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居易《賣炭翁》(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62K

白居易《賣炭翁》(通用多篇)

《賣炭翁》譯文 篇一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裏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斑白十指漆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麼?換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着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炭不值錢希望天更冷些。

夜裏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曉他急忙駕着炭車軋着冰路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門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兩個騎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他們手裏拿着文書嘴裏稱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着走,老翁百般不捨,卻又無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

評解 篇二

這是一首諷諭詩。作者以個別表現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同時也表現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這也是一首敍事詩,作者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記述了一位賣炭老人燒炭、運炭和賣炭未成、被宮使掠奪的全部經過,層次清楚,脈絡分明。在內容上,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由開頭至“心憂”句,交代賣炭翁生活的艱辛和願望。第二段,自“夜來”句至“市南”句,描述他進城賣炭。第三段,自“翩翩”句至結尾,寫炭被掠奪。全詩有敍述,有描寫,有細節,有對比。筆法簡潔,語言精練,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處處顯出詩人的匠心。尤其是結尾處,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正如《唐宋詩醇》卷二十所説:“直書其事,而其意自見,更不用着一斷語。”

《賣炭翁》課堂實錄與評析 篇三

教材簡介:

《賣炭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以“同情弱者”為題的古詩。這是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以及對人物外形與內心的刻畫,塑造出一個勤勞、善良的賣炭老人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恨與抗議。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賣炭翁》,進一步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

2、讀懂詩句的意思,通過想象、情境誦讀,瞭解賣炭翁生活的艱辛,體會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統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怒與抗議。

3、用敍事的手法凸顯主題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詩人

師:同學們,唐朝是古代詩歌的鼎盛時期,最負盛名的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和詩王白居易。你對白居易有哪些瞭解?

生: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生: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過渡時期,那時勞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比較多。

師: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訴老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通過上網查資料知道的。

師:這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跟隨白居易來認識一個人——(指課題,生齊讀。)

生:《賣炭翁》。

師:通過讀課題,你知道了什麼?

生:通過讀課題我知道這首詩歌寫的是一位以賣炭為生的老漢。

師:你怎麼知道課文寫的是一位老漢呢?

生:從“翁”字看出來的,我查過字典,“翁”就是“老漢”的意思。

師:非常正確!以人物為題,引發了我們對人物命運的思考。讓我們一同隨着作者的視線跨越千年,走近賣炭翁,瞭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運。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67頁,自由朗讀《賣炭翁》這首詩歌,仔仔細細讀上4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詩當中的生字,爭取把它讀得字正腔圓。讀後兩遍的時候,爭取讀通順,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

(生自由讀古詩。)

師: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其他同學注意聽這首詩中的3個生字,聽他有沒有讀準了。

(生讀古詩。)

師:誰再來讀一讀這首詩?(指名讀。)其他同學要特別注意聽,他在讀詩句時是怎麼停頓的,是不是讀得有板有眼。

師:我們一起讀,每句詩的前4個字你們讀,後3個字我來讀,第一句的前半句也由你們讀。

(師生合作讀。)

師:我們連起來讀,我讀題目和作者,你們讀詩歌,注意詩的節奏和味道!

(師生再次合作讀。)

師:讀詩,不僅要讀出節奏,讀出味道,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賣炭翁,你想到的是哪個詞?

生: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賣炭翁,我想到的是艱辛!

生:我想到的詞是貧窮。

生:我想到的詞是悲慘。

生:我想到的詞是可憐。

生:我想到的詞是勞苦。

生:我想到的詞是艱辛。

(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可憐、艱辛、貧窮、悲慘。)

師: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寫在書中題目的後面。

評析: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詩情時,教師從大處着筆,用“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賣炭翁,你想到的是哪個詞”這一問題引領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本詩,體會詩中的情味。

三、潛心會文,感悟詩情

師:孩子們,讀了《賣炭翁》,有的同學讀出的是可憐,有的同學讀出的是悲慘,有的同學讀出的是艱辛。我相信,一定是詩中的詞句向你傳遞着這樣的感覺和情緒。請大家靜靜地默讀《賣炭翁》,看看註釋,看看插圖,再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詩中哪些詞句讓你有了這樣的感受。

(生自由讀課文,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師:我看大家都有了讀詩心得了。哪句詩讓你感受到了賣炭翁的艱辛、可憐?

生:我從“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生活艱辛。伐薪:砍伐當柴燒的樹木。課文中的意思是砍伐能燒炭的樹木。燒炭:是對木柴進行特殊的燒製,使它發生變化而成為燃料。我從這兩個詞語中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要上山砍伐樹木,砍完樹還要搬運,截成段,最後還要燒成炭,這種勞動多麼繁重啊?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你能結合重點的詞語來體會,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方法。老師聽明白了,是賣炭翁艱苦的勞動讓你覺得他可憐。

師:同學們也許還不知道,燒炭的工序其實很複雜。要把截成段的木材周圍鋪上雜草,隔絕空氣點燃,燒到一定程度後封閉炭窯,只留一個排氣孔。乾柴要連續燒四晝夜,濕柴要連續燒七晝夜。為了保持穩定的火温還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視,一大堆柴也只能燒製成一點點木炭。而這些工作都是由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老人來完成。此時此刻,你想説什麼?

生:賣炭翁,你真是一位可憐至極的老人!

師:你來讀,帶着你的感受讀出賣炭翁勞動的艱苦。

生:賣炭翁,你一個人能受得了嗎?能熬得住嗎?

師:你來讀,讀出賣炭翁的無奈!

師:賣炭翁的艱苦生活讓我們覺得他可憐,牽動着我們的心,我們齊讀這句詩,把這位讓人憐惜的老人的苦和累也一同展現出來。

(生齊讀這句詩。)

師:對這句詩,還有補充嗎?

生:南山:終南山,那裏山高林密,荒蕪人煙,常有豺狼出沒,在這種環境中還要這麼艱苦地勞動,我感覺他十分可憐!

師:秋風瑟瑟,樹葉落盡,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日近黃昏,北風呼嘯,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月黑風高,豺狼嚎叫,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多麼悽苦的畫面,多麼可憐的老人!還有哪一句也讓你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

生:我從“滿面塵灰煙火色”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滿面塵灰的意思是由於燒炭的工作特別髒也特別累,所以賣炭翁看起來滿面灰塵。煙火色就是由於他長期受煙火燻烤所以皮膚變成了黑黃色。

師:是啊,你讓我們看到了蓬頭垢面的賣炭翁,臉上滿是貧窮的顏色,的確可憐。還有補充嗎?

生:我從“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句詩中看到賣炭翁簡直太可憐了。

師:知道“鬢”指的是哪兒嗎?

生:指的是耳朵前邊的頭髮。

師:那兩鬢蒼蒼呢?

生:是指耳朵兩邊的頭髮都已經花白了。

生:老師我來補充。我還從“十指黑”中看到他十分可憐。十指黑的原因是由於他長時間燒炭把十指都染黑了。從他的頭髮和手指的顏色我看出他年紀已經很大了,還日夜不停地燒炭,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體會得不錯,帶着你的感受讀一讀這句詩。

(生讀這句詩。)

師:(屏幕出示這句詩,師指着“煙火色”“蒼蒼”和“黑”這3個詞。)這是賣炭翁生命的顏色,這十個木炭一般烏黑的手指擔負着生命的全部希望,為了生存他已經——

生: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師:如果説前面兩句的場面是遠景的話,那麼這兩句詩為我們展現的則是一組以顏色為代表的賣炭翁肖像的特寫鏡頭。詩中雖然沒有從正面介紹賣炭翁的勞動場面,卻通過對人物肖像的刻畫使我們感受到了他每天伐薪燒炭的艱辛和歲月刻在臉上的痕跡。

師:其他詩句中還有哪些地方也向你述説着賣炭翁的可憐?

生:我從“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這句中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何所營”的意思是幹什麼用?這句話的意思是賣炭得來的錢做什麼用?是為了身上的衣服和吃的食物。他賣炭只是為了能穿上衣服,填飽肚子。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這是個設問句,我們來讀好它。女生讀問句,男生讀答句。

(生讀。)

師:老人的生活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凌霜冒雪,不分晝夜伐薪燒炭的目的原來如此簡單。

師:(高昂地)賣炭得錢何所營?

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師:這要求簡直低得可憐,只為了穿衣吃飯,僅此而已。

師:(低沉地)賣炭得錢何所營?

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師: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師:這是一句千古傳誦的佳句。之所以成為佳句,是因為只要你讀起它,就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在心頭。讀一讀,是哪個詞語觸動着你的心絃?

生:“單”這個詞觸動着我的心絃。從這個單字中我能看到賣炭翁只穿着一層衣裳,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多可憐啊!

師:穿着單薄的衣裳,應該盼望温暖的天氣,可他忍受着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卻是更無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風雪,為什麼?

生:他擔心天氣如果暖和的話,炭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生:他祈盼寒冷的天氣是因為這樣的天氣炭銷售得好。

師:所以他——

生:心憂炭賤願天寒。

師:願:是希望,盼望,奢望。他希望下雪,他盼望天再冷些,他奢望把炭都賣出去。這一憂一願,飽含着賣炭翁多少辛酸與無奈。

課件出示句子,根據你的感悟,把句子補充完整:

賣炭翁擔心( ),他盼望( )。

生:賣炭翁擔心天氣如果太暖和,自己燒的炭就賣不出去了,他盼望天氣再冷些。

師:所以,他心憂——

生:炭賤願天寒。

賣炭翁擔心( ),他盼望( )。

生:賣炭翁擔心自己年紀大了,再也幹不動了,他盼望天氣再冷些,自己賣出的炭再多些。

師:正因為如此,他心憂——

生:炭賤願天寒。

師:我們的心也和可憐的賣炭翁一樣備受煎熬。他曾經在艱苦的環境裏辛苦地勞動着,堅強地生活着,心中在不斷地祈禱着,所有的希望都在升騰着。讓我們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記住這位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的賣炭翁吧!

(生齊讀。)

評析:語文學習重在讀中感悟,朗讀是感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教學的基本任務。此環節中,教師緊緊抓住了“可憐”這一核心詩眼,設計了自由讀,指名讀,教師引讀,引領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悟詩情,這才是學語文。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師:假如天隨人願,真的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賣炭翁的木炭能賣上好價錢嗎?我們本節課學習的四句詩是節選的前半部分,(課件出示《賣炭翁》的全文)這是賣炭翁的全文,讀一讀,誰能告訴我賣炭翁的炭賣掉了嗎?(指名讀。)

生:沒有。他的炭被官吏搶走了,只換得了“半匹紅紗一丈綾”。

師:(配樂動情地描述。)是啊,賣炭翁終於盼來了一夜大雪,天還沒有亮,他就把這一冬天裏所有燒好的炭裝進了牛車裏,跋涉在風雪中向長安城奔去,幾十裏的山路,他一口氣走完。可是,在集市南門外歇腳的時候,連牛帶車被兩個宮吏強行牽走了。這凝結着賣炭翁血汗的一車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只換取了皇宮裏的半匹紅紗一丈綾,在聖旨面前,賣炭翁的辛苦勞動顯得多麼卑微啊!這就是1 600多年前封建統治下的唐朝可憐的賣炭翁悽苦的人生。詩人的筆悄然而止,然而我們的心海卻波濤澎湃。我們彷彿看到了——

生:風更猛了,雪更大了,賣炭翁衣衫襤褸,步伐蹣跚,一邊走一邊抹着眼淚。

師:應該是步履蹣跚。

師:我們彷彿聽到了——

生:在狂風呼嘯聲中,賣炭翁淒厲而絕望的哀嚎,他哀歎自己的命運,他哀歎當時的統治階級的專橫跋扈。

師:這就是封建社會中無數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因為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憤恨統治階級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北宋詩人張俞這樣寫道:

(大屏幕出示: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師:北宋詩人范仲淹這樣寫道:

(大屏幕出示:君看一葉舟,出沒**裏。)

師:唐代詩人李紳這樣寫道:

(大屏幕出示: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師:孩子們,讓我們再來吟誦《賣炭翁》,寄託我們對賣炭翁的無限同情,緬懷敢為民而歌,詩為民而作的偉大詩人白居易!

(生齊讀古詩《賣炭翁》。)

評析:“始當求其入,終當求其出。”教學結尾處,教師出示了3首描寫勞動人民悽苦生活的詩句,學生齊讀。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在封建王朝不合理的制度下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觸發了學生心中的積蓄,形成了語言和精神同構的心靈產物。

總評:

陳老師執教的《賣炭翁》,短短的一堂課,短短的四句詩,向我們呈現了一個精緻、開放、和諧的語文課堂地。靜靜回放教學場景,我覺得“盡情的誦讀,智慧的引領,巧妙的擴展”是本節課的三大亮點。

一、盡情的誦讀

古代經典詩詞是古文化中燦爛的奇葩,反覆誦讀乃古詩詞研習之道。綜觀本節課,學生由讀準字音開始,直到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奏,讀出味道,讀出感覺和情緒,乃至讀得入境動情,聲音哽咽。期間,不論是自由讀、指名讀、合作讀,還是教師的引讀,都可謂獨具匠心,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驗着、感悟着、震撼着,直至與詩中的賣炭翁“同呼吸,共命運”,直至與作者白居易“同悲慼,共憤恨”。課已畢,我們仍無法忘記課堂上師生那直面心靈盡情的誦讀。

二、智慧的引領

古詩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品出詩的意藴。在陳老師的課堂,沒有煩瑣的分析,沒有空白的説教,孩子們卻讀出了意,研出了情。細細品味,是教師智慧的引領達到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1、問題的引領。

陳老師在引導學生初步體會詩情時,用“讀了這首詩,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賣炭翁,你想到的是哪個詞”這一問題引領學生抓住了“詩眼”,從總體上把握了本詩的情感基調。

2、詞語的引領。

由於學生年齡尚小,對“燒炭”這一工序不清楚。而這個複雜的工序又恰恰是學生體會賣炭翁勞動艱辛的重點所在。通過教師對“燒炭”這一工序的動情描述,引領學生與賣炭翁對話,引導學生感受賣炭翁勞動的艱辛可謂水到渠成。

3、語言文字訓練的引領。

如對“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句詩的理解,陳老師設計了這樣的説話練習:賣炭翁擔心( ),他盼望( )。學生在練習説話的過程中教師又設計了引讀,不但使學生體會到了老人的生活已陷入了絕境,貧困到除了“賣炭得錢”外別無出路,而且不同語調的讀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賣炭翁“衣正單”和“願天寒”矛盾的心理,可謂一舉兩得。

三、巧妙的擴展

課文中的四句詩只是詩歌《賣炭翁》的前半部分,出示詩的後半部分後,在悽婉的音樂聲中,教師講述了故事的結局,這無疑已經激起了學生對賣炭翁的同情和對封建不合理制度的憤恨。但是陳老師並沒有急於讓學生用理性的話語來作出回答,而是出示了同樣描寫勞動人民悽苦生活的詩句,然後再讀《賣炭翁》,學生體會到在封建王朝不合理的制度下,無論是蠶婦、漁者還是農夫,他們的命運都和賣炭翁一樣悽苦。短短的一首詩,教師上得這麼厚,拓得這麼寬,讓我們覺得似乎在與古人對話,目睹勞動人民的生活,感受詩人的情感。

有人説:教師站得有多高,我們的學生就能看得有多遠。因為,語文課我們留給學生的不僅是基礎知識,更是一種對人生,對生命的思考。願我們的語文教師都能成為一個思考者,帶着我們的思考,走進文本,走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