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窮人》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6K

《窮人》教案【新版多篇】

理解:“窮”人(精神上的富有 篇一

第二課時

窮人教案 篇二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沙俄時代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美好心靈。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展開合理的想象,續編《窮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桑娜的行動和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2.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聽寫詞語。

搖籃 圍裙 烤鵝 凍僵 火焰 薄紗 櫥窗

灌進來 暖烘烘 聖誕樹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檢查預習

1.《窮人》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讀過他寫的什麼文章?讀過他寫的《跳水)

2.《窮人》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誰能用兩三句話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説一説?(請兩三個學生説説,大概意思正確就行。)

3.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濺、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1.開火車朗讀課文(按座位順序每人朗讀一段)。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2.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可以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講漁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從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從第十二自然段到結束是第三段,講漁夫回來,聽説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讀課文

1.同座互相練習朗讀。

2.指名分段朗讀。

五、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每個字寫兩遍,能組成詞的組成詞寫。

六、佈置作業

根據課後“思考·練習”第一、二題,進一步自學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閲讀理解課文第一~三段。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導抓住重點語句閲讀理解

1.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窮人》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要抓住重點語句來閲讀思考。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畫出了哪些重點語句?還有哪些不懂的語句?請提出來。

2.學生提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語句,大家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二、指導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從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樣?(生活很艱難。)怎麼看出來的?

(學生讀講有關的語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艱難,課文中為什麼説“這間漁家的小屋裏卻温暖而舒適”呢?

(從兩個方面來體會:首先,“温暖而舒適”是對照屋外的寒風呼嘯來説的;第二,這個“温暖而舒適”是靠漁夫冒着生命危險和桑娜的勤勞能幹來維持的。)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桑娜在把兩個孩子抱回家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她沒有怎麼想)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個句子中看出來的。)

3.從“非這樣做不可”這幾個字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非這樣做不可”,就是應該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桑娜抱回兩個孩子的時候,想也沒想,只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充分表現了桑娜善良和樂於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4.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以後,桑娜是怎麼想的?(她覺得沒法對丈夫説,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會揍她。)她為什麼這樣想?(因為生活實在太艱難了,丈夫的擔子實在大重了,再增加兩個孩子,這不是鬧着玩的。桑娜這樣想,是為丈夫擔心。)

5.從“嗯,揍我一頓也好”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桑娜想“揍我一頓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兩個孩子,肩己寧願捱揍。從這裏、我們叉一次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和樂於助人。)

四、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漁夫聽説西蒙死了是怎麼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趕快把他們抱來。)

3.從“我們總能熬過去的”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這個“熬”字,説明漁夫準備過更艱苦的生活。從“總能熬過去”可以看出,漁夫已經下了決心,不管有多麼大的困難,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説明漁夫和桑娜一樣,很善良。樂於幫助別人。)

五、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練習要求:把整篇文章連起來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在練習本上,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寫一寫。

2.學生按要求練習概括中心思想。(課文通過漁夫和桑娜主動收養鄰居西蒙死後留下的兩個孩子這件事,讚揚了漁夫和桑娜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3.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地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寫了桑娜家生活的艱難,漁夫出海打魚冒着風險,再講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的舉動和她的心理活動,最後講漁夫決定撫養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這樣一層一層講下來,就使我們看到了這兩個窮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到了他們勤勞、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六、佈置作業

1.想一想,漁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後會怎麼樣。

2.看看“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準備聽寫。

《窮人》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簡析:

《窮人》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是圍繞“真情”這個主題展開的。本組課文人物形象鮮明,感情真摯。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從字裏行間體會情感,感受人物的美好心靈。特別注意有關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動及環境描寫的句子,揣摩文章表達方法的學習。而《窮人》是本組課文的開篇之作,是很好的範例。

本文作者是俄國文壇泰斗列夫。托爾斯泰,課文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文章在寫作上特色分明,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心理、對話的描寫,,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根據新課標對高年級語言文字運用的要求,“加強體會、揣摩文章表達方法的學習,注重讀寫結合”。本文可以設定教的內容很多,如細緻的環境描寫,入微的人物的心理描寫,傳神的對話描寫等等。經過反覆的深入解讀,結合本課的思想內容,並根據本年段學生的實際,他們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朗讀,一般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瞭解人物品質,因此,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做出了取捨,把“入微的人物的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避免了一節課上面面俱到,蜻蜓點水。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在學法上,教學生用“自讀自悟法”來學習本課,仔細品味重點詞、句、段,並學會比較閲讀法,做到讀中悟,悟中讀,加強體會、揣摩文章表達方法的學習,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讀並理解本課詞語,如寡婦、勉強,忐忑不安等

2、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 、引導學生感受桑娜和漁夫的美好心靈,認識課文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4 、完成心理描寫的小練筆。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課文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2、完成心理描寫的小練筆。

教學準備:

課件

一、直接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窮人》。

二、檢查預習

讓學生自己畫出預習中不理解的詞語,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提出,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三、初讀感知

(一)、概括課文內容

要求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提醒:我們在概括課文內容的時候,尤其是故事性的主要內容,老師教給你們一個方法:課文主要人物有哪些?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然後在想想,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

提醒:如果這樣概括,還看不出漁夫和桑娜是什麼樣的的人。

如:漁夫和妻子桑娜 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

的漁夫和妻子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

(二)、畫出能看出漁夫和桑娜貧窮的句段。

1、要求學生一邊瀏覽一邊畫出能看出漁夫和桑娜貧窮的句段。

2、交流

師過渡:窮人很窮,但是他們擁有什麼樣的品質呢?

作者通過哪些描寫刻畫他們的善良呢?

四、理解內容,學習表達

師:既然大家知道桑娜和漁夫都是善良的人,那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作者如何通過心理描寫刻畫桑娜的“善良”的表達方法

(一)、品讀心理描寫的句子,學習課文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1、課件出示課文中桑娜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其表達效果

⑴(課件出示):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麪包,菜只有魚。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什麼可抱怨的。

師:這樣的家庭,如果再增加兩個孩子,哪怕是增加一個,他們會過得怎麼樣?

師:這段心理描寫是為了交代故事中的人物情況,這是心理描寫的一種作用。

(過渡語)同學們,我們沒有這樣的生活經歷,但是我們可以藉助作者的語言文字來感受來體會這樣的生活,請再讀一讀。

⑵、桑娜用頭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裏。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桑娜“跳得很厲害”是因為作為母親,她可憐兩個孩子;作為鄰居,她必然關心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而作為需撫養五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她會為今後的生活擔憂。

“覺得非這樣做不可”指必須把孩子抱回家。從中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本性。)

⑶、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説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①、學生認真默讀第二段心理描寫。

②、組織交流:桑娜在繼續等待丈夫歸來的時候想到了些什麼?為什麼想到這些?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還(想到)……”來概括地説一説。

引導學生體會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如:桑娜既想到丈夫,又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想到自己的家庭(貧困),還想到西蒙的兩個孩子。引導學生體會當桑娜抱回孩子後,內心活動前後矛盾的心理。但無論如何也沒有動搖她收養孤兒的決心。

③、説説你從這段話中,都讀出了桑娜怎樣的心情。

結合交流,體會桑娜當時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緊張 擔憂

自責 惶恐 害怕 堅決

④、説説:你從桑娜的這些心理活動中看出桑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人)

小結:心理描寫是刻畫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這一段話通過桑娜當時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刻畫出她是一個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人。

2、比較閲讀,體會省略號在心理描寫上的表達效果。

(課件出示):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麪包,菜只有魚。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説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比較寫法

(1)、第一段桑娜在沉思,想得有條理,沒有省略號;

第二段有省略號,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時斷時續的,逼真地寫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提醒學生注意,在閲讀過程中,理解語言文字的同時,標點符號也是不可忽視的。)

(2)、作用不同。第一段介紹情況,第二段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品 質。

五、學寫漁夫的心理活動,體會他的善良

(一)、下面我們也來寫一寫心理描寫,要求用上才學到的心理描寫的方法。要寫出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要表現出人物的思想品質。

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他想:

提醒:同學們可藉助漁夫後面對桑娜説的這些話進行揣摩。

(二)交流小練筆

小結:心理描寫是刻畫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這節課我們正是通過這樣的心理描寫感受“漁夫和妻子桑娜不顧貧窮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美好品質。

六、總結

這就是作者筆下的窮人,生活貧窮,但保持着人善良的本性。

齊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能為別人付出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的生活寧可自己受苦的人是不尋常的人,這類人必定有高貴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靈!

《窮人》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詞,會寫6個生字,正確讀寫“擱、掀、魁、黴、裹、怨”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小組合作的方法,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故事),學習作者通過環境、心理等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並明確女主人公桑娜的人物形象。

3、學生通過了解文章內容,感受俄國窮苦人民富有同情心、愛心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梳理本文的主要內容,明確女主人公桑娜的形象。

【難點】

感受俄國窮苦人民富有同情心、愛心的品質。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窮人”二字,提問學生看到這兩個字有什麼想法以及自己想到了什麼?接下來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課文,它也主要講到了處於沙皇黑暗統治下的俄國窮苦人民,那在這篇文章裏又説到了他們的哪些事情呢?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將文中不認識的生字詞圈畫出來,老師通過ppt進行正音以及書寫指導。

(擱、掀、魁、黴、裹、怨等)

2、同學們,接下來大家再次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這篇文章主要敍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明確:一位漁夫的妻子桑娜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來到鄰居西蒙的家中,發現西蒙死後,在一系列的心裏掙扎過程之後,毅然決定收養她的兩個孤兒,並最終與丈夫——漁夫決定一起撫養這兩個孤兒的故事。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三)抓住重點,體悟道理

過渡:我們知道在那個夜晚桑娜一家以及鄰居家發生的事情之後,大家覺得在這篇文章中,女主人公桑娜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來?(學生進行思考,然後小組合作,討論,教師總結)

1、“桑娜用頭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裏。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她把這兩個熟睡的孩子放在牀上,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連忙把帳子拉好。”

明確:桑娜自己家裏過得也很拮据,所以,在她想着要收養鄰居家西蒙的孩子時,她心跳很厲害,另一方面,也是在擔心自己的丈夫可能會不同意,但是“非這樣做不可”足以體現出女主人公桑娜的善良、有同情心、關心他人的高尚品質。

2、“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説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

明確:此段運用神態描寫以及心理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位賢妻良母型的善良的女主人公桑娜的形象。“蒼白”“激動”可以體現出桑娜此時此刻心理的跌宕起伏。

3、分組朗讀——班裏學生六人為一小組,朗讀有關桑娜以及漁夫的動作、語言、以及心理等描寫,從而深刻體會女主人公桑娜的人物形象。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桑娜一家人身上發生的事情,並且從他們的經歷中我們也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啟示。那接下來,大家大膽想象一下,如果當時漁夫不同意收養兩個孩子,後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下節課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五)課後作業

找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相關作品,並向大家分享讀後感。

《窮人》教學設計 篇五

【設計理念】

《窮人》是俄國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根據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主要通過讓學生感情朗讀、思維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

具體設計有以下幾點:

首先,抓住教材特點,長文短教。在學生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課文,提出疑問後,進行啟發引導,直奔中心段。這樣,就能夠在有限的40分鐘內,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其次,在學生劃出“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句子”後,針對桑娜的做法談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對省略的內容補充、想象;在學生找出並劃出“能體現漁夫‘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語句”後,又進一步讓學生對漁夫、桑娜和孩子們的將來進行想象,體會出窮人勤勞、淳樸和善良的本性,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好品質。這樣不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使他們從中受到愛的教育。再則,讓學生充分地讀,使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好品質。

2、理解不懂的詞語。

3、通過補充省略的內容,提高想象能力。

4、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言行,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

【教法】

〖情境教學法〗

1、以教師飽含情感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

2、讓學生在心領神會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並以感情的朗讀去表達情感。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談話導入,放課件,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交流對作者的瞭解。

(目的是使學生養成課前查閲資料的好習慣,培養他們整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讓學生用最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説出是怎麼概括出來的。

教師評價。

(這一步是為了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讓學生找出文中最使自己感動的段落,並從中提出疑問。

教師根據學生髮言,提出這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桑娜和漁夫那麼貧窮,為什麼還要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其它問題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討論交流,自行解決。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合作興趣,樂於探究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激發想象

學生讀8~11自然段,劃出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句子。

1、指名讀劃的句子。

2、出示課件

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學生針對“桑娜覺得非這樣做不可”,談自己的觀點,並説出理由,從而體會出桑娜這個人善良的本性。讀這句話,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出示課件)她忐忑不安地想:“她會説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她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指名讀這段話,其他學生仔細觀察,看看這短話有什麼特點。

再讀這段話,邊讀邊感受,此時此刻,桑娜的內心都有什麼變化。[進行朗讀訓練——省略號的讀法]

讓學生想象補充五個省略號的內容和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桑娜極其複雜、矛盾的心理和她“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

(一是讓學生通過想象感受人物複雜的、矛盾的、變化的心情,二是抓住教材特點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三是體會列夫。托爾斯泰這位大作家、這位文學巨匠遣詞造句的高明之處。)

四、深入探究,拓展思維

1、學生找出並劃出能體現漁夫“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語句。

2、出示課件

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

通過對“熬”進行換詞練習,對漁夫、桑娜和孩子們的將來進行想象,體會桑娜一家歲月的艱苦、生活的艱難,體會漁夫“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優秀品質。

五、總結全文,昇華中心

師生互動:教師進行課堂小結,同時讓學生想象窮人富裕的一面,使文章中心得到昇華,最後得出結論: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設計】

20 窮人

—→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桑娜

漁夫

—→心驚肉跳—→忐忑不安←—平靜下來←—

【課後反思】

這節課結束之後,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時,每節課教師都是主人,串講串問,有時學生脱離軌道馬上拉回來,生怕浪費一點教學時間,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有時又害怕學生造成尷尬的場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質疑問題,都是“蜻蜓點水”,有時甚至牽着他們走。可今天這課堂,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學的輕鬆,學生創造的火花也在不斷閃爍。真正讓我體會到了“學生不是有待灌滿的容器,而是等待被激活的精靈。”

一、教學本課時,學生能與教師積極互動,課堂氣氛活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參與率高,課堂收效明顯

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怎樣‘熬’過艱難貧窮的日子”這一環節時,問題剛一提出,同學們的小手便紛紛舉起。等叫到王仙意同學時,他站起來,堅定地説:“他們會靠着勤勞的雙手,一天天長大,去跟着列寧推翻沙皇統治。”我聽了好激動,立刻評價説:“你真了不起!是的,這是一條能徹底改變窮人命運的出路。事實正是這樣,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剝削統治,使俄國所有窮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王仙意同學能結合時代背景,能把社會課上學到的知識與本課內容聯繫起來想象,實在難得。我心裏確實為學生這一合理而富有創造力的想象而高興。仔細想一想,學生之所以能出現如此精彩的發言,正是因為這一問題觸動了學生情感的琴絃,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想象的願望,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教師提問開放靈活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二、《窮人》的教學片斷中,我努力創設了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自説,自讀,自評,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説出感受,讀出感受。有的説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説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甚至説因為桑娜擔心要讀得慢,而有爭議的説因為桑娜緊張、着急要讀得快……教學中不僅讓學生“解讀”,更引導學生“創讀”,甚至允許“誤讀”。而從另一個角度,學生們從讀中也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冶。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

《窮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六

教材分析:

《窮人》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一篇課文,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課文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

知識與技能:學習10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讀自悟,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交流,加深印象;通過朗讀,積累好詞佳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

1、體會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2、感受窮人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課前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一份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談話,導入新課

1、介紹作者及背景

同學們一定聽説過世界上著名的一位大作家托爾斯泰吧?誰能説説他是哪車的作家?是一位怎樣的作家?又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教師補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偉大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晚年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敍事詩《窮人》改編成一篇短篇小説,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2.課題引入

板書課題:窮人。學生讀題。《窮人》是托爾斯泰的一篇小説,“窮人”是一個包括範圍很大的詞語,課文為什麼用它來做題目?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全班交流。

3.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主要寫的是漁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顧自家的困苦,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

4.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⑴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可以分為幾段?

⑵給課文劃分段落。

⑶指名反饋,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寫漁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風呼嘯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寫桑娜抱回了西蒙的兩個遺孤,內心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寫漁夫回來後知道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抱回兩個孩子。

三、學習課文,感悟“窮”

2.學生自學課文,探究窮人“窮”在哪裏。

3.小組交流,暢談對“窮”的理解。

4.指名反饋,多角度感受窮人的“窮”。

⑴從屋內的擺設看出“窮”。

“古老的鐘嘶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裏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

⑵從孩子的吃、穿看出“窮”。

“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

黑麪包,菜只有魚。”

“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

⑶從桑娜和漁夫的忙碌看出“窮”。

“丈夫清早駕着小船出海,這時候還沒有回來。桑娜聽着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呼,感到心驚肉跳。”

“丈夫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麼也沒有打到,還把網給撕破了。倒黴,倒黴!天氣可真厲害!我簡直記不起幾時有過這樣的夜晚了,還談得上什麼打魚!謝謝上帝,總算活着回來啦。’”

5.教師小結、過渡:漁夫每天早出晚歸地捕魚,即使是在風暴襲擊的惡劣天氣裏,仍冒着寒冷與危險出海;而桑娜也從早到晚地幹活,即便他們這般勤勞,也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麪包和魚,足可見他們是多麼的窮苦,簡直是在煎熬中度過。而鄰居西蒙窮得沒錢看病,只能死去,這窮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過窮是很窮,但桑娜家的小屋裏卻充滿温馨。

6.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間漁家的小屋裏卻温暖而舒適。”

⑴“温暖”是指爐火未熄滅,與外面的寒風呼嘯形成對比。

⑵“舒適”是指地面乾淨,食具閃亮,孩子安睡,與丈夫在狂風大浪中打魚形成對比。

⑶通過對比,體會桑娜的勤勞能幹,也體會漁夫一家的生活雖艱辛,卻也很温馨。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麼的貧窮、艱苦,但他們卻頑強地生活着,用自己辛勤的付出維持着生計。漁夫為了一家人甚至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與風暴出海打魚,生活的艱辛幾乎把他們逼到了絕境。然而,就是在這般艱難的情況下,漁夫和桑娜還是主動收養了鄰居的兩個孤兒,我們等下節課再來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

五、作業設計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後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