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2W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通用多篇】

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場 篇一

東歐戰場:波蘭戰役、蘇德戰爭

西歐戰場:法國戰役、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西西里島登陸戰役、諾曼底登陸

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海戰、珍珠港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珊瑚海海戰

亞洲戰場:中國戰場(抗日戰爭、蘇日戰爭) 緬甸戰場(滇緬戰爭)

非洲戰場:阿拉曼戰役、突尼斯會戰

大西洋戰場:大西洋海戰

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代背景 篇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徹底改變了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政治版圖,其中作為戰勝國的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希臘和羅馬尼亞獲得領土作為賠償,並且立即於這些領土上設立新的地方行政區劃以進行有效的管理,而戰敗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則紛紛宣告瓦解。另外一方面在1917年時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成功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奪取了俄羅斯帝國的政權,也讓原本作為參戰國之一的俄羅斯帝國跟着宣告結束。

儘管在戰爭結束後社會開始出現追求和平主義的聲音,許多歐洲國家仍充斥着民族統一主義和復仇主義的民族情節且越來越深化。特別是德國在簽署《凡爾賽條約》後喪失大量領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經濟優勢,使得德國社會對於領土收復以及復仇的思想更趨強化。然而由於《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德國仍然失去包括德國自身13%的領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過去德國在戰爭期間吞併的他國領土也被迫允許獨立,並以戰爭開銷與賠償為由徵收鉅額賠款。條約中更進一步限制德國軍事力量的規模以及配備,包括了撤除空軍以及撤銷參謀部。而與此同時俄國內戰漸趨緩和,並且另外成立蘇聯掌管政權。

1918年到1919年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導致德意志帝國瓦解並由另外建立的民主政府取代,新成立的德國政府後來又被稱作魏瑪共和國。然而在戰間期的這段時間,剛剛成立的魏瑪共和國便面臨了國內右派與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權力爭奪衝突。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與英國和法國簽署1915年倫敦條約的意大利以獲得領土為條件決定轉而投靠協約國集團,但是意大利的民族主義者不滿在戰爭結束後兩國並沒有遵守領土轉移的承諾,隨後因為這次領土擴展事件反而讓意大利社會爆發衝突。而從1922年到1925年開始,以本尼託·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黨成功於意大利獲得執政權力,並且以民族主義與極權主義廢除了原本的代議制民主結構,不斷打壓意大利當地的社會主義、左派和自由主義的的活動;同時意大利政府也積極展開許多外交策略,期望能夠將意大利發展成為世界大國之一,而成為“新羅馬帝國”。另一方面在德國,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則開始嘗試在德國建立一個法西斯政府。伴隨着經濟大恐慌爆發之後,德國社會開始支持納粹黨執政,到了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在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希特勒開始大力提拔納粹黨成員擔任政府重要官員,並開始將德國塑造成法西斯極權的一黨制國家。

中國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則為了能夠清除地方軍閥的勢力,在1920年代中期由蔣中正領導國民革命軍開始自南向北展開北伐,最終在名義上統一中華民國。然而北伐結束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便與原本一同合作的中國共產黨發生衝突,中國很快又再度陷入內戰中。1931年大日本帝國內軍國主義正趨高漲,帝國政府開始策劃如何能夠有效掌控中國領土並且獲取自然資源,進而藉此發展出足夠的實力來掌管亞洲地區。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滿洲,並隨即另外建立作為傀儡政權的滿洲國。此時蔣中正以“先安內,後攘外”的姑息態度迴應日本的入侵行為,繼續剿共戰爭,另一方面則期望國際聯盟協助處理日軍進佔中國領土的問題,但日本在遭到國際聯盟譴責行為後隨即宣佈退出該組織。在這之後日本又發動了一連串的挑釁行為如上海、熱河、河北,一直到1933年中日簽署《塘沽協定》雙方才一度宣告停戰。不過中國仍組織志願部隊繼續在滿州、察哈爾和綏遠等地抵抗日軍入侵。

儘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時發起一場以失敗告結的政變嘗試推翻德國政府,他仍然成功地於1933年合法成為德國。他宣佈廢除民主制度,同時藉由民族主義的風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並很快便開始大規模地重整軍備。與此同時法國為了確保意大利仍然與其同一陣線,允許意大利將埃塞俄比亞列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希特勒的主導下,德國於1935年再度合併原本作為德國領土的薩爾盆地地區,而在獲得民意支持的情況下德國隨後推翻《凡爾賽條約》且加速重整軍備的計劃,甚至以大規模徵兵的方式擴充部隊兵力,而這些強調國家主權的舉動也更加加深了德國社會對於希特勒的聲望。

為了能夠抗衡德國不斷髮展,英國、法國和意大利決定成立斯特雷薩陣線。另外蘇聯也懷疑德國的目標也包括佔領東歐的廣大領土,為此蘇聯與法國也簽署《法蘇互助條約》;然而儘管《法蘇互助條約》已經簽署,該協議仍然堅持必須要經過國際聯盟的討論才能針對入侵行為有所因應,這使得這一條約基本上並無威嚇力。而在1935年6月,英國甚至與德國簽署了《英德海軍協定》,更加緩和了先前《凡爾賽條約》的部分限制。而美國則於同年8月通過了中立法案,表示不會干涉美洲以外的國際事務。這也促使意大利於同年10月時入侵埃塞俄比亞,德國是少數願意表態支持意大利入侵舉動的歐洲國家,這也使得意大利在稍後德國吞併奧地利並未表示反對。

儘管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顧《凡爾賽條約》和《羅加諾公約》而進駐萊茵蘭,但是其他歐洲列強對於此事並未多加干涉。同年7月時西班牙內戰爆發,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開支持主張法西斯獨裁的佛朗哥部隊和蘇聯支持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軍隊交戰,這次雙方衝突也成了德國和意大利測試新型武器與作戰方式的地方,最終佛朗哥部隊於1939年初成功贏得內戰。1936年10月,德國和意大利組成了柏林-羅馬軸心。這時中國也發生了西安事變後,國民黨和共產黨軍隊同意停火併組織統一戰線來反對日本入侵。

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篇三

一、社會根源

1、經濟危機激化內外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二十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經濟實力出現明顯的增長;英、法、美等國則先後出現了停滯的局面。1929年和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先後發生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擺脱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意、日三個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

2、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形成

一戰之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凡爾賽條約》對它的軍事力量作了嚴格的規定,其目的是為了讓德國在將世界捲入災難而遭到懲罰後,永遠不能再對任何國家產生武裝威脅,德國不甘心這些嚴懲和限制,特別是在1932年希特勒成為德國以後,開始暗中加緊恢復國力;作為戰勝國的意大利,因為沒有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懷;另一戰勝國日本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制也充滿怨恨,在亞太地區與英美展開新的角逐,準備向中國侵略擴張。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則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由於以上問題的存在和本國利益的驅使,逐漸形成了美、英、法和德、意、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二、直接原因

1、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權的基本特徵就是對內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為了實現重新瓜分世界、擴大自己勢力範圍的企圖,不惜要發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

在亞洲,日本經過精心策劃,於1931年用嫁禍於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變,緊接着出兵佔領了中國的東北。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成為亞洲反法西斯的主戰場。由於侵華戰爭曠日持久卻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結果,日本決定利用歐洲列強忙於歐洲戰場而無暇東顧的時機,來奪取日本在遠東地區的利益。

在歐洲,德國從1933年希特勒獲得獨裁權力後瘋狂地進行擴軍備戰。1936年,德國進軍萊茵河軍事區,並夥同意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1938年至1939年,德國先後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意大利吞併了埃塞俄比亞,1939年又佔領了阿爾巴尼亞。

2、德意日重新瓜分世界

1937年,德、意、日三個法西斯政權國家結成政治軍事同盟,即三國軸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採取綏靖政策,企圖通過局部地讓步和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來維護和鞏固本國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圖把戰火引向蘇聯。1939年9月1日,德軍用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意大利立刻宣佈其“不參戰”的態度。9月3日,英國和法國被迫倉促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代背景 篇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徹底改變了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政治版圖,其中作為戰勝國的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希臘和羅馬尼亞獲得領土作為賠償,並且立即於這些領土上設立新的地方行政區劃以進行有效的管理,而戰敗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則紛紛宣告瓦解。另外一方面在1917年時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成功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奪取了俄羅斯帝國的政權,也讓原本作為參戰國之一的俄羅斯帝國跟着宣告結束。

儘管在戰爭結束後社會開始出現追求和平主義的聲音,許多歐洲國家仍充斥着民族統一主義和復仇主義的民族情節且越來越深化。特別是德國在簽署《凡爾賽條約》後喪失大量領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經濟優勢,使得德國社會對於領土收復以及復仇的思想更趨強化。然而由於《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德國仍然失去包括德國自身13%的領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過去德國在戰爭期間吞併的他國領土也被迫允許獨立,並以戰爭開銷與賠償為由徵收鉅額賠款。條約中更進一步限制德國軍事力量的規模以及配備,包括了撤除空軍以及撤銷參謀部。而與此同時俄國內戰漸趨緩和,並且另外成立蘇聯掌管政權。

1918年到1919年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導致德意志帝國瓦解並由另外建立的民主政府取代,新成立的德國政府後來又被稱作魏瑪共和國。然而在戰間期的這段時間,剛剛成立的魏瑪共和國便面臨了國內右派與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權力爭奪衝突。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與英國和法國簽署1915年倫敦條約的意大利以獲得領土為條件決定轉而投靠協約國集團,但是意大利的民族主義者不滿在戰爭結束後兩國並沒有遵守領土轉移的承諾,隨後因為這次領土擴展事件反而讓意大利社會爆發衝突。而從1922年到1925年開始,以本尼託·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黨成功於意大利獲得執政權力,並且以民族主義與極權主義廢除了原本的代議制民主結構,不斷打壓意大利當地的社會主義、左派和自由主義的的活動;同時意大利政府也積極展開許多外交策略,期望能夠將意大利發展成為世界大國之一,而成為“新羅馬帝國”。另一方面在德國,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則開始嘗試在德國建立一個法西斯政府。伴隨着經濟大恐慌爆發之後,德國社會開始支持納粹黨執政,到了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在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希特勒開始大力提拔納粹黨成員擔任政府重要官員,並開始將德國塑造成法西斯極權的一黨制國家。

中國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則為了能夠清除地方軍閥的勢力,在1920年代中期由蔣中正領導國民革命軍開始自南向北展開北伐,最終在名義上統一中華民國。然而北伐結束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便與原本一同合作的中國共產黨發生衝突,中國很快又再度陷入內戰中。1931年大日本帝國內軍國主義正趨高漲,帝國政府開始策劃如何能夠有效掌控中國領土並且獲取自然資源,進而藉此發展出足夠的實力來掌管亞洲地區。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滿洲,並隨即另外建立作為傀儡政權的滿洲國。此時蔣中正以“先安內,後攘外”的姑息態度迴應日本的入侵行為,繼續剿共戰爭,另一方面則期望國際聯盟協助處理日軍進佔中國領土的問題,但日本在遭到國際聯盟譴責行為後隨即宣佈退出該組織。在這之後日本又發動了一連串的挑釁行為如上海、熱河、河北,一直到1933年中日簽署《塘沽協定》雙方才一度宣告停戰。不過中國仍組織志願部隊繼續在滿州、察哈爾和綏遠等地抵抗日軍入侵。

儘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時發起一場以失敗告結的政變嘗試推翻德國政府,他仍然成功地於1933年合法成為德國。他宣佈廢除民主制度,同時藉由民族主義的風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並很快便開始大規模地重整軍備。與此同時法國為了確保意大利仍然與其同一陣線,允許意大利將埃塞俄比亞列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希特勒的主導下,德國於1935年再度合併原本作為德國領土的薩爾盆地地區,而在獲得民意支持的情況下德國隨後推翻《凡爾賽條約》且加速重整軍備的計劃,甚至以大規模徵兵的方式擴充部隊兵力,而這些強調國家主權的舉動也更加加深了德國社會對於希特勒的聲望。

為了能夠抗衡德國不斷髮展,英國、法國和意大利決定成立斯特雷薩陣線。另外蘇聯也懷疑德國的目標也包括佔領東歐的廣大領土,為此蘇聯與法國也簽署《法蘇互助條約》;然而儘管《法蘇互助條約》已經簽署,該協議仍然堅持必須要經過國際聯盟的討論才能針對入侵行為有所因應,這使得這一條約基本上並無威嚇力。而在1935年6月,英國甚至與德國簽署了《英德海軍協定》,更加緩和了先前《凡爾賽條約》的部分限制。而美國則於同年8月通過了中立法案,表示不會干涉美洲以外的國際事務。這也促使意大利於同年10月時入侵埃塞俄比亞,德國是少數願意表態支持意大利入侵舉動的歐洲國家,這也使得意大利在稍後德國吞併奧地利並未表示反對。

儘管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顧《凡爾賽條約》和《羅加諾公約》而進駐萊茵蘭,但是其他歐洲列強對於此事並未多加干涉。同年7月時西班牙內戰爆發,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開支持主張法西斯獨裁的佛朗哥部隊和蘇聯支持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軍隊交戰,這次雙方衝突也成了德國和意大利測試新型武器與作戰方式的地方,最終佛朗哥部隊於1939年初成功贏得內戰。1936年10月,德國和意大利組成了柏林-羅馬軸心。意大利則在隔年也加入其中。這時中國也發生了西安事變後,國民黨和共產黨軍隊同意停火併組織統一戰線來反對日本入侵。

次世界大戰三大慘案 篇五

【南京大屠殺】

年12月13日,日本軍隊在南京淪陷後,對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姦、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直至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有所好轉。

戰後,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有19萬;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有15萬,死亡人數達30多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燬。

【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慘案】

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於有上百萬人在這裏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佈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佈,設有哨所看台、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屍爐,由奧斯維辛一號、奧斯維辛二號、奧斯維辛三號組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

在戰後的紐倫堡審判中,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指揮官魯道夫·胡斯供認,多達300萬人死於該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已經將該數字修訂為110萬。集中營內關押着來自德國、蘇聯、波蘭、法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蘭、比利時、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國等三十多個國家的猶太人、吉普賽人、戰俘、知識分子、抵抗組織成員、“反社會分子”、耶和華見證人和同性戀者。約90%的受害者是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大多數受害者是被毒氣室的毒氣齊克隆B殺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個別處決以及所謂的“醫學實驗”。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政府拒絕執行《波茨坦公告》,美國政府為迫使日本儘快投降,徹底扭轉戰局,1945年8月6日向廣島投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其爆炸後產生的巨大破壞力導致廣島一片狼藉,廣島從而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10億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間被燒燬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倖還活着,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廣島人口為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當日死者計8.8萬餘人,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餘人;全市7.6萬幢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

次世界大戰重要戰役 篇六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也稱為波德戰爭或德波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亦是世界戰爭史中一場著名的“閃電戰”。波蘭稱為“1939年保衞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國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波蘭戰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國、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意志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語Battle of Dunkirk;法語 Bataille de Dunkerque)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的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在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行動中,英國在十分危險的情形下,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裏,救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可謂是是舉世震驚的奇蹟。雖然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衞發生嚴重的問題。此次撤離,意味着西歐落入法西斯勢力之手。

珍珠港戰役

珍珠港戰役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或奇襲珍珠港。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軍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是繼19世紀中墨西哥戰爭後第一次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的攻擊。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説》,聲稱12月8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的一天”,後來成為了該國的紀念日。

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也稱中途島海戰。中途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户和前哨陣地。中途島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脣亡齒寒。

中途島海戰於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説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斯大林格勒保衞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也稱斯大林格勒會戰(俄語: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語: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第三帝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其戰略上的勝利超出了由英美領導下的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此戰後蘇聯開始逐步掌握戰略主動權。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

阿拉曼戰役

阿拉曼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上,軸心國司令埃爾温·隆美爾所指揮的非洲裝甲軍團與英國伯納德·蒙哥馬利統領之英聯邦軍隊在埃及阿拉曼進行之戰役。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區,英國第八集團軍在蒙哥馬利指揮下對隆美爾統率的德、意聯軍“非洲軍團”發起攻擊,兩軍激戰十二天,英軍獲勝,德、意軍被迫退到突尼斯邊境。這場戰爭以英國為首的盟軍的勝利而告終,扭轉了北非戰爭的格局,結束了非洲裝甲軍團的攻勢,盟軍在阿拉曼的勝利致使德意志第三帝國欲佔領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及中東油田的希望破滅。此場戰役後軸心國於北非戰場轉入戰略撤退運作,成為法西斯軍隊在北非覆滅的開端,也是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諾曼底登陸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