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華山簡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4W

華山簡介精品多篇

華山 篇一

華山 -資料

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長達12公里,到處都是懸崖絕壁,有“自古華山一條道”的説法。

華山五峯中又以東峯(朝陽)、西峯(蓮花)、南峯(落雁)三峯較高:東峯是凌晨觀日出的佳處,西峯的東西兩側狀如蓮花,是華山最秀奇的山峯,南峯落雁是華山最高峯。三峯以下還有中峯(玉女)和北峯(雲台)兩峯。玉女峯相傳曾有玉女乘白馬入山間。雲台峯頂平坦如雲中之台。

玉泉院是上華山的起點。院內水榭、石坊風景如畫,有江南園林的韻味。從玉泉院起步,沿途有魚石、五里關、天女散花、青柯坪等20多處景點,遊人如行山陰道上,美不勝收。南行11裏,就到達了迴心石。”迴心”指施人至此畏險徘徊之意,因石前峭壁如削,遊人只有克服了畏怯心理,才能舉步攀登”千尺幢”,

資料

因為”千盡幢”的石階寬僅容身,被稱為太華咽喉。過千尺幢便是百尺峽。再前還有”崖路僅容趾,行則崖擦耳”的”擦耳崖”。蒼龍嶺在華山腰,坡度極為陡峭,徑寬僅一米,兩旁為深谷。在山巖上摩刻”韓愈投書處”五字。傳説唐代文學家韓愈遊至此,為險境驚駭,以為不能生還,而投書求救。

華山又是道教名山,相傳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在此講經佈道,宋代名士陳摶更是將道教發揚廣大。華山東道院金天宮、鎮嶽宮、純陽觀等被列為全國重點道都教宮觀。華山還膾炙人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説,如巨靈神、寶蓮燈、吹簫引鳳、博台賭山等神話傳説千古佳頌。

華山的名勝古蹟也很多。廟宇道觀、亭台樓閣、雕像石刻隨處可見,華山上比較著名的古蹟有玉泉院、真武宮、金天宮(白帝祠)等景點。華山以北7公里處的西嶽廟是古時祭祀西嶽華山神的廟宇。

華山 篇二

陝西的華山聞名於它的奇、險。這一天,我就要來到華山,觀賞它的奇景。

來到華山,我們先買了中午吃的麪包和登山手套。然後便坐上大巴,來到了乘坐纜車的地方,排起了長隊,我估量了一下,前面大概還有近一百人呢!一想到一會兒還要爬山,便坐在老爸的鞋子上休息起來。人羣緩緩的移動着,5-10分鐘才行動一點兒,簡直比路邊正在搬動食物的小螞蟻還要慢,過了整整半個小時,我們終於進到了屋子內,可是我們仍然還得排隊,我用十倍的耐心等候着,來到了二樓,本以為來到二樓就可以坐纜車了,可是面前卻又現出一條長龍般的隊伍來,我重整旗鼓,再次滿懷信心地等待起來。遠遠望見前面“還有30米”的牌子,頓時感到渾身充滿了力量,可一到近前卻傻眼了,原來30米是直線距離,而我們排隊的路線卻彎彎曲曲的,從這頭拐到那一頭,再折回來,就像遊戲中的“貪吃蛇”,遠遠不止30米呢!我就像個漏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地往前走,排了三個小時的隊,終於輪到我們坐纜車了。回頭見牌子上寫着“纜車時間:8分鐘”真是車下幾小時,車上幾分鐘啊!

坐上纜車,我又有了新的麻煩:恐高。車四周都是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見下面的物體,本來,華山的景色是很秀麗的,但卻把我嚇得腿軟,再加上起了風,纜車搖晃起來,嚇得我雙眼緊閉,幸好,可怕的煎熬只持續了8分鐘,一會兒就結束了。

下了纜車,真正的華山之旅就要開始啦!我們戴上登山手套,一步步艱難地沿着陡峭的石階往上爬,石階與地面呈60度角,我小心翼翼地抓着鎖鏈,一不留神,打了個趔趄,差點兒摔下山。我在轉彎平台處稍作休息,又繼續往上爬,在幾個轉彎後終於眼前一亮,我們到達北峯頂啦。真是高處不勝寒啊,涼爽的山風拂過我的面頰,風景這邊獨好,欣賞着山上的嶙峋怪石,有的立在峭崖邊,似乎馬上要落下;有的生在另一塊石頭上,形狀酷似葫蘆;還有的稜角圓滑,有許多小朋友爬到上面玩……我也真切地體會到了杜甫寫《望嶽》時的感受。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身為五嶽之一的華山,以它的奇、險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

華山秋遊 篇三

“唉,怎麼才四點呀!”我瞪大眼睛看手錶,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終於七點了,我興高采烈地帶上東西,跟爸爸媽媽去豪都大酒店門口與同學集合。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湖嶺三十四溪農家樂。導遊精心安排了第一項活動——摘蜜桔。同學們像敏捷的猴子,奔跑於果樹之間,採摘着又大又黃的桔子。而大人們邊採摘邊品嚐着又大又甜的桔子。

接着,我們去下一個項目——休閒劃遊船。導遊帶我們來到河邊,我興奮不已地跳上一隻木船。我和同學手握船槳,用力地往後划着,遊船在平靜的湖面上漂着,留下一圈圈的波痕。

然後,我們又進行了鵝卵石彩繪、開卡丁車。最令我難忘的是盪鞦韆。我坐在鞦韆板上,當同學把我往前推的時候,我又激動又害怕,發出陣陣驚叫聲。就這樣,我們在那裏快樂地玩着,真希望時間能停留在那一刻。

在回家的路上,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今天的事,歡笑聲傳遍了整個車廂。啊,瑞安湖嶺三十四溪真好玩!

華山簡介 篇四

西嶽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城南,海拔2200米,秦、晉、豫黃河金三角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河,“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故稱太華山。

“華山自古一條道”,由北向南,貫穿北峯、中蜂、東蜂、南蜂、西蜂計程越20公里。一路行去必經千尺幢、白尺峽、老君梨溝、上天梯、滄龍嶺等絕險要道,可包嘗華山之險。此外,山上還有長空棧道、鷂子翻身等一般人聞所未聞的險景。

若親臨其境奇峯峭壁,險徑危石,鬼斧神工必令遊者不勝驚駭,歎為觀址。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

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主峯有三:南峯“落雁”,為太華極頂,海拔2160。5米。又有東峯“朝陽”,西峯“蓮花”,三峯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人稱“天外三峯”。雲台、玉女二峯相輔於側,36小峯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文人謂之西京王氣之所繫。

山上奇峯、怪石、雲海、鳴泉、飛瀑、古蹟遍佈,著名景點多達210餘

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上天梯、蒼龍嶺等。“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氣候多變,構成的“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華山系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藉華山而得名。早在《尚書》裏就有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載有黃帝、堯、舜都曾到華山巡遊。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然成風。

華山又是道教勝地,為“等四洞天”,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自週末始,即有道家於雲台觀佈道,金元時華山已成為全真派發祥道場。在歷代高道中,尤以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秦漢以來,和道教與華山有關的神話傳説廣為流傳,現存200餘篇。其中以“巨靈劈山”、“劈山救母”、“吹蕭引鳳”影響深廣。隋唐以來

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騷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1200餘篇,摩巖石刻多達千餘。

世紀之交,華山正以它獨特的景色,全新的姿態,安全保護措施的加強、奇險無比的華山,正在變為中外遊人的坦途!

華山有五峯,朝陽(東峯)、落雁(南峯)、蓮花(西峯)、五雲(北峯)、玉女(中峯)。因東南西三面是懸崖峭壁,只有柱峯頂向北傾斜打開了登華山的道路,因此有“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説法。

學習總結(3):

華山 篇五

華山1000字

“自古以來華山一條路,只有勇者敢攀登。”其他人説華山很危險。為了看華山有多危險,我來華山了。到了那裏,我深深地認為這個“危險”味道充足,正確。

索道真的很多人啊剛坐下來還沒問題,不就和其他索道一樣嗎?索道好像聽了我的話,想讓我看看他的厲害!山勢逐漸陡峭,索道垂直,偶然抬起頭來,索道看起來很直,好像有90度。原本寬闊的天空在這個氣勢磅礴的山下,烏龜也縮成了線。看到一些樹木的山壁傾斜,像雷擊的大利刀一樣,山的一面的牆壁被這些蒼翠地滴下來,伸直武威的大樹支撐着。另一邊沒有樹木的山壁,真的向一邊傾斜。我想拿着棍子支持“”。

華山鬆分佈在山腰和山頂,他們大小不同,位置清晰。華山鬆是華山最具代表性的樹。華山鬆長得特別綠,蒼翠欲滴,綠油油,清爽。緊張的神經迅速鬆弛,整個人都精神飽滿。華山鬆一邊光禿禿的`,一邊茂盛。為什麼呢?原來華山鬆是朝陽的一面長得很茂盛。雖然樹冠不大,但華山鬆的年齡很大,最小的是一百多歲,最大的是一千多歲!一百多歲的人需要五個人才能擁抱,一千多歲的人不是幾十個人能擁抱嗎

這裏的山在這裏起伏,像五指山,像筆尖,像駱駝背。我覺得風箏翻身很危險!山先不危險,慢慢向上翹曲,形狀像粗筆尖,像駱駝背。這座山一點也不光滑,凹凸不平。連鐵鏈都沒有,腳發麻,出冷汗。遊客們一個接一個,小心,全神貫注,呼吸。雙手抓住土地間隙,手腳並用,爬上偏差的樓梯,後面的人不敢催促,怕前面的人踩空摔倒。終於爬上了頂峯,下車很麻煩,沒有足夠的空間走路,必須採用“倒車”的方法是,下一個樓梯又往上看,下一個樓梯又往上看……這樣循環往復,到達山腳。從下往上看,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蹲下,跪下,手腳並用,就像虔誠的崇拜者……

長空棧道也很危險!這條路沿着山壁傾斜放下,繩子筆直地拉下來,而且道路狹窄,只能容納兩隻腳,橫着走的話,一隻腳也不能容納我面前有個中年婦女在欣賞美麗的景色時差點摔倒,幸好她反應快,抓住了鐵鏈。她太用力了,所有的鏈條都在搖晃,整個人也在前後搖晃,這個場面最可怕,嚇得我當場靜止了!

山風吹着我的心,這山一山,石一木離我更近!我愛這座奇峯異羣,愛這個“危險”的華山,更愛祖國的美麗河山。

華山 篇六

天沒亮,我的心情就激動了起來,。因為我今天要和來自香港小姑的同事去華山玩。我們預計早上7:30出發。早上的空氣十分清新,一出門。微風拂過臉龐,格外涼爽。迎着清清涼涼的風,我們出發了。

坐着爸爸開的車,走上了高速路。我望着朦朧的遠方,心裏充滿了憧憬。我時不時在腦海裏打造着華山的雄姿!一路上,兩旁的樹木和依稀可見的人家給我帶來了快樂。早上,樹木彷彿被打掃一般,被風一吹,就輕輕搖了起來。人們早上起來,有的在收拾衣服,有的在田野工作,還有的在刷牙漱口。好一幅田園風光圖。好長時間過去了。華山彷彿知道我來似的,漸漸漏出了他的雄姿。好高啊,好大啊,好多啊。我第一次見這麼高大的景點,真是一飽眼福!

終於到了華山腳下,我真正被震驚了,彷彿自己只是冰山一角。面對如此大的“冰山”。真是盡興啊!我們買了票,主要分三種:1.客車往返票2.索道往返票3.入山爬山票。我們排了半個小時的隊,終於買上了票。

我們上了空調大巴,心裏非常激動。看着雄偉的華山,有的懸崖峭壁,有的綠樹成蔭,還有的一片潔白的石壁,彷彿是仙境。好美麗啊!我們欣賞完華山的一部分,急忙來到了索道排隊的地方,因為索道是華山最好玩,最刺激,最能欣賞華山雄姿的地方。我們排了隊,本以為很快就可以坐上驚險刺激的索道,但沒想到,人這麼多。我們等待着。到了中午12點,終於搭上了索道,一個廂6人。慢慢的,我們上了索道,突然一瞬間,加速了。我們回過神來,已經浮在了半空中。媽媽叫我不看底下,我看了底下。雖然驚險,但是看了的人都會説:“哇,真美麗啊!”華山好多峯的半山腰上都有被風化過的痕跡,雖經過歲月的摩擦,但成就了華山的奇異地貌,使人賞心悦目。我們上了山,真是太驚險了,到處都是危險,但是到處都有歡樂。我們中午在山上吃飯,果然是旅遊景點一碗方便麪17元。我們到了華山論劍的大石頭那裏拍了許多張照片。繼續上山,有抖又險又高。爬了大約好幾百層往下看時。好高哇!我的心裏充滿了喜悦。我隱隱約約聽見山下的人們在懸崖上喊着什麼【以前聽説這樣可以放鬆心情】。我們爬不動了,只好下山。歷經了種種困難的我們終於經索道下了山。戀戀不捨的結束了華山的冒險。

我們回家了,雖然有累,有汗。但我們收穫了快樂,開闊了視野,長了見識。我雖然結束了華山的冒險,但心裏還藏着華山――中華母親的傑作!!!這次華山一日遊使我成長了許多,希望下次能再次踏上華山之旅!

華山簡介 篇七

神河斷流

作者:華山[壯族]

黃河落天走東海,

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

世界上有許多動人的神話和傳説。當大自然的威力還駕凌一切的時候,人們常常用神的力量來抒發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唯獨大禹治水的傳説,這個歌頌洪荒時代的英雄的詩篇,不是用神,而是用人的形象,來概括人們征服黃河的美好願望和英雄氣魄。三門峽的艄公説得好:“膽小的人,黃河上沒有他的路;有黃河就有敢治黃河的人。”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就是用黃河的驚濤駭浪來磨鍊性格的。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九時,切斷黃河的時刻到了!

一年以前,這裏還是激流陋斷的荒島。現在成了向黃河進攻的戰場。

三門峽擺開了鎖住黃河的陣勢……

峽谷當中,一道混凝土高牆順着河勢聳立着,如同一把利劍,從神門島一直插進張公石,把三門峽闢成兩半:——一半是滾滾大河,驚心動魄;一半是左岸峽谷切成的巖石大廣場。整個汛期,這道高牆打退了洪水的九次進攻,硬逼着黃河讓出了半個河牀,讓我們修築起一座梳齒形的混凝土廊道工程,把左岸河牀攔腰鎖住。現在,當我們又要奪取另一半河牀的時候,巖石大廣場的圍堰拆除了,梳齒廊道過水了。黃河回到左岸,才發現這條人河,已經不是當年的“人門河”。往日的“人門河”,“人門島”,“梳粧枱”,還有穿過左岸石壁的唐代運河“娘娘河”,——多少年來被驚濤駭浪劈成奇峯怪石的懸崖峭壁,已經從地面消失,變成了十二孔廊道橫鎖的人工河道了。

在左岸,咬住“鬼門河”的“獅子頭”也炸掉了;“鬼門島”切成了突立河心的平台,上面佈滿了十五噸一塊的三角形的混凝土四面體,猛然看去,活像島上扎滿了野營帳篷。這是大戰黃河的“重型炮彈”。峽谷附近,公路兩旁稍為寬敞的地方,都堆滿了山一樣的巖石“炮彈”:五噸重一塊的,用鉛絲穿成葡萄串的,用鉛絲籠裝成一籠籠的……風鑽手在大塊石上打鑽鑿孔,插進鋼筋,準備好讓吊車隨時吊運;起重的機械羣在石料場上吼動着,重型的自卸卡車一字擺開,聚光燈把峽谷照成不夜城……我們要把“神河”一舉切斷,用閘站閘住“鬼河”,硬逼着黃河放棄激流中心的禁區;我們要把整條大河鎖在左岸的廊道工程裏,硬逼着黃河把另一半河牀交出來——

我們要喝令黃河讓路!

我們要鎖住黃河!

我們要把萬里黃河捏在手裏!

是黃河終於低下頭來,還是暴怒的河水終於把戧堤沖垮?這是一場分秒必爭的惡戰。為了這一場扭轉黃河歷史的大決戰,一個激動心絃的戰鬥口號日日夜夜在人們心裏沸騰着。

一九五八年給我們帶來了多少激動心絃的時刻啊!整個冬天,成萬萬的農民一齊動起手來,向大地要水,向大地要糧;六萬萬人一聲“大躍進!”地都動了。我們興奮,我們驚訝,不能不迫使自己這樣提出問題:

“全國都在躍進,為什麼三門峽不能躍進呢?”

黃河似乎也感到決戰的時刻到了,河水總是不肯消退。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流量還是停留在二千秒公方以上。超過截流的設計流量一倍。今年秋天碰到了五十年一遇的豐水年。錐子山已經戴上雪帽,秋雨還在下着。黃河硬是下決心較量較量了。

在這樣大的流量切斷這樣兇猛暴烈的大河,當面的困難還是沒人碰到過的。可是,下游來的河工説得好,“黃河搶險堵口,幾千年來,兩隻手也一樣堵住了;三門峽有這許多機械,這許多有學問的人,還怕什麼?”

“下游堵口,有過這樣大的流量嗎?”

“水大水小,可不是任你挑選的咧。千家萬户就在黃河底下躺着,水不下去,就不堵口啦?”

人們把黃河叫做“害河”、“孽龍”、“敗家子”,把黃河的洪水比喻最大的災難。可是都沒有説出中國人民對於黃河的深厚感情。黃河下游的一個婦女人民代表説:

“我們怕它,恨它,怨它,罵它,又捨不得離開它。打從我記事起,母親便背上我跑黃河;我會走路了,父親牽上我的小手跑黃河;後來我結了婚,有了孩子,我又背上自己的小孩跑黃河。可是洪水一退,我們又回來了。我們世世代代就是離不開黃河啊。沒想今天我們要親手治住黃河了。”

從世界屋脊下的巴顏喀拉山到太平洋西岸的渤海灣,黃河這樣顛狂,暴烈,在亞洲大陸上奔流萬里。洪水一來,幾千廟地眼看着便被掠走了,頃刻間一片汪洋。歷代多少著名的河流與城市,都被吞沒,蕩平,深埋地下了。可是洪水一退,又是千里沃野,撒下種子便是豐年。引一股黃水,百里沙荒就喂肥了。中國大平原就是黃河把黃土高原搬到海里填成的。真個是“千頃波濤千頃地,一河眼淚一河糧。”黃河裏流的不是濁浪,而是土地,是莊稼,是浸透了血淚的乳汁啊!

黃河!黃河!你以文明古國的“文化搖籃”聞名於世界,用移山填海的氣魄橫貫中國大陸,暴烈的性格里深藏着慈母的心懷。當我們今天要把你抓在手裏的時候,還有什麼壯麗的圖畫能比眼前的驚濤駭浪更能激起人們的雄心呢!

“我們的讀書人啊,”截流指揮員謝輝同志説,“什麼困難,都計算到了,就是不算克服困難的人。”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九時,流量還在二○三○秒公方,總攻擊的號令響了!

成萬噸的大小巖石,以每分鐘一大卡車的速度向激流中心猛瀉着。

正當峽谷進口的鬼門島,這是大決戰的指揮中心,也是總攻擊的進攻出發地,截流指揮台俯臨危崖,截流公路從危崖下直迫神門河口。這就是三門峽的主流神門河,鬼門島和神門島之間的激流中心的禁區。五十七台自卸汽車日夜不停地奔馳着,滿載着一車車的巖石,從右岸橫過鬼門溢流橋,馳上鬼門島,一直開到危崖下的公路盡頭,堆築着指向對岸的戧堤。

一連三天,強大的車隊日夜奔馳着,這樣準確,迅速,勇猛,而又有節奏。雖然來去都要經過窄窄的鬼門溢流橋和危崖下的進佔公路,但是第一天拋投的石料就達到六千立方米,平均每分鐘一大卡車。超過了設計要求二分之一。

二十日第一個鐘頭,戧堤插進了河心十二米。黃河暴怒了!萬里黃河集中了它的主力,衝進神門,恨不得把兩岸石壁和戧堤一氣沖塌似的。時間就是一切。進攻的速度加快了:五十秒一車,四十秒一車,三十秒一車;載重十噸的,十二噸的,三台汽車並排着向河心猛擊;二十五噸大“瑪斯”也投入戰鬥了。

可是多大的石頭,總是站不住腳,好容易露出水面一點,又衝跑了,剛剛填平一角浪窩,又陷落了。整整八個鐘頭,戧堤毫無進展

“國際水平”論者簡直暴跳起來:

“在這樣大的流量截流,根本就是錯誤!犯罪!非失敗不可!”

可是什麼“國際水平”,又有過我們這樣的人呢?

誰見過這樣的截流汽車,一俯衝就到了龍口,一掉頭就退到堤尖,一車車石料都是直接卸到河裏?

誰見過這樣的機械羣,既沒有後備的機車,也沒有成套的備品,一連八晝夜都全都投入吊運,從沒讓汽車在料場空等一分鐘?

誰見過這樣的推土機,在戧堤上插花進退,只一刀便把堤頭推平,一倒閘又給汽車閃開道路;前進後退都是開的五檔快車?

誰見過這樣的龍口突擊隊,腳下就是淘刷着堤根的狂流,身後就是直薄河心的汽車,他們在夾縫裏鑽空子平整戧堤,搶修道路,手下的堤頭總是這樣牢固?

誰又見過這樣的截流指揮員,一沒進過大學,二沒學過工程,只是在工地滾上一年,學上一年,“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把當代截流技術同幾千年來的堵口經驗結合起來,工程專家不敢決定的問題,他們決定了,工程專家拿不出的技術措施,他們拿出來了,而且這樣快,就在戧堤毫無進展的時候,進佔的辦法就出來了呢?

在神門河口的下游,正當三門峽三股雄流衝擊噴射的中心,一柱石壁傲然屹立着,這就是古來聞名的“中流砥柱”,中華民族性格的象徵。三門峽的艄公把它叫做“照我來”。幾千年來,黃河的船伕在三門峽找到了一條路,這條路,就是騎着大浪衝擊。哪怕迎面劈來的石劈,眼看就把木船碰碎,掀翻,也要頑強堅持,勇往直前。“照我來”就是神聖的召喚。就在劈頭猛撞的剎那間,大浪從石壁反撲回來,把木船託過一邊,——正好閃開石壁,順流而下。粉身碎骨的險境也變成破浪前進的坦途了。

猛攻神河的人,正是在困難面前充滿自信的人,從千軍萬馬找到了力量和信心,從當面的困難看出了勝利的道路。

“黃河上沒有回頭路,”不向前猛攻是站不住腳的。硬頂着激流的上游堤角,這是黃河全力爭奪的焦點,也是猛攻神河的“衝鋒陣角”,“重型炮彈”就從這裏迎頭猛擊!下游堤角是激流迂迴包抄的“側翼陣角”,特大塊石就從這裏固守側冀!——巨大塊石和混凝土四面體,組成了連續突擊的衝鋒部隊,兩路出擊,一路搶佔前進要點,一路穩住側翼陣角;小塊石則是支援衝鋒和佔領陣地的主力部隊。一旦兩角露出水面,小塊石立刻全線出擊,趁勢擴展堤頭陣地,掩護兩角繼續猛攻。正是在這反覆衝擊的時刻裏,黃河下游創造的“葡萄串”和鉛絲石籠,表現了出色的黃河性格:你把這塊衝跑,那塊就拖住了,你把那塊衝跑,這塊又拖住了;一扒住堤坡,就把整個陣腳穩住,沉到水底也要佔領住水底的陣角;頑強執着如同猛攻神河的人們。

八個鐘頭以後,被激流沖垮的三米堤頭,又奪回來了。戧堤還是十二米,但是——腳根站穩了。十一月二十日白天,是淘刷坍塌最兇的一天,也是戧堤進佔最快的一天。二十一日晨七時,六十米寬的龍口,已經被戧堤橫斷了二十二米,把神門河的脖子掐得緊緊的。激流一旦掙出龍口,直吼的山搖地動,滿河浪花。激流中心“油沫鍋”從未有過這樣暴跳如雷而又亂成一團的浪花。守望着龍口的老河工忽然説:

“黃河乏了!沒有勁了!”

這裏有個發人深思的插曲。當時神河的流速,達到每秒七?二一米,超過設計流速(五·五)一·七一米,落差達到二·九七米,龍口的水深都測不成了。五百公斤的測深錘“重鉛魚”,剛一觸及水面,就甩到半空,飛魚似的,沉不下去。什麼電線測深儀,回聲測深儀,測出來的數據都是亂糟糟的。整個班水下情況不明。能不着急!猛聽得一聲慨歎,值班指揮員趕忙問道:“你説什麼?乏了?怎麼看出來?”“還用着看嗎?”老河工指着水下説,“聽都聽出來了。這不是!空空,空,石頭扔到水裏不多滾動就站住了,不是古隆隆隆隆流出老遠去了。截流堤在水下頂到對岸了——頂多三米深!”水情組的技術員一旁聽着,只樂的歡跳起來:“就是三米!我們測了又測,算了又算,都是三米,就是不敢相信,總以為是測錯了,沒敢上報!”你沒有勇氣上天,到了南天門還以為是個蛤蟆洞呢。

當切斷黃河的莊嚴時刻臨近的時候,人們無所畏懼,也睡不着,——擔子重啊!只是和黃河打上幾個回合,頓時信心百倍,好像整條黃河的力氣都跑到了自己身上似的。時間也變得格外寶貴了。中國有這許多大江大河,到處都在修築水利工程。長江三峽這個二十倍於三門峽的世界水利工程的絕頂,還等待着人們攀登。一條神河要截上二十五天,這還了得!

時間,時間,決定一切的還是時間!多少人還在預計着截流高潮的到來,多少人還在設計着進佔神河的方案,多少人還在等着註定的失敗。可是突然,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黎明六點四十五分——戧堤飛斬千尺浪:神河斷流了!

頃刻之間,如同兩岸的懸崖峭壁突然崩塌下來,峽谷深處爆發出震撼山嶽的一陣歡呼,滿蓋住大河南北的人們,突然衝下陡岸,衝上戧堤,在河心擁抱起來。這是大河劈開的兩岸石壁在擁抱,這是太行山和伏牛山在握手,這是三門峽人在歡呼黃河歷史的第一個幸福的黎明——戧堤合龍了!黃河腰斬了!三門峽再也看不到恣意狂奔的激流了!萬里黃河的幸福黎明開始了!

在三門峽切斷世界上最兇猛暴烈的大河,只用八天時間,只拋投了近四萬方的塊石和一百六十八塊混凝土四面體。這是沒有先例的。

“世界水平,也不過是把黃河切斷吧?”黨委書記張海峯同志在決戰的前夕曾經這樣説。當時,我們不怕“國際水平”,可也沒想到創造世界第一,我們只想截斷黃河。可是神河一斷流,三門峽躍進一年也嫌慢了。總工程師汪胡楨説:“三門峽也可以説是長江三峽的試驗室。一九二四年加拿大的石規納河截流,公認為最難,頭次失敗了,另開新的引河,兩個月才堵住,流量只七一五秒公方(我們是二○三○)。美國最大一次截流,是一九五一年麥克納瑞水壩,龍口寬七八米,水深一八米(我們寬八七米,深二六·五米),中途截不動,停工十六天(我們一鼓作氣,八天完成)。共用十二噸四面體二○八八塊,別種材料七五○○○方。我們把當代水工技術同黃河堵口經驗相結合,只用十五噸四面體一六九塊,鉛絲石籠一七九個,葡萄串石頭四十四串,大小石料近三七○○○方,就堵住了。”

黃河大練兵,三峽創奇蹟。我們不光向黃河要水,要電,要糧,要土地,還要時間。突破了技術就贏得了時間。水工技術正是以流速為標誌的。“我們征服了七?二一秒的流速,再做黃河其他口門就不困難了。到長江做三峽工程也有信心了”。

大自然賜給我們這樣偉大的河流!當我們把萬里黃河捏在手心的時候,它能給我們多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