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52W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一

【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理解文中一些詞語的意思;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談出初步的閲讀感受,結合所查閲的資料進行交流,體會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第二課時引導學生圍繞“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句話深入學習課文。在學生自主學習和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學課件展示,學生通過朗讀,感受20世紀的科技發展。在談到人類生活的改變時,引導學生聯繫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談人類的生活從古至今都有了什麼樣的變化,同時結合所查閲的資料,在討論、交流中認識到古人的許多幻想都已經成為了現實,從而深刻地體會到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學習第二自然段時,通過理解“發現”和“發明”之間的關係,認識到科技造福於人類的現實意義。最後,在學習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暢想在新的世紀裏,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感受,體會到20世紀的“呼風喚雨”。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雲駕霧、寄託、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繫、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並能夠運用所學過的方法正確文中詞語的意思。

2、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

3、學習文章的説明方法,提高閲讀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閲讀感受。

教學重、難點

1、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1、查找相關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讀,梳理要點。

1、閲讀“單元導讀”。

2、明確本單元的學習要點。

二、談話交流,激發興趣。

1、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過去的生活相比,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2、引入新課的學習,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解析題目

1、檢查讀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評價朗讀。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生字。

(2)全班交流。

3、檢查詞語理解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

(2)交流“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雲駕霧、寄託、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繫、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的意思。

4、理解題目中“呼風喚雨”的意思。

(1)“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

(2)如何理解題目的意思?

四、交流資料,瞭解作者。

(1)學生交流所查閲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2)教師總結。

五、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快速默讀課文,劃出感興趣的句子,在句子旁邊簡單寫出感受。

3、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查閲的資料。在交流資料的基礎上,初步感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魅力,感受人類生活的變化。

5、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六、總結。

通過學習,我們瞭解了課文內容,感受到在20世紀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是科學技術帶來的。20世紀確實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七、佈置作業。

1、繼續查閲相關資料。

2、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學生談收穫。

3、引入對新課的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談上節課的學習收穫,對學習內容進行再次整理,做以簡單的回顧,同時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初步的基礎。)

二、提出學習要求。

請大家閲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地方你能體會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進行簡單的批註,也可以和其他同學討論討論。

(設計意圖: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地學習,獲得初步的學習體驗。)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對課文內容產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閲讀感受。自己學習之後,通過和小組其他同學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學習收穫,增進對課文的理解。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加深體會。)

四、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句子: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繫緊密的“地球村”。

(1)讀到這句話,你都想到了什麼?

(2)指導朗讀。

(3)課件展示文中所列舉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這麼多成就,你心情怎麼樣?

(4)再讀這句話,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5)誰還能舉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6)20世紀人類取得了這麼多的科技成就。我們怎能不説――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設計意圖:這一句子,展示了人類在20世紀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導學生聯繫所查閲的資料,想到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等事情的意義,想到電視、電話等事物的飛速發展;再通過課件出示有關文中列舉例子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科技的發達;同時,通過朗讀的指導,使學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2、句子:

“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着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

(1)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2)課件展示電視的發展變化:感受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

(3)指導朗讀。

(4)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麼改變,聯繫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談一談。

a、以前是農耕社會,依賴自然;現在,人類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

(課件出示農耕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圖片對比)

b、以前,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汽車等,現在這些事物都有了。

c、以前,人們的很多美好願望只能寄託在神話中;現在,很多願望都實現了。

(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類登月”以及“嫦娥一號”圖片對比)

(5)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這組句子展現了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有自己的體會,但一般比較空泛。因此,通過課件展示“電視”這一常見事物的發展,再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生活的變化,感性地認識到科技改變了生活。同時,引導學生聯繫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對比中感受生活的變化,並通過一些圖片的對比,加深學生的感受,體會到科學技術的力量。)

3、句子:

“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1)課件出示詩句。理解詩句的意思。

(2)指導朗讀。

(3)從這句詩中能感受到科技發展的什麼特點?

(4)課件展示20世紀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談感受。

(5)如果讓你在這些科技成就的後面加上一個標點符號,你想加上什麼?

(6)再讀詩句,加深體會。

(設計意圖:這句詩形象地寫出了20世紀的科技發展。通過理解詩句的意思,引導學生感受科技發展速度驚人、成就喜人。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驗,用課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讓學生加標點符號的目的同樣是為了學生對科技的發展獲得更真切的認識。)

4、學習寫法。

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麼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生活的改變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兩段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回顧,並初步學習到課文的一些方法。)

5、自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設計意圖:將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學習,是為了使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內容,獲得整體上的閲讀體驗,避免出現理解上的瑣碎現象。兩個段落同時學習,學生在對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這一部分的學習,建立在師生對話的基礎之上,通過交流、朗讀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

五、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是誰呼風喚雨?靠什麼呼風喚雨?

2、學生談,教師板書。

3、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理解“發現”和“發明”。

(1)“發現”和“發明”有什麼區別?

課文中舉的這些例子中,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本單元的其他課文中講的內容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2)“發現”和“發明”有什麼聯繫?

4、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設計意圖: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改善了人類的生活。要讓學生弄清“發現”和“發明”的區別與聯繫,辨析用詞的準確性,體會科技在人類生活改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1、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説:“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

課件出示句子:回顧20世紀的百年曆程,科學的確是在創造着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着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紀裏,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奇蹟,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

2、進入21世紀,你覺得科學技術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3、學生暢想。

(設計意圖:學習了課文之後,學生對科學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暢想未來科技的發展,有利於增進學生的學習感受,激發其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六、總結。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又有了什麼收穫?

2、教師總結:

課文一開始就明確地告訴我們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又告訴我們正是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發現和發明,才使得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然後作者用農耕社會和20世紀做以對比並舉了許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準確的語言展現了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和方便。最後,指出在未來的時間裏,科學還將繼續改善我們的生活。

3、朗讀全文,感受20世紀的呼風喚雨。

4、再讀課文第一句話。你想怎麼讀?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中,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學習收穫,理清思路,回顧課文的內容,感受文章的特點。通過教師的總結和回讀全文,進行整體的感受。讓學生再讀文章的第一句話,是為了使學生獲得獨特的閲讀體驗並和大家分享。)

七、佈置作業。

課下,同學們將課文讀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請他們説説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再把他們説的寫下來。

(設計意圖:這項作業是課後“小練筆”提出的要求,也是學生總結學習收穫的好方法,將學生的學習拓展到生活中,有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學    →   發現、發明

↖        ↙

人類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瞭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蹟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閲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説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麼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

師板書: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麼?説明什麼?

師板書: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託願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説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天體 探索奧祕

電視 電話 因特網 飛機 火車 遠洋船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 科學創造神話 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 科技創造奇蹟 改善生活

二、聯繫實際討論感受

設問:

1、想想自己家裏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穫總結提高

總結: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於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四、佈置作業(選做)

1、練筆:

未來的。

2、繪畫:

科幻畫。

3、辦小報:

科技之光。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雲駕霧、寄託、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繫、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閲讀感受。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4、能聯繫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重點: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時間:2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板書:呼風喚雨,問:由這個成語你想到了什麼?(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想到的真多,是呀,呼風喚雨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神仙利用法力使天颳風下雨,現在引申為巨大的能改變自然的力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

3、由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師: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

二、通讀課文,瞭解大意

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學生反饋。

師:好了,課文讀完了,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到底讀得怎麼樣?

(1)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齊讀。

(2)出示填空,使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學生反饋後,齊讀。

三、品讀課文,感悟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

過渡:看來,20世紀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蹟。那麼,人類真的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騰雲駕霧嗎?現在就再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吧。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學生回答後,指出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出示後,全班齊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設問句。

問:靠什麼來呼風喚雨呢?從課文中找一找。老師問,你們來回答好不好?

出示設問句,問:這個疑問句與我們以前學過的疑問句有什麼不同?學生回答後,講述什麼是設問句。

誰能仿照書上説一個設問句?

(2)“發明”和“發現”的區別

師:為什麼説人類靠科學技術呼風喚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樣一段話(出示:“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其改變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齊讀。用“因為……,所以……。”來回答。比較:一百年和百萬年

問:“發明”和“發現”有什麼區別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4、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正是由於人們的不斷髮明和發現,才使神話中的呼風喚雨變為現實。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力量真大。那麼,在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農耕社會人類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來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帶着問題默讀。

出示問題:1、“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原來指什麼?説明了什麼?

2、今天指什麼?又説明了什麼?

(2)、指名學生回答。(課件出示)

(3)、理解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

問:是什麼讓人類的願望變成了現實?(現代科學技術)這説明人類科學技術變化的怎麼樣?(速度之快,範圍之廣)書上有一句詩能説明科技的變化,你們能找出來嗎?(課件出示,學生齊讀。)

問:你是怎麼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的?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指名學生讀後,全班齊讀。

(3)欣賞20世紀科技成就圖片。

文中用這句詩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説明現代科學技術變化速度快,範圍廣。同學們現在想不想知道20世紀到底有哪些現代科學技術?出示圖片,教師結合講解。

同學們,看了20世紀的現代科學技術,你想説些什麼?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這都可以説明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5、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我們看看課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請大家看第四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我們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學生合作學習。

(2)、小組彙報交流。順便講解説明方法:舉例子。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3)、感悟科技改變生活。

師:看來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這麼多的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怎麼樣呢?出示:“人類生活的舒適與方便,……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指名讀,齊讀。(板書:科學改變生活)

(4)、聯繫實際,暢所欲言

同學們,現代科學技術無處不在,讓我們暢所欲言,分享交流,聯繫實際,想想自己家裏都有哪些科技產品,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哪些舒適和方便?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現代科技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紀的科技成就簡直是太大了。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6、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對此,人類深信不疑,同學們,請看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早在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波特蘭。羅素説:“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

問: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科學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還使人類社會的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科學技術創造了一個個奇蹟。(板書:創造奇蹟)

四、總結全文,拓展昇華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享受一個個20世紀科技成果的同時,更應該想到用新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新的生活。老師相信就在你們中間一定會出現徐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用你們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改變人們生活的21世紀,有信心嗎?最後老師將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愛好;思考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蒐集事實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呼風喚雨的世紀 教學設計 篇四

一、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能正確朗讀16個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説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4.體會作比較、舉例子等説明方法的表達效果。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用60分鐘,兩課時連上)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導質疑

1.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閲資料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麼?

(科技發展迅速,科技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

2.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科技發展,反映生活變化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引導學生質疑,梳理提出的問題。

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什麼是呼風喚雨?(2)世紀是什麼意思?這裏的世紀指的是哪個世紀?(3)誰呼風喚雨的?靠什麼呼風喚雨?(4)為什麼説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5)20世紀是什麼樣的?(6)20世紀以前的上百萬年的時間裏,人類社會又是什麼樣的?

【應對策略】

對於學生提出的易解決的問題(如1.2.3.),結合學生預習,當時解決。

學生提出的後三個問題,在黑板上標出,作為重點解決的問題,在學文的過程中加以引導。

最後一個問題學生可能關注不到,教師可以用學習夥伴的身份(口吻)提出,大家共同解決。

(二)熟讀課文,掃清障礙

過渡:問題提出來了,該怎麼辦?→靠我們自己讀書解決。

1.朗讀全文。

讀書是理解的基礎。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請大家認真朗讀課文,注意字字入目,讀正確,讀流利,遇到難度的地方和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多讀幾遍。

學生讀文,教師巡視。

2.認讀生字詞。

(屏幕出示,生字套紅)

改 觀   程 度   依 賴  幻 想   聯 系   潛 入  原子核

哲學家  因特網  程控電話  農耕社會 騰雲駕霧  歸根到底

(1)指名認讀,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2)引導學生關注“潛入”的“潛”的讀音,(qián)。

(3)引導學生書寫“幻”字。

【應對策略】

用評價學生讀詞的方法正音。

用當小老師的方法指導書寫“幻”。(注意觀察,本課的生字中有一個字非常簡單,卻最容易寫錯,這是——?誰來給大家提個醒。)

指導書寫,強調書寫姿勢和字體的美觀。學生交換評價書寫情況。

3.檢查讀書。逐段指名朗讀,用學生評價讀書的方法,使學生達到正確、流利讀書。

(三)解決疑問,順學而導

1.帶上問題,默讀全文。

過渡:同學們通過讀書,基本上掃清了閲讀障礙。請同學們聚焦黑板上的問題,帶上問題默讀全文,自己去文中尋找答案。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仔細品味,寫上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解決:“20世紀是什麼樣的?20世紀以前的上百萬年的時間裏,人類社會又是什麼樣的”這兩個問題。)

2.學生自學。

3.依據問題,討論交流。

問題一:20世紀前的上百萬年人類社會是什麼樣的?

(1)學生交流自己所畫句子及理解。

【應對策略】

師緊扣“農耕社會”引導學生,“提到農耕社會,你想到了什麼樣的畫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想象,説具體,感受當時社會生產、生活水平的落後。(如:如何耕地?如何出行?如何傳信?莊稼旱了怎麼辦?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有話可説)

(2)引讀“那時沒有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引導學生讀出情來。並引導學生髮現“改用省略號”的道理。——還有很多東西都沒有。

(3)填空練習。

過渡:同學們請你展開想象,除了書中説的這“四個沒有”外,當時還可能沒有什麼呢?請同學們看着大屏幕,試着説一説。

屏幕出示: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4)小結:雖然人類一直生活在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飯的艱苦生活,但是人們的幻想以及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他們幻想“千里眼”是希望   ,

他們幻想“順風耳”是希望   ,他們幻想“騰雲駕霧的神仙”是希望   。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古人還會幻想些什麼,來寄託他們的美好願望呢?

(5)學生交流。

問題二:20世紀的這一百年又是什麼樣的?

過渡:是呀,在過去的上百萬年中,這一切的一切只能是幻想,然而,在二十世紀,僅僅一百年,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好,下面我們來交流第二個問題:20世紀的這一百年又是什麼樣的?

(1)學生讀句子,交流理解,師依據學生回答評價,指導。

(2)出示第四節第一句話,引導學生髮現分號前的部分是人類的“發現”,分號後的部分是人類的“發明”。

(3)區分“發現”和“發明”。

(4)交流:還知道哪些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

過渡:通過文中的例子和同學們舉的例子,讓我們感受到20世紀的巨大科技成就。文中有一句話也來形容20世紀的巨大成就。

(5)出示詩句,學生談理解。

【應對策略】

①師引導學生讀詩,除了感受到“發明發現”多之外,還感受到了什麼?(屏幕出示雪景圖,幫助學生理解詩意,進而理解不僅數量多,而且範圍廣,出現的迅猛)

②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感情。

③點明詩的出處,瞭解引用的好處。(作者通過引用古人詩句來説明二十世紀的巨大科技成就,以後大家也可以在寫作中加以運用。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上網找到這首詩,讀讀背背。)

過渡:正是因為這些發明和發現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其改變程度甚至超過了人類過去上百萬年的總和。

(6)引讀“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

(7)聯繫生活實際交流,人類的哪些發明或發現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應對策略】

若學生交流不出,引導學生從家庭、學校、社會、交通等方面進行交流。

(8)引讀“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着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

4.迴歸整體,解決疑問。

為什麼説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總結寫法,拓展延伸。

1.體會作比較的妙處。

【應對策略】

老師引導:學到此老師有個疑問,既然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直接寫二十世紀的巨大科技成就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還要寫過去上百萬年人們的生活狀況呢?——作比較,襯托20世紀巨大的科技成就。二十世紀不愧為“呼風喚雨的世紀”,回讀課題。

2.評價過去的這一百年。

引導:如果讓你評價一下過去的這一百年,你會如何評價呢?試着用這樣的句式説一説。

屏幕出示:

這是                                 的一百年!

3.難怪羅素髮出了這樣的感歎:(引讀)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

4.總結:的確,是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是科技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在科技創造一個又一輝煌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忘記有些“發明”(如導彈、原子彈)也在破壞着人類的和平、安寧和幸福。尤其是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更是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所以,希望同學們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努力掌握科技知識和本領,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東西,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幸福。

5.拓展閲讀。

介紹路甬祥(照片),推薦《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屏幕出示:

路甬祥   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他主編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一書,介紹了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百萬年:沒有……

科技                作比較

百  年:發明  發現

呼風喚雨的世紀 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和初讀,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採用查詞典、看圖片、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風喚雨、農耕社會、依賴”等詞語的意思。

3、感受作者“舉例子”、“作比較”等説明方法的運用,初步學習用這兩種方法寫現代科學技術的其他發明、發現或者其他改觀。

4、圍繞第二自然段自主提問,並解決問題。通過“發現”和“發明”的對比學習,感受科學技術帶來的巨大改觀。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學生向老師們介紹自己的姓名,説説自己的老家在哪裏,用家鄉話説一句歡迎詞。

一、理解課題,檢查預習。

1、理解“呼風喚雨”。

師:請同學們看錄像,看到什麼説什麼。

生:看到太空漫步、潛入深海、可視移動電話、高速火車、潛艇、飛機、火箭、互聯網、機器人、視頻聊天……

師:這些新事物都是20世紀湧現出來的,一個世紀有多少年?

生:100年。

師:20世紀是從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1900年到1999年。

生2:1901年到2000年。

師:2種記法都可以。我們現在是什麼世紀?

生:21世紀。師:21世紀是從從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00年到2099年

生2:2001年到2100年。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就是——(出示課題)

生:齊讀《呼風喚雨的21世紀》

師:介紹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彙報預習情況。

師:檢查學生詞語預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依賴、哲學家、遠洋船舶、農耕社會、潛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風喚雨)

生:自讀詞語。

師:請學生讀詞語,要求讀正確。

生1:讀詞。

師:21世紀是從從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00年到2099年

生2:2001年到2100年。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就是——(出示課題)

生:齊讀《呼風喚雨的21世紀》

師:介紹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彙報預習情況。

師:檢查學生詞語預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依賴、哲學家、遠洋船舶、農耕社會、潛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風喚雨)

生:自讀詞語。

師:請學生讀詞語,要求讀正確。

生1:讀詞。

師:讀得認真,有一個音讀錯了,糾正:不是“海航船舶”而是“遠洋船舶”。

生2:讀詞。

師:糾正“潛入深海”的“潛”的讀音qián,是第二聲。(示範板書:潛qián)

生:齊讀“潛入深海潛。

師:哪個詞語的意思你知道?也可以猜一猜。

生1:我猜“依賴”的意思是依靠。(你猜的真對)

生2:“遠洋船舶”的意思是在大海里航行的船隻。

生3:“潛入海底”就是深入到海的最深處。

生4:“呼風喚雨”古時候是指神仙的本事。

師:有一個詞離我們的生活較遠:“農耕社會”。出示圖片,介紹農耕社會的情況。

生:齊讀詞語。

二、再讀課文,學習質疑。

圍繞第二自然段為例提問。

師:(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朗讀。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生一問一答朗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麼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師:發現了什麼?

生:這是設問句,自問自答。

師:設問句一下子就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同學們以後寫作時也可以用。預習時大部分同學都提到了這個問題:為什麼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在板書的課題旁打?)今天我們就圍繞解決同學們的問題來展開學習。

師:請同學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生1:讀第二自然段。

二、再讀課文,學習質疑。

圍繞第二自然段為例提問。

師:(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朗讀。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生一問一答朗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麼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師:發現了什麼?

師:你能圍繞第二自然段提問題嗎?

生1:這些發明和發現指的是哪些呢?(板書:發明 發現?)

生2:人們的生活為什麼會改觀呢?(改觀在哪裏?)(板書:改觀?)

生3:為什麼20世紀的發明發現要比上百萬年的發明發現的綜總和還要多?

師:這個問題我們馬上就能回答。

生:讀設問句,是20世紀的科學技術。

師:我們的問題都集中在發明、發現、改觀這三個關鍵詞。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書上的冒泡,請學生讀一讀冒泡裏的問題?(課件出示)

生讀:“發明”和“發現”有什麼不同?

三、解決問題,感悟寫法。

師:“發明”和“發現”有哪些呢?找一找。

生:讀第四自然段。(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繫緊密的“地球村”。)

師:哪些是“發明”?哪些是“發現”?

生:“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

是發現;“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是發明。

師:為什麼這麼分?

生:……

師:(課件出示詞典裏兩個詞的解釋。)

生:讀解釋。(發現:利用科學技術,經過探索發現,看到或找到一些前人不瞭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創造出來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師:(課件出示兩句例句。)

生:選詞填空(發明、發現)。

師:同學們都會用這兩個詞了,請男生讀發現的句子,女生讀發明的句子。

生:男女生合作讀。

師:作者把發明和發現寫出來,有什麼特點?

生1:舉例子。(板書)

生2:並列句式。

師:齊讀句子,把動詞加重,體會到什麼?

生:齊讀句子。

師:作者用詞的精妙,讀起來朗朗上口。(板書:精妙)

生:齊讀這句話。

師:除了課文上介紹的發明發現,20世紀還有其他的發明和發現嗎?

生1:電腦。

生2:空調。

生3:霓虹燈。

生4:試管嬰兒。

生:……

師:同學們蒐集的可真多,老師也在課外蒐集了一些,請同學們讀一讀。

課件出示:20世紀的發現:放射線、維生素、青黴素、激光、dna、太陽風……

20世紀的發明:計算機、核武器、人造衞星、空調、洗衣機、霓虹燈、冰箱、立體電影、數字音樂、無線電、塑料、石英鐘、拉鍊、圓珠筆……

師:讀都要讀這麼久,那麼是不是讀完這些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就完了嗎?

生:不是。

師:為什麼?

生:省略號。

師:請同學們仿照課文説一説一兩種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

生:達不到要求。

師:課件出示詞語幫助同學説。(普及、製造、發射、使用、開啟、欣賞)

生1:20世紀,人們發明了電腦,開啟電電子、腦,就可以欣賞到音樂。

生2、3、4:……

師:那麼在古時候是怎樣的呢?有對比才更能體現20世紀的改觀,也就是同學之前提到的問題。請同學們讀3、4自然段。

生:自讀。

師:古時候人們依賴神仙,要是老天爺不高興了,人們就只能餓肚子甚至流離失所。

師生合作讀:那是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師:僅僅沒有這幾樣東西嗎?

生:不是的。

師:學着作者的樣子説一説。

生1:那時沒有電影,沒有電腦,沒有空調,也沒有數字電視。(建議把空調改成數字音樂,這樣都是視聽娛樂方面的)

生2:……師:引讀下一句:當時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

生: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師:説説,神仙就是現在的人們。

生1:“千里眼”就是現在的雷達、可視電話。

生2:“順風耳”就是現在的電話。

生3:騰雲駕霧的神仙就是現在的飛機。

師:這真是——

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師:讀了這句詩,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從“忽如”知道了20世紀的變化快、多。

……

師:20世紀的變化(大),內容(多),速度(快)。

生:對比着讀古今這兩段話。

師:作者用了什麼方法?

生:作比較。

師:把古今變化作比較,更加突出20世紀的變化大。

四、舉一反三,暢寫體驗。

師:請同學們再看錄像。師引語:過去人們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故事,閒雜人們發現了月球。過去人們希望怎麼樣,所以現在人們發明或發現了什麼呢?靜靜地想。

生:仿“作比較”的表達方法寫寫過去人們希望怎樣,20世紀人們發明或發現了什麼呢?交流。

師:課堂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

師:還產生哪些新的問題呢?

生:……

師:這些問題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再陸續解決。下課。

板書:

呼風喚雨的世紀 ?

qián        發明?            用詞精妙

潛          發現?            舉例子

改觀?  ?        作比較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交流感受;質疑問難。

第二課時:讀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文章的寫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二十世紀為什麼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從而瞭解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瞭解文章的説明方法,讀中學寫。

【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導入新課

1.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2.檢查課文熟讀情況

二、課題切入,直奔中心

1.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通過對課文的瞭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説説題目嗎?因為它還不是一句完整句。

——二十世紀是一個科學發達,呼風喚雨的世紀。

2.課文中哪一段説的和課題意思一樣?

課題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樣,這是課文給我們的一個提示,這句話是課文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3.我們一起把這句話寫下來。(學生齊讀,相機板書)

三、聯繫生活,精讀品讀

1.整體感知,直奔重點: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句話去學習課文。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課文中特別能讓人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畫下來,做個標記。默讀課文時,注意邊讀邊畫。

(1)學生自讀自畫,老師巡視。

(2)學習第4自然段:在全班交流那些讓人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奧祕……

20世紀,電視、……地球村……

在20世紀的時候,人類有程控電話、因特網、高速火車、遠洋船舶,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讓我們感受到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出示第4自然段字幕(相機變字體為紅色):

(3)20世紀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課文舉出的`這麼多成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呀?

——舒適和方便

和我們的祖先比比看,哪兒更加舒適,哪兒更加方便?

(4)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快樂,對這些改變,這些成就,你是什麼樣的心情?你能把這種高興讀出來嗎?來,你把整段話讀一讀。

(5)讀了這段話為什麼會使你這麼強烈地感受到20世紀這麼偉大的科學成就?作者是用什麼辦法來説明的呀?

——舉事例、作對比

舉事例,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拿現在的舒適、方便與過去的王公貴族來比。讓我們也模仿作者的説明方法比一比吧:

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相機進行句子訓練:用下面的句式説説那時都沒有什麼,20世紀有了什麼。

那時沒有……沒有……也沒有……。

20世紀有了……有了……也有了……。

(6)大家能感受到這兩種方法有什麼好處嗎?

(7)運用這樣的方法、列舉出這麼多例子,在説明的時候,更為形象了,更加生動了,對不對?同學們,我們能感覺到這麼大的成就,這麼大的變化都是20世紀的科學成就帶來的,我們怎能不激動地表達(指板書)。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學習第3自然段:

(1)我們從這兒感受到了20世紀呼風喚雨,還從哪兒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繼續交流。

第3自然段:“人們只能在神話中……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相機變色)。

——有驚人的發展,發展速度特別快,好象一夜之間的變化。

(2)了不起的變化!大家從這兩句話感覺到20世紀的呼風喚雨,那麼,我們祖先的我們祖先的幻想是什麼呢?

——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的神仙。

(3)現在,“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的神仙都實現了嗎?

a.千里眼是電腦上安裝的顯視屏,我在北京,別人在上海,可以通過電腦視頻對話看見他們。(可視手機更神奇便捷)

千里眼還有望遠鏡,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還有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

b.天上的飛機在天上飛就像是騰雲駕霧。(宇宙飛船更了不起)

c.電話就是順風耳,千里之外一通電話就聽見了,電話上還可以實現千里眼,電話上有可視屏,一撥電話一邊用上千裏眼,一邊用上順風耳了。

(4)上節課我們看的電話就是可視的程控電話。同學們,這些幻想都實現了,其實,何止這麼一點點幻想變成了現實,我們的祖先隨便説一種幻想或者美好願望,都實現了,你能舉出一種嗎?

(5)同學們,在人類歷史的上百萬年間,我們20世紀利用科學技術實現了祖先那麼多的幻想,實在太令人驚歎!文中有一句詩對此進行了稱讚——“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6)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岑參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我們來好好地讀一讀。

——把這句詩用在這裏來比喻科學發展之快再恰當不過了!

學生齊讀。

(7)如果把20世紀的科學成就比作這場大雪,那你覺得怎樣?

——變化大、變化快、變化多。

(8)詩裏面既能讀出“快”,又能讀出“多”,我們讀讀這句詩試試看。

(9)我們祖先的幻想就是我們今天的現實,多麼強烈的對比,你們感受到了嗎?課文中為了説明這個成就,對比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你還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到這種對比?

a.“人類在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

b.“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

(10)20世紀我們用科學技術實現了祖先那麼多的幻想,我們怎能不讚歎(指板書)。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第2自然段:

(1)還有哪些地方讓我們感覺到20世紀的呼風喚雨?

第2自然段最後一句話:“……總和”。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從原始社會到現在,也有巨大的科學發展,但是合起來沒有我們今天科學這麼發達,這説明科技特別發達。

(2)“其改變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斷句,再讀。

(3)是什麼使我們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觀和改變?

相機板書:科學

發現 發明。

(4)準確地説,是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了發現和發明,然後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改觀和改變。

相機板書:人類。

(5)大家能不能在課文中找出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從找到的事物看,發現和發明有區別嗎?

發現:是通過探索和研究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沒有找到的規律和現象。

發明:是創造的意思。

(6)誰能用發現和發明説一句話?

(7)指名讀這段話。

(8)大家一起回答:20世紀的呼風喚雨靠的是誰?20世紀又靠什麼呼風喚雨?

(9)師生對讀兩個設問句後強調:20世紀,人類利用科學技術使我們的生活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觀和改變,我們怎麼能不説(指板書)。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迴應開頭,凸顯中心

1.課文學到這兒,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和過去的對此,還是舉出的實例,都是在圍繞一句話寫的。哪一句話?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現在讓你讀這句話,你會用什麼情感去讀?

3.讓我們帶着對課文的體會,帶着豐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小組合作着讀讀。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課文學到這兒,第一節課你們提出的疑問都解決了嗎?

2.課文中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科學需要我們帶着疑問不斷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現在,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了,面對新的世紀,你還希望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蹟來改善我們的生活?

3.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説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要想讓我們的夢變成現實,我們國小生現在能做些什麼呢?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 篇七

主旨:作者僅用5、6百字圍繞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生動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一)教學目標:

1、會讀文中的五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夠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通過“聯繫上下文”“補充資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知道是現代科學技術改造了人類生活,並感受到百年之間變化之快、變化之大,喚起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並有感情讀文。

(二)教學流程:

一、揭題,質疑

1、揭題,齊讀課題。

2、説到“呼風喚雨”讓你想起了誰?

3、我神奇呀,就讓我們帶着這股神奇勁兒讀讀課題。

4、讀過課題後,你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1)釋疑:哪個世紀?誰?靠什麼?

(2)留下疑問:為什麼説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

5、你瞧,你們提出了一個多麼有價值的問題呀,就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1、在讀課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兩個詞:

(提示:潛入深海、遠洋船舶)

(1)指名讀準字音。

(2)用“潛”組詞。

(3)再讀讀帶有“潛”的易錯詞語。

(4)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課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讀,同桌之間互相讀讀,如果他讀得不夠好,就請你幫幫他。

3。指名讀課文,其它同學聽一聽他能否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師隨機指導)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讓孩子把課文讀得準確而流利,對於這篇課文來説,難點不是詞語,而是句子。所以,在具體的設計中重視了難讀句子的訓練。)

三、整體感知

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讀過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預設:學生自由交流,變化之大,變化之快。(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多留心傾聽學生的發言,適時梳理出變化巨大、變化迅速。)

(設計意圖:由於本文是一篇議論性質的科學小品文,所以,一般課型的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用在本課已經不太合適。所以,從整體談談讀完後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對於的整體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