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29K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精品多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一

在第一課時研討時,我上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這次去無錫有幸又聽了兩位老師執教的這一課。

兩位老師的教學設計迥異,正如李偉平校長在評課時所説的錫師附小承老師的課精緻、細膩;而南京百家湖國小王老師的課粗獷、豪放。

承老師的課可以説是紮紮實實的課,他把教學設計成五個環節:一、複習,回顧灞河邊柳;二、對比,感受柳樹形象;三、品味,感受高原特點;四、想象,感受生命奇蹟;五、迴歸,深化課文主題。領着學生一步一步地學,在説課的反思過程中他意識自己的問題,覺得自己扶得太多,沒有放手讓學生去學。如果用新基礎的理念去評這節課,我想這一定不是一節好課,因為老師沒有把課堂還給學生。但從有效教學的角度去講,這無疑又是一節好課。

承老師的課堂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我想就我感受最深的多媒體的使用來聊聊承老師的課。

如何使多媒體的使用恰到好處是我們每個老師所追求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為什麼時候使用多媒體而困惑,我們常常發現當給孩子們展示多媒體課件時,他們的注意力往往會過多地集中到課件上,不但沒有對教學起到幫助,反而降低了教學效率。李偉平校長對多媒體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倡用多媒體,畫面少用,音樂多用。”

畫面少用     就拿承老師的課件來説,課文中的那一株柳樹,書上描述的是“大約有兩合抱粗”、“樹陰覆蓋了百十餘平方米”。承老師在搜索了許多的網站後,仍沒有找到這樣一株柳樹,最後勉為其難地掃描了課文的插圖,其實插圖跟所描述的也相差甚遠。李偉平校長建議:既然找不到這樣一株柳樹,何不讓學生去自由地發揮想象,有了老師給出的圖片,不但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而且使學生的思維定勢了。

音樂多用     在教學第三部分,感受高原特點時,課件展示了一幅蒼涼的高原景象,同時一種悲壯的音樂響起,老師和學生一起朗誦起古典的邊塞詩詞。我想經過這樣的渲染,學生對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青海高原“在青海高原,每走一處,面對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峯,深邃的藍天和凝滯的雲團,心頭便瀰漫着古典邊塞詩詞的悲壯和蒼涼。”會有更深刻的感悟,同時詩詞的出示也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在教學第四部分,感受生命奇蹟時,針對抽象的“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承老師把這異常抽象的自然現象變得十分形象,他播放了一段音頻資料,讓學生對高原的惡劣氣候可以説有了切身的體會,從而對青海高原上的這一株柳樹頑強毅力和韌勁有了更加直觀和強烈的感受。

在教學最後一部分,深化課文主題時,這一部分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承老師更是沒有忘記音樂的渲染作用,激昂的音樂配合着充滿朗誦,把教學推向了高潮。在老師的範讀後,從學生的再次朗讀中讓人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

多媒體要用,但也不能濫用。如何使多媒體的運用恰到好處,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探討。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二

第三屆全國蘇教版課堂教學大賽

a13號選手:税冬梅(雲南省昭通市水富縣雲富中心國小)

上課內容: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

時間:2010-12-1下午

地點:南京市金陵河西會場

學生:南京致遠外國語學校六年級

實錄:春之曲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帶來一棵樹,一棵生活在青海高原的一棵樹,題為文眼,誰能來讀一讀題目

生:強調一株柳

師:強調了描寫的事物,還可以怎麼讀?

生:強調青海高原地讀

師:強調了生長環境

讓我們放開聲音自由朗讀課文,這是一株怎樣的柳樹?勾畫下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朗讀

師:誰來説説你勾畫的哪一句啊?最能表達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

生: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望而生畏的地步

師:還有誰找的這一句?還有其他的嗎?

生:乾旱和寒冷……

師:在作者心中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齊讀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作者心中感受的話,你會用哪個詞呢?

生:神奇

師:板書神奇。為什麼説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呢?在作者家鄉灞河柳樹都是一道景觀,究竟青海高原的柳樹神奇在哪裏呢?用筆在書上畫畫

生:我從第三自然段這個寸草不生感受到了,已經明白了寸草不生的意思,在那樣的地方屹立着這樣一個柳樹,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

師:説到青海高原,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蒼涼、一望無際……

生:不毛之地

師:讓我們通過視頻,走進青海高原吧

放錄像,介紹青海高原

師:在青海高原生存容易嗎?

你還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到柳樹生長的不容易

生:第五自然段,我是從強大感召看出來了。讓人感到生命的力量非常強大

師:你説出了自己的感受,很好,還有沒有同學想説出自己的讀書感受啊?

生:他生存很不容易,從虐殺這個詞看出來。虐殺這個詞是虐殺致死的意思。這株柳樹承受了這樣的虐待,活了下來,實在很不容易

師:還遇到了什麼困難?

生:乾旱和寒冷。

師:柳樹的生存遇到了什麼困難?

生:寒冷和寒冷。要不就是乾旱死掉,或者寒冷死掉

師:所以説他是通過什麼活下來的?用上哪個詞?熬,是熬過來的

誰來讀出熬的味道?

生讀

師:誰再來熬一熬

生讀

師:熬字説出了生存的痛苦和漫長。還有沒有?

生:我是從第四自然段感受到的。只見到這一棵柳樹,生存下來很不容易,獨立起一片風景

師:生存的唯一的一株柳樹,還有沒有?

生:我從這句話看出,在灞河柳樹和青海高原一株柳樹的對比下看出來的

師:很好,他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命運給予他的是九十九條……這株柳樹不報應命運,頑強不屈,尋找生機

師:老師注意到九十九條,指什麼?

生:幾乎只有死這條路、命運給他太多多困難

師:但是她卻在一線之中生存下來。還有沒有

生:我從第七自然段倒數第二自然段看出來,不僅神奇的生命力,還神奇在他的頑強的生命力

師:好,你已經入情入境了,讓我們看第七自然段。柳樹究竟遭受怎樣的困難?在這樣的時候,他會怎樣鼓勵自己呢?同桌互相説一説

自由練説

生:他告訴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

師:還有嗎

生:他會勉勵自己,一定要堅持

生:既然命運讓我飄落在這裏,就不能屈服於命運,抱怨命運就一定會死亡。

生:我一定要活下去,為我們同伴爭一口氣

生:我經歷了這麼多,多出來的就是生活經歷,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磨難了。

生:在風雨中,我雖然經歷了痛苦,但是我一定會熬過去的

師:你們都走進了柳樹的內心世界,為什麼作者還用大量筆墨來描寫家鄉灞河邊的柳樹呢?

生:不同之處比較一下

師:不同在什麼地方呢?

生:不同的生活環境

師:你們真是陳忠實的知音啊,作者寫家鄉灞河邊的柳樹,也是襯托出青海高原柳樹的不容易。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最後一小節

齊讀

師:此刻站在這株柳樹的面前,你不由想到什麼,為什麼呢?

生:我不由想到桑蘭,他的頸椎骨骨折之後,配合醫生治療,一直希望回到隊伍中去,很頑強

生:想到了海倫凱勒,他就像這株柳樹一樣,幫助更多的人

師:看來桑蘭給你很大的震撼

(估計老師已經暈了,學生説的是海倫凱勒,她説的卻是桑蘭)

師:同學們都能夠想到生活文學當中許許多多和青海高原一樣的人。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普通的水因為高壓而成了壯觀的噴泉……

課後請同學們完成這樣的作業:

1、小練筆,寫閲讀感受

2、選擇閲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師:老師希望這株柳頑強的精神,能夠佇立在你們的心中,成就屬於你們哪一方獨特的風景。相信你們以後會有更多的思考,最後讓我們讀讀課題吧?你們會懷着怎樣的心情呢?

生:懷着敬佩的心情、崇敬的心情

齊讀課題

下課!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三

(一)一株柳

陳忠實

這是一株柳樹,一株在平原在水邊極其普通極其平常的柳樹。

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處,面對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峯,深邃的藍天和凝滯的雲團,心頭便瀰漫着古典邊塞詩詞的悲壯和蒼涼。走到李家峽水電站總部的大門口,我一眼就瞅見了這株大柳樹,不由的“哦”了一聲。

這是我在高原見到的惟一的一株柳樹。我站在這裏,目力所及,背後是連綿的鐵鑄一樣的青山,近處是呈現着赭紅色的起伏的原野,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種樹。沒有樹林的原野尤其顯得簡潔而開闊,也顯得異常的渺茫和蒼涼。這株柳樹怎麼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怎麼就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

這株柳樹大約有兩合抱粗,濃密的枝葉覆蓋出大約百十餘平方米的樹蔭;樹幹和枝葉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礪而堅硬;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鬱,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鍊;它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的感召。

我便抑止不住猜測和想像:風從遙遠的河川把一粒柳絮捲上高原,隨意拋撒到這裏,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發了。風把一團團柳絮拋撒到這裏,生長出一片幼柳,隨之而來的持續的乾旱把這一茬柳苗子全部嫩抉了,只有這一株柳樹奇蹟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來,人們也許年復一年看到過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許熬過了持久的乾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乾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這株柳樹就造成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千年奇蹟萬年奇蹟,無法猜度它是否屬於一粒超級種子?

我依然沉浸在想像的情感世界: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歷了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甦過來:經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 殛,被劈斷了枝幹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凝經受過一次摧毀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頑強一種僥倖,還是有神助佛佑?

( 我家鄉的灞河以柳樹名貫古今,歷代詩家詞人對那裏的柳枝柳絮傾灑過多少墨汁和淚水。然而面對青海高原的這一株柳樹,我卻崇拜到敬畏的情景了。是的,家鄉灞河邊的柳樹確有引我自豪的歷史,每每唸誦那些折柳送別的詩篇,都會抹濃一層懷念家園的鄉情。然而,家鄉水邊的柳枝卻極易生長,隨手摺一條柳枝插下去,就發芽生長,三兩年便成為一株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的柳樹了;漫天飛舞的柳絮飄落到沙灘上,便急驟冒出一片又一片蘆葦一樣的柳叢。青海高原上的這一株柳樹,為保存生命卻要付出怎樣的難以想像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的道路和生命的命運相差何其遠!

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更沒有攀比沒有嫉妒河邊同族同類的雞腸小肚,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命環境抗爭,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壯大起來,終於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壯麗的風景: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蔭。

我崇拜這株高原柳樹。)(注:如果字數超過可刪正文括號的內容)

1、將題目《一株柳》改為《柳》或《高原柳》好不好?為什麼?

2、這株柳樹的神奇之處體現在哪裏?

3、作者寫柳,為什麼一再強調高原環境?

4、用橫線畫出具體描寫柳樹的句子,並説説是怎樣描寫的。

5、你認為這株柳樹能在不毛之地生長壯大是憑藉什麼呢?

6、作者通過“猜測”和“想像”讚美了這株柳什麼樣的精神?

參考答案:

(一)

1、不好。因為“一株柳”強調的是獨一無二,突出了柳樹的神奇。

2、①生長在寸草不生的環境。

②十分粗壯。

3、強調高原環境是為了突出這株柳樹生命力頑強。

4、第五段。先總寫樹粗和枝葉,後寫樹幹、樹枝、樹葉,再總寫柳樹的形象。

5、憑藉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韌勁。(意近即可)

6、不畏惡劣的環境,與生命環境頑強抗爭。(意近即可)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四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青海高原一株柳》我們知道了柳樹是在平原在水邊極其平常的樹,為什麼作者陳忠實要説它是“極其平常”的柳呢?

生:因為作者的家鄉灞河以柳樹著名,那裏的柳樹眾多,所以作者稱它是極其平常的柳。

師:那麼作者為什麼又稱它為一株神奇的柳呢?

生:因為青海高原終年凍土,氣候惡劣。

生:因為青海高原那兒氣候乾旱,氣候寒冷,別的植物在那兒都生存不下來,更不用説是一株柳樹了,這株柳樹是一個生命的奇蹟。

師:説的真好,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師板書:生命的奇蹟)

師: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走近這棵柳樹,走進青海高原,看看這棵柳樹還神奇在何處?打開書91頁,讀讀第8小節,看看作者家鄉的柳有哪些特點?

師:家鄉的柳樹和青海高原上的柳樹和青海高原上的柳樹有哪些不同,

生:家鄉的柳樹隨便插下便能生長,而青海高原的柳樹卻要經歷乾旱和嚴寒才能生存下來

師:那麼課文中有哪些語句寫了灞河的柳

生:“漫天飛揚的柳絮,隨便飄落到沙灘上……”從這兒我知道家鄉的柳樹隨便在什麼地方都能生長。而青海高原上的柳樹就算能生存下來,也躲不過嚴寒和乾旱的考驗,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長得如此壯大。

師:也就是説家鄉平原的柳樹它——(生答:極易生長)

師:還從哪兒看出它極易生長

生:“隨便…….”

師:你注意到了哪些詞語?

生:我注意到了“隨手摺下”“插下去”、“三兩年便成”説明了家鄉的柳樹只要有柳絮,隨手一插便成活。

師:説明柳樹極易生長,你的話讓龔老師想到一句俗語——“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這一個“無心”二字,説明了柳樹它——(生齊答:極易生長)

師:還有沒有

生:我家鄉的灞河以柳樹名貫古今,這句話中“名貫古今”説明了這兒柳樹眾多,很有名,容易生長

師:是的,作者的家鄉灞河的確以柳樹著稱,也是作者引以為豪的地方。那麼我們剛才分析的這些,看出來家鄉的柳樹生活環境怎麼樣?

生:它所生活的環境非常優異,(師糾正:優越)與青海高原的柳截然不同,與它形成對比,從側面説明青海高原的柳它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

師:不錯,你還從作者的寫作手法上來分析,這的確是一種反襯,一種對比,同樣是一株柳樹,可青海高原上的柳樹卻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與作者家鄉的柳樹截然不同,作者通過想象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生長曆程圖,請同學們小聲讀讀6、7小節,畫出寫柳樹生活艱難的句子。

(生自讀6、7小節)

師:誰來説一説你畫了哪些語句,你説

生:“自古以來,人們也許……..”

師:你説説看

生:這句話説明了柳樹在青海高原上是多麼地艱難,也説明了青海高原上惡劣的環境。

師:惡劣的環境,你從哪兒看出惡劣。

生:我從“在夏天旱死”和“更為嚴酷的寒冷”看出這是兩個極端,説明了青海高原的温度差,即使在夏天保存了實力也會在冬天被凍死。

師:這樣的環境就叫做——惡劣。剛才我們一起交流過青海高原的資料,我們知道,這兒長年覆蓋着凍土,夏天干旱,能連續兩個季節不下一滴雨,聽到這兒,你想説什麼?

生:我想説,這株柳樹的生命是多麼頑強,別的幼苗都在夏天被旱死,在冬天被凍死,而它卻能保存生命,活了下來,而且長得那麼壯,那麼大,而且寒冷和乾旱絕不能容忍別的生命活到一歲,而它突破了這個極限,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

師:從通過這個生命的“極限”,“極限”這個詞,既不怕乾旱,又不怕寒冷。我們知道,青海高原冬天能冷到零下幾十度,而夏天和秋天甚至一滴雨也不下,對於一個植物,一個生命,在這樣的環境裏,你覺得會怎麼樣?

生:我覺得一般的植物在這樣的環境裏,幼苗才長出來,一定會被幹旱和嚴寒嚇退,會枯死,但是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它沒有像它的同伴那樣,被幹旱和嚴寒所嚇退,它不怕嚴寒和乾旱,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

師:“乾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生命活到一歲…….”我從“絕不”和“任何”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在如此如此惡劣艱險的環境之下,在經歷了無數挫折之後,柳樹依然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生命力如此頑強,讓他造就了生命的奇蹟。

生:“絕不寬容”這個詞説明了當時環境非常惡劣,根本不可能讓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過一歲,

師:任何一條生命都不能活一歲,何況這一株柳樹。別的生物,甚至連人都難以生存。好的,誰來讀這句話。

(指名讀這句話,讀得不太好)

師:“絕不寬容”誰來讀好。

(再指名讀、齊讀)

師:“然後這棵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你們注意到了這個詞了嗎?“不可思議”,什麼叫“不可思議”?

生:就是無法想象到的,沒有人能預測到,我能看出這棵柳樹能頑強地生長下來,是出乎人們的意料,人們根本沒有想到在如此惡劣的環境裏,這株柳樹居然能頑強地、不屈不撓地活了下來。

師:所以説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這是一個生命的奇蹟。

(齊讀這一節最後兩句話)

師:龔老師注意到一句“自古以來,人們也許看到,年復一年,…….”你注意到這句話中的哪幾個詞

生:我注意到了“自古以來”,就是從古以來就是從古到今,柳樹都是不可能在青海高原上存活的,而這株柳樹卻能在這兒存活,更加説明它不屈不撓、頑強的意志。

師:時間之長,自古以來。還有嗎?

生:“…….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

師:哪一個詞?

生:躲不過,寫出了它的頑強,暴風雪可以輕易地給掀起,

生:還從“年復一年”這個詞,可以看出柳樹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它具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毅力。

師:好的,“年復一年”,還有沒有,繼續看

生:我從“熬過”這個詞可以體會到

師:你再讀這個詞,什麼樣的經歷才叫“熬過”

(生讀“熬過”)

生:非常痛苦的經歷

師:你再讀這個詞,

生:從“熬過”這個詞我可以體會出乾旱和寒冷考驗着柳樹,它的生活是多麼艱難,柳樹適合在潮濕温暖的環境下生長,而乾旱和寒冷給柳樹帶來極大的摧殘。

師:所以説,它這樣的經歷是在熬過啊。

(讀這個句子)

師:是呀,這真是一棵神奇的柳樹。還從哪兒看出它生活的艱難?

生:“長到這樣粗的一株的柳樹…….”從這裏可以看出來,柳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的生長過程是多麼地惡劣,它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地挺了過來,更體現了它的生命力頑強,是一個生命的奇蹟。

師:這一長串的話説的真好,你能注意到哪些詞嗎?請你讀一讀這幾句話。

(生讀第7小節)

師:哪些詞,你最有感受?

生:“凍死過多少次,又復甦過來;”

師:哪些詞?

生:“高原風雪”、“雷轟電擊”,這些災難一次次地向它撲來,一次又一次地被摧毀,被擊斷。然而它沒有放棄生的希望,它想在這個地方存活下來,這説明了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地旺盛,它就像一位勇士一樣屹立在高原之上。種種磨難鍛鍊了它,使它更加頑強。

師:“高原風雪”、“雷轟電擊”這是高原上惡劣的環境。還有嗎?

生:我從“虐殺生靈”這個詞可以看出,暴風雪是多麼地險惡,可是柳樹還是憑着它頑強的精神在做着鬥爭。它長得如此高大挺拔的樣子,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受過多少高原風雪、雷轟電擊,可見它是多麼地頑強啊。

師:很好。“虐”怎麼寫,它是什麼頭啊?

生:虎字頭

師:對老虎一樣兇險,扼殺生命,叫“虐殺”。柳樹在這樣的環www本站uawen.本站cn境,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地考驗。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聽暴風雪的聲音)

師:你彷彿看到了柳樹怎樣?

生:我彷彿看到了高原風雪向柳樹吹來,把它的樹枝吹斷了。可它卻憑堅強的意志存活了下來。

師:你看到了它在和風雪搏擊。

生:我看到了它像一個巨人一樣屹立在高原之上,雖然狂風把它的樹枝吹斷了,但是它的根還是緊緊地抱住了泥土,它巍然屹立在那裏,它在和風雪作鬥爭,它是高原上的英雄。

師:好一個頑強的柳樹啊!

生:我看到了雪花漫天飛舞,覆蓋住了柳樹,柳樹的根扎進了泥土,一動也不動,在寒冷的環境下,柳樹用自己頑強的生命抗擊高原上風雪。

生:柳樹巍然撐立在高原上,它在和暴風雪作着鬥爭,樹枝被風吹得搖搖擺動,但它沒有屈服,而是堅強地站在那裏。

師:從同學們描述的一個又一個場景,無論是風、雨,無論是雷電轟擊,柳樹害怕了嗎?

生:沒有

師:而是凍死過多少次,——(生:又復甦過來)

師:被劈斷了枝幹,——(生:又重新抽出了新苗)

師: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地摧殘——(生:又能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這是一種多麼頑強地精神!同學們,剛才你們描述了種種場景,在這樣的情況下柳樹岌岌可危,在這樣的情況下垂死掙扎,它會怎樣鼓勵自己呢?

生:這麼多年了,多少次的暴風雪我都熬過來了,這一次我絕不能向它低頭。

生:咬咬牙,堅持住吧。

生:相信自己,我一定能戰勝暴風雪,相信自己,只要不放棄,生命一定會產生奇蹟。

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隨便便成功。相信自己,我一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

師:好一個不放棄的柳樹。

生:雖然命運對我十分殘酷,但我一定要堅持,要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去挺過這些困難,屹立在高原上。

師:堅持就是勝利。好一個堅持到底的柳樹。

(指名讀這幾句話)

師:我看出來了,它在堅持,還有誰能讀好這段話。

(再指讀這幾句話)

(齊讀這段話)

師:僅僅是經受過一次這樣的風雪雷電嗎?從哪兒看出來?

生:“一次又一次”

師:還有哪個詞?

生:“一回又一回”

師:幾個“又”

生:還有“多少”

師:有幾個“多少”,説明了什麼?

生:説明柳樹十分堅強,它有着不屈不撓的意志。

師:經受過這麼多的摧殘,柳樹卻活了下來,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樹。

同學們想一想,作者此時家鄉的柳樹此時此刻可能正在經歷着什麼呢?

生:可能在沐浴着陽光,享受着雨露的滋潤,在湖邊水源充足,有着美好的環境。

生:它可能吸收着甘露。

師:它的環境是多麼優越。和家鄉的柳樹相比,我們要説,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這真是一株      的柳樹!

生:這真是一株望而生畏的柳樹。

生:這真是一株頑強的柳樹。

生:這真是一株堅貞不屈的柳樹。

生:這真是一株不屈服於自己命運的柳樹。

生:這真是一株不屈不撓的柳樹。

師:現在我瞭解了為什麼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作者在最後一小節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這株柳樹造就了高原壯美的風景。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生自第9小節)

師:你知道為什麼這株柳樹造就了高原壯美的風景了嗎?讀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生:這株柳樹他並沒有畏懼青海高原這個環境。並沒有認為自己的生命是多麼地不好,它以超乎想象的毅力造就了高原上壯麗的風景。

師:注意到龔老師的這幾個紅字了嗎?“沒有”、“也沒有”、“而是”説明了什麼

生:説明了這株柳樹沒有抱怨自己的命運,沒有畏怯生命的危險和艱難,而是去抗爭。

(師板書:不抱怨   不畏怯    抗爭)

出示課文最後一句話: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五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複習青海高原的地理環境

2.新授這是怎樣的一株柳

3.這樣的柳是怎樣長成的

4.與灞河的柳對比,突出它的生命力頑強

5.感悟人生的道理

二、教學理念

追求簡約而豐滿的語文課堂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課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誰來説説青海高原的地理環境給你怎樣的印象?(一望無際、連綿的山脈、高寒、乾旱、蒼涼悲壯)

2.是啊,在廣袤無垠的沒有樹族的蒼茫原野上,長着唯一一株大柳樹,驟然間給作者一種怎樣的感覺?(驚奇、驚訝、神奇)

3.打開書,讀課文第二節

二)這株能佇立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樹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找找書上的文字,認真地讀一讀,好好品味品味,它與那些長在平原水邊極其平常的柳樹有什麼不同?

(媒體出示:課文第五小節文字及南方柳圖)

學生交流,教師總結

通過比較,我們知道這株柳樹不但枝幹粗實而堅硬,而且葉子綠得蒼鬱深沉。它能巍巍然撐立高寒乾燥的青海高原上,真是一個生命的奇觀。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歎:讀第二小節

三)這株柳樹在青海高原這樣的環境中,是怎樣紮根存活,又是怎樣長成如此粗壯高大的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6、7小節,再聯繫上下文填空:

1、這株柳樹在其他柳樹無法生存的環境中活下來並生長壯大,要經歷一年又一年----------,經歷一年又一年---------------,要經歷一次又一次----------------、-------------------。它沒有抱怨----------------,沒有畏怯-----------------,而是--------------------------,以-----------------,成了高原上一方壯麗的風景。這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名言或俗語:----------------------------------------。

難怪作者全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陳忠實對他崇拜到了敬畏的境地,讀第二小節

2、連起來讀填空的句子

3、讓我們帶着同樣崇敬的心情來讀一讀6、7小節

四)陳忠實的家鄉在西安灞河,據史料記載:灞河兩岸,築堤五里,栽柳萬株。每到春天,柳絲婆娑,柳絮飛揚,是一大奇觀。唐朝時設有驛站,人們多來此迎送賓客,折柳贈別,依依話別,久而久之,灞河折柳贈別成了特有的習俗。無數的文人墨客把柳寫進詩詞中,如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等。可本文是青海高原的柳,作者陳忠實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的筆墨來寫家鄉灞河之柳呢?

1、(這是對比烘托。灞河之柳美在柔、媚,而青海高原之柳美在剛,美在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2、是啊,所有的生命都有兩種狀態:要麼順境和要麼逆境。青海高原之柳身處逆境,在逆境中,要麼消亡,要麼創造奇蹟。我們人也一樣,你有沒有想到你身邊或影視作品中類似的人或事,大家交流交流。

(桑蘭、霍金、張海迪貝多芬等)

相反,也有一些人身處逆境,只想着別人的幫助,社會的救濟,自己一點也不思進取,這樣的人可能會得到人們一時的同情,但永遠也得不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佩。

五)讓我們懷着跟作者一樣崇敬和敬畏的心情,再讀課文最後一段。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受到啟發。

教學重難點:品味重點詞句,感悟柳樹頑強的生命力,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回顧環境導入:

1、師:經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青海高原的環境是異常的蒼茫、惡劣,課文中用了這些詞和短語來描繪,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峯、

深邃的藍天   凝滯的雲團   悲壯和蒼涼

2、竟然能在環境如此惡劣的青海高原上生存這麼一株柳樹!就讓再次我們走近這棵神奇之樹!指名讀第五小節。説説這株樹留給你的印象。

二、比較體會精神:

1、文章要讚頌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卻寫了家鄉的柳樹,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運用對比,突出青海高原柳樹的頑強)

2、速讀課文第八自然段,找出家鄉柳樹和高原柳樹形成鮮明對比的地方。

(1)阿娜多姿與粗實堅硬

(2)風情萬種與蒼鬱深沉

(3)極易生長與極難生長

(4)一簇簇與一株

這些鮮明的對比告訴我們————

3、朗讀這小節最後兩句話,理解其含義。

4、師:面對這樣一棵柳樹,難怪作者會説——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三、想象感悟釋疑:(六、七自然段)

導語:師:柳樹這樣的高大粗壯,課文中説它是“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手掌用力就是撐。它為什麼要用力地努力地站着呢?因為它要去面對、忍受、克服如此惡劣環境所帶給它的一切,如果不“撐”那麼它將——讓我們走進作者的想象,感受一下這株柳樹在高原上撐立的艱辛。

1、師:你從哪裏看出它撐立的不容易?拿出筆來,把它面對的困難、經歷的苦難劃下來,想象它苦苦支撐的情景,在書邊上寫寫你的讀書感受,做做批註。

2、交流

(1)苦難:乾旱——嚴寒——風雪——雷電

師:你們知道高原上的乾旱和寒冷有多嚴重嗎?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兩季連續乾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氣温很低,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二十多度。

(2)精讀第二段,想象它面對苦難苦苦支撐的情景。如果你想把它與高原惡劣的環境進行搏鬥的過程拍攝下來,你會讓觀眾看到什麼 ?聽到什麼? 選擇一個方面,寫成劇本。(交流中點評)

(3)這樣的考驗永無止盡!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甦過來:經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幹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麼頑強的精神。

讀第七自然段。

(4)交流感受

“多少”、一次又一次摧毀,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説明它經受了許多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從而讓我們感受到這株柳樹是多麼的頑強)(這株柳經歷了鳳凰涅磐般的重生、百鍊成鋼似的鍛鑄)

這不正是對“撐立”的最好詮釋嗎?面對這樣一株柳,難怪作者要説——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畏”是害怕嗎?那是發自心底的敬畏!

師:我們通過這樣兩段文字,深刻地感受到青海高原這株柳的堅忍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讓我們讀好這兩小節。(配樂讀)

四、感悟品質,深化情感

1、師: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如果評選最具魅力的十棵樹木,我想青海高原這株柳一定入選。要是讓你從課文中找幾句話作為這株柳樹的頒獎詞,會是哪幾句呢?

2、師:(出示最後一句話)這段話中的最後一句話,裏面有兩個數字不知道引起了你們的注意嗎?一個是九十九,一個是一。從這兩個數字中,你又讀出了什麼?

柳樹生活的環境非常艱苦,幾乎是九死一生。我讀懂了柳樹一生是非常坎坷的……)

3、師:“九十九”讓我們感受到它經歷的困難那麼多,可它害怕了嗎?“一”讓我們感到它生存的希望那麼小,可是它放棄了嗎?(出示詞語)這株柳樹,它就這樣咬着牙,撐立在有着――“廣袤無垠 青草覆蓋的原野,寸木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峯”的青海高原上。憑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撐啊撐,撐出了高原上壯麗的―道風景。撐立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好這段話。如果坐着讀不能表達心情,讓我們站着讀。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配樂朗讀)

4、師:現在,在你心中它還僅僅是一棵樹嗎?陳忠實站在這樣一株柳樹跟前,他首先想到自己,(陳忠實簡介)站在這樣一株柳樹跟前,你不由得想到了誰?這株柳樹不正是這些人的化身嗎? 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表面寫的是高原柳樹,實際讚美的是——

5、老師希望你也能成為像這珠柳樹一樣的人。最後老師想送幾句話和大家共勉。

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培根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

一息尚存,不懈努力。——陳毅

應該相信,自己是生命的戰勝者。——雨果

①(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②(只有)扼住命運咽喉的人,(才)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③(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勇敢面對,成為生活的強者!

五、作業

課文學到這裏,你一定有屬於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想的一定很多,寫下來吧。

【板書】                 青海高原一株柳

借物  粗實堅硬  蒼鬱深沉

喻人  多麼頑強  毅力韌勁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七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陳忠實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並對其進行了大膽的猜測與想象,讚美了這株柳樹強大的生命力。

課堂上,我以“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為主線貫穿全文,把教學的重點定為通過對文本的讀、思、議、悟,體會這棵高原柳樹的神奇。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層層漸進。

一、圖文對照,感知困境中的柳樹

1、一幅廣袤無垠的青海高原圖片創設學習情境,學生自由讀讀課文3-5自然段,想一想並説一説,這株柳樹是極其平常的柳樹,為什麼它生長在青海高原上就使得它神奇。

2、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分三個層次體會柳樹的神奇:

第一層是圖文對照,想象青海高原環境的惡劣,能長出一株唯一的柳樹,這是神奇的,然後體會“哦”的一聲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層是圖(稍遠)文對照,想象這株柳樹的生長環境比其它地方更惡劣,卻還能長出這樣的柳樹,這是神奇的,並通過反覆讀反問句提升學生的情感;

第三層是 通過圖(近影)説柳樹的神奇,通過文字想柳樹的神奇,通過朗讀感悟柳樹的神奇,然後通過討論“這株柳樹好像在向我們訴説着什麼”來體會柳樹的生命偉力和作者的情感。

我先讓學生品讀3、4小節,找出關鍵的詞句,體會青海高原的環境的惡劣。再加以圖片展示,在視覺上讓學生再次感受青海高原那高寒乾旱的環境,充分讓學生體會到環境的艱難,為下文理解柳樹在這裏生長的不容易,做好鋪墊。

二、引發想象,感歎生長中的柳樹

1、讓學生學習第五小節,理解柳樹高大,我讓學生抓住“兩合抱”、“百十餘平方米的樹陰”、“粗實而堅硬”等詞句,加以舉例,讓學生體會出柳樹的高大。問學生:在江南水這麼大的柳樹稀奇嗎?學生答:稀奇。再問:這可是在環境惡劣的青海高原啊?!如此,強調了柳樹的生長在青海高原上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從而讓學生從柳樹的形象層面上感受到它的神奇。

2、指名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第6、7小節,體會在作者的想象中,這株柳樹的生長過程又表現出怎樣的“神奇”。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讀第6小節的語句並抓住“有幸萌發”“保存生命”“繼續存活”三個方面體會柳樹的神奇,然後用“(什麼條件下)……其它的……而只有……”的句式靈活地説一説在這三個生長過程中柳樹的神奇,接着通過朗讀和體會“奇蹟般”“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來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提升學生的情感。

3、在初步體會柳樹長粗過程的語句的基礎上想象柳樹遇到高原風雪、雷轟電擊以及其它災難的情景,並扣住“多少”“一次又一次”用想象讀增強體驗,然後抓住“一種多麼頑強的精神”,通過説和讀來感悟作者情感的進一步提升。

三、前後聯繫,感悟對比中的柳樹

1、在與名貫古今的家鄉灞河柳樹的比較中,還能看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嗎?邊讀課文第8自然段,邊找到關鍵詞句來體會灞河柳樹的特點,並適時用圖片來展示兩種柳樹的形象和生長環境的不同。

2、用引讀的方式比較兩種柳樹在外形特點、生長過程、吸引人處等方面的不同,然後抓住“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相差何遠”一句話來體會它們之間的本質不同處,並説説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對自己的命運它是怎樣做的,從而使情感又一次昇華。

四、整體回顧,深刻體味人生哲理

1、小結上文的學習,引出“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然後引導學生聯繫上文體會“九十九條死亡之路”。

2、探討柳樹是靠什麼成就了一片綠陰,然後以“這篇課文僅僅是在寫柳樹嗎?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引導學生在平等對話中揭示人生哲理。

《青海高原一株柳》形散而神不散,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與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走近柳樹,走近柳樹的生存環境,去仰視形象,去俯視環境,去剖析內心,讓學生經受一次“洗禮”——身處逆境,只有想自救的人,才能得救。

《青海高原一株柳》閲讀演練 篇八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認為,國小一至六年級每一課生字學習都是重點。確實,有效理 解詞語,是正確把握課文內容,深化內涵的基礎和前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文學家陳忠實的作品,詞句堆砌華麗,語言流暢,氣勢磅礴,恰當的比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徵的描寫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也給學生的閲讀帶來了相當的難度。下面我就以這篇課文為例,談談如何抓住詞語,豐富課文內涵。

一、紮實有效,理 解詞語。

理 解詞語意 思,這是基本的學習手段,雖然學生在之前的語文學習中,已經認識理 解了很多詞語,但面對一些新詞的時候,學生依然會一知半解,甚至説不出個所以然來。有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查字典,只要我們老師進行稍微點撥,就可迎刃而解了。我採取了字面剖析、巧用近義詞、聯繫上下文、對比詞義、聯繫生活實際等方法來授學生以“漁”。當然,教無定法,唯有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鑽研,才能取得不俗效果。

1、字面剖析

案例:

學生:“鍛鑄”這個詞語我不懂。

老師:那你就字形看看,這個詞語跟什 麼有關?

學生:有“金字旁”,跟金屬有關,我想,就是鍊鐵吧!

老師:對的!你知道鍊鐵的過程嗎?

學生:就是將金屬在火中一次次煅燒。

老師:是的。鍛:將金屬加熱到一定温度使之變形;鑄:將融化的金屬倒進模子裏冷卻。每一塊好鋼好鐵的誕生,非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鍛鑄不可!再讀讀這句話,想一想,這裏的“鍛鑄”是什 麼意 思?從這個鍛鑄中你感受到了什 麼?

學生1:這是一個經受了很多磨難的過程。

學生2:我想到了“飽經風霜”這個詞語。

學生3:是指這株柳在青海高原上歷經了千辛萬苦。

反思:漢語的構字方法有很多: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構詞方法有很多:偏正、動賓、動補……像這類可以 “顧名思義”的詞語也有很多,我們可依據造字構詞方法,對詞語進行有針對性地猜度。在這篇課文中還有“不可思議”、“寸草不生”、“虐殺”等,只要我們老師引導得當,學生都能夠憑藉自己的已經有的知識積累理 解詞語。

2、巧用近義詞

案例:

學生:什 麼叫“廣袤無垠”呢?

老師:這裏指什 麼“廣袤無垠”?你覺得它的近義詞可以是什 麼?

學生1:指高原廣闊無垠

學生2:廣闊無邊

學生3:遼闊無邊

學生4:無邊無際

老師:這就是廣袤無垠的意 思。

反思:“廣袤無垠”這個詞語對學生來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後面的“無垠”,陌生的是前面的“廣袤”。因此,我就利用其特點,請學生來説説這個詞語的近義詞是什 麼,這樣就化難為易。其實,除了採用近義詞,有的詞語也可以用説反義詞的方法來理 解。

3、聯繫上下文

案例:

句子:“這株柳樹……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

老師:這個“韌勁”你是怎麼理 解的?

學生:它讓我想到柳枝,彎曲度很大,很難把它折斷。

老師:那在這裏它又引申為什 麼意 思呢,請你聯繫上下文看看。

學生:我想,它是説這株柳樹在困難的條件下,惡劣的環境下,沒有屈服。

學生:前面説它:“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存環境抗爭。”這就是韌勁,就是不折腰。

學生:它非常努力地向上生長,不被困難嚇倒。

反思:聯繫上下文理 解詞語,是我們老師用得相當多的方法。確實,在不同的語境中詞語所表 現的情感是不盡相同的,學生受年齡和經驗的限制很難感受到這一點,怎麼辦?引領孩子們返回文本細細品味,從簡單重複中發現豐富內涵,從而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品味出詞語的味道來。

4、對比詞義

案例:

學生:老師,我不懂“撐立”。

老師:這個在 理 解上確實一相當的難度,讓我們現看看前面也講到了一種立——佇立!同樣都是立,它們之間一什 麼不同呢?那得側重前面的詞來理 解了。

學生:佇立是一種長時間的站立,而這個撐立,應該有“死死撐住”的意 思吧!

學生:佇立讓我想到這株柳在青海高原上經歷了一年又一年的磨難,但屹立不倒。而撐立讓我想到它是在硬挺着,硬撐着,是用最後一絲力氣站着。

反思:漢語中很多詞可以組相近的詞語,如何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解決淺嘗輒止的詞語理 解呢?在上述課例中,我採用了對比的手法使學生明白了同是一“立”,但“立”的性質是不同的。更從這不同的含義中體會到了柳樹那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

二、豐富內涵,深化詞語

蘇霍姆林斯基説“要讓詞深入兒童的精神品質生活裏去,”“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裏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是的,詞語只有與精神品質同構了,才能在主體心靈中獲得持久的生命活力。《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有着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如何讓學生體會到課文不單單是在寫這株柳,而是在頌揚柳樹的精神品質,頌揚具有這精神品質的人呢?我是採用了抓住線索詞語、點睛詞語,讓學生學着想象表達體會。

1、線索詞語

每篇課文,都其中心詞語或中心句,貫穿全文,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我們就可以抓住這樣的詞語展開教學,這樣的方法尤其適合長文短教。這篇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教學的時候我就抓住“神奇”展開:發現它的生長環境、外形特點、成長曆程、坎坷命運都是如此神奇,如此令人驚歎。使“神奇”不再是一個孤單的抽象的詞語,在學生的精神品質世界中,它就是一株柳,一種精神品質,一個人!

2、點睛詞語

老師:這裏的“望而生畏”是看到了就害怕的意 思嗎?

學生:不是的。

學生:這是一種敬畏。

老師:那作者敬畏這株柳樹的什 麼呢?

學生:敬畏它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

學生:它旺盛的生命力和頑強的意志力。

反思:不難發現,對這株柳品質的概括就是由這個“望而生畏”生髮的。我就把這類詞稱為點睛詞語。

學生一方

3、表達詞語

案例:

老師:這株柳經歷的苦難只有一次嗎?

學生:不是的。

老師:從哪裏看出來?

學生:三個“多少”和四個“又”,還有“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

老師:從這些詞語中,你彷彿看到了什 麼?能用這個句式來説説嗎?

(出 示:……(條件下)……其他的……只有這株柳……)

學生:寒冬臘月,飄着鵝毛大雪,地上已經積起了齊膝深的白雪,其他的樹木都凍死了,光禿禿的,在寒風中呼號!只有這株柳,傲然挺立在風雪之中,它説:“讓這暴風雪來得更猛烈些吧!”

學生:炎炎夏日,已經好幾個月沒有下雨了,乾旱的黃土地裂開了一道道口子,別的植物都乾枯而死,只有這株柳,依然挺立在驕陽下,它告訴自己:“堅持就是勝利!”

學生:夜晚,下起了瓢潑大雨,忽然驚天炸雷劈斷了柳樹的枝幹,柳樹強撐這身體,對自己説:“明天就會好起來的!”

……

老師:是啊,這株柳一次次起死回生是憑着自己那堅強的毅力在熬着,在挺着!

反思:詞語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言語表 現。葉聖陶先生也説:“胸有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作為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創造表 現的機會。在上述教學片斷中,我讓學生把“多少”、“又”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語言豐滿起來,也使學生再一次回到課文,運用文中詞語進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