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生養成教育案例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W

國中生養成教育案例

國中生養成教育案例

本班學生徐xx,女,14歲,平時不善言談,孤獨冷漠,不喜歡集體生活,不會關心別人,不善於與他人相處,各種活動不願意參加。

評析:

在現在的家庭裏,一般來説都是家長圍着孩子轉,孩子成了家裏的"中心",家長關心、愛護孩子,然而孩子對家長、對他人往往是漠不關心,這是因為孩子習慣了被照顧、被保護、被寵愛,因而變得冷漠、孤獨、不喜歡集體生活,不會關心別人,不善於與他人相處,侯炳豪就是這樣一個心裏只有"我"字的孩子。偏差的行為習慣導致他心中無他人,將來走向社會也不可能很好地與別人合作共事。

方法:

1.要讓學生懂得與人和睦相處的意義,體驗與人和睦相處的喜悦。

要讓學生知道人總是要長大的,只有在與人不斷地交往過程中,才能增長知識,積累經驗、認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再者,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處能使自己身心愉悦,真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2.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感情是純真的,我就讓他擔任小組長,培養孩子關心他人,與人和睦相處的感情,孩子有了這種感情基礎,就可能產生髮自內心的愛,自覺地為別人着想,把別人的歡樂和痛苦放在心上,使他感到關心別人,為別人服務是一種愉快的事。

3.引導孩子逐步擴大與人和睦相處的範圍。

在孩子的意識中養成"別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觀念,在與同學玩要友好相待,要關心同學,關心老師,如:班上xx同學病了,大家紛紛打電話表示慰問,並捎上一隻大蘋果寫上祝福的話語送給她,這樣不僅給xx同學帶去了温暖和友誼,自己也能從中體會到樂趣,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逐漸知道怎樣與人和眭相處.。

養成教育是一項十分複雜而又十分具體的工作。培養學生任何一種良好習行為慣,都需要做長期的、細緻的工作。

在中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內容,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的關鍵。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是學生從事其他活動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則是優良品德形成的標誌。因此,在中學教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一、養成教育的基本原則

1.注重實踐的原則

養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實踐的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僅是要讓他們明理,而且要重在導行,引導學生從尊師愛幼、樂於助人、刻苦學習、不怕困難、勤儉節約等做起,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會做人,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達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2.因人制宜的原則

養成教育是非常複雜的教育,不盡涉及到每個學生各個體,還涉及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各個方面,由於社會情況非常複雜,客觀環境千變萬化,學生的心理、生理、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狀況等千差萬別,而國家和社會對下一代道德品質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養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異,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

倫理道德的核心是講是非、辨正惡。正面教育就是從提高道德認識入手,擺事實、講道理,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特別是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要注意引導疏通、正面説明。青少年可塑性強,要善於抓住教育的有力時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讓真、善、美在他們的心中牢牢紮根。

4.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針對這一現實,道德教育必須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因為社會經濟形態的不同,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道德水準,人們的道德水準不可能超越現階段社會經濟水平和人們的思想實際;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也不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思想覺悟水平上,應該本着從實際出發,面向未來,逐步提高。

二、養成教育的途經

1.加強實踐鍛鍊

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最簡要的方法就是將道德教育與現實教育結合起來。如要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以開展"今天我當家"、"記住父母的生日"等實踐教育活動,讓學生跟着父母做家務,既體驗了生活,又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培養了他們的自理能力和關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達到道德品質上追去高尚,讓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學會自主,讓父母少操心;在學習上刻苦努力,讓父母稱心。這樣將孝敬父母教育落實到具體活動之中,既加強了道德教育的實踐性,又增強了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從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通過榜樣感召

中國小生具有善於模仿,可朔性強,富於幻想,主動活潑,追求高尚道德的特點。我們應充分運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徵,用榜樣的力量激勵他們。科學家、革命領袖、英雄模範人物事蹟能有效地激勵青少年學生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祖國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貢獻自己的一切。五六十年代作為傳統思想教育重要標誌的"榜樣教育"曾經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保爾、劉胡蘭等英雄人物曾影響了整代人的精神風貌。教育榜樣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其重要的理論原因就是榜樣與偶像的完整結合與和協統一。一些調查顯示,目前中學生對榜樣教育存在有牴觸,他們坦言"榜樣沒有用"或"我們不要榜樣",説明我們在榜樣教育方面存在未被重視的教育"盲點"。

3.加強教師身教

在學校裏,教師每天都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便被無形的大,以為教師講的、做的都是對的。因此,教師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勵學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受到薰陶和教育,全體教師要以身作則,凡要求學深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這無聲的語言,事最有説服力的,他將對學生的道德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4.充分發揮家庭與社會的育人作用

學生日常行為的影響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的力量使不夠的,還需要家庭和社會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學校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與家長溝通,瞭解學生在家的情況,逐步規範學生的日常行為。同時還要與社會各個部門建立聯繫,及時反映學生在社會上的各種表現。根據具體情況認真分析,做到學校、家庭、社會敬愛哦於的同步性。

5.加強檢查評比工作

學校建立健全值周檢查和班級評比考核制度,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監督、檢查、記載,對全校學生日常行為進行檢查評比並定期通報、講評,增大學生參與管理的機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

6.充分發揮班級集體的教育功能

一個班級班風的好壞,集體意識的強弱,道德水準的高低,對集體中每一個成員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影響極大。班級集體如果形成一種高尚的道德風貌,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學生在這個集體中就會受到強烈的感染,無形的鞭策和制約,必然會培養出團結互助、關心他人、嚴肅認真、奮發向上、品格高尚的學生。所以,班主任要把培養良好的班風作為班級工作的重點,認真實施。

7.不斷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力度

學校的基本教學單位是班級,學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為都是通過班主任的教學和班級集體的影響而形成。因此,學校必須抓好班主任這一環節,培養建立一支過硬的班主任隊伍。

三、注重過程,確保落實

1.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一是製作大型宣傳牌,將學校校訓、培養目標等內容書寫其上,時時警示學生。二是將各階段學校重點工作凝練成標語書寫張掛於教學樓前;三是更新文化閲覽櫥窗,同時展出多種報紙;四是對寢室、飲食文化實施規範管理,有機滲透精神文明建設;五是組建校園廣播站,開闢校園新聞、學生生活、好人好事、英語角等專向播音,使學生道德品質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薰陶,從而使學生達到對自身行為進行自我抑制和約束。

2.加大自我教育力度,利用團隊活動、週會、主題班會等活動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專題演講會、討論會、辯論會,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矯正其不良習慣。

3.利用每週星期一的升旗儀式、晨會和週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説理教育,使學生的行為習慣始終不脱離學校要求。

4.以早操、課間操為突破口,加強學生的紀律教育。

5.每年新學期對新生進行軍訓,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集體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