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5W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多篇

蘇東坡居士故事趣聞 篇一

蘇東坡居士故事趣聞

前言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國北宋文豪,“三蘇”家族成員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游並稱蘇陸;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等。福盈來cssfyl關注微信號每天收聽我們的消息觀看更多精彩書畫作品請點擊左下角閲讀原文,還有精彩拍賣哦

蘇東坡在江北瓜州任職時,與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禪師經常談禪論道。一日,東坡自覺修持有得,便撰詩一首,派遣書僮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印證,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禪師看過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賞自己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的批示,只見上面寫着“放屁”二字,不禁無名火起,立即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着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説:“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禪師若無其事地説:“我罵你什麼啊?”蘇東坡於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禪師呵呵大笑道:“哦,你不是説'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蘇東坡聽罷,慚愧不已。

在古代的俚語中,“鳥”字有個意思不雅,東坡拿它跟佛印開玩笑。他説,古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比如,“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沒想到佛印卻從容答道,這就是我們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

還有一次,蘇東坡與禪師坐而論道,東坡突起玩心,對禪師説:“大師,你知道此刻你在我眼中像什麼嗎?”禪師説不知。東坡説:“在我眼中,你就是一堆牛糞。”誰知大師並未大怒,反而莞爾一笑:“恰恰相反,在我眼中,你是一朵鮮花。”東坡樂不可支,回家把這事得意地跟小妹談起。蘇小妹説:“哥哥啊,你以為你佔了便宜麼?”東坡不解:“不是嗎?我罵他是牛糞,他不好意思生氣,只得讚美我是鮮花了。”小妹説:“不對啊哥哥。佛家有云,心中有即眼中有,你看他是牛糞,是因為你心有牛糞,他看你是鮮花,則是因為他心如鮮花啊。”蘇東坡滿面通紅。

眾所周知,蘇東坡乃北宋文豪,詩詞大家,他才華橫溢,英氣逼人,在文學史上可算是一位獨擋一面、玉樹臨風的佼佼者。但就是這樣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也不免會有滿臉羞慚的時候。古時馮夢龍的“三言二拍”裏曾提到當時民間有俗諺雲:“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蘇軾是何等聰明,卻在自鳴得意時栽倒在聰明面前,失卻了面子,收穫了羞愧。

事件未必是真,如果是杜撰,也許編造者是想告訴我們,即使名滿天下的巨星,也還是有個性上的不足,也有知識上的欠缺,因此,為人謙虛為要,切不可狂妄,目空一切。

名人的公眾形象非常重要,他們身上承載的更多是道德,法律,輿論的諸多範疇。作為名人,應該自尊自重,應該虛懷大度,應該謹言慎行,給人們一個垂範的作用。而我們普通人呢,更應該收斂自己的小聰明和狂妄之心,要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有一次,蘇軾對劉貢父説,他與其弟學習制科時,曾經享受過“三白”之餐,吃得很有滋味,並一直認為,世間再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它。劉貢父好奇地問,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食物。蘇軾説,它就是一小撮鹽,一碟子白蘿蔔,一碗白米飯。貢父聽後,大笑。過了一段時間,蘇軾接到劉貢父的一張請飯帖子,上面寫着一個由三個“白”字組成的字“皛”,説要用此來招待他。蘇軾不明其意,只是心想,貢父讀書很多,這必有出處。及至赴食,見案上所設,惟有鹽、白蘿蔔和白米飯,這才猛然省起,這是與他開玩笑,要他吃“三白”飯。但他不露聲色,拿起筷子來就吃,而且吃了個一乾二淨。飯後,蘇軾騎馬將行,對劉貢父説,明天再會,到時我將要請你“毳”飯。貢父知道這是個玩笑,但不知毳飯將為何物。出於好奇,第二天貢父如期而至。二人談論過午,始終不見飯來。貢父餓得受不了了,要蘇軾開飯。蘇軾説,再稍等等。如此這般者再三,蘇軾總是以再等為答。直到貢父説,我實在餓得不能再等了。到這時,蘇軾才緩聲説道,鹽也毛白蘿蔔也毛,飯也毛,這不是毳是什麼?(“毛”即“冇”,方言“沒有”的意思),貢父捧腹説,就知道你要惡作劇,但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蘇東坡這樣“報復”之後,請他吃了一頓盛餐。

蘇東坡當年任鳳翔府判官時,結識了一個叫章惇的朋友。

有一次,他們結伴旅行,路過一處叫黑水谷的地方時,碰到一條深澗。澗上有一極窄的木板,下臨百尺深澗,澗中流溪翻滾,兩側是巨石峭壁。章惇提議從這木板上走過深澗,到對面巖石上題字,表示“到此一遊”。蘇東坡一看這個危險的境地,表示自己不願冒生命危險到對面題字。

章惇微微一笑,坦然走過那條窄木板,又把長袍塞在腰間,抓住一根從上面垂下來的青藤,盪到對面巖石上,在石上寫下六個大字:“蘇軾章惇遊此 uawen.c n ”,而後攀藤、走木板橋回來。回來後,他一臉得意地等待蘇東坡對他這種大膽精神的稱讚。蘇東坡拍拍他的肩膀,感慨道:“總有一天,你老兄會殺人不眨眼的。”

“為什麼?”章惇沒料到蘇東坡居然這麼“誇自己”,十分驚訝。

“把自己生命不當一回事的人,自然也不會把別人的生命當一回事。”蘇東坡説。

後來,這個不把自己生命當一回事的章惇果然也不把他人生命當一回事。宋哲宗即位後,章惇官拜相位。於是,他開始對“元佑黨人”大加迫害。包括蘇東坡在內,三十幾個元佑期間的大臣受到降職,人數之多,前所未有,許多人因此客死他鄉。

對活人“不客氣”不説,就是對死去的人,章惇也不放過。他還向哲宗提出,下詔將早已去世的司馬光、呂公等掘墓毀屍,幸虧有人説了一句“如此,只將為本朝添污”,司馬光等才免去戮屍之辱。

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作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蘇東坡先生來訪。和尚怕把吃魚的祕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因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蹺。

這時,老和尚説:“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蘇東坡有意開老和尚玩笑,裝着一本正經的樣子説:“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

老和尚連忙雙手合十説:“阿彌陀佛,豈敢,豈敢。”

蘇東坡笑了笑説:“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

老和尚不知是計,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麼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慶)有魚(餘),我就來大飽口福吧!”

一次,一個素不相識的文人去拜訪蘇東坡,攜帶着自己寫的詩一卷,向蘇東坡請教。那人自己高聲朗誦,抑揚頓挫,鏗鏘有聲,顯然頗為自得。他問:“大人,不知尊見以為拙作如何?”

蘇東坡説:“百分。”文人臉上欣然色喜。蘇東坡這時又説:“誦讀之美七十分,詩句之美三十分。”

某日,宋代大學士蘇東坡郊遊,見眾多農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條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農婦。二人相對,各不讓路。蘇學士出大言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吾乃讀書之人,汝婦當讓道於我。”婦人一笑,説道:“既自稱讀書人,當能對?”東坡説:“胸藏鬥牛,當然能對!”婦人於是脱口而出:“一擔重泥擋子路。”

蘇東坡大驚,半晌無言以對,兩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態,哈哈大笑。蘇東坡見此情景,忽有所悟,趕忙“借梯”下台對道:“兩行夫子笑顏回。”

他雖然對了下聯,但心有餘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聰穎農婦,再不能等閒視之,而作此狂態。遂脱鞋襪下水田,拱手讓路。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無事可做,於是藉助講學排遣心頭鬱悶,慕名聽學者甚眾,因而名聲日隆,驚動了朝廷。上面派來考官,名為巡視講學,實為察看動靜。考官説,蘇學士名揚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滿腹文章,今天不考別的,只要你們對一副對子。他指着外面的寶塔説:“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被考的十幾名學生,都是蘇東坡精心挑選的。他們滿以為會考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誰也沒有想到會對對子,十分緊張。越是緊張,越是對不出,一個個大汗淋漓。考官非常得意地指着一個學生問:“你會嗎?”那學生不好意思的搖搖手。一直問到最後,結果都一樣。考官帶着嘲笑的口吻説:“蘇學士,這……”沒等他説完,蘇東坡説:“這樣簡單的試題,還難得了他們?”“那他們為什麼對不出來呢?”“他們都對出來了。”“他們明明都搖手不會。”“考官大人,你的上聯是: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他們的下聯是:玉手搖搖,五指三長兩短。”學生們如釋重負地露出了笑容,考官則目瞪口呆。

蘇東坡是北宋時的大文學家、書畫家,還是一個美食家。“東坡肉”就是他創制的。蘇東坡祖籍四川眉山,為官曆任江浙、中州、南粵各地,嚐遍了各地佳餚美饌,寫過許多反映美食文化的詩文,他在自己的詩作中常以老饞嘴自居。

據宋代周紫芝《竹坡詩話》記載:蘇東坡因所謂“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後被貶謫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做了個“團練副使”的掛名小官。當時黃州市面豬肉很賤,他樂得常常買幾斤回來親自烹調,吃得津津有味,並作了一首小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詩以通俗諧趣的筆調,介紹了他煮肉的經驗。寥寥幾筆,讓人如聞肉香,禁不住要流口水。這首詩很快流傳開來,很多人爭相效仿,如法炮製,並把這首菜戲稱為“東坡肉”。後來,“東坡肉”的製作方法不斷改進,流傳至今。

又據宋周紫芝《竹坡詩話》載:蘇東坡任黃州團練使時,曾到一姓何的秀才家赴宴。席上酒餚豐盛,其中有盤油果酥脆可口,蘇東坡很喜歡吃,便問此油果叫什麼? 主人説不出來。蘇又問:“為甚酥? ”意思是説這油果子為什麼這樣酥。主人一聽,説:“油果本是內人自制,並無名稱,聽大人一問,乾脆叫'為甚酥’即是。”滿座客人都一致叫好。不久,又一位姓潘的官員請蘇東坡吃飯,他恐蘇大人喝醉,只准備了一種度數很低的甜酒。蘇東坡喝這種酒嫌不過癮,便戲稱這酒是“錯煮水”,意思説錯把水當酒煮了。

一天,蘇東坡在花園裏喝酒,忽然想起要是能有油果下酒就好了,便寫了一首詩給何秀才:“野飲花前百事無,腰間唯系一葫蘆。以傾潘子錯煮水,更覓何君為甚酥。”這首小詩雖無關宏旨,屬“遊戲小品”,但卻富有趣味,同樣體現了大師的幽默智慧。

宋朝元祐年間,蘇軾受哲宗委託,微服輕裝到浙江暗察民情。喜歡遊山玩水的蘇東坡自然不會放過欣賞杭州美景的機會,第二天,便讓潛縣縣令毛寶陪同去遊西菩山。他們一路經過方圓鋪和更樓,登上了西菩山頂,遙望着太陽鎮。蘇東坡興致勃勃,把剛才遊覽經過的三個地方揮筆寫了一條上聯:方圓鼓,敲上更樓,太陽升矣。然後請毛寶續一下聯。誰知毛寶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對道:藻溪魚,跳過橫塘,化龍去也。毛寶也巧妙用了臨安到潛縣路上的三處地名:藻溪,橫塘和化龍鎮,而且對得非常工整。蘇東坡連連讚歎不已,一時傳為美談。

蘇東坡聽毛寶説處州府知府楊貴和縣令王筆勾結當地鄉紳,魚肉百姓,便決定前去視察一番,順便探望被朝廷貶為監酒官的妹夫秦少游。不料楊貴和王筆都不在府衙,到當地富豪“留山虎”烏通家吃壽酒去了。蘇東坡一想,正好見識一下這三個狗頭,於是備了一份“壽禮”,身着便裝前去赴宴。

留山虎等人見蘇東坡不過是個年約五十的外路人,便不以為意,讓他坐了末席。酒過三巡,留山虎乘着酒興,出了一個上聯,聯曰:二人土上坐。這是一個拆字聯,蘇東坡隨口對了一個下聯:一月日邊明。留山虎直了直身子,又出一聯:八刀分米粉。這上聯更難了,“八刀”相拼是“分”字,“分”和“米”再相合才是“粉”字。眾人都望着蘇東坡,看他怎麼對。然而蘇東坡只略一思索,不緊不慢地説出了下聯:千里重金鍾。眾人聽了,無不稱妙。

留山虎又出一聯:海晏河清,王有四方當做國。蘇東坡看着室外的冬景對道:天寒地凍,水無二點不成冰。留山虎聽了,也暗暗佩服這“水”字加二點成“冰”字對得好,便覺此人不是個簡單人物,但又不肯認輸。這時,門外一個麻子傭人踏雪送酒進來,因他腳穿釘鞋,雪上留下一個個圓點,留山虎便又出一上聯:釘鞋踏雪變麻子。蘇東坡聽了,很替傭人抱不平,抬頭看見留山虎身穿大狐裘,正洋洋得意地自斟自飲,就隨口對道:皮襖披身裝畜生。留山虎有點下不了台了,於是惱羞成怒,又出一聯:鼠無大小皆稱老。蘇東坡一聽,就知他不懷好意,於是一拱手笑道:“烏員外,在下斗膽對下聯了!”這時,眾鄉紳見他們刀去槍來,實在坐不住了,但又不好走掉,只聽蘇東坡對道:龜有雌雄總姓烏。留山虎滿面羞愧,無言以對。

縣令王筆一看情況不對,便打圓場道:“人説'詩助酒興’,我們還是來賦詩吧,諸位看怎麼樣?”他想借眾人之力來壓倒蘇東坡,便領頭吟了起來:“一個朋字兩個月,一樣顏色霜和雪。不知哪個月下霜,不知哪個月下雪。”留山虎接上説:“一個出字兩重山,一樣顏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隨後,知府貴也吟道:“一個呂字兩個口,一樣顏色茶和酒。不知哪張口喝茶,不知哪張口喝酒。”最後輪到蘇東坡,他從容説道:“一個二字兩個一,一樣顏色龜和鼈。不知哪一個是龜,不知哪一個是鼈。”話音剛落,壽堂內一片譁然,因為“龜”和“鼈”分別是“貴”和“筆”的諧音,這不是分明在侮辱知府大人楊貴和縣令王筆嗎?知府楊貴也覺此人絕非常人,便問道:“敢問貴客高姓大名?”“我姓什麼?你們自己猜吧。”蘇東坡接着唸了一首詞:園中花,化為灰,夕陽一點已西墜。相思淚,心已碎,空聽馬蹄歸。秋日殘紅螢火飛。

眾人無法猜出,都面面相覷。就在這時,管家高聲叫道:“客人到。”只見來的是秦少游,他一見蘇東坡,便高興地奔上去問:“大舅兄,你是什麼時候來的?”楊貴、王筆等人聽秦少游叫他“大舅兄”,方知剛才那首詞裏含的是個“蘇”(“蘇”的繁體字)字。一時,壽堂上一百多人齊唰唰地向蘇東坡下跪。不久,蘇東坡為民除了這三害,處州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蘇東坡曾在杭州任職。暢遊西湖,寫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千古名句。誰知辦起案子來也是十分了得。一日,有一債主告到了府衙,聲稱一個做扇子的店家欠債不還。蘇東坡當即升堂審案,把被告帶到大堂之上。誰知被告一上大堂就鼻子一把淚一把訴起苦來。“我欠債主銀子不假,可老父年前去世,留下一大堆債務。今年又是陰雨連綿,做出一大堆扇子沒有銷路,我償還不了債務,實在是出於無奈。”説罷,竟唔唔大哭起來。

蘇公聽畢,把被告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覺得這個被告不像刁玩無賴之人,可是還不上銀子案子還是無法審結。低頭沉思了一會,他突然命被告立刻回家,把所有的扇子搬到大堂之上。原告一看,頓時傻了眼,心想,這位老爺一定是讓這一堆扇子去頂我那白花花的銀子,於是連忙給蘇東坡跪下求情:“老爺,我只收銀子,不要扇子,他都賣不了,拿到我家裏還不是廢紙一堆?”債主心裏核計,這位爺也太偏心眼了。

蘇公哈哈大笑,讓其稍安勿躁。待扇家把扇子取到,蘇東坡即取出筆墨,潑墨揮毫,不出一個時辰,一大堆扇面上留下了蘇東坡的墨寶。隨後,蘇東坡讓扇家拿到外面叫賣。外面的人聽説扇子上有蘇東坡題寫的墨寶,喜出望外,爭相購買,片刻功夫扇子換成了白花花的銀子。這時,皆大歡喜,債主得到了銀子,扇家還清了債務,蘇公也審結了案子。蘇東坡正正衣冠,一臉輕鬆,微笑着退堂。

蘇公審案既沒有打被告二十大板,限其定期還債;沒有苦口婆心勸説原告息訴,或是用扇子抵債;也沒有讓自己的屬下捐出銀兩“為民解愁”,替雙方擺平。這些手段,可是我們今天常用的技法,不僅湊效,而且簡單易行,所以屢試不爽。但與蘇公比起來,畢竟還是“風光不與四時同”了。更不消説有的司法官員在辦案中假公濟私,或是動用公權力去無端干涉公民的民事權利,以便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蘇東坡的一生充滿波折。幾乎是一貶再貶,先是徐州,再是杭州,再是山東蓬萊,再是廣東惠州,再是天涯海角的海南島。但是蘇公坦蕩豁達,一笑置之。有一次拍着肚子問:“裏面是什麼?有人説是文章。他搖頭;有人説是詩書,他搖頭。直到他的紅顏知已説出:“滿肚子的不合適宜”,他才哈哈大笑,點頭稱是。即使是自己不合時宜,蘇公仍然能夠做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如此精緻,讓人不能不歎為觀止。蘇公的字是藝術,他辦的案子何嘗不是“藝術”?

古羅馬人把法律定義為“公正與善良的藝術”,是“藝術”而不是“科學”,這就意味深長了,做好這門藝術,更多的要靠智慧。蘇公審結的“扇子案”,雖是個案,但管中窺豹,還是讓我們今天的司法官們羨慕不已。可那得有一手好字在前面等着呀,不然我們為當事人寫出了一大堆扇子,不僅沒人買,沒準還糟蹋了扇子,變得更加臭不可聞。扇子沒有賣出去,店家先給你急了:“還我扇子!”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篇二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在當時的京城開封做參知政事(相當於宰相),推行新法,深得神宗皇帝的寬信。但蘇東坡對新法持不同政見,他借物抒情,寫了一首七絕詩:“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幹凌雲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這本是一首詠物詩,不料,國子監博士李宜和御史中丞李定等人誣陷是一首反詩,他們一起上奏宋神宗,彈劾蘇東坡。宋神宗下令查清此事,李宜和李定就拿着宋神宗的手諭,將蘇東坡關入開封的監獄問罪。從此,蘇東坡在開封的監獄裏度過了103天,有29位大臣和名士遭到牽連,駙馬王詵因事先泄密被削除一切官爵,王鞏被髮配到西北邊陲,蘇轍上本求情而被降職,大臣張方平被罰紅銅30斤,司馬光和蘇東坡的18個朋友被各罰紅銅20斤。

蘇東坡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雖然蒙冤入獄,但他堅信自己的清白終有昭雪的一天,因此,他在監獄裏依然心情坦然,能吃能睡,沒有絲毫的頹廢之態。

蘇東坡入獄後,王安石愛惜他的才華,就上書宋神宗,請求釋放蘇東坡。宋神宗聽説蘇東坡在獄中談笑自如,就想看個究竟。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去測試蘇東坡是否真的心胸坦蕩。一天夜裏、蘇東坡正要入睡,忽然,有一人走進監獄,在蘇東坡的身邊放下一個箱子做枕頭,倒地便睡。蘇東坡以為他是新來的犯人,就沒有理會,只管自己安睡,而且鼾聲大作。不料在天快亮時,那人推醒蘇東坡説:“恭喜你,你沒事了。”原來,那人是宋神宗派到獄中觀察蘇東坡的太監。那一夜只要蘇東坡有不能安睡的舉動,太監就有權照諭旨處死他。太監回宮向宋神宗稟報:“蘇東坡睡得非常香、像沒事人似的。”宋神宗點頭説:“看來蘇東坡真的問心無愧。”不久,蘇東坡被釋放出獄。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篇三

銀濤無際卷蓬瀛。

落霞明,暮雲平。

曾見青鸞紫鳳、下層城。

二十五絃彈不盡,空感慨,惜餘情。

蒼梧煙水斷歸程。

卷霓旌,為誰迎?

空有千行流淚、寄幽貞。

舞罷魚龍雲海晚,千古恨,入江聲。

——《江城子》

當年他夢見和王弗“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如今他又追思朝雲“空有千行流淚、寄幽貞”。美麗的詞句中熔鑄了人生命運的無情與無奈。“曾見青鸞紫鳳、下層城”,讓很多人誤解為就是寫舜妃故事,以致混入葉夢得作品。其實蘇軾和朝雲在惠州相依為命時,都有慕道好佛之心。蘇軾《朝雲詩》中説:“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姻緣。丹成隨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已濃帶仙家氣象,而在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正要孤身渡海,自然更加用神仙筆調來追思和神往兩人的過去與未來。

朝雲十二歲時在杭州成為蘇軾侍女,長大後才被蘇軾收為侍妾。在蘇軾的後半生中,朝雲萬里相隨,九死不悔,始終對蘇軾“鍾敬如一”,直到三十四歲病逝於惠州。她是蘇軾淒涼晚年唯一的紅顏知己,能看出蘇軾一肚子“不合時宜”,在唱蘇軾《蝶戀花 花褪殘紅》時淚流滿面,哽咽難語,而朝雲逝後,蘇軾也終生不再聽此曲。蘇軾還為朝雲寫過一首《殢人嬌 白髮蒼顏》,詞中也着力描寫了朝雲的美麗,兩人一個“維摩境界”,一個“散花何礙”,感情在普通男女之情上得到了昇華。當然,蘇軾最著名的一首懷念朝雲的詞,還是要數《西江月 梅》玉骨哪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粧不褪脣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西江月》。楊慎《詞品》雲:“古今梅詞,以東坡此首為第一。”該詞明為詠梅,實際是懷念朝雲,全詞筆墨高潔,意藴空靈,已不是凡塵筆調,當年晁補之讀到 “素面常嫌粉涴,洗粧不褪脣紅”時,歎息説,蘇軾註定了是要遷到海外去的,因為這樣的句子,實為海內人士所難道出。《紅樓夢》裏薛寶琴的詞句“明月梅花一夢”,就是從蘇軾《西江月》裏化來的。由於蘇軾寫的是梅花,句子又是“不與梨花同夢”,所以《紅樓夢》裏的詞句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的又作“明月梨花一夢”。同是懷念朝雲,與這首《西江月》相比,《江城子》被湮沒很久了,前者纏綿婉轉,後者則多了一份悲慨壯闊之美。蘇軾和朝雲曾“青鸞紫鳳、下層城”,在多年來輾轉飄搖顛沛流離的生活中體驗到真愛的温暖。但如今朝雲於惠州仙去,只有白髮蒼蒼的蘇軾獨自面對茫茫江海。人世間一切悲歡擾攘,都猶如大型魔幻魚龍蔓延一樣,熱鬧之後,只剩下“千古恨,入江聲”。這位孑然一身的傷心人,徘徊於蒼茫浩渺的水岸雲腳,銀濤無際,暮霞散綺,充斥於天地間的,是無窮的追憶,無邊的寂寥,無數的天風海雨,無盡的暮暮朝朝……

蘇東坡智慧幽默故事10則 篇四

蘇東坡智慧幽默故事10則

1、反脣相譏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向東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牆東坡斜矣!”

蘇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王安石:“是置安石過也!”

嵌名為巧,雙關尤妙。(注:二人政見不同,關係不是很好)

2、針鋒相對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東坡的上聯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聯是: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3、投石引詩

秦少游娶蘇小妹時,被一難再難,及至新房門口,蘇小妹再出一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思索良久不得下聯,蘇東坡有心相幫,在遠處拾一石子遠遠丟進湖中,秦少游受到啟發,衝口而出:

投石衝開水底天。

4、年少輕狂

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閲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於作文,因而受到人們的讚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

一日,蘇軾於門前手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盡”與“遍”對,活畫出蘇軾當時的自傲之心。沒料到,幾天之後,一鶴髮童顏老者專程來蘇宅向蘇軾“求教”,他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蘇軾滿不在乎,接過一看,心中頓時發怔,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心高氣傲的蘇軾亦不免為之汗顏,只好連連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飄然而去。

蘇軾羞愧難當,跑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各添上兩字,境界為之一新,鄉鄰皆刮目:“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5、寺態炎涼

蘇東坡遊莫干山時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見來了個陌生人,就淡談地説:“坐。”又對小和尚喊:“茶。”

兩人落坐交談後,主持和尚發現對方脱口珠璣,料想此人不凡,就請客人進廂房敍談。入室後,主持和尚客氣地説;“請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聽,方知來者是赫赫有名的蘇東坡,主持和尚連忙作揖打恭地引他進客廳,連聲地説:“請上坐!”並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蘇東坡臨走時,主持和尚請他題副對聯。蘇東坡胸有成竹,含笑揮毫,頃刻書就: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6、少遊犯難

一天,蘇東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遊玩,見小路上有個用三塊石頭壘起的“磊橋”。

蘇東坡用腳踢了一下石橋,同聲吟出一句上聯:踢破磊橋三塊石

他回頭看看秦少游,要他對出下聯。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沒對出下聯,回到家裏悶悶不樂。

蘇小妹看丈夫一臉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麼事,一問才知是為了一句對聯。 她二話沒説,就在一張紙上寫了個“出”字,同時用剪刀剪成兩段。 秦少游眼睛一亮,道出下聯:剪斷出字兩重山

7、巧退豪門

據説,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當時消息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其中有一豪門公子叫方若虛,他對小妹傾慕已久,聞訊後連忙應選。他呈上得意詩文若干篇,誰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筆在上面批了一聯: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可急壞了。方府豪門是得罪不起的,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後面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讀後真是欣喜若狂,他急於要見蘇小妹以表衷腸。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開大了不好收場,急忙託故阻止,説:“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揚,臉長,額突,不信我給你念首詩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未出房門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方若虛怎知是蘇東坡在騙自己,還真以為蘇小妹很醜,於是怏怏地走了。

8、月下花前

一日,蘇洵來到後花園內,只見山石間流過一泓淙淙碧水,微風中送來陣陣花香。紅日西下,綠樹掩映,一彎新月掛在半天之上。這位老先生頓時詩興大發,忙喚來蘇軾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蘇洵説道:“如此佳境,不可無詩。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們各自吟出兩句詩來,且要將此二字依次作為上下句的末字,吾兒以為如何?”

兄妹一起應道:“父親説得好。”

蘇洵見兒女一起應允,十分高興,首先吟出兩句詩來: 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間過來香。

蘇軾一向以詩詞著稱,聽了父親的詩句,以為過平過俗,不以為佳。誰知正當他沉吟之際,調皮的小妹卻開口道:“兄長平日作詩,思路何等敏捷,想當初嘲弄小妹額角長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的詩句,得來何等迅速,今日緣何思路閉塞?”

蘇東坡一聽,知道小妹又在調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兩句詩來: 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這蘇小妹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不精妙,聽了父兄的詩句,兩相比較,覺得還是哥哥的略高一籌。心中尋思道:“長兄的詩句好則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遠處傳來杜鵑的啼鳴,她聞聲生情,也信口因此兩句詩來: 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

小妹詩句剛吟出,父兄不禁齊聲贊好。

9、絕妙字謎

蘇東坡被貶嶺南為官,一日無事遊山,只見一個小和尚跪在廟門口眼淚汪汪,十分奇怪,忙問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訴道,因為他在點燈時不小心將燈盞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還罰跪廟門口三日。蘇東坡一聽很氣憤,便走入廟內去見方丈。

廟中的方丈一聽説是當朝才子蘇學士來訪,喜出望外。蘇東坡一進廟門,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賴地央求蘇東坡留個手跡。

蘇東坡對這個方丈十分憎惡,但為了使廟門口那個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應了老和尚的請求,説:“寫字可以,但必須請廟門口那個跪着的小和尚前來為我磨墨展紙。”

老和尚一聽,立刻滿臉堆笑,連聲答應説:“阿彌陀佛,老納遵從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開紙,蘇東坡奮筆疾書,一幅對聯一揮而就: 一夕化身人歸去,八千凡夫一點無

時隔不久,佛印雲遊來到此山,見了對聯捧腹大笑,問老和尚:“這幅對聯原是兩個字謎,你沒猜出來嗎?”老和尚連忙追問是什麼意思,佛印要過紙筆,揮毫寫了兩個字,拂袖而去。(一 夕 匕 ,八 千 幾)

10、蘇妹妙對

一天,蘇東坡對蘇小妹説:“都説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對好我出的對子,我就佩服你。”蘇小妹笑答:“何須一個晚上。”蘇東坡看她滿有把握,就説出他的上聯: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聽罷,暗稱難度大,竟一時對不起。過了一會,她見月光下一個丫環端來茶水,觸景生對: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東坡聽了妹妹對的下聯,連聲贊妙。這副對聯恰到好處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紅繡鞋”、“聲聲慢”、“步步嬌”六個曲牌名,而且用擬人手法賦予具體形象,出對巧,應對更妙。

天王巨星蘇東坡的名人故事 篇五

東坡來到海南,幾乎是用一己之力對抗着蠻荒與矇昧。但是由於蘇東坡這個人“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所以我猜想二者之間的衝突並沒有那麼大。在貶謫的三年期間,他講學禮,興教化,將一個文化的不毛之地轉換成了才俊輩出之鄉。最直觀的效果是,在他北歸九年後,儋州人符確成為海南第一個進士,此後,儋州人在科舉考試中屢有斬獲。

如果説東坡每天就在書院裏講講經文,以文會友的話,那也太低估他對生活的洞察慾望與能力了。他觀察並記錄種種原始風俗,甚至包括那些生活在叢林中的原住民。不管是對於受盡文化薰陶的蘇東坡,還是對於與中土隔絕的海南島,雙方對於彼此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比如,當地人十分迷信,治病的方法不是看醫生而是去廟中禱告,殺牛以1祭神。結果每年都有大批從內地運來的牛慘死刀下。蘇東坡看到後便將其記錄成文字,並設法改變這一風俗。

東坡書院裏古木參天,墨寶陳列,頗具雅趣。它只是一個見證,證明書院裏曾經書聲琅琅;它不僅是一個見證,它讓人們詠懷興歎,向後或向前思考。歷史再次展現出它不事雕琢的深沉之美,只要真誠對待歷史,再樸實無華的形式都不會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