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閲讀題和答案【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W

閲讀題和答案【新版多篇】

閲讀賞析習題及答案 篇一

題奉晚(周敦頤)

花落柴門拾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翻譯:

時已晚春,花兒紛紛飄落,有的還揚進了門內,把夕陽的餘暉擋在門外。

蒼茫暮色中,可以看到幾隻黃昏時的烏鴉,緊挨着林子飛着。

詩人吟罷詩句在欄杆外放目遠望,

望見樵夫漁子,擔柴提魚,一路歸來。

簡析

首句花落寫暮春之晚,昏鴉數點寫烏鴉繞林,距離較遠,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詩描寫詩人讀書吟詩後傍晚稍立門外所觀之景,外出打漁的人們也相跟着回到村子,村野薄暮時分和諧、靜謐。

詩描寫詩人讀書吟詩後傍晚稍立門外所觀之景,村野薄暮時分和諧、靜謐。但是,不顯得清冷、空寂。因為花在落,鴉在飛,人在歸,三個動詞化寂為動,富有生機。

閲讀答案:

(1)這首詩中哪一句話交代了詩人觀景的立足點?

答:吟餘小立閒幹外。

(2)詩人描寫昏鴉時為什麼用點而不用只?説説你的理解。

答:因為詩人寫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離較遠,望過去,昏鴉自然更像點,用點比用只更形矣。

(3)本詩的題目為題春晚,請分析詩句是怎樣緊扣詩題的。(3分)

答:首句花落寫暮春之晚,昏鴉數點寫烏鴉繞林,距離較遠,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樵漁歸家也是寫日之晚。(對每一句的解説正確給1分)

(4)為什麼説本詩的意境是靜而不寂?(3分)

答:本詩描寫詩人讀書吟詩後傍晚稍立門外所觀之景,村野薄暮時分和諧、靜謐。但是,不顯得清冷、空寂。因為花在落,鴉在飛,人在歸,三個動詞化寂為動,富有生機(分析靜,得1分;分析不寂,得2分。)

閲讀賞析習題及答案 篇二

我們瞧不起前一種人,説他們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讚美後一種人,説他們能夠“埋頭苦幹”。能夠苦幹固然是好的,但是隻顧埋着頭,不肯動動腦筋來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實並不值得讚美。

這種埋頭做事不動腦筋的人簡直是——説得不客氣一點——跟牛馬一樣。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繞着石磨轉,永遠不會想一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這樣想的只有人。人在勞動中不斷動腦筋,想辦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為什麼目的,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缺點,才漸漸想出節省勞力,提高效益的方法。人類能夠這樣勞動,難夠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夠不斷地進步。要不,今天的人類就只能像幾萬年以前的人類一樣,過着最原始最簡單的生活了。

1、第一段中“埋頭苦幹”用引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開頭兩個破折號改用_____號而用法相同。

3、説説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作用:

A、能夠苦幹固然是好的,但是隻顧埋着頭,不肯動腦筋來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實並不值得讚美。()

B、人在勞動中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為什麼目的,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缺點,才漸漸想出節省勞力,提高效率的辦法。()

4、“文化能夠不斷地進步”的原因是()

A、人類不斷地埋頭苦幹

B、人類能夠創造財富

C、人類不斷想辦法提高效率

D、人類能夠把想和做聯結起來

參考答案:

1、強調

2、括號

3、A、“固然”表示不完全否定,“只”突出這種現象走向極端。B、“不斷”説明動腦筋是人在勞動中持續行為,“漸漸”説明辦法是逐步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