哥(從教師唸詩歌的'語氣中可以辨認出)

③新年了,小弟弟看見布娃娃會説什麼呢?

幼兒:新年好。/布娃娃你好/……

④師:新年了小朋友收到了什麼禮物呢?高興嗎?出自:大;考、吧“布娃娃又收到了什麼禮物呢?(布娃娃收到了小紅帽)

⑤師:布娃娃收到禮物,和小朋友一樣開心,她開心的眯眯笑。(肢體語言輔助:布娃娃,眯眯笑)

⑥小布娃娃伸過手去就要小弟弟抱,小朋友説説,小弟弟能不能再去抱布娃娃了?為什麼?

幼兒:不能,長大了/重了,抱不動了/大一歲了……

⑦小朋友想的跟小弟弟一樣,看看小弟弟怎麼説的,他説:哎呀呀,不抱,不抱,我們都大一歲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師:小朋友知道不知道小弟弟為什麼不抱布娃娃了嗎?

幼:大一歲了,長大了。

師:對,過了新年,小朋友也都長大了一歲,長高了一點,長大了,不能再讓大人抱了,飯也要自己吃,穿衣服要學會自己穿,自己的事情學會自己做。

4、學習兒歌配動作表演。

⑴師:布娃娃帶來得兒歌好聽嗎?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教師操作教具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學念兩遍。

⑵脱離道具,師幼互動,一起表演。

⑶分角色表演,先請個別能幹的幼兒與

教師示範,教師為”我“,幼兒為”布娃娃“,在情景表演中練習兒歌。

⑷幼幼表演,請每一位幼兒,找一個好朋友,來分角色表演。

5、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首詩歌是圍繞着新年氛圍展開的,這節課我想讓幼兒知道過了新年就長大一歲了,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另一個目標是讓幼兒初步嘗試朗誦詩歌,帶有感情的朗誦,並能進一步嘗試仿編詩歌。

小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一歲了》含反思這篇文章共3534字。

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夏天的知了》含反思》:小班教案《夏天的知了》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在別人休息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瞭解知了的外形特徵和鳴叫特點,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夏天的知了》含反思教案吧。

《小班教案《誰來幫幫我》含反思》:小班教案《誰來幫幫我》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簡單瞭解摔傷、高處取物、自己接水喝時怎樣解決問題,初步具有同伴有困難要主動想辦法幫助的意識,粗淺懂得幫助同伴、保護自己,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誰來幫幫我》含反思教案吧。

篇10:小班社會教案

一、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節社會課程,在這節課的過程當中,孩子們的快樂擁抱,大膽的放開了自己,大膽的融入到這個集體當中去,讓孩子的身心得到了放鬆和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願意參加體育活動,願意與同伴擁抱在一起。

2、練習在大小不同的報紙上平衡站立。

三、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歡快的音樂磁帶。

四、活動重難點

幼兒跟隨音樂自由運動,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的同時,進行快樂擁抱。

五、活動過程

1.播放歡快的音樂磁帶,請幼兒聽教師口令做不同的動作練習,走,跑,跳,蹲走。

2.教師請幼兒在音樂停止時找一個小朋友擁抱在一起,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組織幼兒利用廢舊報紙玩快樂擁抱的遊戲:

讓小朋友分成兩個小組,男孩一組,女孩一組,分別來玩這個遊戲,請幼兒兩人一組選擇一張報紙,將報紙平展,練習兩人擁抱在一起站在報紙上,要求雙腳必須踩在報紙上。音樂開始時,小朋友開始遊戲,音樂結束,兩個小朋友需要兩人擁抱在一起,比一比哪一組會更快一些。

小結: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體會遊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六、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來一起玩這個遊戲,增加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感情。

篇11: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新學期開始,新入園的小朋友情緒不穩定,通過玩皮球增進幼兒間、幼兒與老師間的情感交流,可以使幼兒更快的適應集體環境,環節幼兒的入園焦慮感,而且在活動中鍛鍊孩子身體動作的協調性,使其樂於與同伴合作,產生愉快情緒。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徵,瞭解皮球的形狀、大小、硬度,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發現。

2.通過遊戲發展幼兒的協調性。

3.保持愉快的情緒參與體育活動,樂於與同伴合作,適應集體環境。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感知皮球

活動準備

活動室佈置成皮球王國,音樂磁帶和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二、認識感知皮球

1、找朋友

幼兒選擇喜歡的皮球,並讓他説出:“皮球是圓的,紅色的……”

2、小實驗“皮球寶寶變瘦了”

(1)、師把球放氣。

(2)、觀察討論。

(3)、小結。

皮球肚子裏裝的是空氣。空氣裝滿了,皮球寶寶的肚子就鼓鼓的。

三、玩皮球

四、遊戲比賽

引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保護遊戲安全。

五、放鬆活動。

篇12: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混齡班開展大帶小的活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2、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給爺爺奶奶送禮物,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3、培養兄弟姐妹互相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從家中帶來一些禮物,如:蘋果等水果、餅乾之類的乾果等。

2、為幼兒脱外套。

3、給幼兒講述重陽節的基本習俗。

活動過程:

1、中(5)班、小(1)班幼兒一對一找朋友,牽手排隊從幼兒園出發去敬老院。

2、分發禮物給幼兒。

3、中(5)班幼兒給爺爺奶奶送禮物,邊送邊説一句祝福的話。

4、小(1)班幼兒給爺爺奶奶送禮物,邊送邊説一句祝福的話。

5、中(5)班、小(1)班幼兒一起結對給爺爺奶奶送禮物。

6、中(5)班、小(1)班和爺爺奶奶唱歌、跳舞、擁抱。

7、幼兒與爺爺奶奶道別。

【有關小班社會教案四篇】

篇13:小班社會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畫面的主要內容,瞭解一些常見動物找涼快的方式。

2、願意參加講述活動,體驗講述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初步體驗夏天的季節特徵

材料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理解畫面內容:

1、圖一:·誰來了?天氣真熱呀,小雞想什麼辦法讓自己涼快起來?

·追問:看看小雞來到了什麼地方?(理解詞——樹蔭)

2、圖二:·誰來了?夏天到了,小狗感覺真熱呀,你們知道小狗是用什麼辦法讓自己涼快的?

·看看,小狗是怎麼做的`?

3、圖三:·誰來了?陽光灑在水牛身上,水牛好熱呀,猜一猜水牛是怎麼找涼快的?

·看看我們説的對不對?水牛在幹什麼?

4、圖四:·誰來了?蝸牛好熱呀,想一想它會怎樣找涼快的?

·看看蝸牛是怎樣找涼快的?

二、説説夏天快樂的事:

1、剛才我們看圖片知道許多小動物找涼快的不同方法,那麼我們小朋友到了夏天有什麼感覺?

2、出門的時候太陽照在身上真熱呀,你們會怎麼做?(戴上太陽眼鏡、戴上太陽帽,擦好防曬霜)

3、你看到夏天還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灑水車灑水,池塘裏的荷花開了,還可以在大海里游泳、玩水)

三、完整傾聽故事:

1、你聽到夏天有什麼有趣的事情?

2、為什麼説夏天的夜晚真熱鬧?有什麼聲音?

四、結束活動。

篇14: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裏的玩具很多,小朋友平時也很喜歡玩,但是每次玩完玩具後他們都把玩具亂扔,而且也不會分類將玩具裝在籃子裏,弄得玩具到處都是,所以我針對孩子這一情況設計了這節“給玩具找家”。

活動目標

1、能按標誌圖給玩具找家。

2、知道玩了玩具要放回原位。

3、培養幼兒收拾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收拾整理玩具的習慣。

2、知道按玩具的種類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玩具。

2、各種玩具標誌圖。

3、裝玩具的籃子。

活動過程

1、老師以玩具娃娃的的口吻哭着告訴幼兒:“我是積木娃娃,剛才小朋友玩了以後沒把我送回去,我找不到家了。”啟發幼兒想象自己找不到家會怎麼樣?那玩具寶寶找不到家會怎麼樣?我們應該怎樣來幫助它?

2、老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玩具,讓幼兒觀察認識它們的特徵,並區別它們的種類。

3、出示玩具標誌圖,讓幼兒認識。並請幼兒説説哪些玩具最適合用這些標誌來表示,讓幼兒初步學會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4、引導幼兒將標誌圖貼在籃子上,請幼兒根據標誌圖將玩具分別放在籃子裏。

5、遊戲“給玩具找家”讓幼兒迅速按玩具的種類把各種各樣的玩具送回家,看哪些幼兒能又快又準幫玩具找到自己的家。

6、鼓勵找得好的小朋友,並給與獎勵。

7、遊戲反覆進行。

8、教師小結:每個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如果它找不到家了就會像小朋友找不到家一樣很可憐,所以我們以後不管什麼時候玩了玩具都要將玩具收拾整理好,不能到處亂扔,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人人喜歡的乖寶寶。

教學反思

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從小就嬌生慣養,什麼事都讓家長代勞,因此讓幼兒養成了“有前手沒後手”的壞習慣。通過“給玩具找家”的教學活動讓每個幼兒親自操作體驗,幫助幼兒改正玩具到處亂扔的壞習慣,讓幼兒知道玩了玩具後學會收拾整理玩具,要將玩具放回原位,不能到處亂扔,並知道玩具掉在地上要撿起來,讓幼兒從小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操作過程多數幼兒能按要求給玩具找家,但還是有少部分年齡偏小的幼兒還不能正確的給玩具分類,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多引導他們,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會了。

篇15:小班社會教案

一、目標

1、喜歡自己的家,熟悉並簡單區分不同房間的主要特徵和功用

2、幫爸爸媽媽搬新家,體驗做事成功的快樂

二、材料

1、我班孩子家庭生活環境的錄像

2、各種家電、傢俱的圖片,膠棒

三、過程

1、出示家庭生活環境的錄像,引導幼兒觀察

l 我們小朋友都有一個美麗、舒適的家,我們看看這是誰的家呀?(看錄像)

l 咦,這是什麼房間呀?(這是揚揚家的客廳)

看看客廳裏有什麼呀?(沙發、電視機、桌子、椅子……)

客廳有什麼用呀?

對了,客廳是招待客人的,客人來了我們請他幹什麼呢?(請坐,請你喝杯茶)

l 瞧,我們又來到了卧室,裏面放了些什麼呀?(牀、大櫥、電視機……)

卧室是幹什麼的呀?(睡覺的)

l 我們再參觀一下揚揚家的衞生間和廚房,這兩個房間有什麼用呀?

(揚揚可以在衞生間裏洗澡,上廁所。爸爸媽媽在廚房裏燒飯、炒菜)

2、美麗的新家

(1)我要搬新家了,買了很多傢俱,你們來幫幫我搬傢俱好嗎?

l 看看我買了那些傢俱呀?(一一出示傢俱圖片,讓幼兒説説名稱)

哎呀那麼多的傢俱該怎麼放呀?你們幫我出出主意吧!

l 我們要先搬大的傢俱,再搬小一點的,最後搬最小的。先搬什麼好呢?

就先搬大櫥吧,大櫥可重了,我們要用點力氣,來,一起加油,嗨喲嗨喲,用力搬,把它放放好,大櫥搬好了,寶寶的衣服可以放進去囉!

l 電視機該放在哪裏呀?就放在地上吧!

對了,放在地上就看不出了,那就先搬電視櫃,把電視機放在上面好嗎?

你們搬的時候要小心點哦,可別把我的電視機弄壞了,我就不能看動畫片了

l 家裏好黑呀,怎麼辦?對了再放個枱燈吧,放在哪裏呀?就放在牀頭櫃上吧!

呀,我的家可真漂亮,謝謝你們!

(2)寶寶們也來佈置自己的新家好嗎?

l 師提出要求:我們佈置新家的時候要看看自己買了那些傢俱,想搬什麼傢俱進

去,先想好了再搬,想想怎樣才能讓我的房間變得又漂亮又整齊呢,設計好了再慢慢地搬進去

l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傢俱和家電擺放到自己認為合適的位置,用膠棒固定

(3)互相欣賞、交流自己佈置的家

介紹自己的房間:這是我的卧室,裏面有牀、電視機

篇16:小班社會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豆寶寶的外形特徵,培養幼兒種植的興趣。

2、種植並管理豆寶寶,培養幼兒愛護農作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罐子、豆寶寶(綠豆、赤豆、黃豆、蠶豆、白扁豆、玉米)、種植盆、種植工具、觀察記錄

(三)活動過程

1、引導觀察豆寶寶的特徵

(1)猜一猜罐子裏是什麼?

(2)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罐子裏是什麼?

(3)打開蓋子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罐子裏是什麼?

(4)豆寶寶什麼顏色?長得怎麼樣?叫什麼名字?豆寶寶從哪裏來?這些豆寶寶有些什麼用?除了吃還可以幹什麼?(還可以種下去,長出更多的豆寶寶)

2、種植豆寶寶

(1)豆寶寶種在哪裏?怎麼種豆寶寶?(引導幼兒講出種植豆寶寶的方法)

(2)教師示範種植方法。

(3)豆寶寶種入泥土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3、引導幼兒討論。

(1)幼兒種植。

(2)選擇自己喜歡的豆寶寶進行種植。

4、引發幼兒討論

(1)怎麼才能讓豆寶寶長得好?

(2)要豆寶寶長得好,還需要什麼?

(3)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豆寶寶?

5、觀察記錄

(1)記錄:你種下了什麼豆寶寶?種下了幾顆豆寶寶?

(2)你們知道豆寶寶是怎樣長大的嗎?

(3)我們小朋友以後每天要多關心,多去看一看豆寶寶,把它長大的過程記錄下來。

篇17: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春天氣候和樹木、花草的變化,初步瞭解春天的基本特徵,感受春天的美。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和集體協作的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外出感受春天的變化;歌曲磁帶《春天來了》。

2、大背景紙一張;剪好的春天各種景色的小圖片若干(太陽、雲朵、燕子、布穀鳥、小草、各色花兒,柳樹葉兒,迎春花、蝴蝶、蜜蜂)。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有什麼變化?春天的美體現在哪些地方?

2、欣賞歌曲《春天來了》並討論:歌曲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3、把春天搬到畫面上:教師在背景紙上示範貼出太陽、雲朵和小燕子;幼兒自選並説出所喜愛的景色圖片,粘貼到背景紙上。

4、全體幼兒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大膽評價。

5、和小朋友們一起將作品貼到走廊的牆面上裝飾環境。

效果分析:

孩子們此時已不象以前那樣畏手畏腳,在討論時大膽發言,在自選圖片時也是積極主動,有的一下子選出好幾張小卡片,都爭着下來帖到背景紙上。當欣賞自己的作品討論春天的美麗時,有的孩子一口氣説出好多春天的美景。大多數孩子都會説出“我喜歡春天的------”孩子的作品貼到了活動室外面的走廊上,在家長來接孩子離園時,有的孩子自豪地告訴自己的家長:“快來看,這是我貼的春天的花兒!”------在親子同樂的笑聲中,我們完成了所選課題的任務。

附:

1、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的發芽情況並做好詳細記錄。

(2)請家長利用休假日領孩子到野外尋找春天或植樹。

2、環境創設:

(1)將室內牆飾換成“春天”。

(2)利用孩子的作品裝飾走廊。

3.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春天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進行表演,萌發對春天喜愛的情感。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自制圖譜(根據歌詞內容設計);春天圖片;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對了,是春天(出示春天圖片),在這個春天的大花園裏,你看到了什麼?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適時引導。

3.教師小結:春天柳樹發芽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開、小草變綠了,蝴蝶和蜜蜂也出來了。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出示圖譜,示範演唱歌曲《春天》並學習歌詞。

1.教師演唱歌曲,請幼兒仔細傾聽,提問引導幼兒:你聽到了什麼?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譜上的圖片, 並用歌曲裏的語言幫助幼兒梳理畫面內容。

三、師幼共同學習歌曲《春天》。

1.教師再次演唱歌曲,邊唱邊在圖片上指引出歌詞內容,幫助幼兒記憶。

2.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説出歌詞內容,並運用多種形式,反覆練習歌曲。

3.教師運用小組演唱,男女分組演唱,個人演唱的形式學習歌曲。

四、創編部分歌詞內容並能演唱。

1.教師逐句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2.帶領幼兒梳理所有動作,並放慢速度邊唱邊將幼兒編的動作完整做一遍。

篇18: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夏天的瓜果種類很多,能説出各種瓜果的名稱和主要特徵。

2.學唱歌曲《大西瓜》,能初步唱清歌詞。

3.通過品嚐、交流、唱唱、等形式,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夏天的水果

2.每組各一盤切好的瓜果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夏天的瓜果,説出主要特徵。

1.播放多媒體,請幼兒觀察各種瓜果。

2.教師:夏天到了,瓜果真多啊!有什麼?是怎樣的?

3.提問:你吃過哪些瓜果呢?什麼味道的?

二、學習歌曲《大西瓜》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歌曲內容。

教師:最大的水果是什麼瓜?(大西瓜)

小結:大西瓜的水分很多,很有營養。

2.出示挖空的西瓜,理解歌詞。

教師:它是什麼形狀的?(圓又圓)

我把它切成兩半,變成兩大碗。

我把西瓜分給你吃一大碗,我吃一大碗,

吃完了留下空碗我們可以把它當什麼玩?(請你上來玩一玩)

3.教師範唱,幼兒傾聽,熟悉歌詞。

教師:我幫大西瓜編了一首好聽的歌,聽聽我唱了些什麼?

4.幼兒按歌曲節奏念歌詞。

5.幼兒學唱歌曲。

三、製作水果沙拉

1.談話引起幼兒製作興趣。

教師:夏天除了西瓜很有營養,我們剛才認識的這些瓜果也很有營養,你們想不想來當小廚師,

自己來做一個水果沙拉?

2.教師示範,介紹製作方法和要求。

請小朋友拿小碗和小勺,選自己喜歡的瓜果放在碗裏每種拿一個,塗上沙拉醬,用小勺攪一攪,

水果沙拉就完成了。

3.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體驗分享

與老師同伴共同品嚐美味的水果沙拉。

篇19:小班社會教案

設計意圖:

小班的`寶寶缺乏社會交往的經驗,當他們去別人家做客,往往不知該怎麼做。本次活動以去小兔家做客的遊戲情景,通過幼兒在看小動物是怎麼做的,間接的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做客禮儀。

活動準備:紙造型(小兔的房子),小雞的手偶

活動目標:

1、學説短句:“**,你好”、“**,我喜歡你”。

2、能用簡單的禮貌用語,積極的應答態度與人交往。

3、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説短句:“**,你好”、“**,我喜歡你”。

活動難點:

能用簡單的禮貌用語,積極的應答態度與人交往。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景

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座“小房子”,

師:你們看森林裏新出現了一座小房子,你們猜,這是誰的家呢?(引導幼兒説是小兔的家)

師:我們看到這個門上貼着誰了?對了這是小兔的家,你們聽出現了什麼聲音(插入敲門聲)

二、出示動物

師扮演小兔子:這是誰在敲門呢?(出示小雞)

小雞:小兔子你好,

師扮演兔子:小雞真有禮貌,我喜歡你(帶領幼兒説小雞我喜歡你)抱一抱

2.又有敲門聲響起了,這次是小羊

小羊;小兔子你好(帶領幼兒一起説)

小兔;小羊,我喜歡你(帶領幼兒一起説)抱一抱

3.又來了一個小動物,這次是小貓眯呢,

小貓:小兔子你好(引導幼兒説小兔你好)

小兔:小貓,我喜歡你(引導幼兒一起説)抱一抱

三、體驗做客

小兔家還有幾把空椅子,我今天要邀請蕾蕾班的幼兒去做客,

引導幼兒先敲門,問好,最後和小兔子抱一抱。

四、延伸活動

蕾蕾班的娃娃家也多了一位小動物,這位小動物也想要邀請蕾蕾們去做客,想去做客的蕾蕾們,要有禮貌的去喲。

篇20: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合作的意義,朋友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

2、教育幼兒學會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兒歌《五個貓咪》

2、小鼓兩個,老鼠、小貓頭飾。

活動建議:

一、欣賞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提問:有幾隻小貓在捉老鼠呀?

小貓咪是怎麼捉老鼠的?

2、引導幼兒討論自己能像小貓咪一樣和小朋友一起做事嗎。

3、幼兒學習兒歌

二、幼兒做遊戲

1、講解遊戲玩法

請五名小朋友扮演小貓,其中兩名小朋友敲鼓助威,另外三名小朋友捉老鼠。一名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其他小朋友説兒歌為“小貓”加油助威。

2、遊戲可重複進行

三、教師小結

教育幼兒懂得合作的意義,要與同伴友好合作,做一個懂得合作的好孩子。

篇21: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元宵節的民風民俗。

2、欣賞花燈,感受花燈的美。

3、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豐富元宵節的相關知識。

物質準備:有關元宵節的由來及只要活動的課件,謎語若干。

環境準備:收集各種花燈,佈置燈展。

活動過程:

1、結合課件講解元宵節的由來和只要活動。

2、引導幼兒參觀燈展,説一説:最喜歡那盞花燈?為什麼?花燈美在哪兒?

3、欣賞兒歌《做彩燈,鬧元宵》

4、猜燈謎。

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謎面貼在花燈上,教師讀謎面,幼兒來猜。

小結: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不僅要欣賞花燈、猜燈謎,還要品一種美食――元宵。

活動反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湯圓,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還有哪些習俗呢?我們的孩子很少接觸,知之甚少。我們的傳統節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週週末活動開展了一個遲來的元宵節活動。根據小班孩子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我利用正月十五拍來的花燈照片和圖片給孩子直接的感官衝擊,並讓他們在看一看、説一説中瞭解元宵節的習俗,並知道是“團團圓圓”“期盼來年順利”的意義。

在猜燈謎的遊戲中達到高潮,孩子們積極踴躍,因為猜對了可以得到一個兔子花燈,他們非常喜歡!通過本次活動相信孩子們對元宵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篇22:小班社會教案

整理小書包

【設計意圖】

幼兒園生活即將結束,幼兒將進入國小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這要求幼兒在習慣養成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要提高幼兒整理學習用品的能力,讓幼兒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個關鍵期,為入學打好基礎。現在的幼兒很多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爸媽慣着,爺爺奶奶寵着,養成了一種依賴的習慣,不主動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為了使幼兒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儘快適應學校生活,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國小生的願望,我設計了“整理小書包”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書包的結構和各部分的用途,愛護小書包。

2、學習整理書包,培養有序整理文具、書本的好習慣,為升入國小的自理打下基礎。

3、清楚講述自己的做法。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書包、一個小筐內放(幼兒用書、田字格本、拼音本、繪畫本、鉛筆、橡皮、鉛筆盒、手絹)。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導入

孩子們,讓我們聽着好聽的音樂唱起來吧!(唱)孩子們,你們唱的可真好聽!唱的什麼歌?《快上一年級》!對,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上一年級成為一名國小生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好,今天咱們就來説一説小書包。

(二)、引導幼兒瞭解書包的結構及用途

1、引導幼兒瞭解書包的結構

孩子們,現在把你的小書包輕輕地拿下來,仔細看一看小書包是什麼樣子的?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你的小書包是什麼樣子的?

師:誰願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小書包呢?

幼:我的小書包是紅色的,上面有芭比娃娃;我的小書包是藍色的,有奧特曼,還有揹帶,裏面有3層;我的書包還有兩個帶網的側兜。

教師小結:小朋友説的真好,咱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心愛的小書包,上面有漂亮的顏色和圖案,還有兩根揹帶,最重要的是小書包有許多層,有的大一點,有的小一點,小書包的兩側還有兩個小兜。小書包有這麼多層和兜,用起來一定會很方便。

2、引導幼兒瞭解書包的用途

師:(拿一書包)這個小書包有幾層?一樣大嗎?你認為每一層放什麼比較合適?

[2017小班社會教案]

篇23: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感知花是由花籽生長而來的。

2、感受生命的不同形態。

活動準備:

花籽、花盆、鏟子;畫筆和紙。

活動過程:

一、不起眼的小籽籽

1、教師出示花籽,提問:看看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形狀、大小)摸一摸有什麼感覺?它讓你想起了什麼?你在哪裏見過它呢?你覺得它有什麼用?

2、介紹花籽:這是花的種子。美麗的花兒就是它們長出來的。

3、提問:花籽是怎樣長大開出花朵的呢?

4、總結:花籽埋在泥土裏,需要澆水,天氣暖和的時候,就發芽了,慢慢長出葉子,長得越來越高,最後開出漂亮的花朵。

二、我們一起來種花。

1、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幾個小花盆、鏟子,和幼兒一起把花籽埋在土裏。

2、提問:你覺得要把花籽埋的深一點,還是淺一點呢?為什麼?太深了會怎麼樣?(種子發芽鑽出來很費力)太淺了,又會怎麼樣?(暴露在空氣裏,吸收不到泥土裏的水和營養。

3、請幼兒猜一猜花籽要過多久才能發芽。

三、花籽的夢

1、引導幼兒想象花籽在泥土裏的情景:它們睡在泥土裏的感覺怎樣?它們會做一個什麼樣的夢呢?

2、請幼兒把花籽的夢畫出來。

篇24: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特殊電話號碼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米奇頭飾,

2.觀看過米奇妙妙屋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扮演米老鼠

帶領小朋友一起出發去米奇公園參加舞會。

二、在遊戲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1.(播放課件)看,到了什麼地方?森林裏發生什麼事了?讓我們想個辦法

2.由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麼號碼呢?(119)撥打119後我們應該怎麼説,消防叔叔才會來火災現場救火呢?

3.小結:119是火警電話,發生火災後撥打119請消防員叔叔來救火。

那如果我們小朋友在家裏,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着火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4.繼續出發,(播放課件)維尼小熊的頭怎麼了?怎麼辦?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麼號碼?(12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求救。

6.小結:有人受傷或者需要急救時,我們可以撥打急救電話120請醫生來幫忙。

7.繼續出發,(播放課件)那是誰?(小偷)他在幹嗎?(偷東西)

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麼號碼?(11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報警。

9.小結:遇到小偷、強盜這些壞人,我們可以撥打匪警電話110報警,保護自己生命和財產。

三、鞏固

1.總結特殊的電話號碼今天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三件事,真驚險啊。森林裏着火了,我們撥了火警電話?(119);維尼小熊受傷了,我們撥了急救電話?(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東西,我們撥了警察的電話?(110)

2.做了三件好事,開心嗎?時間不早了,讓我們趕快去參加舞會吧。

3.繼續出發,米奇公園到啦,米妮在等我們了,讓我們一起跳妙妙舞吧。

篇25:小班社會教案

設計思路

新人園幼兒,總是纏着教師要找媽媽。尤其是晚上離園時,每位家長都急切地想第一個接到自己的寶寶,有的家庭是多名成員同時來接。有的家庭則是今天爸爸媽媽接,明天爺爺奶奶接,後天又是叔叔阿姨接。眾多家長陌生的面孔.給教師接待離園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同時,我們也感覺到,在晚離園環節中存在着不安全的隱患。為此。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取設置情境的方法,讓幼兒在其中獲得親身體驗,並逐漸促使孩子產生自覺的自護行為,養成良好的離園常規習慣。於是,便有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禮貌地離班。

活動準備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裏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這兩名小朋友坐着不動,只是懷疑地看着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同事,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裝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這時。毛毛和東東看到食物後馬上站起來,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個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還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裏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遊樂場玩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教師:(攔住)你們幹什麼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麼名字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在哪裏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裏,你們還能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一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麼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説: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

幼兒:好吃的裏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去遊樂場玩,你去嗎?

幼兒:不去。

3.小結

教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時,小朋友千萬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帶我們去遊樂場玩兒,我們也不要跟着走,我們要等誰來接才走呢?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裏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後,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唸叨小朋友的名字後才能站起來離開座位,自然走到院子裏遊戲。活動自然結束。

篇26:小班社會教案

設計意圖

皮影戲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戲劇,通過光與影生動地表現出各種人物動畫形象,深受男女老幼歡迎。小朋友喜歡小動物,喜歡模仿小動物的各種動作。設計此活動,便是採用了古老皮影戲的最簡單的表演方法,生動有趣。通過投影遊戲,讓幼兒進一步熟悉動物外形特徵,鼓勵幼兒用動作等來模仿動物的明顯外形特徵,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動物的顯著特徵。

2.願意通過多種方式模仿小動物的明顯外形特徵。

活動準備

準備貼有白布的大箱、電筒、動物圖形卡以及故事“小兔乖乖”中所有角色的圖卡。

過程建議

1.説一説:小朋友喜歡的動物。

説出名稱,並且要用動作表現其明顯的外形特徵。

2.將活動室佈置成一個較暗的房間。

教師在白布箱內出示不同動物圖形卡,並用電筒在箱內照射,請小朋友猜猜動物的名稱; 教師也可用手在箱內模仿動物的形狀,讓小朋友猜。

3.請小朋友用手在箱內模仿動物的形狀,讓其他人猜。如:小兔的長耳朵,小雞尖尖嘴,小鴨扁扁嘴、小貓長長的鬍鬚等。

4. 觀看皮影動物故事:小兔乖乖。

5.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表演故事“小兔乖乖”。

延伸提示

幼兒剪各種動物圖形卡,編成動物故事,通過白布箱來表演。

篇27: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各類水果,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瞭解水果的名稱、營養成份以及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2.發展幼兒創造力、想像力。

3.體驗與同伴分享食物的快樂。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收集各類水果。

活動過程:

(一)引發活動主題。

1.分散活動。

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願自由進入各活動區域。(有蘋果娃娃區、香蕉娃娃區、梨子娃娃區、桔子娃娃區、哈密瓜娃娃區、葡萄娃娃區、西瓜娃娃區、桃子娃娃區)教師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個別提問。

你知道這些水果的名稱嗎?你還知道哪些水果呢?吃過嗎?

2.集體活動。

啟發提問:這些水果都有哪些營養成份?對我們人體健康有什麼作用?你們想知道嗎?怎樣才能知道?

3.小組活動。

請每個幼兒想想自己最希望瞭解哪個水果的營養成份?教師介紹營養成份和對身體的好處。

幼兒分小組進入區域,自由選擇水果,通過摸、聞、嚐了解水果的特徵。

(二)分享快樂。

1.現在我們請小朋友一起來聽聽、看看、共同分享勞動的成果。

2.幼兒自由結伴交流,互相講述自己在水果區域的發現。

3.教師關注能力弱的幼兒,主動聽他們的介紹,並及時鼓勵。

4.教師小結:小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瞭解了各種水果的營養成分及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懂得科學飲食的重要性。

5.幼兒扮演水果娃娃表演節目,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收集來的圖片資料佈置教室,宣傳水果的營養作用。增加水果各類,擴充水果食品區域。

篇28: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要求: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後|、點心及大便後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活動準備:一條髒毛巾

活動過程:用遊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願望。

活動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髒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説:“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髒了。”

活動提問: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麼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後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沖沖衝,沖沖手,沖沖衝,衝乾淨,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篇29: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初步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導入活動

1、教師:今天老師要表揚我們班上的一些小朋友,因為老師發現他們

每天來上幼兒園都是高高興興的自己走路來的,而且從來都不會哭鼻子,而第一天在幼兒園吃飯就不要老師餵飯,而且一個人吃飯,吃得非常的快!每天來上幼兒園都會禮貌的和老師問好,老師喜歡這樣的小朋友。

2、小動物幼兒園也開學了,我們來聽一聽小動物是怎麼上幼兒園的吧!

二、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鼓勵幼兒注意傾聽。

2、教師提問:開學了,猴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小動物們都是怎麼去的猴寶寶有時怎樣去的呢?

3、猴寶寶表情怎樣?他又説什麼了?

4、媽媽領着猴寶寶買香蕉,現在的猴寶寶會怎麼做?

5、爸爸領着猴寶寶看姥姥,猴寶寶又會怎麼做呢?現在猴寶寶怎樣上幼兒園的呢?

三、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猴寶寶開始是怎樣去上幼兒園的?小動物怎麼説猴寶寶的?(引導幼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

2、猴寶寶聽了小動物的話心裏有什麼感覺?怎麼説的?(誰來説一説小猴子是怎麼説的)

3、後來和爸爸媽媽外出猴寶寶怎麼做了?上幼兒園怎麼去的?

四、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上幼兒園的,並遷移經驗,進一步增強小朋友的獨立識。

1、教師:小朋友除了能自己走路上幼兒園,還能做什麼事呢?(引導幼兒知道還會刷牙、洗臉、吃飯、穿鞋等。)

2、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邊説自己會做的事情邊做動作,其他幼兒還可以

跟着學。(教師及時鼓勵和表揚回答完整和動作做得好的幼兒儘量多讓幼兒開口去説,並且喜歡説)。

3、對本次活動進行小結。對錶現好的孩子進行表揚。

篇30: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綠色、親綠色、種綠色讓幼兒感知綠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環境。

2、幼兒以自身的肢體語言體現綠色植物的美,體驗快樂的情緒。

3、激發幼兒創造美,表現美的慾望,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參與環保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各類綠色植物、綠色背景、綠色地毯

2、動物家園樓盤

3、彩色種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1、看綠色

老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一玩!

老師:啊,這兒的空氣真新鮮呀,原來這兒有那麼多的綠色植物!有綠色的―,有綠色的―,讓我們在這兒玩一玩吧!幼兒自由玩耍。

2、親綠色

老師:玩得真開心呀,我和小草、小樹成了好朋友,我也想變成一棵小草,你想變成小草、小樹嗎?

小草、小樹們一起來跳舞。

3、種綠色

老師:小草、小樹們有點累了,休息一下吧,咦,這兒有一座動物新村,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老師:這隻小鴨告訴老師這兒什麼都好就是沒有綠色,那怎麼辦呢?我們來為它們栽些小樹、小草吧。

教師與幼兒一起栽樹。

4、結束活動

和小動物們再見,結束活動。

(新年教案)我們長大了

設計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我們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放了焰火,認識品嚐了過年時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對過了年要長大一歲有了他們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搞不清什麼叫“長大”?人為什麼要長大,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們來共同探討有關“人長大”的事情。 幼兒在關注周圍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長過程。。對幼兒來説,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怎麼慢慢長大的是他們心中最想了解的一個迷。教師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小時候的服裝”等感性操作活動,來幫助幼兒從多方面的比較中瞭解和感受自己在身體、能力上的成長,體驗長大的快樂。 又希望通過新年的主題,讓幼兒體驗到“過年了,大家長大一歲了“,從情感上感到自豪與自信,進而喚起他們懂得既然長大一歲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幹的道理。 內容:語常活動:我長大 要求:

1 幼兒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2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運用比較的方法,瞭解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準備:

1 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 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為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 教師創設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請你找找哪張是你自己的?去認認還有照片上的朋友會是班中的誰呢?

2出示個別幼兒的照片讓大家認一認: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

3小結:我們長大了,所以和現在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過渡: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3 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

4 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説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 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為什麼要媽媽幫忙?

2 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 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導討論:(1)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兩樣?你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2) 你們跟爸爸、媽媽、老師比呢?

5 小結: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孩子長大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你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篇31:小班社會教案

設計意圖:

教育家陳鶴琴説過:“生活即教育”。幼兒每天吃的雞蛋,不就是樸素的教材嗎?我們何不利用它設計出有趣的“生活活動”呢?因此,本次活動設計始終圍繞“玩蛋�D剝蛋殼�D�D切蛋�D�D吃蛋”展開活動。讓幼兒在玩中不知不覺學會生活技能,並且養成幼兒對身邊事物樂於探索的習慣。

活動目標

1、嘗試做蛋的各種玩法。

2、知道剝蛋殼的方法,

3、樂於探索身邊事物。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熟雞蛋若干;盛放雞蛋的容器;塑料小刀;

2、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每天需要吃1個雞蛋1

3、環境準備:科學區中投放生雞蛋、熟雞蛋及其他類型的蛋。

過程建議

1、玩蛋:每位幼兒取一個熟雞蛋。幼兒自由探索雞蛋的各種玩法(會滾動、能轉動。)引導語:“猜猜它是生的?還是熟的?”

2、幼兒大膽敲碎蛋殼,並試着學習剝蛋殼。教師指導。

3、幼兒嘗試把剝好的雞蛋切成兩半。説説:“熟雞蛋裏面是什麼樣的?”

4、欣賞:教師製作煎雞蛋,提醒幼兒觀察怎樣敲破雞蛋殼、怎樣製作雞蛋,並特別注意安全,不能讓油濺到身上和臉上。

5、雞蛋還可以怎麼吃呢?(打湯、炒蛋、滷雞蛋等)

6、品嚐“雞蛋大餐”,體驗勞動後的快樂!

延伸提示

1、將鵪鶉蛋、鴨蛋、鵝蛋比較區分。

2、蛋殼拼畫。

3、轉蛋,區分生、熟蛋。生蛋(轉得慢),熟蛋(轉得快)。

小班社會:生活練習-----擦椅子

生活練習:擦椅子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説一説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説説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

篇32: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感受聲音的輕和響。

初步體驗在不同的場境中發出輕、響不同的聲音。

活動準備:

錄有大班幼兒嘈雜聲的磁帶、圖標等

活動過程:

1. 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輕、響不同的聲音,幫助幼兒體驗什麼時候該用響亮的聲音説話

老師創設講故事的情境,聲音越説越輕,讓幼兒感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到。

幼兒用響亮的聲音向大家介紹自己,感知什麼樣的聲音是響亮。

2. 聽錄有大班幼兒嘈雜聲的磁帶,幫助幼兒體驗什麼時候該用輕的聲音説話

播放一段嘈雜聲的磁帶,引導幼兒感受大家都在説話的時候應該用輕輕的聲音説話。

提問:“你們能聽清楚他們在説什麼嗎?為什麼呢?”

3. 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想一想,在什麼時候需要輕、需要響。

提問:“我們在幼兒園裏,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教師出示相應生活圖標)

提問:“什麼時候需要輕,什麼時候需要響呢?”(師生共同討論選擇圖標分類擺放)

4. 情境練習,進一步體驗不同的場境需要不同的聲音。

篇33: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在與材料的充分接觸中創造性地裝扮自己,戰勝大灰狼。

2、在情境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培養堅強、勇敢的意志品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提供幼兒自主選擇裝扮自己的各種材料。

2、小兔子胸飾、百變小精靈形象、錄音機、磁帶。

3、課前講述故事《百變小精靈》,幼兒教案《小班社會性活動:我 會 變》

活動過程 :

一、以兔姐姐的身份組織幼兒進入情境活動,為活動主題作鋪墊。

”我是兔姐姐,你們是我的弟弟妹妹。今天,兔姐姐帶你們到百變小精靈家去做客。“

1、兔子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出發。

2、隨着恐怖的音樂聲出現,發現周圍有大灰狼的身影,感到害怕。

3、”前面就是百變小精靈的家,我們趕緊躲到百變小精靈的家裏去想辦法吧。“

二、在百變小精靈家”變一變“ 。

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與材料的充分接觸中動手動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出示”百變小精靈“,與幼兒對話。從對話中得知百變小精靈因為很會”變“而不怕大灰狼。

2、百變小精靈將自己”變“的寶貝送給幼兒,讓幼兒自主選擇並裝扮自己。

3、以百變小精靈的身份進行小結,肯定幼兒的大膽表現。

三、在回家的路上師生共同體驗創造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悦。

1、在音樂聲中神氣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來了一隻大灰狼,但大灰狼已認不出眼前裝扮過的小兔子。

3、大家拍手慶祝,活動結束。

篇34: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斑馬線的作用,瞭解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導幼兒有過馬路走斑馬線的意識,做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背景圖(馬路)、斑馬圖片、斑馬線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有一羣快樂的…………主動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小動物到我們班級來,他們要給我們説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馬路上的斑馬線》。

2)小動物們是怎麼過馬路的?(坐在斑馬叔叔的背上,讓斑馬叔叔馱着過馬路)

3)可是斑馬叔叔每天這麼背小動物過馬路,他多累啊,你們有沒有好辦法?(幼兒想辦法)

4)你們想了很多好辦法,小動物們也想到好辦法了,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辦法。

2、講述故事“聰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一點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個什麼辦法?(在馬路上塗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畫斑馬線)教師出示斑馬線圖片。告訴幼兒馬路中間人行橫道上的一條條白線,就叫斑馬線。

2)為什麼要叫斑馬線?出示斑馬圖片。

3)現在小動物們有了斑馬線,他們是怎麼過馬路的?(看看旁邊有沒有車,再走斑馬線)

3、現在小動物們找到好辦法了,在馬路上畫上斑馬線,過馬路再也不怕了。

二、討論:斑馬線的作用

1、你們有沒有看到過斑馬線?

2、哪些地方有斑馬線?

3、你過馬路的時候是走哪裏的?(斑馬線)

4、為什麼要走斑馬線?斑馬線到底有什麼用?

5、小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斑馬線是專門為行人準備的,來來往往的車輛看見我們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覺地放慢了速度,這樣我們可以放心地過馬路了。

三、遊戲:過馬路。

遊戲規則: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信號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附故事:馬路上的斑馬線

有一羣快樂的小夥伴,每天早上他們都要穿過小路,去幼兒園。後來,汽車、摩托車多了起來,小路不夠寬了。大家一起動手,修了一條寬寬的馬路。早上,小夥伴們走到寬寬的馬路邊,看着來來往往的車輛,嚇得不敢過馬路。這時,一匹斑馬出來晨跑,路過這兒,説:“我來幫你們!”斑馬叔叔讓小夥伴們都爬上他的背。斑馬叔叔馱着小夥伴們踏上馬路。真奇怪,來來往往的車輛立刻發現了他們,主動放慢了速度。樹上的一隻猴子看見了這一切。晚上,聰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用白漆在動物過馬路的地方塗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第二天,來來往往的車輛看見小動物們拉着手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覺地放慢了速度。這下好了,大家要過馬路時先看清來往車輛,再通過斑馬線,就一點兒也不害怕了。

小班社會教案:我會自己穿脱套衫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穿脱套衫,鞏固認識衣領、袖口和前後。

2、在教師示範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練習,掌握穿脱套頭衫的順序和方法。

3、不怕困難,努力動手練習,萌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幼兒穿着套頭衫,教師身穿意見前後不同花紋的套頭衫。

活動過程:

一、認識衣服的衣領、袖口及衣服的裏外。

教師指着自己衣服的不同部位提問:

1、教師:誰知道老師衣服的這個地方叫什麼呢?

2、教師:哪裏是衣服的裏面,哪裏又是衣服的外面呢?衣服的裏面和外面又有什麼不同呢?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經驗,並得出結論:衣服的外面顏色比較鮮豔比較漂亮,而衣服的裏面顏色比較難看並有縫的線。

二、幼兒嘗試自己脱衣服和褲子。

教師請幼兒自己試着脱衣服和褲子。教師在幼兒嘗試的過程中注意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幼兒,鼓勵大家儘量自己想辦法脱衣服和褲子。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表演脱套頭衫和褲子。讓幼兒觀察、瞭解正確地脱衣服忽然褲子的方法。

四、幼兒自由練習脱套頭衫和褲子,教師在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學習看圖念兒歌,進一步熟悉穿脱套頭衫的順序和摺疊衣服的方法。

馬路上的車(小班社會教案)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楊柳雪鎮實驗幼兒園 馬桂芳

設計意圖: 設計這一節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瞭解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徵和用途。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瞭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

活動目標:

1、掌握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徵和用途。

2、瞭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各種車圖片、交通信號燈圖片、《汽車開來了》遊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提問:今天早上你坐什麼車來的`幼兒園?啟發幼兒説説車的名稱、特徵和用途?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車?

小結:馬路上的車很多,有大車,有小車。

二導入新課

1、請看課本彩圖《馬路上的車》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觀察車的特點,並學習兒歌:“大的車,小的車,大車小車來回跑,丁零零,自行車,嘟嘟嘟,大卡車。嘀嘀嘀,小汽車。刷刷刷,掃路車。索----來,索----來,灑水車。”

2、認識交通信號燈

各種各樣的車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駛,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出示交通標誌: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三、經典遊戲:交通信號燈(指導幼兒聽音樂做遊戲,鞏固對紅綠燈的認識)

小朋友今天老師指揮交通,小朋友當司機,我們一起到馬路上瞧一瞧:請你做好準備,汽車馬上開了。(幼兒邊唱歌曲《汽車開來了》,邊模仿小司機的動作。)“叭、叭、叭,汽車開來了,看見紅燈不能走,看見綠燈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活動延伸:

這節課小朋友懂得了許多道理,還認識了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那麼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車?請你動手畫下來,好嗎?開車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遊戲”為載體,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新年教案)我們長大了

設計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我們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放了焰火,認識品嚐了過年時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對過了年要長大一歲有了他們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搞不清什麼叫“長大”?人為什麼要長大,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們來共同探討有關“人長大”的事情。 幼兒在關注周圍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長過程。。對幼兒來説,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怎麼慢慢長大的是他們心中最想了解的一個迷。教師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小時候的服裝”等感性操作活動,來幫助幼兒從多方面的比較中瞭解和感受自己在身體、能力上的成長,體驗長大的快樂。 又希望通過新年的主題,讓幼兒體驗到“過年了,大家長大一歲了“,從情感上感到自豪與自信,進而喚起他們懂得既然長大一歲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幹的道理。 內容:語常活動:我長大 要求:

1 幼兒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2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運用比較的方法,瞭解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準備:

1 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 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為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 教師創設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請你找找哪張是你自己的?去認認還有照片上的朋友會是班中的誰呢?

2出示個別幼兒的照片讓大家認一認: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

3小結:我們長大了,所以和現在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過渡: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3 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

4 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説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 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為什麼要媽媽幫忙?

2 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 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導討論:(1)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兩樣?你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2) 你們跟爸爸、媽媽、老師比呢?

5 小結: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孩子長大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你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開飯了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為家人準備“開飯”的快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經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撕紙,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於幼兒人數),每人一張餐墊。

3.紙條、紙片、橡皮泥等若干。

過程:

1.萌發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 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 回憶自己在家和誰一起吃飯。

開飯啦,在家裏我們和誰一起吃飯呢?(啟發幼兒説出家庭成員。)

2.感知餐桌和餐具,為選擇餐具作準備。

(1) 觀察餐墊。

“餐桌上有什麼?看看餐墊,今天誰和我們一起吃飯?

(2) 觀察碗。

● 吃飯時我們用什麼盛飯盛菜?

● 這裏有這麼多碗,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説出碗的不同顏色,並以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大小。)

3.自由選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 幼兒為爸爸媽媽和寶寶選擇碗。

爸爸媽媽和寶寶餓了,要吃飯了,我們為他們每人準備一隻碗吧。

(教師觀察幼兒選擇的情況,並提示幼兒將碗對應地擺放在餐墊上。)

(2) 交流選擇、擺放的經驗,並作調整。

● 你給爸爸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媽媽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給寶寶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你一共選了幾隻碗?它們一樣大嗎?哪隻最大?哪隻最小?

(3) 幼兒自選勺子,並對應地擺在碗裏。

吃飯時除了碗還要什麼?三個人吃飯需要幾把勺子?

4.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1) 幼兒自由選擇橡皮泥、紙片、紙條等材料做“飯菜”。

(2) 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及製作情況,鼓勵幼兒嘗試選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種“飯菜”。

(3) 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爸爸媽媽寶寶交流,學説:“某某,我請你吃……”

5. 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結束活動。

生活練習:擦椅子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説一説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説説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

小班社會教案:看朋友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都已有交朋友的意識了。他們和朋友分享食物、玩具,到朋友家做客等熱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樣做客的一些禮儀還不是很瞭解。因此,結合小班數活動內容“認識3以內的數”,預設了本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做客遊戲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數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3以內的數數活動,初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體驗去朋友家做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佈置家的場景:物品按數量1、2、3一組分散放於三個櫃中。1――3數字寶寶圖片(粘於椅子上)

2、水果一籃

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帶禮物去看朋友

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帶什麼禮物去呢?

模仿開汽車,邊唱歌:看朋友,到數字寶寶家。

敲門,進去,和數字寶寶打招呼。

個別提問:你在和誰打招呼?

2、送禮物

(1)思考:應該怎麼送禮物,數字寶寶才高興?

要求:你送的水果個數要正好是數字寶寶表示的意思。

幼兒選擇禮物給數寶寶

討論:老師送的禮物對嗎? 互相檢查。

(2)參觀數字寶寶的家。你覺得數字寶寶的家怎樣?(東西擺放)有幾個櫃子?看看櫃裏的東西,你發現什麼?

交換數字寶寶朋友,把水果放好。

3、回贈禮物

1. 2. 3數字中你還有哪個數字寶寶沒打過招呼,帶上數字寶寶去選它送給你的禮物。

個別介紹,互相檢查。

4、聽音遊戲

聽到幾下聲音,就請幾寶寶出來。帶着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找朋友”舞。

5、和數字寶寶再見,開汽車回。

篇35:小班社會教案

核心導讀:活動準備 貼好數字1、2、3的空藥瓶若干、積木做的藥片若干、多媒體課件、小醫生帽子、5只大筐子和10個小筐子、一次性針筒、藥水瓶、藥杯等。 活動目標 結合多媒體故事看一看,説一説,積累有關

活動準備

貼好數字1、2、3的空藥瓶若干、積木做的藥片若干、多媒體課件、小醫生帽子、5只大筐子和10個小筐子、一次性針筒、藥水瓶、藥杯等。

活動目標

結合多媒體故事看一看,説一説,積累有關打針和吃藥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通過“小小藥劑師”的遊戲,嘗試學習3以內的按數取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故事“青青生病”

1、師:這幾天天氣變化大,小朋友容易生病。有個寶寶叫青青,她生病了。生病了很難受,又沒有好朋友一起玩,真可憐!我們一起去看看她,好不好?

2、出示多媒體故事《青青生病》。

提問:

(1)青青感冒了,不能去哪裏了?媽媽給她吃藥,她説什麼?媽媽帶她去打針,她説什麼?

(2)如果生病了不吃藥,不打針那會怎麼樣?幼兒泛説。

(3)對呀,如果生病了不吃藥,或者不打針,病就不會好,不能來幼兒園了。媽媽也是這麼説的。後來,青青聽了媽媽的話怎麼做的。吃好了藥,她説什麼?醫生給她打針時他怎麼樣?

(4)吃了藥,打了針後,青青病好了嗎?她去幼兒園了嗎?

(5)你生病時有沒有打過針呢?打針時你怕嗎?請幼兒表演小醫生給病人打針。

師小結(出示多媒體):小朋友真勇敢,醫生打針一會兒就好了,我們打針不怕疼。小小針筒亮晶晶,針筒裏面藥水清,打針不怕真勇敢,身體健康真快樂!

(6)你生病時,有沒有吃過藥呢?請小朋友來做爸爸媽媽給寶寶吃藥。

師小結(出示多媒體):小朋友要聽醫生的話,按時吃藥。吃藥的時候不能多吃,也不能大聲地哭,以免嗆到氣管裏有危險。如果你把藥帶到幼兒園裏,你知道交給誰嗎?請你在晨檢的時候交給晨檢的施老師,她會在中午時到教室裏給你吃藥的,知道了嗎?

二、遊戲:小小藥劑師

1、師:今天還有一位客人,我們來看看他是誰?

2、“張醫生”多媒體介紹。

張醫生: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張醫生。剛才小朋友很勇敢,打針吃藥都不怕。今天張醫生請小朋友做小醫生。我們藥房裏有許多藥,請你們看着在藥瓶上的數字來裝藥片,你們行嗎?

師:張醫生請小朋友做小醫生,你們願意嗎?這裏有些藥瓶子,我們先看看藥瓶上有什麼?(數字寶寶)看看瓶子上是數字寶寶是多少?(1、2、3)等一會兒請你看看藥瓶上的數字是多少,然後在藥瓶裏就放幾粒藥。放的時候看清數字,不要多放也不要少放。明白了嗎?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4、幼兒將藥瓶按數字進行分類。

師:小醫生們真能幹!請你們把桌上的藥瓶放到醫藥箱裏來。放的時候看看藥瓶上是數字1的放在1號箱子裏,數字2的放在2號箱子裏,數字3的放在3號箱子裏。

三、延伸活動:角色遊戲“小醫院”

師:好了,我們把這些藥放到教室裏,玩“小醫院”的遊戲,好嗎?

故事《青青生病了》

1、青青感冒了,不能上幼兒園了。

2、媽媽給她吃藥,她説:“藥苦,我不吃。”媽媽帶她去打針,她説:“打針痛,我不打。”

3、媽媽説:“青青不吃藥,不打針,病就不會好,就不能上幼兒園和小朋友玩了!”青青一聽,不能去幼兒園,着急了。她説:“媽媽我要吃藥!”青青一吃把藥吃下去了,青青又説:“媽媽我要打針。”

4、醫生給青青打針,她一聲也不哭。

5、青青病好後,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去了。

篇36: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我是怎樣長大的

活動來源:

小班的幼兒漸漸地長大、懂事,對自己長大了的感覺也十分強烈。為此,我設計了《我是怎樣長大的》的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看看、説説、試試的過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體方面的成長,又能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媽媽,體驗自己和媽媽之間的親情,從而激發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自己成長的過程。

2、通過回憶和體驗自己長大的過程,懂得關心媽媽。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我是怎樣長大的”。

2、媽媽的圖片。

3、紅色嘴脣貼片。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

1、你知道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嗎?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嗎?

2、我們從什麼時候就會笑了?

二、看幻燈片,初步瞭解長大的過程

1、媽媽懷孕了,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一天一天慢慢長大。媽媽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紅紅的花,想到肚子裏的小寶寶,開心地笑了。

問:你知道你在媽媽的肚子裏都做過什麼事情嗎?(踢媽媽的肚子、在媽媽的肚子裏玩,會吃手指頭,也會開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個月過去了,媽媽的肚子越開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

2、寶寶出生了,他睜開眼睛,看到美麗的世界,看看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對什麼都很好奇。這時候的寶寶,好小好小,不會説話,只會哇哇地哭,所以,媽媽就要很細心的觀察寶寶,為寶寶吃奶,給寶寶換尿布,媽媽好辛苦呀。

3、三個月過去了,寶寶學會了什麼本領?(看圖片),寶寶會翻身了,你是怎麼翻身的?小朋友們來學一學?

4、六個月過去了,這時候的寶寶,不想總是躺在牀上,他想幹什麼呢?讓幼兒想想,――坐起來,這樣好舒服呀!

5、又過了一段時間,七個月過去了,寶寶又學會了新的本領,想想看,是什麼呢?――寶寶會爬了,摸摸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們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爬的嗎?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6、後來,寶寶在大人的幫助下,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們可以模仿媽媽和幼兒一起學走路的樣子。體驗媽媽的辛苦。

三、懂得關心媽媽

現在,你們知道自己是怎樣長大的了吧!在我們成長的這段時間裏,媽媽辛苦嗎?現在我們長大了,懂事了,不能再讓媽媽這麼辛苦了,想一想,我們能幫媽媽做些什麼呢?(擦桌子、掃地、收拾玩具、端水、捶背,不淘氣)

四、親親媽媽

你們看,這是誰,(媽媽),我們來親親媽媽吧,老師這有好多的紅嘴脣,你想親媽媽哪裏,就把紅嘴脣貼到媽媽哪裏,讓幼兒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五、教師像媽媽一樣擁抱幼兒,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回報的心理狀態。這次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與個別幼兒的交流做得不夠,教師在關注能力強的幼兒同時,也應多照顧不愛説話的幼兒。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小班社會教案]

篇37: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品嚐香甜的桂花圓子,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過程

教學策略創意説明

一、出示桂花糖

這是什麼?是怎麼做的?

二、出示圓子

1、品嚐沒有放任何東西的圓子

2、品嚐放了桂花糖以後的圓子

四、幼兒分享品嚐

觀看用書,讓幼兒感知桂花糖的製作方法,激發幼兒的興趣。

圓子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食品,什麼都不放的圓子味道會怎樣呢?讓幼兒品嚐,發現這樣的圓子無味。再品嚐放了桂花糖以後的圓子會是怎樣的味道呢。在比較中,感受到桂花糖在圓子中所起的作用,是為了香甜,味道更好吃。

進一步體驗桂花圓子的香甜

後續反思和調整建議

桂花是怎麼樣的?教師通過桂花茶裏的桂花,讓幼兒看看聞聞,幼兒就感到很好奇了。桂花可以吃,這讓孩子們更是興奮。讓幼兒嚐嚐桂花茶,在嚐嚐桂花糖,使孩子們感受到桂花糖的香甜。

圓子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食品,什麼都不放的圓子味道會怎樣呢?讓幼兒品嚐,發現這樣的圓子無味。再品嚐放了桂花糖以後的圓子會是怎樣的味道呢。在比較中,感受到桂花糖在圓子中所起的作用,是為了香甜,味道更好吃。

這種直觀品嚐的教學活動,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他們邊品嚐邊增長知識。看看、吃吃、聞聞、説説。教師教的輕鬆,孩子學的也輕鬆。

篇38:小班社會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品嚐年糕,體會香、甜、糯的特色。

2、學習團、壓的技能,樂意參加手工活動。

3、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二、活動準備

1、年糕、牙籤若干

2、歡快、喜慶的民間音樂。

3、橡皮泥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年糕)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告訴幼兒這是年糕)這是年糕,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上面有什麼?

2、介紹為什麼要吃年糕?

3、讓幼兒説説在家是怎樣關心長輩的?

4、幼兒對長輩説一句祝賀的話。

(二)品嚐年糕,感覺年糕香、甜、糯。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年糕。

2、播放音樂,幼兒品嚐年糕。

3、提醒幼兒注意:嘗的時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麼味道?嘗完後把牙籤放在盤子裏。

4、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吃了年糕,你知道年糕是用什麼做的嗎?年糕是什麼味道的?

小結:年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製作年糕。

1、年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嗎?

2、老師示範做年糕。

3、幼兒用橡皮泥製作年糕。

(四)結束

小朋友,年糕做好了,我們等會兒把它帶回家,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好嗎?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篇39: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媽媽的愛,知道媽媽很關心自己、很辛苦,應該聽媽媽的話。

2、會大聲回答問題,能嘗試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3、激發幼兒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用幼兒帶來的媽媽的照片佈置專欄。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都是誰?

二、初步瞭解媽媽是怎麼樣關心寶寶的?

1、早晨媽媽是怎樣關心寶寶的?

2、媽媽下班回來後做些什麼事?

3、晚上媽媽又是怎樣關心寶寶的?做了哪些事情?

小結:媽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要為孩 子做許多事,媽媽真辛苦。

三、嘗試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激:説感謝的話、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事、送給媽媽小禮物、聽媽媽的話等。

活動反思:

在老師的啟發下,很多孩子知道媽媽很辛苦,為自己做了很多事,願意聽媽媽的話。激發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篇40:小班社會教案

目標:

1.感受長大的變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

2.瞭解在自己長大的過程中,本領會越學越多,激發幼兒喜歡長大的情感。

準備:

1. 收集幼兒嬰兒時期使用過的物品,如:衣服、鞋襪、帽子、手套、等。

2. 幼兒從嬰兒到現在有代表性的的ppt課件、攝像短片。

過程:

一.感受長大的變化。

1.出示場地上的部分物品,引發幼兒興趣。

・師:這些東西是什麼?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2.幼兒選用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嚐試操作。

・師:桌上擺放了許多物品,請你們選一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穿一穿,玩一玩吧!

3.幼兒交流穿戴完的感受。

・提問:你用了哪些東西?覺得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

・小結:因為我們都長大了,小時侯用的東西就嫌小了,穿不下,戴不上了,不需要了。

二.觀看PPT課件,瞭解人是慢慢長大的,激發幼兒喜愛長大的情感。

1.分段播放課件,觀察小寶寶是怎樣一步步長大的。

・師:你們發現自己長大了嗎?怎麼看出來我們已經長大了呢?

2.激發幼兒喜愛長大的情感。

・幼兒自由談論:用什麼方法能讓自己長大。啟發幼兒談論自己在幼兒園的變化,學會了哪些本領。

3.觀看幼兒在園的攝像短片。

・師:原來我們長大了,學會了這麼多本領,真棒啊!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幼兒園裏的進步吧!

・小結:每個人都會長大,天天好好吃飯、睡覺、鍛鍊身體,能讓我們的身體長大,好好學本領,會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更能幹。

4.做健康操結束。

・師:你們喜歡長大的自己嗎?長大了真高興,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課後反思:

上完這節活動以及在聽了本組老師的討論建議後,我的收穫很多,現將自己的感受反思總結如下:

1.本節社會課有許多需要孩子説,大家一起討論的.地方,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有時候孩子並不能朝我設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於我發問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確,有一些重複和不必要的提問干擾了幼兒,讓幼兒更過多關注的不是主要問題,所以老師不得不用更多的問題把孩子再引導回來,在“啟發幼兒談論自己在幼兒園的變化”這一環節中比較明顯。問題的提法還需要再推敲,減少不必要的提問,語言需要再緊湊些。

2.課件的運用上,同組討論的老師也給了我很多建議,如果我們一張張看完PPT課件後,再完整的欣賞一遍,給孩子一個更完整的感受,感受人從小長大的過程,效果也許更好些。對於目標“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也可以每個幼兒選2―3張有代表性的照片,設計做成一組PPT,連貫播放,感受別人的長大,同時也感受自己的長大,讓幼兒學得更有興趣。

3.在材料準備上,雖然孩子們在第一個環節試試穿穿裏非常感興趣,玩得也很開心。但是也有小朋友提出來問老師給他們這麼多小孩子穿的衣服要幹什麼。如果這些小衣服、鞋子、帽子是開課班的孩子自己收集帶來的,可能他們談出的東西會更多。再通過現在的衣服和以前衣服進行比較,更直觀形象的感受長大。

以上幾點是我比較粗淺的體會和認識,通過電教課的開課和研究,也讓我去思考:電教手段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在各個領域的運用,只要是對教學活動有幫助的,起到更好教學效果的,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就要經常動腦筋去想,去嘗試。

在此,我謝謝張老師和電教組的各位老師,給我的幫助和指導!希望以後繼續得到大家的幫助!

篇41: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圖書室用紙製作的特性,懂得撕、搶、扔會損壞圖書。

2、學習正確看圖書的方法。

3、知道圖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懂得愛惜它們。

活動準備:

損壞的圖書一本,好的圖書若干,廢紙若干。

活動重點:

瞭解圖書室用紙製作的特性,懂得撕、搶、扔會損壞圖書。

活動難點:

學習正確看圖書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小實驗瞭解紙的特性。

1、教師出示廢紙。

t: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

2、t:在小朋友們的桌子上面,也有這些廢紙,現在請你們撕一撕,拉一拉,看一看它們會變成什麼樣?3、幼兒操作。

4、教師總結:捏一捏紙,它就會變形;撕一下的話很容易就破了。

二、觀察圖書,知道圖書是用紙做的,懂得撕、搶、扔會損壞圖書。

1、t:小朋友,請你看看老師手中是什麼呀?(書)

2、t:那書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呢?

3、t:如果我們把書也像剛才我們弄紙頭那樣撕一撕,拉一拉的話,那書會怎麼樣呀?

4、教師總結:對啦!如果我們也把書撕一撕,拉一拉的話,我們的書就會像我們的紙頭一樣,壞掉了,以後再也看不了了。

三、學習正確的翻書,看書,借書的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用書習慣。

1、教師出示一本受損的圖書。

t:小朋友,來看看,這本小書他在哭呢,因為它受傷了,那它為什麼會受傷呀?

2、幼兒自由猜測。

3、教師出示圖片。

t: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呀?

t:對啦,就是這兩個小朋友他們把書搶來搶去,小書才受傷了,小書不願意和他們做好朋友了。

4、t:你們會和小書做朋友嗎?

t:那你們是怎麼做的呀?

5、請個別幼兒示範看書,翻書,大家觀察討論,知道要輕輕翻書,看書,如果想看別的小朋友的書,要説:“請你借我看看好嗎?”或者“我們換換好嗎?”

四、引導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1、t:現在在小朋友們的桌子上也有圖書,請你們來看看自己桌子上放的書,自己來看看書,注意看書的時候要身體坐直了,不要趴着,看書要一頁一頁的翻書,看完了想和好朋友換書的話想想看要説什麼。

2、幼兒自由看書。

3、教師之一觀察幼兒看書的方法是否正確,對不正確的翻書行為及不正確的看書坐姿進行個別糾正。

4、教師小結:圖書是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珍惜愛護它們吧!

篇42:小班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培養幼兒輕輕走路,輕輕説話,輕輕放物品的良好習慣。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PPT課件;頭飾(大灰狼、小兔、兔媽媽)。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PPT課件:

小貓出場:喵喵喵,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向小貓問好。)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鴨出場:嘎嘎嘎,小朋友你們好!我也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遊戲多快樂。

小羊出場:咩咩咩,小朋友你們好!我也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説我有禮貌。

小班社會優秀教案《我叫輕輕》含PPT課件

三、遊戲“躲過大灰狼”

1、談話激趣: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躲過大灰狼的遊戲,你們做小兔,老師做兔媽媽。喔,對了,媽媽還忘了告訴你們一件大事,大門那邊有一隻大灰狼在睡覺,我們千萬不敢大聲,否則會被大灰狼抓住的。小兔怎麼跳才不會把大灰狼吵醒呢?(師幼共同討論怎樣跳才不會被大灰狼發現的方法)

2、教師小結幼兒説的內容:不推、不擠,嘴巴不發出聲音,雙腳併攏用腳尖輕輕着地向前跳。

3、幼兒練習幾次。

4、遊戲

老師扮大灰狼,幼兒扮小兔。大灰狼背對着小兔在睡覺,小兔們一個個從大灰狼背後跳過,去把小板凳輕輕的放好,如果發出較大響聲,大灰狼就轉身去抓小兔。

5、內化遷移

師:孩子們,大灰狼已經走遠了,你們不用害怕了。快到媽媽身邊來吧。讓我數一數我的寶貝有沒有少。針對活動情況進行小結。你們可千萬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被別人傷害啊。好了,咱們今天就玩到這裏吧,走,跟媽媽回家。

教學反思:

今天早上我們班小朋友開展的一項教學活動的名稱是《我叫輕輕》,這是小班的一節社會課,開展本節活動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我覺得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故意在走路時發出重重的響聲,他們會覺得很有意思,很好玩。為此,為了保護幼兒的健康,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使幼兒知道噪聲的危害,因而我決定設計此活動。這節活動的主要目標是:1、讓幼兒能夠懂得保持安靜。2、體驗輕輕走路、輕輕説話、輕放物品。

篇43:小班社會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的學習方法與生活不同於成人,提供給他們的學習內容應有助於其生活與發展,並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必須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與特點,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通過幼兒親身參與,直接感知和體驗來學習;對幼兒進行的綜合教育,用整合的觀念和方法組織課程活動。同時二期課改也提出數學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動用逛超市的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得到學習的興趣和快樂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消費的過程中,體驗貨幣的價值。

2、初步認識植物的'根、莖、葉。

3、通過討論瞭解錢是大人辛苦掙來的,平時要節約用錢。

4、通過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動性。

5、在購物過程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不同標價的商品若干、籃子、自制電腦、

幼兒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宣佈消息

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開了一家娃娃超市。裏面的東西又多又便宜,歡迎大家光臨。

師:我的超市還缺三個營業員,誰願意?

幼兒自由聘請營業員。

二、高高興興逛超市

1、觀察幼兒購買的情況,鼓勵幼兒購買不同的商品。

2、適時引導幼兒看清標價後再拿。

3、觀察幼兒付錢的情況,適時引導。

三、交流分享

1、你買了什麼商品?(根據幼兒購買的植物介紹植物的根、莖、葉)

植物都有根、莖、葉,誰能找到這些植物的根?莖?葉?

幼兒指認青菜、芹菜、郝菜、蘿蔔、土豆等的根、莖、葉

2、你買了幾件商品,他們分別是多少錢?

引導幼兒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3、引導:你們想知道我買了什麼嗎?我為我的媽媽買了酸奶,因為酸奶有營養,我媽媽吃了會健康。你們為什麼要買這些東西?

你們真有愛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平時處處想到我們,關心我們,我們也要想到他們,關心他們。

4、引導:我們買了這麼多東西,花了不少錢,這些錢是從哪裏來的呢?

大人們平時賺錢很辛苦,萬鼎洲講他的爸爸常常要上夜班,王超説:她的媽媽每天要很早出門。爸爸媽媽賺錢這麼辛苦,我們平時一定要節約用錢,對嗎?

師:娃娃超市的東西可多了!請客人老師也來逛逛我們的娃娃超市,好嗎?(幼兒邀請客人老師)

活動反思:

在瞭解了本班幼兒的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我將活動目標就寓於活動之中,寓於生成之中,寓於師生的互動之中。在活動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請幼兒收集了許多各種各樣的超市商品。活動中,自主選擇的活動誘發幼兒的興趣,增加了他們參與互動的興趣在活動中,我一方面,引導孩子觀察,引發其他孩子去探索;另一方面,孩子們在合作探索、購買品嚐的過程中,獲得自我認同或發現矛盾、衝突,進而重新評價或改變自己的認識。。

如:購買了商品後,孩子們互相談論自己共買了幾次?用去多少錢?還剩多少錢?在討論與爭執中,孩子們對數的運用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活動中我不斷調整自己的角色,在與兒童共同探討問題時,是一位學習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活動中,對幼兒多鼓勵、多表揚、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認、多接納、多欣賞,給幼兒創造的寬鬆、自由的氣氛,使幼兒樂。

篇44:社會小班教案

手對於小班幼兒來説並不陌生,但在活動前,很少有幼兒知道自己每個手指的名字叫什麼,也不瞭解自己的小手除了吃飯以外,還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設計這一活動是為了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每個小手指的名稱及作用,知道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懂得每個手指的名稱及作用。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觀察,讓幼兒初步瞭解手指的名稱。

2、知道手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謎語一首,手的掛圖一張。

2、錄有《我有一雙小小手》的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手。

1、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3、認識並學説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祕狀)小朋友,手指在説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説什麼(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説,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我們的小手有什麼不一樣?(如有的大、有的小胖,教師可及時歸納幼兒的發現)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裏最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説“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佔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麼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4、做“玩手指”遊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説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5、啟發幼兒聯想手還有什麼用?用“我們的手做什麼?”説一句話。

二、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説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幹”活動,鼓勵幼兒學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教學反思

活動的設計反思:

在設計活動時,我首先考慮到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活動的趣味性,盡力讓幼兒能積極地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在整個活動中,先讓幼兒猜謎語,猜到是手後,認識自己的小手及每個小手指的名稱,接着做表演動作讀兒歌。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原來這麼靈巧。活動中設計了多種形式,使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孩子的參與興趣,為有效達成目標做好了鋪墊。因此,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表現得不錯,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我是個轉崗教師,還沒有真正接觸幼兒,是剛接觸幼兒教育,所以對這班的幼兒的基本情況不夠了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學習的特點和個性特徵都沒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沒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及其發展線索,所設計的活動方案可能沒有促進幼兒很好的發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活動:開始是用謎語導入新課,之後教師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認識手指的名稱、讀兒歌、做手指遊戲、想象手指的用處等,使幼兒在遊戲中發展了多種思維。但對個別膽小的幼兒還沒夠關注。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與其他教師共同學習,在活動設計上多花點心思,把活動過程設計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顧膽小的幼兒,讓他們多説,使全體幼兒全身心的投入活動中。

篇45:社會小班教案

1 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2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 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 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情境感知:

1、教師創設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哪裏不一樣?

3、小結:我們長大了,頭髮長長了,個子長高了,變瘦了,所以和小時候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2、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為什麼穿不下衣服。)

3、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説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為什麼要媽媽幫忙?

2、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導討論:(1)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不一樣?你在幼兒園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5、小結:我們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長大了會自己做各種事情,會。。。。。。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活動反思:

小班年齡段的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事物都充滿着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孩子收集了能反映自己在成長的證據。如:照片、嬰兒時的衣物等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小班幼兒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説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嚴格的朝着目標和重點開展這節課,一環扣着一環,首先是通過觀察照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從中發現自己長大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其次通過穿衣服活動讓幼兒發現自己身體的長大,這個環節進一步感知身體的成長讓幼兒知道自己真的長大了,教師用欣喜的語氣感染幼兒,對幼兒的成長表示肯定、欣賞,從而激發孩子對自己的長大感到快樂、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再通過看圖片和討論以及幼兒自己實踐整理實物,對幼兒能力上成長加以肯定和讚揚,使幼兒對成長的感知由身體過渡到能力,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自己成長的自信和自豪感。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重點。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自己的語言不夠精煉,這個問題是我一直以來都比較困惑的,其實我也看很多名師上課,她們的活動給我一個最大的啟發就是“整個活動猶如和孩子之間一次輕鬆的談話,簡單、明瞭、清晰,同時在談話過程中也能完成整個活動預期的目標”,在我的教學活動中,我也嘗試很努力去找這種感覺,當然我知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我還需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讓自己能夠不斷進步。以上就是我對本次活動的一些粗淺的認識,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評委多多指導,謝謝大家!第6篇、小班社會寶寶有禮貌教案反思

篇46:社會小班教案

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引導我們小班的孩子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孩子們講禮貌的好習慣。

2、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使用常用的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電話一台

活動過程

一、學會打招呼

1、帶來布娃娃與孩子打招呼

2、孩子與布娃娃打招呼

3、出示詞語:您好、你好、早上好

4、小結:告訴孩子與人見面時要有禮貌地打招呼

5、拓展:與人分別時該怎麼做?

二、學習打電話

1、教師示範接電話,提示孩子要用上“你好”、“請問”、“再見”等禮貌用語。

2、孩子學習接電話

3、孩子互相打電話

三、學會感謝

1、教師幫女孩子梳頭髮

2、引導孩子對老師説“謝謝”

3、小結:告訴孩子在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説“謝謝”,而面對別人對自己説“謝謝”時,應該説“不用謝”。

教學反思

1、利用小朋友喜愛的布娃娃來吸引孩子參與活動,孩子表現出了較高的參與熱情,在問候的時候聲音也很甜,不會像平時早上來園向老師問好時一樣大喊。

2、孩子們在互相打電話時,有的孩子缺少老師的提示時就會一片茫然,所以這個時候應該對個體多一些關注,及時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3、在學會感謝這一環節時,應該再延伸一下,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説謝謝。

篇47:社會小班教案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和自我服務為一體的健康生活,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動手的良好習慣。

3、感受集體活動帶來的樂趣。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使幼兒瞭解疊毛巾的方法。

活動難點:讓幼兒學會自己疊毛巾。

活動準備:

毛巾、獎狀、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導入活動。

1、觀看ppt導入:

P1桌子上有一堆凌亂的毛巾,我們應該怎麼辦呀?(整理)

P2看看是哪些小朋友來幫忙整理了?

P3先將毛巾邊對邊對摺,

P4再將毛巾角對角對摺。

P5四塊小方塊疊在一起像什麼?

P6疊好之後請舉手!

2、教師邊念兒歌 “小毛巾,鋪鋪平,邊對邊,角對角,一塊塊,往上疊,看誰疊得快又好!” 邊示範疊一次。

3、介紹“疊毛巾”規則:比賽分6組進行,每組幼兒4塊毛巾,每塊毛巾要求對摺兩次,疊成一個小方塊,然後4個小方塊角對角疊整齊,疊好之後先舉手,等裁判檢查合格通過,取前兩名獲獎。

4、分組進行比賽

5、為獲獎幼兒頒發獎狀

6、活動結束,整理活動室,帶幼兒回教室。

7、學習兒歌《疊疊樂》。

附兒歌:《疊疊樂》

小毛巾,

鋪鋪平,

邊對邊,

角對角,

一塊塊,

往上疊,

看誰疊得快又好!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的教學孩子們雖然學會了疊毛巾的方法,但我在想如果我們疊毛巾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積累的話,那麼小朋友再過幾天他還會自己疊嗎?孩子們回家以後如果還是爸爸媽媽幫他們疊毛巾使得孩子們沒有關聯的機會,那他們過幾天之後還會不會自己疊毛巾。所以我認為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的生活環節中開展一些生活課程。達到複習的效果。

我覺得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鍛鍊。什麼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這類教育內容要體現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複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

篇48:社會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救護車的外形和功能。

2、知道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許多人的性命都是靠救護車挽救的。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救護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説説自己都認識什麼車。

2、你們認識救護車嗎?

3、請幼兒觀察救護車圖片。

4、你們説救護車是什麼顏色的?

5、再説説救護車長的什麼樣?

6、你們知道救護車有什麼用嗎?

7、救護車和其它車不同,它是白顏色的,方形,它是用來救病人的。

8、救護車上方有鳴笛,如果有生命垂危的人就可以打開鳴笛,鳴笛一響,所有人都要給它讓路。如果沒有救護車,有些人會因為病情拖延而死。所以,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上得比較輕鬆,幼兒也積極參與,課堂秩序挺好,幼兒在學的過程中也很開心,幼兒能大膽用完整、清晰的語言進行表述,語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本次活動是讓幼兒知道特殊交通工具的名稱以及用途。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教育要有意識地瞭解幼兒探索的情況,並幫助幼兒完成探索結果的表達。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篇49:社會小班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孩子,剛入園,對幼兒園的環境不熟悉,每天都哭着不想來園。所以我設計這個教學活動,帶幼兒參觀園內,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環境,使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熟悉幼兒園環境,知道幼兒園的活動室、辦公室、廚房、衞生間等名稱和主要用途,使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2、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場所的名稱。 難點;名稱的用途。

活動準備

佈置室內外環境[娃娃角、玩具腳],將大量的玩具、材料放置活動角內.

活動過程

1.向幼兒介紹幼兒園的名稱,帶領幼兒看認班牌,使幼兒知道自己欽州市偉才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

2.帶領幼兒到中、大班教室參觀,到操場、廚房、教師辦公室、衞生室、衞生間參觀。

3.邊參觀邊介紹名稱、用途。

4.使幼兒知道教室是幼兒學習和活動的地方;操場是幼兒運動、遊戲的地方;辦公室是教師工作的地方;廚房是為幼兒做飯的地方;衞生室是為幼兒看病、喂藥的地方;衞生間是幼兒洗簌、大小便的地方。知道幼兒園的教師、阿姨都是為幼兒做事的,有事可以請他們幫忙,要愛他們,會向他們問好。

5.欣賞、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教學反思

邊參觀邊介紹名稱及用途,見到別人要打招呼,再運用到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