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4W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通用多篇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一

猴子在大家心目中都是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但是,在大家心目中那樣聰明可愛的動物也會幹傻事。

一天,猴子出去買了兩口碗、兩個懷子、兩雙筷子。它先用左手拿了兩口碗,再用右手拿了兩個懷子,可是,筷子拿不下了。於是它又用左手拿了兩雙筷子,右手拿了兩個懷子碗又拿不下了。於是,猴子試了一次又一次,可是,不管怎麼樣拿,但還是不能把這三樣東西全部拿起來。

突然,一個婦女走過來,在婦女的右手上提着一個籃子,籃子裏放的東西可多了。於是,猴子也買了一個籃子,終於把碗、杯子和筷子都帶回了家。

有一次,猴子家裏着火了,猴子立刻叫小猴子拿着竹籃去打水,可是,也不知道為什麼,小猴子打了闐天也沒有回來。猴子還以為小猴子掉進水裏了呢於是,馬上放下手中的東西,跑到溪邊,只見小猴子還在打水,生氣地説:你怎麼搞的我還以為你掉進水裏了呢!

可是,媽媽,這籃子為什麼就是打不上水來呀!小猴子委屈地説。

胡説!我明明用籃子裝過碗、筷子和懷子的。現在不可能打不上水來的。猴子説完,便把小猴子推到一邊,自已開始打起水來,不過結果還是和小猴子的結果差不多也是打不上水來。就這樣,猴子家被燒得一乾二淨。

篇四:聰明的小老鼠從前,有一隻可愛的小老鼠,因為肚子太餓了,所以鑽出洞來找東西吃。

小老鼠東找找,西找找,終於看見了一個酒桶,它迫不及待地爬上酒桶,一不小心腳底一滑,掉進了桶裏,它使勁地爬呀爬,可是酒桶實在是太滑了,無論小老鼠怎麼爬,就是爬不上去,反而嗆了幾口酒。小老鼠只好大聲地喊:救命呀!救命呀!這話被一隻小貓聽見了,小貓連忙爬上酒桶,小老鼠見了小貓説:貓大哥,請你把我救上去吧!小貓説:憑什麼我要把你救上了。小老鼠又説:反正我在酒桶也是要死的,不如你把我救上去給你當美餐。小貓聽了很高興,就把尾巴伸了下去,小老鼠沿着小貓的尾巴爬了上去。小老鼠剛落地,小貓就撲了上去,小老鼠卻不慌不忙地説:我身子太濕了,你不如把我毛烘乾了,那樣吃起來味道更好。小貓聽了,就把小老鼠放到火爐旁。過了一會兒,小老鼠的身子還沒幹,小貓卻睡着了,小老鼠趁這個機會,就逃進了洞裏。

等小貓醒來就,發現小老鼠不見了,就氣沖沖地跑到小老鼠洞前説:小老鼠你怎麼言而無信。小老鼠卻説:貓大哥,我之前説得是因為喝了太多的酒,説得都是醉話。這是小貓才知道上了小老鼠的當,但也拿小老鼠沒辦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看過還看了: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二

1.錯誤也有價值

一個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把“還有後來人”誤讀成”了“還有後人來”。大家聽了都鬨笑起來,教室裏的嚴肅氣氛頓時化為烏有。怎麼辦呢?但見這位教師神態自若,她從容不迫地問:“同學們,你們在笑什麼?這位同學唸的意思並沒有錯呀!”經她這麼一説,教師裏靜了下來。她接着説:“還有後來人的意思是還有接班人;還有後人來的意思還有人接班。”這時,教室裏鴉雀無聲。教師又親切地説:“當然,意思不變,並不等於説這位同學讀對了。他所以唸錯,是由於沒有看清楚的緣故。如果仔細看,認真讀,就不會出這種不應該的錯誤了。我們請他在為大家朗讀一遍,好嗎?”學生們聽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這時,那位站着的學生情緒更加激昂的讀了起來。

2.生命的價值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象我這樣的沒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麼意思呢?”

院長總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説:“明天早上,你拿着這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頭蹲在市場的角落,意外地發現有不少人好奇地對他的石頭感興趣,而且價錢愈出愈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在黃金市場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價錢來買這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孩子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又漲了10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男孩興沖沖的捧着石頭回到孤兒院,把這一切告訴給院長,並問為什麼會這樣。

院長沒有笑,望着孩子慢饅説道:

“生命的價值就象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價值,竟被傳為稀世珍寶。你不就象這塊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於自己的態度。

3.人生第一課

這是美國一家普通的幼兒園。

剛剛入園的兒童被老師帶進幼兒園的圖書館,很隨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們的人生第一課。

一位幼兒園圖書館的老師微笑着走上來,她的背後是整架整架的圖書。

“孩子們,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們答道。

於是,老師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講了一個很淺顯的童話。

“孩子們,”老師講完故事後説,“這個故事就寫在這本書中,這本書是一個作家寫的。你們長大了,也一樣能寫這樣的書。”

老師停頓了一下,接着問:“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來。“我有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媽媽,還有……”幼稚的聲音在廳中迴盪。

然而,老師卻用一張非常好的紙,很認真、很工整地把這個語無倫次地故事記錄下來。

“下面,”老師説,“哪位小朋友來給這個故事配張插圖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來,畫一個“爸爸”,畫一個“媽媽”,再畫一個“我”。當然畫得很不像樣子,但老師同樣認真地把它接過來,附在那一頁故事的後面,然後取出一張精美的封皮紙,把它們裝訂在一起。封面上,寫上作者的姓名、插圖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師把這本“書”高高地舉起來:“孩子,瞧,這是你寫的第一本書。孩子們,寫書並不難。你們還小,所以只能寫這種小書;但是,等你們長大了,就能寫大書,就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課結束,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受到了某種灌輸。如何看待這種灌輸呢?

評價:這樣的灌輸使孩子們從小就“站着”,不會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這種自信心與健全的人格會為人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4.利息

在一次段考中,一個男生的語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師説:“老師,您就再給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師説:“作文絕對不給加分;但是,我可以給你把總分改成60分——我借給你1分。不過,你可要想好啊,這1分不能白借,要還利息的,借1還10,下次考試我要扣掉你10分,怎麼樣?要是覺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説:“我借。”結果,再後一次段考中,他語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淨剩81分。

這位老師:一是有一顆真切的愛生之心,他不想讓學生捱打;二是他充分相信學生;三是他善於利用契機激勵學生。那個借分的學生由於獲得了老師的“資助”,得到了老師的關愛,鼓起了奮鬥的信心,從考試不及格到考試滿分,實現了他自己的許諾。

——一般説,老師對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往往不會很重視,不會很信任,有的甚至會挖苦諷刺,巴不得借家長之手“好好整治”一下學生。老師心裏很想把學生教好,但對學生缺乏愛心,單是“恨鐵不成鋼”,“鐵”就難以“煉成鋼”。愛學生是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連在一起的。

5.愛的神奇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黑人貧民窟的真實故事。

一位大學教授帶着他的學生來到這裏搞調查研究,其中有一個課題是對該區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預測。學生們都很認真,不久報告都出來了,結論令人沮喪:200名孩子無一例外地被認定為“一無是處”、“無所作為”、“終生碌碌”等等。

四十年後,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繼任者從檔案裏發現了這份報告,好奇心驅使他來到當年的黑人貧民窟。他驚奇地發現:當年被調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個已離開故地,無從考查外,其餘180個孩子大多數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他們之中不乏銀行家、商人、大律師和優秀運動員。這一切,他們都説最該感謝的是當年的一位國小教師。

繼任者找到當年的國小教師,此時她已是遲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話任何人都聽得懂:“我愛這些孩子。”

評價:只有沒有愛心的老師,沒有改變不了的孩子。

6.時間的故事

一位父親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發現他的5歲的兒子*在門旁等他。“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爸爸,你1小時可以賺多少錢?”“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話,我1小時賺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嗎?”父親非常生氣。約1小時後,他平靜了下來,開始想着自己可能對孩子太兇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什麼,再説他平時很少要過錢。於是,父親走進兒子的房間,給了孩子10美金。“爸爸,謝謝你。”小孩歡笑着從枕頭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着。“為什麼你已經有了錢還要?”“因為這之前還不夠,但我現在夠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現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買1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也可以換取家庭的親情和快樂。給家庭擠出些時間吧,因為有些東西是拿金錢買不到的。

7.分蘋果的故事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談的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犯人這樣寫到:媽媽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弟弟搶先説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説:“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着自己。”我靈機一動,改口説:“媽媽,我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説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

那位著名人士這樣寫到:我和弟弟都爭着要大的`。媽媽説:“我把門前的餓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説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8.一個美麗的故事

有個塌鼻子的小男孩,因為兩歲時得過腦炎,智力受損,學習起來很吃力。打個比方,別人寫作文能寫二三百字,他卻只能寫三五行。但即便這樣的作文,他同樣能寫得美麗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課,題目是《願望》。他極其認真地寫,那作文極短,只有三句話:我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媽媽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説:“你真聰明。”第二個是,老師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説:“你一點也不笨。”

於是,就是這篇作文,深深地打動了他的老師,那位媽媽式的老師不僅給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帶感情朗讀了這篇作文,還一筆一畫地批道:你很聰明,你的作文寫得非常感人,請放心,媽媽肯定會喜歡你的,老師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大家肯定會喜歡你的。是的,智力可以受損,但愛永遠不會,它朝氣勃勃,永遠垂着綠陰,開着明媚的花,結着芳香的果。

9.總理的老母親

泰國總理川立派86歲的老母親川梅,是一個擺食品攤的小販,她閒不住,雖然高齡了,還在曼谷的一家市場內擺攤賣蝦仁豆腐、豆餅、麪餅。她説:“兒子當了總理,那是兒子有出息,與我擺攤並沒有什麼矛盾。我不覺得有什麼丟人的,我很喜歡擺攤,在這兒,能見到很多的老朋友。”

川梅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兒子下班回家後狼吞虎嚥吃他親手做的豆腐。

泰國的媒體稱讚説:“一個來自平民階層的平凡母親,教育出一名以其誠實正直而受人尊敬的總理。”而川梅在面對記者時卻謙遜地表示:“我其實沒有作什麼,我只不過在他小時候教導他做人必須誠實、勤勞和謙虛。我從不打罵他,但我也不記得他有那件事讓我失望。”

評價:望子成龍是普天之下母親地共同心願,任何一條“龍”都是在父母地教育及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有幾個母親做到了川梅這一點?又有多少母親在兒子“成龍”之後不母以子貴,仍甘於平凡?中**親們深思。

10.人生最好的教育(一)

一個青年來到城市打工,不久因為工作勤奮,老闆將一個小公司交給他打點。他將這個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業績直線上升。有一個外商聽説之後,想同他洽談一個合作項目。當談判結束後,他邀這位也是黑眼睛黃皮膚的外商共進晚餐。晚餐很簡單,幾個盤子都吃得乾乾淨淨,只剩下兩隻小籠包子。他對服務小姐説,請把這兩隻包子裝進食品袋裏,我帶走。外商當即站起來表示明天就同他籤合同。第二天,老闆設宴款待外商。席間,外商輕聲問他,你受過什麼教育?他説我家很窮,父母不識字,他們對我的教育是從一粒米、一根線開始的。父親去世後,母親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學。她説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個兒地事就中……在一旁的老闆眼裏滲出亮亮的液體,端起酒杯激動地説:我提議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過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個人受過苦,便知道珍惜;一個在貧寒中長大的人,不會不知道勤儉的重要;一個自小就知道努力做事的人,不會不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貧窮中什麼也學不到,並進而失去人的自尊。

11.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成績也很一般。她得知媽媽患了不治之症之後,想減輕一點家裏的負擔,希望利用暑假這兩個月的時間掙一點錢。她到一家公司去應聘,韓國經理看了她的履歷,沒有表情地拒絕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顆紅紅的小血珠,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石鎮紙,於是拿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可是幾分鐘後,韓國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人,他最好的回報也是愛。當愛促使一個人去做他很難做到的事情時,這足以證明愛的力量!

而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體貼和關心的人,他所受到的愛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一個誠實的人,其實是最需要勇氣。他必須敢於面對事實和真理,在別人含含糊糊、唯唯諾諾的時候,勇敢地指出真相。

誠實比一切智謀都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評:把孩子送去學校,只是去學習一些知識,做人最基本的東西不一定是在課堂上學到的,父母千萬不要忘記還要教給孩子一些書本以外的東西,而且教的時候要以身作則

12.木偶小孩

有一則童話,講的是在木偶劇團裏,一個木偶逃跑了,導演又氣惱又着急,發動人們四處尋找,結果錯把一個小孩當作木偶抓了回來。因為這個小孩特別聽話,馬路上路口處的信號燈壞了,紅燈總是亮着,而綠燈一直也不亮,這個小孩站在路口處等綠燈,半天就是不走。導演試了一下,發現這個孩子確實比真正的木偶還聽話,後來,他加入劇團,成了一個非常受觀眾歡迎的木偶明星。

童話中的木偶當然是經過誇張的藝術創作之後的一個典型形象,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受歡迎的木偶明星一般的孩子?我們的教育常常為其製造生產出的聽話、順從、遵守紀律和規則的產品而滿足自豪,卻不知我們已有多少缺乏個性和獨立性、失去靈性和活力的孩子。多少年來,我們的教育一直推崇的是聽話順從的乖孩子,強調的是教育的整齊劃一。為此我們使用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育方法,同樣的評價標準,要求、衡量着智力、愛好、興趣和經歷、基礎迥異的學生。

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三

一個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把“還有後來人”誤讀成”了“還有後人來”。大家聽了都鬨笑起來,教室裏的嚴肅氣氛頓時化為烏有。怎麼辦呢?但見這位教師神態自若,她從容不迫地問:“同學們,你們在笑什麼?這位同學唸的意思並沒有錯呀!”經她這麼一説,教師裏靜了下來。她接着説:“還有後來人的意思是還有接班人;還有後人來的意思還有人接班。”這時,教室裏鴉雀無聲。教師又親切地説:“當然,意思不變,並不等於説這位同學讀對了。他所以唸錯,是由於沒有看清楚的緣故。如果仔細看,認真讀,就不會出這種不應該的錯誤了。我們請他在為大家朗讀一遍,好嗎?”學生們聽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這時,那位站着的學生情緒更加激昂的讀了起來。

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四

當我在國小的時候,我很淘氣,很活躍,成績很差。我記得我在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曾經佈置了很多數學作業。放學後,我的姐姐,她比我大兩歲,幫助我完成我的家庭作業,以便與我玩更多。第二天交了作業後,我總是不安地等待着結果。在數學課上,老師給每個學生髮作業,但不給我和其他成績好的學生。我只記得我臉紅了,心想我一定是被老師發現了。於是我低下頭,緊張地等待着老師的“判決”。沒想到,在全班面前,老師出示了我和那位同學的作業本,並説:“同學們,這是老師批改時遇到的最工整、最準確的兩份作業。”我希望你以後能向這兩個學生學習!”然後説出我和那個同學的名字。在學生們嫉妒和懷疑的目光下,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下課後,老師把作業交給我,並意味深長地對我説:“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希望你今天就完成作業。”從那以後,每次我做作業,我都很認真,甚至比我姐姐的筆記還要認真,我的成績不斷提高,甚至其他科目也提高了。嗎?

中學時,一位英語老師叫我去上課。我花了很多時間預習那一課。讀完後,在等待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時,我得到了下面這句話:“你在讀什麼?”是英語還是誦經?你的英語口語太差了。你以後應該多鍛鍊……遺憾的是,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喜歡英語了。直到現在,英語仍然是我最弱的一門。嗎?

十多年過去了,我仍然對數學老師的鼓勵心存感激,英語老師的話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我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教育家。當我回憶過去時,我無意批評任何人。我只是想提醒我的同事們:你們的肯定和鼓勵,你們不經意的批評,對你們的學生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和後果。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 篇五

小刺蝟送給小豬一個蘋果,小豬吃了美味的蘋果想“要是天天都能吃到好吃的蘋果就好了。”

小豬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自己栽種一顆蘋果,牛大叔能種西瓜、小兔能種胡蘿蔔、我也一定能夠種出蘋果。小豬把蘋果的種子埋進土壤裏。

小豬每天澆水施肥,漸漸的蘋果種子發了芽,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小豬再來看,發現自己種的蘋果不見了,只有一顆小樹苗,小豬着急的找來牛大叔幫忙。

牛大叔來到小豬栽種蘋果的地方看了看説:“你種的蘋果不是好好的在這裏麼!”

小豬左望望又瞧瞧的'説:“哪裏?在哪裏啊……”

“喏……這不就是蘋果樹。”牛大叔指着那顆小樹苗説。

小豬着急的説:“可是……可是……蘋果不應該像西瓜和胡蘿蔔一樣長在地下的麼?怎麼會是一棵樹呢?”

牛大叔笑着説:“每種果實的生長方式都不一樣,就拿小白兔的胡蘿蔔來説,它的胡蘿蔔是長在地下我們看不見的,而我的西瓜是長在上面能夠看得到的,所以各種果實有各種果實的生長方式。”

小豬明白的點點頭説:“原來蘋果是要先長成樹木,才會結出美味的蘋果啊!”

故事點評:故事中的小豬看到牛大樹種的西瓜和小兔種的胡蘿蔔都長在地下,就認為蘋果也是長在地下的。其實蘋果是要先長成蘋果樹,才能結出蘋果。每種果實的生長方式都不一樣,有的會長在地上,有的會長在地下,有的則會長在樹上,小朋友們,你們懂了嗎?

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六

這是美國一家普通的幼兒園。

剛剛入園的兒童被老師帶進幼兒園的圖書館,很隨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們的人生第一課。

一位幼兒園圖書館的老師微笑着走上來,她的背後是整架整架的圖書。

“孩子們,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們答道。

於是,老師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講了一個很淺顯的童話。

“孩子們,”老師講完故事後説,“這個故事就寫在這本書中,這本書是一個作家寫的。你們長大了,也一樣能寫這樣的書。”

老師停頓了一下,接着問:“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來。“我有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媽媽,還有……”幼稚的聲音在廳中迴盪。

然而,老師卻用一張非常好的紙,很認真、很工整地把這個語無倫次地故事記錄下來。

“下面,”老師説,“哪位小朋友來給這個故事配張插圖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來,畫一個“爸爸”,畫一個“媽媽”,再畫一個“我”。當然畫得很不像樣子,但老師同樣認真地把它接過來,附在那一頁故事的後面,然後取出一張精美的封皮紙,把它們裝訂在一起。封面上,寫上作者的姓名、插圖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師把這本“書”高高地舉起來:“孩子,瞧,這是你寫的第一本書。孩子們,寫書並不難。你們還小,所以只能寫這種小書;但是,等你們長大了,就能寫大書,就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課結束,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受到了某種灌輸。如何看待這種灌輸呢?

評價:這樣的灌輸使孩子們從小就“站着”,不會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這種自信心與健全的人格會為人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七

陳大嘴來時,憨子還 在睡懶覺,憨子睡覺時沒關門,陳大嘴直接就進來了。陳大嘴見憨子四仰八叉地躺在沙發上,呼呼大睡,伸手去捏他的鼻子。憨子囔囔幾聲醒了,見是陳大嘴,就揉揉眼坐起來。

陳大嘴説:“走吧,走吧,你不是説要回老家一趟嗎?我送你去,瞧你這懶樣,哪輩子能買上樓房?”

憨子嘿嘿一笑,起來洗一把臉,和陳大嘴回到了鄉下。憨子爹三年前去世了,只剩下娘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鄉下。憨子本想把娘接到城裏來,但他實在有心無力,因為他自己還 租房子住呢。憨子領着陳大嘴進屋時,娘正坐在窗口逗一隻八哥。那八哥長得褐毛黃爪,小巧玲瓏,一見了憨子就咯咯地笑。

憨子和娘打了聲招呼就出來了。陳大嘴把他拉到一邊,低聲説:“哥們兒,你要發財了發財?發什麼財?”漢子愣愣地問。陳大嘴説:“我認識一個大老闆,喜歡奇鳥,你這隻八哥會笑啊,賣給那個老闆,説不定能賣幾萬呢。”

“真的?”憨子欣喜地説:“快帶我去見那老闆,哥們兒,事成之後少不了你的好處。”陳大嘴呵呵一笑,説:“行,咱們這就去。”

陳大嘴開着摩托馱着憨子回城,一路上,迎着燦爛的陽光,憨子滿臉興奮,胸脯高挺,這種神氣他從未有過。半小時後回到了城裏,陳大嘴把憨子馱到了一條衚衕內,來到一家大院的門口停下。陳大嘴上前按門鈴,過了一會兒,出來一個肥頭大耳的胖子。胖子看看陳大嘴,又看看憨子,摸着凸凸的肚子問:“你們找誰?”陳大嘴拉着憨子的手説:“我這位哥們兒家有一隻八哥,是個奇鳥,會笑。”

胖子擺擺手,説:“我對鳥不感興趣。”

“啊?”陳大嘴忙説:“你以前不是經常去鳥市裏買奇鳥嗎?”

“那是以前,現在我是什麼身份了,需要的東西,還 用自己買嗎?”

説着,胖子回身關了門。

憨子大為失望,他傻傻地看着陳大嘴。陳大嘴嘻嘻哈哈地説:“沒事,奇鳥,肯定賣好價錢,走,咱們去鳥市裏轉轉,説不定能找到一個買主。”

兩人正説着,一個頗有幾分姿色的中年女人停住腳步,問他們:“你們説什麼鳥?有什麼奇的?”

陳大嘴趕緊湊上去説:“是八哥,會咯咯笑,能哄人的。”

“是嗎?”女人一聽來了興致,詳細地問了八哥的樣子,指指遠處一套大院説:“瞧,那就是我家,你們回去把鳥帶來,如果真像你們説的,我願出高價買下。”

陳大嘴和憨子趕緊返回鄉下。一進家門,憨子就對娘説:“發財了,咱們要發財了,有人願意出高價買咱家的八哥。”

娘抬頭問:“你説什麼?”

憨子説:“八哥啊,估計能賣幾萬呢,這下我買樓房不用愁了。”

娘臉色微微一變,然後語氣堅決地説:“不賣。”

“為什麼?”憨子愣了。娘一向很疼他,愛他,他要什麼娘都同意,為什麼一隻鳥捨不得賣?何況還 是高價。憨子着急地説:“娘,你想賣多少錢啊?難道你就忍心你兒子住在出租房裏嗎?”

娘默然半晌,説“憨子,無論如何,不能賣。”憨子一聽就不住地央求,但無論他怎麼央求,娘就是不同意。陳大嘴一看,就把憨子拉了出來,小聲説:“別急,等你娘睡着後,咱們偷偷把鳥帶走。”

憨子一聽,這主意不錯,娘老糊塗了,自從爹死後,她就昏沉沉地,這次不能依她。

陳大嘴騎着摩托車去附近的。商店買了幾樣小菜,又拎了一瓶酒回來,中午和憨子喝了起來,還 給娘滿了一杯。娘説不喝,憨子和陳大嘴就勸,娘只好喝了一杯,娘本來就沒什麼酒量,喝了酒後當然困,不會兒就上牀休息了,而且很快進入了夢鄉。漢子就把鳥籠子摘了下來,和陳大嘴趕緊返回城裏,去了那個中年女人的家裏。

中年女人見那八哥羽毛小巧玲瓏,非常喜歡,就逗它,可是無論怎麼逗,八哥就是不笑。女士就問憨子:“你不會騙人吧。”

憨子急了,衝着八哥説:“快笑,快笑一下。”八哥緊閉着嘴巴,把頭一扭,不理他。憨子伸手抓住八哥,就想捏死它,被陳大嘴勸住了。陳大嘴嬉皮笑臉地哄騙:“乖,八哥,笑一個。”

“呸,我就不笑。”八哥像人一般生氣地説。

陳大嘴一愣,紅着臉着説:“這……這怎麼辦?”

女士笑着説:“行啊,成交了,就衝八哥這耍脾氣的樣子,蠻可愛嘛,我買了,給你五萬吧。”

“真的?”憨子開心死了,他做夢也想不到一隻八哥能賣五萬元。

憨子有了錢就和陳大嘴去逛房市,加上自己原先的積蓄,買了一套二手房。然後,和老婆天天設計房屋。這天,憨子正在搬家,一開門,女士提着鳥籠子找來了。女士把鳥籠子往憨子臉前一扔,憨子低頭一看,那隻八哥竟然死了。

“怎麼回事?”憨子忙問。女士説:“這幾天來,八哥不吃食,不喝水,你説這是什麼鳥?”

“但你不能怪我,是你自願買的。”憨子擔心女人讓他退錢。女士憤憤地説:“我不怪你,我自認倒黴。”説着,頭也不回地走了。

憨子呆呆地愣了一會兒,提着鳥籠子回了鄉下。

當憨子把死八哥放到娘面前時,娘一下子癱坐在地上,不停地捶打着胸口。憨子趕緊把娘攙扶起來。娘痛苦地説:“憨子,你……讓娘怎麼説你好啊,你這不懂事的孩子啊。”

憨子説:“娘,怎麼了,你怎麼這麼傷心,咱不虧啊,那買鳥的女人自認倒黴了。”

娘搖頭説:“你懂什麼,那八哥是你爹去世那天飛來的,娘把它當成了你爹的靈魂,這幾年來,你不在家,娘只能和它相依為命,娘捨不得它,它也離不開娘啊!”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篇八

“老師,我的筆丟了!”“一定是阿古偷的!”面對着班上十幾只指向他的手,阿古臉上汗珠凝重的路徑,跟事實一樣清晰。他手上顫抖的筆尖,沒有執著的抵賴,我伸手接過阿古的筆,也接受了他的繳械。

阿古偷竊的往事在我心中一幕幕的浮現,“老師,我們家小孩手腳不乾淨…”、“孟老師,阿古要加強輔導,他會偷合作社的錢……”、“老師,四年級的時候,阿古……”,班上幾次遭竊,同學們都懷疑他,但是沒有直接證據又怕他被標籤化,所以都不了了之,直到有一次他偷我的東西,被我當場撞見。我正色的。説:“雖然我不會因為你做錯事而對你另眼對待,但是你的人生要是繼續按照這個錯誤的劇本走,我想結局一定是悲哀的。”

其實人生的結局是喜是悲,關鍵時刻是自己説了算的,就看自己的一念及選擇,《騎牆狀元》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騎牆狀元》敍述明朝一位書生被東鄰美豔婦人誘惑,叫他跨牆相會,書生在爬牆的瞬間想起“雖然這樣可以瞞過人,但欺瞞不了上天啊!”便從梯子上下來,關上門不再出來。

第二年書生進京赴試,考前,主考官心想今年狀元會是什麼人選時,忽然耳邊響起:“狀元乃騎牆之人。”放榜後,主考官向新科狀元談起此事,聽完狀元的遭遇主考官恍然大悟,狀元持正修身所以登科及第。我一直想用這篇文章教學生寫出貼切的心得寫作。

每次指導學生心得寫作時,發現學生常常寫:“我覺得這篇文章很好。”“我很喜歡這篇文章。”之類,不明確、不夠深入的心得感想,所以一直想改善他們的心得寫作方式,這則《騎牆狀元》正好派上用場。

其實心得寫作就是走進故事,再讓故事成為自己生命哲學的一部分。閲讀故事時,可以從故事的主旨、人物、情節等方向賞析,寫出一篇完整的心得。“主旨”是指故事闡述的道理,像《騎牆狀元》闡述的就是“人的一思一念,另外空間的無數高級生命皆歷歷在目。”在寫心得感想時可就這個道理寫下自己的看法,及對自己的影響。還可寫出故事人物的觀念、做法,並寫出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看法“如果我是主角我會。.。.。.”,針對故事的一些情節進行討論、批判、分析。再者可以根據故事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或一段文字,加以討論。如果對故事有所領悟,領悟就有可能變成自己人生觀的一部分。

我讓學生模擬電視劇演出《飲料失蹤記》,當我按下手中神奇遙控器的play鍵後,故事立即開演。劇中主角體育課後走回教室,發現四下無人,偷喝了桌上的飲料。演完,我按下遙控器倒轉,回到主角剛要伸手偷飲料的時刻,改變劇情,讓主角在偷喝飲料前的一剎那,猶豫了一下,接着説出:“雖然可以瞞過人,但欺瞞不了上天啊!”然後留下飲料走出教室。全班同學被我手中神奇的遙控器,與主角誇張的動作逗的哈哈大笑,可是阿古的表情卻很嚴肅。

表演完畢後全班開始寫《騎牆狀元》的閲讀心得,阿古在讀後心得中寫到,“以前我想,別人有的東西,我也要有,所以我偷合作社的錢,偷家裏的錢去訂羊奶、買飲料、買自動鉛筆、請同學吃東西。我一直以為大家都不會知道東西是我偷的,結果還是被發現了。現在我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我不會再偷錢了。”

阿古,老師想要告訴你,雖然從察覺錯誤到行為改變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你的人生,你説了算。在生命的關鍵時刻別忘了,《騎牆狀元》中的話“雖然可以瞞過人,但欺瞞不了上天!”,讓這句話淨化你的生命,讓你的人生變成一出喜劇。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 篇九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有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説:“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着地上説:“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説:“您説,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孩子説:“我叫項襄。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説:“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