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數碼藝術設計(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W

數碼藝術設計(新版多篇)

數碼藝術設計 篇一

什麼是“比特”?所謂“比特”,是英語“Bit”的音譯,而“Bit”是“BinaryDigit”的縮寫,就是二進制數字的基本單位,也是電腦機器語言的基本單位。傳統的藝術設計往往是通過物質手段來進行的,例如用繪圖工具在紙上繪圖,用膠泥製作雕塑模型。設計結果的表達形式也往往是物質的,如紙質的設計樣圖,泥制的雕塑模型。物質是由分子構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故有人稱它們的形態是“原子”的。而數碼藝術設計手段是“比特”的,作品表達形式也是“比特”的。“比特”沒有可以稱的重量,也沒有可以量的尺寸,它是無形的,並不存在於可直接感知的空間之中。我們稱數碼藝術設計的這種基本形態特徵為:數字化的存在。尼葛洛龐帝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及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同時也是《連線》雜誌的專欄作家。西方媒體推崇他為電腦和傳播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被《時代》週刊列為當代最重要的未來學家之一。他説“要了解‘數字化生存’的價值和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異。”那麼,要了解數碼藝術設計與傳統的藝術設計的差異最好的辦法也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異。與笨拙的“原子”相比,“比特”則是舉重若輕,千變萬化,瞬息萬里。“比特”對於“原子”的優勢是顯易而見的。

二、數碼技術的“參與”特徵

在藝術設計中,“比特”可以參與設計,而不僅僅輔助設計、製作圖紙。尼葛洛龐帝認為“在好的人機界面設計中,電腦應該能夠理解不完整的,模糊不清的想法——這類想法常常會在任何一個設計的初始階段出現——而不是隻懂得那些以比較完整和連貫的方式表達己成形的東西。”也就是説,當設計師頭腦裏閃現出一個模糊的靈感,就可以讓“比特”去捕捉,而不是等設計師構思好了才讓計算機去輔助設計。“比特”參與設計的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西班牙畢爾巴鄂市古根海姆美術博物館。該建築被認為是數碼建築的開端和代表作,它是一座徹底扭曲變形、絕對找不到兩條重複線條的龐大建築。而如此複雜的形象是由專門從事航天事業的製造軟件計算模擬出來的。設計者的靈感僅僅是使用曲線構建新大樓,至於用什麼樣的曲線,還沒有成熟的想法,於是他用計算機軟件製作出無數條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線條,然後從中選出自己滿意的線條進行組合,就這樣一個超時尚的建築設計完成了。古根海姆美術博物館一經建成就成為西班牙畢爾巴鄂市的地標式的藝術,並且震驚了世界,使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成了旅遊勝地。小城原來瀕臨破產的經濟也迅速升温,如果説數碼藝術設計拯救了畢爾巴鄂市一點也不為過。

三、數碼藝術設計的互動特徵

數碼藝術設計的互動特徵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設計師與計算機的互動。例如前面説的古根海姆美術博物館的設計中就有設計師與計算機的互動。設計師在設計中不斷地對設計項目修改、完善也會與計算機互動。

2、觀眾、用户與計算機的互動。例如觀眾根據計算機的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頁面觀賞;又如遊戲玩家用計算機玩遊戲。

3、人機人的互動。例如設計師將設計作品通過計算機網絡發送給用户,用户把對作品的意見通過計算機網絡反饋給設計師,設計師修改後再發給用户徵求意見,如此反覆,直到用户滿意為止。人機人的互動還可以用於多個團隊聯合設計。例如著名的北京奧運會體育場鳥巢,就是由幾個 國家的設計團隊通過計算機網絡聯合設計的。

四、數碼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特徵

傳統的藝術設計的表達形式是由靜態的圖紙或模型作為基本的表現手段,數碼藝術設計開創了“動靜結合”的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靜的有:平面圖、施工圖等,這些圖紙用相關軟件可以輕易地製作出來。計算機制作這些圖紙不僅快速、精確、易修改,而且還能根據圖紙自動完成面積、土方、工程量、估價等繁雜的計算任務。用三維軟件不僅能製作出逼真的效果圖,還可以使場景動起來。例如用Sketchup製作動態場景,對於某個節點的展示,動態場景可以使人猶如身臨其境,圍繞該節點邊走邊看,也可以近看遠看,甚至是緩緩地飛上天空,從上往下俯瞰。對於大面積的園林藝術,則可以製作出主觀視角動畫場景,看上去就像人在公園裏四處遊走觀看一樣。當看到自己關注的場景,則可以停下來仔細欣賞。這種動靜結合的展示效果,是傳統靜態圖紙難以望其項背的。

五、數碼藝術設計作品的可持續性的特徵

有些藝術作品的生命力是永恆的,例如法國的埃菲爾鐵塔、中國的兵馬俑。有些藝術作品生命力卻是短暫的,如紙質的商業廣告、宣傳冊等。如果這些內容用網頁形式來展示,則它們的生命是可以用“升級”、“更新”等方法延續下去的。例如電視上播出的某一個保健品三維動畫廣告,每隔一段時間對人物形象和動作都進行更新,使人們常看常新。

六、數碼藝術設計的傳輸特徵

在網絡上,比特精靈具有光電的傳輸速度,瞬息萬里,其承載信息數量之大,速度之快,傳輸範圍之廣是任何其它傳輸方式都無法比擬的。這種優勢使得距離遙遠的設計師如同在同一張桌子上討論設計同一個項目;也可以將設計方案通過網絡公佈,徵求廣大市民的意見,使更多的人蔘與到藝術設計中來。例如,前面所説的“鳥巢”,就是由三個相隔萬里的國家的設計師聯合設計的;又如,2006年中山市規劃局將《中山市石岐河濱水區藝術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在網上公示,市民可登陸中山市規劃局網站發表意見。中山市規劃局公示的藝術規劃設計方案共有6套,市民可以推選某套方案,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見。如此大規模的徵求意見活動,沒有網絡是難以開展的。

七、結束語

數碼藝術設計 篇二

關鍵詞:數碼藝術;設計;特徵;審美;傳統藝術

中圖分類號:J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1-0052-01

一、數碼藝術

(一)數碼藝術設計及其產生

數碼藝術屬於一種新媒體藝術,它是建立在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基礎上的,是由當下電腦、錄像、網絡、數字成像技術等先進科技成果混同與整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藝術樣式。它是指以數字科技發展和全新傳媒技術為基礎,人類理性思維和藝術靈感融合為一體的藝術。

數碼藝術設計的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提出來的,它的產生基於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20世紀60年代,觀念藝術的出現對人們的傳統審美觀念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是法國藝術家杜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名為《泉》的作品――小便器,由此引起了廣泛的爭議。然而多年後,公眾一致認為這件作品象徵着杜尚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大門。

(二)數碼藝術設計的特徵

數碼藝術,除了在表現形式上前所未有的多樣化以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反傳統性和它的人文關懷,即使某些作品借用商業社會的特性而採用通俗和遊戲的形式,但仍然可以從藝術家的精神內涵的解讀中加以區別,這也是區別其他利用數碼進行創作的作品。

(三)數碼藝術設計的視覺表現

如今視覺傳播由以往形態上的平面化、靜態化,開始逐漸向動態化、綜合化方向轉變;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和空間;從傳統的印刷設計產品更多轉化到虛擬信息形象的傳播,媒體語彙極大豐富。數碼藝術設計的應用帶給人們全新的視覺感受,在視覺樣式的擴展和應用方面為人們提供了無止境的可能性。

二、數碼藝術設計的審美特徵

數碼藝術設計的審美本質特徵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數碼藝術審美趣味的特徵。所謂多媒融合的造型機制就是將眾多媒體的藝術元素有機整合,產生每一獨立媒體單獨所不具有的新的意義。類似依靠鏡頭整合產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可稱為“媒體蒙太奇”;包括共時疊加的媒體蒙太奇和歷時鏈接的媒體蒙太奇,它是最基本的多媒體編輯手法和新媒體藝術語彙,並由此生成了數碼藝術創作上新的藝術追求和欣賞中新的審美趣味。

第二,新媒體藝術美感激發模式的特徵。數碼藝術設計將不同媒體及其造型及傳播機制的應用功能有機整合,產生更為強大的綜合藝術功能。

三、數碼藝術設計的現代審美觀念與傳統與結合

(一)現代設計的審美觀念

要探討和研究數碼藝術設計的藝術特徵,就必須對現代審美觀念要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和把握。概括來看,現代審美觀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抽象化。集約化大生產決定了產品必須要便於生產,而不能有過多和過分的雕飾,所以要求產品必須要以簡練和抽象的造型為主。二,簡潔化。簡潔性體現在設計中,就是將功能與審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三,強衝擊。強衝擊就是審美中對人的情感和心靈的震撼和激盪。四,民族化。從審美角度來看,藝術審美的民族化特徵並沒有隨着現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認同和進一步的肯定。五,個性化。藝術理論在突破了傳統的模仿和表現之後,更強調藝術的自我表現,強調作為一個個體的人的藝術家對世界和人生的特殊的領悟,因此,在藝術創作中非常注重個性特徵的表現。

(二)數碼藝術設計與傳統藝術的結合

數碼藝術設計 篇三

包裝設計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人們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切身體驗,在潛移默化當中對材質和顏色有了一定的感受,並具有判斷和感知物品的能力。從歷史發展來看,包裝可分為四個時期:原始包裝萌芽期、古代包裝、近代包裝、現代包裝。

1、技術革命與包裝設計

不同時期的商品包裝設計具有深刻的時代印記,研究社會變遷過程中包裝設計的風格和基本特徵,可以勾畫出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對和諧社會的包裝設計具有借鑑意義。[3]包裝設計按照歷史演變可分為四個時期:原始包裝萌芽期、古代包裝、近代包裝、現代包裝。在萌芽時期,只是出現了一種包裝的意識,並無加工行為。在古代階段,包裝經歷了很長的時期,伴隨着文明發展與生產力提高,為了便於貿易和運輸,人們生產製造出瞭如木製、陶製、金屬器皿、漆器這樣的包裝容器和材料。在這個時期,包裝材料、技術、造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近代包裝時期,由於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以及工業革命,玻璃瓶、金屬罐等新型包裝出現,並且包裝設計、包裝裝潢也更加重要,各種包裝實現了大批量生產,包裝技術也產生了質的飛躍。20世紀後,經濟全球化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包裝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格局,包裝的材料、形式、技術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包裝設計也走入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20世紀90年代左右,數碼設計藝術作為一門新的設計形式在設計領域出現,從而讓包裝設計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數碼設計藝術的出現成為了傳統包裝和現代包裝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它作為一種創作手段,使得傳統藝術得到繼承與發展。在進行包裝設計時,首先是對包裝的視覺傳達效果進行創意構思,其次對結構形態有充分而全面的把握,再次對包裝的整體效果進行輔助設計,運用計算機技術將平面化的視覺語言轉化成二維或者三維空間,從而達到獨特的視覺效果。數碼設計藝術具有獨特的創作魅力,它可以很好地傳達創意構思和再現藝術家的設計思想,為包裝設計的表達和創作提供形象化的手段。因此把現代設計思想與數碼設計藝術相互結合,才能設計出符合人們審美訴求的優秀的數碼藝術作品。

2、技術與藝術相融合的優缺點分析

優點:數碼設計藝術的出現是時展的產物,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一方面它能準確、快速地實現設計目標;另一方面運用合理、有效、快捷的設計方法和技術,在滿足時展需要的同時結合產品本身性能特點,從而進行創意設計。傳統風格的包裝設計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主要體現傳統的文化要素,因此在進行設計創作時需要充分研究與探尋與之相關聯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主要以:書法、國畫、年畫、雕刻、刺繡以及臉譜等為主。而在數碼設計藝術的推動下,使得這些傳統文化要素的獲得更加的方便、快捷。目前在包裝設計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運用數碼藝術設計進行製作相對於傳統設計具有很多優勢,例如:①在設計過程當中其創意空間更加開闊與靈活;②能準確傳達商品信息和簡易、完美的表現產品特質;③與傳統包裝形式相比較,設計圖紙的形成較為簡單同時更加精確、易懂,產品包裝的表現效果更加多樣化;④簡化了包裝過程中材料的使用以及相應的設備;⑤易於修改,可以根據設計要求改變圖像的大小、顏色、特效等;⑥系列設計生成和存儲方便且容易;⑦在字體設計上能設計出具有現代感的字體,設計出各種變體美術字,極具時代感;⑧豐富了包裝的造型與結構,造型更加獨特,結構更為合理,如組合式、提攜式、異形式等;⑨數碼設計藝術是一個共享的平台,具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借鑑前人留下來的藝術資源,並在其基礎上進行再設計等,從而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缺點:數碼設計藝術的出現一方面有效地推動了包裝設計的發展,提高了設計效率,使得包裝造型更加獨特,裝潢更加多樣與美觀,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弊端。①現代包裝設計藉助於計算機技術,使得易於成型與製作,因此注重量而忽視質,追求個人利益,過度進行包裝,浪費現象嚴重;②傳統包裝設計能很好地詮釋包裝濃厚的文化內涵和意境,同時能很好地體現地域、民族文化特徵,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藴。而數碼設計藝術方便了現代包裝設計製作過程,形成了批量生產,包裝設計更加註重量,對於包裝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較之以往相對減少;③傳統包裝注重與大自然相互融合的審美意象,利用純天然的包裝材料,如竹、木、蘆葦葉、茶葉等,追求一種返璞歸真的意境。數碼設計藝術的出現,使得紙質包裝材料更為受歡迎,造成了材料使用的侷限性;④現代包裝設計依賴於計算機網絡,而傳統包裝主要靠人工來進行製作,因此在數字化時代,人們思維更敏捷,但是動手能力相對減弱,其多依賴於計算機來完成。

二、技術推動藝術的發展——包裝設計發展趨勢

繼承與創新是設計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創造性活動,它作為媒介,使得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產生共鳴。進入信息化社會的設計文化,首先面對的是設計對象的變化,大量與信息有關的新產品開始湧現,而傳統產品中的信息含量不斷增大,計算機使大部分產品智能化,使產品更接近於人,這也成為了當今設計領域文化形態的新的設計準則。[4]包裝設計同樣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的思想觀念、審美訴求和對歷史文化的認識。由於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改變,相對於過去粗放型的包裝,人們更加感受到產品設計與自然相互和諧的重要性,因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包裝設計、注入情感的人性化包裝設計和融入高科技手段的包裝設計成為未來包裝的主要發展趨勢。

1、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包裝設計

包裝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相互適應,同時這一理念得到了包裝界人士的普遍認可,並應用於不同的學科領域。[5]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求不斷地提高人民的物質財富,另一方面還需要提高人民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因而數碼設計藝術能夠使高技術與高情感達到一種平衡,有利於實現包裝設計的綠色發展。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以及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開始慢慢的意識到過去的包裝設計形式過於粗放,包裝污染、資源浪費現象嚴重,而從長遠的發展角度看,實現包裝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才是其唯一正確的發展道路。因而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是設計師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在設計過程中要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出發點,科學的進行設計、使用和處理包裝,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保理念。要與以往那種不顧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與人類健康的設計思想相抵抗,不斷地引導人們走持續、文明以及和諧的綠色發展道路。數碼設計藝術存在於現今的文化當中,作為一種載體,它具有傳承文化的歷史使命。這個載體不僅使藝術與科技巧妙地融合,而且也將傳統與未來聯繫了起來,這對於包裝設計中的綠色包裝概念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2、注入情感的人性化包裝設計

人性化包裝設計的目的在於不僅能夠迎合人們的普遍心理,同時也非常重視產品包裝的個人創造。在設計過程當中要充分考慮產品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關係,巧妙的將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轉化為類似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斷地尋求功能與形式的最大統一。在設計過程當中注重人性化設計,一方面迎合了人類微妙的心理活動規律,提高設計效率,刺激消費者的購買行動;另一方面提倡人性化設計可以給予產品情感和生命,能夠使人在使用過程中得到快樂,並且產生依戀感。這已經成為包裝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並且融入到設計的各個領域,滿足人的需要,服務於人。在包裝設計時既要注重其外形的簡潔大方、時尚美觀、材料的新穎、特殊和環保,同時也不能忽略人性化設計,時刻保持着設計與人的情感之間的共鳴。注入情感的人性化包裝設計不僅從功能、美觀到創新,還是從安全、實用到環保,都要注重人性化,力圖通過不同的視覺元素,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得到人們的認同。人性化包裝設計不僅給人們傳遞不同的情感、思想和文化,而且也將包裝設計昇華到更高的精神領域。

3、融入高科技手段的包裝設計

包裝設計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地積累、演變和前進着的過程,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根據自身所需創作了許多形式多樣的包裝,同時包裝也影響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在數碼設計藝術的推動下,包裝設計表現出了科技化和高精度化的設計趨勢。科技化趨勢主要表現在防偽技術上,目前由於缺乏行業規範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在中國大陸抄襲現象日益嚴重。不良廠家以名牌產品包裝為基礎,稍作變化來以假亂真,從而獲益。為了加強其防偽性能,在設計過程當中通過改進印刷工藝、提升印刷技術,使用正品校驗封印、浮雕和全息圖像等技術,使得假冒偽劣者無法模仿或者模仿不逼真而被人們識別出來,維護自身合法利益。也可使用特殊的包裝用紙、特殊顏料等包裝工藝,在保證產品視覺感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保證。在數碼設計藝術的推動下,包裝設計也表現出了高精度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產品信息更加的詳細準確以及產品設計中結構形態的精確描述與表現。

三、結語

數碼藝術設計 篇四

(中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中圖分類號:J61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9-108-02

摘要:通過對數碼噴印的發展現狀,以及高校藝術設計教學因素的分析,結合當前的趨勢,探討影響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因素。

關鍵詞:數碼噴印;藝術設計教學;服裝設計;影響因素

電腦的普及與互聯網的應用將人類社會推進到了信息時代,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和數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現給高校的設計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方式帶來巨大的革命。以傳統的設計理念、設計方式所構成的教育方式也應必須亟待改革和從新進行整合。設計藝術如何教育?設計作品和服裝如何設計?服裝藝術設計人才如何培養?這一切也是我們教師對待特色專業思考和科學選擇迅速行動的大事。對此,我僅以個人觀點和以往的工作經驗從服裝設計的角度和傳統的“手繪”與現代的“數碼印花”具體工具使用,來呈報高校藝術設計和服裝設計教學引進數碼印花設備的迫切需要和數碼印花設備在教學中解決的問題。

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知識化,信息化,數字化使計算機與掃描設備和噴印設備已滲透到各個相關領域。形成了新科技與行業技術的拓寬交叉與相容。快速的生產,現代的圖案,精品的製作業已成為現代人所追求的目標。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服裝的工藝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高科技新技術的浪潮衝擊下,面料的製作工藝,花型圖案的設計和印花領域中的印前技術的提高,印花材料的豐富和噴印技術的產生也帶來了相關技術飛躍的變化。其中傳統印花中的原稿採集,圖像處理,分色製版均由彩色桌面系統代替。速度快,精度高以及環保性等都顯示了現代高科技特徵。

目前國內面料印花行業印前工藝上有印前設計製版,照相製版,激光照排,計算機制版(後兩種為數字化製版)幾個過程。數字噴印設備的產生和技術發展中的微電壓技術把墨頭噴出小墨滴直接噴在親墨層上,輸出結果可以達到l00%的色值傳遞。數字噴印的圖像解析率較高。使具體工藝操作者不再擔心圖像因曝光過度或不足,顯影不足與過度造成圖像反應在面料上色彩單調。數字噴印還避免了傳統印花程序上對於環境濕度,温度等要求,對操作程序和工作經驗的依賴性大大降低。消除了偏色,拖漿,堵版,爛花等圖像反應在面料上問題的出現,並且保證了重複打樣的圖像結果穩定性。把錯誤消除在噴印前的程序中。使成品在一定程度上脱離了傳統,落後,低質的狀況,不再停留在粗線條,色彩簡單,沒有半色調過渡色,低圖案畫質的情況。尤其可喜的是不再由於網版印刷的自身特點避免了“龜紋”的產生。這些都是行業從業人員的理想和目標。

許多兄弟高校以及行業內人士包括設計師;品牌商;服裝廠;印花廠都曾幻想着隨着布料印刷過程的非技術化經驗的依賴性大大降低。數不清的行業內人士都把採用數字化噴印作為理所當然的擴展方向。服裝企業重點也越來越投向這門新的技術領域和大市場。作為應用市場,這些行業內人士也越來越轉向知識經濟,專業技術,高新技術也是目前服裝行業的大勢所趨。通過這幾年在東南亞的考察以及幾年的歐美外貿服裝印花加工生產的經驗瞭解的國內外此類相關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其過程也是隨着知識提高,技術改革,機械設備以及材料的發展而發展或普及。現代化的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發揮着巨大的作用,並不斷的有所創新。逐步取代目前落後的設備,材料和老工藝。最終贏得市場。

但數字噴印並不是簡單的操做過程,也不是一個印花廠和服裝廠或新的公司使用數碼噴印機就能讓市場完全產品轉化。而是要有一批有着豐富的服裝生產經驗,敏鋭的服裝市場頭腦,具有多項技術競爭力的高級服裝人才貫穿整個生產過程才能贏得服裝市場。數字噴印與傳統工藝的不同主要是數字印刷的生產過程。它的服裝數字噴印過程使服裝生產過程集數字印前,通訊和圖像技術到輸出為一體。具有更方便操作和更有前瞻性。數字噴印以獨特的魅力和自身的特點在服裝紡織印花和藝術設計中發揮着獨特的生命力。

服裝生產數字噴印技術使服裝印花步驟簡單,技術要求降低,但在生產過程中如服裝設計,顏色管理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人員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圖像存儲格式的不同和不兼容,墨水的應用性能和圖像色彩還原能力也使很多設計師無法正常有效的方便操作。噴印過程中套印套準線的對位問題也使得服裝裁片生產者工作起來很困難。噴印設備還要克服有關噴印墨水,色相,飽和度以及介質牢度的問題。

服裝生產數字噴印市場,數字技術和相關配套產品關係也與服裝生產傳統工藝的行業有着一些內在問題。比如服裝生產設計師,品牌商,服裝公司和印花廠在目前的生存狀態上很少競爭而是鏈接的相互補充狀態。因為他們各自都在以不同的技術和手段應對各自不同的服裝客户羣。這就需要高校的學生必須有團隊精神和行業有着深刻地認識才可以被社會所承認。否則將被市場所淘汰。

因此。促使我們在教學中要解決幾個棘手的問題,即:藝術設計和服裝專業1―2年級的重點培養應該是以“手繪”(包括電腦手繪)的方式來培養基礎造型上的創造力、紮實的手繪表現力和藝術美的鑑賞力;藝術設計和服裝專業3-4年級的培養重點應該是能快速接受與靈活應用新的設計手段(電腦)能力,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在設計方式上能迅速走入以“數碼紡織”為標誌的信息時代的“大紡織”舞台中,並能創造個性化強的、市場需求高的和創造流行美的紡織藝術產品來。

―、完善學生的設計思想

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化的時代,高校設計教育如何利用最新的數碼印染技術,將給高校的設計教育理念帶來一次巨大的推動。發展高校專業設計教育,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複合型人才,通過數碼印染設備的技術和所形成的產品應用於教學,不論是藝術設計專業和服裝設計專業還是紡織品藝術設計專業,都使學生明白設計是最重要環節。數碼印染設備的提供,是最佳體現設計的“工具”手段,它將原有的大機器設備無法替代的小型印染程序,跨越到體現學生的個性化設計,充分發揮了教師和學生的思想空間及設計空間。

二、新的學科交叉教學模式

從國內幾個兄第院校在發展數碼印花教學並通過數碼印染設備應用於教學來看,給教學帶來一個全新的設計與實踐結合,方案與生產的結合。設計教育的模式,也形成了學科與學科之間專業與專業之間交叉融合,形成了“互聯網模式”數碼印染設備,它可以為服裝專業設計面料。

三、專業教學的內容縱深擴展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面料花型和服裝樣式也越來越要求高,以前大多數我們的學生和設計師是到市場上選購服裝面料,學生和設計師只能將市場上出現的或現有的面料進行服裝設計,能見到的面料服裝設計受到了一定的侷限性。數碼印花先進的設備技術,給教學帶來了生機,給學生有機會地將設計的色彩以及圖案應用於數碼印染技術,因此我們從設計教學入手,在畢業設計中及相關的設計課程中,力求學生做到個性化及品牌化的設計,藉助設備的優勢,創作空間的靈活性避免了受面料,色彩,質感的侷限,同時也避免了設計作品被模仿的可能性,所以説借用於數碼印花技術手段;真正的在服裝設計上實現了個性化服飾的設計,並且,可以全方位的將個性化設計的特點、風格、包裝等―系列整體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