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7W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教學常規工作計劃 篇一

為了實施教導工作計劃,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加大教育教學內部管理和督查力度,嚴格過程管理,強化教研教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我校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台階,特制定如下教學管理制度:

一、備課:

1、開學前認真鑽研本學科教學大綱和全冊教材,必須明確本學科在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和教材體系結構,必須明確本學科本學期的重點單元或章節,並對全冊教材作出如下分析:本學年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全冊教材的教學要求、教材的重點及難點、各部分教材間的聯繫、教材內容及進度安排。

2、開學初要制訂好學期授課的教學計劃。

3、備課要以個人鑽研為主,通過鑽研明確知識的重點、難點,分析學生理解中的難點,挖掘教學內容所包含的思想滲透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切入點。

4、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加強集體研究。每兩週安排一個晚上為集體備課或教研組活動時間。集體備課時,備課組成員輪流擔任主講人,備課必須備教法、還要精心備學法,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備課基本上要求做到“三統

一、五不統一”。即進度(包括單元測驗、期末考試)要統一,尺度(深度、廣度、容量、密度)要統一,百分之八十的練習內容要統一;教學步驟不強求統一,教學方法不強求統一,百分之二十的練習不強求統一,板書安排不強求統一,教材難點不強求統一。通過集體備課,集思廣益,互相學習。

5、教師要認真寫好備課筆記,達到以下要求:

(1)切合教材、任課教師和學生的實際。

(2)整本教案用鋼筆書寫,墨水顏色一致。沒有錯別字和不規範的字。

(3)教案要有單元分析。

(4)一個課時一份教案,禁止備通課。

(5)每課時教案要寫明課題或教學內容。

(6)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包括知識、能力、技能及思想教育的要求。

(7)有教學的重點、難點。

(8)有課時安排及教學手段。

(9)教學過程的設計:

ⅰ。設計好啟始環節。

ⅱ。以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間的聯繫為序,寫清教學的層次和環節。每個環節要寫清施教的意圖,精心設計好各環節中的課堂提問和訓練內容、形式及要求。提問要有準確性,能抓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提問要有啟發性,能激發求知慾,能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髮展思維能力;提問要有廣泛性,能從實際出發,面向全班學生。

ⅲ。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要有清楚、準確的註釋,並有突破的措施及方法。 ⅳ。教學環節中要體現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及手段,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的激發,對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應有明確的要求。

(10)板書設計是教學中加強直觀性的有效輔助手段,因此要精心設計板書,要能體現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有助於學生理清教材脈絡,掌握重點和難點。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繫及規律性的總結概括,有助於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要有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受到思想教育。

(11)寫明課堂練習內容及課後作業。

(12)有教學後記或單元小結。

6、學科的練習課、鞏固複習課均應有備課筆記。

7、語文學科的説話課、習作課單獨備課,寫清題目、要求、指導、範文、講評等內容。

二、上課:

1、上課前整理好服裝,檢查面容,做到整潔、乾淨。不戴有礙教學或分散學生注意力的飾物,不化濃粧。體育教師要穿運動鞋。

2、教師上課前要熟悉一遍教案,準備好教學用具,預備鈴聲響後,迅速趕往教學崗位,不遲到,中途不得離開教學崗位,不得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除有計劃地安排聽課、領導隨堂聽課,任何人不得隨意在上課時進入教室找人或談事情。教師上課要關掉通訊設備,更不得外出接電話。下課不拖堂,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3、嚴格按課表上課,不經教導處同意,不得自行調課、停課、讓課、合併上大課或安排自習課。

4、教師要注意培養、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課堂常規,如:上課起立,師生問好;坐姿端正;下課起立,師生告別。

5、上課要實施課時計劃,組織教學要嚴密。正確處理好課堂中的偶發事件,穩定學生情緒,不在課堂上長時間處理學生問題。科任課上出現的問題,教師決不能推給班主任,自己撒手不管,可在課下請班主任協助解決。

6、課堂結構合理,注意學生的信息反饋,搞好課堂調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7、教師上課要精神飽滿,態度要親切自然,語言要文明規範,生動、形象、具有啟發性,講普通話。講課聲音適度,努力創造一種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一律站姿上課。

8、傳授知識適度,基礎訓練紮實。注意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堅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上注意教學衞生,使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等姿勢。

9、課堂教學要不斷改進教法,要充分利用教具、學具、電教媒體,使學生易於接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按“五導”(認真編導、積極誘導、靈活開導、學法指導、當好向導)、“五多”(讓學生多讀、多想、多議、多講、多練)的基本原則進行雙邊活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努力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效率。

10、板書安排合理,字跡規範工整,大小適度,筆順正確。

11、課上嚴禁大聲訓斥、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得將學生轟出教室。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通過這次綜合大組的教研與常規培訓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意識到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還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今後還應該學習中更好的完善自己。

首先,在備課方面,要加強集體備課,提倡集體的勞動智慧。每次的教研活動都是由我們各個成員各自備出一節課,中間穿插組員集體磨課的環節。但是我們集體備一節課的次數偏少,還未試過將大家的智慧結合。可以由組長定課題,再利用説課討論形式進行集體備課,修改,試教磨課,再導出一節完整高質量的課。集體備課要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制度、有時間、有地點、有檢查、有具體內容記錄。

其次,在上課方面。就如我們組長所言,由於ppt的廣泛運用,導致我們簡筆畫能力的直線下降,這必須引出重視。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課件來導入和完成。有了多媒體,讓我們變“懶”了,甚至是一個圈圈都打在ppt上,其實沒必要,更沒有必要每天對着電腦花那麼多時間做精美的課件,這樣學生也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了教研組長楊成梅老師的課,一堂看上去枯燥無味的詞彙語法課,在她的帶領下上出了極具喜感的效果。而她並不是憑藉多精美的課件,而只是由黑板上的幾個圈圈畫畫,就生動地引出了兩隻小豬的故事。

再次,質量評測方面,要加強組內協作命題,更新我們英語組的試卷庫。課件庫已經在上個學年全部添加完成,但是我們的試卷庫卻還沒有,可以考慮再建立一個試卷庫,裏面包含所有命題需要的課文圖片,每個老師手頭現有的試卷資料,單元練習等,再以冊整理分類。既方便我們今後評測,也方便我們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組內協作命題。

學習教學常規心得體會 篇三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我認為這只是一種手段,它是一種宏觀上的要求,一種客觀的、理性的教學常規的制度。我們的教育目標應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轉變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努力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我們的教育應該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師的素質為目標的。目標雖然明確,如果沒有必要的手段,也是很難保證目標的達成的。因此我認為落實《國小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應該是一種管理手段,我們應該把它作為學校教學管理最基本的規範來加以認真落實,以期能有效地達成我們的教育目標。這次教育活動的開展,對於提高教職工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師德水平,提高依法執教的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參加這次學習活動,體會頗深,下面我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領會教學常規的特點

學校教學常規主要體現了這些特點:以人為本,與時俱進;教學基本要求與《國小教學常規》管理相結合。從這些特點,本人從中體會到:我校的教學常規注重教師教育思想的培養,教學理念的更新,學校教學常規的指導思想是:“面向全體、分類指導、張揚個性、全面發展、主動發展”,要求通過科學、規範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愛學習的精神;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還有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提高”的過程,共同提高就是對過去的那種傳統式教學、灌溉式教學進行了徹底的更新,既承認了學生的主體性,也強調了師生的平等性。我們以前的課堂總是教師居高臨下,教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即使有何不懂也得裝懂以維護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尊嚴與權威。“共同提高”就是承認了教師的不足。“教為學服務”説明了我們的教學不再是單邊的教師活動了,而更多的是落實在學生身上的一種“服務”,因此,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而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會充滿活力,充滿樂趣。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課堂教學評價也相應地將主要評價指標指向了學生,教學評價部分提的更新穎。評價一堂課不再只是看教師的“表演”了,而更多的是看學生的發展。新常規還提出要把學校建成“自主學習型組織”,教師成為“引導型教師”,這是對學校、教師面向未來的要求,是不斷髮展、與時俱進的思想體現。常規中提到:備課要了解本學期教學內容和要求,掌握教材特點,熟悉各單元內容聯繫和重點要求,寫出詳細的學期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安排。我通過學習更加意識到備課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態度;研究教學目標要求、教學重點難點、能力和情感態度;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因此,不難看出學校教學常規對備課要求不僅保留了傳統的教學基本要求,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新的發展性要求,如,撰寫教案時,要求先有同年級教師集體備課,每個教師提出不同的見意,怎樣教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怎樣教能分散學生的難點,這樣體現了靈活性與人文性。我校在備課方面就有所創新,我也有所嘗試,經常在備課上下功夫,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創造性的寫教案。

二.深刻體會教學常規的作用

教學常規,首先是能規範我們的個人教學行為,它規定了我們計劃的制定、備課的撰寫、上課的要求、作業批改、幫助與輔導、教學評價、總結等方面要求,使我們的教學常規逐步轉化成教學習慣。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學校教學常規包括制定教學計劃、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複習與考試等內容。特別是關於教材使用這方面的。“要正確使用教材和教學資料,變教教材為用教材,要根椐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科書,實現課程資源有機整合。實現對教材內容的再創造。”關於這點我最有感觸。如:平時我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新課的教學我會隨地取材,要是同學們參加了活動,我就及時引導他們把自己的見聞、感受等統統拿到課堂上來,在班內展開討論。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部分同學的學習水平在漸漸提高。還有關於獲取信息方面也説得很好,“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富有針對性的作業,佈置作業要有彈性,以適合不同發展程度的學生。”不是嗎?機械重複的作業能給學生帶來什麼?只有加重負擔,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是在作業中形成,學習的畏難情緒也是在作業中產生,所以佈置作業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師批改作業時更要講究,對那些作業有出差錯的不要過早下結論。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會認為等級都定下來了,還訂正什麼?所以要留個機會給學生自主評價、自主訂正的,這樣才有實效性。

教師必須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陶冶學生,成為學生的表率,讓學生欣賞你,羨慕你,教育才是成功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上面制定的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積極吸收其他學校在教學常規管理中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學校常規管理辦法,努力縮小與先進學校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通過學習和討論,我進一步領會了學校教學常規的內容對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規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大意義;明確了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課前準備”、“教學活動”、“作業與輔導”、“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新理念、新要求。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為《教學常規》不但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教師指明瞭工作的方向,消除了教師們在新形勢下對教學常規工作的模糊認識;我們要聯繫實際,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與差距,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實踐。在今後的工作中,只要認真遵循學校的教學常規去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會事半而功倍。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完善的教學常規管理能為教學工作的順暢運行提供堅實的保障。它是教學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規範教師行為,促進教師成長,建設優秀教師羣體的主要措施,更是學校提高教學成績,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依賴。沒有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學校的教學工作如何有效開展,教學質量如何促進提高呢?教學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就必須嚴格遵循教學常規,但要把教學常規做好,就必須從平時做起,嚴格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新學期開學,在學校認真組織下,我學習了《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常規》,通過學習交流,使我對教育教學常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要時刻加強學習,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標準,時刻要求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好的服務於學生。

通過學習新的教育教學常規,我對常規有了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從備課、上課、作業的確定、學生的輔導、評價等,需要教師科學的設計,才能使教育教學達到最優化。

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生命,這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每一位教師都試圖讓自己的課堂充分生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一上課就興奮。這當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時教學當中,卻也有着許多鬆懈之處。因為沒有他人聽課,對自己上課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時是想到這外過度語就説這個。有人説過,沒有人聽課時,也要把它當成有人聽課,這樣才會迅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只有這樣做才會是對自己認真負責,對學生認真負責。

《常規》中明確要求“應做到儀表端莊,語言規範”,學習常規以後,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忍”。當然,如果我在課堂上“講究教態的藝術、語言的藝術,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欣賞,學會用必要的肢體語言表情達意,使學生得到多方位的啟示和感受”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抓牢,也就無需煩惱自己在課堂中的失態。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整堂課的回憶,是對自己課堂中得與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賴的是什麼,下次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我也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應對;失敗了,如何才能成功,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當時自己可以如何應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所以,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備課的停止。課後的反思,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是自身理論的提升;是下一堂課的基礎;是下一次備課的借鑑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論基礎、方法手段,我們就能更漂亮地備好下一堂課。對?這個學期我就很注重教學反思,通過這樣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幫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總之,學習《常規》之後,應該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教師,首先就應將日常的教學常規落實到底、落實到位,在此借用屈原的名言與諸位同仁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習教學常規心得體會 篇五

“教學常規”是一系列教育教學規範中經常起作用的規章制度、工作規程以及保證這些規章制度正常運行的機制。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我能夠嚴格按照教學常規來要求自己,但是認真學習,一路思考而來,發現自己也有一些問題,還要進一步學習改進:

通過教研組組織的這次《國小數學教師教學常規》的學習,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評價依據,同時根據該常規努力改進一些不足之處。

本常規分為五個方面的內容: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作業輔導、教學評價和教學研究。以下主要闡述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兩個方面的一些學習體會。

在課前準備上,作為一個新教師對教材的鑽研是非常必要的,鑽研的深度,決定了理解的深度,也同時決定了學生對該知識掌握的程度。在教學設計之前要求把教材上的所有習題都做一遍,其實這對於我這個新教師來説是不夠的。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深度的要求不僅僅限於教材題目的難度,所以你在教學設計之前,必須把學生所要完成的所有練習都看過,這樣你才能瞭解該知識點學生需要哪些學習技能。在使用手上的人教版教材的同時,利用網絡優勢,瞭解蘇教版等教材對某一知識點的設計,從而博採眾長,更有利於教學。

在課堂教學上,最有感觸的一點便是課堂教學時間分配要合理,結構要科學,一般應在前15-20分鐘完成主要教學內容,學生課內練習時間一般應保證10分鐘左右。由於自己對課堂把握有限,所以更多的時候時候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並不能像自己預先設想的一樣。對學生課內練習的時間並沒有達到需要10分鐘保證的認識,這是以後的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視的一點。

在提倡有效教學,迴歸本色的新數學學習理念之下,需要一改自己經常使用的一問一答的形式,提出更為有效的數學問題,積極引發學生的思考。根據這次數學常規的學習,使自己的數學課堂更趨科學。課前準備,我覺得似乎是原來所提“備課”的深化,更強調了“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大塊。

“有形的”也就是能成文看到的,比如説文本教案,是教師將準備的部分內容,付諸文字,寫於教案本上,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教案。

“無形的”是指教師的本體知識、文化底藴等的綜合表現,如果落實到一節課來説,就是教師為上好這節課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準備,這就很多了,我想是否有以下幾點:

1、備好課標: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同時,把整個九年義務階段的知識全部羅列,細細研讀,便可輕易實現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溝通與整合,對於備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備好教材。拿到教材後一定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並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備好學生。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在準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要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怎樣幫助學生最快最有效的達到學習目標?

4、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教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

5、教學反思是對自己整堂課的回憶,是對自己課堂中得與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賴的是什麼,下次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我也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應對;失敗了,如何才能成功,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當時自己可以如何應對?這個學期我就很注重教學反思,通過這樣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幫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古話説得好“學而不思則罔”,學習《常規》之後,應該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使進步由量變轉化為質變。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教學常規是落實教育教學任務的基本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將日常的教學常規落實到底、落實到位。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些前提條件下,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教學常規不僅是一種制度,更是轉變教師教學理念的有效途徑。教學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就必須嚴格遵循教學常規,進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計劃,作為一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教學常規我們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學常規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就必須從平時打好基礎。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因素,因為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會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即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教學常規,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真正樹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

教師教學常規的出台,不僅使我明確了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還使我產生了緊迫感:只有學好常規,才能自覺地遵循常規,指導自己的教學,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做一個讓人民滿意人民教師。

學習教學常規心得體會 篇七

新學期開學,在學校認真組織下,我學習了“兩個常規”通過學習交流,使我對教育教學常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要時刻加強學習,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標準,時刻要求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好的服務於學生。

通過學習教學常規,我對常規有了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從備課、上課、作業的確定、學生的輔導、評價等,需要教師科學的設計,才能使教育教學達到最優化。

“教學常規”是一系列教育教學規範中經常起作用的規章制度、工作規程以及保證這些規章制度正常運行的機制。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我能夠嚴格按照教學常規來要求自己,但是認真學習,一路思考而來,發現自己也有一些問題,還要進一步學習改進。

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生命,這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每一位教師都試圖讓自己的課堂充分生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一上課就興奮。這當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時教學當中,卻也有着許多鬆懈之處。因為沒有他人聽課,對自己上課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時是想到這外過度語就説這個。有人説過,沒有人聽課時,也要把它當成有人聽課,這樣才會迅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只有這樣做才會是對自己認真負責,對學生認真負責。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整堂課的回憶,是對自己課堂中得與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賴的是什麼,下次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我也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應對;失敗了,如何才能成功,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當時自己可以如何應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所以,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備課的停止。課後的反思,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是自身理論的提升;是下一堂課的基礎;是下一次備課的借鑑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論基礎、方法手段,我們就能更漂亮地備好下一堂課。對?這個學期我就很注重教學反思,通過這樣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幫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總之,學習《常規》之後,應該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在學校認真組織下,我學習了《學校常規管理細則》和《國小教師教學常規》,通過學習交流,使我對教育教學常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要時刻加強學習,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標準,時刻要求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好的服務於學生。

教學常規,顧名思義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規範。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背景下,為優化中國小教學管理,有效地克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正確引導教學改革,提高教學工作的整體效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省制定出了新的國小教學工作常規,並掀起來學習常規的熱潮。通過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鏡子,時刻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學生。

下面就結合近一段時間來通過教學常規的學習受到的啟迪談一下自己對課前準備的感想。

課前準備,我覺得似乎是原來所提“備課”的深化,更強調了“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大塊。“有形的”也就是能成文看到的,比如説文本教案,是教師將準備的部分內容,付諸文字,寫於教案本上,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教案。“無形的”是指教師的本體知識、文化底藴等的綜合表現,如果落實到一節課來説,就是教師為上好這節課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準備,這就很多了,我想是否有以下幾點:

1、備好課標: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同時,把整個高中階段的知識全部羅列,細細研讀,便可輕易實現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溝通與整合,對於備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備好教材。拿到教材後一定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並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備好學生。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在準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要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怎樣幫助學生最快最有效的達到學習目標?

4、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教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按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結合“以學為主,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積極吸收他人在教學常規中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差距,爭取更大的進步。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我們品德教研組通過兩個課時的學習和交流,對國小品德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們認為新課程下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國小品德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們認為教學常規和教學建議只是一種手段,它是一種宏觀上的要求,一種客觀的、理性的教學常規的制度。我們的教育目標應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轉變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努力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我們的教育應該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師的素質為目標的。目標雖然明確,如果沒有必要的手段,也是很難保證目標的達成的。我們應該把它作為品德教學管理最基本的規範來加以認真落實,以期能有效地達成我們的教育目標。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學建議30條》從四大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一是對教學準備的要求;二是對教師教學實施的要求;三是對學習評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四是對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每一方面的內容都十分詳盡,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學習教學常規和教學建議,對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把教師勞動前移,嚴格按照備課要求進行備課,抓好備課、上課環節。不斷學習新課標,理解新理念,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每一個環節,形成課後反思習慣,做好教學札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發展;作為學生應該徹底改變以往被動的學習習慣,轉變學習方法,形成主動學習、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一、認真鑽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數

上課前要整體把握教材,全機瞭解教材內容和目標,分析各冊教材中相關單元的聯繫與區別,明確目標定位,確定課文教學目標,劃分教學課時。並充分查閲資料,準確掌握教學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識。還要做到了解任教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狀況、能力水平和行為習慣等。

上課時,對所有的知識點做到了如指掌,傳授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這樣,學生就會在心裏佩服你,就會喜歡上你的課,上課時也會認真聽講。因此課餘時間,必須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個別差異,明確哪些內容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哪些是難於記憶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錯混的,做到心中有數。要根據學習主題要求和學生特點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獲得體驗感悟。低年級適宜以活動體驗為主,中高年級適宜增強問題探究式教學。

二、注重學習評價,尊重學生特點

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及時進行學習反饋。做好課內外學習活動記錄和評價。以主題單元為單位進行階段性評價和反饋。期末進行必要的書面檢測,結合日常觀察、學習活動記錄、階段性考查、期末檢測等方式,綜合評定學期學業成績。評價主體多元,有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家長和社會評價等方式,評價方法多樣,有教師觀察記錄、學生活動、學生訪談、作品評析、書面測試等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方式、方法,並不斷創新和完善。

這學期,我們在網片教研組的要求下,每一年級段根據教學特點和學生特點,要求設計一份有創造性的期末評價制度,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

三、開發教學資源,重視學科合作

品德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的課程資源是多樣的、開放的,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據教學需要,利用學生的經驗、生活等資源;利用學校、家庭、社區中的各種資源;利用社會教育機構、自然環境資源等注重教學實效。這學期,在教學四下年級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區檔案館、區敬老院等這些社會機構資源,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採訪,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我們教師還應重視閲讀報刊書籍,關注時事新聞,加強科學、歷史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以適應課程教學的要求。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利用其他課程,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品德常規課的教學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更應該加強和重視的教學活動。但是,我們好多品德課任教師都是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實在沒有更多的精力和實力去更多地關注品德教學,所以要將日常的品德教學常規落實到底、落實到位,但這説得容易,做得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