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27W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精品多篇】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篇一

鍾揚,男,漢族,1964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生前擔任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中組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幹部,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先進個人等榮譽。2017年9月25日,在出差途中遭遇交通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年僅53歲。

鍾揚同志對黨無比忠誠,對事業無限熱愛,胸懷科研報國理想,畢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足跡踏遍青藏高原,收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彌補世界種質資源庫缺乏西藏種子的嚴重不足,為人類儲存下綿延後世的“基因”寶藏;他全心全意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教30多年來始終將學生放在第一位,立德樹人,愛生如子,甘為人梯,當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培養出的一大批學生已成長為國家急需的科技骨幹;他身體力行黨的民族政策,投身援藏,不辱使命,深入偏遠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教育科技精準扶貧,幫助西藏大學申請到第一個生態學博士點,帶出了西藏第一批生物學教育部創新團隊,填補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歷史性空白;他矢志不渝為人民服務,積極投身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在生態保護和科普教育方面貢獻卓著,把生命最寶貴的時光獻給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和他最鍾愛的教育科研事業。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篇二

盧永根,男,漢族,1930年12月出生於香港,作物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前校長。盧永根同志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從教60多年來,始終將愛國奮鬥精神貫穿教學科研和立德樹人全過程,用一生至誠至真的執着行動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忠實履行了人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我國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曾榮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和全國“最美奮鬥者”等榮譽稱號。2019年8月12日,盧永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通過中央辦公廳轉達了對盧永根同志逝世的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慰問。2019年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追授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授予盧永根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盧永根同志愛黨愛教、為國家事業矢志奮鬥,入黨70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入黨日子作為自己另一個生日,罹患重病住院期間,仍堅持與師生共同參加支部學習,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從教愈甲子,將畢生獻給所鍾愛的教育和科研事業。

盧永根同志潛心鑽研、為造福人民勇於攀登,始終心懷人民羣眾飽暖,半個多世紀來奮戰在高等農業教育最前沿,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帶領學科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在他堅守下,學校現擁有上萬份水稻種質資源,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為國家農業發展和農業教育作出卓越貢獻。

盧永根同志立德樹人、為培育英才鞠躬盡瘁,堅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將種稻育種和傳道育人相結合,以身作則,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循循善誘,在思想上學業上生活上給予充分關注和關心,促進師生成長髮展,培養大批高水平現代農業專家。

盧永根同志艱苦樸素、為助教勵學無私奉獻,始終堅持共產黨員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求真務實、勤儉質樸,是一位情操高尚的師德模範,被譽為“布衣院士”。他對自己近乎苛刻地節儉,卻將積蓄880多萬元無私捐贈學校,設立教育基金;將祖傳廣州市花都區的兩家商鋪贈與當地羅洞國小作為永久校產;他逝世後,家屬遵其遺願,將他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療教育事業。盧永根同志至信至誠為教育事業傾獻畢生心力,充分展現了一名新時代人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崇高品格和價值追求。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篇三

張桂梅,女,滿族,195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曾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全國脱貧攻堅楷模”“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張桂梅同志堅守教育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紮根貧困地區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傾力建成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託舉起當地羣眾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信心希望。

張桂梅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跨越千里、輾轉多地,無怨無悔。她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堅定的理想信念融入辦學體系,用紅色教育為師生鑄魂塑形。2000年,她在領取勞模獎金後,把全部獎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黨費。她把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滲透在血脈裏,在她身上充分體現着一名共產黨員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質和至誠至深的家國情懷。

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餘萬公里。她長期拖着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餘力踐行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張桂梅同志執着奮鬥、無私奉獻,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篇四

華羅庚先生作為當代自學成長的科學巨匠和譽滿中外的著名數學家,一生致力於數學研究和發展,並以科學家的博大胸懷提攜後進和培養人才,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投身科普和應用數學推廣,為數學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付出了畢生精力。

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華羅庚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大師,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鬆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美國著名數學史家貝特曼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勞埃爾·熊飛兒德説:“他的研究範圍之廣,堪稱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數學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響的人也許比受歷史上任何數學家直接影響的人都多”,“華羅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數學家的價值。”

哈貝斯坦:“華羅庚是他這個時代的國際領袖數學家之一。”

克拉達:“華羅庚形成中國數學。”

萊麥爾説:“華羅庚有抓住別人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議的能力,並能準確地指出這些結果需要並可以改進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廣泛閲讀並掌握了20世紀數論的所有制高點,他的主要興趣是改進整個領域,他試圖推廣他所遇到的每一個結果。”

丘成桐:“先生起江南,讀書清華。浮四海,從哈代,訪俄師,遊美國。創新求變,會意相得。堆壘素數,復變多元。雅篇豔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瀾於即倒,成一家之言,卓爾出羣,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吳耀祖:“華先生天賦豐厚,多才好學,學通中外,史匯古今,見識淵博,論著充棟。他的生平工作和貢獻,比比顯示於他經歷步過的廣泛數學領域中,皆於可深入處即深入探雋,可淺出的即淺明清澈,能推廣的即面面推廣,能抽象的即悠然抽象”。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篇五

高鳳林,男,1962年3月出生,黨員,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高鳳林班組組長,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特技技師,最美奮鬥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央視大國工匠節目播出第一人,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2017年度北京榜樣。

高鳳林1980年技校畢業後,一直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至今。3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以國為重、紮根一線、勇於登攀、甘於奉獻,一次次攻克了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為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榮獲中央國家機關十傑青年、全國十大能工巧匠、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全國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勞動模範、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突出貢獻者、第二屆質量獎唯一個人獎等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被譽為火箭發動機焊接第一人。

現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14車間特種熔融焊接工,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第一研究院工會兼職副主席、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篇六

劉寶中,男,1964年6月出生,黨員,北京市公共交通集團第三客運分公司313路駕駛員。313路公交車於1978年開通,全程15公里,只有一名專職司機和一輛公交車,承載着盧溝橋農場路,北天堂村居民的出行需求。

這條線路一直傳承着標兵模範線路的榮譽稱號,劉寶中就是這條“標兵模範線路”的第六任駕駛員。十多年來,劉寶中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一個人駕駛313路公共汽車風雨無阻,面對老弱病殘弱勢羣體,伸出援助之手,把小小的車廂,變成了流動的“四合院”,乘客們都稱讚他是老年人的枴杖,外地人的嚮導,乘客的貼心人。

曾接受過《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等報刊採訪,多次上過北京身邊訪談,中央電視台資訊頻道、北京您早、資訊1+1節目的採訪,得到了社會及領導的肯定和表揚。劉寶中於2015、2016、2017年分別獲得最美職工、集團公司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2018年獲得首都勞動模範稱號,2018年度北京榜樣,第七屆首都道德模範提名獎榮譽稱號。

我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篇七

20年立足社區敬業奉獻、矢志不渝;20年踐行宗旨一心為民、無怨無悔;20年柔肩瘦骨勇挑重擔、譜寫傳奇。“我以黨員的名義承諾”,是她20年如一日的忠誠堅守;“把老百姓當爹媽”,是她20年如一日的愛民情懷。社區大爺大媽叫她“閨女”,社區的孩子喊她吳奶奶。她以對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撐起了社區一片藍藍的天,架起了黨和政府與羣眾之間的連心橋。她就是全國“時代楷模”、“中國小巷總理之星”,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吳亞琴。

吳亞琴出生於1960年7月,20年來,她始終以堅強的黨性、廉潔的品格、開拓的思維、務實的作風詮釋着對黨的事業的執着摯愛、對社區百姓的一片真情,以一股韌勁、狠勁、衝勁,帶領社區黨員和羣眾把昔日“老、舊、散、棄”的社區,建設成為“零犯罪、零家暴、零吸毒、零輟學、零失業家庭、零矛盾升級、零非正常上訪”的和諧幸福社區,受到了幹部羣眾的廣泛讚譽,得到了各級黨組織的充分肯定。她先後獲得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時代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吉林省“社區工作者楷模”等榮譽稱號。

她事事做先鋒、時時做表率,是身先士卒的黨組織帶頭人。吳亞琴曾在吉林蛟河大山裏的一家軍工廠經歷了22年艱苦生活的磨練,深刻感知了父輩們對黨的事業的堅守和摯愛,鍛鍊了不怕苦、不喊累的敬業精神,積澱了一生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在社區黨組織書記崗位,她凡事想在前、幹在頭、打出樣,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影響帶動社區的黨員和羣眾。2003年,非典疫情突發,她剛剛做完聲帶手術,顧不上休息,就帶領黨組織一班人挨家挨户搞排查、抓防控,用實際行動向居民證明非典並不可怕。同樣是2003年,面對國企破產改制、大批企業黨員組織關係無人接收的實際,她在長春市率先一次性將194名企業退休老黨員全部“接回家”。為充分發揮社區黨員的作用,她以樓棟為單位組建基層黨支部,在所有黨員家門口掛上“黨員之家”的牌子,讓黨員明心志、亮身份,並每月15日雷打不動地組織黨員學習,每年開展優秀共產黨員評選,帶動黨員從事志願服務,使每名黨員都納入了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之中。

她勇於創新、大膽實踐,是敢想敢做的社區當家人。為當好社區這個家,她積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羣眾需求、充滿生機活力的社區黨建新方法,總結了“1+6”服務羣眾經驗,堅持把“雙引領雙服務”作為黨員管理和服務的總抓手,讓黨組織引領黨員、黨員引領羣眾;黨組織服務黨員,黨員服務羣眾的方式,讓黨員衝鋒在前、示範在前。她堅持社區大事小情都按“四議”步驟決策實施,即社區黨組織提議、社區“兩委”商議、黨員和羣眾代表審議、社區公示決議,形成了“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主辦、居民廣泛參與”的民主協商治理機制。在棄管小區治理中,她代表居民意願,先後解聘侵害居民利益的3個物業公司,黨組織牽頭引進社會組織,選舉成立了社區自治管理委員會,構成了黨組織、社會組織、志願者、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實現居民自主管理。人都説“清官難斷家務事”,但她卻在家長裏短的小事中,總結出了“民事調解十二法”,調解民事案例500多件,防止民轉刑案件20多起,解決羣體性糾紛10餘起。如今,她又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專業能力,兼職擔任起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把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一代、傳授給接班人。

她一心為民、敢於擔當,是深受愛戴的百姓貼心人。在社區老人眼裏,吳亞琴是他們的“姑娘”,而吳亞琴説起社區的老年人,張口就是“咱家老人”。她深知社區在老百姓心中就是黨和政府,她把居民的事當成了咱爹咱媽的事。不論分內分外的事她都管,在無數個日夜,在一點一滴中,她把關懷送到了居民家門口、把温暖送到了居民心坎上。面對因企業改制而要到省政府上訪的1500名社區羣眾,她主動站出來成功阻止集體訪和越級訪,並由社區出面向上級部門反映訴求,既解決了問題,又維護了和諧穩定。她頂住壓力“拆三小”、清理液化氣站,為居民創造了美麗安全的社區環境。下崗居民説:“企業轉制開不出工資,吃水都得省着,但為了給社區搞綠化,我們二話不説把澆樹的管子接到自家水籠頭上。這是吳亞琴帶的好頭啊。”她向社區居民承諾“服務惠民只進一道門、羣眾辦事只到一窗口、百姓訴求只找社區首辦人”,把訴求收集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她大膽探索居家養老模式,成立由社區兩委主導、公益崗位人員及退休黨員志願者、退休教師為輔助的“康樂之家老年服務中心”,為32户老人家中安裝了電子保姆,建立了10分鐘“助老服務圈”,解決了54名空巢、獨居老人居家養老難題。她帶領社區黨員多年照顧的孤寡老人董蘭芳,老人彌留之際説:“下輩子投胎做人,一定和吳亞琴做母女。”

她堅守底線、清正廉潔,是堂堂正正的為官清白人。“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無他求品自高”。吳亞琴的家庭並不富裕,很長一段時間,丈夫下崗,孩子上學,生活壓力很大。但她在利益和誘惑面前,始終堅守紀律和道德底線,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工作。她説,做到清正廉潔並不難,只要管好“五官”,就是要管好嘴,不大吃大喝,不説大話空話錯話負面話;管好手,不收、不卡、不要;管好腿,不走歪門邪道;管好眼睛,不攀不比,不隨波逐流;管好耳朵,不信謠言,不受説情風乾擾。她這樣説也這樣做的。一次一位居民硬是塞給她1500元錢感謝費,她轉過身就到居民家退了回去。這樣的事多了,居民也就不再動給她送錢送物的心思了。她不但不收羣眾一分錢、不佔公家一點利益,還把個人獎金都拿出來,給社區工作人員做工裝。一時廉潔容易,一世清白難。但她卻做到幾十年如一日的一身正氣、清清白白,實實在在地為社區工作者樹立了榜樣,也真真切切地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信任和擁護。社區居民都説:“吳亞琴行得端、做得正,為咱老百姓敢説敢做,我們有事兒哪都不找,就找她、找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