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巴洛克時期的名詞解釋起源與特徵【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59K

巴洛克時期的名詞解釋起源與特徵【多篇】

巴洛克時期的基本解釋如下: 篇一

巴洛克時期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時代,大致為17世紀。其最早的表現,在意大利為16世紀後期,而在某些地區,主要是德國和南美殖民地,則直到18世紀才在某些方面達到極盛。

巴洛克時期的起源: 篇二

關於baroque一詞的起源,公認的看法是源出葡萄牙語barroco(西班牙語barrueco)一詞,意為“不合常規”,特指各種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法語形容詞baroque由 伊比利亞語派生而成,後從法語原封不動地移入英語。17世紀末葉以前最初用於 藝術批評,泛指各種不合常規的,稀奇古怪的,因而也是離經叛道的事物。到18世紀用作貶義,一般是指違反自然規律和 古典藝術標準的做法。在19世紀中葉之前,依然用作貶義而非藝術風格名稱,直到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發表《 文藝復興與巴洛克》(Renaissance und Barock)。

巴洛克時期的特徵: 篇三

建築

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在風格上極為複雜,但一般來説,反映了力圖寓感情於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願望。最常見的特點是氣勢雄偉,生氣勃勃,有動態感,氣氛緊張,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長於表現各種強烈的感情色彩和無窮感,頗有打破各種藝術界限的趨勢。巴洛克時期藝術的莊嚴高貴特點,來自 文藝復興時期所發揚的古典古代藝術精華,同禮教觀念的約束作用的結合。

音樂

葡萄牙語baroque原意為不圓的、形狀不規則的珍珠,現指歐洲17世紀和18世紀初期豪華的建築風格。音樂家借用此語概括地説明同一時期的音樂風格。

旋律特點:樂句長度不一,氣息較長,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 旋律都空前地華麗複雜,有相當多的 裝飾音和模進音型。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旋律一樣,曲調的進行常常帶有形象化、象徵性特徵。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確的和聲屬性。

節奏:主要分為自由節奏的和律動鮮明、規整的這兩種節奏。前者用於宣敍調、託卡塔、前奏曲等,後者用於詠歎調、賦格、舞曲等,在一個樂章中會保持始終。這兩種節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敍調與詠歎調, 前奏曲(或託卡塔)與賦格。

調式:大小調體系,它已取代了過去的“教會調式”。

和聲: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屬、下屬為中心的大小調功能和聲體系,利用不協和音作調性轉換並使和聲進行富有動力和情感色彩。十二平均律在17世紀的發明與和聲體系的充分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通奏低音:(thoroughbass, 又稱作數字低音figured bass或basso continuo)

巴洛克時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鍵盤樂器(通常為古鋼琴)的樂譜低音聲部寫上明確的音,並標以説明其上方和聲的數字(如數字6表示該音上方應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 音)。演奏者根據這種提示奏出低音與和聲,而該和絃各音的排列以及織體由演奏者自行選擇。

織體:復調織體佔主要地位,其寫作技術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峯。與 文藝復興時期的復調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在功能和聲基礎之上的對位。同時也有許多作品採用主調織體。

曲式:以相互間形成節奏、速度、風格對比的多樂章結構為主,如組曲、變奏曲、協奏曲、康塔塔、清唱劇等,常用前奏曲與賦格、宣敍調與詠歎調的搭配關係。復調樂曲的內部結構是以模仿手段寫作的連續體(不分段),但可看出明確的呈示、發展和再現因素。同時也有分段結構、變奏曲、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進行變奏的 帕薩卡利亞、夏空形式。

主要的音樂體裁:聲樂:彌撒、經文歌、眾讚歌、歌劇、清唱劇、康塔塔、受難樂以及各種獨唱、合唱曲。 器樂:託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賦格曲、變奏曲、組曲、奏鳴曲(以獨奏奏鳴曲與三重奏鳴曲為主)、協奏曲(管絃樂協奏曲、大協奏曲、獨奏協奏曲)。

情緒特點:在一個樂章之內保持一種基本情緒,在樂章與樂章之間才形成對比。

力度表現:不追求漸強和漸弱的細微變化,而是採用較為清晰的“階梯式力度”。

代表作曲家:有喬治·弗里德里希· 亨德爾(GeorgeFridericHandel,1685~175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