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19名人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1W

2019名人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2019名人勵志文章(三):不走尋常路--周成建 篇一

周成建,浙江人,員工三千、資產過億的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知名休閒品牌“美特斯·邦威”的創始人,企業家,2009年個人資產136億元。

周成建:從農民到億萬富翁。2009年44歲的周成建,是一家員工三千,資產過億的企業老闆。這位事業有成的年輕企業家,十多年前,還只是一名普通農民。

做裁縫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像許多沒有背景的私營企業家一樣,周成建是靠自己艱苦奮鬥完成的資本原始積累。周成建1965年4月出生於浙江麗水青田縣一個名叫石坑嶺的村子裏。為了擺脱祖祖輩輩貧窮的命運,他從小就學會了裁縫手藝。

善於動腦筋的周成建註定要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他在國內服裝行業中率先運用“虛擬經營”策略,即把最核心的部分,包括產品設計、品牌推廣和少量直營店握在手中,而將生產和銷售外包,這在中國服裝行業可謂獨樹一幟。美邦美特斯·邦威也獲得了“中國服裝界黃埔軍校”的名頭。

周成建的創富故事實際上是眾多成功的温州商人的尋常版本。

1982年,國中畢業的周成建就在家鄉浙江青田縣創辦了服裝鈕釦廠。到全國各地推銷產品時,他結識了江西景德鎮的一家外貿公司,並接下了高達30萬元的大額服裝定單。周成建回到家鄉後,從當地信用社貸款30多萬元,立即召集周邊100多名裁縫到工廠工作。日夜辛勞換回的卻是對方以面料不合格為由全部退貨。

由此身負鉅債的周成建帶着9,000元翻本錢,來到了當時商業氣息已經非常濃厚的温州。通過舅舅、表兄弟的介紹,結識了眾多朋友、打通各種人脈關係後,9,000元也差不多花完了,還好周成建也拿到了定單。他做的依然是服裝生意,還是從老家找裁縫,還是從事服裝的裁剪、排樣、縫紉機修理等,十幾個人吃喝住全在車間,日夜加班。周成建得以償還了所有債務。

手藝好,信譽好,周成建的加工廠不斷接到妙果寺服裝批發市場的定單。依然是每天工作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終於有一天,一個錯誤改變了他的命運。因為勞累操作他將一批西服的袖子全都裁短了一截,於是乾脆將錯就錯,把裁短的袖子接上別的布料,再將衣服的下襬也裁去一截,補上別的布料。就這樣,一批早期的休閒風格的服裝誕生了。沒想到這些“錯誤”的休閒服裝很快就銷售一空,周成建因此也名聲大震。

此時的周成建開始不滿足現狀了:代加工服裝,每件最多掙8毛錢,利潤絕大多數都被批發商賺走,如果自己做批發就有了議價的能力。有一定資金積累的周成建於1989年擁有了自己的“前店後廠”。再後來,周建成意識到西服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自己實力較差,必須找到一個別人沒有介入的領域。1994年,周成建投資400萬元成立了温州美特斯邦威公司,做起了品牌休閒服飾。

1995年4月,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在温州五馬街即將開業,“我這人總喜歡琢磨一些‘歪點子’”,周成建説,不能就平平淡淡地開啊,當時我想出個主意,招收30個服務員做候選,讓消費者來選擇真正合適的服務員,消費者也可以獲得7折的銷售價格。除此之外,當天,温州五馬街全部鋪上了紅地毯直通“美特斯·邦威”專賣店。

開業當天,現場是可想而知的,“美特斯·邦威”聲名大震,要求加盟銷售美特斯·邦威品牌產品的代理人也紛紛找上門來。

“如果按照老路走下去,我必須有大量的資金擴大工廠才能滿足市場急劇增長的需求”,然而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十幾年的周成建十分清楚製衣行業根本無核心技術可言,模仿複製能力極高,國外服飾能在內地獲得市場,靠的就是品牌以及週期越來越短的營銷前導週期。於是周成建大膽做出決策不走尋常路:把製衣和銷售環節統統100%外包給其他企業,自己僅留最核心的部分,包括“美特斯·邦威”這個品牌、產品設計、品牌推廣和少量的直營店,充分調動其他企業和加盟商的積極性,以“雙贏”作為經營的最大賣點。周成建説,“不在乎企業自身有多少資源,而在乎這個企業有多少能力去整合資源,這是核心問題,世界的都是我的,我的都是世界的。”當初創立品牌時只有400萬元的周成建很快在全國不斷複製着美邦,並始終專注於為年輕消費者提供個性時尚的服飾產品。

“美邦能夠上市成功,應當説五年前我們走對了路”。直到今天,周成建還笑稱:温州的優秀企業太多,我在那裏太不優秀了,而上海大環境非常好,但對傳統行業卻不太重視,這樣一片沃土,我想更適合美邦發展。

當年在上海買了第一件名牌服裝並暗自想有朝一日也做成自己名牌的周成建,不僅有了自己的美特斯·邦威,而且正式立足上海,2003年,美邦正式將總部搬遷上海。

上海也為美邦提供了爆發式增長,過去三年營業利潤從876萬、9093萬到4.3億元,經營毛利率也由16.35%、27.92%提高到38.39%。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公司全系統已在全國擁有專賣店2211家。

2008年8月28日,股票代碼00269的美邦服飾在深圳中小板掛牌交易,發行價為19.76元,非常巧合的是,當天26.90元的收盤價與股票代碼重合,上漲7.14元,周成建及其女兒胡佳佳所持股份市值達到161.4億元。

對於財富的暴升,周成建當天只是表示,不關心股價,自己能做的是隻專注做好企業,從而更好地回報投資者。當天,美邦正式推出全新品牌ME&CITY,試水高端服飾領域,拓展新的銷售市場。“ME&CITY”沿用了美邦一貫的代言人策略,其代言人則是好萊塢一線男星、在國內也擁有大量忠實粉絲、出演美劇《越獄》的男主角米勒。

周成建告訴記者,我國服裝業的真正轉折點應該是2010年,通過今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將被全世界人關注,也將吸引全球服裝行業的關注,全球優秀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他們都很強勢,因此給予我們民族品牌練兵的時間已經不多。美邦的路才走了5%,還有95%的事情需要我和我的團隊去做,我非常熱愛服裝行業,要成為全球的裁縫,自己的路還很遠很遠。

2019名人勵志文章(二):身殘志堅--張海迪 篇二

張海迪,漢族,山東省文登人,中國着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1983年3月7日,團中央舉行命名錶彰大會,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並作出向她學習的決定。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鍼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讚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如果用一句最直接最簡潔的話概括海迪給筆者的印象,那就是———海迪是一個愛美愛笑愛生命的至情至性的女子。

快樂是很難的,我們常常為了短暫的快樂,愁苦經年,張海迪更難。張海迪看上去很快樂,哪怕是在張海迪演講最痛的時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燦爛的笑臉。但張海迪説,她從來沒有一件讓她真正快樂的事。

張海迪現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寫作是非常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積的褥瘡,骨頭都露出來了,但她還在寫。她又做過幾次手術,手術也是非常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實施手術的,她清晰地感覺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開,針從自己皮膚穿過。第一次聽説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終於可以解脱了。張海迪説:我最大的快樂是死亡。但是,她卻活了下來。

她寫小説,畫油畫,跳芭蕾,拍電視,唱歌,讀碩士……甚至,她很喜歡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軍問她,你這樣坐着是不是很難受,她説,是的,非常難受,可我已經這樣坐了40年了。作為政協委員,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無障礙設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樣可以讓別人快樂”,張海迪説這話的時候,詩意從她身邊瀰漫開來。

“20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面對媒體我始終非常平靜,當你突然面對那麼多的閃光燈、笑聲、掌聲,調整自己最重要,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我的心始終像一泓碧水,那麼藍,那麼深。”

“還有一個脆弱的海迪。像我這樣一個殘疾女性,身上被弄髒後又無能為力的那種懊惱是你們根本無法想像的。有時我甚至想,沒有我多好。有時出差住在高樓,我就去那裏往下看一看,我常想,假如我真的這麼掉下去了,就什麼都結束了,再也不用承受什麼痛苦了,我甚至盼望可以安樂死。”

“回過頭來想,我的確是個非常頑強的海迪,殘疾對於人類來説是個大痛苦,但總是需要有人來咀嚼,我感謝生活給了我一支能説話的筆,它讓我去傾訴了,去抗爭,我不僅活着,而且在寫作中放飛了心靈。”

“今天坐在這面窗前,看着眼前這一大片青草地,我希望能夠像你們一樣,用雙腳一步一步地感受大地的温馨、親切,找回我以前曾經擁有過的走路的感覺……”

5歲的時候,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但她身殘志堅,勤奮學習,熱心助人,被譽為“當代保爾”。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國小、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在北京舉行命名錶彰大會,授予被譽為“80年代新雷鋒”的張海迪同志“優秀共青團員”稱號。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在新學校》,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1993年張海迪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參加遠南運動會。1997年入選日本NHK“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1998年起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200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從我們認識張海迪開始,轉眼間20年過去了。現在20歲以下的人,很少有人還記得張海迪。現代醫學延續了張海迪的生命,但是,靠一次次手術延續的生命,究竟會有多少光澤呢?20年前,張海迪扼緊命運咽喉的時候,還是血氣方剛的青年,20年過去了,她是不是還在敲命運的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張海迪的內心世界。

我覺得,沒有一個人會因此責難海迪,會認為她不夠堅強。

試想,一個從5歲起就要每天生活在病痛之中的弱女子,她要有怎樣的意志、怎樣的勇敢才能堅持下來呢?那不是一天、一年,而是漫長的一生,是一輩子!

海迪的這次手術,是她經歷過的第六次大手術,而且是在沒有使用麻藥的情況下施行的,鋒利的手術刀和尖細的針在她的皮膚中穿過。鼻子那麼小的一塊地方,縫了40多針。

海迪説,“從手術室出來,我的手冰涼,還有些發抖,但是我沒有喊叫一聲。我知道,如果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敵人抓去,我不會做叛徒,因為我能忍受世界上最難以忍受的痛苦。”前段時間又與海迪聯繫,才知道海迪摔傷了。那天,她去省作協開會,股骨摔斷了,因為沒有知覺,她還坐着開了半天會,直到中午,妹妹才發現,她的左膝腫得像一個籃球了。在醫院,她的髖關節和腳踝都包上了支架,一動也不能動。

我不由感歎: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海迪啊。然而,海迪依然愛美,家裏乾淨得一塵不染,自己也永遠整潔漂亮。

她還特別愛笑。有一次,我給海迪打電話,她説,家裏人都出去了,她正在照料家裏的3只小狗吃飯,最小的小狗喝奶,把奶嘴都吃了。

然後,她自己就《本站·》笑個不停。聽着她那麼快樂那麼富有感染力的笑聲,我的眼睛突然濕潤了。我想起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中曾這樣描述貝多芬:這個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給予這個世界。

海迪也是在病痛中創造了歡樂、愛和美麗並給予世界,而世界也給予了海迪很。

她説過,自己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還有一個愛她的丈夫佐良。她曾經讓我看過佐良寫的文章,文筆十分細膩,一看便知是一個沉靜而情感豐富的人。

他們一直默默地站在海迪的身後,給了她最強大的力量和支持。也許,這是命運以另外一種方式給予海迪的獎賞吧。

2019名人勵志文章(四): 王二小的英雄事蹟 篇三

王二小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頭,父親王貴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給本村大地主劉文勤扛活謀生,母親王張氏給人做針線活,全家四口擠住在本村奶奶廟中。王二小原名王樸,據説父親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災,莊稼顆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天災人禍,形成了“無村不戴孝,處處有哭聲”的慘象。結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餓先後去世了。1940年春無依無靠的王二小開始了逃荒的生涯。這年5月的一天,經過長途流浪的二小因飢苦昏倒在了路邊,被狼牙口村委會主任搭救,後來他被安排給一劉姓大户放牛謀生。

當時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紮在這一帶。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説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孤兒,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份飯給他吃。後來,二小就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十六)早晨,13歲的王二小正在當地老鄉稱狼牙溝門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見一隊鬼子進山來掃蕩,鬼子兵有好幾十人,正從狼牙口向範莊旺村走來。那邊的山溝裏隱蔽着八路軍的後方機關,還有不少鄉親們,萬一鬼子摸進那條山溝,不僅八路軍的後方機關受損失,鄉親們也將在劫難逃。可是這時候跑回去報告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二小忽然想起來,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羣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二小冷靜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進埋伏圈,讓八路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後,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標,正在山谷裏瞎撞的鬼子兵一見到二小,連忙把他從山坡上抓來問路。二小機智地和鬼子周旋,騙取了他們的信任在前邊帶路。從狼牙溝門往東走是範莊旺村,王二小帶着鬼子從西北溝鑽了進去,引向八路軍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實這是一條死路,翻過巨石就到了路的盡頭。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時才知道上了當。二小想趁敵人驚魂未定的時候向灌木林跑去,這時,鬼子軍官朝他舉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塊巨石上。與此同時,山頭上的部隊槍炮聲四起,前後沒有一袋煙的工夫,就全殲了這股敵人。

戰鬥剛結束,戰士跑到巨石前搶救王二小。當時王二小還活着,還有兩名八路軍戰士也受了重傷,部隊將他們護送到劉家莊,終因傷勢過重,三人先後與世長辭,永遠長眠在了劉家莊的深山老峪裏。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國小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2019名人勵志文章(五): 羅瑞卿 篇四

羅瑞卿同志從青年時代起就投身革命,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光輝業績。

1926年,他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大革命失敗後的白色恐怖中,他不怕坐牢,不怕殺頭,一心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於1928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在上海從事黨的祕密工作。

1929年,黨中央派他到蘇區從事武裝鬥爭,先後擔任紅軍大隊長、團參謀長、縱隊參謀長、縱隊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參加了古田會議和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他堅決擁護和貫徹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為紅軍的發展壯大作出了貢獻。在二萬五千里長徵中,他任紅軍先遣隊參謀長、軍團政治保衞局局長、方面軍政治保衞局局長等職,在極端艱險的情況下,出色地完成了保衞毛澤東主席、保衞黨中央安全的任務。

1936年起,他任紅軍大學和以後的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副校長,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針,辛勤工作,盡心竭力,為各抗日根據地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軍政幹部。

1938年,在毛主席的直接指導下,他撰寫了《抗日軍隊中的政治工作》這一重要着作,向全國介紹了人民軍隊的政治工作經驗

1939年7月,他根據中央決定,率領抗大總校向晉東南挺進,歷時半年,行程1500多公里,突破日偽軍多條封鎖線,勝利地把培養抗日干部的大本營紮在敵後根據地,增強了敵後抗戰的力量。

1940年起,他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參與了“百團大戰”的組織指揮。在轉戰太行山區期間,深入部隊調查研究,總結抗日遊擊戰爭政治工作經驗,對八路軍政治工作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擔任晉察冀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軍政治委員、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九兵團政治委員等職,在正太、石家莊、太原、平津戰役中,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和戰略決策,積極領導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官兵戰鬥士氣,對國民黨軍隊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為戰役勝利立下了功勛。

新中國成立後,羅瑞卿同志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任公安部部長、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公安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務,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加強對敵鬥爭和治安管理,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政法公安隊伍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樹。

1959年4月,他任國務院副總理,同年9月又兼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祕書長,總參謀長,後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

1962年9月,羅瑞卿同志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他堅決羅瑞卿和陳賡指揮作戰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指示,參與組織戰備,指揮保衞國家海、邊防作戰,為扞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貢獻;積極進行戰略謀劃,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參與領導發展尖端武器裝備,組織實施全軍羣眾性練兵活動,有力促進了部隊的全面建設和戰鬥力的提高。期間,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鬥爭,雖然遭受殘酷迫害,依然寧折不彎,堅信黨和人民的事業一定會勝利。

1975年8月,他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顧問。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祕書長。他積極支持和參加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全力協助鄧小平同志領導軍隊的整頓工作。他不顧病痛,以廢寢忘食的精神積極為黨工作,為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對軍隊建設的影響,為恢復和發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軍隊的撥亂反正和各項建設發展,傾注了全部心血。

羅瑞卿同志對黨忠誠、矢志不渝,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他投身革命後,歷盡艱險,百折不撓,在各種嚴峻考驗面前,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黨性堅強,胸懷大局,始終維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決同一切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作鬥爭。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赤膽忠心,忘我工作,始終保持旺盛的戰鬥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黨,為共產主義事業不懈奮鬥了一生。

羅瑞卿同志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具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他常説,學習馬列着作和毛主席着作,目的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始終堅持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人民軍隊建設的實際相結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反對教條主義,善於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對工作抓不出成效不撒手。他一貫堅羅瑞卿和朝鮮人民軍戰士合影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羅瑞卿同志文武兼備、勇於開拓,具有傑出的領導才能。他長期擔任重要崗位的領導職務,有時身兼數職,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領導軍事教育、作戰指揮、政治工作,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黨、國家和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善於從感性到理性,進行認真探索和總結,運用典型指導工作。他既是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又是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他的革命實踐活動特別是在軍隊政治工作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探索,為人民軍隊建設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豐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羅瑞卿同志光明磊落、嚴於律己,具有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他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愛憎分明,剛直不阿,處事果斷,作風樸實,平易近人,經常深入基層,關心愛護羣眾。他立黨為公,廉潔自律,生活儉樸,對親屬子女要求嚴格。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體現了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境界。

羅瑞卿同志光輝戰鬥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紀念和緬懷。我們要學習他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對共產主義事業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學習他刻苦鑽研,力求完整準確地掌握和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態度;學習他襟懷坦白,光明正大,堅持真理,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學習他嚴肅認真,勇於負責,艱苦奮鬥,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作風。

2019名人勵志文章(一):趙本山:拼出來的小品王 篇五

兔年春晚直播到23∶25分的時候,主持人朱軍、董卿問觀眾現在最期待誰的表演,台下立刻呼聲四起:“趙本山!”朱軍説:“趙本山啊,我還真沒看見,我倒是看見王小利和小瀋陽了。”不知道朱軍的話是不是一語雙關,事實上,離小品《同桌的你》演出時間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趙本山真的不見了。

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可能感覺不到什麼,可春晚的導演和主持人卻急壞了,工作人員一通好找,最終在演播大廳外的院子裏發現了他。原來他是出來透氣了,之前在休息室與徒弟們排練的時候,他突然感覺身體不適,頭暈、胸悶、喘不上氣來,為了不讓徒弟們擔心、着急,也是怕他們亂了陣腳,他裝作沒事人似的,自己一個人悄悄出來了。

本來以為是屋裏悶熱導致缺氧了,呼吸點新鮮空氣,難受勁就會過去,可在院子裏走了一圈也不見好轉,且心跳直突突。回到屋裏,工作人員找來了醫生,給他吸上了氧。而此時,馬上就要輪到他們上台表演了。徒弟們心疼得不行,導演與主持人的心也都懸了起來,他們真的不知道本山大叔還能不能上台。

大家的擔心不是沒有來由的,自從2009年10月在上海拍攝《鄉村愛情故事》時突發腦血栓之後,趙本山的健康狀況就一直亮紅燈,長期高強度的勞累也使他不堪重負,幾乎每年春晚之前他都要大病一場。2009年春晚,趙本山在表演小品《不差錢》的時候,曾出現連續咳嗽的狀況,原來他在登台之前,已經咳嗽好多天了,痰中都有血絲。

每到春節檔期,趙本山是最累的,他不僅要咬牙備戰央視春晚,一些地方台的春晚也得應對,據悉今年有7台春晚要他參加。在參加央視春晚彩排期間,趙本山就一直處於高燒狀態,很多時候都是躺在牀上打着點滴對台詞,以至於他連續好幾天都足不出户,要麼字斟句酌地修改劇本,要麼排練,要麼在屋裏休息。

兔年春晚,情況還有些特殊。趙本山最初準備的作品是《星球會議》,題材離老百姓生活有距離,被導演組“槍斃”,只好換另一個備選本子《同桌的你》,這時離春晚已經不到5天時間。因為排練時間緊張,趙本山心理壓力非常大,他和幾個徒弟每次排練都整宿整宿不睡覺,每天排練到凌晨,吃飯也不忘記對台詞,只能抓緊上場前的一段時間稍微休息一下。每次排練都會有比較大的改動,有一點點調整就得重排,到直播的時候已經是第21稿了。每次彩排完,趙本山都會反覆看錄像,一個一個地糾正每個人的表演。

年三十頭天,師徒幾個人一直排練到凌晨3點。由於心理壓力大,趙本山長期失眠,這次吃了兩片藥,7點才睡着,睡到中午12點,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他感覺頭腦有些不清醒,臨近演出時,為了提神,從不喝咖啡的他狂灌了兩杯咖啡,可收效甚微,情急之下他又喝了半瓶啤酒,心跳頓覺加速,他估計自己血壓肯定也高了,但沒敢量,他怕量了就不敢上了。因為他知道全國有幾億觀眾在等着看他的節目呢,他也知道這是他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事,那份責任心支撐着他,只稍稍吸了會兒氧就上場了。

令人欣慰的是,演出不僅一切正常,而且獲得了滿堂彩。趙本山演完後馬上回屋吸氧,見到編劇尹琪的第一句話就是:“幫你念七年書”那句台詞我是不是落了?當得知沒出紕漏時,才安心下來,醫務人員給他一量血壓,170~110。

至於演出效果,想必看過這個節目的都感受得到,有人統計,趙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短短20多分鐘時間裏引來觀眾超過30次大笑。過後,主持人朱軍感動得直説,本山大哥讓我懂得“什麼叫藝術家”。

今年已經54歲的趙本山,這已是他第21年上春晚。雖然很多觀眾抱怨趙本山今年的小品有些江郎才盡,“笑果”不足,不過在之後的觀眾滿意度調查中,他的小品還是以絕對的優勢佔據小品類節目滿意度第一的位置。再次蟬聯央視春晚“小品王”的趙本山坦言:“不管大家如何評論,我心裏有桿秤,只跟自己拼。只要有我的舞台,我明年還上。”

趙本山能夠在春晚舞台“稱王稱霸”,憑的既不是運氣,更不是關係,而是一種為藝術玩命的精神,在億萬觀眾歡樂的背後,是他遠遠超出常人的付出,他的“小品王”是拼出來的,可謂實至名歸。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他的身體允許,他與春晚的約會總會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