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新版多篇)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1.54W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新版多篇)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一

【甘為綠葉襯紅花】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我發言的題目是《甘為綠葉襯紅花》。

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作為霸主登上了人生巔峯。這一世的偉業可以説歸功於鮑叔的知人之明。

當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後,鮑叔對其直言,如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而後齊桓公聽取了鮑叔的忠言,非但未殺管仲,反而重用了他,而鮑叔情願做管仲的下屬。這種品德正如司馬遷所言:“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人們讚揚多的是鮑叔能夠識別人才,不居功自傲,甘為人梯的品德。也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鮑叔不正是管仲的伯樂嗎?

齊桓公多次會天下諸侯,沒有動用武力就制止了戰爭,這就是管仲對齊桓公的報答,他協助齊桓公成就其霸業,達到極盛的頂峯。這個層面看,管仲確有他的賢明之處。

有關鮑叔的品德,還有一些小故事:當時管仲很貧窮,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利潤時,他總想多分一點,但鮑叔知道後,並不認為他是貪心,而是認為他家裏貧窮,需要這些錢財;當他替鮑叔謀劃事情時,總會陷於窘境,但鮑叔從不認為他愚笨,只是安慰他説時運有時順利,有時不順利;當他多次被國君驅逐時,鮑叔沒有説他不成器,而是安慰他沒有遇到好的機遇……

鮑叔推薦管仲後,一直輔佐其左右;齊桓公也一直在鮑叔的激勵中成長,有兩位智者輔佐,最終成就齊桓公的一番事業。

如今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的自我認同感也隨之增加,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頻頻出現。很多人都想爭第一,網絡上網紅頻頻出鏡,都爭着想做那朵紅花,誰也不曾想去做綠葉。

我們能夠順利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小了説,為我們默默付出的父母,不就是襯托我們的那片綠葉嗎?大了説,我們團結拼搏的國家,不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綠葉嗎?而我們每一個社會中人,都是自己成長中的那朵紅花,燦爛地盛開在那片綠葉中。

生活中的很多人,就像鮑叔那樣,甘願做綠葉,去襯托紅花的美。比如幕後的科研人員、比如在一線的抗疫人員、再比如每座城市的清潔工……見過夏季的凌霄花嗎?大片的綠葉藤上,有幾簇小喇叭的橘紅色小花,高高地攀在大片的綠色藤蔓上,很是惹眼。

甘為綠葉襯紅花,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人品。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二

【賢者可安天下】

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的讀書會,我想和大家就管仲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管仲,被譽為“法家先驅”、“華夏第一相“,他輔佐齊桓公,在全國進行政治整頓,實施經濟措施,使當時齊國大治,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可以説,沒有管仲的謀略與治國之才,齊桓公的春秋霸主之業可能不會很容易實現的。

可能大家要説:是鮑叔牙的知人識人、甘居人後成就了管仲,或者説是齊桓公的不計前嫌、寬闊胸襟成就了管仲。沒有這兩個人的推舉和任用,管仲的才能又怎麼顯現出來呢?

誠然,這兩人的作用不可小覷,但我覺得,管仲的個人才能更不能忽視。

社會之所以能不斷向前發展,不斷優化進步,一些出類拔萃的人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真可謂:賢者可安天下,人才可促發展。

回望歷史,姜子牙渭水垂釣,等來姬昌的求見,最終輔佐武王成功伐紂,建立了周朝;商鞅“徙木立信”,確立“法家治天下”的理念,這一思想甚至還在當今“依法治國”的方略中閃現;李冰治水,所建造的“都江堰”至今還在造福當地人民……這些謀政、治水方面的人才,只是我們窺見歷史的一小扇窗户,透過它,我們還可以看見無數的文學、科學、經濟學方面的人才,是他們的出現,傳遞着社會文明的火種,推動着社會的進步,優化着社會的功能,最終造福着當時乃至後世百姓。

再看今朝,社會對人才的渴求更是空前。先有終南山、李蘭娟院士在面對疫情時鏗鏘有力的指導,消除人們心頭的恐慌;再有北斗團隊放飛最後一顆星,最終組網成功的消息讓全民瘋狂。科技人才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大家有目共睹。而網紅主播李佳琦作為人才引進落户上海,杭州快遞小哥李慶恆被評為高層次人才,並獲得百萬購房補貼,同樣振奮人心。技能型人才對社會的發展同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可以説,不管哪方面的人才,對社會的進步,對百姓的生活都不可或缺。

齊桓公的九合諸侯、稱霸天下為後人所敬仰,鮑叔牙的知人善用,甘居其下為後人所稱頌,但是,管仲的謀世之才,治國之能同樣應該為後人所看到。正如孔子説:“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也遺憾地稱:“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賢者可安天下,人才可促發展。人才,是社會進步的生力軍,是百姓生活的改良者。我們應善待,應銘記。

但願,大家在談到春秋霸主齊桓公的時候,不要忘記了管仲的傾力相助;而鮑叔的極力舉薦,也恰恰是因為他真切地看到、也深深地知曉管仲的曠世之才。

所以,善待人才,也不斷提升自己的才能,是我們這些後人,在面對這段歷史時,應該有的一種姿態。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三

【如果不能成為管仲,我願意做鮑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鮑叔無疑是個明智之人,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司馬遷的那句,“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為什麼天下不稱讚管仲的賢能,卻稱讚鮑叔能識人呢?

我認為人才重要,但識人更關鍵。

做大事者求賢若渴;人才卻怕歲月蹉跎,二者不能一拍即合,因為除了相遇,更需才能和職任適配。錯置人才不止是浪費,還極度危險。庸才佔了賢才位置,劣幣驅逐良幣,輕則功敗垂成,重則國破身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曹操因蔣幹中計喪失戰機,錯斬良將;諸葛錯用馬謖,痛失街亭;若非項伯,或許就沒有項羽的垓下悲歌和烏江自刎;不是趙括,四十五萬的趙軍不會全軍覆沒,大傷元氣,終為秦所滅……要之,英才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庸才卻要誤事誤國誤終身。所以,火眼金睛,鑑別人才,知人善任至關重要。

而辨識人才是一種綜合能力,需要極高的見識和智慧。因此品鑑人才的大師,常被世人尊崇備至。評點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許劭在當時有一言九鼎的影響力。所以,能從管仲貪財怕死多次失敗的表象下,看到他卓著的才能,能一言以蔽之:“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的鮑叔,不值得“天下多之”嗎?要知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呀。

除了慧眼識珠,“天下多之”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鮑叔心性坦蕩,光風霽月。如果説前者是事功層面,那麼後者就是道德和審美層面的。

《白夜行》書評中有句話:“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權力集中處難見真情,翻開歷史,親情都被碾為齏粉,遑論其它,這是人性的沉淪。

然而人類的希望在於,總有人胸懷坦蕩,品格澄澈,千載之下一抬頭就能看到他們明明如月的人格。比如謙卑低調的司馬遷,為無人辯護的李陵辯護;文壇領袖歐陽修讀了蘇軾文章歎曰:“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直諫皇帝,搭救兄長的政敵蘇軾;與將軍袁崇煥“生平意氣,豪傑相許”的布衣程本直,“義不獨生”……

高山流水遇知音,鮑叔一直厚待管仲,包容他鼓勵他,有長者仁風。後來二人各為其主,成為政敵,公子糾落敗被殺,管仲被囚,鮑叔犯險搭救他舉薦他,終生甘居其下。這份愛才惜才、不計個人得失的心胸,磊落光明,令人感佩。

人自私和嫉妒的天性幾近頑疾,最容易傷害身邊的友朋,就像龐涓與孫臏,惺惺相惜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血腥傷害。所以,識人難,客觀看待自己更難,光風霽月,心底無私,戰勝人性的弱點最難。鮑叔的言行,閃爍人性的光輝,如何能不多之?

同學們,今天,我們自然需要無數的管仲,但也需要更多的鮑叔。我們要的不止是科技繁盛、經濟繁榮的時代,也是有温度有美感有境界的人的社會。人的才能或有天分的限制,但是人的品德情操卻可由自己主宰。如果我不能成為管仲,那麼我願意做鮑叔。謝謝大家!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四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誰更令人感佩】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們今天讀書討論會的主題是“齊桓公、管仲和鮑叔誰更令人感佩”,剛才幾位同學談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傾向於齊桓公,認為他有王者之志,且成就一代霸業;有的則推崇管仲,認為他有輔相之賢,且成為一代名相。而我對鮑叔感觸最深。下面跟老師同學們分享我的一點感觸和思考。

老師教導我們,無論做事還是為人,都應德字為先。有遠大之志和過人之賢固然重要,但是二者如果沒有以德濟之,恐怕也是水中撈月。管仲有賢,如果沒有鮑叔知賢護賢,早已死於非命;桓公有志,如果沒有鮑叔薦賢讓賢,恐怕終究壯志難酬。鮑叔之德,不僅僅在於知賢護賢,更在於薦賢讓賢;從這個意義上説,鮑叔遠勝於伯樂。鮑叔之所以最令我感佩,就在於他的知賢,護賢,薦賢,讓賢!

同學們,毋庸諱言,人性是有弱點的,不是嗎?但凡庸人惡人或不知賢,或知賢而妒賢,或知賢而毀賢,或知賢而害賢。秦檜之妒岳飛,最終敗了大宋長城;魏忠賢之害楊漣,最終毀了大明江山。相形之下,知賢、護賢、薦賢、讓賢,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鮑叔之知賢、護賢、薦賢、讓賢,是大識大行,是一種大境界;但是他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境界呢?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我以為其背後,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情懷使然。正是基於愛國情懷,基於對齊國的熱愛,他的胸懷才會如此闊大;正是胸懷如此闊大,才有如此之大識大行。可以説,正是愛國情懷成就了他的大寫人生。

同學們,讀書在於切用,讀經在於明德;讀管鮑,對於我們青年學生,同樣富有啟迪意義。青年學生是國家民族的未來,決定了國家民族的命運。青年學生將來能否成為國之棟樑,德是關鍵,而愛國情懷,無疑是德之核心。總書記説:“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是的,我們青年學生,要把自己的成長成才,跟國家民族的未來緊密結合起來。

鮑叔名垂青史,成就了大寫人生,不在於有輔相之功,而在於有闊大的胸懷,在於有熾熱的愛國情懷。讀史使人明智,同學們,讀《史記》管鮑故事,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立志成才,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必須把愛國放在第一位。

以上是我的一點讀書體會,希望老師同學們批評指正。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五

【唯才是舉,以利天下】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發言的題目是《唯才是舉,以利天下》。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的故事非常感人,尤其是管鮑之交更是成為千古美談。兩人曾經各為其主,在戰場上生死相搏,但後來內戰結束,兩人相逢一笑泯恩仇,為了齊國的共同利益,成為知己,共同輔佐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齊桓晉文之事”於是成為後世史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在這其中,鮑叔知人善薦,主動讓賢,管仲當仁不讓,敢擔重責,無疑都值得大書特書。不過,讓我最心折的還是齊桓公。

在春秋時期,君與臣的關係雖然還不像戰國之後那麼等級森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有為而強勢的君主在大臣面前無疑有着絕對主導權。齊桓公即位後,面對有着“一箭之仇”的管仲,興兵討伐並將其擒殺幾乎易如反掌,但他卻不計前嫌,不但不予追究,反而給予絕對信任,將治國之權悉數賦予,這不但體現出他胸懷廣闊,而且從中可以看出他目標高遠,以天下蒼生為念,加上知人善用,作為一個國家領袖,可以説集眾多領袖必備美德於一身。這樣一個“明君”,後來能成為“五霸”之首,並非偶然。

同樣的故事,在春秋時期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那就是晉平公時,祁黃羊舉薦自己的仇人解狐擔任南陽令,這一義舉被孔子稱讚為“公”。不過解狐只與祁黃羊有仇,並非與晉平公存在宿怨,因此雖然都是聽從屬下對仇人的舉薦,齊桓公要比晉平公更為難得。

春秋戰國是一個大**的年代,也是一個統治者普遍重視人才、真正能夠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舉的年代。這一用人傳統在後世得到了很好的繼承。例如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正式提出“唯才是舉”的口號,他的競爭對手孫權和劉備實際上也是這樣做的。蜀國的五虎將裏,馬超和黃忠原來都是劉備的敵人,因為劉備不計前仇,先後歸順,為了蜀國江山浴血奮戰。劉備雖是一位“仁君”,但倘若他沒有“光復漢室”的偉大志向,恐怕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凡是胸懷天下的君主,既要有雄才大略,同時也需公私分明,大公無私,方能成就一番事業。

當然,我們現在身處的是社會主義新時代,傳統的君臣關係不復存在。不過,古人在用人方面留下的寶貴經驗,其中的合理成分並沒有過時,仍須傳承。當今世界風雲變幻,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來自科技實力的競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人才則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科技興國的實質是人才興國。希望我們的各級用人單位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多向齊桓公學習,以對民族和國家高度負責的精神,善用人才,重用人才,這樣我們一定能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六

【我將無我,不負使命】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庚子書,現在由我來發言,我選的人物是鮑叔牙,我敬佩他的“大我”精神。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鮑叔牙長着一嘴齙牙,對他有一種天然的害怕和本能的排斥---這不是個好人,聽名字就知道他長得青面獠牙。

後來理解了“管鮑之交”裏的道理,我對鮑叔牙產生了好感。他仗義疏財,利益面前朋友為重;他善解人意,總是能從各種角度維護朋友的名譽。總之,利益面前,他是一個總是把朋友放在自己前面的人。是一個能夠犧牲“自我”,成就“別人”的人。

這種精神,就是我們中國文化中的“大我”精神。

“大我”精神,是流淌在我們中國人血液裏的精神,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精神。誠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人無私德”,古時候的文人將士,很多都能做到“舉賢不避親仇”。他們會就事論事,以大局為重。其實,上至堯舜“禪讓”,下至祁黃羊薦賢,都是這種精神的體現。要不為什麼晉平公誇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呢。可見,“大我”精神不是個人顯擺,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

《秦誓》裏説:若有這樣一個臣子,忠貞善良,能容納別人。看到別人的才華能力,就如同自己有那樣高興,看到別人有德性智慧,便心生歡喜。這樣的人國家若能賞識重用,那是國家的福氣。”我感覺這段話就是寫鮑叔牙的,他能夠説服齊桓公,讓齊桓公放棄仇恨,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甚至明確告訴齊桓公,管仲比自己更有能力輔佐他治理好國家。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管仲功不可沒,然而管仲身後的鮑叔牙,才是居功至偉呀。《道德經》中説:“外其身而身先,後其身而身存。”鮑叔牙無意成就自己,卻因為自己的“大我”精神而在歷史上爍爍其光。

這種“大我”精神一直都在傳承着。2020庚子鼠年,新冠肺炎肆虐中國,以鍾南山為首的白衣天使們,義無反顧奔赴疫區。他們不怕死嗎?怕!但是他們把自己的生死放在了國家利益後面。“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便又從“大我”的精神,上升了一層,到了“無我”的境界。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是習近平主席對我們語重心長的教導,這是我們青年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是我們的使命。

我喜歡鮑叔牙,喜歡他身上的“大我”甚至“無我”的精神。我們當代青年,要學習並傳承這種精神——“我將無我,不負使命”!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七

【知人的慧眼和雅量】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知人的慧眼和雅量》。

管仲和鮑叔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終成一代霸業,這其中,既有齊桓公的雄才偉略,也有管仲的大力輔佐。不過,三人之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知人善用的鮑叔。如果沒有鮑叔的大力舉薦,無論多麼賢能的管仲也不可能和“心懷一箭之仇”的齊桓公走到一起。有人認為桓公九合諸侯,全賴管仲之力,但司馬遷説“天下不多(讚美)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斯言誠哉!

鮑叔的知人首先體現在他有識才的慧眼。他和管仲很早就有交情,一起合夥做生意,分紅時管仲總要比鮑叔分得多一些,別人都看不過眼,但鮑叔並不以為意,他知道管仲多分是因為家裏貧困。後來一起參軍,軍隊衝鋒陷陣時,管仲卻躲在了隊伍的後面,別人都對這種行為不齒,鮑叔卻站出來替他解釋,説管仲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家裏還有老母親,一旦戰死,年邁的母親就沒人奉養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便像管仲這樣名滿天下的賢相,身上也難免有和普通人一樣的缺點,鮑叔在和他交往的過程中,能容人之短,取人之長,這正説明他獨具識才的慧眼。

如果鮑叔只有識才的慧眼而沒有薦才的雅量,仍然不太可能有齊桓公和管仲明君賢相的佳話。曾經屬於敵對陣營的管仲,在一次戰鬥中差點要了齊桓公的命,齊桓公消滅了對手之後本想一併殺掉管仲。此地此刻,鮑叔卻力辭齊桓公對自己的任命,保舉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管仲之下。鮑叔舉賢薦能,完全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而是以國家大局為重,以蒼生社稷為先。如果鮑叔薦才之前先打自己名利的小算盤,哪裏還會有後來的美談呢?鮑叔薦才的境界和胸懷,實在是讓景仰!

既有識才的慧眼,又有薦才的雅量,這就是鮑叔給我們今天選人者樹立的榜樣。當今時代風雲變幻,大到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小到單位與單位的競爭,最終都是人才的競爭。可是人才的臉上卻從來都沒有標籤。如果選人者總是對他人求全責備,吹毛求疵,或者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損,即便如管仲之賢在他們手恐怕也難出人頭地。

同學們,讀史使人明智!希望我們能自覺以先賢為標高,以人為鑑明得失。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後以對民族和國家高度負責的精神,慧眼識才,為國薦才,不拘一格,盡顯其才,讓更多的人才匯聚到實現偉大夢想的時代偉業中來。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八

【管鮑之交需胸襟】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通過分析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他們三人,及其之間的關係,我非常欣賞鮑叔,為他點贊。可以説,沒有鮑叔,便沒有管仲,也沒有齊桓公的霸業。

為什麼這麼説呢?

此刻,我想起一個成語“管鮑之交”,正是與他們有關。今天,我發言的題目就是:《管鮑之交需胸襟》。

大家知道,成語“管鮑之交”説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管仲和鮑叔兩人相交至深。後來,稱朋友間深厚的友誼為“管鮑之交”。在這裏,我給大家先分享一下他們兩人之間的故事。

管仲和鮑叔兩人是一對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鮑叔合夥做生意。管仲家裏窮,出的本錢比鮑叔少。可到分紅的時候,管仲卻拿的要多一些。看到這種情形,鮑叔手下的人很不高興,都抱怨並指責管仲太貪。鮑叔解釋説:“其實,他是不會在乎這點小錢的,而是他家裏生活實在太難,是我主動自願讓他多拿一些的。”

還有,管仲曾幾次幫鮑叔出主意辦事情,把事情都辦糟了。鮑叔不但沒生氣,還安慰管仲説:“事情沒辦成,不是你的點子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成熟,你別往心裏去,這都是正常的。”

管仲曾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認為,不是管仲沒本事,沒水平和才華,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認可和賞識他的人。

有次,管仲帶兵打仗,進攻時他躲在後面,撤退時他跑在最前面。士兵們全都小瞧他,嘲笑他。鮑叔説:“管仲家裏有老母,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是真的怕死。”鮑叔替管仲辯護,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後,心暖而感動,流着淚説:“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就這樣,管仲和鮑叔結成了生死之交。我認為,鮑叔是一心為公的,大公無私的。鮑叔瞭解管仲,深知管仲之賢才。後來,管仲為齊國出謀劃策,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終成霸業,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也印證了管仲的治國才幹。

鮑叔向齊桓公舉薦管仲,替代了自己的職位,而自己則甘居於管仲之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格局和胸襟?假如説,鮑叔嫉賢妒能,屬於武大郎開店——容不下個高的那號,能玉成管仲嗎,歷史上還會有這段佳話嗎?所以,連司馬遷都慨歎:“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古時有“管鮑之交”“一諾千金”“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等故事,説得大都是講情誼、知善任、重信諾。在當今社會,不正需這種胸襟嗎,不仍需要這種境界嗎?

我的發言完畢,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九

【寬容成就偉大】

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今天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寬容成就偉大》。

對於齊桓公成就霸業的故事,有人説主要得益於鮑叔的知人善用,有人説那是因為齊桓公得到了管仲的大力輔佐。不過,我認為,齊桓公之所以能夠成就一代霸業,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寬容之心。試想,如果不是齊桓公不計管仲之前嫌, 他會重用管仲嗎?他不重用管仲,能夠成就其偉大霸業嗎?

因此,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就是,為何寬容可以成就偉大?

有了寬容之心,我們才能一心一意構築偉大理想。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想幹成一件我們滿意的大事,是往前看好,還是往後看好呢?往前看與往後看的區別在於,我們如何對待歷史,如何對待過往?如果我們總是糾結於歷史的恩怨,糾結於過往的是非,那我們還怎麼去構築我們的偉大夢想呢?因此,我們要胸懷偉大夢想,首先就要寬容對待歷史,寬容告別過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一心一意去構築我們的偉大夢想。

有了寬容之心,我們才能夠聚精會神去實現偉大事業。剛剛我説了,有了寬容之心,我們才能一心一意去構築我們的偉大夢想。這是我們成就偉大事業的前提和基礎。有了這個前提,我們才能夠聚精會神去抓好當前的主要工作。試問,“三起三落”的鄧小平同志,如果不是寬容對待個體的歷史遭遇,哪有心思去謀劃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更何談聚精會神推動中國從階級鬥爭到改革開放的巨大轉型?從齊桓公到鄧小平,我們是不是可以説,大凡歷史上的偉大政治家,都懂得寬容本身的價值,都懂得寬容對於成就偉大事業的重要性?

有了寬容之心,我們才能夠匯聚天下英才。偉大夢想也好,偉大事業也罷,我們都需要聚集天下大量優秀的人才。沒有大量優秀人才的彙集,我們要想實現這些偉大的目標幾乎不可能。而人才得與失,關鍵就在領導者是否具備寬容之心,是否能夠做到以德服人,以寬容之心感人。所有的人都會犯錯,所有的員工也都難免失誤,領導者如何對待這些錯誤與失誤?是過分苛責,還是寬容以待?恐怕領導者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員工對待組織和領導的認同與否。

有了寬容之心,我們才能夠真正營造積極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同學們,我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我們都能夠感受到父母親寬容與否和家庭氛圍的差異之間的關聯。我很感恩我父母雙親的寬容,正是他們的寬容,讓我們的大家庭變得更加温馨,更加和睦,更加團結。哪怕母親今天受了哪個兒子哪個媳婦的委屈,過兩天還不是照樣去給兒子、媳婦帶孩子,幫忙料理家裏家外。這就是向善。這就是傳統中國的偉大母愛。正是母親的向善,感染着我們大家都要努力向善,而且還要始終積極向上。

總之,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不跟他人過分計較,不執拗於過往的是非恩怨,不算計於個人的利益得失,不糾結於曾經的不爽不滿情緒;以寬容之心對待他人,哪怕他人曾經對待自己是多麼不友善,何其不恰當。如果我們具備這種美德,那就可以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寬厚之心感動他人。進而為我們事業的發展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

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過去對我們不是很友善,我們曾經遇到困難時,他也並沒有積極幫助我們,那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怎麼辦呢?如果我們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難道他不會感激於我們的寬容之心嗎?畢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寬容成就偉大,這就是我從齊桓公成就一代霸業的典故中得出來的最重要的結論。希望我親愛的同學們都能夠像齊桓公這樣常常飽有寬容之心,用我們的寬容之心去構築我們的偉大夢想,進而成就我們的偉大事業!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發言稿 篇十

【智者的光輝】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我發言的題目是《心胸眼光謀略》。

泰山不讓其土,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選擇成就一番偉業,那就必須擁有博大的胸襟,寬廣的胸懷,如炬的眼光和超常的謀略,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反之,睚眥必報,斤斤計較,必是小肚雞腸,鼠目寸光,最終一事無成,如同那千萬砂礫一般,隨波逐流,泯滅於歷史的大浪之中。

在這三個歷史人物當中,我想説説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在即君位之前,曾被公子糾謀士管仲刺殺,慶幸得這一箭未中要害,裝死逃脱,保得一命。但是他即位以後,為了心中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抱負,為了成就諸侯國霸主的地位,毅然不計前嫌,知人善任,任人唯賢,重用管仲,終於成就一代霸業,這使一種多麼寬廣的胸懷啊。能把敵人變成朋友,變成自己的人,最終變成了忠於自己的人,齊桓公的人格魅力必定深深地感染了管仲,我想這一定是齊桓公寬廣的胸襟打動了管仲。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那麼這個“木”必定是枝葉繁茂,挺拔旺盛,是一個舒適安逸的居所,可以在此安居樂業,古往今來,士為知己者死,即便如此,居廟堂之上的“主”們,也一定是禮賢下士的明君明主,否則以謀士的能力和眼光,絕對不會投其門下,忠心耿耿輔佐其左右,幫助其成就一番事業。這寬廣的胸懷一定能令人感動,一定能令人震撼,一定能令人折服。

一個人究竟是沽名釣譽,還是名副其實,用人者究竟該怎麼來識別一個人是否真的有真才實學,那麼就要看這用人的領導有沒有能力來甄別了,正所謂慧眼獨具。我想齊桓公一定是這樣的,他一定是瞭解管仲的,也是知曉管仲的才華並且十分賞識,正如之前所講,即便是良禽,是賢臣,如果是遇到了朽木昏君,昏聵無能,閉目塞聽,剛愎自用,那麼在昏君的眼裏,則不再是良禽和賢臣了,甚至會被認為成佞臣、奸臣,這樣一來就是十分危險的情況了,良禽不能安居,賢臣就會受到生命的威脅。齊桓公是慧眼識英雄,也讓英雄管仲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一個領導人的眼光決定了他的方向,決定了團隊的力量,也決定了他自己的未來。

寬廣的心胸、獨具的眼光和高深的謀略決定了一個大的格局,齊桓公正是冰釋了管仲的殺身之仇,以其深謀遠慮,着眼長遠,用實際行動感化於人,唯才是舉。中華民族不僅歷史悠久,更是英雄輩出,人才薈萃,凡是成就偉大事業的領導者們,在他們的身上始終閃耀着智者的光輝,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行為,雖然歷經千秋萬代,仍然映射着光芒,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繼續披荊斬棘,開拓奮進。

恰同學少年,正是風華正茂,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光,願我們都能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在今後的道路上,釋放自我,馳騁縱橫,展示才華,實現我們心中偉大的夢想,併為之奮鬥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