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黃大年先進事蹟簡介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32W

黃大年先進事蹟簡介精品多篇

時代楷模黃大年優秀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黃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鄧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工作。“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黃大年同志用一生定義了什麼是高尚的靈魂,詮釋了學者如何為人民、為國家、為天下蒼生立命,做到了“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師,教書育人、敢為人先。黃大年同志説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師。在他看來,每個學生都是璞玉。他以“為祖國培養人才”為己任,始終把目標定在祖國未來幾十年發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學嚴謹,因材施教,努力為學生們開啟與世界交流的“窗户”,培養了一批“出得去、回得來”的人才,用行動闡釋了什麼是“教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學,淡泊名利、甘於奉獻。高校教師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黃大年同志功勛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術瓶頸,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是新時代踐行科技報國的典範,以他的能力和貢獻完全可以申報院士。但是身為中科院院士評審專家的他,自己並不是院士。同事勸他抓緊申報,他卻説:“時間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眾人眼中的“拼命黃郎”,無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息,為實現強國夢奉獻全部,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骨和境界。

時代楷模黃大年優秀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二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築夢路上,廣大知識分子更是圍繞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中央電視台推出系列報道《家國棟樑》,為您講述知識分子無愧於時代的奮鬥故事。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國家“_”特聘專家黃大年。

黃大年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20__年前,他帶着科技強國的心願,出國留學、工作,成為國際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學家。

然而,當黃教授得知國家的召喚,他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尋求技術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學召開《黃大年事蹟報告會》,教師王鬱涵回憶黃教授説過的話:“我一點都不想等到葉落了才歸根,我想把我的所學交付給祖國。他説我和祖國從來沒有分開過,只要祖國需要,我就義無反顧。”

這場報告會,正在吉林大學的校園裏巡講,師生共同緬懷一位逝去的教授——黃大年。

1977年,黃大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系,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在當年的畢業紀念冊上,黃大年的留言寫到:“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心懷報國之志,1992年,黃大年被公派到英國攻讀博士,並從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為這個領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術的少數華人之一。

20__年4月,當得知國家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時,黃大年第一時間給母校打電話,明確表示要回國。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財教授回憶説:“黃老師就沒有提一個錢字,但是就強調他在國外的做的這種高精尖的這種科研工作,以及這種工作回到國內來怎麼開展。”

“我覺得對我來説很簡單,因為簡單的根源就是情結問題,惦記着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家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過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這樣的回來參與建設。”黃大年教教生前採訪。

回國後的第6天,黃大年就與吉林大學簽下全職教授合同,成為第一批迴到東北發展的國家“_”專家。他帶着先進技術,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這種設備就像一隻“透視眼”,能“看清”深層地下的礦產、海底的隱伏目標,對國土安全具有重大價值。而這樣的高端裝備,國外長期對華壟斷或封鎖。

從零開始的黃大年,帶着研究團隊日夜奮戰。他出差始終趕最晚的那一程,這樣就不耽誤白天工作;同事經常兩三點鐘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務。

國家“_”特聘專家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馬芳武回憶:“黃老師他説非常急迫,我們現在要創建雙一流大學,一定要跟上時代快速地發展步伐。”

和家人聚少離多,讓黃大年心懷愧疚,他在朋友圈感歎:“可憐老妻孤守在家,在掛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國家“_”特聘專家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獻昌説道:“黃教授有一句話很典範的,他説我們等於説為國家損失了20__年的工作時間,我們要把它補回來,那真的就是一種家國情懷,回來以後是隻爭朝夕。”

黃大年帶領400多名科技人員,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台萬米科學鑽——“地殼一號”,自主研製綜合地球物理數據分析一體化的軟件系統,提高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的製造能力。

20__年12月8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進醫院。即便在病牀上,打着吊瓶的黃大年還在改方案,給學生答疑解難。

黃教授的學生周文月告訴我們:老師剛打完點滴,這手還沒有緩過勁來呢,然後就開始給他講,所以我就拍下來這個照片。他跟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報國。

20__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眾多師生帶着傷痛和懷念,默默垂淚,悼念送別。

斯人已去,未盡的事業卻仍在繼續。黃大年生前規劃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航空重力梯度儀研製,已通過階段論證即將啟動。昔日與黃老師並肩奮戰的同事,正在讓“地球深部探測儀器”從理論走向應用。

在吉林大學檔案館,黃大年寫的入黨申請書,讀起來仍讓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時代楷模黃大年優秀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三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共產黨人歷來有着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一種自家而國、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心靈感觸與人生追求。2009年,優秀共產黨員、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在結束了18年的海外漂泊後,毅然放棄優越條件選擇回國,為了科學事業後繼有人,他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了國家重要領域尖端技術的發展,他不計名利、殫精竭慮。他“什麼職務也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很多人評價他為“純粹的知識分子”“另類的科學家”,因為他對待科研只有一句話:“我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只有國家利益”。

一個人應該怎樣愛國、怎樣報國,如何把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命運?黃大年的“家國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價值航標和光輝榜樣。

在黃大年短暫的58年生命歷程中,始終澎湃着“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始終踐行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着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到的內容,既是人生夙願,也是真實寫照。

常懷愛民之心、常思興國之道、常念復興之志,是“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我們學習黃大年,就是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拒絕精緻利己主義、個人主義,自覺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把愛國轉化為實幹擔當的不竭動力;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勇於奉獻、敢於擔當、善於作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踐行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鞠躬盡瘁、不計得失,把個人價值寄託在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與奮鬥中,擔負起職業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時代楷模黃大年優秀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篇四

黃大年同志身上體現出深厚的愛國情懷、強烈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立起了一個時代標杆,他的事蹟具有很強的先進性、典型性和時代性。

一、黃大年同志心懷大我、愛黨愛國、至誠報國,把祖國需要作為畢生追求

他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對黨、對祖國無限熱愛,無論是在讀書求學、國外工作還是歸國任教期間,始終把祖國富強和民族振興,作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1982年1月大學畢業時,他在畢業紀念冊上給同學留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1988年1月,在留校任教期間,他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在入黨志願書中寫到:“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1992年,黃大年同志獲“中英友好獎學金項目”資助,受學校選派出國學習。1996年從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科學系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國,1997年又經批准赴英國開展科學研究。在國外工作的18年裏,他擁有了優厚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但始終沒有忘記祖國,始終密切關注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無論是參加學術會議還是講學,他招之即來。他曾説,“對我而言,我從未和祖國分開過,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2008年,我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國家“_”),旨在從海外引進一批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高層次人才歸國效力。當時,黃大年在英國劍橋ARKe_地球物理公司任研發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帶領着一支包括外國院士在內的300人團隊,長期被同行作為跟蹤和趕超的主要對象,主持研發的許多成果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多數產品已應用於世界多個國家的石油公司,他也成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生活上,黃大年已成為少數躋身英國精英階層的華人之一,收入豐厚,家庭生活十分優越。擁有位於劍橋大學旁的花園別墅,寬闊的草坪,豪華的汽車,學醫的妻子在倫敦開了兩家診所,女兒在讀大學。2009年4月,接到吉林大學邀請他回國工作的郵件之後,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科研環境和安逸生活,以最短時間辭去國外一切職務,説服妻子賣掉經營多年的診所,留下還在讀書的女兒,自費購買了昂貴的科研儀器,在2009年聖誕夜那天回到祖國,回到吉林大學,成為我省引進的第一位、也是東北地區第一位國家“_”專家。妻子在賣掉自己苦心經營的兩個診所那天失聲痛哭,“她是學醫的,那是她一輩子的夢想”。但為了黃大年的祖國夢,妻子放下了個人的夢想。

説起回國的原因,黃大年毫不猶豫地説,“很簡單,就是情結問題,就是惦記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家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過程中,需要很多很多我這樣的人回來參與建設。” “回國的選擇,我沒有後悔過。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我的歸宿在中國。”他辦公室裏掛着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國家“_”專家的合影,他説:“我的辦公室只掛這張照片,每天都能看到國家領導人鼓勵和關注的目光,激勵我們為實現強國夢想拼盡全力”。2016年11月28日晚,黃大年從北京去成都開會,因為急着趕航班,沒顧得上吃晚飯,喝了一杯冰可樂就上了飛機。飛行過程中,他因腹部痙攣昏迷,但他卻一直死死地抱着筆記本電腦。他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摸了摸懷中的電腦,然後長舒了一口氣,對空乘人員説:“我要是不行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裏面的研究資料很重要。”他病重期間進手術室前唯一的交待,是囑咐家人一定要保護好書房電腦硬盤裏的資料,萬一他有什麼不測一定要交給國家。

二、黃大年同志刻苦鑽研、敢為人先、無私奉獻,為實現科技強國夢殫精竭慮

他立志科技報國,始終把敬業拼搏和鞠躬盡瘁,作為默默堅守的道德境界,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帶領科技團隊勇於創新、頑強攻關,為黨的事業、吉林振興奮鬥至生命最後一息。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英等國家已使用航空重力梯度儀進行軍事防禦和資源勘探,而我國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上,沒有研發整套裝備的能力。回國後,他組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移動平台探測技術研發中心,把航空重力梯度儀作為一個重要的科研方向。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高精度航空重力測量技術項目”和國土資源部“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帶領由院士、大學校長、研究所長等400多名高級別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協同攻關,在科學技術上彎道超車。

黃大年以一股“瘋魔勁”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業,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不知疲倦地求索挑戰。他惜時不惜命,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數十次地往返於各個科研機構,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幾乎沒有休過完整的寒暑假和節假日。他白天開會、洽談、輔導學生,晚上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為不耽誤白天的工作,節省有效時間,他出差經常選擇最晚一班飛機往返。黃大年辦公室所在的地質宮大樓每晚10點關大門,可這條“禁令”卻對黃大年不起作用。他經常在辦公室裏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才離開。有時候出差回來,還要直接趕回辦公室,準備第二天的工作。樓下看門的大爺總被黃大年敲門聲叫醒,就和老師同學們抱怨,讓大家勸勸黃大年早點下班。後來時間長了,看門大爺對黃大年產生了敬意,讓學生們轉告黃大年無論多晚進出,喊他一聲就行。

黃大年為節省時間,中午飯經常吃苞米代替,但他只吃烤苞米,因為吃煮苞米會滴水,會耽誤時間、影響工作。黃大年之所以這麼忙,是因為他着急,他急科研的進展,急人才的培養,急我們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他3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曾吃着救心丸參加重大項目評審驗收答辯。有人稱他“拼命黃郎”,説他是個“瘋子”,他卻説“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黃大年正是懷着這樣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恨不能一分鐘掰成八瓣兒用,把自己的生命發揮到極限。有同事説“你這是拿命在做科研啊!”他卻在微信朋友圈裏這樣説:“我是活一天賺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2016年教師節,在外出差的黃大年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感歎:可憐老妻一再孤獨守家,週末、節日加平時,空守還空守。回國6年多,妻子“從燦爛到憂鬱”“從微笑到焦慮”。他總是安慰妻子説,“再有一年就忙完了”,但他卻一年比一年更忙。他的妻子張燕老師,曾多次給吉林省委組織部打電話,哭着讓部裏同志勸勸黃大年,注意多休息、工作的節奏放慢一點兒。省委組織部邀請黃大年參加專家健身聯誼活動,專門安排黃大年休假療養,可他參加活動也不休息,仍然把工作放到第一位。

就這樣,黃大年只爭朝夕、爭分奪秒地帶領團隊辛勤奉獻、頑強攻關。在國外嚴格禁運和技術封鎖的情況下,短期內就迅速獲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創造出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他研發的多種重力梯度儀原理樣機進入國際前沿水平,實現了跨代研究的設計目標,用5年時間就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20多年走過的路;以他的團隊研製出的我國第一台萬米科學鑽“地殼一號”,配備自主研製的綜合地球物理數據分析一體化軟件系統為標誌,我國深部探測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局部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讓國際學界驚歎中國正式進入“深地時代”。有外國媒體報道説,“黃大年的回國,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里。”

三、黃大年同志以德育人、言傳身教、誨人不倦,把為國育人作為傾盡心血的職業理想

他始終把為國家培養人才、建強團隊作為重要任務,他常説,“中國正努力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而這段並不平坦的進程需要幾代人去完成。”身為在國內國際有影響的科學家,雖然工作繁忙,卻把大量時間花在學生身上,回國不久就主動擔任吉林大學“李四光本科實驗班”的班主任。他經常出差,卻從不放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出差前安排學習任務、研究項目,出差過程中還要召開視頻會議,幫學生分析研究遇到的難點;查看批閲學生通過郵件發來的學習筆記和讀書報告。在他最後生病住院治療期間,在病房中他一邊艱難地舉着輸液的手,一邊為學生答疑。他以德育人,激勵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和家國抱負,叮囑學生們,“一定要出去,出去了要回來;一定要出息,出息了要報國”。他充滿愛心,用父親般的慈愛呵護着每一個學生,經常默默資助生活困難的學生,有時熱心幫助患重病的學生家長解決治療問題。他目光高遠,為學生和團隊成員創造接觸世界最前沿科技和先進設備的條件,他給本科班學生每人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他主動為團隊成員提供與院士等國內外頂級專家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出國開闊視野,先後支持資助同事和學生26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黃大年身體力行、殫精竭慮地履行為師之責,取得了累累碩果。他指導的44名研究生中,有1人獲得了國家地球物理學會頒發的劉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學技術獎,1人獲教育部博士學術新人獎,3人獲吉林大學研究生優異成績最高獎“李四光獎”,1人獲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二等獎,8人獲國家獎學金;他的團隊成員中,有1人被學校破格晉升為教授。

長年的超負荷工作,使黃大年的身體不堪重負。2017年1月8日,終因病情危急,醫治無效病逝。黃大年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了祖國,把生命最絢麗的部分奉獻給了所鍾情的事業。他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具有強大的帶動性和感召力,必將激勵和鞭策我們不忘初心,從自已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吉林,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