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83W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多篇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1

從2010年入選航天員到現在的成功圓夢“飛天”,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楊洪波歷時11年多,這足以看出“飛天”考核之嚴格。

那麼,在中國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名航天員?實現“飛天”,航天員需要完成哪些鍛鍊?

“航天”先“航空”

成為空軍飛行員,是成為真正的航天員的第一步。

專職的航天員一般都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進行選拔,因為空軍飛行員平時的工作狀態最為接近航天器的狀態,當戰鬥機飛行員在駕駛戰機做某些動作的時候,其身體承受的載荷與航天器中的載荷相接近。

而且,空軍飛行員本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就比較好,十分適合航天工作的要求。

成為預備航天員

正式“飛天”前,先要成為預備航天員。

我國預備航天員的基本條件是:具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釐米;體重55-70公斤,年齡25-35歲;

殲擊機、強擊機飛行員;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大專以上水平,飛行成績優良,無等級事故,無煙酒癮,最近3年體檢均為甲類。

嚴格的綜合訓練

通過第一階段選拔的預備航天員,只有通過第二階段的選拔才能成為執行飛行任務的真正航天員。

整個選拔過程宛如過五關斬六將,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淘汰,最終能夠成為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只能是最優秀的十幾個人。

航天員訓練課程包括了理論知識、體質鍛鍊、心理訓練、航天環境適應訓練、野外生存訓練、人船地合練、人船箭地合練等內容。

體質訓練方面,航天員接受的體質訓練都是按照運動員標準來進行,包括了田徑、球類、體操、肌力、游泳等內容,訓練量非常大,而且尤其強調航天員的耐力。

此外,為適應太空環境,他們需要經過常人無法想象的各種極限訓練,

如:三維滾環訓練、超重訓練、幽閉空間訓練等等,每一種訓練都是挑戰航天員的生理極限的。

心理訓練也是航天員的必修課。在密閉無人的太空艙中,人容易出現焦慮等心理問題,所以需要通過心理訓練來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航天員的心理訓練包括了心理學基礎和心理健康教育、放鬆訓練等內容。

航天員到太空需要進行各種任務,面臨形形色色的挑戰,這不僅是對他們體能的挑戰,還對他們的文化理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文化理論方面,航天員將接受高等數學、力學基礎、電工學、電子學、自動控制、英語、計算機、地理、氣象、空氣動力學、火箭、飛船設計原理、航天醫學等近60門文化基礎和航天理論課程的學習。

據瞭解,每門課程的書本都是16開,幾百頁厚的。

同時,航天員必須熟記9大本、上百萬字的飛行手冊,上千條指令、數百項操作,達到閉上眼睛都能精準無誤地全流程操作的程度。

文化理論覆蓋面廣,複雜的課程和繁重的學習任務,無疑高度考驗着航天員的觀察力、空間力、記憶力、創造力、計算力、推理力和專注力。

可以説,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不僅需要強大的身體素質,還要一個強大的大腦。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2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守島衞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了要為社會做貢獻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話説“打鐵還需本身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幹事創業的根本,身體力行,才能彎腰實踐。不斷學習黨的政策法規、學習業務理論技巧,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練就新能力。

二是堅守基本原則。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嚴守規矩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按規矩辦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終堅持不推諉不扯皮、不攤派不遙控,搞好單位團結,帶好乾部隊伍。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尊老愛幼,爭做人人學習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職責。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組織和領導安排的要及時抓落實,自己分管負責的要親自指導跟蹤問效。作為一位公民一名國家幹部,要敢於同社會的不良風氣説不,要善於帶頭做合格公民,傳播正能量,傳遞好聲音。

他們活着是一面又一面旗幟,倒下是一座又一座豐碑,折射出一個時代中最閃亮的光芒。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3

江夢南,1992年出生於湖南省州市宜章縣一個教師家庭。

她的到來,為家庭增添了不少歡樂,父母還為她取名“夢南”,寓意“歲月靜好,夢裏江南”。

非常有詩意的名字。

只不過,這一切美好在小夢南三個月大的一天夜裏戛然而止。

由於夢南半夜發高燒,夫妻倆徹底慌了,在物理降温無效的情況下,只能將孩子送往醫院。

最後,燒雖然退了,但是,由於用了耳毒性藥物直接導致夢南神經性耳聾。

經過醫生診斷,夢南“無聽力,135分貝未引出反引波”,這屬於極重度神經性耳聾。

對於這個結果,醫生都無能為力,相當於戴助聽器都沒用。

“肯定是機器壞了……”。

夫妻倆根本不敢相信這個結果,更無法接受這個檢查結果。

但是,再次檢查還是同樣的結果,讓他們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3歲怎麼辦?6歲怎麼辦……”。

當別的孩子都開始上學時,夢南該怎麼辦?夫妻倆開始為孩子的未來發起了愁。

不行,絕對不能放棄孩子。

於是,夫妻倆開始了對孩子的語言訓練,整個過程異常艱辛。

他們將孩子的小手放到他們的喉嚨上,讓孩子一遍遍感受他們説話時聲帶產生的振動;他們將夢南的小手放在他們嘴上,讓她感受説話時不同字所產生的氣息;他們讓孩子看他們説話時的口型。

一個字,可能要讀1萬次、10萬次……

就這樣,孩子慢慢能夠發音,雖然不是那麼清晰。

但是,這對夫妻倆來説,卻是天大的鼓勵。

夢南通過訓練又學會了脣語,再大一點,夫妻倆就讓孩子對着新聞聯播練習。

一堅持就是六年!

在父母的努力訓練下,江夢南跟其他健康孩子一樣上了普通公辦學校,並沒有按醫生説得去上聾啞學校。

只是她上課時只能坐在前排,靠看着老師的嘴脣來聽課。

上課一絲不苟去聽課,下課認真完成作業,她的自學能力也越來越強。

江夢南房間的牆上貼滿了獎狀。

像什麼“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作文比賽一等獎”……,拿到手軟。

乃至於在四年級的暑假,江夢南提前自學了五年級的課程,開學以後直接跳級到了六年級。

這讓她在同學面前驕傲了一把。

同時,她也默默為自己立下了flag,將來不光要上最好的高中,還要考最好的大學。

2004年8月,江夢南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被郴州市第六中學錄取。

從國中開始,夢南就開啟了寄宿制生活,這對於聽力受損的她來説,並不容易,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適應。

因為,面對不熟悉的人,由於不同的人説話時的口型不一樣,她也需要適應。

當然,這種適應需要的時間是極短的,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就夠了。

適應了寄宿制生活的江夢南,學習起來也變得更加如魚得水。

2010年,江夢南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大學聯考。

最終的大學聯考成績是573分,雖然已經超過了一本線,但是,江夢南並不滿意,她選擇了復讀。

第二次參加大學聯考,她考出了615分的優異成績,成功被吉林大學藥學院錄取。

在吉林大學,她同時也完成了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畢業後,她又成功考上了清華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由於她勵志的故事,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並且還獲得了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我想,這不光是對她努力的肯定,也是為了通過她的勵志故事,告訴更多身體有缺陷的人們,“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不懈去努力,你依舊能夠重塑自己的人生”。

當然,這份殊榮也屬於江夢南的父母。

之所以有了他們的堅持不懈,有了他們的拼盡全力,有了他們的不拋棄,不放棄,才鑄就了江夢南不平凡的人生。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4

第一顆人造衞星設計者——孫家棟,在當時,科技比較不發達,什麼儀器都沒有,也沒有多少錢,但是還是製造出來了。隨後,孫家棟又擔任了許多人造衞星,孫家棟中國航天達到五十八年。

王峯火海救人的故事讓我非常震驚。王峯用自己的命換取了四十多位鄰居的命,自己卻被燒黑了,樓道里都是他的血跡腳印。經過一百多天的搶救之後,病情惡化,因肺栓塞去世。

支月英是國小教師,別人都認為支月英是傻子,但是支月英説:“是,我是傻子,大山裏需要我這樣的傻子。”學校裏的孩子沒有學習用品的時候,支月英走二十多裏地去買學習用品,她退休的時候還要去教學,她説:“我感到幹不動時候為止。

秦月飛是大學生村官,他一開始來到村莊不習慣,所以他改掉了那些習慣。並從一個月一千多塊的工資裏擠出來錢修建水渠,修建路燈。並去發展當地的特產。

張超是飛行員它是最優秀的。但是,因為一次事故去世了,因為它離地面只有十幾米,所以降落傘沒有撐開,整個人重重的摔在地上,在他臨去世的時候説的最後一句話是:“團長,我還能不能上飛機。”我欽佩他的精神。

李萬君是大國工匠,他説:“我手裏拿着焊槍,就想上戰場一樣,拿着槍殺敵。”他還説:“這是門藝術,就像練功夫一樣。”

郭小平是校長,它是一家醫院的院長,他專治艾滋病,後來,郭小平發現,所有學校都不收留患有艾滋病的孩子,所以,郭小平創辦了紅絲帶學校,後來,郭小平把三家醫院的主任職位辭掉了,郭小平希望儘量讓那個學校消失。

我看了感動中國以後非常感動,感動他們無私奉獻,感動他們樂於助人,感動他們勇敢!感動他們這種不怕死的精神,感動他們堅強不屈!我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5

中央電視台雖然年年都有舉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就是在為這些曾經奉獻過的人送上一束花、端上一個獎盃。這個有意義的節目雖然已經舉辦十年了,但這才是我看到的第一次,我對此有很大的感觸。

在這個簡單卻又美麗的舞台上,走上去的人的事蹟各有不同,但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動,是因為這裏包含了責任、理想、大愛……

胡忠和謝小君是一對夫妻,他們和女兒一起來到了草原。胡忠在孤兒院裏教書,一旦他知道哪裏有孤兒,他就會不辭辛苦地把這些孩子接回來,教他們知識、給他們人間真愛。胡忠説:“我是個志願者,我喜歡這些孩子,這些孩子也非常需要我們。在做這份工作時,我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因為這是我的責任。”這對夫妻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叫責任、什麼是人間真愛。

吳孟超是個醫生,他有個病人叫王甜甜,她的肝上長了一個腫瘤,吳孟超考慮到甜甜的腫瘤是良性的,用腫瘤切除的方案是可行的,但他同時也知道,腫瘤所在的位置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別的醫生都不願意為甜甜做手術。可吳醫生説:“這是我們醫生的職責,我應全力以赴地去做這個手術。”最後手術成功了!

從“感到中國”的節目中我感受到了責任和努力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象他們那樣,永遠肩負着責任、揹負着理想,傳播着人間大愛,那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6

2月3日,農曆初七,立春萬物生。

廣袤的中原大地上,麥田無邊地綠着,一如“平民英雄”王鋒的精神之光,在中原大地蔓延與傳承,煥發着新的生命力。

英雄王鋒,走了!在20xx年南陽的那場大火中,王鋒捨己救人,義無反顧地三次衝入火海。在他的救助下,20多名鄰居無一傷亡,而王鋒全身有98%的面積燒傷。四方捐助,仍沒留住英雄。20xx年10月1日,王鋒因多臟器衰竭,不幸在北京離世。

英雄王鋒,還在!立春時節,大河報記者回訪英雄身後事。他的“善良基因”在兒女身上得以傳承,他的“俠肝義膽”在四鄉八鄰得以弘揚,他的“捨己為人”已從中原腹地感動整個中國。

昨日上午,記者從南陽市委宣傳部獲悉,三入火海救人的方城籍青年王鋒,榮膺20xx“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將於今晚8時在央視一套首播,2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9時30分重播。

[回憶]

即便再回那天她還是“攔不住丈夫救人”

潘品清楚地記得,她的丈夫王鋒,已經離世120多天了。

為方便女兒上學,潘品在南陽新租了房。這裏距丈夫“火海救人”的地方不遠,但潘品幾乎再也沒有回去過,那是一段不願啟封的回憶。

去年5月18日凌晨,卧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樓上住了25口人。

租住在一樓的王鋒最先發現火情,卧室正對着的一樓大廳內濃煙滾滾,停放的10多輛電動車熊熊燃燒。

“失火了,救人啦!”呼救的同時,王鋒抱起10歲多的女兒,衝到了樓外。

第一次衝進火海,王鋒先到一樓北間的卧室,護送出妻兒。

第二次衝進火海,王鋒救出一樓東間的一名託教老師和兩名學生。

火更大了,煙更濃了。

可是王鋒沒有猶豫,他迎着烈焰和濃煙,第三次衝入火海。這次,他跑上二樓、三樓,使勁兒地敲打鄰居房門:着火了,着火了!

幾分鐘後,再次衝出火海的王鋒被燒成了“炭人”,他赤腳跑到近百米外的張衡路口倒下,留下一串帶血的腳印。

全樓的鄰居無一傷亡,而王鋒全身有98%的面積燒傷。20xx年10月1日,王鋒因多臟器衰竭,不幸在北京離世。

在丈夫離世後的日子裏,潘品曾假設了無數次,“如果那天我攔住他,現在我們是不是還有一個完整的家?”説完,潘品又自言自語:沒用的,我知道我攔不住他,看着大火不救人,就不是他了。

[夢想]

孩子們長大了想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王鋒9歲的兒子王玉金,夢想是長大了要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怎麼才能成為“爸爸那樣的人”?王玉金低着頭,沉默。片刻,他抬起頭回答:幫別人修電視機、修電腦、修電動車——這些都是王鋒曾經常做的。

“不管多累,不管在幹啥,只要別人開口求助,王鋒總是擱下手中的活就去幫忙。”潘品説,她總能在兒子身上找到王鋒的影子,善良又細膩。

採訪中,兒子依偎在潘品旁邊。當談起丈夫時,一向堅毅的潘品忍不住落淚,王玉金趕忙伸出小手,輕輕地給她擦了又擦。

兒子幫自己擦淚的小動作,讓潘品心疼又感動,“倆孩子長大了,更懂事了”。

“昨天晚上,我還幫媽媽用鹽水熱敷腿。”年前,潘品意外遭遇車禍受傷,每晚要用鹽水熱敷兩三個小時。王婷説,能幫忙照顧媽媽,她很開心。

“女兒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成為一名教師,第二個是成為一名外交官,第三個是成為一個科學家。”

在“感動中國”候選人物投票時,王婷認真看了每一位候選人的事蹟。她多了一位偶像: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她央求媽媽到北京錄節目時,一定要和偶像合影。

1月15日,潘品到北京錄製《感動中國》時,見到了潘建偉,順利幫女兒完成了心願。得知王婷對科研感興趣,潘建偉的助手專門電話聯繫上潘品,“他要了我們的地址,説潘教授想給孩子們寄些科普讀物”。

兩個孩子的變化和成長,是潘品最大的欣慰。把兩個孩子撫養成才,也是潘品最大的希望。

今年過年,女兒王婷給王鋒寫了信:“爸爸,我們過年了,我會照顧好媽媽、弟弟和奶奶,好好學習,不惹媽媽生氣。”弟弟緊跟着寫道:“爸爸我想你了,我會好好學的,我會保護一家人的……爸爸我愛你。”

[期許]

新租了房子她的微信名字改成“希望”

潘品娘仨在南陽新租住的屋子,收拾得温馨、潔淨。女兒王婷在屋裏養了十多盆花草,陽台上的一盆水仙長了半米高,一串串米白色的花,吐着芬芳。

客廳裏放着兩張小書桌,將近兩米高的四層書架,塞滿了孩子們的書。客廳電視機旁,最顯眼的位置貼着兩張“獎狀”。

一張是屬於女兒王婷的“學習標兵”獎狀,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王婷拿了全班第一。一張表彰潘品是“優秀家長”。

新的一年,潘品把微信暱稱改為:希望。

名字孕育着兩層含義,一層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加堅強、振奮,擔起家裏的責任。另一層含義是,希望能把兩個孩子培養成才,為社會做貢獻。

關於未來,潘品也有了新的打算,她想繼續當老師。這不僅是潘品的夢想,也是她選擇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社會上那麼多好心人幫助我,我不知道該怎麼回報。”潘品覺得,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把愛傳遞給孩子,這也算是一種感恩。

出租屋的魚缸裏,4條紅色的小金魚結伴相遊,自由自在。“這4條小金魚代表着王鋒、我、兒子、女兒,我們一家四口人永遠不分離。”潘品説。

十大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7

骨科碩士、神經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骨科主任,這是樑益建的真實身份,然而,讓他感到最親切的稱謂,卻是來自患者的一聲“樑爸爸”。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精湛的醫術拯救了上千人的生命……這是樑益建作為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最真實的寫照。對於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樑益建顯得有些低調:“我就是個給病人看病的普通小醫生。

樑益建:“我只是個小醫生”

在醫院骨科大夫們眼中,樑益建是個精力充沛的人。這個留利落平頭的五旬骨科主任,常穿一雙泛黃的運動鞋,疾走於病房、醫生辦公室、手術室之間,並不高的個頭一轉身便找不見人。病房裏的患者們覺得,樑益建是個和緩平靜的人。調整牽引支架時,他手拿10號扳手,弓着身子不緊不慢地調整每一顆可能影響角度的螺絲釘,平均每個人的調整時間30分鐘。面對媒體的採訪,樑益建扶了扶黑框眼鏡,用沙啞的聲音説了一句:“我只是個小醫生。”

在住院治療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是脊柱側彎130°以上、四處求醫無門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脊柱畸形改變的不僅是人的外形,與之相生相伴的呼吸衰竭、心臟衰竭,不斷侵蝕着人的生命。面對患者,樑益建的話大辯若訥,“我治得好”,這四個字在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聽來,有若天籟,意味着一線生機。

三醫院1號住院樓2樓,帶着脊柱牽引支架的於建紅,常常立在骨科病房轉角通往醫生辦公室的小平台上,靜靜地呼、吸。病區的空氣混雜消毒水和病房裏的各種藥味,並不算清新,他卻視為珍寶。

幾個多月前,一輛小汽車飛馳在河北滄州到成都175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於建紅癱坐在哥哥於建忠的汽車後座,大口地吸着氧氣,生命的氣息隨着時間流逝,似乎正一絲絲地沒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見。因為40年脊柱側彎而變形的胸腔,壓迫着於建紅肺部的呼吸空間,“我要活命!”他放不下80多歲的父母、媳婦周大姐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

為了“活命”,從20xx年就出現呼吸困難的於建紅已經輾轉在河北、北京求醫2年,跑過很多家大醫院。“這是命運的事,回家好好休養”,醫生的這句話於建紅聽過很多遍。儘管呼吸對他來説越來越費勁,他一邊吸着氧氣一邊執拗地在網上搜索,不甘心地試圖叩開命運之門。當北京的一位醫生告訴他“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樑益建可以治,他不收就沒人敢收你了”時,他連發短信的力氣都沒有了。

去年8月6日下午,於建紅的愛人周大姐試探着向樑益建的手機發了一條短信諮詢,立即收到了回覆。8月7日,於建紅最新的血氣分析數據被一一發到樑益建的手機上,“我的氧分壓只有38mmhg,正常值是80mmhg。”氧分壓低於60mmhg,已經意味着呼吸衰竭。緊緊捏着手機的周大姐,反覆翻着手機,一條短信點亮了屏幕,這是於建紅期盼了2年的回覆——“可以入院,越快越好!”8月8日凌晨4點從滄州出發,一天之後,已經陷入半昏迷的於建紅被送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立即進入骨科icu。2天后,於建紅情況好轉,進入普通病房。“奔着活命而來”的於建紅,“活命”機率正在呈幾何級數增加,“現在上下樓梯都沒問題,聊天更是沒有問題”。

樑益建:“我不收這些病人,誰收?”

於建紅和病友們互相打氣時,常常會聊到一個已經出院的老病友——今年34歲、重慶壁山小夥子肖強。肖強的脊柱曾有三個嚴重畸形:嚴重脊柱後凸畸形、嚴重側彎畸形、嚴重脊柱旋轉扭曲畸形。x光片上,他的脊柱向右側彎達到了190度,被媒體稱為世界罕見。肖強也和很多病友一樣,因為脊柱畸形,他的肺部、心臟等臟器已經受到嚴重積壓,呼吸越來越困難。如果再得不到治療,他最終會因為呼吸衰竭而死。

從20xx年起,肖強在全國各地奔走尋找獲救的希望,走遍了國內知名醫院,拜訪了國內幾乎所有知名的脊柱專家,“在北京求治時,為了節約錢,晚上我就直接睡在門診大廳裏。”然而,跑遍了國內多家大醫院,肖強都被拒絕。在北京某醫院,肖強曾住院15天,最後專家仍告訴他無法手術,世界上尚未有成功案例。經過努力尋找,20xx年3月27日,沒有放棄的肖強找到了樑益建。

20xx年4月9日進行了第一次手術,20xx年7月進行胸廓成形手術,20xx年3月進行脊柱矯形手術,20xx年9月出院……如今,肖強仍把每一次治療節點記得清清楚楚,他説這對自己非常重要。距離出院已經一年有餘,肖強除不能彎腰外,生活與普通人無異,此前出現的腰疼、呼吸疼等問題也在逐漸減輕甚至消失。就在去年10月21日,肖強的女兒出生了,他特意撥通了樑益建的電話報喜。

在“我能治”幾個字之中,有患者重獲新生的喜悦,也有不為人知的風險。國際脊柱側彎學會委員(srs member)陶惠人説,脊柱側彎手術,醫生需要承擔病人癱瘓、出現呼吸問題等風險,“脊柱側彎手術是骨科手術中風險最大的,在醫學範疇內,手術出血超過兩三千毫升的,目前就是脊柱側彎手術及肝腎移植手術。”樑益建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天手術都很難,就像在青藏線的懸崖邊開車”,但他又將話鋒一轉,“我不收這些病人,誰收?”

據公開報道,20xx年至今,由樑益建主刀的脊柱畸形手術已經超過千例。另據西南交通大學附屬醫院統計,20xx年至20xx年間,樑益建在該院治療的脊柱畸形患者達507名,其中,417人已術後出院,餘下90人目前正在接受治療。

智善公益基金會與全國20餘家公立醫院具有合作關係,“三醫院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有75%是北、上、廣大醫院告知無法手術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手術難度高、風險大、治療時間長。”作為在全國範圍長期救助家庭貧困脊柱畸形青少年的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祕書長,苗強説,“樑益建的勇氣來自於對醫學事業的敬重與執着。”苗強眼中的樑益建是位勇士,“勇於探索醫學高峯,挑戰高難度的手術”。

據悉,樑益建在治療病例上已經囊括脊柱畸形的所有類型,突破了國際公認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手術三大禁區:極重度脊柱畸形、合併脊柱畸形和合並心肺功能衰竭。20xx年2月,樑益建發表在國際脊柱頂級雜誌《spine》的一個病例,以“無一問題提出”狀態全文發表,打破了該雜誌在審稿時會針對每篇文章提約20個問題的慣例。

在每一天不斷髮生的工作細節中,樑益建的“勇氣”源自對己對人的“嚴格”。

“嚴格”是對時間的管理。樑益建常常晚上7點之後帶着病人的片子回家研究,每天凌晨2點睡覺,而午夜12點之後是他的練拳時間。樑益建舉起右掌緩緩地在空中虛畫出一個圓,圓圈末了,化掌為拳,出拳帶風,“太極講定,定下心,才能在手術枱上處變不驚;太極健身,才能支撐七八個小時的手術。”早上7點半,樑益建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7點45分,當很多病人睡眼惺忪的時候,骨科醫生辦公室裏已經熱鬧起來。36位醫生護士立定,骨科交班5分鐘後開始。

根據醫院相關規定,各科室每日上班時間為上午8時。“樑主任每天早上7點30分就會抵達病區,醫生、護士也不好意思太晚。自然而然地,我們成了全院最早上班的科室。”包括護士長陳瀾在內,每日上午7時50分參加交班的醫生、護士超過30人。以30人每人每天多出10分鐘的工作時間計算,骨科的醫生護士每天共額外投入5小時為患者服務。醫生護士額外的時間投入,一年超過1000小時,相當於50天。每天,樑益建要巡房兩次,除了上午的常規巡房,手術後,他總要到病房走走才能安心。“我們做的手術太難,很多都是全國罕有的,現在的檢查手段有限,沒有經驗參考,有5%不可控的風險,要小心。”樑益建説。

樑益建對醫生的嚴格要求在科室是出了名的。為治療脊柱畸形患者,骨科成立了多學科協作治療組,骨科、呼吸、神經等不同專業背景的醫生都是成員。人稱“大師兄”的胡正軍從20xx年就跟着樑益建學習,“主任要求我們晚上12點再睡覺,多一點時間看文獻。”被稱為“勞模”的汪飛,2年半前加入小組,家住醫院對面的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當天有手術,晚上10點就會到骨科icu轉一圈,看看做完手術病人的情況,然後發條短信給樑益建,“我不來看,主任也會來看。”

“樑爸爸給我們重生,挺直脊樑實現夢想”

“主任要求我們晚上12點再睡覺,多一點時間看文獻”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美國著名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同時也是眾多醫務工作者的座右銘,放在樑益建身上十分妥帖。他對病人的愛心和同情心,理解和寬慰,有時比手術刀和藥物還更有效。

上午9時,骨科醫生的大辦公室裏,8個打着牽引支架的脊柱畸形患者沿着沙發邊依次站着。骨科的醫護人員給他們取了個“萌萌噠”的名字——“天線寶寶”。待樑益建從病區查完房,拿着盛滿扳手、螺母、螺帽等工具的紙盒子走進辦公室時,大家微笑着,眼神隨着樑益建的身形移動。來自雲南的張映清排在隊首,樑益建從一堆螺母中挑出一把10號的扳手,開始擰動她身上固定支撐杆與頭盆環的螺母。張映清緊咬着牙關,緊繃着,儘量不讓身體發抖。她的頭部、腰部分別套着一個鋼環,用四根高過頭頂的支撐杆連接固定。通過頭盆環的牽引,讓彎曲的脊柱慢慢拉撐。為了將頭盆環固定在腦袋上,鋼環上的每根釘子都穿過了頭皮。

樑益建迅速翻動着手腕,儘量讓擰動的速度變快。每調一顆,樑益建便後退半步,雙手插進白大褂的口袋,貓着腰,伸着脖子,觀察張映清的牽引架是否平衡。嘴裏看似隨意地詢問着張映清的情況,“現在能爬幾樓了,心率要注意控制在140以下,每天兩個雞蛋吃沒有?”樑益建指了指張映清,面向辦公室裏的其他病友,“她老公挺帥的。”張映清雙手攀着頭盆環,靦腆地笑了。

私下裏,常有“天線寶寶”喊樑益建“樑爸爸”。在樑益建的個人網站上,有一位哈爾濱脊柱側彎患者術後出院,發帖感謝樑益建,“您不僅是我們的主刀醫生更像是我們的爸爸……對於樑爸爸,醫生不僅是職業,更是一種治好更多人的信仰。樑爸爸給我們重生,挺直脊樑實現夢想……”病友圈內傳言,“樑爸爸”收了個病友做乾女兒,讓好多病友羨慕。有人向樑益建求證,被直接駁回,“他們所有人都像我的孩子一樣。”平日裏送些牛奶、雞蛋已是常事,樑益建還掏錢為他們辦迎新春聯歡會,專門請音樂老師教他們唱歌,每週兩次。

8年多前,樑益建正是憑藉一顆同情心,發現、治癒了職業生涯第一位脊柱畸形患者。

20xx年2月,在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中,樑益建前往鹽源縣做醫療支援。在瀘沽湖畔的一家租車店遇到一個胸口近乎貼着大腿的人。他叫伍才林,坐在凳子上,只要一起身,頭就往下栽,脊柱嚴重畸形,走路時眼睛只看得到地面。樑益建眼裏的伍才林保持着一種“很痛苦的姿勢”。當了多年骨科醫生,第一次見到“駝”得這麼嚴重的患者。“一看就是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彎曲近120度。”樑益建圍着對方打量幾圈,説了句“我可以做手術讓你站起來”。

見伍才林不相信,樑益建要來紙筆,邊畫邊講能讓他站起來的原理。磨了40分鐘,才讓伍才林看到挺起腰桿走路的希望。電話徵得院長趙聰同意後,同年5月,樑益建將伍才林接到了成都。經過13個小時的手術,這個不到130公分、十多年沒躺着睡過覺的“駝背”平躺着被推出手術室,康復後身高達到178公分。伍才林給自己改名“伍才立”,銘記人生的轉折。他和弟弟拿出全部積蓄並貸款70萬元,在瀘沽湖草海修了一棟兩層的農家樂出租,當起了小老闆。

手術改變了伍才林的生活,也讓其他的脊柱畸形患者知道了“樑益建”。短時間內,全國各地脊柱畸形患者蜂擁而至。樑益建的職業生涯由此轉折,從一名普通骨科醫生轉而主攻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有90個“天線寶寶”正在接受牽引,等待手術,還有61個患者排隊等着入院。

“很多病友叫他‘樑爸爸’,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敬是叫不出來‘爸爸’這兩個字的”

疼痛、掙扎以及起伏的希望是脊柱畸形患者再熟悉不過的。有人説,醫學是一種迴應他人痛苦的努力,只有當醫生在某種程度上瞭解患者的經歷,治療才能在謙卑、信任和尊重中進行。在樑益建的帶動下,參與瞭解患者經歷的人並不侷限於醫生,更包括了醫生的朋友、醫院、公益組織甚至患者自己。而治療的效果,也在這些成員的深度參與之下拓展延伸。

26歲的女大學生王叢歌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和心臟病,側彎度數達到140度,身高僅有1.3米,手術費用需要16萬元。由於家庭困難,入院不久,有熱心病友告訴王叢歌:如果擔心手術費,可以向智善公益基金會申請幫助。這是入住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脊柱畸形病人都知道的信息,也是老病友必向新病友傳達的信息。原來,為了給貧困患者贏得更穩定的求助渠道,樑益建及其團隊從20xx年開始與智善公益基金會展開了合作。

智善公益基金會於20xx年10月在民政部登記設立,截至20xx年10月27日的數據顯示,該基金會已向全國各地960位家庭貧困的脊柱畸形患者捐贈手術費2899.4萬元。根據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祕書長苗強的介紹,目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90名脊柱側彎患者中,智善公益基金會的捐助比例達95%以上。20xx年11月至今,基金會已累計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共149名患者提供捐助,捐助金額達558.8萬元人民幣。此外,基金會目前已確定對30名未入院的病患提供捐助。為什麼將如此大比例的捐助投向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除了基於醫院收治的大多是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這一背景外,事實上苗強更願意分享一個故事。

20xx年11月,為了讓更多脊柱畸形患者獲得實際幫助,苗強曾挨家拜訪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有條件進行脊柱矯形手術的醫院,並建立聯繫。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建立聯繫後,苗強每年會到成都三四次,與病友待在一起。晚上,他常看到樑益建與病友聊天,“哪有一個醫生,做了一天手術下來還為患者揉搓脊柱,很多病友叫他‘樑爸爸’,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敬是叫不出來‘爸爸’這兩個字的。”苗強所見,樑益建對患者極為照顧,苦、痛、希望交織着的病房裏,醫生與病人、病人與病人之間變成了好朋友。

如今,十多年沒躺着睡過覺的伍才林,不僅挺直了脊樑看見瀘沽湖的藍天白雲,還跟家人蓋了二層農家樂當起老闆;脊柱彎曲達153°的小夥子劉仁富順利完成了手術,開始在資陽學習理髮;曾經呼吸困難多次經歷搶救的肖強,如今也已成家並有了可愛的女兒……自稱為“小醫生”的樑益建曾説:“我的病人,首先要讓他們活下去。”在他的救治下,這些曾被告知“無法治癒”的脊柱畸形患者“活了”;在他的帶動下,更多人的力量匯聚成愛的洪流,讓脊柱畸形患者不僅“活了”,還能擁抱人生未來的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