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抽屜原理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86W

目錄

抽屜原理教學設計
第一篇: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五單元《抽屜原理》教學設計第二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第三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第四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第五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五單元《抽屜原理》教學設計

《抽屜原理》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抽屜原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初步瞭解抽屜原理,運用抽屜原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和方法: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通過動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動,發現、歸納、總結原理。

3.情感與價值: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學的魅力;提高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教學重點: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 教學難點:理解“抽屜原理”,並對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加以“模型化”。 教具學具:課件、撲克牌、每組都有相應數量的筆筒、鉛筆、書。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玩過撲克牌嗎?撲克牌有幾種花色?取出兩張王牌,在剩下的52張撲克牌中任意取出5張,我不看牌,我敢肯定的説:這5張牌至少有兩張是同花色,大家相信嗎?(師生演示)

師:想知道老師為什麼能做出如此準確的判斷嗎?這其中藴含一個有趣的數學原理——抽屜原理。(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數學原理。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知道些什麼?

二、 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一) 活動1

課件出示:把4枝鉛筆放到3個筆筒裏,可以怎麼放?

師:你們擺擺看,會有什麼發現?把你們發現的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1、 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瞭解情況。

2、 彙報交流 説理活動

① 師:有什麼發現?誰能説説看?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數字在黑板上記錄。板書:(4,0,0)(3,1,0)(2,2,0)(2,1,1)

師:你們是這樣記錄的嗎?

師:還可以用圖記錄。我把用圖記錄的用課件展示出來。 ② 再認真觀察記錄,還有什麼發現?

板書: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有2枝鉛筆。

③ 怎樣擺可以一次得出結論?(啟發學生用平均分的擺法,引出用除法計算。)板書:4÷3=1(枝)??1(枝)

④ 師:這種方法是不是很快就能確定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有幾枝鉛筆呢?(學生交流)

⑤ 把5枝鉛筆放進4個筆筒裏呢?還用擺嗎?板書:5÷4=1(枝)??1(枝)

⑥ 課件出示:把6枝鉛筆放進5個筆筒呢?

把7枝鉛筆放進6個筆筒呢?

把10枝鉛筆放進9個筆筒呢?

把100枝鉛筆放進99個筆筒呢?

板書:7÷6=1(枝)??1(枝)

10÷9=1(枝)??1(枝)

100÷99=1(枝)??1(枝)

⑦ 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預設學生説出:至少數=商+餘數

師:是不是這個規律呢?我們來試一試吧!

3、 深化探究 得出結論

課件出示:5只鴿子飛回3個鴿籠,至少有兩隻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籠裏,為什麼?

① 學生活動

② 交流説理活動

預設:生1:題目的説法是錯誤的,用商加餘數,應該至少有3只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籠。

生2:不同意!不是“商加餘數”是“商加1”.

③ 師:到底是“商加餘數”還是“商加1”?誰的結論對呢?在小組裏進行研究、討論。

④ 師:誰能説清楚?板書:5÷3=1(只)??2(只)至少數=商+1

(二)活動二

課件出示: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裏,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裏

至少有幾本書?

1、 分組操作後彙報

板書:5÷2=2(本)??1(本)

7÷2=2(本)??1(本)

9÷2=2(本)??1(本)

2、 那麼探究到現在,大家認為怎樣才能確定總有一個抽屜至少有

幾本書?

生:至少數=商+1

3、 師:我同意大家的討論。我們這個發現就是有趣的“抽屜原理

”,(點題)。“抽屜原理”又稱“鴿籠原理”,最先是由19世紀德國數學家狄裏克雷提出的,所以又稱“狄裏克雷原理”。這一原理在實際問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用它可以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讓我們來試試好嗎?

三、 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1、 解釋課前提出的遊戲問題。

2、 課件出示:8只鴿子飛回3個鴿舍,不管怎樣分,總有一個鴿

舍至少有幾隻鴿子?

3、 課件出示:任意13人中,至少有兩人的出生月份相同。為什麼?

4、 課件出示:任意367名學生中,一定存在兩名學生,他們在同

一天過生日。為什麼?

四、 暢談感受教學結束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有什麼感受?(抽生談談,師總結。)

第二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仙居縣嶺下張國小王勝

《抽屜原理》是義務教育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抽屜原理》教學反思。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師生互動與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我依據學校的新課堂理念,注重先學後教,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測、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初步瞭解抽屜原理,學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反思《《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思考:

1、通過一道世界名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產生一種需要認識和學習的心理。

2、“激趣導入---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模式。本節課運用這一模式,讓學生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的一般模型,並能夠應用於實際,學會思考數學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3、本節課的教學,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讓學生理解抽屜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在學生解決了“4枝鉛筆放進3個盒子中”的問題後,繼續思考類推,得出一般性的結論。這樣設計,循序漸進,提升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當然,本堂課還有許多值得商榷和不足的地方,課後,在聽了張校長的點評之後,更是對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有了更深的認識:

1、世界名題的設計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説相對偏難,應該在設計上下點功夫,深入淺出。

2、課前的先學部分,可以設計一張導學單來代替看書,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經歷“把4支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中”所有情況,進而得出結論“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文具盒中至少放進2支鉛筆”,緊接着再回過頭去解釋結論,從而重點引出“假設法”。通過“操作——總結——解釋”等一系列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自學興趣和自學能力。

3、在課堂設計中,應更注重突出假設法。這樣對後續的學習更有幫助。

第三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1、《數學廣角》的教學要適當把握教學的要求。

本內容只要求學生能結合具體問題把大致的意思説出來就可以了,不必過於追求説理的“嚴密”性。而我對學生的要求過高了,不僅要求他們能説理還要求他們的語言準確嚴密。在例1後的做一做中,有學生描述結論時説“至少有一個鴿舍會飛進2個鴿子”。 我認為這種説法是錯誤的,不是“至少一個鴿舍”,而是“至少2只鴿子”,於是我錯誤地判斷學生還沒有理解,就揪住這一點不放,在文字上和學生糾纏不清。其實通過之前學生對例題1的證明、説理過程和對做一做的説理可以看出學生已經理解了抽屜原理中假設法的核心“平均分”,這裏學生只是表述結論時不夠嚴密。由於我對文字的糾纏讓本來思維清晰的學生反而不清了,也影響了例2 的教學, 臨時改變例2的教學設計,又讓學生動手操作了一次。

2、對原理的探究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消化理解。

例1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充分的操作,讓學生理解“總有一個文具盒中至少放進2支鉛筆”這句話。本節課中,學生很快將4支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的所有情況一一羅列出來了,也很快根據所有的情況證明了結論應該是“至少2只”,而不是“至少1只”。這時我就直接拋出了問題“不用一一列舉,想一想,還有其它的方法來證明這個結論嗎?”,這裏進行的太快了。雖然部分學生很順利地羅列了所以的情況,也證明了結論,但是不能代表所有學生的認知水平都達到了同步。大多數學生此時只是剛剛理解“總有一個文具盒中至少放進2支鉛筆”這句話。對於“總(來源 本站)有一個文具盒”和“至少2只”的理解應該再充分利用“一一列舉”圖示,加以解釋理解。這個重要的環節,我沒有落實到位,一帶而過,造成了學生對“總有一個文具盒”的理解不到位,也為後面的教學環節制造了障礙。

3、問題面對的是全體而不是個體,應給大多數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在每個具體問題的説理證明過程中,老師操之過急。問題提出後就馬上指名回答,沒有給大多數同學思考的時間,變成了點對點式的教學,沒有做到點對面。

4、挖掘數學背景知識,應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繫,不能流於形式。

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應圍繞教學內容,與之緊密聯繫。本節課中,在總結規律後,向學生介紹了抽屜原理的發現者,數學家狄裏克雷。但是僅僅停留在學生閲讀資料的程度上,沒有充分利用這個資料與本節課中的“做一做”聯繫,來説明抽屜原理為什麼又叫做“鴿巢原理”,流於形式,與“高效課堂”是相悖的。

《數學廣角》這個內容,我教學實踐了幾次,每次教學中學生反映的情況都不同,有的教學下來感覺不錯,有的教學下來遺憾多多。特別是這節課,雖然開始還不錯,但是由於中間對學生出現情況的錯誤處理,導致後面例2的教學完全改變了原來設計。

靜下心來想,在新課標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並不意味教師被學生“牽着鼻子走”。教師要充當好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就得站得更高,不是隻着眼於教學流程的設計,必須充分解讀文本。從《新課標》的角度解讀文本,掌握標準;從編者的角度解讀文本,瞭解編排的意圖;從學生的角度解讀文本,做到充分的預設。這樣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數,不管在教學中碰到什麼情況,都能圍繞教學內容靈活機動處理,將被動化為主動。

第四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抽屜原理》反思

“抽屜原理”是六年級下冊內容,應用很廣泛且靈活多變,可以解決一些看上去很複雜、覺得無從下手,卻又是相當有趣的數學問題。但對於國小生來説,理解和掌握“抽屜原理”還存在着一定的難度。

製作本微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理解抽屜原理的內含,把握抽屜原理的關鍵點和解題步驟。初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這種形式解決了教師講解,但學生的思維跟不上老師的思維的難題,把抽象的説理用具體的動畫演示出來,化抽象為具體,學生可以邊觀看邊自主思考,發現並描述、透徹理解了最簡單的“抽屜原理”的本質。從而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有效的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外。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還原於生活”的理念。

第五篇: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發佈:上前城國小時間:2014-4-27 16:55:24來源:興慶區教育局信息中心點擊:538

《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呂慧慧

抽屜原理是六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這部分教材通過幾個直觀例子,藉助實際操作,向學生介紹“抽屜原理”,使學生理解“抽屜原理”這一數學方法的基礎上,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加以“模型化”,會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這節課還是比較失敗的。在這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意圖讓學生通過遊戲、分組動手實驗,猜測驗證、觀察分析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從具體到抽象的探究過程中建立數學模型,當在學生髮現規律後及時讓他們進行練習。但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有學生對“總是……、至少……”理解不夠,讓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我沒有想到的問題,學生把4支筆放入3個筆筒裏,有的學生只有一種擺法,有的還有五六種擺法等,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導致後面學生吃了“夾生飯”。應該讓學生找準並理解誰是物體、誰是抽屜,對“總是……、至少……”的描述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在練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比較多,發現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至少有幾個會放進同一個盒子裏”的意思,沒能真正理解“抽屜原理”,只能進行簡單的計算來確定結果,不能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後面的教學中還要多瞭解學生,多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也認識到:在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先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證明”,然後再進行交流,只要是合理的,都應給予鼓勵。只有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學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真正構建出高效率的數學課堂。

本網推薦更多精彩範文:

數學《抽屜原理》教學反思

抽屜原理

抽屜原理

抽屜原理

抽屜原理

Tags:抽屜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