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06K

三年級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花鐘》教學反思 篇一

本課語言文字優美,句式多樣,表達獨特,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表達美的能力。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課文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用詞的豐富和準確,使學生在感悟意境美的過程中受到美的薰陶。再通過出示“花鐘”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直觀地欣賞,感悟植物學家的奇思妙想,培養感受美的能力,增進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

在賞析文中表達獨特的句子時,採用對比、仿寫等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比較中更能感受到課文用詞準確、語言優美的特點,逐漸提高鑑賞美的能力。

學生在瞭解“表達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表述方法”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花,仿寫文中描寫表達鮮花開放的語句,更能增強其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提高表達美的能力。

課文《花鐘》的教學反思 篇二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

我首先嚐試進行巧妙的學科融合,讓師生、生生在簡單的對話中,數學、常識、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瞭解什麼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常識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這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説話訓練,接着找“也許、左右、大概、大約”等詞來替換,不僅加深了對“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種詞語的活用,詞語的內化。實現一舉多得。其次注重愉悦的情感流淌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淡化了教學行為,淡化了僵硬的學習,而學生卻學得那樣輕鬆自然,愉快充實。讓學生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課堂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欣賞了花鐘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花鐘的美,科學家做法的奇妙,並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通過讀、辨,感受到了平常説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更為重要的是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願望。尊重學生經歷了可貴的情感體驗。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始終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如:在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時,説“欣賞了這麼美的句子,看到了這麼美的花,老師也禁不住想放聲朗讀,同學們願意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薰陶、感染、昇華,從而更加產生了對花鐘、對各種花的喜愛,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閲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花鐘》教學反思 篇三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

王國維先生有三境界之説,其實語文教學對課文文本教學價值的挖掘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少專家説過,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而教什麼主要指的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同一篇課文,不同的人可能會選取不同的內容來教。而所選內容的優劣高下常常影響着執教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水平的高低。課文教學價值點的選擇要以執教者對文本的深入解讀為基礎,並細心地研究作者表達之妙,從而選取那些最有教學價值的內容來實施教學。也就是説,文本解讀的深度決定課文教學價值挖掘的力度,教學價值挖掘的力度又決定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高度。這裏以國小語文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五單元25課《花鐘》為例,詳細地展現筆者解讀文本深度挖掘其潛在的教學價值的過程。

首次教學《花鐘》這篇課文,對文本的解讀比較膚淺,選取的教學內容主要就是:(1)學習課文字詞,(2)正確朗讀課文,(3)理解和感悟關鍵詞句的含義,(4)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一)談話激趣,走近“花鐘”

師:齊讀課題,你想到了什麼?

……

師:齊讀課文,學習生字詞並書寫幾個要求會寫的字。

(二)初讀課文,認識“花鐘”

師:你再哪裏見過“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的景象?“灼傷”和“適宜”的意思怎麼理解?

(在教師引導下,體會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品味“花鐘”

師:回顧一下,剛才這一段究竟講了什麼?接着想,你還讀懂了什麼?

(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學習用找中心句等方法把各個自然段的意思讀懂。)

師:請大家用“首先、接着、最後”等詞語把各段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哪個同學來講一下?

(師根據板書梳理課文思路,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後來發現上述的教學傾向於課文內容層面的學習而忽視了語言文字的運用,這隻能算是低層次的教學境界。於是就試着重新解讀文本,尋找語言形式上最值得學習的地方來展開教學。這次選取的教學內容就在第一次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認識和理解()課文語言表達上生動形象的特點。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師:在第1段的學習中,圍繞中心句分別寫了哪些花?請用波浪線勾畫出這些句子。

師:屏幕上這些寫各種花開放的句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圍繞中心句分別寫了哪些花?請用波浪線勾畫出這些句子。

牽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薔薇——綻開了笑臉

睡蓮——從夢中醒來

萬壽菊——欣然怒放

煙草——在暮色中甦醒

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曇花——含笑一現

……

(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比較等方法體會上述語句表達上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這次教學較首次教學有了質的飛越,算是“中層次教學境界”。但總覺得還缺了點什麼,於是再繼續解讀文本,深度挖掘其教學價值點。在秉燭夜讀中我突然發現,其實這篇課文語言表達形式上非常講究非常有特點。不僅表達生動形象,而且還富有節奏感,富於形式上的變化。於是重新設計教學流程,側重於課文表達形式特點的學習。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師:除了課文語言表達“生動之美”外,你還發現了作者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屏幕上打出下列句子: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花了;

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開花了;

七點,睡蓮開花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

下午三點,萬壽菊開花了;

傍晚六點,煙草花開花了;

……

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安排句子先後的表達特點,這就是本課語言表達上的“有序之美”。

師:除了課文語言表達“生動之美”和“有序之美”外,你還發現了作者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教師提示:仍然看上述敍述開花時間的句子,注意時間詞的位置,你會發現富有變化;句子中描述開花的部分也善於變化,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可見,本文語言表達上還有“變化之美”的特點。

師:現在我們運用剛才學到本文語言表達美的方法,自己挑選比較熟悉的另外三種花來仿照課文語言格式寫一寫。

從淺層次的只教“字詞句主要內容”到中級層次的關注到語言表達,再到高層次的聚焦語言表達多種形式美,就好比進入到王國維先生“三境界”一樣。這就是我對《花鐘》這篇課文教學價值“三境界”的掘金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讓課堂教學更有效果,學生學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教師必須學會認真解讀文本,思考課文的教學價值所在,從而掘金到那些真正必須教的語文知識點,聚焦到語文能力發展點上來,高效優質,靈動深刻。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始終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如:在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時,説“欣賞了這麼美的句子,看到了這麼美的花,老師也禁不住想放聲朗讀,同學們願意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薰陶、感染、昇華,從而更加產生了對花鐘、對各種花的喜愛,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閲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根據文本的特點,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本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為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花鐘》教學反思 篇四

《花鐘》通過牽牛花、午時花、夜來香分別提醒小白兔起牀、吃午飯、睡覺,告訴了我們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開花時間。課文抓住了每一種花説話時的神態、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每一種花的特點,讓讀者眼前彷彿出現了這些可愛的花,從而激發了讀者進一步瞭解植物的興趣。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學生在識記漢字方面已熟練地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如:藉助拼音、聯繫生活實際、找姐妹字、編順口溜等,這些好方法能幫助學生積累漢字,提高識字效率。在閲讀方面,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熱情,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已能做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不唱讀、不頓讀,從中體驗到了閲讀所帶來的快樂。

《花鐘》教學反思 篇五

上《花鐘》一課,我得總體安排是從“解釋花鐘”、“認花鐘”“設計花鐘”、到最後一個環節“填滿花鐘”。

1、這篇課文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説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然後,我結合課堂作業本,讓學生用這樣的寫法來描寫春天的動物植物欣欣向榮的樣子。

2、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我努力做到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課堂中創設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如同輕輕拂面的和風,如同似有若無的天籟,給人一種情感流淌的愜意,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生機,淡化僵硬的學習,讓學生學得那樣輕鬆自然,愉快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