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59K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通用多篇)

如何陪孩子過六一兒童節 篇一

1、放下所有事情,將這一天的時間給孩子

現在社會工作節奏快,家長普遍都是上班忙,幾乎週末都較難抽出時間陪孩子。而有許多的小朋友並不缺物質方面,更多是父母的一種關愛,比如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去公園、博物館或圖書室,讓孩子在輕鬆愉悦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更重要是增進親子感情!

2、問一問自己的孩子,想如何過屬於自己的節日

我們現在提倡尊重孩子,孩子雖小,卻都有着自己世界的想法,做家長的不妨徵求孩子的同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滿足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使孩子得到快樂的同時,有被尊重的感覺。

3、讓小鬼們噹噹家,父母與孩子互換角色

平時,家裏的這些小皇帝、小公主都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什麼事情都不用做,有時不符合他們的意願,還要耍耍小脾氣。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可以考慮兒童節來一個角色互換,她來當家長,父母當孩子。這一天的生活,包括吃什麼,穿什麼,幹什麼通通都由她來安排。雖然可以預料到,很可能會很糟糕,但能夠得到的東西會更多。

4、和孩子一起回到童年

現在的小孩跟我們小時候比起來,不知道他們更幸福,還是我們更快樂。雖然現在的物質生活條件是改善不少,但相對來説精神生活要比我們小時候匱乏很多。大部分城裏孩子的活動,都是被限定在固定範圍裏,而周圍還有一羣大人,因怕孩子出意外,限制着孩子的自由活動,這個不能玩,那個要闖禍。每當我向兒子講起,小時候在鄉下和他舅舅一起抓龍蝦、摘西紅柿的故事時,兒子都會聽得如痴如醉。看着他羨慕的表情,我就想什麼時候也帶兒子去體驗一下我童年時的快樂。這個兒童節,我決定帶他去郊外公園釣魚、釣龍蝦,還能現場燒烤釣上來的魚。雖然這種玩法和我的童年比起來少了份野趣,但我想只要能讓兒子體驗到媽媽小時候的那份快樂,就很值啦!

5、為孩子及其朋友們,開個化粧舞會吧

我建議幼兒園在六一節的時候也辦個化裝舞會,讓小朋友自己畫面具,再穿上與面具身份相符的衣服,或是扮成各種卡通人物,讓他們一起玩遊戲、跳舞,最後再來猜猜面具後面的是哪個小朋友,猜對了就有相應的獎勵。這樣既能給孩子創造機會,也能增進孩子們的友誼,我想他們一定會愛上這個遊戲,並且玩得很開心。

6、把快樂畫到畫冊裏

專門給孩子訂製一本畫冊,讓他把在節日這一天感到最開心的事畫下來。每年都畫一張,每年都有不同的回憶。等長大了以後再來翻翻看看,或是給他的下一代看,這肯定很有意思。

7、與孩子一起辦個愛心大義賣

兒童節那天,讓孩子帶着家長,在“愛心義賣”的櫃枱前選購自己需要的東西,並把錢都放到幼兒園的愛心義賣箱裏。等活動結束後,把錢箱裏的錢捐到民政部門,捐助給那些生活貧困的山區兒童,給他們送去節日的關愛。通過“愛心義賣”活動,不僅能鍛鍊孩子的交往和理財能力,同時也能讓他們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同齡人,一舉兩得。

家庭對少年兒童成長的影響 篇二

1、父母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學生從降生到完全獨立進入社會,有2/3的時間在家裏度過的。少年兒童意識極為單純,行為習慣也不固定,加上他們在生活上,特別是心理上對父母的依賴和愛慕,就使得父母的行為舉止、思想品質容易在他們的幼小心靈留下深刻的烙印,他們從家庭成員之間道德、精神和心理等方面接受薰陶,逐步形成善與惡、真與假、好與壞、是與非、美與醜的最初概念,學會如何對待周圍人和事,知道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身教重於言教”,子女對父母的觀察最細緻、感受最深,學習時間也長,這個時期的基礎打得好與壞,將決定子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2、物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物質環境為孩子後天的身心發展提供條件。良好的家庭物質環境除傢俱、炊具、電器等,還應從有益於孩子的教育着眼,進行必要的安排,如孩子必須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家庭陳設要清潔整齊,有條不紊,美化效果好;家庭成員衣着要整潔大方,談吐文雅這些都會使得孩子感到舒適、愛勞動、做事有條理等良好的習慣。

3、品德重於學問,狀態大於方法。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築人格長城。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醜。有了高分數,好成績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實上,影響終生髮展的因素中,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約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樂,是受人歡迎、尊重,而不是知識學問。點點滴滴的影響,將會對人格的健全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我們注意到不少父母過多關心學習,只要考出好成績,什麼要求都答應 ,什麼願望都滿足,什麼承諾都兑現。品德低下卻不被關注,有些孩子説謊,拿家裏東西或別人東西,自我中心,不考慮別人感受。這樣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憂慮。生活毀滅人是無聲無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樣,生活成就人也是無聲無息的。只有關注生活的細節和進程,只有成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實驗有句口號:“狀態大於方法,方法大於苦幹。”現實情況恰好相反,是“苦幹大於方法,方法大於狀態”。實際上,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狀態。有了狀態就有了方法,有了狀態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家庭教育的觀念在家庭教育的作用 篇三

1、父母做孩子的榜樣。

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温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父母們把孩子送到國小、中學時,總喜歡説:“老師,這孩子全交給你啦,拜託啦!”其潛台詞是“與我”無關啦。其實,絕對不是如此就行的。父母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一樣,是沒有止境的過程。父母的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其影響是無形而深刻的。

2、培養孩子的意志,適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古人説:“吃一塹、長一智”,説的正是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經受了磨鍊才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對孩子不能溺愛,不要怕孩子受委屈,更不要讓孩子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要經常帶孩子參加勞動鍛鍊,以此來鍛鍊孩子堅強的意志。在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孩子對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引起負面影響。

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將孩子培養成人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獨立性只能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經過努力,不管成功與否,都應該鼓勵,讓孩子感到自豪。孩子畢竟是孩子,當孩子在做事情時,哪怕做錯,也要對他多鼓勵少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