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設計培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W

教學設計培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單元主題教學培訓感悟心得 篇一

一、激趣導入,引出主題

在我們語文教學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成功不成功,開頭五分鐘。”所以説成功的導入對整堂課有着很大的影響。要想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度教學目標,要實現強化主題閲讀教學的目的,激趣導入、創設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之一。

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圍繞“緬懷革命志士”這一主題,組織了追憶革命先輩感人事蹟的四篇課文,表現了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不同事蹟的人物共同的理想與信念: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輩對革命的忠誠,對革命的堅貞不屈,對人民的忠誠都體現在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描寫上。在教學時,我先播放了幾個革命戰士英勇搏鬥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激烈戰爭場面的視頻資料,讓學生邊聽革命歌曲《五月的鮮花》邊觀看視頻,切身感受當時戰爭的激烈,革命志士的奮不顧身。然後交流自己的感受,並説出自己知道的革命英雄的名字,我接着以飽蘸感情的話語進行導入:“是啊,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我們並不陌生,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走近革命志士,感受他們的偉大。請同學們讀一讀本單元的導語,看看本單元是圍繞怎樣的專題來安排文章的。”學生很快大聲説:“緬懷革命志士”。“好,從今天開始,讓我們認真閲讀本組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革命先輩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的。這樣一放(放視頻)一導,課堂氣氛陡轉熾熱,學生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並且他們已明確了本組文章的學習任務。“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我已收穫了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二、瀏覽課文,驗證主題- 首先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目錄,看看精讀課文有哪些?略讀課文有哪些?接着快速默讀(瀏覽)課文,自主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革命志士的優秀品質,最後全班交流默讀課文的收穫,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教學注重了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並概括文章內容能力的培養,更讓學生從整體上對本組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做到心中有數,為下一步將課文與課文之間的整合打下了基礎,遵循了“單元主題教學”的整體性、整合性。

三、圍繞主題,形成體系

新課程下的語文課本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設計編排,單元內各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一主題進行呈現、展示。“單元活動主題”是貫穿整個單元教學的主線,單元活動主題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思維活動的實際情況,達到單元訓練重點的目的。我想“單元主題”就像高高矗立的金字塔,單元內的每篇課文就是托起金字塔的一塊塊基石。只有對這些“基石”進行系統化的累砌,地面上才有可能出現金碧輝煌的“金字塔”;若“基石”東一塊西一塊,何來“金字塔”的聳峙雲天?所以説,我們只有對單元內每篇課文的教學進行系統化設計,才吻合新課程語文讀本的編輯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凸現和實現單元主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功能,才能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學習,能主動積極的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對文化的積累。

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編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文章的敍述順序,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通過認真閲讀感悟讓學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紀念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懂得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而訓練的重點是認真閲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怎樣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的描寫表現革命先輩對革命的忠誠、堅貞不屈,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生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我根據這一單元的編排目的及訓練重點,進行系統的教學設計:

(一) 感悟革命豪情,學會品析人物。

《十六年前的回憶》既要學生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後與敵人作鬥爭的事蹟,接受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更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李大釗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及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領悟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表達方法,提高閲讀能力。學會品析人物是自主閲讀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因此,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來體會和感受人物高貴品質的讀書方法。在教學時,基於學生對李大釗不是很瞭解的原因,我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李大釗的資料及李大釗被捕時革命形式的資料,拉近學生與李大釗及當時背景的距離,為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教學時,我破題導入,以“憶”作統領提出問題:課文寫得是誰的回憶?回憶了誰☆☆?回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自主思考,參與討論,解決問題。在學生了解了課文主要內容和敍述順序後,進一步問學生“你覺得李大釗是個怎樣的人?”以此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李大釗語言、動作、神態的句段引導學生感悟深入理解課文。此時,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課文邊思考,畫出描寫李大釗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並簡單寫下自己的感悟。例如句子“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説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着。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神態、動作描寫進行深入體會,想象李大釗當時的表情及心情,並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在有所領悟的基礎上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李大釗面對敵人的臨危不懼及對革命事業的信心。讓學生通過對本課地學習,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學會品析人物的基本方法。總之,教學時,避免過早地主觀設定重點句段,造成學生對課文片面的理解,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二)巧用讀書方法,感受人物品質。

讓學生在有了一定的品析人物能力的基礎上,試着獨立閲讀,獨立品析人物,體會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感受革命先輩的偉大,激發崇敬、緬懷革命先輩的思想感情。《燈光》《一夜的工作》兩課的教學充分信任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自主體會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讓學生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體現人物高貴品質的語句體會郝副營長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不惜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受周總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人格。總而言之,就是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閲讀實踐中。

(三)巧設辯論,樹立人生理想。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是一篇演講稿,屬論説文範疇。文章論點鮮明,開篇點題提出中心論點: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然後從三個方面説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首先提出要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也就是人生的價值,藉此話題我跟學生説“理想是人生導航的燈塔,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併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奮鬥,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有意義。”以“我的理想”為辯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辯論,通過辯論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革命志士的無私奉獻,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增強為自己有價值的人生努力的意識。

四、單元活動,拓展延伸(細講)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程資源,有兩大核心組成:一是課堂文本資源,二是課外文本資源。課堂文本資源是有限的、單一的,用葉老的話説“教材永遠只是一個例子。”要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單靠課堂文本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大課外閲讀。那如何進行課外拓展,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強化文本主題對學生的心靈衝撞力呢?

(一) 圍繞主題,課前指導閲讀。

有些課文所講述的事情,與我們尤其是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難以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針對這種情況,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相關資料,學習新課文前我根據學生蒐集的情況進行資料補充,在師生蒐集的資料助讀下,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有時還引進報刊雜誌中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幫助學生將課文內容拉近我們的生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與作者產生心靈共鳴。

如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時,同學們可先通過上網或查閲書籍來蒐集有關李大釗的資料,看有關李大釗的影視作品,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從而感受李大釗的革命精神,真正理解課文內容。,

(二) 圍繞主題,課後指導閲讀。

為了能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學完課文後我組織引導學生自主有效閲讀交流《經典閲讀》的三篇文章,進行鞏固閲讀,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這一重點內容。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重點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來表現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課後還可以推薦學生閲讀有關革命英雄的書籍,進一步感受革命英雄的高貴品質,並掌握作者的這一寫作方法。

還有些課文節選自長篇作品中的片斷,學完課文後,可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找來原著讀一讀,這樣,既可以擴展知識面,同時又能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如學完《魯賓孫漂流記》後,向同學們推薦《魯賓孫漂流記》來閲讀,開闊學生的視野。

(三)圍繞主題,讀寫結合。 著名作文教學專家丁有寬説:“讀寫結合,事半功倍,讀寫分離,兩敗俱傷。”閲讀是寫作的基礎,讀寫分離,既不利於閲讀能力的提高,更有害於作文能力的培養。進行單元主題教學,教師不僅要整體把握單篇文章內容的特點,還應找準讀寫結合點,讀的重點應該成為寫的重點,也就是注重對文章內容的拓展理解、生活化解讀和對作者思想、人格的深入認識、評析的寫作,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感悟能力。

如: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此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指導學生通過學習,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教學時,我把“口語交際·習作六”、“回顧·拓展六”、“課外書屋”的教學內容交叉、融合,我先讓學生先閲讀“口語交際”的三則小故事及“課外書屋”的漫畫,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這三則小故事和這組漫畫的看法。接着,聯繫自己的實際,想一想在生活中,是否有過類似的故事,給小組內的同學講講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然後,指導學生閲讀《回顧拓展六》中“交流平台”,細細體會文章寫作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描寫方法,並請學生試着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這樣通過老師的講解對人物進行賞析,到學生獨立品味語言賞析人物,再到把從中學到的有關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層層遞進,一步一步地達到教學目標。

我們已經走過了新課程改革的幾個春天,讓我們繼續踏着這春天的腳步,進一步探索“國小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通過我們的探索與實踐,“國小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會給我們萊城區教育的發展插上理想的翅膀,成就我們的學生,成就我們的老師,成就我們的學校,成就萊城教育的明天!

語文大單元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二

大道至簡,道不遠人,歲月清淺,學無止境。在10月下旬兩天的培訓中,我深入學習了什麼是大單元教學、為什麼要進行大單元教學以及如何進行大單元教學。經過此次學習,我瞭解了“大語文”的概念,我的教育理念又有了新的改變,教學思想有了新的更新。

一、聚焦——目標教學先行

房院長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課堂教學原本是‘打靶’,我們有時卻在打獵。”打靶課堂,人人有”箭“,方向一致,精準學習。而“打獵”的課堂,老師有箭,知道方向,優生有箭,中等生在到處找箭,方向各異,薄弱生手中無箭。

這個説法生動地講出了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學習目標既要能體現課程標準,又要貼近學生實際,做到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讓學習有方向地學習。記得在聽徐主任公開課《精衞填海》時,徐主任單獨用一張PPT把當堂課的學習目標展示了出來,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很明確的“靶”,能夠引導學生那節課要“到哪兒去”。

二、育人——創設情境教學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創設情境教學對於學生思維發展、個性品格發展的重要性。我們的教育、課程體系在教給學生抽象的、符號化的知識之外,更應該讓學生在社會生活情境、學科認知情境和個人體驗情境中,在自然和社會這個大課堂中豐富自己的大腦。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這個世界,就作文吧是學習的最大情境。

以《涼州詞》這一首古詩教學為例,在講授過程中,我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想象他們就是即將出徵的戰士,對酒當歌之際,他們可能會説什麼、想些什麼?其次,我配上音樂情境,讓學生帶入感情進行誦讀,學生在這兩個情境中更好地體會了將士們的愛國之情以及他們為國捐軀的悲壯。

三、提質——引入導學案

要想學生學得好,老師一定要教得好,大單元教學的主陣地依然是在課堂中。上好每一堂課是拿下這一主陣地的必要條件。而導學案的引入是基於核心素養下學生實施自主探究的重要渠道,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樑,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培訓當天我們6人組成的小組親身體驗了一場導學案的設計活動,我們這一組是多學科老師組成的,所以我們共同設計了一份歷史學科的導學案,針對“鴉片戰爭”這一主題,我們從目標、任務、評價等多個維度來設計導學案,任務可分解,評價可實操,能夠大大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我們才能取得進步。教無止境、學無止境、大單元研無止境,讓學生更好地學,無論對學校還是對老師來説,都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命題。

大單元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三

我們都知道:中國小生生性活潑好動,表現欲特別強,富於幻想,敢於創造,而音樂活動的設計的出發點正是使學生不受約束完全出於內心感受、內心需要。它能使學生大膽地、無憂無慮地在音樂的天地中表現自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興趣性,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

因此,音樂課堂活動的開展能夠開發中國小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放學生的智力潛能,使學生成為具有創造力的開拓性人才。在中國小音樂教學過程中,每一次音樂活動又是一項多種感知器官協調工作的感知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音樂課堂活動體現了中國小生新課程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

音樂課堂活動教學模式的建構體現了全員參與,師生互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創新求異等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