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典教學工作總結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27W

第一篇:經典教學工作總結

經典教學工作總結

“斗轉星移,時光流逝”,轉眼之間,一個學期已悄然結束。驀然回首,幾個月來所發生的事仍如同昨日剛發生似的,歷歷在目,令人不勝感歎。但一個總沉湎於過去的人是永遠得不到充分發展的。作為一名新老師,更需要對自身進行不斷的審察與總結,以促進自我的不斷髮展與成熟。一學期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④擴充學生的知識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針對目前大學聯考與現代社會對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要求,在課本的基礎上拓展相關的知識面,使學生的思想不被禁錮於學校的方寸之地,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進而能夠隨時適應和應付社會上的各種情況,成為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⑵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儘量克服作為一句新老師所出現的語言不連貫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並走出傳統教學的模式,在課堂上不只老師講,而且學生也要站起來講,形成教學互動,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在減輕學生的負擔的同時對其知識進行鞏固與提高。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高中的學生雖然相對於國中來説已經較為成熟,但由於高一年處於初、高中的轉接階段,國中所形成的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習慣還沒有完全轉變,故仍有不按時完成作業,抄襲作業等現象,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利用自己年紀與其相仿的優勢,在有共同話語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自己當成朋友,能夠説出知識話來;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並積極尋找差生所擁有的優點,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有一無是處,充分利用他們身上的優點進他們進鼓勵,刺激他們學生的興趣與自信心。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

4、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到圖書館博覽羣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真正做到教學互長,並貫徹“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精神,使自己不落後於時代。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加上自己又是新老師,剛剛接觸教師這一行業,對本行業一些事情並不熟練與瞭解,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語言不夠生動,進而容易造成課堂的枯燥;對教學方向的把握不是太好及課堂上滲透的大學聯考知識點不夠等。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教師這個行業是一個精神教育的行業,是神聖的,高尚的,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將以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促進祖國的發展為己任,發揚“蠟燭”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國小五年級上期國學經典教學工作總結

國小五年級上期國學經典教學工作總結 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無數國學經典被人們傳承詠唱,國人不斷從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糧,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和庇友善,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基於此理念和目的,教育部門也要求老師認真進行國學經典的教學,本學期,我重點完成了以下工作:

1、 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查閲相關資料,在自己弄懂的基礎上再向學生傳授。

2、 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同時老師給予適當適時的點拔。

3、 制定了“經典要義”背誦表,檢查、記錄每一個學生經典要義的背誦情況,要求人人過關,課堂上不能過關的課後補救。

4、 組織學生辦國學經典小報,對於優秀小報,班上和學校都進行了評獎,為學生贏得了自信。

5、 分小組檢查了“經典誦讀”的朗讀情況,整體效果較好。 總之,學生在學習了經典的同時,又受到了品德的薰陶,為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三篇:一年級經典誦讀教學工作總結

一年級經典誦讀教學工作總結

江夏區藏龍國小邱萍

誦讀古詩文對於提升人的境界,豐富人的內涵、開闊人的胸襟、淨化人的靈魂,啟迪人的智慧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我深刻的認識到開展古詩文誦讀影響深遠,所以我在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總會抽出時間安排與小朋友們誦讀經典詩文。

一、在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1、趣味化的形式。國小生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經典誦讀課教學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計調動學生投入激情,以興趣作為原動力。如:故事法:把經典誦讀的內容改編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學生探究經典、記誦經典,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畫畫法:有些詩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畫下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幫助記憶,效果突出,讓學生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腦海中詩的畫面,從而謀求一種與眾不同的理解。巧用法:讓經典走進生活,在平時生活中、在作文中時不時把經典名句用出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是“經典”,感覺到誦讀經典的重要性。

2、內容“不求甚解”化。書要慢慢讀、細細品,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了解書中的道理。在閲讀教學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經典的學習意在提高文化底藴,是遠離功利的一種精神修養。因此它不需要學生字字會解釋,句句能分析。教學目標單一,讓學生開心地學,有趣地讀,多多地記;學習的特點是化整為零、刪繁就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習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去“觸摸”語言。

3、多樣化誦讀形式。重視朗讀,強調背誦,形式靈活多樣:可以讀出節奏、音律,可以集體讀、分組讀,也可以個人讀。多樣的誦讀延續了學生的誦讀熱情,使得他們深深地喜愛上了誦讀詩詞。在背誦經典詩文的過程中,我常常組織小朋友們開展一些比賽和活動來調動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孩子們的識字量增加很快,而且他們識字的興趣也比較高。誦讀中孩子們在無意識狀態中自動識字,隨着誦讀活動開展,識字量水漲船高,並很樂意背給老師和同學們聽。

4、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我從《弟子規》入手,邊實踐,邊探究,各種活動全面展開。而且注意了家校結合、讀寫結合、讀思結合、學做結合,全方位地讓中華傳統鋪灑進學生的心底。通過給他們講小故事,結合身邊的小事説一説,議一議,讓他們學會把自己的生活實踐與《弟子規》的相關內容聯繫起來。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常常利用小朋友們學過的《弟子規》來和他們説道理,我想,這樣的道理小朋友們比較喜歡,也比較容易接受,這樣不僅僅是讓小朋友們記住《弟子規》,而更重要的是讓小朋友們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

二、教學中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1、要重視經典誦讀教學,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基礎上,把經典誦讀工作做實、做細。實實在在的上足經典誦讀課程,再也不會為了其他科目的教學而佔用經典誦讀課時。

2、可以在展示形式上再下功夫,如可以從一幅畫引出一首詩或一個成語,再從詩或成語中的一個字引出一首詩或一個成語等。在今後的展示中要有師生互動,教師參與展示。

3、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在背誦的量上可以分常量和變量,如每週按常量佈置學生背誦必背的內容外,再給那些有餘力的學生安排一些課外收集到的古詩詞等背誦,使他們能夠多得一些。

4、注意保護學生的背誦興趣,因為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學生對誦讀感興趣時就會全身心地投入。

5、保證每天的誦讀時間,並不斷提高效率,可充分利用學習小組合作、學生間結對子等多種形式促進經典誦讀工作的開展。

我與孩子們一起行走在這開滿鮮花的誦讀之路上,體驗着誦讀的快樂,欣賞着經典的魅力,收穫着成功的喜悦。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穫,學生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思維開闊了,興趣廣泛了,聽、説、讀、寫各方面都有了明顯提高。

第四篇:經典誦讀數學教學總結

經典誦讀教學工作總結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為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本學期我負責四年級一班、四年級二班兩個的班的誦讀教學,總結如下:

1、明確課程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認真備課,虛心請教

人常説:功在課前,因此我在上課前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

與學校養成教育活動相結合。開展“人人讀經典、做謙謙君子”活動,採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堅持天天吟誦;並提倡制定恰當的周背誦量,

力求達到這個小目標。老師每天要與學生共同進行誦讀活動。每節語文課前準備2分鐘,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生全員參與。每班可選一名普通話及朗誦較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

與班隊活動相結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兩節班隊課作為經典誦讀活動課,將本月所吟誦的古詩文全面複習,或在班級內舉行吟誦表演。舉行古詩文默寫或經典文化手抄報、書畫展覽、凡人凡言徵集等活動。

與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相結合。開闢誦讀窗口,學校櫥窗每週推薦一首古詩,供學生誦讀賞析,感悟。在每次校園廣播中必吟誦至少一首古詩詞

與親子活動相結合。鼓勵、倡導學生家長參與經典誦讀,督促學生每天回家進行10分鐘經典誦讀活動。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積極營造濃厚的家庭誦讀氛圍。

注重校內向校外延伸,激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多讀多背從而多用,不增加負擔,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開展“優秀詩文朗誦會”、“誦讀小小擂台賽”、“讀書大王”等評選活動。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經典誦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片生機,我們堅信,只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勤奮工作,我校一定會在經典誦讀的道路上走的更堅定,更紮實。

第五篇:中華經典誦讀教學總結

四甲中華經典誦讀教學總結

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澱,歷經歲月河流的淘洗依舊光彩奪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誦讀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古詩文經典的道德薰陶和修養,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鑑於上述的認識,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直面經典,誦讀經典,感受經典,對豐富民靈、培育人文精神、弘揚積極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義。誦讀的意義在於誦讀的過程,而不在於誦讀的結果。

我們班就在學校倡導的特色語文活動中,開展中華經典誦讀課外閲讀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1、營造氛圍。

我們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間和角落,用詩文、詩畫的名言佳句裝點教育牆壁。教育環境體現班級特色,重在展示學生閲讀論語的活動成果,包括論語讀後(本站:)感、手抄報等等。

2、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經典誦讀對於學生來説,是單調枯燥乏味的。教師只有變換各種指導學生熟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那朗朗上口的“論語”才能吸引學生。學生讀得有滋有味,勁頭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師領讀,學生跟讀,一小組領讀,其他小組跟讀,“小老師”指黑板,學生全體齊讀。也可以師生對讀,生生對讀。實踐證明,“多樣誦讀”可以大大激發誦讀興趣,學生們在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形態美、意態美、節奏美和韻律美,從而親近並熱愛母語,景仰祖國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薰陶。

3、晨韻對歌。

每天早晨,孩子們一來到學校,就讓他們手不釋卷,接受中華文化的薰染,汲取民族文化的營養,讓孩子們深切感受“最是書香能致遠 常吟清詞愈馨香”的無窮樂趣。教師在檢查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提高學生誦讀的有效性。

4、成立讀書小組。要求由學生自由組隊,力求興趣相近,取長互補,並選出組長。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背誦,組長起帶頭作用,通過小組討論制定學習計劃,共同實施,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6、組織論語誦讀會,每月評選誦讀小明星。

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每月從已經背誦的論語中精選20條,讓各小組選出代表參加比賽,(配樂朗誦,淺吟低唱,編演小品)在舉行論語誦讀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每月評選出誦讀小明星,讓他們向全班學生介紹誦讀的內容、方法以及心得體會,使其他學生借鑑他們的優點,為誦讀活動的持續開展注入動力。我們四甲班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以來,我在學生的身上發現了令人驚喜的變化:

1、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這段時間的背誦,許多同學克服了膽怯心理,可以走上講台大聲地朗誦,這給了人們學語文的自信心。同時,在誦讀的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多樣的激勵形式(師領讀、生領讀、組長檢查、加蓋小印章、師簽名),這大大激發了學生誦讀的興趣;通過反覆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力,啟迪了他們的心智,使學生在閲讀中感受着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養得到完善。經典誦讀是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經典故事講述了許多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人生哲理等,在誦讀期間,孩子逐漸改變着自己的生活、學習習慣。兒童最善於模仿學習,久讀經典,最易受到薰陶,他們會以古人為榜樣,學習古代聖賢的品質,更加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

3、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了。首先是閲讀能力的提高。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識面的擴大。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不但提高文學修養,而且開闊了視野,知識面不斷擴大。再次是表達能力的提高。俗語説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誦讀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妙詞佳句,他們的語言“材料庫”在誦讀中不斷地豐富,而且在誦讀中也學習到一些表達方法。從學生的一篇篇習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天天在進步。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