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生家庭教育心理規律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第1篇:國小生家庭教育心理規律

國小生家庭教育心理規律

國小生家庭教育心理規律

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動心”的藝術,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會蒼白而無力。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國小生家庭教育心理規律,希望有所幫助!

心理規律一: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把一羣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説,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説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裏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説,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正是“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通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那麼,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

心理規律二: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宂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温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裏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説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心理規律三: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説:“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説:“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

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

心理規律四: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也稱“温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脱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温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規律五: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心理規律六:霍桑效應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後來,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

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為母親,要儘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並且在談的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盡情地説,説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説出自己對家長、學校、老師、同學等的不滿。

孩子在“説”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他們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此,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

心理規律七:增減效應

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比如,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貨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拿出。

我們在評價孩子的時候難免將他的缺點和優點都要訴説一番,並常常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比如先説孩子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

心理規律八:蝴蝶效應

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心理規律九:貼標籤效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政府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裏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為此,美國政府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

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並不過多地進行説教,而特別強調犯人們每週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敍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後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説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一現象稱為“貼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

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老是對着孩子吼“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為了我們所説的“笨蛋”。

所以,父母要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

心理規律十:登門檻效應

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

第2篇:國小生家庭教育心理規律

這個網站國小生家庭教育心理規律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國小生心理髮展規律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原則。為此,我們要了解國小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

幾乎每一個兒童在剛跨進國小校門時都對教師充滿了崇拜和敬畏,教師的要求甚至比家長的話更有權威。對國小低年級學生來説,教師的話是無可置疑的,這種絕對服從心理有助於他們很快學習、掌握學校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隨着年齡增長,國小生的獨立性和評價能力也隨之增長起來。從三年級開始,國小生的道德判斷進入可逆階段,學生不再五條件地服從、信任教師了。他們對教師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開始對教師作出評價,對不同的教師表現出不同的喜好。心理學研究發現,國小生最喜歡的教師往往是講課有趣、喜歡體育運動、嚴格、耐心、公正、知識豐富、能為同學着想的教師。國小生對教師的評價還影響着國小生對教師的反應,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教師往往報以積極的反應,而對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往往報以消極的反應。例如,同樣是批評,如果來自於國小生所喜歡的教師,他們就會感到內疚、羞愧;如果來自於國小生所不喜歡的教師,他們就會反感和不滿。因此,教師努力保持與學生的良好關係有助於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實施。

國小生已進入正規的學習生活,學校對兒童來説是一個複雜的新環境,入學是兒童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們從以遊戲為主導活動的幼兒變成以學習為主導活動的學生,主導活動的變化在兒童心理髮展中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整個國小階段,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在正規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兒童心理有了顯著的發展。教師如能依據兒童心理髮展的不同水平,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經驗相聯繫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據布魯納的理論,兒童的認知發展由三個階段組成,即:行為把握、圖像把握和符號把握。國小生的認識發展處於以圖像把握為主並逐漸向以符號把握為主過渡的時期。 據皮亞傑的理論,兒童心理髮展分為四大階段,即感知一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

6、7歲)、具體運算階段(

6、7歲—

11、12歲)、形式運算階段(

11、12歲—

14、15歲)。國小時期相當於具體運算階段,此時,“表象性智慧首先開始於兒童有組織地把自己的動作為中心,同時把與這動作有關的現實中所知覺到的形象為中心。此後,進入以動作的一般協調為基礎的脱離中心化,從而形成交換、常數或守恆的各種運算系統,使現實的表象從它易於被人迷惑的形象外貌中解放出來。”這裏的“脱離中心作用”(即脱離自我中心作用)將成為下一階段(形式運算階段)的一個決定性特徵。

埃裏克森對其所分的人生八個階段中相當於國小時期的第四階段“勤奮對自卑”的描述有:“兒童必須忘掉過去的希望和願望,而他豐富的想象得到了控制並被利用到非個人的事物——甚至‘讀、寫、算’之類的規則上。??於是變得對致力於既定的技能和任務有所準備。這些技能和任務,遠遠超過了僅僅玩弄他自己的器官或對他的四肢活動感到快樂。他產生了一種勤奮感——即調節自己以適應這工具世界(the tool world)的人為規則。”。

綜上所述,國小生的思維由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漸過渡到以抽象思維為主,其實質是在協調自己與外界事物以“脱離自我中心”的過程中,逐步增強其形象思維的邏輯性並最終過渡到鈾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階段。其中,形象思維的邏輯性的增強與抽象思維的逐漸增多是同一進程事的兩個方面:也可以説在對信息進行接受和反應時圖像編碼能力的邏輯性增強和符號編碼能力的逐步發展。這一過程的核心是兒童思維過程中的邏輯性的逐步增強,也可以説是邏輯思維的逐步發展。

在此有必要就幾個問題作點説明:

1.抽象思維並不等同於邏輯思維。如:好的形象思維“也要符合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形象思維也是一種邏輯思維。然而卻不是抽象思維”。故而,我們認為邏輯思維的外延應包括符合邏輯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2.抽象思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們切不可因此而將形象思維簡單地推到抽象思維的對立面,以為形象思維就不重要了。“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是結合為用的,揚長避短,各顯其能,共同探究事物的奧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有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的問題,因此不能説哪一種思維是低級的,哪一種思維是高級的。”現代認知心理學中的表象雙重編碼理論認為,表象既可以是圖像編碼,也可以是語言(符號)編碼;前者屬形象思維,後者屬抽象思維;兩種編碼是可以互譯的,即圖像可以通過編碼而以語言的形式加以表達或儲存,而語言又可以通過編碼而恢復為圖像。這説明兩種思維方法是緊密相關聯的。

而國小生在“脱離自我中心”過程中形象思維邏輯性的增強與抽象思維的逐漸增加,必然也帶來相伴隨的兩個結果:

1.通過實踐與學習,將豐富多彩但主次不夠明確的動作、表象予以重新組織,從而更高效地理解各種概念的真正含義,認識各種事物。理解各種觀點。總之,於“霧裏看花”中給人“一雙慧眼”,從而儘可能地把這紛繁多變的世界看得清楚明白。 2.在瞭解客體(自然客體、社會客體、觀念客體)的基礎上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現狀、瞭解自己的需要和目標並於各種實現目標的方式中作出更合適的選擇,甚至“在反映基礎上對客體的信息加工製作,重新分解或組合這些材料,形成新的理論觀點、行為模式”,即進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