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76K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新版多篇)

國演義成語故事 篇一

超羣絕倫的故事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屬山西)人,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其餘四將為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長期以來,統治階級對他加以神化,尊為“關公”、“關帝”。

關羽英勇善戰,武藝超羣,立下許多戰功。他曾斬殺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和文丑,闖過曹操的五個關口,殺死曹操的六員戰將。關羽對蜀主劉備赤膽忠心,深受劉備重用。但是,關羽的致命弱點是缺乏政治謀略,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公元214年,劉備率兵攻打四川,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聽説諸葛亮在四川用計收降了勇將馬超,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才能可以與誰相比。諸葛亮很瞭解關羽不服氣的心思,便寫信回答説:“馬超文武雙全,勇猛過人,一代英傑,可與漢初大將黥布、彭越之輩相比,可與張飛並駕齊驅,但卻不能與你相提並論,不如你這樣超出眾人,無人可比。”

關羽看完諸葛亮的覆信後,非常高興,當場就把書信展現給賓客們觀看。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羣也。

【釋讀】超:超過;超羣:超出眾人;絕:沒有;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

國演義成語故事 篇二

吳下阿蒙的故事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為東吳的建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位呂蒙不愧為英勇的戰將,然而,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文墨沒有,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呢稱他為“吳下阿蒙”。

一次,孫權與呂蒙在一起時,孫權説:“呂將軍,你現在與我一起執掌國家大政,應該多讀點書,學點歷史和文化知識,這樣才好。”

呂蒙一聽,馬上説:“我一天軍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讀書?以前,我不讀書,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嗎?”

孫權笑着回答:“要説忙,你不會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來,就抽空讀了《史記》、《漢書》和各種兵書。

“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帶兵打仗經常都忘不了讀書,越老越喜歡看書。東漢的開國之君劉秀,時常手不離書,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

“要説讀書與不讀書,那可大不一樣。書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聰明;書中的歷史經驗教訓,可給人啟示警惕。我治國理政,許多都是從書中受到教育啟發的。”

聽了孫權的這一番話,呂蒙才知讀書的重要,從此以後,每天軍務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時間來讀書。他還聘請了二位文士,來指導他讀書。

開始讀書時,呂蒙倒沒什麼特別感受。漸漸地,呂蒙讀出味來,眼界不斷開闊,思路日益活泛,才發覺自己以前的許多愚昧無知。於是,越讀越有味,後來竟成為一位飽學之士。

周瑜去世後,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這位魯肅是吳國一位名士,學問淵博,讀書破萬卷。他與呂蒙都在周瑜手下做過事,常戲謔呂蒙,“吳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魯肅到呂蒙的駐軍去巡視。空閒時,呂蒙主動與他談起學問來,魯肅大感意外。開初,呂蒙是以請教者的身份與魯肅交談;不一會,呂蒙提了幾個問題,魯肅都答不上來;後來,魯肅只有聽呂蒙一個人講的份了。”

聽完呂蒙高談闊論,引經據典,魯肅十分驚歎地説:“想不到你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學富五車了!本人敬服萬分!”

魯肅去世前,推薦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深受孫權的器重。

東吳自立國後,一直想奪回關羽鎮守的荊州,但一直沒有成功。而荊州一日不奪回,就對東吳有一天威脅。

呂蒙當上統帥後,一面採取各種軍事步驟,一面聯合魏國,終於使一代名將關羽敗走麥城,奪回了荊州。

關於三國演義成語故事 篇三

1、步步為營

三國時,黃忠和嚴顏攻佔太陽山後,黃忠又帶領人馬向定軍山進軍。來到定軍山,黃忠多次去挑戰,定軍山的守將夏侯淵就是不出來應戰。因為那裏地形相當複雜,也離開不清楚敵人的,黃忠只好安營紮寨住下來。

這時,曹操命令夏侯淵主動出擊,並寫信告誡,一要剛柔結合,二要有勇有謀。夏侯淵反覆琢磨,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夏侯尚去引誘黃忠,自己乘機大伏擊。結果,黃忠手下的將軍陳式果然上了當,被夏侯淵活捉。黃忠很着急,採納法正的意見,大軍隊的所有錢物都賜給全軍將士,將士們一時間鬥志昂揚,決心死戰到底。

當天,軍隊就啟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設下一道營壘,然後又繼續向前推進。黃忠行軍謹慎,防備又嚴密。夏侯淵不聽張頜勸阻,輕率出擊,不僅吃了敗戰,還傷了部將夏侯尚。黃忠的軍隊順利推進到定軍山下,奪取了定軍山對面的高山。

2、負薪救火

戰國時代,魏國老是受到秦國的侵略。魏國的安釐王即位後,秦國加緊了進攻,魏國連敗。安釐王元年,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失去了兩個城鎮;第二年,魏國又失去了三個城鎮,不僅如此,秦國的軍隊當時還直逼魏國的都城,形勢十分危急。韓國派兵來救,但也被秦軍打敗。魏國沒有辦法,只得割讓了土地,才算了結了戰爭;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國又發動進攻,強佔了魏國的兩個城鎮,並殺死了數萬人。第四年,秦國更把魏、韓、趙三國的軍隊,一起打得大敗,殺死兵士十五萬人;魏國的大將芒卯也因此失蹤。

魏國軍隊的接連敗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時,魏國軍隊的另一位大將段乾子也十分恐懼,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議,把南陽割給秦國,請求罷兵議和,安釐王本來就對秦軍的進攻十分害怕,以為割讓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乾子的話做了。

當時有個叫蘇代的,是一貫主張“合縱抗秦”的蘇秦的弟弟,他也極力主張各諸侯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蘇代得知魏國割地求和的事後,就對安釐王説:“侵略者貪得無厭,你這樣用領土、主權,想換取和平,是辦不到的,只要你國土還在,就無法滿足侵略者的慾望。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麼能撲滅呢?柴草一天不燒完,火是一天不會熄滅的。”但是,安釐王不肯聽從蘇代的話,仍然一味屈膝求和,這樣過了沒多少年,魏國終於被秦國滅亡。

3、毛遂自薦

在戰國的時候,有權有錢的人很喜歡供養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強自己的勢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見的時候,就讓他們策劃謀略,替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人被稱做食客,也叫門下客。

趙國的宰相平原君勢力龐大,家中養了幾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沒有什麼別的貢獻,平原君雖然覺得很奇怪,卻也沒有埋怨,任由他在家中吃住。

後來,趙國的國都邯鄲被秦軍包圍,情勢非常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勸説楚王和趙國合作,共同出兵對抗秦國。平原君回家後,準備從食客中選出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前往,可是選來選去只有十九人合格,還差一個人。平原君正傷腦筋,毛遂突然走上前對平原君説:“我是最適合的人選,願意跟從公子前往。”平原君説:“有才能的人在人羣中,就好象一把鋒利的錐子放在袋子裏,立刻就會穿破袋子,顯露鋒芒。而你在我這三年,卻沒有傑出的表現,我看你還是留下吧!”毛遂回答:“我是現在才要進入袋子裏,不然我這把錐子早就穿破袋子,顯露出它的鋒利,而且連錐柄都要穿出袋子了。”平原君心想,反正一時之間也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於是平原君就帶着毛遂等二十人趕往楚國。

見到楚王,平原君説明了局勢和利害得失,費盡口舌,卻都無法説服楚王,同行的十九名食客也沒有辦法、想不出好點子。正當大家不知到該怎麼辦才好,毛遂這時候手按寶劍,走到楚王前面説:“大王的性命現在掌握在我的手中!楚國有幾百萬精兵,然而在上次的戰役中卻被秦國幾萬人的軍隊打敗,奪去了許多城池與土地,連我們趙國都替你們感到羞憤。趙國提議兩國聯合抗秦,是在替你們楚國報仇。”楚王聽了覺得毛遂説得有理,再加上毛遂拿着寶劍威脅,就同意結盟,訂下和約。並立刻發兵支持趙國,解了邯鄲之圍。

從此,平原君不敢再小看毛遂,而把他當作上賓招持。

4、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三國時代,在赤壁這地方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曹操號稱擁軍百萬,雄居北方,想併吞南方。東吳、西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北魏。東吳的統帥周瑜和西蜀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周瑜用反間計,讓曹操殺死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將領蔡瑁、張允。周瑜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

周瑜又打黃蓋,讓這老將用“苦肉計”去詐降曹操。實際上,黃蓋在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以詐降的方式衝向曹營,發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着東南風才能辦到。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周瑜憂急成病,卧牀不起。只有軍師諸葛亮心中有數。他自稱有個祕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諸葛亮拜訪周瑜,把藥方寫了出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四句韻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麼辦法,可以借東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過氣象觀察,心中就有了辦法。他對周瑜説,自己能呼風喚雨,借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築了一個土台,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

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就順利地執行他的火攻計劃。東風狂吹,火光沖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敗仗,從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勢。

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關於三國演義成語故事 篇四

1、【單刀赴會】

周瑜死後,劉備為了和吳國重新聯合起來,答應孫權等他攻佔西川后就把荊州交給吳國。

這時劉備已經很強大了,他的軍隊很快就攻佔了西川。劉備在西川建立了蜀國,派關羽和他兒子關平駐守在荊州。

孫權聽説劉備佔領了西川,派大使到蜀國向劉備要荊州。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計謀,寫了一封信交給吳國的大使,讓他到荊州去找關羽。

吳國的大使拿着信來到荊州,卻被關羽拒絕了。關羽説:“這麼重要的事,我怎麼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後就把大使趕回了吳國。

孫權大怒:“劉備分明就是在捉弄我。”魯肅出了一個主意:請關羽到吳國來吃飯,趁機把他抓起來,逼迫關羽交出荊州,不然的話就殺死他。

關羽接到邀請信後,笑着説:“我才不怕他們,我一個人去,看他們敢把我怎麼樣?”

第二天,關羽乘船來到吳國。魯肅早已經佈置好了軍隊,只要關羽不答應,馬上就把他抓起來。

在酒席上,魯肅笑嘻嘻的提出歸還荊州的事,關羽就説:“我今天是來喝酒的,國家的大事我們不談”但魯肅還是一個勁兒地提起荊州。

過了一會兒,關羽站起來拉住魯肅説:“我有點醉了,荊州的事以後再商量吧。”説完就拉着魯肅向江邊走去。

吳國的士兵怕誤傷到魯肅,不敢對關羽下手。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關羽拉着魯肅走出去。關羽一直把魯肅拉到江邊才放開手。等吳國軍隊來追趕時,關羽的船已經開出很遠了。

2、【得隴望蜀】

東漢初年,有兩個反對光武帝的地方勢力,一個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一個是稱霸隴西(今甘肅東部)的隗囂。公元32年,大將軍岑彭隨光武帝親征隴西的隗囂,將隗囂圍困在西域,把公孫述的援兵也包圍了起來。光武帝見一時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詔書給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詔書一看,上面寫着:如果攻佔了隴地兩城,便可率軍攻打蜀地的公孫述。人總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樣,已經得到隴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隴:在今甘肅東部,陝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現在一般用這個成語比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有貶義。

雖然得隴望蜀的典故最早發生在劉秀身上,然而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這樣一段和這個成語相關的故事:

曹操已得東川,主簿司馬懿進曰:“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今主公已得漢中,益州震動。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也。”曹操歎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劉曄曰:“司馬仲達之言是也。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

還記得應該是國小四年級的時候,翻的是連環畫版的演義。看到這一節後不禁沾沾自喜自己又學到一個新成語,但同時總覺得用在這個地方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卻又説不上來。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為那時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臉,一個反面人物,那麼他怎麼會不復望蜀,不貪心呢?

我起初給曹操找的解釋是他怕陷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益州。幾乎就在這個想法產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面司馬懿和劉曄已經替我解釋了。

那麼就是因為戰線太長,因為襄樊和合肥戰場的壓力了。但這也是不成立的。襄陽曹仁,合肥張遼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將才,而且當時這兩線的戰事並不是那麼吃緊。再説有滿寵李典等人的協助和“賊來乃發。”的木夾的指點,即便是逍遙津這樣的會戰,堅守到救兵到來也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這裏的老不是指年齡,不是老驥伏櫪那個老,而是一種在於內心的滄桑,厭倦和疲憊。連年的征戰特別是赤壁戰後破馬超滅張魯這幾年這幾仗,那顆曾經不已的壯心裏的烈火漸漸熄滅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經老了,沒有了如日中天的氣勢與激情,論英雄的豪情,觀滄海的壯志,賦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遙津戰後,錯過了平西川最好機會的曹操同眾官議曰:“此時可收西川否?”劉曄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備,不可擊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於是只有退兵,留夏侯淵,張頜守漢中。

3、【兵貴神速】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謀,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敗了據有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侶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後,荊州的劉表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後方。

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曹操説:“你現在威鎮天下,但烏丸仗着地處在邊遠地區,必然不會防備。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如果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各族響應,蹋頓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於我們了。

劉表是個空談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劉備,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不受重用,也不肯多為劉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遠征烏丸,不會有後顧之憂的。還有,你要慎重!”

曹操於是率領軍隊出征。到達易縣(今屬河北)後,郭嘉又對曹操説:“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就慢,如果烏丸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笨重的軍械物資,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那就能大獲全勝。”

曹操依郭嘉的計策辦,部隊快速行軍,直達蹋頓單于駐地。烏丸人驚慌失措地應戰,一敗塗地。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被太守公孫康所殺。

4、【吳下阿蒙】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為東吳的建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位呂蒙不愧為英勇的戰將,然而,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文墨沒有,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呢稱他為“吳下阿蒙”。

一次,孫權與呂蒙在一起時,孫權説:“呂將軍,你現在與我一起執掌國家大政,應該多讀點書,學點歷史和文化知識,這樣才好。”

呂蒙一聽,馬上説:“我一天軍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讀書?以前,我不讀書,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嗎?”

孫權笑着回答:“要説忙,你不會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來,就抽空讀了《史記》、《漢書》和各種兵書。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帶兵打仗經常都忘不了讀書,越老越喜歡看書。東漢的開國之君劉秀,時常手不離書,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要説讀書與不讀書,那可大不一樣。書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聰明;書中的歷史經驗教訓,可給人啟示警惕。我治國理政,許多都是從書中受到教育啟發的。”聽了孫權的這一番話,呂蒙才知讀書的重要,從此以後,每天軍務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時間來讀書。他還聘請了二位文士,來指導他讀書。

開始讀書時,呂蒙倒沒什麼特別感受。漸漸地,呂蒙讀出味來,眼界不斷開闊,思路日益活泛,才發覺自己以前的許多愚昧無知。於是,越讀越有味,後來竟成為一位飽學之士。

周瑜去世後,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這位魯肅是吳國一位名士,學問淵博,讀書破萬卷。他與呂蒙都在周瑜手下做過事,常戲謔呂蒙,“吳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魯肅到呂蒙的駐軍去巡視。空閒時,呂蒙主動與他談起學問來,魯肅大感意外。開初,呂蒙是以請教者的身份與魯肅交談;不一會,呂蒙提了幾個問題,魯肅都答不上來;後來,魯肅只有聽呂蒙一個人講的份了。聽完呂蒙高談闊論,引經據典,魯肅十分驚歎地説:“想不到你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學富五車了!本人敬服萬分!”魯肅去世前,推薦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深受孫權的器重。

東吳自立國後,一直想奪回關羽鎮守的荊州,但一直沒有成功。而荊州一日不奪回,就對東吳有一天威脅。

呂蒙當上統帥後,一面採取各種軍事步驟,一面聯合魏國,終於使一代名將關羽敗走麥城,奪回了荊州。

國演義的成語 篇五

爬山越嶺

葵花向日

二桃三士

二三其節

昂然而入

哀喜交併

總角之好

自新之路

政令不一

正言直諫

引喻失義

佯輸詐敗

晏然自若

循名考實

薰風解愠

學如登山

揎拳裸袖

虛虛實實

笑傲風月

閒雜人等

喜怒不形於色

卧牀不起

忘戰者危

萬緒千頭

萬緒千端

萬全之計

天震地駭

視微知著

勢如水火

市不二價

神鬼難測

色厲膽薄

如石投水

肉顫心驚

柔能克剛

仁義之兵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青蠅之吊

親臨其境

器宇不凡

悽然淚下

攀龍附驥

披露腹心

怒氣填胸

難以預料

落荒而走

略無忌憚

率由舊則

曠世逸才

曠若發矇

兢兢翼翼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 篇六

下面是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錦囊妙計、淚流滿面、曲意逢迎、悶悶不樂、先禮後兵

漫山遍野、鷹視狼顧、心術不正、寬以待人、步罡踏斗

曠世逸才、班師回朝、手無寸鐵、趨吉避凶、削鐵如泥

心懷叵測、緩兵之計、謀事在人、刀槍劍戟、力排眾議

徒有虛名、等閒之輩、赤身裸體、抵足而眠、屍橫遍野

有機可乘、器宇不凡、一面之詞、無計可施、色厲膽薄

寶刀不老、反敗為勝、橫行無忌、龍肝鳳髓、仁義之師

萬死不辭、燕頷虎鬚、封金掛印、指囷相贈、星月交輝

貪心不足、虎入羊羣、土雞瓦犬、束手待斃

柔能克剛、神鬼莫測、躊躇不決、隨波逐浪、赤身露體

一家老小、光輝燦爛、得而復失、倍道而進、擊鼓鳴金

國演義成語故事 篇七

六出祁山的故事

祁山,東起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卧在禮縣西漢水北側,綿延25公里,扼隴蜀咽喉,控南北要衝,是三國時蜀魏相爭的古戰場。祁山堡武侯祠距禮縣縣城25公里,塑有諸葛武侯神像,名人題寫的匾額條幅氣勢恢宏,警句炙口,書藝精道。

三國時,魏、蜀爭相掠奪隴南人口。曹操先後掠奪、遷移隴南人口30多萬入居關中,僑置武都郡於扶風郡美陽,又移至興平縣小槐裏。諸葛亮亦遷移西縣人口1000餘家還居漢中。後又有武都王苻健率眾入蜀,蜀將張尉往迎,安置於昭化之白水,而隴南為蜀所有,武都、陰平2郡仍存,屬益州。所以,三國時,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關中小槐裏,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於今禮縣東北置祁山縣,亦屬武都郡。

三國時期,蜀諸葛亮為奪取關中,進圖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對魏軍進攻作戰。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統軍10萬,進駐漢中,圖謀攻魏。次年春,諸葛亮率軍出祁山(今甘肅東南部西漢水北岸地區)。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歸屬蜀。魏明帝震恐,親赴長安(今西安)督戰。當蜀軍在街亭與魏軍交戰時,前鋒馬謖擅自改變部署,棄城守山,被張郃乘勢困敗,失去要地。諸葛亮因初戰受挫,失去前進的依託,乃退兵漢中,斬馬謖,整治蜀軍。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統軍數萬再度攻魏,出散關圍陳倉(今陝西寶雞境),攻城二十餘日不下,糧盡還師。諸葛亮為孤立祁山魏軍,並開闢軍資來源,於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奪回武都、陰平二郡。後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撫羌人。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軍四出祁山。魏大將軍司馬懿督軍迎擊。諸葛亮於上 邽(今甘肅天水)擊敗魏軍,搶收小麥,充實軍糧後撤回祁山。魏將急躁,率軍尾隨追擊。待魏軍逼近時,諸葛亮五出祁山,殲敵3000人,司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當諸葛亮率部乘勝追擊魏軍時,中都護李嚴假傳撤軍聖旨,只得退軍,於木門(今甘肅天水南)設伏張郃後,還師漢中。經過3年休養生息,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軍10萬,與魏軍20萬對峙與渭水南。諸葛亮數次挑戰,但司馬懿卻率部渡過渭水,背水築壘拒守。諸葛亮識破司馬懿以逸待勞的陰謀,進駐五丈原。這樣,魏、蜀兩軍相持4個多月。八月,諸葛亮病故在軍中,最後蜀軍還師漢中。諸葛亮六出祁山,長達7年之久,雖苦心籌謀,但最終因國力不濟等原因,以致師勞而功微。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 篇八

三國演義中的成語有哪些

東漢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馬亂,羣雄競起。梟雄曹操,首屈一指。龍驤虎步,躊躇滿志。

唯才是舉,遠見卓識。濟濟多士,如虎添翼。發號施令,假傳聖旨。身經百戰,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側擊。夢中殺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計。割發代首,工於心計。

對酒當歌,橫槊賦詩。才兼文武,獨步一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諸葛孔明,驚才風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韜晦待時。

三顧茅廬,精誠所至。知遇之恩,投桃報李。隆中對策,審時度勢。指點江山,面授機宜。

初出茅廬,錦囊妙計。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舌戰羣儒,力排眾議。草船借箭,妙算神機。

巧借東風,火燒赤壁。空城妙計,化險為夷。七擒七縱,有膽有識。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韜武略,經天緯地。苦心經營,不遺餘力。事必躬親,日理萬機。出師未捷,積勞成疾。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繼無人,此恨何及。武聖關羽,義薄雲天。赤膽忠心,天人共鑑。

桃園結義,相見恨晚。同生共死,披肝瀝膽。身在曹營,忠心在漢。過關斬將,一往無前。

華容讓道,網開一面。知恩圖報,仰不愧天。刮骨療毒,處之泰然。夜讀春秋,手不釋卷。

單刀赴會,視若等閒。水淹七軍,智勇雙全。位高權重,志得意滿。顧盼自雄,自負不凡。

痛失荊州,令人扼腕。敗走麥城,虎落平川。三強會戰,臨軍對陣。決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檣櫓連雲。刀槍林立,劍戟森森。風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馬嘶,鼓角齊鳴。

短兵相接,弓折刀盡。血海屍山,觸目驚心。曹軍敗北,豕突狼奔。灰飛煙滅,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綸巾。以寡敵眾,大獲全勝。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天下大勢,鼎足三分。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 篇九

桃園結義三讓徐州

招賢納士人才濟濟

風雨未停罪魁禍首

咬牙切齒雞犬不留

報仇雪恨破口大罵

婉言解説胡言亂語

飛沙走石儀表不凡

舉止言談光明磊落

兵臨城下先禮後兵

大驚失色德高才廣

據為己有好心好意

揮淚而別遠道而來

驚慌失措滿心歡喜

詭計多端翻江倒海

一乾二淨捲土重來

浩浩蕩蕩落荒而逃

難分難解飛揚跋扈

捉摸不定不由分説

後患不淺暴跳如雷

破壞不堪興高采烈

爭先恐後不計其數

震天動地兇橫專權

忍氣吞聲再三勸説

一鬨失散提心吊膽

魂飛魄散塵土蔽日

金鼓喧天渾身發抖

四散潰逃大吃一驚

威風凜凜兵少將寡

孤掌難鳴氣概不凡

心慌意亂暗暗高興

禮賢下士猶豫不決

面面相覷拐彎抹角

求勝心切你拖我拉

心生一計人困馬乏

狼狽不堪措手不及

深信不疑紛紛議論

齊聲喝彩火冒三丈

不自量力沸沸揚揚

滿心歡喜創業艱難

盡心竭力任用賢能

決一死戰心腹之患

自告奮勇兩虎爭食

窮途末路驅虎吞狼

挺身而出口不應心

不分勝敗火上加油

有機可乘月色皎潔

裏應外合輕舉妄動

進退兩難心驚膽戰

迷惑不解默然不語

不偏不倚歡呼喝彩

滿心高興垂頭喪氣

武藝高強鼓樂喧天

借刀殺人如夢促醒

招兵買馬按耐不住

不分高下一馬當先

雄心勃勃心亂如麻

相貌堂堂

國演義成語故事 篇十

如魚得水的故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為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特意拜訪隱居的諸葛亮,請他出山。他連去了兩次都未能見着,第三次去,才見了面。

劉備説明來意,暢談了自己的宏圖大志。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奪取荊州、益州,東聯孫權,北伐曹操的戰略方針。劉備聽後大喜,於是拜孔明為軍師。

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悦。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覆説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説:“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説了。” 以後,劉備在孔明的輔佐下,東聯北伐,佔荊州,取益州,軍事上節節勝利,勢力不斷擴大,最終與魏、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故事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成語“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