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46K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精品多篇】

丁香的作用與功效 篇一

抗胃潰瘍:可抑制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形成。丁香揮發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丁香酚可能是抗潰瘍的活性成分。

麻醉:丁香酚對幼小對蝦、鯉魚等有麻醉作用。丁香酚可抑制大鼠迷走神經A、B、c纖維的複合動作電位,這可能是丁香制止牙齒的機制之一。丁香酚能阻斷牛蛙坐骨神經傳遞,但不影響肌突觸後膜反應,顯示了選擇性麻醉神經纖維的作用。

兔靜脈注射丁香酚雖可產生麻醉作用和抗驚厥作用,但能抑制呼吸和降低血壓。因此,臨牀上丁香酚只作局部麻醉使用,而不作全身麻醉使用。

丁香的配伍應用 篇二

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經氣火。二藥合用,主治奔豚,其病機在開在腎,皆所相宜。

配柿蒂、乾薑 :柿蒂下逆氣。乾薑補中陽,三藥合用,胃寒去,逆氣平,胃虛復。則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配五味子,再伍以莪術(別名廣茂),温腎散寒,平降衝逆,散結消瘀,舉三治一,非此莫效。”

配黃連、乳汁 《本草綱目》:“葛洪《抱朴子》雲,凡百病在目者,以雞舌香、黃連、乳汁煎注之,皆愈。”黃連清火瀉火,乳汁補肝明目,三藥合用,標本兼顧,氣血同治,亦補亦瀉,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也,目生百疾,三藥合用,皆主治之。

配柿蒂: 和中降逆,温腎助陽,治虛寒呃逆最效,兩藥相合無主輔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補助腎陽方中,亦多用之。是為佳對。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篇三

丁香為常用中藥。始載宋《開寶本草》。

別名:公丁香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樹的乾燥花蕾。

產地:坦桑尼亞,印尼,馬來西亞等地。

性狀鑑別:形如乳缽錘,長1.5~2釐米,上端近圓球形,大如豌豆,系四片花瓣抱攏而成,上有四個三角形花萼。棕黃色或棕色。下部花柄方圓形為全長的3/4,有細皺紋,紫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顯油性。有令人愉快的強烈芳香氣。味麻辣。以花大油足,色紫紅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丁香油,其中主要為丁香油酚。又含鞣質、齊墩果酸等。

藥理作用:1、健胃驅風,丁香油能促進胃液分泌;2、抗菌。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3、抗病毒。對流感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4、抗真菌。對多種皮膚癬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炮製:生用。

性味:辛、温。

歸經:入脾、胃、肺、腎經。

功能:温中壯陽,下氣降逆。

主治:虛寒呃逆,心腹冷痛,嘔噦吐瀉,陽萎陰冷。

臨牀應用:1、為治療胃寒呃逆的重要藥物。凡屬呃聲低微,並有形寒氣弱、胸悶脈遲者。可用丁香配柿蒂、生薑等開鬱散痰,有助於止呃逆,方如丁香柿蒂湯,寒重者可再加肉桂。

2、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可用丁香配砂仁、白朮、黨蔘、陳皮、生薑等水煎服,效果較好。

3、外用丁香煎液塗擦患部,治頭癬、體癬、股癬、手癬等,有一定療效,可能減輕癢感,減少落屑。

用量:內服1.5~4.5g;外用治癬可用丁香9g加水一碗,煎沸20~30分鐘後用。

處方舉例:丁香柿蒂湯(《證因脈治》):丁香3g,柿蒂3g,黨蔘12g,生薑6g,水煎服。

注:臨牀實驗用丁香液治療頭癬,體癬、手癬療效顯著。

附:母丁香

別名:雞舌香

來源:為丁香近於成熟的果實。

性狀鑑別:長圓形。長2~2.5釐米,直徑5~8毫米,黑棕色,有細皺紋,頂端有四個分裂的花萼向內彎曲。果皮與種皮薄殼狀,內含種仁倒卵形,由兩片子葉抱合而或。子葉形如雞舌,質重堅硬。商品在產地已縱向切開,種仁和果皮大部分已分開,很少有完整者。氣味同公丁香,但較差。

以瓣整齊黑棕色氣香味辛辣者為佳。

炮製:生用。

效用:同公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