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東坡突圍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2W

蘇東坡突圍讀後感精品多篇

蘇東坡突圍讀後感 篇一

説起蘇軾,無論在書法上,繪畫上,還是在詩詞文壇上,均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時候,覺得他擁有和孔子一樣的地位,又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在世界上,有三種對社會有益的影響的三種人,一種是名人,他在這個階級裏,屬於最低層,其流傳的時間與影響不是很大,但多方面仍基本可以接受:另一種認識偉人,流傳時間與影響比名人更深一層,但這階級的人,人正反兩面人都很均勻。而蘇東坡,也是這三種人之中,最高級階級的人——賢人。所被當時接受的人微乎其微,但對後代的影響卻是最大的,受到讚賞也是最高的,而作為當時的蘇東坡過着連平民的生活都不如,受到了比任何人都殘酷的刑罰,受到比任何人都大得冤屈,受到比任何人都多的嫉妒。連蘇東坡的弟弟也説:“蘇東坡所受的這一切,源於大的才華太高了。”是的,某事有好的開端,並不一定有好的結尾。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雖在生活條件艱苦的環境下,被受監時,但蘇東坡仍甘願在人民中為人民做貢獻,儘自己所能,把知識傳授給他們,使他們改良環境,改善生活,使他們過上好日子,這,也是蘇東坡高貴情操,樂觀,智慧,為別人着想,如促完美之人,卻交上世俗之友。這也使蘇東坡孤獨一生,一無知己,也無知音。作為一代賢人,真不容易,同時,也為他們的經歷感到悲哀。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濤聲依舊,時代雖已遠去,但蘇東坡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將永不離去。

作家餘秋雨為我們展現了蘇東坡的生命線。他高高在上,卻又可親、可愛;他被貶黃州,卻又捨生忘己。我從中也明白了為什麼文人那麼衷愛於蘇東坡,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所致吧。

正如他所言“高處不勝寒”。“烏台詩案”的飛來橫禍砸向他,躲也躲不過,反而讓那些無名小卒、人格扭曲之小人鑽了空子。他被無數骯髒之手推進了監獄,“詬辱摧殘”,差點葬送了性命。最終得以苟全性命、貶謫黃州。於斯,蘇軾的一段與“黃州”休慼與共的人生拉開了序幕。

經歷了生死折磨,看盡了人世炎涼,東坡開始在此思索,悔不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自我的檢討,又怕因此連累親友,重情重義的他便想“夜闌風靜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臨江仙》)入黃州,生活困苦,卻在這裏又寫下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這種灑脱、飄逸的豁達之大懷,“如積水空明”,隨緣自適。

文末,餘秋雨談到了“成熟”,似乎是暗示黃州這塊貧瘠之地,給了蘇東坡成熟,讓蘇東坡看透了風塵,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脱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

也就此明白了何為“蘇東坡突圍”,不僅指苟全性命於小人圍攻、退而居山中歸隱,更是指克服了心中的抑鬱,思想性格與才華變得成熟了。

我特別喜歡餘秋雨先生關於“成熟”的這段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蘇東坡的人生,餘秋雨的文字,留給我們的是不盡的感喟。

[簡評]:昨天和一位編輯聊天,他問我“你最喜歡古今中外的哪位文人?”“蘇東坡。”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他立即背出了《記承天寺夜遊》。我笑曰,我剛教過這篇課文。對方驚喜道:“好啊!已經入中學教材了。的確是美文吶!”——蘇東坡,就是具有這樣的魅力。他是中國文人的通用符號,一點就着……

第一次接觸《記承天寺夜遊》,就被它深深感染了。那“積水空明”、秋潭月影的意境,那“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的豁達與悲涼,被蘇軾大氣曉暢的文筆精妙地傳達給了後人。於是,我們在他的文字裏物我兩忘,在他的思想裏休慼與共。

終於要講第四單元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這篇課文前置,學生問為什麼,我説,老師喜歡蘇東坡,喜歡《記承天寺夜遊》。花了一堂課的時間為他們深情朗讀了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孩子們聽得入了神,陶醉畫滿他們的臉上、感動寫滿他們的雙眸。回家揮筆寫下了他們的讀後感作業。

這是他們有始以來寫得最棒的讀後感,因為他們動了情,“我手寫我心”,湧現出了眾多佳作,以上便是管中窺豹的一斑——語文本就是最有靈性的科目,只要你屏息去聆聽,就會傾聽到她的悦耳之音,只要你用心去感悟,就能體會到閲讀昇華之快感;這是我有始以來最驚喜的一次批閲,因為我本以為十四五歲的孩子未必能讀懂此文、能讀懂蘇東坡,我不敢奢求,只願能給他們閉塞的少年時代哪怕一點點的文化薰陶。但他們用文字告訴我,我錯了。孩子們的想法震撼着我,感動着我,蒸餾着我。孟子説:“君子有三樂,其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為師以來,我從不知這種快樂為何物,直教君子生死相許?然而,這次批閲的體驗終於告訴了我久違的謎底——以學生為知己,互相激撞出思想的花火。哪怕這種快樂只是戴着鐐銬跳舞的茫茫教書匠日子中的一剎,我已為之沉醉。但願長醉不願醒。

蘇東坡突圍讀後感 篇二

有人將評論餘秋雨先生的歷史散文見諸報端,言語之間頗有些不恭之詞。秋雨先生十分惱火,於是連篇累牘地一通發泄,他發表的一些散文中,這種情緒溢於文字之間。最具代表性的是他最近出版的《山居筆記》當中一篇叫作《蘇東坡突圍》的文字。

我喜歡讀散文,當然也包括秋雨先生一些寫得不錯的散文。但對他以歷史為題材的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某種情緒和理念,讀後總覺得有一種説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那篇《蘇東坡突圍》。英雄氣短,偉人困厄,這本來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帶有規律性的事情,更何況是在黑暗的中世紀。因為他們傑出,因為他們超越同時代的大多數人。他們不被常人所理解,特別是不被世俗所理解是很正常的。東坡先生也常有"高處不勝寒"的感受。東坡先生在宋代文壇獨樹一幟,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其重要的位置。作為一位文學天才,一位書法大師,他是出類拔萃的。他又是當時一位著名政治家,顯赫一時。由於他代表的利益集團,政治主張及自身的歷史侷限等十分複雜的原因,而遭到排斥,貶謫,這也是歷史中很正常的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正因為這種特有的身世與經歷,才造就了東坡先生大氣磅薄的詞風,酣暢淋漓的書意與不同羣倫的政治才幹。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去考察歷史人物,那種被理想化了的,既在文壇得意,又在政壇顯赫,名利場中雙雙獲利的傑出人物,實在難尋難覓。

八百年前東坡先生的遭際,本已塵封於歷史之中,然而秋雨先生英雄愛英雄,惺惺惜惺惺,張起討伐之幟,一篇《蘇東坡突圍》的檄文,對當時曾攻訐過東坡先生的人口誅筆伐,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極盡鋪張。其中一段文中這樣寫道:"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真可謂一誦三歎。東坡先生在天之靈,如果能拜讀到秋雨先生這篇激揚文字,想必也會為之動容的。但我之所以不甚明白的是秋雨先生為何為東坡先生打這樣一樁歷史公案?最近看到《中華讀書報》轉載的一篇批評秋雨先生散文的文章才知道,秋雨先生為什麼這樣憤憤不平。在當今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開放的社會,言論如此之自由,當然不可能阻止別人的批評。於是想到蘇東坡,想到東坡先生的遭遇,想到東坡先生的傑出與偉大,這種同感便油然而生,於是便去為蘇東坡去突八百年前的圍。

文學上的不同觀念,學術上的不同觀點,可以,而且也應該交換意見,甚至可以展開評論,批評,這才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聽到某些批評意見,也許這種批評中有偏頗之處,便給人扣上"羣小","陷害","圍攻"等等罪,那誰又敢再批評閣下呢?別人不批評了,難道就證明自己傑出了嗎?這恐怕也是一種霸道作風吧?東坡先生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逆境中沒有沉淪,仍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他那些著名的詞篇,散文及書法代表作,大都是在他被貶黃州的十年中所作。可是東坡先生當時並沒有突圍的意圖,也沒有怨天尤人的憤慨,反而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英雄氣概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豁達與傲岸。拋開歷史的真實性不談,單就一個替蘇東坡突圍的命題,會不會使人有借題發揮之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