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語文七色花教學反思(合集18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4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8篇《三年級語文七色花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三年級語文七色花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三年級語文七色花教學反思(合集18篇)

篇1: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這篇課文,是我上得最開懷,學生學得最開心、最自主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篇幅雖長,但淺顯易懂。

通過課前的預習、課上自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熟悉課文。我是通過抓課後問題來學習的。首先讓孩子們通讀全文,自己找出每一片花瓣的使用。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夏雲飛讀完後第一個舉起手來,他端起書,按照順序把每一片花瓣的用法請清楚楚地講了出來,並且是和我做的教具上的語言相差無幾,比如説:帶麪包圈回家;到北極;要玩具;讓玩具回家……讓小男孩健康起來。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我好好地表揚了他一番請他坐下。

學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接着自由去找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一片——最後一片青色花瓣。又最後一片的具體描寫我給了孩子們三個部分的讀、勾畫。 ()請大家自由地讀課文20——22自然段,用橫線表示珍妮看到的;用波浪線表示珍妮想到的;用括號表示珍妮怎麼做的。學生們非常快的找完了要求作答,我請楊輝林給大家反饋。勾畫完全正確。逐步讓孩子們體會珍妮小心翼翼的動作及心理活動,並啟發孩子們聯繫生活實際感受小男孩的生活不便和心理的極大痛苦。 學生都彷彿親身感受到了,所以強烈的對比朗讀,效果奇好,呂嵩凌讀第7次的語言,另外6名同學分別讀前6次的語言部分,每次對比讀下來,給全班同學一次次心靈上的撞擊,我知道,為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那種子種進了孩子們的心裏。

篇2: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並用它實現了自己的七個願望。這篇童話,篇幅雖長,但淺顯易懂。教學時,我首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把學生預習中提到的問題寫在黑板上。這次同學們提的問題比上一堂課有了進步。有的提珍妮是怎樣得到七色花的?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些事?看到孩子們提的問題大部分都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我就順水推舟,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答案。然後全班交流。交流完,我引導學生比較這七個願望,哪一個願望最有意義,為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認為珍妮用最後一個花瓣做了一件最有意義的事——幫助維佳健康起來。讓學生明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別人,快樂自己。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都爭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與別人分享。小丘説:“如果我有七色花,我要變出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藥。”小健説:“如果我有七色花,我要讓台灣馬上回歸。”小玲説:“如果我有七色花,我要讓世界永遠和平。”小黃説:“我要讓地震永遠消失。”……

課堂是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只要留給學生思維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再加上老師的引導、鼓勵,學生的靈性可以得到舒展。這一節課,我最大的收穫是感動。我發現孩子們都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心靈。這節課我上得最樂,學生學得也最開心,也學得最自主。

篇3: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是一個好聽的童話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因為迷路,從老婆婆那裏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就用這七片花瓣實現了她的七個願望,用最後的一片花瓣,幫助殘疾人維佳恢復了健康,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做有意義的事,要做好事。

在第一個環節中:為了引起幼兒對故事閲讀的興趣及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我先出示教具“一朵七色花”,讓幼兒們先猜一猜這朵七色花會有哪些神奇的魔力,然後再給幼兒們完整講述整個故事,並再現一片片花瓣飄灑時的情境讓幼兒回憶複述珍妮在七個不同情境下的語言。最後我結合珍妮的心情變化逐個引導分析比較珍妮的七個願望,讓幼兒們得出統一的結論,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因為安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小男孩站立起來,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快樂,從而達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之一: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但是在第二個環節“想象擁有一片七色花”中,幼兒們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與做法,“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買下很多玩具。”“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得到芭比娃娃。“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這些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我不能去否認他們不應該有這樣的願望,而是應該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幫助別人,誰有困難了,你會怎麼用七色花瓣幫助他。顯然,在第一個環節中,幼兒們貌似在老師的引導下,都知道了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我們要幫助別人。但是實際上幼兒們大概只領悟到了珍妮在幫助別人後是快樂的,珍妮喜歡幫助別人,所以他們不得不承認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但是在內心,他們可不一定接受自己幫助別人會是快樂的,他們可不會與珍妮一起感同身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關心他人確實是美德,是應該引導幼兒去感受,但是我們不能把自己的體驗強加給孩子。這樣做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了説假話,空話的習慣,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難聽到孩子們真實的聲音,你們要聽什麼,愛聽什麼,我就説什麼。這是多麼悲哀的現象。語言教學應該儘量避免這種悲哀,讓課堂呈現她特有的生機和活力,真正煥發生命的色彩。

篇4: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教學反思

許林老師執教的國小語文注提教材二年級18課《七色花》是課題主體參與、分層教學、異步達標的課堂教學展示課,我就主體參與、分層教學、異步達標三方面進行曲點評。

一、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表現在以下幾點:

1、童話導入:

童話是低年級孩子最感興趣的,老師生動的講述故事把學生帶入童話世界,學生正讀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教師提出問題:你們想知道珍妮用這朵神奇的七色花做什麼?學生説:想那就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吧!此時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文本中,學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使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

2、閲讀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感受入手。教師問:通過課文,你知道珍妮和威嘉是怎樣的孩子?從哪自然段中感受到的?這個問題對於學生而言都有所感受,學生有話可説,並且在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使學生能夠參與進來。

3、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自主讀書、分角色讀、表演詩等使學生願意到學習中來。

4、有效的合作學習擴大學生的參與面。

二、分層教學表現在:

1、問題分層:

上課開始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從學生讀出的感受入手你認為珍妮和威嘉是怎樣的孩子?從哪自然段中感受到的?這個問題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具有開放性、具有彈性。對於不同的學生感受到的多少不同,感受到的深淺層次不同,體現分層。

2、學生分層:

從教師的評價語中體現學生分層。如教師説:你終於發言了你的聲音變大了等等。

3、閲讀分層:

閲讀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感悟讀,教師點撥指導,師生共同評價,增加學生讀書的`慾望,學生都願意讀,最後通過理解讀到高潮。

4、對文體的理解分層:

課文中第8自然段,主要是通過動作體現小女孩的內心活動,沒有一句語言,抓動詞理解本文,讓學生帶動作讀,然後讓學生帶動作唱?語,最後學生把美好的祝願送給所要送的人時都是帶動作説的,後兩步是對文本的內化過程,體現了立足文本超越文本。

三、異步達標表現在:

1、異步達同標:

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完成一個目標,就是理解小女孩是個善良的小姑娘,告訴我們為人要友善,通過學生的表現,學生達到這個目標。

2、異步達異標:

在閲讀中看出,每個學生的閲讀能力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完成課標中規定的最低要求,大部分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

不足之處:

1、譜曲時目的?橋嘌學生的創新能力,可是學生跟一個學生調跑,形成一個調,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這時教師就通過了,這個環節處理的不好。出現這種現象,教師應再來一遍,重新提出要求,達到這個預設的目標?

2、學生唱時沒有唱完,教師就讓學生坐下,這是由於教師緊張造成的。

篇5:《七色花》教學反思

文章採用,迴環反覆的寫法,珍妮撕花瓣,唱歌謠,反覆了七次,尤其是珍妮實現第二到第六個願望,只是中間分別,插入實現不同願望的內容,在教學這一部分時,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體會,珍妮浪費了六片花瓣,珍妮不知道珍惜,珍妮應該因這個這朵神奇的七色花,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是教育達到潤物無細無聲的效果。

最後,讓學生開展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和交流時間,然後與全班同學分享,學生爭先恐後,暢所欲言。如我要很多錢,送給所有貧窮的人,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我要建很多學校,讓孩子們都去上學,我希望所有的百姓病人都能健康起來,我要見很多漂亮的房子,讓無家可歸的人,都有房子住,我要送給爸爸一輛摩托車,因為他的車子壞了,教師應該儘量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還要特別照顧那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課堂是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只要留給學生思維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再加上老師的引導,鼓勵,學生的靈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篇6:《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並用它實現了自己的七個願望。教學時,我通過引導、討論,大部分學生都認為珍妮用最後一個花瓣做了一件最有意義的事――幫助維佳健康起來。大家都喜歡這個可愛善良的小姑娘。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都爭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與別人分享。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和交流時間。然後,再和全班同學分享。學生爭先恐後、暢所欲言。“我要很多錢,送給所有貧窮的人,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一個同學説。“我要建很多學校,讓孩子們都去上學。”另一個同學説。有的説:“我希望所有的病人都能健康起來。”有的説:“我要建很多漂亮的房子,讓無家可歸的人都有房子住。”“我要世界上所有的媽媽和女老師永遠年輕漂亮。”“我要讓我們班上的汪淑婷同學和我們一樣健康,能上體育課。”“我要所有的老人不孤獨,所有的孩子都快樂。”學生的願望還有很多,很多。有的剛説完又搶着要發言,連平時不喜歡發言的同學也躍躍欲試。我儘量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還特別照顧那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

課堂是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只要留給學生思維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加上老師的引導、鼓勵,學生的靈性可以得到舒展。這一節課,我最大的收穫是感動。我發現孩子們都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心靈。

篇7:《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對於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來理解。教學中我重點抓住了這樣幾個句子: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這最後一片,用它做什麼,的好好想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表明珍妮對自己前幾次使用花瓣實現願望都不滿意。”“得好好想想“表明珍妮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句心理描寫,給下文埋下伏筆。

2、珍妮想買巧克力糖、買蛋卷……可是吃過就沒有了;買三輪車、買電影票……不,等一等,讓我再想想看。照應上文“得好好想想”。我們似乎能看到珍妮當時仔細思索的樣子。兩處省略號既有不一一列舉的'意思,又有不那麼做的意味。

3、珍妮想,他該多痛苦啊!於是她小心翼翼地私下最後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説:“飛吧,飛吧!讓這個小男孩健康起來吧……”這段是對珍妮的心理、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表現出她的美好願望和善良天性。“小心翼翼”體會出珍妮隊最後一片花瓣的認真、仔細、慎重的態度。

篇8:《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對於學生們來説,童話比較熟悉,也容易理解。本課主要講了小姑娘珍妮在迷路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並用它做了七件事,第七片花瓣讓一個跛腳的小男孩恢復了健康,獲得了快樂,告訴學生要做有意義的事。教學的難點是學生體會文章抒發的思想感情,懂得做有意義的事最快樂。

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圍繞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在教學時,我設計問題: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氣色花是一朵神奇的花?並讓這個問題貫穿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在討論中,體會送花的老婆婆來得神奇(隨機讓學生説一説老婆婆在文章中是怎樣的一個形象。);撕下一片花瓣,唱個歌謠,你要它做什麼他就能做什麼,七色花的作用神奇,在珍妮浪費了六片花瓣之後,才意識到要用最後一片花瓣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在這一問題的統領下,着重引導學生學習珍妮實現第七個願望的過程,通過的珍妮語言、神態的學習,感覺珍妮的善良。

本課採用:迴旋反覆的寫法,珍妮撕花瓣,唱歌謠,反覆了七次,尤其是珍妮實現第二到第六個願望,只是中間分別,插入實現不同願望的內容,在教學這一部分時,因為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寫法,我採取了讓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體會,珍妮浪費了六片花瓣,珍妮不知道珍惜,珍妮應該因這個這朵神奇的七色花,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使教育達到潤物無細無聲的效果。同時還讓學生在學過的文章中尋找一下有沒有這樣的寫法,能不能説説自己在閲讀的過程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寫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課文內還有一個適用範圍相當廣泛的對比的寫作手法,我設計一個讓學生説一説的環節,讓學生感受對比在文章中的運用。

最後,我讓學生自由地講述,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想要完成一個怎樣的願望,在這個環節,起初孩子們説的都是比較寬泛的願望,我引導學生説一説自己此刻特別想要達成的願望。最後效果不錯。

整節課下來,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在課堂上我對學生語言的引導還不夠,學生的課堂語言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篇9:《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故事中的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瓣實現了七個願望,而只有最後一片幫助別人的橙色花瓣珍妮才得到了真正的快樂。活動中我力求讓孩子們能跟隨珍妮置身於奇幻的童話世界,從而感受七色花的神奇,萌發幫助別人的美好願望。對《七色花》教學活動的反思

一、瞭解幼兒,深挖教材

我班的幼兒對聽故事有着濃厚的興趣,大部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發展的比較好,他們特別是對於情節豐富的故事更為喜愛,所以在選材上是符合幼兒的。但是《七色花》這個故事有其一定的教育意義,七色花的神奇意味着要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橙色花瓣珍妮幫助了別人意味着要提升幼兒的情感,如何採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來突破這個難點將是關鍵。但是在活動中,從孩子的回答看,孩子們沒有充分地感受到七色花能將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這個神氣的功能,孩子的情感提升也顯得有點蒼白無力。如果教師能稍加點撥,在欣賞完故事後增加這樣的提問:“你覺得七色花神奇嗎?它神奇在什麼地方?”然後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幼兒就能充分地理解到底神奇在什麼地方,接着再分析珍妮哪一片花瓣用的最好,萌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

二、設置情境,有效提問

《七色花》的故事篇幅較長,如果教師把握不好時間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幼兒學習的疲勞感。所以在活動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樣用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的心情是怎樣的?以分段的形式展開講述,在講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為講述重點,讓孩子體驗心情,學會説故事中的語言,從而為接下來的想像、講述做好了鋪墊。所以孩子學説珍妮的話學的較好。但在活動的開頭和結尾的兩個提問比較無效,其實活動的開頭只要讓孩子感受七色花的顏色和美麗,接着引出故事即可。在活動的結尾可自然地問到孩子假如你也擁有一片七色花瓣,你想幫助誰?在孩子講述自己願望的過程中也可讓幼兒結合珍妮的話來説,這樣更能體現完整性。

三、有效迴應,突破難點

本堂課的難點關鍵在於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也就是珍妮第七片花瓣的使用。在活動中我也通過師幼的互動表演,讓孩子體驗神奇和快樂,但是在角色的分配上顯的不是很合理,可讓幼兒做小男孩,教師做珍妮。在讓幼兒回答珍妮哪一片花瓣用的最好時,一個孩子講到了橙色花瓣最神奇,而沒有及時地迴應、提煉他的回答:你覺得橙色花瓣用的最好,為什麼?發而被孩子帶過去了,也跟着説橙色花瓣最神奇,給了孩子一個誤導,所以在課堂中我對於自己的教學思路應該更明確些,要善於去引導幼兒,從而一步步達成教學的目標。

此外,在課堂中的教學形式還可以再豐富些,可採取幼兒間的商量、討論,在學説對話中也可讓幼兒間分角色説和小組説。教師的身體語言也可以在豐富些,適當時要離開自己的座位,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和幼兒互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

篇10:《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實現了自己的七個願望,而只有最後一片幫助別人的橙色花瓣才讓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樂。這個故事內容比較長,如果把握不好時間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學習的疲勞感。所以在活動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樣用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以分段的形式展開講述,孩子們在傾聽故事時很是投入,對故事中的細節掌握的也很好,在講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為講述重點,讓孩子體驗七色花的神奇,學會説故事中的語句,從而為接下來的想象講述做好鋪墊。所以活動下來孩子對於珍妮每一次飛出去是什麼顏色的花瓣及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能完整的説出來,孩子們也都認為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是最開心,最有意義的,懂得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我又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活動氛圍十分活躍,孩子們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發現他們的願望都是圍繞自己展開的“奕銘説想要很多的玩具,允喬説想讓自己的房間變的更漂亮,思佳説想要很多漂亮的花”……雖然在孩子們説的時候我有引導孩子們多與別人分享,想想有什麼願望我們可以幫助別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圍繞自己展開。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單薄。我想這與我對孩子的引導以及啟發還不夠突出有關,在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了別人讓自己很開心時。我可以追加着問一問你有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情怎麼樣?我們可以怎麼去幫助別人。這樣在下面的環節中就不會出現都以自己為中心展開了!

篇11:《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因為迷路,從老婆婆那裏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就用這七片花瓣實現了她的七個願望,用最後的一片花瓣,幫助殘疾人維佳恢復了健康,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做有意義的事,要做好事。

在《七色花》的教學過程中,我重點體現“以讀為本”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設計了幾個比較好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珍妮用什麼顏色的花瓣都實現了她的哪些願望?請你從書中找出具體的語句畫出來。然後在小組學習交流。再指名回答,其他學生糾正補充。我在黑板上板書重點。最後讓學生討論你覺得珍妮做的這七件事,那件事最有意義。學生回答後我又問,如果你現在突然擁有了一朵七色花,你會用它實現你的那些願望。然後我給學生講述了伊拉克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以及去年汶川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們的思維的火花,學生爭着説。

我認為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

1、這節課的始終學生的思維都在活動。

2、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3、激發了學生讀童話的興趣。

篇12:《七色花》教學反思

今天上《七色花》這篇課文,也是開學到現在我上得最樂,學生學得最開心、最自主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篇幅雖長,但淺顯易懂。

通過聽錄音、自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熟悉課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三大段,我把每個段落的主要內容念出來,改變了以往直接抄寫在黑板上的習慣,最主要是想看看有多少學生在認真聽,培養他們傾聽的習慣。最七年級遍,沒幾個同學聽進,回答上的寥寥無幾。一共唸了三遍,最後一遍提高音量,對學生説:“快把你的耳朵打開,老師最後説一遍了,等會想聽都沒有嘍。”學生個個坐直了身子,眼睛盯着我,呵呵,還滿有效果,這一遍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聽進了。再讓學生自己默讀課文,去分段,很多學生都分正確了。

接下來檢查了課前佈置的作業,小女孩用了哪種顏色實現哪個願望,哪一個願望最有意義,為什麼?大部份學生都找到了與七種顏色相對應的七個願望,知道了第七個願望是最有意義。最後“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讓失學生的同學都能回到課堂上、讓全世界都和平……)大部份學生都能理解幫助了他人是最有意義的。這些都理解了,也沒必要再深入課文理解了。

篇13:《七色花》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反着上的,因為有老師聽課,又必須是第一節課,所以我就先上了第二課時。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第二課時完全可以先拿出來上,只需要做一些小小的改動,特別是這種長課文。本節課我採用故事引入的方式開課,直接進入第一部分學習(1~5自然段),然後設定一些列的問題,例如“這是一朵什麼樣的花?”請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然後討論、交流,最後請小組代表進行彙報,大家一起學習,説到哪一段就讀一讀那一段。

但是,在設計這些問題的時候,沒有注意問題的順序,顯得在學習第一部分的時候很零亂,上下跳動。後來聽課的老師也説第一部分的處理很不錯,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但是我後面的兩個部分我也採用的這樣的模式,就顯得有些死板了,整個課堂都是這樣的“問題拋出、交流、解決”。問題出現了,但是我似乎解決不了,因為這篇課文的篇幅太長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入手,就怕又進入到那種掰得很細、一問一答的狀態,對於長課文的處理,可以運用多種模式進行。

篇14:《七色花》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故事《七色花》是一個十分符合幼兒思維的一個故事,小姑娘珍妮拿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用神奇的七色花瓣讓花瓶變得像原來一樣、讓自己到最高的山上去、高山上太寒冷又想回到花園裏、看到別人有許多玩具因而就用花瓣讓所有的玩具都來、又因許許多多的玩具都來了又用一片花瓣讓玩具都回去,花瓣用了六片,可是珍妮一點快樂都沒有得到,最後一片橙色花瓣珍妮幫助一個小男孩健康起來,她也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整個故事中突出了小姑娘珍妮一次次的心理變化,珍妮迷路時的緊張期待小花瓣能趕緊送她回家;摔碎花品時,珍妮趕緊想讓花瓶變回原樣;男孩子不讓珍妮一起玩爬山遊戲時,珍妮那種生氣的樣子,想要到最高的山上去;來到最高的山上後,珍妮又被凍的全身發抖,期待能回到花園裏;來到花園看到女孩子玩玩具時,珍妮對玩具的期待;小花瓣讓許多玩具的都來了,珍妮又感到害怕而叫起來,急切地想讓玩具都回去;最後幫助小男孩時心裏的快樂。

在認識七色花的環節,問的問題不夠明確“你們看這朵花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花有什麼不一樣?”應該要突出花瓣有什麼不一樣,引出這朵花每一片花瓣的顏色都不一樣,平時的花花瓣都是一種顏色的。活動中幼兒有的説可以叫七彩花、彩虹花、彩色花,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緊緊是説我們叫它七色花好不好?這樣壓制了幼兒的興趣。應該將幼兒的這些想法予以肯定,“你們的想法真不錯,給它取了這麼多好聽的名字,韓老師也給它取了個名字,你們想不想聽聽?”這樣的話我認為能更好的過渡到下一環節,而且也能很自然的引出“七色花”這一名字。

理解故事內容中我採用分段講述並提問的方式,幼兒在傾聽的故事的時候很認真,但是在我提問的時候有些幼兒就不那麼集中注意了,也許這並不是他們感興趣的。一次次都是填鴨式的提問,這樣對幼兒表達能力沒有能夠提高。例如珍妮用黃花瓣讓花瓶變得像原來一樣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幼兒先來説一説你會怎麼辦?請你來幫助珍妮。這樣就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幫助珍妮想辦法。在幼兒講述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幼兒説出珍妮當時的心情。我在講述故事的時候是突出了珍妮的心情,但是在請幼兒學珍妮的時候沒有提到珍妮的心情,這樣就不能達成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表現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語言。”

在珍妮用掉了六片花瓣的時候,我問幼兒珍妮用的這些花瓣好不好?這樣導致幼兒説珍妮用花瓣做了一些壞事,“玩具在花園裏堆不下,堆在大街上,房頂上都是。”其實心理想要玩具是幼兒心裏最真實的想法,我們不能去説她好或者不好。應該在最後問一問“珍妮用得哪片花瓣讓她得到了真正的快樂?這樣的立足點就是在快樂之上了,不存在好或者不好了。最後一個環節,想象擁有七色花,我引導幼兒説説可以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幼兒都以幫助別人來説的。這時我應該引導還能做些什麼事情呢?你最想得到什麼呢?《七色花》最重要的是讓幼兒能從中得到快樂,用神奇的七色花瓣來得到真正的快樂。

篇15:《七色花》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對於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來理解。教學中我重點抓住了這樣幾個句子: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這最後一片,用它做什麼,的好好想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表明珍妮對自己前幾次使用花瓣實現願望都不滿意。”“得好好想想“表明珍妮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句心理描寫,給下文埋下伏筆。

2、珍妮想買巧克力糖、買蛋卷……可是吃過就沒有了;買三輪車、買電影票……不,等一等,讓我再想想看。照應上文“得好好想想”。我們似乎能看到珍妮當時仔細思索的樣子。兩處省略號既有不一一列舉的意思,又有不那麼做的意味。

3、珍妮想,他該多痛苦啊!於是她小心翼翼地私下最後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説:“飛吧,飛吧!讓這個小男孩健康起來吧。”這段是對珍妮的心理、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表現出她的美好願望和善良天性。“小心翼翼”體會出珍妮隊最後一片花瓣的認真、仔細、慎重的態度。

篇16:《七色花》教學反思

今天和一個老師交流,《七色花》一課,談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義。當時她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説了很多種,有的説第一片花瓣最有意義,沒有這一片,她根本回不來,後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説倒數第二片有意義,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這片花瓣幫助了全城的人。……老師逐個引導分析,最後讓孩子們得出統一的結論,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確實這也是編者的意圖。

我説,看出不少孩子並不服氣,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他不得不認為最後一片花瓣最有意義,但是在內心,他們不一定接受。這位老師説,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一方面,不等於不引導,他隨便瞎説也不管。我説,是的,尊重是一方面,價值引導又是一方面,不能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們應有的價值引導。但是這一課從孩子們的角度看,孩子們對其他幾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無道理,就説到北極去吧,這一難忘的經歷對她來説就能説沒有意義嗎?關心他人確實是美德,是應該引導學生去感受,但是我們不能過於強調語文的教化作用,把我們的體驗強加給孩子。這樣做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

請看這位老師跟我説的她做的這樣一個小實驗。她説,昨天給學生髮了一個通知:“告家長書家長同志:您好!為迎接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教育局黨委定於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組織全系統聽黨課,我校為大會主會場。因此,我校根據上級要求,週四中午12:10分放學,下午不上學,在家裏完成作業,請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並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國小* 月*日”讓學生找認為最重要的話,學生找了好多條,諸如十六大勝利召開;組織聽黨課;家長監督完成作業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課。

為什麼會這樣?對孩子來説,下午不上課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值得為這個消息振臂高呼。想想我們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種感覺吧。為什麼孩子們都找不到這一句,老師覺得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説,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要是孩子們沒有從自己的角度來找,他們是在揣摩老師希望我們找什麼。老師希望我們找的肯定是最有意義的,至於我自己最喜歡的怎麼能找出來,那不是意味着我不愛上學嗎?那位老師頻頻點頭。

長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了説假話,空話的習慣,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難聽到孩子們真實的聲音,你們要聽什麼,愛聽什麼,我就説什麼。這是多麼悲哀的現象。語文教學應該儘量避免這種悲哀,讓課堂呈現她特有的生機和活力,讓語文教學真正煥發生命的色彩。

篇17:《七色花》教學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並用它實現了自己的七個願望。教學時,我通過引導、討論,大部分學生都認為珍妮用最後一個花瓣做了一件最有意義的事——幫助小男孩健康起來。大家都喜歡這個可愛善良的小姑娘。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都爭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與別人分享。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和交流時間。然後,再和全班同學分享。學生爭先恐後、暢所欲言。“我要很多錢,送給所有貧窮的人,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一個同學説。“我要建很多學校,讓孩子們都去上學。”另一個同學説。有的.説:“我希望所有的白血病人都能健康起來。”有的説:“我要建很多漂亮的房子,讓無家可歸的人都有房子住。”“我要送給爸爸一輛摩托車,因為他的車子壞了。”“我想到北京看看真正的天安門。”學生的願望還有很多,很多。有的剛説完又搶着要發言,連平時不喜歡發言的同學也躍躍欲試。我儘量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還特別照顧那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

課堂是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只要留給學生思維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再加上老師的引導、鼓勵,學生的靈性可以得到舒展。這一節課,我最大的收穫是感動。我發現孩子們都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心靈。

篇18:《七色花》教學反思

今天上《七色花》這篇課文,也是開學到現在我上得最樂,學生學得最開心、最自主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篇幅雖長,但淺顯易懂。

通過聽錄音、自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熟悉課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三大段,我把每個段落的主要內容念出來,改變了以往直接抄寫在黑板上的習慣,最主要是想看看有多少學生在認真聽,培養他們傾聽的習慣。最七年級遍,沒幾個同學聽進,回答上的寥寥無幾。一共唸了三遍,最後一遍提高音量,對學生説:“快把你的.耳朵打開,老師最後説一遍了,等會想聽都沒有嘍。”學生個個坐直了身子,眼睛盯着我,呵呵,還滿有效果,這一遍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聽進了。再讓學生自己默讀課文,去分段,很多學生都分正確了。