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W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一

在本課教學中,我完全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聽音樂欣賞圖片,遊戲識字等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領讀、開火車、摘蘋果遊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使學生輕鬆愉快地認識了漢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樂。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搞孤立,枯燥的識字環節。採取“隨文識字”的方法,堅持“生字從文中來,再到文中去”的識字順序。課堂上首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遍課文,把文中生字圈出來,體現了生字從文中來。先學字再學詞,學生在文中能認識繩子後,引導學生把文中的繩子提出來,強化生字的讀音,然後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把繩子又放回文中。同時有創設了新的語境,使學生加深了生字的印象,鞏固了生字。

三、識字和語言思維訓練結合

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識字個語言訓練思維結合起來。如:在學生認識“梨”時,學生説:“我喜歡吃梨。”就記住了“梨”字。隨即教師提出你們都喜歡吃什麼梨?這樣學生説説出了各種梨。即認字,説詞與生活密切聯繫起來。再如説“勤”字時,學生説“勤勞”,教師就啟發學生用“勤勞”説一句話。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拓展了識字。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文朗讀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加強練習,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從讀中感知、感悟。本節課處處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開始時是自由讀課文,同桌對讀。大聲讀文來初步感知課文,待生字學完後,又回到文中。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想怎樣朗讀就怎樣朗讀。同時分句進行朗讀指導。有指名讀,自由速讀,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讚美之情。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二

設計理念: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並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悦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讚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後,我以“使秋天這麼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麼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並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説些什麼?”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秋天豐收的景象和人們豐收後的喜悦,體會對勤勞的人們的讚美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願意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教學難點: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這是重點句,如何巧妙地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比喻句的形式,並從優美的語言文字中,體會秋天詩歌豐收的季節,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貼畫 音樂磁帶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是嗎!秋天來了,大自然有了哪些變化?

有一位小朋友畫了一幅秋天的圖畫,畫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賞?

在音樂聲中貼上圖畫。

畫上有什麼?(用句式)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有個小朋友特別喜歡這幅圖畫,還把這幅美麗的圖畫寫成一段美美的話,打開課本讀給大家聽。

2、生自由讀

要想讀好這段話,首先要把每個字讀對,每個句子讀通順,不會念或難唸的字,圈出來。

3、交流學習情況

(1)讀生字卡

(2)看看這段話共有幾句?你覺得哪一句最難。

(3)誰來説説你喜歡哪一句,自己用朗讀來展示。

三、研讀課文

1、秋天的圖畫怎麼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很美?

()(看看圖,再讀讀課文,邊讀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

2、交流討論,朗讀中感悟小朋友對秋天的喜歡。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

(1)屏幕出示。梨樹——燈籠

A、你看到了什麼?梨樹上長滿了許多金黃色的梨,遠遠看去好像許多小燈籠掛在枝頭。

B、誰把這美麗的景色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為什麼要把“金黃”一詞讀得特別好?

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是不是也想高興地招呼大家一起來欣賞?在前面加上兩句“秋天來啦”在讀一讀,感覺怎麼樣?

怎樣讀更能表達高興、興奮的心情?

(金黃的梨頭像一盞盞燈籠,多麼美呀!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屏幕顯示:蘋果——臉頰

A一個個蘋果像什麼?多像小朋友的臉蛋呀!

摸摸自己的臉頰,圓圓的、紅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愛了!

B讓我們一起帶着微笑,捧起紅紅的臉頰,讀讀這句話。

(同桌的小朋友面對面一起讀。)

(3)屏幕顯示:稻海——波浪

A 展現在你眼前的這片稻田怎麼樣?自由想像。

B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讀告訴大家嗎?

自由讀,齊讀,邊讀邊用雙手做波浪的動作。

(4)屏幕顯示:高粱——火把

A火把是什麼?

B 只有人才會舉火把,為什麼説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C 你看,秋天到了,高粱挺直了腰桿,展示自己的豐收。

3、用朗讀讚美秋天

秋天是金黃的,秋天是火紅的,秋天的圖畫多美呀!能看着圖,不看着句子讚美嗎?自由練習,可以一邊讚美,一邊配上優美的動作。

指名背,集體背。

四、秋天這麼美麗,難怪小朋友們這麼喜歡,你們知道使秋天這麼美麗的神氣畫家是誰嗎?

讀讀書,找一找。

思考:勤勞的人們指的是哪些人?

想象一下,此時,梨樹、蘋果樹、稻海、高粱會對他們説些什麼呢?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三

授課教師:授課時間

一、教學內容及其説明

1、內容:《秋天的圖畫》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教學的第1課,本課是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畫上有金黃色的梨和紅紅的蘋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舉起的火把,它使用汗水繪出來的山水畫,它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在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是本課的重難點。

2、説明:

《秋天的圖畫》課文內容和現實生活同步,學生更能體會秋的韻味和秋季的美。秋天來了、秋天來了這不正是人們懷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來欣賞秋天的圖畫嗎?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來描寫,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黃色火紅色為主色調,簡單幾筆,便把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悦的心情描繪出來了。

二、教學目標及其説明

1、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讚美之情。

(3)喜歡秋天,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2、説明:

學生只有在會認8個生字的基礎上,才能更準確、流利的把課文讀通順,會寫8個字,從而積累更多的生字和詞,在學習課文中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春天,讚美春天,讚美勤勞的人們。

三、教學問題及其説明

1、學生在生活和識字1中已經對秋天有了一定的瞭解,但還是不能應用美妙的詞語把它描述出來,我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針對他們的疑惑,逐步設問,並逐步引導解決。

2、教學中,問題的提出讓學生經過了思考,通過動腦、用眼、動口,提高他們的閲讀能力和觀察後整理語言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基本流程

(二)、教學情景

1、複習識字1的詞語,引入課題

出示識字1出現的雙音節詞語:爽快、涼爽、直爽、爽朗、壯麗、壯觀、雄壯、壯美、健壯、華燈、華麗、中華、華美、淡綠、淡水、冷淡、濃淡、、、、、、

問題1:

師:你能讀出下面的詞語來嗎?

生:、、、、、、

出示圖片要求用相應的四字詞語搶答

例:層林盡染、金秋時節、、、、、、、

問題2:

師:學了這麼多與秋天與有關的詞語,大家想不想用它們説話、寫話呢?

生:想。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寫秋天的景象的課文,在學習中運用我們掌握的詞彙來練習説話、讚美秋天。板書課題:秋天的圖畫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識字1的知識讓學生在瞭解原有秋天詞語的意思後,聯想到的秋天的情景,從而調動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

2、出示課文插圖與課文內容,初讀課文。

出示課文中的插圖

問題3:

師:仔細觀察插圖,説一説秋天的圖畫上畫了些什麼?秋天的圖畫是誰畫的?我可以為秋天的圖畫添點什麼?

生:、、、、、、

問題4:

師:大家的表達能力真強,看看課文是怎樣形容這美景的?

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在字下加個記號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讀課文,能對課文有個初步的瞭解,能知道自己在本課中認識的字有哪些,不認識的字又有哪些?

3、認讀生字

出示帶有生字的蘋果圖

問題5:

師:你能拼讀上面的字嗎?並口頭給它組詞。

生:、、、、、、

教師提醒注意:籠、浪、樑、然、勤的讀音

進行玩摘蘋果的遊戲測識字情況。

設計意圖:學生剛接觸課文難免會有不會讀或讀不準的生字、生詞,只有通過教師帶領認識,糾正字音,再反覆鞏固,達到全部認識課文中的字,為下一步課文的學習和理解句子做下鋪墊。

4、學習課文新內容,朗讀感悟

問題6:

師:誰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生:、、、、、、

讓學生自由讀、分組讀、達到要求後再全班齊讀。

問題7:

師:再仔細觀察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説説秋天的圖畫是怎樣的?

生:、、、、、、

教師有感情的範讀課文,學生仿讀。

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

分小組讀,體會秋天的圖畫色彩的美麗。

問題8: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來讀,並説説自己為什麼喜歡?

生:、、、、、、

挑戰讀,看看誰讀得美。

和同桌一起練習背誦,抽查背誦。

對學生進行勤勞的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通過讀熟課文,在會讀課文後,利用圖文結合的方法來理解課文,進一步知道秋天的景象,並能讚美秋天,從而讚美勤勞的人們。

5、指導書寫

問題9:

師:你能教大家認識這幾個字嗎?

生:、、、、、、

師:你又是怎樣記住這幾個字的?把你的方法告訴大家。

教師指導記憶筆順和筆畫易錯的字,分別進行練習書寫。

設計意圖:能在互相學習中認識我會寫的字,並能牢固的掌握住這幾個生字。

6、小結:

問題10:

師:在這次課中,你學到了些什麼?

生:、、、、、、

設計意圖:通過一節課的學習以後,在學生交流的學習心得後,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知識。

7、配餐作業:

在學習了識字1和本課後,你一定對秋天有一些認識,請你把你心目中最美的秋天畫出來,併為它配上相應的成語或寫上讚美的句子。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秋天瞭解的基礎之上,再創作自己心目中美麗的秋景,使他們對秋天有更深刻的瞭解。

8、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1、秋天的圖畫

畫燈籠(梨子)

秋天的圖畫臉頰(蘋果)美

出波浪(稻子)麗

火把(高粱)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四

時間、結果和體驗是考量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重要指標。有效的課堂首先是高效率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必須節約學習時間,有效分配和利用課堂40分鐘,不能把時間浪費在非學習上;還要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穫,它表現為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的變化上。第二是增進學習結果。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能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教學要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三是強化學習體驗。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愉悦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是有效性的靈魂,學生越來越愛學習是學習有效性的內在保證。

衡量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標準就是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發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是關注全人發展的教學;有效的語文教學是促進語文學習的教學;有效的語文教學是呼喚效益意識的教學。

我想,按照這三個重要指標,我以為在學生思維方式的發展和強化學習體驗這方面,我是成功的,有一定的效果。而高效率這個首要條件卻沒有得到滿足。我以為,一堂習作課,40分鐘都花在口頭作文上(當然包括畫畫的時間,為了讓孩子們體驗秋天這幅圖畫的美,我在習作指導課上讓孩子們畫了秋天),表面上看來,學生熱熱鬧鬧的,而且他們的確經歷了從不知到知,的確經歷了一次愉悦的語言文字旅程,其間還感受到了想象的樂趣,但落實到筆頭的卻很薄弱。習作課沒當堂寫,卻只能在課後去寫,孩子們那些詩一般的語言會不會就隨着秋風飄走了呢?

李白堅教授強調寫作是“現在進行時”,可我卻讓學生提起筆時只能寫過去進行時了,這符合國小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堂效率不高的習作課。

當我寫到這裏的時候,我正好看到了學生交回來的習作,絕大多數孩子把自己畫的秋天寫得很美,最突出的特點是,他們把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下是幾個孩子習作片斷的實錄:

秋姑娘悄悄地,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她用魔術棒一揮,大地就變得五彩繽紛了: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蘋果,金燦燦的橘子,都搶着讓大家去摘它們呢!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五

《秋天的圖畫》是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描繪了秋天的美景,讚美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究性閲讀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本課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秋天的田野,感受真實的大自然中秋天的景色,學生獲得了真實的體驗,形成真實的情感,再出示圖,使枯燥的語句更加形象,學生樂學、愛學。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讀的情境,重視朗讀,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邊讀邊展開合理想象,感受閲讀樂趣。

二、注重識字寫字教學

我還注重了識字寫字教學,採用了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自主識字寫字意識。在課堂上,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認生字、找生字,讀生字,進行多種遊戲鞏固生字。並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幫助學生培養課外自主識字意識,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我真切地感到:在課堂教學中,要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運用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使教學形式由單一轉變為多樣,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由封閉轉向生成和開放,並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也應多樣化,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給學生激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提高自我發展的信心。

在教學中,還存在着不足,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好,但也有個別學生參與性不高,朗讀沒有感情,今後要多指導學生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今後的教學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六

【教學片斷】

一、尋找秋天,蒐集落葉

課前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去體驗秋天,把説話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緊密結合起來,言為心聲。學生只有切切實實走進生活,走進自然,用眼去觀察,用耳去傾聽,用手去觸摸,用心去感受,這才會有自己的發現和體驗,有了這種發現和體驗,表達的願望才會激發出來。

1、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我們學了《識字1》後,知道秋天已輕輕地、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它正等着我們去尋找呢!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校園裏去尋找秋天,蒐集落葉。

2、尋找秋天,蒐集落葉,要求:

請小朋友要細心觀察,蒐集的樹葉量少形狀多,動腦想想這些樹葉像什麼,可以用來幹什麼?

3、以下截取活動中的片斷情景:

生1:看,操場上的小草都變黃,像一條黃地毯。

生2:這裏怎麼這麼香?這裏有桂花,這金黃色的桂花多香呀!

生3:草坪上有很多落下來的樹葉,有紅的、有黃的。

生4:快來呀,紅紅的樹葉多好看。

師:你知道這紅紅的樹葉叫什麼嗎?(告訴學生這是楓葉。)

師:小朋友把自己喜愛的落葉蒐集起來,待會兒製作樹葉畫。

二、拼貼作畫,想象表達

1、引導學生藉助圖片拼貼樹葉畫。用採集來的各種落葉,兩人合作完成一幅美麗的樹葉畫。這一活動,意在給學生充分想象的自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設計出自己的作品,體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2、組織學生介紹自己所拼的樹葉畫,集體評議。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和欣賞。

【教後反思】

1、我根據兒童身心特點,從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周圍環境,師生一起走出教室,來到校園去尋找秋天,蒐集落葉。學生在開放性的活動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活動中改變了傳統的“秧田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完全改變了,學生在活動中情緒高漲,氣氛特別活躍,他們善於觀察、發現。學生成為活動中真正的主人,教師從學生活動的支配者、指揮者,變成了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

2、《語文課程標準》多處指出,語文課程要加強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大膽嘗試將本學科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的

通融、綜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單一學科的“知識壁壘”。因此,我注意吸收其他學科中的教材作為寫話的素材,從其它學科中去悉心開採,尋找適合學生的寫話素材,讓寫話的內容變得豐富起來。我在教學聽説訓練《秋天的圖畫》時與手工課進行組合,讓學生通過貼貼、畫畫,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樹葉畫展現在眼前,這充分體現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及動手能力。

3、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裏產生出來。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這充分説明了作文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要引導學生到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用語言表達生活。生活有多廣闊,作文教學的天地就應當有多寬廣。誇美紐斯説:“美的事物總是具體的、形象的、可感的。”通過讓學生親自採集樹葉,製作樹葉畫,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話可説,每個孩子的感受都會與眾不同。在這基礎上,讓學生放飛心靈,充分想象,引導學生把自己製作的樹葉畫用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情緒高漲,爭先恐後要介紹自己的樹葉畫,體現了學生真的想説、樂説、有話可説。學生説出作畫的過程,介紹畫的內容,集美術、手工、語文於一體。在做做、想想、畫畫、説説的過程中進行説話能力的培養、動手能力的培養,審美能力的提高。最後,孩子們一邊看着自己親手製作的作品,一邊講着自己編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聽得認認真真。在説説、做做、玩玩、寫寫中豐富想象,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七

《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畫上有金黃的梨和紅紅的蘋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舉起的火把。它是人們用汗水繪出的山水畫,它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

在本堂課的學習中,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這一句話:“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在教學時,我採用了個性化教學,沒有過多的講解與分析,而是引領學生通過想象,自讀自悟。

教學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通過朗讀着重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然後想象:你們在秋天這個收穫的季節看到了什麼,收穫了什麼?大家怎麼為秋天的圖畫增光添彩?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有的説:“我好像看到糧食水果都豐收了,人們正忙着收穫呢。”有的説“好象看到一盞盞燈籠般的梨子。”有的好象聞到了瓜果的香味,有的好象嚐到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的香甜,有的彷彿欣賞到金黃的稻子在廣闊的田野上跳起的優美的舞蹈。接着指導朗讀,那麼,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或加動作表演讀,或表情豐富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體會秋天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悦的心情。

最後通過實踐活動:“我會讀,我會畫,我會做”,把課內課外結合起來,把動手動腦結合起來,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能力來表現秋天。如,製作秋天的禮物:用落葉做書籤,用自己的畫作賀卡,用句子、短詩讚美秋天。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篇八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課文,圖文並茂,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悦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讚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課文中的插畫為引線,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後,我以“使秋天這麼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呢?”這麼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我再通過讓學生思考:勤勞的人們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對他們説什麼?來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