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身邊的榜樣典型事蹟(通用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72W

身邊的榜樣典型事蹟(通用多篇)

觀看榜樣的力量心得體會 篇一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晚上8:00,我們共同收看了《榜樣6》。在他們的身上,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彰顯得淋漓盡致。

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我將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並在未來的日子裏深入學習、深刻理解,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提高應對能力。

同全國的青年學子一道,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始終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提高綜合素質,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蓄力。

身邊的榜樣典型事蹟 篇二

張曉山,中共黨員,1994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黑龍江北大倉集團有限公司技術部長,工程師、高級白酒釀造師、高級品酒師,先後獲得黑龍江省財貿金融輕工紡織系統勞動獎章、龍江技術能手、龍江工匠、齊齊哈爾市勞動模範、齊齊哈爾市優秀科技工作者、黑龍江省首席技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等榮譽稱號。先後組織開展多項科研實驗項目,參與制定中國北方醬香型白酒代表—北大倉酒工藝路線,先後在全國行業期刊《釀酒》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先後獲得黑龍江省輕工業自然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多項,主持制定技術操作規程5項,參與完成中國白酒169計劃1項,主持申請外觀設計專利3項,主持起草企業標準5項。

大家好!我是來自黑龍江北大倉集團有限公司的張曉山,我從小生活在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是一名林業子弟,我們的父輩都是轉業軍人。受父輩們的影響和耳濡目染,讓我們從小就有一種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的潛意識。我上學學的第一首歌就是“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後來看到我的父親被評為林業局勞模,相當於縣級勞模,受到表彰,帶着大紅花,神氣的很。記得當時獎勵我父親的是一支金尖鋼筆,十分漂亮。父親將其作為送我上學的禮物給了我,我用了四年,筆尖柔軟,寫字順滑,讓我的同學羨慕不已,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勞動最偉大,勞模最光榮。

今天,有幸我超過了我的父親,不僅獲得了市勞模,而且又獲得了省勞模,真是激動而且惶恐,總感覺自己距離省勞模的標準和要求還差的很遠。我覺得這份榮譽不應屬於我個人,而是屬於我們北大倉,屬於我們北大倉的每一個人,是同志們把工作都做了,將苦都吃了,把罪都受了,卻把榮譽給了我。是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們北大倉隋總的正確領導,是北大倉同志們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我們北大倉集團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才有了省勞模這一崇高的榮譽,這份光榮應該屬於我們北大倉。

黑龍江北大倉集團是一傢俱有百年曆史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始建於1914年,時名聚源永燒鍋。北大倉有着厚重的歷史和文化積澱,北大倉不僅見證了齊齊哈爾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而且融入到了鶴城人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幾代人的'美好回憶。北大倉的發展歷史不僅是齊齊哈爾工業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北方民族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手工作坊到現代化企業集團的歷史標誌,我為自己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感到自豪和驕傲。

我畢業於黑龍江省食品工業學校,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中專,畢業後國家分配進入到了黑龍江北大倉集團工作,至今已有28年。自從分配到北大倉工作以來,我一直工作在生產一線,先後擔任調酒車間技術員、白酒勾調員、包裝車間主任、釀酒車間主任、集團公司技術部長、集團工會主席,從生產一線的一名普通員工逐漸成長為北大倉集團的技術骨幹。在工作中我積極推進工藝傳承與創新,先後組織開展了應用植酸處理白酒中鐵離子的方法分析、應用黃豆大麴生產北大倉醬香型白酒、北大倉多糧大麴醬香工藝、醬香型白酒後續芝麻香工藝、中國醬香型北大倉白酒風味物質剖析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北方醬香型白酒典型工藝研究等多項科研實驗項目。我們參與研究制定的具有中國北方特色的北大倉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路線因工藝特色突出、工藝路線科學、曲糧使用高效、釀造酒質優異而被中國酒業協會認定為中國北方醬香型白酒代表。

觀看榜樣簡報 篇三

10月26日20:00,寧波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組織貴州省興仁縣第七中學21名共青團員觀看央視直播節目《榜樣》。同時,第三屆研支團邀請往屆志願者觀看《榜樣》,開展網上交流會,共同學習榜樣們身上的精神。

節目邀請部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現場講述、先進事蹟再現等形式,展現了他們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

節目結束後,優秀團員代表發言,她説:“我也想成為一名黨員,向他們學習;等到大學畢業後,我想再回到這個學校當一名老師。”

研支團的網上交流會也順利舉行,第二屆研支團團長楊琦説:“恨時間不夠,要做的太多,能做的太少,只希望通過研支團一年年不斷的接力、傳承,在學生心中播下火種,種下希望,在未來的路上指明方向,扶貧先扶智。”第三屆研支團成員岑哲科表示:“作為支教團成員之一,也許精神不比偉大,也許事業不比崇高,但我必將身體力行,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三屆研支團團長徐晴嚮往屆研支團成員講述了他們教過的學生的變化,並表示,雖然一位支教者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研支團隊伍的不斷壯大,代代傳承,代代堅守一定會給西部帶來更多的希望!

通過觀看《榜樣》,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更堅定了開展志願服務的理想信念,他們一致表示願將青春奉獻給西部山區的未來!

觀看榜樣簡報 篇四

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深入開展,營造團結鼓勁、弘揚正氣的濃厚氛圍。10月27日下午,射洪縣陳古鎮組織全體鎮幹部在該鎮政府會議室觀看學習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了反映全國“兩優一先”典型事蹟的專題節目《榜樣》。

據悉,專題節目《榜樣》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題,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現場講述、先進事蹟再現等形式,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務實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該節目用故事講道理,把黨的崇高理想和先進典型模範事蹟結合在一起,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既展現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執着堅守,又緊貼時代要求,彰顯當代共產黨人“繼續前進”的昂揚風貌,是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

觀看結束後,陳古鎮黨委書記胡光文要把組織學習專題節目《榜樣》作為全鎮18個基層黨支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採取集中觀看、座談交流、撰寫觀後感和學習體會等形式,確保學習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身邊榜樣心得體會 篇五

小時候,我的榜樣是父母,因為父親高大無比,凡事都能做主。國小時,我的榜樣是母親,因為母親為我辛勤的輔導功課。現在,我的榜樣是老師,因為老師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

有人説,愛自己的孩子的人是人,愛別人的孩子的人是神。而我的班主任張老師並不是“神”,她只是千千萬萬個老師當中的一員,普通。善良。敬業。

記得,老師曾經説過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來到七年級(2)班這個大家庭中就要聽我的,我就是你們的老大,我就是你們每一個人的母親!”每天,吃中午飯的時候,老師,都會站在前面,看着我們每一個吃,老師知道中午飯很難吃經常會説:“我知道中午飯很難吃,不過是營養餐,很有營養,不喜歡也要吃,對身體有好處,如果,你們真的不喜歡吃,可以帶一些好吃的有營養的東西,比如説:酸奶。麪包。啊,之類的!”

天氣,逐漸涼了,老師,每天,都會囑咐我們多穿一點,小心感冒。

我們班的環境是全年級甚至全學校都數一數二的!一點都不誇張,優美的環境佈置,良好的衞生環境,這一點一滴都是張老師一個人辛苦勞動換來的!

老師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兒子,張老師在我們眼裏是一個稱職的媽媽,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都能看見老師急急忙忙的向幼兒園趕去。

張老師您用您的行動證明了您是一個好老師,同時,也是一個好媽媽!張老師,我們愛您!

觀看榜樣簡報 篇六

10月27日中午1點,懷化市鶴城區人民檢察院全體幹警在該院六樓會議室集中觀看了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專題片《榜樣》。

該專題片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邀請部分今年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羣眾最喜愛的檢察官、全國模範檢察官、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河北省保定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彭少勇等5名先進典型用他們自己的事蹟向我們詮釋了“三嚴三實”的深刻內涵,展示了共和國檢察官對社會主義法治的崇高信仰,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執着堅守,對檢察事業的不懈追求。整部片子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現場講述、先進事蹟再現等形式,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為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

幹警們認真觀看了該片,深刻領悟普通黨員們的榜樣精神,觀影結束後,不少幹警已是淚灑會場,內心受到極大震撼。大家結合專題片和自己的工作實際開展了座談交流,並紛紛表示要向榜樣們學習,對照先進典型主動查找差距,並結合工作實際,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愛崗敬業、履職盡責,把榜樣的力量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模範作用,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身邊的榜樣典型事蹟 篇七

張桂梅,女,滿族,1957年6月生,中共黨員,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

她堅守貧困地區教育一線40餘年,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貧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她從2002年起四處奔走,克服重重困難,於2008年8月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先後幫助約2000名貧困山區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該中學在她的帶領下,連續11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她堅持以黨建引領教育,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堅持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課,每週開展“重温一次入黨誓詞、合唱一支革命歌曲、觀看一部紅色電影、組織一次理論學習”活動。她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在1997年查出患有子宮肌瘤後,仍然堅守講台,持續13年家訪,行程11萬餘公里。自2001年起,她還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當177名孤兒的“媽媽”。多年來,她將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熱愛的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