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成語故事50字新版合集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6W

成語故事50字新版合集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成語故事50字,歡迎大家閲讀!

成語故事50字1

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也可稱為途經江的人),把佩戴的劍掉進了江裏。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説:"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後,這個人順着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行駛)了很遠,而劍還在本來的地方。

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必須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最後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之後,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但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説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裏。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之後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説:“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創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幹的大臣死後,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呼,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着劉禪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劉禪侍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十分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説:“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成語故事50字2

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之後,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先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裏。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樣也不像賊了。

【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裏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裏,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讀書。

【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後來成了西漢着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説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成語故事50字3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從前仙人王遠和麻姑,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王遠一行很快就到蔡經家,但沒見到麻姑的到來,就派使者去請。麻姑到來説她奉命去巡視蓬萊,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成桑田,現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遠説那裏又要揚起塵土來了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規格,方式。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清朝思想家龔自珍面對腐敗的清政府,主張改革,提倡禁煙,得不到朝廷重用。48歲毅然辭官歸隱,在路過鎮江時看到當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詩一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瞭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對事物瞭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裏給人家看一樣。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裏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囉”禮。很多人對囉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着手掌説:“知道囉禮的人治國就瞭如指掌

長風破浪

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南朝宋國著名將領宗愨從小就有雄心壯志,喜歡舞槍弄劍,他的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説:“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來他帶兵攻打林邑國,運用計謀取勝,被封為左衞將軍

成語故事50字4

自相矛盾

有個人賣矛和盾。他説盾最牢固,又説矛最鋭利。有個人問他用矛來戳盾會如何?他答不出來,古人稱其為自相矛盾。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説:“別人都以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祥,我偏不這樣想,我們乾脆之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怎麼?”劉琨欣然贊同。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中斷。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完成了他報效國度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足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舌戰羣儒

東漢末年,劉表過世,劉琮投降曹操,情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為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一起前去東吳去説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陟、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終於贊同聯劉抗曹

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十分喜好龍。在他的家裏,牆上畫着龍,柱子上雕着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繡着龍。天上的真龍聽説葉公喜好龍,就來到葉公家訪問他,長長的尾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户裏觀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匆忙躲起來。本來,葉公喜好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

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説:「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有人問他説:「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呀?」他答覆説:「我寧肯信任尺碼,也不信任自己的腳!」

成語故事50字5

自相牴觸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歌頌他自己(的盾)説:“我這盾牌的牢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歌頌他的矛説:“我這矛的鋭利,關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説:“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迴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大概同時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着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裏幹活,突然看見一隻兔子箭平常地飛馳過來,撞在棵大樹上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説:“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着兔子一邊回家了,第二天,他到地裏,也不幹活,只守着那棵大樹,等着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啥也沒等到。他卻不甘願,從此,每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着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裏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懸樑刺骨

孫敬字文寶,十分喜愛學,早晚多不休息,等到傍晚困了的時,就用繩索把頭髮系在樑上。後來成為當世大儒。

拔山舉鼎

項羽在少年時代不喜好讀書寫字,改學擊劍,也不肯好好學。叔父項梁很賭氣,項羽説:“學寫字只要能記記姓名就夠了。擊劍是對付個把人的,也不值得學,我要學習抵敵萬人的本領。”項梁於是教他兵書,他很高興,但也只求略知粗心,不肯認真鑽研。聽説,項羽二十二三歲時,身體魁梧,體力健壯,能把幾百斤重的鼎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