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簡析我國旅遊業發展演變歷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53K

簡析我國旅遊業發展演變歷程(精品多篇)

旅遊業發展建議 篇一

一、關於旅遊項目開發的建議

目前,陝西旅遊還是以文物古蹟觀光旅遊為主,體驗性、參與性項目較少。“十二五”時期,我們應充分利用陝西的資源稟賦,着力開發一些體驗性、參與性較強的旅遊項目。比如:對閆良航空城的航空工業進行包裝策劃,大力發展工業旅遊,既可以提升陝西航空工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又可以使遊客在遊玩過程中學到航空知識;對楊凌的農業旅遊進行深度開發,形成集耕作養殖實踐、現代農業觀光、農業知識教育、無公害蔬菜餐飲與一體的旅遊項目;針對西北地區缺乏大型主題遊樂公園的現狀,建設一個類似“歡樂谷”的主題遊樂公園,吸引西北地區的遊客前來遊玩。

二、關於旅遊線路安排的建議

目前,陝西的旅遊線路基本就是把相近景點簡單串聯,形成東線、西線、西安市內、延安—黃陵等幾條線路,缺乏創新組合。“十二五”時期,我們可以對陝西的旅遊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形成具有主題特色的旅遊線路。比如開發“夢迴大唐”體驗旅遊線路。根據唐朝的歷史沿革安排景點,吃唐朝風味食品,住唐風建築酒店,看唐朝歌舞表演,還可以參加蹴鞠等唐朝時期的娛樂活動,使遊客真正體驗到唐朝人的生活。以此類推,還可以策劃包裝“夢迴大秦”、“夢迴大漢”等旅遊線路。

三、關於旅遊宣傳營銷的建議

近年來,陝西在對外形象宣傳、旅遊宣傳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二五”時期還應繼續深化。

一是理論宣傳。結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關課題,組織專家學者深化對漢、唐歷史的研究,總結中華民族處於強盛時期的經驗教訓,編輯出版暢銷書籍,在全國掀起一股研究漢唐、學習漢唐的熱潮,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輿—論氛圍、提供歷史借鑑,同時達到提升陝西形象、促進陝西旅遊的目的。

二是影視宣傳。《望長安》、《大秦嶺》等記錄片對陝西旅遊起到了很大的宣傳促進作用。“十二五”時期,陝西不僅要拍攝宣傳旅遊景點的影視劇,更要在影視劇的營銷推廣上多下工夫。同時,也不必非要自己投資拍攝,應該密切關注全國各地拍攝周、秦、漢、唐歷史劇的動向,並在可能熱播的影視劇中植入陝西旅遊軟性廣告。比如類似《漢武大帝》、《貞觀長歌》的歷史劇都應該成為宣傳陝西旅遊的平台。

三是手冊宣傳。編印陝西旅遊宣傳手冊,每年修訂一次,對吃、注行、遊、購、娛等旅遊元素進行全面介紹,並投放到陝西的各大酒店賓館,為外地遊客在陝西遊玩提供行動指南。

四、關於旅遊商品創新的建議

目前,陝西的旅遊商品雖然品種較多,但大都缺乏創意。“十二五”時期,我們應在旅遊商品的開發設計營銷等方面充分發揮想象力,打造特色品牌。可以把兵馬俑的元素與辦公生活用品相結合,設計出既有文化內涵,又有實用價值的旅遊商品。如兵馬俑筆筒、兵馬俑枱燈等。

旅遊業發展建議 篇二

近幾年來,我縣旅遊業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發展勢頭越來越好,旅遊對我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牽頭作用正逐步顯現出來。實踐證明,石台縣發展旅遊大有可為,前景廣闊。

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當前我縣旅遊在發展進程中仍然存在着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景點建設力度不大,進展緩慢;旅遊市場運行機制不科學,旅遊價格混亂;領導協調機制缺乏權威,難以對全縣旅遊事業進行及時有力的綜合協調等等。政府上述問題如不能在一定時間內儘快解決,勢必嚴重削弱我縣旅遊業的對外形象和競爭力,使來之不易的旅遊發展勢頭受到扼制。為此,我建議:

一、建立健全旅遊市場管理機制與公平的價格機制

隨着旅遊的發展和市場的競爭,我縣旅遊市場呈現出非常混亂的態勢,賓館任意接客,景點隨意調價,有些景點長期以來對地接社實行倒差政策(即對外地旅行社比本地旅行社的門票價格低),試圖壟斷市場,嚴重製約了旅行社業的發展,不少人非法從事導遊工作等等。要改變這一狀況,首先要進行價格機制的改進與完善,採取得力措施,避免景點之間在價格上的惡性競爭與相互詆譭的形象競爭。二是要強化旅遊主管部門的執法與監管職能,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規範旅遊市場,確保所有的旅行社在同一平台上進行市場運作;三是要合理界定各旅遊企業在利益分配方面的問題,建立一套科學的利益分配機制和合理、完善的旅遊產業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實現多羸。

二、建立權威性強、工作效率高的旅遊領導協調機制

旅遊業涉及面廣,面臨的困難和矛盾很多,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建議成立石台縣旅遊管理委員會,由主要領導負責,各相關職能部門參加,並制訂相應的工作制度,形成高效率的工作機制,做到有職有權,使之真正擔負起全縣旅遊工作的領導和協調重任。

三、全縣聯動,整體營銷,打造石台完美形象

旅遊經濟就是知名度經濟,旅遊促銷就是城市促銷。發展旅遊,從某種意義上説,就是在政府的主導下,社會各部門共同創造和維護城市的高知名度和高美譽度,增強城市對外的輻射力、影響力和吸引力。這一點,已經從婺源的旅遊發展中得到了印證。近兩年來,我縣的兩家旅遊公司為爭奪市場,惡性競爭,相互拆台,在營銷方面是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使石台的對外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必須採取措施,儘快改變現狀。在這方面,我覺得需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旅遊產品定位。要確定既簡潔明瞭又具有個性的旅遊產品定位詞和主題口號;二是要學習婺源的做法,大的活動由政府統一策劃,酌情收取企業宣傳費用,企業必須圍繞全縣的整體目標開展工作,合力打造我縣旅遊新形象。三是挖掘文化底藴,豐富遊覽內容。四是要主動溶入周邊知名景點,廣開門户,借勢造勢,借船出海,不抵制,不排外,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份額。

四、加大景點開發力度,提高景點品位

石台景點目前都還處在初級階段,幾個溶洞基本還是開發時期的狀態,龍門景區、黃崖峽谷等景點的基礎設施都很薄弱,因此,提升景點檔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一是要敦促各老景點進一步加大投入,通過合理的開發挖潛,提升景點形象和品位;二是抓住當前國家重視旅遊業的大好機遇,抓緊時間,科學規劃,積極推進牯牛降景區的開發,使牯牛降真正成為石台縣旅遊的主打品牌。三是要在總體旅遊規劃原則的指導下,放開搞活,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投資開發生態遊、農家樂等各具特色的新景點,以烘托牯牛降品牌,逐步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五、引導景區老百姓開展商貿服務,增加農民收入

發展旅遊是一項富民工程,要合理引導景區農民從事旅遊工藝品的開發與銷售、土特產品加工與銷售及農家客棧等相關的旅遊服務工作,以此調動各方特別是當地羣眾和基層組織支持旅遊、參與景區開發的積極性。

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旅遊業應該是個高尚的行業,導遊更是美的使者,是一個地方的形象大使。但由於目前旅遊行業的人員素質普遍偏低,整體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少導遊抱着賺錢的目的工作,根本不考慮如何提高服務技能和水平,如何把美麗的石台介紹給遊客,使遊客的滿意度很差。要想把我縣的。旅遊業做大做強,當務之急要切實加強對導遊及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隊伍的管理及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在這方面建議由旅遊主管部門制定一套規範的服務標準和制度,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崗位練兵”、“服務技能大比武”和“創優”、“評優”活動,掀起“比、學、趕、幫、超”的熱潮,提高“窗口”行業的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

七、做好“茶葉節”的整體策劃,以節慶活動促進旅遊發展

縱觀全國各地,開展各種節慶活動已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石台已有過多次辦節的經驗,如盆景藝術節、茶葉節,但目前來説,我們辦節主要還是依靠政府出資,這樣財政的壓力很大。如果能策劃好,讓企業參與進來,這樣可以做到以節養節,多方受益。

旅遊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相互支持,只有共同維護石台的整體形象,建立完善的旅遊產業鏈, 形成共羸的格局,才能使我縣旅遊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才能真正做大做強這一產業,使之成為我縣的主導產業。我們的旅遊企業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旅遊業的發展現狀論文 篇三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它已經和石油業、汽車業並列為世界三大產業。旅遊業一般分為國際旅遊業和國內旅遊業。國內旅遊業是為國內旅遊者服務的一系列相關的行業,它關係到國內遊客、旅行方式、膳宿供應設施和其它各種事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旅遊業有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但是比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將進一步上升,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內旅遊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説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發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現在:

1、從總的旅遊人數和回籠貨幣來看(扣除1999年因素),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以下表可以看出1995年到1999年,1999年到1992年,人數平均每年增長10%以上,旅遊消費總額平均年增長率亦在10%以上。

2、從旅遊消費方式和旅遊消費結構來看,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享受型極少。即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型旅遊活動多,而修學、健身、尋根、考察、探奇、瞭解風土人情的專項特點旅遊較少。一般遊客住低檔旅館,飲食簡單。據統計,在旅遊消費結構中,吃住行比重高達95%,而遊覽購物僅佔15%。旅遊整體消費水平低,據不完全統計1995-1992年,國內旅遊人均消費額僅59元。

3、從旅遊的地域性和客源分佈來看,國內旅遊熱點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知名度較高,旅遊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旅遊勝地,如北京、江浙滬、廣東等地。象敦煌、九寨溝、西雙版納、黃果樹瀑布等風景點由於交通不便相對處於温冷點。從距離上看,一般以中近距離旅遊為主,遠距離旅遊為輔。如桂林主要以粵湘鄂的旅遊者為主,杭州主要以江浙滬的旅遊者為主,北戴河以京津冀遼的旅遊者為主。從客源分佈來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為主,內地縣鎮為輔。旅遊者停留時間較短,一般在2.5天~3.5天左右,“一日遊”也佔有很大比重。

4、自我服務的散客多,有組織的較少。1996年,散客旅遊者仍佔90%以上。1991年900多家二三類旅行社組織招徠國內旅遊者423.623萬人,散客仍佔96%。旅遊過程中,自帶飲料、食品的遊客較多。

5、旅遊人員構成廣泛、公費旅遊佔有很大比重。目前國內旅遊人員的構成大體是:先富裕起來的農牧民外出旅遊,離退休幹部的療養旅遊,職工幹部的獎勵旅遊,企事業單位人員以及教師學生的度假旅遊以及各種公務旅遊。雖然隨着消費觀點的改變和經濟收入的提高,社會各階層、各行業都有相當數量的人加入自費旅遊隊伍的行列,但是,公費旅遊仍佔主要地位。

6、我國國內旅遊的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採取了不少措施,如改善交通、增闢景點、美化環境,修建規格不等的飯店,設立專門接待國內旅遊者的二三類旅行社。1992年這類旅行社已發展到1400多家。但是,由於我國國內旅遊市場龐大,為國內旅遊服務的配套設施的發展遠遠不能滿足旅遊消費者的需求,國內旅遊者基本上停留在吃、住、行和安全的基本保障上,距離享受性服務差距很大。

二、國內旅遊業的發展趨勢預測

按照全國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的要求,九十年代經濟發展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努力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目標”。1993年國務院轉發了《國家旅遊局關於積極發展國內旅遊的意見》的文件,從“不支持,不提倡,不反對”的“三不”方針到“因地制宜、積極引導、穩步發展”到今天的“積極發展”的轉變,我國的國內旅遊業將愈來愈受重視。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閒暇時間的增多,帶薪假期的普遍實行,旅遊條件的改觀,國際旅遊業的深入開展對國內旅遊業的影響,人民的旅遊熱情將進一步煥發。本世紀末我國國內旅遊業的發展趨勢是:我國國內旅遊市場前景廣闊,需求潛力大,我國的國內旅遊將維持高速穩定增長的局面,由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過渡。國內旅遊的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將進一步的發展,基本上符合國內旅遊的發展步伐。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加以分析説明:

1、旅遊消費水平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旅遊消費結構呈現多元化的狀態,逐步向發達國家的旅遊消費結構靠攏。

據預測本世紀末我國人均GNP將達到900-1000美元,人們將會產生普遍的旅遊動機。目前,我國人均GNP剛達到國內旅遊經濟條件的要求,因而造成人們的旅遊消費水平的普遍偏低。隨着我國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旅遊設施的供給水平的提高,人們出門旅遊將要求吃得好、住得好、乘車帶空調、坐軟卧,有的要求乘坐飛機往返,由基本滿足型向舒適型、享受型過渡。

當前我國國內旅遊消費的結構中食住行的比重較大,達75%-95%,遊購娛佔25%-15%。旅遊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和香港,旅遊消費中游覽購物娛樂支出佔60%。我國旅遊消費資料中,物質消費資料多,精神消費資料少。隨着我國旅遊產品生產開發的多樣化系列化和旅遊配套設施投資結構的進一步改觀,今後我國國內旅遊消費結構中游購娛的比重將進一步上升,精神消費資料的比重也將上升。

2、旅遊人數穩步增長,有組織的團體將逐步增多。

目前我國國內旅遊人數年平均增長率在10%以上,隨着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旅遊人數將繼續增長,並維持高速局面(扣除各種意外因素的影響)。由於負責接待國內旅遊者的旅行社增長速度過慢以及經營中的不正之風,服務質量的低劣造成目前國內旅遊者多以散客出現。隨着旅行社的發展及服務質量的改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旅行社旅遊。旅行社提供食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服務,提供各種旅遊信息,也將使一部分旅遊者選擇它。

3、旅行路線由短途到長途發展,人們將不滿足家門口的短距離啟蒙式旅遊,而是向中長途涉足。旅遊的區域擴大,熱點仍熱,温點和冷點將隨着國內旅遊的發展而逐步升温。隨着我國交通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的閒暇時間的增多,人們的眼光逐步投向外面的世界。南方人想領略一下冰城風光,北方人嚮往亞熱帶氣氛,內陸人憧憬大海的遼闊,沿海人想探尋奇峯異谷的神祕。

4、旅遊方式上單一化向多樣化發展。目前人們的旅遊方式一般為觀光旅遊型,活動內容貧乏單一,有人概括為“白天看廟,夜晚睡覺,白天疲勞,夜晚無聊”。隨着人們生活內容的多樣化,同樣要求旅遊內容的多樣化,人們要體驗更多的美好經歷。初級的遊山玩水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專題和特種形式的旅遊日益增加,享受性和遊樂性的旅遊內容會大大增強。今後人們的旅遊方式由觀光型為主,發展到度假旅遊,探險旅遊,科學考察旅遊,民俗旅遊,生態旅遊,體育旅遊,保健康復旅遊,文學旅遊,美食家旅遊等等百花齊放的局面。

5、旅遊人員構成中自費旅遊的人數將逐步增加,公費旅遊仍將佔一定比重。公費旅遊中的職工獎勵旅遊,公務旅遊,會議旅遊仍將在國內旅遊中佔一定比重,只不過份額逐步下降,而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將會以自費旅遊的方式出現。

6、國內旅遊業的服務設施和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旅行社的數量將增長,飯店業的比重基本平衡,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旅遊交通將有所緩解落後局面,但由於我國旅遊者人數龐大,緊張局面仍將存在,特別是在熱點地區,表現更為明顯。

7、國內旅遊向出國旅遊延伸。由於邊境旅遊口岸的增加,使邊境旅遊日益成為焦點。中國旅遊者到越南、緬甸、前蘇聯人數日益增長。隨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小部分富裕階層把目光投向州際旅遊。

8、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在本世紀末,第三產業比重將達1/3強,國內旅遊業在第三產業中將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着它的發展,將會對我國經濟發展起着巨大的促進作用。

三、當前發展國內旅遊業的對策

由於我國國內旅遊業起步基礎差,水平低,遠遠不能適應人們的旅遊消費需求,我們必須探討一下制約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內旅遊業與國際旅遊業的地位擺不正。由於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建設急需外匯,因此我國政府提出了優先發展國際旅遊業的方針,因而一提到旅遊,人們就會想到接待海外遊者。全國各地把大量的財力物力放在國際旅遊上,一方面是熱點人滿為患,一方面是温冷點的高檔設施的閒置浪費,造成“高級賓館無人住,國內遊客無處住”。國內旅遊業長期從屬於國際旅遊業的發展,國內旅遊市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對國內旅遊者需求的設施建設,缺乏計劃和實際指導,統計資料不全,國內旅遊業除了旅遊收入和人數的統計,其他方面還是空白。對國內旅遊業的理論研究,也處於相當薄弱的地位。

2、對國內旅遊業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如自費和公費的糾纏不休,一提起國內旅遊業,人們就會敏感地想到“自費”、“公費”問題,“不許到風景區開會”,“不許公款旅遊”雖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如何正確認識自費公費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

3、旅遊法規不健全,經營秩序混亂,旅遊者的正當權益得不到保護。國內旅遊者“花錢買罪受”,被宰被騙,屢見不鮮。由於旅遊資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導致壟斷價格,有些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自行定價,巧立名目,價格多變。如報紙上披露的廬山、華山壟斷旅遊景點,旅遊者拍照要收費。廣西桂林“野馬”宰客十分厲害。有的甚至規定只准本地車輛上山接送客,外地車輛嚴禁上山(如山西五台山)。價格變化多端,亂漲價嚴重,存在着“質次價高,質價不符”的現象。4、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跟不上國內旅遊業發展的步伐。

(1)交通瓶頸的制約:旅遊業依賴交通的發展,交通又經常合理地牽制着旅遊業的發展。我國交通超負荷運載:從火車看,一般超員50%-90%,全國每天約有90萬人站着乘車。長江和沿海航行的客輪經常超員30%,有時甚至高達50-90%,我國航空運輸更是爆滿,一般人購票都要靠關係。我國公路通車裏程有瀝青和水泥路面的僅佔23%。因此,發展我國國內旅遊業的首要問題是解決交通問題。

(2)旅遊景點缺乏規劃:我國有着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但是旅遊項目開發缺乏創新性,桂林市1992年同時出現10家民俗旅遊點便屬此類。旅遊景點處都是樓堂廟宇,遊樂園之類,粗製濫造仿古景點,致使人文景觀同自然景觀不能融合在一起。

(3)其它問題:有關國內旅遊的飲食業、飯店比重太小,我國飯店建設片面追求高檔,以致形成“高中低”倒金字塔型。經營國內旅遊的旅行社發展速度過慢;針對國內旅遊市場的旅遊人才匱乏,教育落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國的國內旅遊業真正向效益質量型過渡,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對策:

1、進一步認識國內旅遊業的地位,樹立“大旅遊”觀念。

國內旅遊業是整個旅遊業的基礎,我國發展國際旅遊業必須以國內旅遊業為基礎。旅遊主管部門要按照國內旅遊業的特點,從食宿行遊購娛六個方面加以統籌規劃,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步伐,滿足國內旅遊市場的需求。

2、充分利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旅遊市場的宏觀調控。

由於國內旅遊業涉及到交通、飲食、娛樂、園林、商業、文化等部門,如果沒有“一盤棋”的觀念,就會使國內旅遊業的發展步履維艱。為了使這些部門相互銜接,融為一體地為國內旅遊業服務,國家必須加強宏觀管理和協調。

(1)經濟上要充分利用價格槓桿,制定優質優價,特質特價,大眾低價,競爭保護價的內容。一是調節淡旺季差價;二是對温冷線實行中檔價格,對旅遊服務配套優越的城市實行高檔價;三是對於特殊吸引力,特種旅遊項目及線路,有限的客源容量的資源,一律實行壟斷價格。

(2)利用法律手段,打擊不法經營,維護旅遊者的正當權益。旅遊主管部門要在法律指導下,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出旅遊業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實施細則及配套措施,並不折不扣地貫徹。利用國家頒佈的法規如《旅遊法》、《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加強對國內旅遊業的管理,改善國內旅遊業的經營秩序,使國內旅遊業健康發展。

(3)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有關的產業政策,指導國內旅遊業協調適度發展。在產業佈局上,熱點要優先發展國際旅遊業,適當兼顧國內旅遊業;冷點要集中力量發展國內旅遊業;温點努力促進國際旅遊業的發展,花一定力量抓好國內旅遊業。引導投資的正確投向,使旅遊設施高中檔比例協調,物質設施和精神設施比例要適中。

3、正確認識公費旅遊,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1)企事業單位的業務旅遊,如參加訂貨會,展銷會,採購生產資料過程中的旅遊以及對客户的旅遊服務,符合國家有關的政策法規,應屬於計入成本旅遊。

(2)職工幹部的獎勵旅遊,療養旅遊,工會和黨團組織為了豐富職工生活組織的觀光旅遊,這是合理的,應當提倡。富裕起來的農民利用集體公積金組織旅遊活動,開拓農民眼界,增長見識,這都屬於福利型旅遊。

4、加強國內旅遊業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創造良好服務條件。

(1)加強交通投資,解決瓶頸制約:多方籌集資金,吸引地方,部門、企業合資辦交通;依靠科技進步,改善基礎設施,加強運輸方式的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把旅遊交通與一般性交通區別開,讓旅遊交通獨立經營。

(2)制定旅遊景點發展戰略,總體規劃、開發步驟和實施方案;做好旅遊市場的信息預測,宣傳廣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分析工作,以克服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的盲目性。

(4)針對國內旅遊市場的旅遊產品要多樣化,富於地方特色和紀念意義,吸引不同的旅遊者。加快二三類旅行社的發展速度。

(5)加強對國內旅遊業的理論研究,統一國內旅遊業的有關的統計口徑,加強預測工作。

參考書目:

《旅遊經濟》1994-1992年合訂本,1994年第1期。

《消費經濟》1999-1993合訂本。

《現代旅遊市場經營學》於學謙著,旅遊教育出版社。

旅遊業的發展現狀論文 篇四

《我國文化旅遊業的現狀和發展》

【摘要】文化旅遊業是以歷史文物景觀及文化活動的參觀、觀光服務為核心,同時帶動住宿、購物、商業、交通娛樂、演藝、博物館等行業發展的一種文化產業集羣。文化產業可以讓旅遊發展實現其市場化並帶動旅遊業的發展,旅遊產業可以通過文化產業發展豐富其內容,提升其文化含量,提高旅遊產業的素質。本文將通過分析國內的文化旅遊業現狀,根據現狀發現其存在的某些問題與不足,並最終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文化 旅遊業 現狀 發展

旅遊文化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形態,是人類所創造的與旅遊產業相關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旅遊行為是時空性、綜合性的延伸,是用景觀意態的趣味性和內容的豐富性來滿足遊客文化需求多樣化的客觀定性,而旅遊文化則是符合旅遊業自身發展需要的一種文化形態。旅遊文化又分為兩種,傳統旅遊文化和現代旅遊文化。傳統旅遊文化是旅遊者和旅遊景觀文化,而現代旅遊文化則是在傳統旅遊文化之上增加了旅遊業文化和文化傳播、文化營銷等因素。

一、我國內文化旅遊業的現狀

文化產業有着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而以文化為依託的旅遊業,做為新興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從無到有的發展,現已經和世界兩大產業石油業、汽車製造業並列為世界三大產業。而隨着近幾年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漸漸的提高,我國的文化產業的效益也逐漸的擴大化,文化旅遊業也得到了持續的、飛速的發展。2012年,國內旅遊人數增長為29.57億人次,比上一年增長了12.0%。其中,城市居民旅遊人數為19.33億人次,農村居民旅遊人數為10.24億人次。一日遊遊客為16.54億人次,經由旅行團出遊人數為9246萬人次,散客人數為28.64億人次。2012年全年的國內旅遊收入為22706.2億元,比上年增長17.6%。(數據來源,中國旅遊報)國內遊客人均消費767.9元,比上年增長4.9%。雖然從以上數據來看,我國2012年的發展很迅速,但在飛速發展之中依舊存在着諸多的不足。

二、國內文化旅遊業存在的問題

(一)國內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力度不足與不合理。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擁有旅遊的資源豐富,地大物博,可供旅遊觀光的景點大約有萬餘。然而至目前為止,開發用於旅遊業運營的景點僅僅只有1800多處。由此看來,我國的旅遊資源還未得到完全挖掘,旅遊業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同時,已經開發的資源又存在有開發不合理的地方,部分旅遊景點過分追求商業化,反而淡薄了景點的民族氣息。過分的人工化和商業化損傷了景點本身的特色,讓特色景點與城市商業街差別不大,使得遊客不能真正體驗到旅遊的意義。

(二)配套基礎設施落後。

文化旅遊最基本的是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才能進行優質的旅遊活動。基礎設施包括很多,傳統意義上包括交通業、餐飲業、旅遊信息化基礎設施。首先是交通問題,某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相關的交通設施落後,雖然其有着秀美的山水和良好的歷史文化,但卻因為交通的落後帶給了遊客的不便,使得大部分遊客最終放棄。然後,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的落後和缺失,也同樣限制這遊客出行的選擇。

(三)前期開發資金不足,民營企業相對較少。

文化旅遊業是以文化為底藴,文化觀光活動服務為核心,同時涉及到多個層面的產業集羣,所以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前期資金。目前為止,我國旅遊業開發的前期投入主要靠政府出資,民營旅遊企業相對較少。其嚴重影響了旅遊業的開發,使得我國旅遊業目前依舊處於資源開發較少的境地,對我國旅遊資源開發產生了不小的阻力。

(四)國內缺乏文化旅遊運營、管理和開發的相關人才。

我國文化旅遊業的起步較晚,在人才培養上明顯落後與發達國家,精通以文化為依託發展旅遊業的專業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旅遊業所需要的人才涵蓋了開發、管理、運營等領域,這三個領域是缺一不可的。但以目前來看,國內的文化旅遊業相關的人才缺乏,而且在職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

(五)文化旅遊業的相關法律不健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是中國旅遊法律體系的主導,是完善和健全我國旅遊業的規範。但現階段,我國旅遊法律體系的框架結構存在着某些問題,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太健全。由於旅遊業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了旅遊業陷入了部分亂象之中,如相互間的惡性競爭、發佈不實的廣告、合同欺詐等行為日益嚴重。某些地方旅遊業甚至存在欺壓遊客,侵犯遊客的自主權,強買強賣,擾亂正常的旅遊秩序。部分遊客的素質低下,隨地吐痰,亂丟亂畫等現象,也對旅遊景點存在着不小的破壞性。這些現象,最終必將導致文化旅遊業未來發展走下坡路,影響其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三、對我國文化旅遊業未來的發展建議

(一)大力開發文化旅遊資源,合理化開發。

我國的文化旅遊業不但要大力發展,而且因為各地的文化旅遊資源不同,所以還應該具有文化針對性的進行開發。要進行深挖掘、重點開發、科學的規範,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文化旅遊業得到健康的、快速的、可持續的發展。與此之外,任何一個文化旅遊的形態,都會隨着其整合能力的增強,使得其特色更加的明顯,文化個性越發的突出。有了明顯的特色和文化個性,才能有自己的美學價值,才能吸引遊客,讓文化旅遊特色產生轟動性的效應。只有達到了轟動效應,才可能將其轉化為更好的經濟效益。應當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文化旅遊特色概念,用獨特的文化底藴,使得旅遊景點更加的提升其價值。

(二)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不斷革新。

在景點開發之時,應當充分考慮景點配套設施的建設。要落實餐飲,交通等配套設施的合理建設。針對商業化,應該進行合理整合,要配合景區的文化底藴,儘量做到少而精,讓商業化和文化旅遊主題進行完美融合。加大力度解決用地困難現象,要懂得利用荒山、垃圾場、廢區進行建設,堅持做到廢物利用。政府和金融界應當加大引導作用,政府重點投入宣傳和基礎建設、交通等設施,對於文化旅遊重點城市,應當進行落地免籤、購物退税等扶持政策。加強景區的硬件設施,向文化、娛樂、購物、等服務行業的發展。要使之形成一條緊密關聯、互相配套的完整產業、經濟鏈條。

(三)增強開發資金的投入,大力推動民營企業的發展。

國家應當針對文化旅遊業進行大力的資金投入,促進其發展的動力。同時充分利用國家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推動產業的金融產品創新,開發出適合文化旅遊產業特點的險種,支持我國民營文化旅遊企業的發展。要積極引導民間資金進入文化旅遊產業,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旅遊產業,要民間企業能夠看見市場前景,進而吸引民間投資。

四、加大我國文化旅遊業的人才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21世紀,人才最重要,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優秀的人才。所以,針對我國目前旅遊業人才的稀缺狀態,應該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增加針對旅遊業人才的培養計劃,加強科學的建設,加大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創新教育制度,引進文化旅遊的優秀人才、經驗管理人員、文化經濟人才,並且要廣泛吸引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家,園林藝術設計專家,優秀企業家。並建立完善的旅遊業從業資格證制度,嚴格控制從業人員的水平,健全職業技能鑑定體系,讓旅遊業從業人才的培養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五、健全文化旅遊業的法律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對於旅遊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應當完善其相關的規定並且嚴格執行,讓各個方面的旅遊管理人員都有法可循,並且嚴格執行。同時,應當加強行業監督體制,抵制不良的行業現象。針對欺客宰客等嚴重破壞旅遊秩序,擾亂市場良好秩序的惡劣行為,應當嚴肅處理。要借鑑國外旅遊業發達國家的產業準則,向發達國家學習,並結合國內現狀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國國情和文化底藴的管理規範,促使我國文化旅遊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軍。廣西導遊[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

[2]李偉,郭芳。論茶文化對旅遊業的牽引作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04.

[3]徐國強,吳華。開發茶文化旅遊。振興茶業經濟。茶業通報,2004,10.

[4]陸文榮。開展茶文化生態旅遊活動。為建設生態經濟強市服務。茶葉,2002,06.

[5]劉敦榮。旅遊文化學[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

旅遊業發展建議 篇五

隨縣人文底藴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態勢較好。但是隨縣鄉村旅遊起步相對較晚,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基礎設施落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交通相對不便。雖然村村通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本的交通狀況,但某些景區旅遊路線道路太窄,制約了鄉村旅遊的發展。比如唐鎮華寶山村,道路太窄、錯車困難。二是接待能力有限。遊客的吃住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比如尚市鎮羣金村“桃花文化節”吸引了周邊遊客前來體驗,但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影響了總體接待能力,成為了制約發展的瓶頸。

2、市場發育不成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旅遊資源開發不夠。雖然鄉村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藴深厚,但名城風貌、自然生態資源特色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尚未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品。二是“六要素”挖掘不夠。“吃住行遊購娛”是旅遊產業的六要素。只有充分挖掘此六要素,才能形成完善和成熟的旅遊市場,最終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鄉村旅遊的發展更是如此。從目前隨縣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的鄉村旅遊產品來看,仍然存在旅遊六要素挖掘不夠、鄉村旅遊產業鏈條過短的問題。例如尚市桃花節主要靠賣油桃增加農民收入,桃花節作為鄉村旅遊的產業帶動效果並不明顯。此外,神農牡丹谷、草店芍藥園等景點的季節性過強,無法形成持久動力。也就是説,目前隨縣鄉村旅遊精品多以半日遊為主,留不住人,經濟帶動效果不顯著。

3、瓶頸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資金瓶頸。鄉村旅遊的特點之一是初期投入大,見效相對較慢。有些投資人在早期難以準確預判投資金額,結果容易導致資金週轉困難。

二是技術瓶頸。不少鄉村旅遊以經濟作物為基礎,這些經濟作物的種植需要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做支撐,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是信息瓶頸。不少旅遊企業在發展初期缺少國內市場、市內市場調查,造成信息不對稱。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鄉村旅遊地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交通、食宿等問題。與交通部門合作,開闢旅遊專線,為遊客出遊提供方便。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PPP模式,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合作,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遊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2、創新鄉村旅遊投融資體制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的融資支持,解決鄉村旅遊資金投入問題。

3、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力度。發揮隨縣人文底藴深厚的優勢,把各種鄉村民間娛樂藝術如舞獅、高橋、吹打樂、花鼓、民歌對唱及各種民俗表演納入鄉村旅遊產品中,形成系列和規模,延長遊客的停留時間,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4、與高校合作尋求技術支持。合理配置和共享雙方資源,使雙方的優勢得到最佳互補。引進高校人才參與旅遊項目開發和管理。邀請農業專家為村民提供經濟作物種植技能培訓。

5、合理規劃,形成隨縣旅遊品牌效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旅遊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客源市場等進行認真和詳實的調查與評價,打造出具有隨縣特色、與鄉村環境相協調、具有品牌效應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6、鄉村旅遊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特色農業、林業等資源開發旅遊項目,讓農民參與旅遊產業,實現就業創業和脱貧致富。吸納村民參與景區建設,改善旅遊基礎設施。

【拓展內容】

發展資興旅遊產業的對策與建議論文

一、資興市旅遊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資興市猶如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鑲嵌在湖南省東南部、湘、粵、贛三省交匯處,具體位於北緯25°34‘~26°18‘,東經113°08’~113°44‘。總面積2747平方公里。資興自古山水靈秀,山有“九峯八面之奇”,水有“程鄉水之秀”。1986年東江大壩關閘蓄水後,資興市旅遊事業開始起步,從無到有,由小到大,顯示出蓬勃生機。“十五”期間,資興市共接待遊客500餘萬人每次,國內旅遊業綜合收入五年累計達到18億元。以東江湖、五島一村等為主要旅遊景點的山水園林生態遊、景區風光遊、農家休閒娛樂遊拉動了全市餐飲、娛樂、農產品貿易、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了近8000人的就業。旅遊業配套服務設施和接待能力進一步提高,社會辦旅遊的合力正在形成。目前,資興風景旅遊項目眾多,精品旅遊景點主要有:霧漫小東江、東江大壩景區、龍景景區、兜率島景區、東江漂流、白廊五島一村、農家休閒遊、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周源山壽佛廟、回龍山、程江口、湯市温泉等。2002年11月,東江湖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區。2004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5年,進入“最具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2、主要特色

資興的旅遊資源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資源豐富,品類齊全,綜合性、參與性強。它以山水自然風光為主,集山、水、湖、廟、島、洞、莊、漂流、壩、林、園、石、温泉、狩獵、水上娛樂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既具觀賞性,又有很強的參與性。二是分佈集中,便於串線。與市外鄰近的著名風景名勝旅遊點炎帝陵、井岡山、南嶽、桂林等容易連線推銷,有利於組成旅遊線路。三是特色資源較多。較好地彙集了名、新、特、奇、險之優勢,雄、奇、幽、曠之特點,體現了“參與”和“娛樂”這兩大現代世界旅遊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找到了靜態觀光旅遊和動態參與旅遊的最佳結合點。

二、資興市旅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產業發展層次不高,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全市旅遊產業規模尚未做大,尤其是產業鏈尚未形成,效益不高。旅遊產業基本上是以東江湖旅遊為主,接待遊客數佔遊客總人數的95%以上,是資興市旅遊產業的品牌項目。但是僅靠這一個品牌還滿足不了遊客的需求,按照旅遊部門制定的資興旅遊線路,均為旅遊觀光一日遊。遊客在遊覽過程中也只是享受水上的自然風光和水上活動項目,缺乏山與水、文化與旅遊、消費與遊玩之間的緊密配合。娛樂項目大多規模小、檔次低,缺乏大規模、高檔次、內容豐富、形式高雅的文化娛樂休閒項目。

2、產業項目發展缺乏統一規劃

全市城市規劃中沒有明確劃分旅遊產業區,日常旅遊活動場所分佈散亂、無序,沒有形成集聚效應。隨着東江沿江開發戰略的實施,東江沿江一帶已具備了發展旅遊產業的良好條件。但是,在引導旅遊產業向該區域轉移時,旅遊產業經營者有不少顧慮。據調查,唐洞市區現共有歌舞廳30餘家,投資在100多萬元以上、經營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2家;投資在50萬元~100萬元、經營面積200平方米~300平方米的2家。由於經營者的投資大,轉移後的利益短期內無法得到保障,影響了全市旅遊休閒產業統一規劃佈局的調整進程。

3、產業發展基礎薄弱。

旅遊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起步較晚,可供借鑑的經驗不多。城市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力度明顯不足。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規範的現象,個別甚至出現、色情等違法現象,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阻礙了旅遊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資興市旅遊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強化政策引導,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產業要形成優勢,必須上規模、有特色。而要形成規模、特色,關鍵是發揮政策引導作用。要按照“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合理佈局、永續利用”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全市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以生態旅遊為主題,突出休閒旅遊特色,走“以湖為心、以河為脈、以綠為本、以山為襯”的旅遊產業發展道路,結合全市的產業佈局,按照積聚發展、規模發展的要求,規劃好全市旅遊產業佈局。重點抓好沿江旅遊產業帶的詳細規劃,以規劃來引導產業聚集,來提高城市品位。同時,要組織與旅遊產業相關的部門,成立旅遊產業發展協調機構,形成旅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制訂金融、土地、税收、市場準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創造有利於旅遊產業加快發展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投資環境和市場環境。

2、整合產業要素,提升旅遊產業品質

(1)要充分利用東江湖旅遊資源優勢,加大旅遊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推進各景區景點的建設。重點抓好景區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東江湖、兜率島、黃草、白廊等景區景點的旅遊度假休閒功能,提高景區景點檔次,加快東江湖旅遊合作圈構建步伐,進一步加大對東江漂流、霧漫小東江、五島一村等項目的精深加工,大力發展以農家遊為主的生態旅遊,解決資興市旅遊旺淡季剪刀差和留客難問題。

(2)着力推進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與旅遊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把文化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旅遊文化娛樂一條街、文化旅遊產業園的建設步伐。努力依託資源優勢,精心打造旅遊文化精品,用文化來推動旅遊產業發展。把體育競技和旅遊休閒健身有效融合起來,建設高質量、多功能的體育健身休閒場所,滿足市民多樣化休閒需求。

(3)着力推進城市經營與旅遊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進一步加大城市經營力度,加快沿江開發步伐,把沿江兩岸作為資興市發展的最大亮點和發展旅遊產業的重點,使之成為全市旅遊產業的積聚區。

3、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從業人員素質決定產業發展水平。資興市旅遊產業的從業人員較多,但整體素質不高。為此,要整合勞動、旅遊、教育、文化等部門的培訓資源,加強對旅遊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服務意識等方面的培訓,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旅遊從業人員。同時,針對資興市旅遊產業經營和管理水平低下的問題,要組織和引導產業經營者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人才,改變資興市旅遊產業在項目層次、服務水平、配套設施等方面落後的局面。

4、加快旅遊景區線路開發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抓好景區線路的開發建設。以東江湖為重點,突出抓好東江沿岸多功能休閒產業區、壽佛文化景區、天鵝山森林公園、程江丹霞景區、湯市温泉休閒、“古南嶽”回龍山景區、高碼大王寨景區、曾中生曾希聖故居、工農業旅遊示範區等旅遊景區和項目的改造升級和綜合開發。加快景區景點的交通配套建設,突出抓好湯炎公路、S213線、S322線、橫嶺公路、程江口——永興公路、高碼——甦仙區五里牌公路等旅遊交通線路的建設和改造,加強市內各景區景點之間、東江湖景區與周邊旅遊景區之間的銜接與融合,加快形成以東江湖為核心,輻射湯市温泉、炎帝陵、井岡山、汝城温泉、廣東丹霞山、宜章莽山、蘇仙嶺、南嶽衡山等景區景點的黃金旅遊線路。合理規劃和開發利用好鯉魚江水電站關閘蓄水後形成的水域,抓好體育中心、水上娛樂等城市休閒設施和項目建設。大力發展農家生態遊,在東江湖核心區域打造1個~2個融垂釣、康復、休閒於一體的高標準旅遊休閒中心。

5、加強旅遊產業經營管理

加快旅遊經營管理體制改革,解決影響遊客滯留資興時間短的矛盾;按照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規範東江湖遊運秩序,鼓勵扶持燃氣、電力、豪華遊船,淘汰限制燃油、破舊油船;加強各旅遊景點、各工作部門之間的銜接協調,全力提升資興市旅遊服務整體水準。加快旅遊商品開發,突出抓好東江魚系列產品、竹木工藝品、少數民族工藝品等特色旅遊商品的生產與銷售。大力挖掘資興旅遊文化資源,盡力傳播推介東江湖秀美風光,以“壽佛”文化和“古南嶽”文化,呼應郴州“福文化”和炎陵“華文化”,打響資興市“壽佛文化”品牌,提升資興旅遊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加快資興成為旅遊名市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